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大舜之路 [打印本页]
作者: 姚庆敏 时间: 2019-6-24 10:47
标题: 大舜之路
file:///C:/Users/yahoo/AppData/Local/Temp/ksohtml704/wps1.jpg
大舜之路 ————我的家族历史
“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
中华之初,草昧混沌,亟需圣人教化。
顺天意,合地德,应民心,舜降生于人间。
" K6 V/ V; N* N h8 _( d
那大约是四千二百多年前了,更早的华族历史,往上推及帝尧、帝喾、帝颛顼、及始祖黄帝的人文传说,再及女娲与伏羲。再往上推,连传说都找不见。可能就是父系氏族部落形成前的母系氏族阶段。那时,初级的人类社会已经形成,人们散居在后来的中华疆域之内。可能有村落,靠采摘野果,野食粮,狩猎为生。还没有农耕,不会种植粮食或棉花与葛麻,没有固定的农业生活。
/ Y1 f* o# L( t Z( |
关于舜的降生,如今的史料可寻的记载是这样的。舜母名握登,见彩虹意感而怀孕后在姚墟生下了舜。这似乎说舜并不是凡人所生,握登是从天而怀孕,舜是上天的儿子。古代的圣君,多有这样神灵感应而生的传说,并非舜所独有。约二千二三百年后的公元元年,人类社会中最伟大的导师之一------耶稣,据《圣经》记载,也是直接从圣灵怀的孕,童女玛利亚所生。成年之后,读了各方面的书,也读了舜的生平,这让我感觉到,我的祖先舜其实和耶稣有点像。
7 N6 C9 O/ G7 h* H4 b
舜的谱系,或许有争议。但舜生于黄帝之家,可以审慎的认为,在真正的史实上,是正确的,不是后人随意的附会。《史记》上说“舜父曰瞽叟,瞽叟父曰桥牛,桥牛父曰句望,句望父曰敬康,敬康父曰穷蝉,穷蝉父曰颛顼,颛顼父曰昌意。”舜是黄帝的九世孙。古史百岐莫辩,众说纷纭,俱各言之凿凿,信一家之言是愚蠢的。又由于史书的渺茫,有人从根本上开始怀疑,认为“三皇五帝”是后人的杜撰。如有人妄说“禹是一条虫”;“轩辕皇帝是一个图腾,一个皮革囊”等等,这也是非常可笑的。
( w, n8 f- t, ^7 B2 ?# d! {! f
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舜在公元廿二世纪之前,历史的记录凤毛麟角,又可贵,又有极大的可疑性,要想有一个完整而精准的记录已不可能。中华的史籍又浩如烟海,欲穷之,广泛涉猎,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所以,生为姚姓后裔,舜的子孙,却并不能对先祖有一个详尽的家庭记录,真是非常遗憾的事。家族一代代传下来,或许因为战乱、灾难或其它的原由,并没有自舜祖至今日的详备的家谱。我们这一支是没有的,不知其他的宗亲可有?若有,可以请出来研究,科学的下结论。
, M# ?1 Y/ @7 K. J; p6 z+ L
对于历史的考据,不能泥古,不能妄言,前者易固步自封,后者易失却史实真像,都不是对历史真理所应持有的科学的态度。
" Z9 l+ `* \ W7 L
说来惭愧,我们这一支有确切无误的家乘记载仅是六百多年,廿六世。我们的祖上并不是土生土长的山东人,而是现在的河北枣强人。明初的洪武及永乐年间的大移民有一大宗,即是山西洪洞移民,传说中的“大槐树底下”的;在河北东南部还有两处中转站,河北省的武邑和枣强。山东西部农村的自然村大半以上是武邑和枣强的移民所立。我们一提自己祖先张口就是“吾为早康”,当然这样说表面看来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其实说的就是“武邑、枣强”。我们就是从枣强过来的,但据家谱了解,我们不是中转自山西洪洞,而是枣强的原居民拆迁而来。
; s A, N% S. K! d4 D
家谱记载,明永乐二年始祖大恭偕二弟二恭、三弟三恭(又名体恭)由“山西冀州诸城庄迁来”。大恭祖在阳信县城西南七里许蚕姑庙右立村名姚庄(这就是大恭祖籍在冀州的村名),后又曾名姚家圆子;二恭祖立村在庆云县名姚迁村;三恭祖(体恭)立村在阳信县西南二十里名沙河姚,今名雹泉庙。为什么三兄弟同迁却不同驻呢?据史载是由于当时皇帝有明令,所迁各家必须定址播迁,但兄弟不得同驻,必须分开立村。这或许是当时的国情所定。如今对于三位祖先的史实也已有了不同的各种传说,我在此以家谱为准。
8 i$ w+ H# S& A) q2 |
始祖以来,六百一十四年了。大恭一支偕二恭、三恭曾几次修谱,卧谱、立谱都有。最重要影响最大的是清同治四年的一次人口普查与续谱。由大恭一支的十九世孙本忠、精忠所发起,这两位先祖是亲兄弟,本忠公居长。这次修谱之后又发起了四次,断断续续延续时间很长,直至民国二十年之后。可以说是上承先君未竣之工,本忠精忠兄弟毕其一生之心血,联络各宗亲,建立起来详备的谱系,卧谱立谱都著成了。其间精忠公在第五次修谱中确定了后人谱系的辈份,共十辈,依次为“式、修、家、延、庆、伊、宗、寿、锡、长”。这十个辈份的拟定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历史影响。大恭祖一支自立姚庄以后,又分别拆迁出去十四支之多,二恭祖、三恭祖记述不详,但所有后人均以此十字论辈份。甚至三位祖先后人以外的其他姚姓分支都受此影响而以此为辈份,故而本忠、精忠二公功莫大焉,他们为后人留下了极其重要的家族文化遗产。
" D. N" M- `- S0 C& S4 G1 y
笔者即为本忠公子孙。
! Z4 \0 q# w- j b; @
本忠、精忠二公续谱时,联系了大恭祖所有的分支,连二恭祖、三恭祖两支也同续了,这在家谱上有详尽的记载。那次续谱(也有可能是前几次的续谱,如崇祯三年间六世祖思公发起的一次)可能回过始祖的祖籍考查,因为有他们从阳信往枣强县姚庄续谱的路程记录,是这样的:(先从阳信往宁津忽略未记)“自宁津往吴桥六十里,自吴桥往桑园廿五里,自桑园过河往龙华(龙河)七十里,自龙华至毛庄廿五里,自毛庄至姚庄四十里。姚庄在诸城庄西四里,诸城庄在枣强县城西南八里。”这一记录,可以想见先人曾经由此路线往老家续谱,乘的是那时的交通工具,走的是那时的古官道。家谱的续写者在古时为了使后世子孙不忘老家旧籍,往往记录下明确的志表以作记念。比如由大恭祖立村的姚庄分拆出去的后人在记录北姚(姚庄)时就慎重的如此记载北姚村的地理位置:“阳信县城西南蚕姑庙西北,白马陵西姚庄”。其中记录的蚕姑庙是汉代以来就有的一座古庙;白马陵是一道土陵。可是如今庙已毁圮,庙址成了大片良田。白马陵已平,荡然无存。若按这两个历史地标物来寻找姚庄,肯定是会费一番周折的了。先祖们之所以不厌其烦的记下返乡路线和距离,我想大概就是为了使我们这些后人们不迷失回老家的方向和地址的缘故。
3 r5 b3 ?* h5 h* {
所有的故人们大概都做过这样的功夫,可我们还是迷失了!
, ^4 J+ A" S2 |2 C9 ]- K& ]$ l
寻祖必寻根,而姚姓的始祖就是上古时的明君大舜帝。本忠、精忠二公就曾在续谱的同时做过一篇极其重要的《舜生考》,可惜年深日久,人为之祸,潮湿风化,鼠食虫蛀已使《舜生考》成为了一堆碎片,无法连缀成篇了。只有《舜生考》三个字独自清晰的立在那里,似乎要向我穿越时空,告诉我些什么。可叹!自舜祖起,我们这个家族四千余年了,经历过多少变数、痛苦与灾难。这五六百年尚且保存不完整,何况是四千多年呢?是不是真能有一架时光机,可以穿越五千年的沧桑,把历史看个清楚。
7 R; e1 \( g; l. v) D
如今的家谱上,记载迁徙所来的祖籍,是“山西冀州诸城庄”。很多时侯则直呼“冀州诸城”,却并不提枣强。初读家谱,让我一怔,我从前是相信舜生于山东省诸城市的。因为我读书学历史是在毕业后读家乡方志之前,家谱接触的则更晚。这个诸城庄,是用了后者的地名吗?或是有迁徙的历史缘由?在今天的地理上,山西与冀州是不相干的两个地域名词。山西是太行山以西的山西省,冀州在河北省境内。按《禹贡》九州所志,今天的山西、河北大部也都在古冀州范围之内。但查阅明清史料,在建置沿革上,河北省枣强县在明朝属北直隶(京师)真定府冀州;清朝属直隶省冀直隶州。都不说“山西冀州”的老话。那我祖上留在家谱上的“山西冀州诸城庄”的话从何说起呢?先人们为何把本属直隶冀州的枣强说成是山西冀州呢?是一块在直隶境内的却属于山西省的飞地吗?也不可能,因为也查不到佐证。
* i8 e& E% U" s, [! A* s* S
关于舜的出生地, 不外乎两说。一说生于诸冯,居于姚墟;一说生于姚墟,居于姚墟。
! @& `* v0 e* Z
查阅历史,当然首推被称为“实录、信史”的《史记》。司马迁著《史记》极其注重史料的真实性,他二十岁便游历天下访查历史古迹,在民间采访第一手可信的资料,探根寻源,绝非捕风捉影。由于他著述的可靠,使《史记》被后人广泛信服。《史记-五帝本纪记》讲到舜说:“舜,冀州之人也。”这句话说了一半就止住了,让人觉得意犹未尽,冀州什么地方呢?他考证不出来,或说他对手头的资料有怀疑,所以没再详细的写下去。历史上知道舜生地的第二个是《孟子-离娄》所说的“舜生于诸冯,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诸冯这个说法在历史上被人广为采用,甚至比《史记》所说的“冀州”影响还要大,好多史家都认定这个说法。被称为“从经不从史”。可这句话在感觉上又有点没头没脑,哪儿的诸冯啊?孟子也说不上来,或者说当时他认为这是他和别人都知道的一件事,不必多言。于是,几千年来就只有这么悬疑着。孟子写书在时间段上比司马迁要早,司马迁都没用他的说法。也有可能是作为上古舜的出生地诸冯这个地方太早又太小了,不好找。一个一千多年前的舜出生的村落,又没有形成都邑,的确在历史上没有多大的影响,尽管它自己仍然默默无闻的存在着。
3 @: x* S" K# P; ^% b! j, x
争论就多了。关于诸冯的考证在历史上有几个:一、山东省诸城市;二、山西垣曲;三,山东荷泽。姚墟的考证也有几个:一、山东荷泽;二浙江余姚;三、浙江上虞;四、河南濮阳。这些个考证都言之有据,但历史真像只有一个。
U2 J: p! G5 r9 \1 V' x* Z/ V
《诸城县志-古迹考第五》辨析云:“古之言舜生地者,自《孟子》始曰‘诸冯’,且曰‘东夷之人’,县为中夏东,偏城北十五里,有村名诸冯,故前明《职方地图》‘诸城’下特注‘舜生处’,此非其考证也耶?独《史记》曰‘舜,冀州人’,按古冀州,今顺天山西地,必不能指为东夷也。”
3 \; J7 d" y, y5 K
真是无独有偶了,明清等前朝冀州归直隶省所辖,直属于中央,称为京畿内的顺天在广义上大约也说得通,为什么也把冀州叫作山西地呢?这个顺天山西地就不只指京师、直隶了。明清时期我的先祖们为什么把祖籍叫作山西冀州,至今找不到佐证。倒是以上的诸城县志给我从旁证明了一下。
, B. V7 d$ g: a2 h N6 x
其实也不是只有《史记》记载舜是冀州人,其它文献也有此记载。晋代皇甫谧的《帝王世纪》上也说舜“家本冀州”。我们再把冀州和诸冯连起来,或许就明白了。司马迁和孟子说的都对,但由于太史公和孟子所距舜时也有一两千年,所以他们的考证也不能完全了。冀州在司马迁所处的西汉时代指的是信都冀州,也就是今天河北省冀州市旧城。而诸冯则应在信都冀州境内找。《诸城县志-古迹考第五》所说“古冀州,今顺天山西地”,则和我们家族老百姓所说的山西冀州是同样的说法。为什么不能说是五千年来一直默默无闻存在的我们的祖籍“山西冀州诸城庄”呢?
" A* ^6 m! ~$ B. _+ U4 F
诸城与诸冯,从古以来就通读,却不知道它们为什么互通。我们家人有传言,原籍有好多姓冯的,这可能就是诸冯的由来。冀州诸冯,舜生地至此可以让人明白了。
1 @; l: J: m) c a* V
至于姚墟,这个古地名,想必和诸冯很近。墟字在古义上指村落和人群聚集之地,今天南方还把集市叫墟场。历史的巧合又惊人的出现了,姚庄,正在诸城庄西四里,可能就是姚墟。
( H; m, x# E* g! l
还有一个说法,山西古代属于冀州,而山西垣曲也有舜帝故里。但山西南部古来是尧舜禹的都城所在地,后来西戎、北狄扰乱过,从来不被称为东夷,所以和孟子所言不合。司马迁所言的“冀州”只能是他本朝的信都冀州而绝非《禹贡》上所说的广义上的冀州。古代的中原地区其实很小,冀州的诸城庄就在东方,虽非“远东”的山东东部一带,但是和“近东”的山东西部一带是相近的,有学者认为山东西部一带也是东方夷服之地。舜鳏居时的生存地区大略也就在河北、河南东部,山东西部一带的夷人中。
. T# o1 i, Y* E3 Z f) O; Q# V
再者,孟子所言舜为东夷之人,或许根本上就不正确,而是舜为了讨生活去东方的夷人中居住过好长一段时间。
0 I$ W9 H. s" ^7 Q/ b O G
冀州为“九州之首”,邹衍说“九州之内,名曰赤县,赤县之畿,从冀州而起。”说的其实就是中华文明的发源之地。
* K* h& d6 l: N! p$ y: v; m# {
《舜生考》看不清楚了,以上所述不知是否令诸君信服,这也是我一点想法,绝对算不上考证,仅供参考、抛砖引玉而已。而以上所说的“山西冀州诸城庄”的诸城,在今天的河北省枣强县地图上已不知何时消失了,县志上也查不到。它仅存在我们的家谱里头,历史似乎又故意在隐瞒了什么,才让人感觉如此的扑朔迷离。看来,回家的路线又断了。
9 k0 R1 T: K+ o$ m
舜自幼目生双瞳,名重华,字都君。《说文》十二云:“虞舜居姚墟,因以为姓。”舜生下来不久,母亲握登就死了。其父名瞽叟,这个名字不像是一个真名,字义上解释就是一个瞎老头儿,他或许不是盲人,而是有眼疾。还有典籍记载瞽其实是一个官职,掌天文、音律,古书说他“瞽以文其职,顽以言其性”,我对此说不是很赞同。但不论怎么说,如果没有舜,他或许在历史的沉沙中早就堙没了,连个名字都不会留。他给舜娶了一个后母(壬女),后母生了三个儿女,一儿名象。史载舜“父顽、母嚣、象傲。”这是一个多么可悲的命运,舜从幼年起就没有家庭的温暖。很小的时侯便开始为了一家人的生计而操劳。如今,我们姚姓后人,保存着舜的相貌,流着他的血液。一想到幼年时的他如此劳累被虐待就心疼不已。我们还有家,可幼小的重华他的家在哪里呢?整天吃不饱,只能枵腹而寝;穿不暖,严寒的冬天衣正单,冻的瑟瑟缩缩。邻居们都看不下去,劝他的父母善待一下他,但这只是招致了关起门来的又一顿毒打。他有真正意义上的父母吗?尽管如此,舜任劳任怨,极尽可能的尽孝,以德报怨,这样的事让人悲愤、无奈。舜一生以仁著称,从小就是这么活起来的。但他的父母弟弟对他依然不睦,他曾经三次无故被逐出家门,甚至多次差点被害。他往往是有小过则受罪,“欲杀,不可得;即求,尝在侧。”并不记恨家人,无尽的宽容、忍让。对家的感情,如今传下来一首歌,是他在历山耕种时写的:“涉彼历山兮崔嵬,有鸟翔兮高飞,思父母兮历耕,日与月兮往如驰,父母远兮吾将安归。”想着自己对家的爱,和家人对自己无端的仇恨,舜压抑不已,对天号啕大哭,求天帮助。以上的歌可能真是他在这种境遇下写成的。据传他从小在劳动的同时,还挤时间学习,曾虚心的拜比自己小的孩子蒲衣子为师。看到这里我不免苦笑,上古时代是否也有学校或私塾呢?
% e+ t# ^0 T- c' w/ h6 D
后来,舜有了大成就,家人也因为他的感化而“信顺”了。他即帝位后,对父亲依然谦恭有礼,还封弟弟象为侯。
B; L; }3 Q/ i& O0 v& K1 [ z1 e% }
舜渐渐因为孝行和才能而在民间有了大的威望,为了生计他在历山耕过田,历山人皆让地畔;在雷泽打过鱼,雷泽人皆让居;在负夏做过买卖,童叟无欺;在河滨烧过陶器,发明了新的制作工艺,陶器就全是正品。无论做什么他都很成功,而且能泽被带领一方百姓。尧那时已经老了,在寻找真正有德才的国家继承人,久而未得。四岳荐举说:“民间有一个人,还是单身,叫虞舜,深孚众望。”尧也听说过这个人,就派人从民间将他请了出来,所以孟子说“舜发于畎亩之中。”尧把自己所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作妻子,以观其内;派九个儿子和他一同做事,以观其外。任他一些工作、官职,舜都管理的井井有条。将他派到野外,“纳于大麓,烈风暴雨不迷。”在尧的手下,舜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天才,尧终于放心的决定将天下禅让给他了。舜谦卑的退让,尧还是执意委他以天下大任。正月初一,舜在文祖庙接受了尧的禅让,文祖就是尧的太祖。
, D: x! n- X1 F8 _4 E M! @& t# J
尧的都城在平阳,舜的都城在蒲坂。舜摄行天子政后,观天文,祭祀天地四时,遥祭名山大川及各路神祗。收集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的玉制符信,召集各州州牧重新颁发给他们,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领导。正历法的四时节气,不失农时。统一度量衡。修明吉、凶、宾、军、嘉五种礼仪。去四方巡视。制天下为十二州,疏浚河川。规定刑罚来执法。惩办共工、驩兜、三苗、鲧四个罪人,天下咸服。
3 J9 F0 T( _+ ^( U- J8 v& }6 ], P T
举用和善的高阳氏后人“八恺”,有才德的高辛氏后人“八元”入朝理政。“使布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
" l7 }( V0 x( U( o0 d, g
流放了浑沌、穷奇、寿杌、饕餮四凶,社会安定,大家都安居乐业,天下没有恶人了。
7 P& Q7 J0 T! Q& K; P/ \% z
舜是一位治理天下的圣人,明君。
. u& C" j. F4 } [
尧老了,他的一生求贤若渴,爱民胜过爱子。所以,他去世时,举国哀悼,《尚书-尧典》说“百姓如丧考妣”。他选了一个正确的接班人,留给了天下百姓一个盛世。后人称这个时代为“尧天舜日”或“尧舜盛世”。
1 H2 h0 c/ S8 l/ a- B! Z' n) j: [
“虞舜居姚墟,因以为姓。”后来娶了尧的女儿为妻,住在妫汭河边。所以至今舜的后人有妫、陈、田、姚、胡妫汭五姓之称。对于舜生活与居住地的迁徙过程,今天我们已难尽其详,上古典籍也只有零星记载。据说舜父瞽叟也姓妫,这也无从考证。但舜首先是姓姚,其他的四姓都是他的后人因不同的史实原因后取的。所以,还有舜、虞、袁、王、孙、陆、车等六十种姓都是舜后人自己因实情需要而改的。《史记-陈杞世家》:“昔舜为庶人时,尧妻之二女,居于妫汭,其后因为氏姓,姓妫氏。”这就是姓妫的由来。妫姓后人最有名的一个叫妫满。殷末周初牧野之战,周人以少胜多,战败商纣王,就因为妫满给武王献了攻心的上上良策,商奴隶阵前倒戈,才大获全胜。后来武王把大女儿元姬嫁给他,又因他是舜帝后裔,妫满被封之于陈,“以奉帝舜祀,是为胡公。”后人就以国为姓了。
& }* H9 k+ t; m% u
罗泌《路史-后记十一》上载,舜有三妃,娥盲(皇)、女莹(英)外又加一个癸比氏,癸比氏又记登比氏。
: B9 T8 C% r m# [
多家史料上有记登比氏,可见是真有这位妃子。她的名气比较小,时间上也应在尧妻之二女之后,因为此前舜是单身汉。据说她给舜生了两个女儿八个儿子。两个女儿名宵明与烛光,这两个名字都和点灯点蜡有关。《山海经-海内北经》说登比氏的这两个女儿有神光“处河大泽,灵照方所百里。”纯属神话,史实上可以认为二女有大作为,泽被一方百姓,百姓才有这样关于她俩的美丽传说。
# z0 T% ^* f. @6 E+ K
舜的儿子大概不少,姓姚,姓妫,姓虞都有可能。除了亲生子嗣,部族众人大概也都随姓。关于舜后裔的传说存在于各种古籍中,虽明文记载,但也仅是传说而已,无法考证。《山海经》成书年代早,是“盖古之巫书”。古代巫医、巫史不分。于是在这部盖古的神话奇书中我们也读出了关于舜祖的诸多历史传说。《海内北经》有篇:“帝俊(舜)生晏龙,晏龙是为琴瑟。”“帝俊有子八人,是始为歌舞。”是说他的儿子们做乐器,创歌舞,是华族历史上初创乐舞的人。舜的所有儿子中最有名的是商均,也叫义均、虞均,被禹封在商地的有虞氏方国中,所以叫商均。有人传说这是禹排挤舜部族的开始。有言传商均是祖先女英所生,为舜的长子,这话似乎不确。虽然历史上舜只有这个儿子和上面一个叫晏龙的有名有姓的传了下来,其他的都默默无闻,但商均还有一个名字叫叔均。按照古代兄弟排序伯、仲、叔、季而论,叔均当是老三。《海内经》说:“帝俊(舜)生三身、三身生义均,------,是始作下民百巧。”义均即商均,现在商均的故地虞城有他的墓,民间有关于他的较为详细的传说。据悉他的巧夺天工,是和舅舅丹朱共同开发出来的。
" B# s: H) Z6 x0 T
那么姚姓后人是哪一个妃子所生呢?《山海经-大荒南经》说:“帝俊(舜)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国,姚姓。”所以,说娥皇无后的话不一定正确。我们家有传说,娥媓生有一子,名叫大雨,自幼走失,从未找到。写作《山海经》的可能是上古时代的族人领袖,掌握着文化、历史、地理、祭祀、医药。所以,杂糅了这一切古文化的《山海经》在他们手里客观上又有史书的功能。在文明肇始的华夏之初,崇尚古老的东方神秘性的东西,这反而是很自然的现象。我们身边的老百姓们至今都没有完全走出这种原始的心态来,所以是不难想见的。以上所说“一首三身”,可以理解为一个图腾,是部族的标志,迷信崇拜。由此可知,姚姓后人为祖先娥皇所出,姚姓人都是她的后裔。舜自小三次被无故逐出家门,要过饭,吃过野果,大象帮他耕地,百鸟为他捉虫除草。可他即帝位之后,回家时见父亲还是不越一个儿子的礼数,恭恭敬敬。对生于斯长于斯的诸冯、姚墟,他会不留恋吗?会不在故乡安排下自己的亲生骨肉吗?会不会他的长子、仲子就是生活在这里呢?完全有可能。家国历史,个人命运背后的翻云覆雨手在拨弄着,从而给舜的真像蒙上了一层迷雾,似有来龙去脉,却又相互冲突。舜的暗影就这么在我的面前来来去去的转换着,似是一部奇门遁甲之阵,以假像守护着真实。
: \) T2 @( U& Y6 @/ Y
幼年的历史教科书上,第一章就是尧舜禹禅让的故事。那时还小,不知道自己的这个姚姓是什么意思,从何而来,往哪里去。更不知舜是自己的先祖,只是欣赏禅让的史学佳话在那么焕映着七彩的光环,尊崇倍至。这一历史美谈,华夏族的最高社会理想,是人类社会道德的最高峰,至今无人企及。
% c% E/ o# e3 }8 z6 k+ L) {) v- B V
《礼记-礼运》篇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 h z& t6 K( y% s! T
以上就是“天下大同”的具体描述,可见是非常美好的。儒家在封建制度如此严酷的社会形态下,记载下了“尧天舜日”的大同社会。可见,那个时代的社会光明一直照耀着,刺穿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黑暗,一直照射到今天来,让人不得不赞叹祖先的智慧,而继续以“天下大同”为人类社会的最高理想,------举世趋大同!
5 r: [& n5 P7 q3 F0 x. T
舜的行政能力毫无疑问是很强的,他一生以“孝”以“仁”而著称。他老了,像尧一样寻找接班人,并不“独子其子”义均。而是给了他看好的禹,让他摄行国政。禹通过治水,充分展现了他的才能与品德,攻黎攻苗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以武力解决了黄帝至尧舜以来黎苗不时来掳掠骚扰的军事问题。
/ E0 Q- V" A3 U2 X" K" k) j! t8 k
《史记》载:“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五十摄行天子事,年五十八尧崩,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是为零陵。”舜逝世时已是百岁高龄。对于舜的南巡,诸多史家都说这并非是一次正常的巡狩。舜是帝,有权巡狩,但这一正常的表像下面却暗流涌动,且极为不祥。
, y0 A- y: R+ @
华夏历史上,“大同社会”这一文明的曙光只存在了尧舜两代便被残酷血腥的奴隶社会的黑暗所取代了。如同人的儿童时期,需要规正和引导,中华文明的幼年时代,有了大同社会这一可贵的萌芽,为何至禹就变成了家天下呢?华族国人为何抛弃了这一盛世,转而选择了如此惨无人道的发展途径?一个奴隶的人,开始不如一头不会说话的牛了。
+ a& A7 m# T4 p0 k. v, ]
禹在位,众举皋陶,皋陶死,众举伯益。禹死,其子启夺伯益位自立,建立夏朝,自此家天下始。《礼记》上说:“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城廓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已。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是谓小康。”
: _( `1 |1 C7 ]! y4 c
表面上看,启是私有制代替公有制的始作俑者,实际上没有禹的作为是不可能的。尧舜时代,二人有再大的功绩都不会搞私有,天下百姓“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一切禀公而为。禹时就不满足于只为公家尽力而不私自据有一点财物了。攻黎攻苗大胜,俘虏在尧舜时立刑罚治之,播谷物养他们。禹时就可能沦为奴隶,归为私家所有了。由公而私,道义上,禹不能一下子就吞并大同,因为作为大同者的百姓不答应。“百姓”在今天泛指所有人,那时专指华族人,黎与苗俘虏才称“民”,失去自由而被桎梏的罪人的意思。
9 G* n7 m: V5 |# }: Q- i7 @. ~* p
舜让位,禹摄政,自己和一部份首领由暗渐明的渐渐的搞私有,舜和百姓后来是清楚的。或许,当时他们各自散居在有一定距离的小城邦里,是邦联的形式。禹的作为,舜当然反对。有史说禹在政治上排挤舜,舜很不愉快,拥护大同者当然也不高兴。后来,有扈氏就曾经公开造夏朝的反,被启镇压了下去,史书上有言“有扈氏为义而亡”。但禹和他的支持者足以到了和大同者抗衡的状态。大同者失势了,舜的地位还在,但仅剩了个名誉。故此有人分析舜的南巡是被迫的,有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武装押送,不得不去;一是后有追兵,逃到了南方。这两种说法不大可能,因为大义还在,禹不可能公开翻脸,而是冷战排挤或软硬兼施。舜只有默认天下变色这个无情的事实了,俗话说“吃了个哑巴亏”。他和百姓的天下就这么因自己选了一个不当的人而永远失去了!害人之心不可有,舜一辈子都被人害,还之以仁,最后还是失却了防人之心,失去了江山社稷。
7 F2 v- r N; g3 K
南巡途中,一说到了今天湖南湘潭的韶山;一说到了今天广东省韶关市的韶石山。舜观风景美丽,因之制《韶乐》,抒发了对国对家的爱与忧思。《韶乐》一直成为古代社会最高的雅乐,由官方继承。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可见《韶乐》相当美。
# z0 Z1 q! f$ K1 M8 @( K. I
《礼记-檀弓上》云:“舜葬于苍梧之野,盖三妃未之从也。”是说舜去世时,娥皇、女英、登比氏都没有陪伴在身边。有说她们留在中原的,也有说娥皇、女英陪伴到了洞庭湖,因天气燠热,舜让她们驻跸于此,等待他返回的。可他没能回来,即崩于苍梧之野。《山海经-大荒南经》:“有苍梧之野,舜与叔均之所葬也。”东晋郭璞注解说“叔均,商均也,舜巡狩,死于苍梧而葬之,商均因留,死亦葬焉,墓在今九嶷中。”可以理解为,叔均留在了南方为父守墓,没有回中原,死后和父亲葬在了一起。九嶷山在今湖南省宁远县南,因山中有九条溪水,非常相似,人不易辨认,故名九疑。今日,那里的三分峰有舜墓。当地人在古时就尊舜墓为零陵,即至高无上的陵墓的意思,所以那地在古代也叫零陵。
p. Z# z$ ~$ }) K& t( w a( x
说舜帝南巡,又不免让人思量,因为南方是经常作乱的黎苗之地。《帝王世纪》则记载是南征。舜初在位的时侯,苗人不服,禹即建议用兵,舜曰不可,遂修明德政,加强军备,苗人便归服了。到了他的晚年,有苗氏不知为什么又叛乱了,已是百岁高龄的舜带兵南征。这也有点蹊跷,为什么不让更年富力强的禹去征战呢?他的武功最为后世所推崇。关于舜的死因及墓葬地也和他的出生地一样是存在争议的。《孟子》说“舜生于诸冯,卒于鸣条。”这个鸣条就在历史上和苍梧并立。鸣条在哪里,也有争议。一说是山西运城的鸣条岗;一说河南开封附近;一说是河南安阳的鸣条陌。《帝王世纪》中说舜“南征,崩于鸣条,年百岁,殡以瓦棺,葬苍梧九嶷山之阳,是为零陵。”皇甫谧亦肯定舜葬在苍梧,明确“鸣条”既不是山西的,也不是河南的。还是司马迁的《史记》最为可靠,“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嶷。”皇甫谧的论点佐证了司马迁的说法,进一步确定了司马迁又没有说完的一句话,崩于苍梧,但是是南方鸣条一带的苍梧。《竹书记年-帝舜有虞氏》:“鸣条有苍梧之山,帝崩遂葬焉。”也是把鸣条和苍梧说成是一处,且是鸣条在前,是一片较为广大的地域。
5 x# p6 a& {7 {, n# h8 s) G A4 x
三分石,又叫三分峰,九嶷山的最高峰。有传说三分峰又叫鸣条峰。《九嶷山志》云:三峰“其间有冢,以铜为碑,字迹泯灭不可认,或疑为舜冢。”这可能就是真正的墓地。
/ p# [! C$ Q3 x5 n9 ^5 P% d
娥皇、女英二妃在洞庭湖等待,一夜女英做了一个梦,梦见丈夫已不是人间的打扮,且说自己已经被接到了天上,“上理紫微,下镇衡岳”。女英醒来后对姐姐说了,娥皇心里吃惊,但劝妹妹不必相信。可不久,就传来了舜驾崩的消息。二妃悲痛欲绝,斑斑血泪洒在了湘水边的竹子上,即是今天所见的湘妃竹。二妃投湘水自殒,自此化为湘水与洞庭湖水之神,至今受湘人膜拜。
1 l) C7 y# _$ H+ F7 |+ @5 H
二妃为什么没有奔赴墓地自殒呢?今人难以说清,或许湘水是当地所有水系的统称吧,可能二妃是见到了舜的墓葬以后自殒的。
9 Z) W6 m8 R7 D* O- Y
二妃之死,也有疑问。大同社会不是封建社会,夫死妻殉,畸形的得一个贞妇的称号;更不是奴隶社会,血淋淋的殉葬。只是为了情,别人又没有逼她们。还有一大家子子女,也不必都狠心肠撇下。联系当时的情况,二妃之死殉的不单是情,更重要的是义,“大同”之义。舜被迫而南巡死,二妃以自殉这一壮烈举动,表示了对禹等私有者的抗议,展示了大同社会继承人不与私有者同流合污的风骨,可敬可叹!
% w3 h2 T4 `% e! B+ D
至此,尧舜禹禅让的历史结束。大禹治水而成就的荣誉,此刻也暗淡了许多。仁者才能无敌,禹在历史上这样做从而铸成大错!他将中国人拉入了一个万劫不复的深渊,是不义的。舜的形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感觉就和耶稣一样,成为了软弱的牺牲后的义人。至今人们为舜的一生抱屈,可舜是否这么想,我们并不知道。所以他是圣人,我们是凡夫俗子。他还给他的继任者禹写了一段遗嘱:“汝戒之哉,形莫若缘,情莫若率,缘则不离,率则不劳,不离不劳,则不求文以待形,不求文以待形,固不待物。”也有人说这是他送给两位贤良的妻子的,他留给禹的是十六字的中华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 t# Z4 d6 K: o$ e3 e
这些古已有之的传说,至此有了一个可悲的结局。
7 U8 E9 C0 x3 p+ U7 T& H: E
娥皇、女英二妃,是舜帝后人的祖母,姚姓及妫姓等姓氏后人应该如敬舜祖一样的尊敬她们。二妃自殒,在中华历史上留下了千古绝唱,如今在湘水边上处处是关于她俩的美好传说。
: V; S7 ?7 W3 B- J4 W
然而美丽固然美丽,就是史实被掩盖了。
* A" Y' y( f8 X
( y1 ]/ C4 W" [- j1 ]( U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