姚氏宗亲网
标题: 明天启二年进士姚恭乡贯初探 [打印本页]
作者: yqllz 时间: 2019-3-23 08:42
标题: 明天启二年进士姚恭乡贯初探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19-3-23 08:48 编辑
9 ?9 R, P+ F/ V$ ]9 R
/ t3 X7 ^# x3 n5 C: N 明天启二年进士姚恭乡贯初探
姚恩健
关于明天启进士姚恭乡贯,1998年余纂《八闽姚氏源流》,依据《明清进士题名碑录》记作“军籍海丰,乡贯福建连城”。今编纂《姚氏源流(福建卷)》翻检清康熙以来各种《福建省志》,发现歧义其说,或记连城人,或记漳浦人,疑义难解(附表)。遂赴福建师大古籍部翻检古籍,努力拨明究竟。
省志歧义
为拨明究竟,函请连城姚坊村姚茂峰宗亲邮赠《连城姚氏族谱》核对,遗憾姚坊旧谱毁于文革,新谱修纂于2017年,语焉不详。后承广东海丰县吴福钦先生邮赠其所著《海陆丰历代进士举人贡生录》(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2月第一版),认定“兴县都(今海丰县海城城内)人,祖籍福建连城人”。查《惠州府志》小字注“题名碑作福建连城人”,此外《广东通志》《海丰县志》志“海丰人”。然而我福建省志对于明进士姚恭及其胞弟姚敬乡贯两记,令我困惑难解。
1.康熙二十三年《福建省志》“选举·举人”项下记“连城县姚敬,恭弟,广东中式”;同一页隔六行,复书“漳浦县姚敬,广东中式”。记举人姚恭“连城人”,记进士姚恭“漳浦人”。同一人,两乡贯,歧义其说。或疑两个同名同姓人。非也,其书“连城县姚敬,恭弟”,则表明同一胞兄弟无疑。
2.乾隆二年郝玉麟纂修《福建通志》,悉书“漳浦人”。
3.道光、同治版《福建通志》记举人姚恭,作漳浦人;记进士姚恭,作连城人;与康熙志相反。为自圆其说,复注“盖原连城人,徙漳浦,籍海丰”。模棱两可,骑墙自是。
4.清末民初陈衍所修省志,一承同治版,无大差异。
福建省志歧义其说,复与《明清进士题名碑录》不一其说;《汀州府志》《连城县志》与《漳州府志》《漳浦县志》各持其说,令老瞀对此如何说?
立诚神佑
欲查究竟,必须查阅明朝《登科录》《题名碑录拓片》《闽省贤书》等古籍。惜福建查不到,必须钻进北京、上海、杭州图书馆。无奈我耄矣,卓筇止步,仰天长叹!只好试从《明史》“海底捞针”,竟徒劳。未“捞”到“姚恭”,却“捡”到“姚广孝”“郑和”。老相识了,又见在天憨笑:和尚说“善哉!我非福建人氏也!”,太监说“喳!道衍何曾随我出洋!”
绝望之际,冥冥之中,复得圣祖帝舜神助。忽见胡博士趋前、未落座,我细诉苦衷,博士同情十分。即承答云:“我查一查,如有姚恭记载,就发你邮箱,请告QQ。”母校校训:“知明行笃,立诚致广”。裁诗填词崇尚“修辞立诚,下一字即关生死”;自信“修史立诚,能一心即能成功”!2019年3月16日,胡博士邮寄《闽省贤书》两帧原刻本影印件,我大喜过望,欣喜之馀,为胡博士至诚协助所感动,即口占一诗奉谢!(附后)
闽省贤书
《闽省贤书》,是明·闽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邵捷春(1600—1640)所著。今福建无存,仅存于北京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很珍贵。胡博士邮寄影印件二帧,刻字清晰可辨:“举人姚恭——漳浦人”,“举人姚敬——漳浦人”(见附图)。
1.这两帧图,可信度毋庸置疑。胡博士翌日来信附言:“《闽省贤书》与当时《南国贤书》、《皇明浙士登科考》一样,都是只记福建、南直隶、浙江三省的各科举人,不记进士,所以相关内容只有昨天发来的2张图片。值得注意的是,他们的资料来源据今人研究,不是地方志,而是当时的《乡试录》。”当时之《乡试录》,无疑比“竟尔废阁”之碑刻“原汁儿原味”得多,可信度更高。
2.《闽省贤书》只录闽籍明朝举人。明朝姚恭与邵捷春是同时代人:邵捷春(1600——1640),闽侯官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进士;与姚恭(?—1641)万历四十六年(1618)中举人,只相差一年,与姚恭天启二年(1622)登进士第,只相差三年。同代人,辑录同代举子名字,不会错;又都是闽人,闽人向来关注同乡人,不会错;年龄年寿相仿,或恐一度同朝为官、京城邂逅,则尤其不会错。
3.《闽省贤书》固然仅辑录明朝八闽举人,但同样足以证明进士姚恭乡贯。盖进士是由乡试举人(貢士)之后参加会试。会试报名(投状),能与乡试不一欤?万历四十六年乡试,姚恭报名“海丰籍、漳浦人”,天启二年(1622)报名会试,有可能报名“海丰籍、连城人”?由是可知,姚恭入京参加会试,所具投状一定与乡试一样。
4.雍正九年(1731)郝玉麟与鲁曾煜纂修《广东通志》对姚恭、姚敬乡贯,附注“海丰人”,未曾附注“福建连城人”。之后以总督衔移职福建,于乾隆二年复主修《福建通志》。明末举人姚恭、姚敬兄弟均以广东中式。对此,郝玉麟不糊涂。故注释其乡贯皆书“漳浦人”,简洁明晰,不骑墙,不拖泥带水。
5.乾隆十七年《汀州府志》只记进士姚恭,并附注:“省志载漳浦人”。可能以康熙二十三年、乾隆二年《福建通志》而加注,似是犹疑。
6.至于被高澍然批为“半年以后,皆成败纸”之道光—同治《福建通志》,骑墙说法,难以服人。
7.《明清进士题名碑录》关于姚恭名下注“福建连城”,可能是误抄误刻。《题名碑录》误刻并非鲜见。河南大学陈长开在其文《“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校误》中写道:“天启二年以后的进士题名碑‘竟尔废阁’,也是崇祯朝才补建。”“这样时隔多年,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刻在题名碑上的文字与事实,就难免有个别出入。再者,进士题名碑经过上百年甚至数百年风雨然后再誊录刊印,直到1980年《索引》面世,其间几经辗转,不能无误。”(2001年6月20日《开封教育学院学报》)惜陈长开只校对明清进士名字,未校对乡贯。但“题名录”误刻乡贯,亦难幸免。
8.胡博士邮件又云:“我发现,册封琉球的使者也有人籍不符的现象。比如隆庆五年进士萧崇业,登科录记他是应天上元籍、云南临安卫(建水县)人,也有说法是云南蒙自人,建水和蒙自两地古代方志分别有记,到现在亦有争论,后来我实地走访确定为蒙自人。所以,碑录小字注姚恭为连城人,我个人认为并非现代人新加,不过即便如此并无关系,您考证出是漳浦人就应该坚信自己,古人也不是没有错误。”
馀话
无论连城姚坊,还是漳浦后姚,手心手背,皆我宗亲,我岂敢厚此薄彼?恩健崇尚厦大教授易中天治史信条:直觉、证据、逻辑。本文“初探”,固非定论,尚待宗亲、方家指正。期待焉。
福州琴亭瓮翁斋 姚恩健 2019/3/16-19
附:奉谢诗
奉谢胡新博士
为明天启二年进士姚恭乡籍事,考辨古籍近半年无果。幸蒙母校胡新博士协助,终于明万历四十七年进士闽籍邵捷春所著《闽省贤书》中得到答案,老瞀一亮,喜不自胜,即呼一律,奉谢胡博士。诗云:
真诚解惑我钦哉,
敬佩中山八斗才!(胡博士网名“持节中山”)
辨古释疑承雅教,
去歧正义辱佳裁;
半年云雾三重阻,
一日洞天千里开。
自愧老来无好句,
尊前应拟共斟罍。
2019/3/16灯下
注:明天启二年进士姚恭、崇祯三年举人姚敬,胞兄弟,广东中式。其乡籍,“碑名录”作“福建连城”,《福建省志》自康熙至清末诸版,或记漳浦人,或记连城人。为辨究竟,半年寻查古籍无果,终蒙胡博士查到与姚恭兄弟同时代之万历四十七年进士邵捷春所著《闽省贤书》刻本记载,得以明晰。同朝同时代同闽人,邵氏所记可信。
o" i0 A7 Z3 a' y4 S% C& T3 Q+ K9 l( m
作者: yqllz 时间: 2019-3-23 08:49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19-3-23 08:59 编辑
: k# g7 a$ u0 L- ^( p3 V+ {; F
( a9 Q9 i+ l; L附图(表)
姚恭姚敬乡贯诸志摘
福州琴亭 姚恩健 制表 2019.元.25.
! | U' z1 O' O" D- R/ R
| | | |
| | |
康熙二十三年《福建通志》“选举”金鋐、郑开极、陈式纂修(录自《四库全书·福建通志》) | | 卷三十七 漳州府姚恭山东佥事 ( R/ U7 ^/ l, [6 v5 D0 ]
| 卷三十九 连城县姚敬恭弟,广东中式(隔六行又刻示) 漳浦县姚敬广东中式 | 进士姚恭名列南靖县戴相之后。 卷三十九“举人”记:姚恭连城县。记:姚敬,连城县人;仅隔六行,又记:姚敬,漳浦县人。姚恭、姚敬兄弟,“选举”志其乡贯竟出现同一页两记,自相抵牾,为其后讹谬之始。 |
乾隆二年《福建通志》郝玉麟等纂修(录自《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卷三十六“选举”) | | | | 雍正九年,郝玉麟曾纂修《广东通志》,对姚恭姚敬乡贯,附注“海丰人”,未曾附注“福建连城人”。六年后于乾隆二年修《福建通志》,列漳浦县同榜进士有“戴国章、黄道周、张国经、姚恭、沈兆申”五人。主纂粤闽省志,自有判断。可信。 |
道光《福建通志》陈寿祺、梁章钜、高澍然,自道光九年至同治十年纂成 | | 卷百五十二 汀州府连城姚恭山东佥事。按姚恭,连城、漳浦选举两载。据题名碑录,恭广东海丰县籍,福建连城县人。漳浦志载万历戊午乡试广东中式,连志不载乡科,别有宦达云。恭字心翼,寄籍海丰。惟历官则漳志注山东佥事,连志注浙江归安知县,官至嶺北道。盖原连城人,徙漳浦,籍海丰。故二志详略互见耳。(卷百五十二,姚恭名下原注) | 卷百五十六 漳州府,寄籍外学 姚敬漳浦人,广东中式 ; |3 \6 v0 y- T+ F% r
| 健按:同治十年版省志不作定论,其以“盖”字而概之。“盖”,传疑副词。《辞源》:“副词,疑而未定意”。 健按:道光省志,至同治十四年(1871)甫出版,拖延四十三年。盖陈寿祺尸骨未寒,梁章钜接手,与高澍然等争执不休。高氏愤然辞职,文稿既疏于精审,疏于把关,致僭越、伪托时见。故高澍然谓:“半载以后,皆成败纸!” 道光时,复何反其祖“康熙谱”而认定姚恭为汀州府连城人?是否“明进士题名碑录”亦有两载而引起紊乱? 连城县志、汀州府志“归安令”“岭北道”,仅见,翻检《湖州府志》《归安县志》,尚未见到。 |
| | | | 沈瑜庆、陈衍承袭道光——同治省志,删除进士姚恭原注,只保留“连城人”三字,却与举人姚恭又出现乡贯两说,自相抵牾犹然。 |
《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1963年8月上海古籍出版社,编者朱保炯、谢沛霖 |
% ~! B- a% w z( U7 }: t | |
& C5 o* E. ^# W8 d5 q | 《明清进士题名碑录》199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余纂《八闽姚氏源流》附注:“军籍广东海丰,乡贯福建连城。”盖军籍、民籍,殊异。 |
|
8 @+ {) [4 u% W+ L" O0 b5 D( V | “连城”天启二年 壬戌文震孟榜进士。归安知县,省志载漳浦人,山东佥事。 |
0 q$ T1 Y/ [7 Z) K+ a9 G, j1 Q4 y: I | 健按:广东、山东诸志及福建省志均无记载姚恭任归安知县、历官岭北道云。汀州府志、连城县志所记,有疑。 《汀州府志》注“省志载漳浦人”,似存犹疑。 |
民国廿七年连城县志 (油印本) (乾隆十六年李龙官本) | | 天启壬戌科文震孟榜任浙江归安县知县,历任官嶺北道,传见宦达。 | | 连城县志:“姚应明,天启六年,以子恭封浙江、湖州府归安县知县。” 连城县志:“姚恭,字心翼,寄籍广东海丰县,中天启壬戌进士,任浙江湖州府归安县知县,有政声。” (健按:翻阅湖州府志、归安县志,尚未查到相关记载。) |
| | | | # f0 j* E! B- R, [! R
|
| | | |
. J; i" v0 G+ a- } |
| | | | * L$ }, U- h7 F; Y! e$ s
|
| 姚恭戊午,弟敬
. _$ Q1 T( m2 Q2 {! g; l0 r" Y8 D+ F | | | |
| | | | 6 K! u+ b3 \' y) \. e% G3 L
|
| 1 F5 G9 W, n0 z2 F3 I' Y. d
| |
! c |5 b$ k/ R; N, H | 姚恭为永平府志撰一序,文长、恕略。 “序”刻本原注:明·永平兵备道、山东按察司副使、崇祯。姚恭、海丰人,进士,佥事。 |
| : W6 r5 v. y, ^
|
3 y7 \. n) C( k4 O! r | |
1 j5 J6 t* z9 e' F: h* a' Y, v |
7 Q. H1 c, s/ L1 o1 r$ _
作者: yqllz 时间: 2019-3-23 08:58
" U7 i9 P. y5 T5 S, f1 J
附图《闽省贤书》二帧
& O1 k% ~% L5 p5 F
1 K4 r3 F9 u/ q% X8 c) o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9-3-23 23:38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19-3-24 07:35 编辑 " ^1 {, z# S2 u1 [0 Q. r* s3 q+ v
+ H+ ~! F- B& c! g- w' t1 V! G. K
姚恭,明进士,广东海丰人,是海丰光裕堂姚氏或惠和堂姚氏,最终随洪承畴降清。 而海丰姚氏一些人却否认,纠缠此事,自讨没趣。下列文摘(未知著者)摆事实讲道理,有什么可纠缠?
9 F, E/ C. t# ~6 B
, D/ G* M' J. `+ I2 }————
: S9 B* D( w5 v( n 崇祯十五年(1642)农历二月守城副将夏成德为清将收买,竟为内应,松山城遂破。《明史 传(十二) 曹变鮫》谓“承畴、变鮫、廷臣及巡抚邱民仰,故总兵祖大乐,兵备道张斗、姚恭、王之桢,副将江、姚勋、朱文德,参将以下百余人皆被执见杀。”其实这是清乾隆末年张廷臣主编《明史》的误记。姚恭等虽然被清兵俘虏,但当场并没有被杀,而是跟一群被抓的将领随洪承畴被押往盛京(沈阳)。洪承畴被劝降清,姚恭等主要将领亦随洪承畴一起归顺清朝。只有巡抚邱民仰、总兵曹变鮫、王廷臣等100名不愿降清的军官被杀。《松锦大败》一文载:“崇祯十五年二月21日,松山副将夏成德秘密派其子夏舒,前往清营与豪格、多铎联系献城投降之事,约定于二十八日夜动手。至此日夜,清兵发动攻城,夏成德如约内应,松山沦陷。洪承畴、邱民仰、总兵王廷臣、曹变鮫、祖大乐,游击祖大名、祖大成,兵备道张斗、姚恭、王之祯,副将江 、姚勋、朱文德等被俘。最后邱民仰等100名军官、3千余名士卒被一齐诛杀。而洪承畴最终投降了清廷。”在这场决定明朝命运的大决战中,明主力大军全部覆灭。经此一役,明政府在内忧外患下风雨飘摇,开始走向下坡路。
( o& o0 J3 B9 V/ t3 B% _( z4 Q& n- w0 L1 A# {
松山战后,曾广泛流传洪承畴等守将全部在大战中战死的消息,当时崇祯皇帝就信以为真,曾为洪承畴等松山守将立祠祭拜,后来得知洪承畴等投降清朝,气得下旨命人立即拆毁。姚恭在松山战役中没有被杀,可以从《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姚氏族谱》和公平姚氏后裔的口碑资料中得到证实。民国34年仲冬印的《海丰县姚氏族谱》载:“公(姚恭),姚应明公长子……历任怀隆山东按察使司,奉敕监军永平道,所至有政声,士民敬重勒石以留纪念。顺治四年卒于山东,享寿五十八岁。”又《海城镇志•人物》载:“姚恭,号云响,天赋不凡,孝友性成。崇祯元年(1628)闻父逝世,徒步奔归,守丧三年。居家读礼,自书“读圣贤书,行平等事”以自铭。服满事清室,屡升山东按察司,政清行廉,有饮冰食蘖、坦易待人之声望,人皆爱之。顺治四年(1647)卒山东。”就是说姚恭在任官期间,生活清苦,为人清白。因此每到一地任职,都受到当地士绅和老百姓的敬重,勒石立碑颂扬其政绩。% v. D% ?& Q5 u& C* c
3 J f4 N Z9 F+ W: Z" {
姚恭随洪承畴归顺清朝之后,出任山西巡南道。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苗月宁《清代督抚保举藩臬现象探讨》一文根据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内阁档库档案,也写到刚升任为山西宣大总督的山西巡抚马国柱向顺治皇帝保举属下巡南道姚恭老诚持重,堪为按察司,请敕部复议上请遴补施行等情况。奏章曰:“顺治二年十二月十九日山西巡抚马国柱揭请遴补臬司,守宁道臣娄惺伯精敏开爽;巡南道臣姚恭老诚持重,守东道臣吴一元,详慎劲干之材,此三臣者若得一人从近任使,朝命夕就职”。清顺治二年至三年,姚恭调任山西按察使司副使、潞安兵备道等官职。《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载:“顺治元年甲申九月,调永平道佥事姚恭为山西按察史司副史”(卷8第83页)。至顺治四年(1647)病逝前夕,姚恭升任浙江布政使司参政(从三品),分守温处道。《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载:“升山西潞安道副史姚恭为浙江布政史”(卷25第214页)。其六个儿子也大都在清朝任官职。安徽省名胜古迹采石矶留有清初姚恭题撰太白楼联一副。联曰:“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一时成为名联传诵至今。7 f$ N* [+ |8 n! E
) v3 i) P* p' q
: t l$ H) e& y! _4 Q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9-3-24 07:58
; o9 w; e0 L9 @' c3 S5 [/ z7 w
& J* ?# J; F- j/ V y% ~# \1 r
广东海丰(高田)姚氏一世祖敬泉公,来自福建连城(连城十三世)。
明进士姚恭是三世,其弟举人姚敬。
4 s r# j; ~5 U" u5 P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9-3-24 08:13
姚恭曾出任浙江省湖州府归安知县。
清乾隆版《海丰县志•人物志》谓:姚恭“初任归安,恪遵严训,创学田,备荒政,剔蠹厘奸,政清刑简,五载奏绩,恩纶宠锡。”
! h7 A: g# Z& W8 y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9-3-24 12:14
比较关注:连城姚坊村姚氏是否源自莆田?
" x7 W( \. c1 ^8 J- f
9 @. @8 B0 B- M& _% l
+ P. h0 D* x8 ?& o. K/ [
5 w* L$ r# e7 m$ ~ 明天启进士姚恭,依据《明清进士题名碑录》记作“军籍海丰,乡贯福建连城”。
连城姚坊村姚茂峰赠《连城姚氏族谱》,旧谱毁于文革,新谱修纂于2017年,语焉不详。
广东海丰县吴福钦,《海陆丰历代进士举人贡生录》,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2月第一版——认定海丰县“兴县都(今海城城内)人,祖籍福建连城人”。
《惠州府志》小字注“题名碑作福建连城人”,此外《广东通志》《海丰县志》记“海丰人”。
) B, e: m/ T! D% F. e3 A' @
& x( F6 Q4 {) H& r
作者: 海丰姚宗朋 时间: 2019-3-25 16:53
<郑重声明>
$ g* {% S4 m! l2 Q, \5 O) D0 t4 ` 一,进士姚恭,广东惠州府海丰县兴贤都人(包括海丰姚氏家族)的先祖出自福建连城县姚坊村,姚妨村开基始祖姚一郎公,传至姚恭为第十五世.天启二年,出生于海丰的姚恭中式进士,他自已在<进士题名碑刻>上亲题(签名)为"广东海丰人",并附注写着"福建连城".当年,连城县知县在东门外为姚恭竖立"进士坊"., K7 c8 n# S/ i8 d& _9 n
二,海丰姚氏族谱与连城姚坊村姚氏族谱所记载的先祖世系,墓地等相同,对上号码的,民国版本连城县姚坊姚氏族谱其中有记姚恭之父姚应明之名号.: g' a; }8 ?) {. N; Z0 ~% u
三,姚恭及海丰姚氏与漳浦县后姚村没有关连.
作者: 姚尚明 时间: 2019-3-25 17:21
姚恭公墓志
* p% }: @( D) {( H4 d
-
timg-34.jpeg
(113.51 KB, 下载次数: 197)
姚恭公墓志
-
timg-33.jpeg
(92.35 KB, 下载次数: 193)
姚恭公墓志
-
timg-32.jpeg
(107.82 KB, 下载次数: 207)
姚恭公墓志
作者: 姚尚明 时间: 2019-3-25 17:23
7 {6 a4 [+ |# n随故左屯卫大将军左光禄大夫 姚恭公墓志铭
( S8 X0 f& q+ R- q0 ~8 W
-
timg-36.jpeg
(156.61 KB, 下载次数: 239)
随故左屯卫大将军左光禄大夫 姚恭公墓志铭
-
timg-35.jpeg
(506.63 KB, 下载次数: 234)
随故左屯卫大将军左光禄大夫 姚恭公墓志铭
作者: 姚尚明 时间: 2019-3-25 17:25
老海丰姚氏双杰—姚恭、姚敬事略
% U' d5 ~+ j( t# R. W0 i: Q, w
' r2 r9 O/ X2 I! D
0 d8 `0 I: c* Q1 ]# M
自明末清初,是一个风云变幻、刀光剑影的年代,在海陆丰诸位先贤中,有两位岀类拔萃的杰出人物,那就是明天启壬戌科进士姚恭和崇祯庚午科举人姚敬昆仲。兄弟俩先后获得二举人一进士的科举功名,在当时的海陆丰,实属罕见。
/ _% o$ @6 X" C0 B$ s& n
姚恭(1590—1647),字心翼,号云响,又号允之。明万历18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出生于惠州府海丰县公平墟(旧墟)钟氏祠堂相邻的家中。父亲姚应明是经营农村墟市的米商,为精心培养两子读书成才,举家迁往海丰县城内居住。至今公平墟犹流传姚宗、姚庆(即姚恭、姚敬兄弟俩的小名)的传奇故事。青少年时代,姚恭与弟姚敬〔(1598—1648)字心寅〕为县学庠生,就读于海丰学宫。兄弟俩读书颖悟,成绩出群;在其父喜好读书的影响和督学下,诸子百家,无不熟记于心。兄姚恭待人器度宽厚,侍亲至孝;志书谓其“器度天茂,孝友性成”。 明万历44年(1616),姚恭见连结惠潮官道的县城龙津桥被洪水冲毁,为方便两岸群众生活和经商等活动,他带头与苏炤、吴志高等捐款备料请工匠,架桥以渡。万历46年(1618),时年29岁的青年秀才姚恭学业初成,与同窗吴志高等学子赴广州参加乡试(即省试),中式(考中)戊午科第八名举人。又返回海丰经三年苦读,八股课业益精。
3 {9 o4 }5 s8 M- A @
明天启元年(1621),姚恭见万历初重建的公平墟(旧墟,现址在公平水库底下 )城墙残破不堪,多次遭到山贼的骚扰,不仅影响到墟市的正常商业经营,而且商家的性命财产也常常遭遇不测。于是带头捐资倡议,筹集资金,大规模修建公平城墙,雇壮丁加强防守,使当地百姓安居乐业。翌年春闱,姚恭赴京参加会试,连捷高中,题名金榜;获壬戌科三甲第六十三名进士,授文林郎归安知县,后累迁永安道监军,山东按察司副使。当姚恭金榜题名的消息从京城传来时,公平旧墟全部商铺立即鸣放鞭炮,竞相庆贺;并树碑记于城寨内。天启五年(1625)仲夏,弟姚敬为感谢海丰学宫栽培其昆仲之恩,向学宫赠送一个成吨重的大石鼎,作为奉祀孔子先圣的香炉。大香炉外腹部阳刻篆体“德配天地,道贯古今”八个大字和落款“天启乙丑仲夏吉旦姚敬熏沐勒祀”等字。
& K' L. S: R/ m/ k; z6 v+ m% C 姚恭出任浙江省湖州府归安知县时,遵照其父姚应明临别时的嘱咐,居乡诚朴宽仁,注意约束戚族僮仆,凡渔利侵人之事,一切痛绝。而救灾恤贫,广刻《醒心录》家训以垂教。对贫苦学生倍加体恤,为免除学生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放心读书,特创立学田,所得公尝金作为贫苦学生的学资。平时注意扶助农桑,储粮备荒;并开除衙门中贪污公款的县吏,甄别地方上奸猾的劣绅,疏远他们。因此,通邑士民立碑颂德,翌年,获得朝廷的表旌,入祀湖州府归安县乡贤祠。姚恭在归安为官五年,廉明勤政,刑罚宽简,政绩显著;受到了朝廷的表彰。故清乾隆版《海丰县志•人物志》谓其:“初任归安,恪遵严训,创学田,备荒政,剔蠹厘奸,政清刑简,五载奏绩,恩纶宠锡。”
明崇祯元年(1628),姚应明逝世。地方因其孝友、督课两子成名,入祀海丰乡贤祠。姚恭闻讯悲声哀号,连忙向朝廷请假回家治丧,竟然舍去舟楫和轿马代步之便,徒步跋涉,千里奔丧。当其回到海丰县城姚氏府邸时,形销骨立;其孝心于斯可见。姚恭遵循礼制,三年在家读礼守孝。平时辅助弟姚敬读书,进取功名。为此挥笔题联于厅堂曰:“读圣贤书;行平等事。”以此激励自己和弟姚敬。崇祯三年,姚敬与同窗彭光远、吕羽宸等参加省试,一起考中庚午科举人。朝廷授姚敬为安徽省霍山知县。
: ^, ?. v2 h5 e! o
明崇祯四年,姚恭三年服丧期满,被朝廷重新启用。“服阕起典春曹,册封益藩教习驸马。历任怀隆山东臬宪,奉敕监军永平,所至咸有冰蘖声。居家率履坦易,人皆爱重之,士民勒之以石。司礼张公赞之曰:‘善人也,君子人也,盖公实录云。’所著作皆载入陶石篑、韩求仲两太史集中。”崇祯八年(1635)农历四月,两广军门熊文灿指示惠州分守道洪云蒸、参将夏之林、潮州巡按陈承祖、参将张一杰等到海丰招抚海上义军刘香。时姚恭恰好返回家乡探亲,为协助朝廷平定骚囗乱和稳定桑梓的社会秩序,姚恭义无反顾地陪同当地诸位官员前往谢道山招抚刘香。岂知刘香假借投降之名,实施劫掠之计;用武力夹迫诸官员下船。虽事起仓猝,姚恭临危不惧,毅然地陪同诸官下船。迫于姚恭的崇高声望,刘香对姚恭不敢怎麽样,翌日早,在海上将其放回。
3 U" J/ W' O* M. [3 M- Y' {, X 崇祯十三年(1640),姚恭由于出色的才干,被上司赏识,累获擢升,从行政官员转入监察官员,任宣大怀标监军道。不久,又调任山东永平(现秦皇岛市卢龙县城)监军道按察司副使,品位从正七品升至正四品。职掌“分道巡察,负责各道兵备、提学、抚民、巡海、清军、驿传、水利、屯田、招练、监军事宜。”其中监察军旅是其重要职责,“师行则监军纪功,各以其事专监察”。作为地方和军队的监察长官,姚恭在每一个职务上,都兢兢业业地做好工作,获得了良好的声望和评价。翌年农历五月,清兵大肆攻击锦州,守将祖大寿告急。八月,朝廷派总督洪承畴率领大将曹变鲛、巡抚丘民仰、兵备道张斗、姚恭、王之桢、兵部郎中张若麒、总兵王朴、李辅明、吴三桂等13万大军出关救援,于松山城北乳峰山冈结营。吴三桂等在塔山等地被清军击败,相继逃至杏山据守。曹变鲛闻败,率军会合洪承畴固守松山。越数日,吴三桂率军在高桥遇伏大败,仅以身免。先后丧士卒凡五万三千七百余人。自是锦州围益急,而松山城亦被清军围困,守城士卒不过万余人。九月,曹变鲛带兵突围,均无法突出清兵重围。
0 x7 a9 x" M- b. s- {
在松山被围时期,还发生一件朝廷追究姚恭有关责任的事情。据台湾内阁档库档案《明清史料》:崇祯十五年二月十一日,兵部为奏报东征赏功等事追责姚恭的奏章曰:“事由。咨宣大总督烦炤明旨内事理,希将怀标监军道姚恭册开闯围阵失银有无的据,应否开销。即察明据实具奏施行。”至同年二月二十四日,姚恭在松山城起草回复奏章,为敕书闯围存松事呈报朝廷曰:“事由。题为兹蒙皇上调任永平,例应将原领敕书赴山东布政司按季汇缴。今既存松,理合题知。俟松山解围之日,容臣照例赍缴。”大意谓:现蒙皇上(即崇祯)调任永平监军道按察司副使,照惯例应带皇帝的诏书到山东布政司报到,移交在山西宣大怀标监军道任职期间的一切事务。但现在被清兵围困于松山城,只好先行呈知,待松山解围之日,再按例赍缴。此奏章为海丰先贤姚恭的亲笔手迹,距今367年犹然存于台湾内阁裆库浩如烟海的档案之中,是研究海丰历史人物和姚氏族谱的珍贵文物。
( K" u- J0 M {4 F1 D# B$ o, J3 o
崇祯十五年(1642)农历二月守城副将夏成德为清将收买,竟为内应,松山城遂破。《明史 传(十二) 曹变鮫》谓“承畴、变鮫、廷臣及巡抚邱民仰,故总兵祖大乐,兵备道张斗、姚恭、王之桢,副将江、姚勋、朱文德,参将以下百余人皆被执见杀。”其实这是清乾隆末年张廷臣主编《明史》的误记。姚恭等虽然被清兵俘虏,但当场并没有被杀,而是跟一群被抓的将领随洪承畴被押往盛京(沈阳)。洪承畴被劝降清,姚恭等主要将领亦随洪承畴一起归顺清朝。只有巡抚邱民仰、总兵曹变鮫、王廷臣等100名不愿降清的军官被杀。《松锦大败》一文载:“崇祯十五年二月21日,松山副将夏成德秘密派其子夏舒,前往清营与豪格、多铎联系献城投降之事,约定于二十八日夜动手。至此日夜,清兵发动攻城,夏成德如约内应,松山沦陷。洪承畴、邱民仰、总兵王廷臣、曹变鮫、祖大乐,游击祖大名、祖大成,兵备道张斗、姚恭、王之祯,副将江 、姚勋、朱文德等被俘。最后邱民仰等100名军官、3千余名士卒被一齐诛杀。而洪承畴最终投降了清廷。”在这场决定明朝命运的大决战中,明主力大军全部覆灭。经此一役,明政府在内忧外患下风雨飘摇,开始走向下坡路。
, ` S& I6 J0 _! a: q6 q: w 松山战后,曾广泛流传洪承畴等守将全部在大战中战死的消息,当时崇祯皇帝就信以为真,曾为洪承畴等松山守将立祠祭拜,后来得知洪承畴等投降清朝,气得下旨命人立即拆毁。姚恭在松山战役中没有被杀,可以从《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姚氏族谱》和公平姚氏后裔的口碑资料中得到证实。民国34年仲冬印的《海丰县姚氏族谱》载:“公(姚恭),姚应明公长子……历任怀隆山东按察使司,奉敕监军永平道,所至有政声,士民敬重勒石以留纪念。顺治四年卒于山东,享寿五十八岁。”又《海城镇志•人物》载:“姚恭,号云响,天赋不凡,孝友性成。崇祯元年(1628)闻父逝世,徒步奔归,守丧三年。居家读礼,自书“读圣贤书,行平等事”以自铭。服满事清室,屡升山东按察司,政清行廉,有饮冰食蘖、坦易待人之声望,人皆爱之。顺治四年(1647)卒山东。”就是说姚恭在任官期间,生活清苦,为人清白。因此每到一地任职,都受到当地士绅和老百姓的敬重,勒石立碑颂扬其政绩。
7 r' j. b0 |% U 姚恭随洪承畴归顺清朝之后,出任山西巡南道。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苗月宁《清代督抚保举藩臬现象探讨》一文根据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内阁档库档案,也写到刚升任为山西宣大总督的山西巡抚马国柱向顺治皇帝保举属下巡南道姚恭老诚持重,堪为按察司,请敕部复议上请遴补施行等情况。奏章曰:“顺治二年十二月十九日山西巡抚马国柱揭请遴补臬司,守宁道臣娄惺伯精敏开爽;巡南道臣姚恭老诚持重,守东道臣吴一元,详慎劲干之材,此三臣者若得一人从近任使,朝命夕就职”。清顺治二年至三年,姚恭调任山西按察使司副使、潞安兵备道等官职。《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载:“顺治元年甲申九月,调永平道佥事姚恭为山西按察史司副史”(卷8第83页)。至顺治四年(1647)病逝前夕,姚恭升任浙江布政使司参政(从三品),分守温处道。《清实录•世祖章皇帝实录》载:“升山西潞安道副史姚恭为浙江布政史”(卷25第214页)。其六个儿子也大都在清朝任官职。安微省名胜古迹采石矶留有清初姚恭题撰太白楼联一副。联曰:“狂到世人皆欲杀;醉来天子不能呼。”一时成为名联传诵至今。
# ` C) N: e- L/ M9 [4 w7 a
当社会上流传姚恭在松山战死的消息传到安微省时,兄弟情深的姚敬悲恸欲绝。恰逢任期届满,遂挂冠而去,回到家乡海丰县城内。清顺治三年(1646)农历十二月,清将佟养甲、李成栋两总兵率数万清兵从五坡岭攻入海丰县城北门,于是清第一任海丰知县王候宠入署海丰县,开始了清政权统治。为了安抚海陆丰人民的反抗情绪,清廷派来降清的明末最后一位海丰知县李玄,游说当地士绅与清廷合作或出任官员。此时期,在海丰城内隐居的姚敬不愿仕清,因此为避开骚扰,携仆人长途跋涉地登上莲花山顶海拔920米处,在飞瓦庵附近山窝搭寮隐居,读书明志。姚敬携款原准备在山顶办学兴建书院,召集海陆丰、归善一带的优秀学子讲学授课,以度余生。后经过深思,恐清海丰县署以集会造反为借口屠囗杀学院师生,故将此办学经费,转为重建明末被山贼烧毁的飞瓦寺两座,易名为莲花古庵。亲书“莲花古刹”四字横匾挂于庵前。门口两旁挂有海丰著名学者黄德燝撰书的对联曰:“寻常出去凭云锁,几度归来带月敲”。姚敬请印真和尚重新主持庵务。并捐铸千斤大铜钟一口,悬挂于庵庙之中。清晨,洪亮的钟声,飘荡在山下归善、海丰两县交界处的上空,附近村庄都能听到。始建于明崇祯六年(1633)的莲花古庵遂成为明末清初莲花山的最大丛林。当时有海丰文人笔记载:“县里子弟日游者甚众,此亦系丰邑胜景。”姚敬在莲花山顶稳居读书期间,著有《黛永楼集》。其中有两首五律诗因题写于庵门左右墙壁而流传下来:
$ ]* h3 ?) f% i! A6 ~0 Y
寰海万千亩,莲峰别一天。古庵依怪石,新榻听啼鸢。
赏月愁无酒,沐风喜欲仙。心闲境自适,何必问彭年。
8 s. d ]- y+ O% S 吞吐树摇月,卷舒云化龙。初凝玄圃岭,原是莲花峰。9 O. l+ r+ _9 D
对弈轻肥马,赋诗笑紫封。人言兹地恶,我爱万年松。
0 T$ L" }# Z( X5 B% C0 @8 h3 u
诗中透露出他与寺僧赋诗弈棋的悠闲心境和热爱乡土莲花山景物的情绪。姚敬在山中住了几年的时间,于清顺治五年(1648)夏逝世,享寿50岁。由印真和尚为其诵经礼葬于公平赤土。其在莲花古庵外山谷的读书稳居处,后人谓之“书房窝”,遗址尚存。
% p9 b6 O+ u8 ]8 ~: c
(题后记:清兵入关之初,有所谓“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政策,结果我们的汉族先人都剃了发,留起辫子来。都做了大清的子民。姚恭是一位为官清廉、老诚持重,有饮冰食蘖、坦易待人之声望,每到一处都受到士绅和老百姓的敬重和颂扬,是明末清初一位诗文俱佳的文学家,是惠州人民优秀的历史人物。姚恭降清不是什么不光彩的事情,而是顺应历史潮流。因此,本文根据历史史料记其降清的真相,丝毫不会影响其形象。)
6 n! d% C t; l9 ?1 Z9 P$ u: {) ]
来源:http://www.chinakongmiao.org/templates/T_CatalogList/index.aspx?nodeid=686&page=ContentPage&contentid=3285
) R4 X4 B I, [% M( V0 D
-
红宫红场牌坊(1).jpg
(166.17 KB, 下载次数: 340)
老海丰姚氏双杰—姚恭、姚敬事略
作者: 姚尚明 时间: 2019-3-25 17:39
姚恭(1407年-?),字彦逊,浙江台州府临海县人,军籍。明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
应天府乡试第八十一名。正统十年(1445年),参加乙丑科会试,得贡士第五十八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五名。曾祖父姚均华。祖父姚明理。父亲姚泰1。
/ k. D7 U4 D- {' S+ N6 I
-
WechatIMG1080.png
(157.24 KB, 下载次数: 281)
姚恭(1407年-?),字彦逊,浙江台州府临海县人
作者: yqllz 时间: 2019-4-6 19:47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19-4-6 19:49 编辑 ' Q, p3 [: U3 N7 U, N( ^
, e7 _: ?) T( r& Y& v1 v( p3 U
己拜读姚钟尧教授与姚尚明宗亲帖,大开眼界,获益匪浅。深表谢忱!
, o1 z5 S# n, @6 \& O请教姚尚明宗亲: 一,确定姚恭是军籍否?二十年前我曾以军籍丶连城人书之,今见《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作民籍,我以为误,却未找到当年依据,因乞示明。
5 q4 V1 e7 t1 W, e% |9 s 二,谓恭曾祖父姚均华丶祖父姚明理丶父姚泰1,其出处何在?其父是姚应明还是姚泰(似有脱一字)?
5 y/ x1 l c) D! W. ^2 r) D" | 三,恭字心翼,还是彦逊?若是彦逊,是否有可能两个同姓名者?( j2 i2 G/ \3 ?/ w* R: N6 h
四,尚明宗亲认为恭祖连城还是漳浦?% V1 i. d/ F- _' q' D% _8 [3 b
五,帖中恭墓志铭字太少,可否再发一次?
) O o) I( c5 _0 O 六,你可否查阅《闽省贤书》《康熙二年连城县志》(点校本)以及《明清进士题名碑录》,判断其乡籍何处?8 B' x9 s3 @# W8 e% i1 r# {% o
以上,祈请再助一臂之力,以便揆别是非。作揖!9 L3 f8 o, m1 t
福州姚恩健奉 w1 Q4 H* S+ @" y9 k+ ~4 C$ d% ~
, J# q1 F' z# R) G
T: `9 F6 q( c% O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