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Y, ?* g4 ~8 K
石壁回澜
# i( {4 c, F# s( E6 M- u6 W2 X老龙洞
凤顶夕阳 景点在“凤栖山”。《明统志》载:“山在蕲水县城东二里,俗传常有凤栖此山故名。”4 }, c. u" [8 U4 L0 n" \; V) \* o. X
但关于“凤栖山”的命名,传说不一。按《浠水县简志》:“相传东汉末年,曾任江州令的张道陵,后弃官修道(世称“张天师”),曾在玉台山脚洞内炼丹。已成者三,鸡食其一,化为凤,飞栖此山中,因名‘凤栖山’。山麓曾有苏轼书‘凤栖石’三字石刻。”文化大革命中,此石被毁,今人仿原石刻于该处。, s% [5 h# x: V& `: o, \
2 J }0 C* i! z: P4 M2 u
绿杨春晓 景点在跃龙门侧护城河(河水来自熊家湖,下出浠河)。桥因绿杨垂覆,故名。此桥临城傍郭,依山跨水,游人至此,一洗城市尘嚣之气,更感风景的清幽,倍添雅兴。# B/ v$ y6 u4 j7 |( S
2 B( S* b& p6 Y
苏轼来蕲,题有《西江月》词:“照野弥弥浅浪,横空暖暖微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醉欲眠芳草。 可惜一溪风月,莫教踏碎琼瑶。解鞍欹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正因为大文豪的一曲新词,道出了疑非人世的仙境,引起了后代游人的诗情画意。
明黄冈处士王一翥《绿杨桥》诗:“状静垂杨柳,人行渡石桥。高明远尘俗,非为解鞍劳。”是按苏词的原意而和的。清蕲春名士顾景星有《寻绿杨桥》(按:明末,其桥不存,故云“寻”)诗:“悠悠今古事,杜宇一声中。谁卧桥亭月,偏当酒旆风。旧堤无老树,野店发新丛。往迹知何在,溪光处处同。”极尽凭吊之情。
春色满园
! ^+ k' x( o* B( H* l8 B6 J
玉台丹井 景点在玉台山。《大清一统志》载:其山在蕲水县城东南角上,是全城的制高点。因产白石如玉,故名。相传汉张天师来此,凿洞开井炼丹,后人称此洞为“仙人洞”,井为“丹井”。清代邑中名士张师圣咏《登玉台山》诗咏其事:“曲水环城堞,烟光望里奢。远山悬暮雨,娇鸟啭春花。井畔芳踪杳,洞门石径斜,丹成曾化凤,何处觅仙槎。”! y) E U r* O ?
+ B& ^2 y7 k9 j1 ^ e1 {6 e
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半山炸石开基,修建了两大间学舍及食堂,号“玉台书院”。谭元春曾读书于此。乾隆十年(1745年)增修学舍数间,改为“蕲阳书院”。县中童生,一入书院,则身价倍增。
嗣后,县城百姓集资在山顶又修建了“春晓亭”,记有大文豪苏轼游蕲的轶事。亭落成时,邑名士邵应龙题诗祝贺:“当年胜迹久沉沦,喜得佳亭今一新。四面峰峦凝黛翠,半湾溪水蹙鱼鳞……”邑进士杨继经与龚芝麓使君(时龚任蕲州知州)酌“春晓亭”卒题以志。诗云:“绿杨晴掩一溪横,新筑园斋附郭城。不为兰畦多辟地,肯因沙路独躬耕。白云渺渺当窗落,青障层层隔岸生。谁道髯翁 (指长须苏轼)呼不应,数声杜宇晓春情。”
玉台山下
陆羽茶泉、右军笔沼 据《湖北地名趣谈》所录:“在凤山之阳,寺院之阴,为陆羽烹茶之泉;其在凤山之阴,为逸少洗笔之泉。王、陆之水,皆源一溪耳。”又引杨继经诗:“兰溪石下水最清,兰溪石上月最明,前有羲之后陆羽,此地水月无人争。”作者还注明此诗说明洗笔泉与陆羽泉在一起。: Z) g/ P g6 p5 U- Q4 G
( s3 Z1 l/ s7 O
传说唐朝处士陆羽,今天门人,不愿为官,以嗜茶著名, 能“观山川之清秀,而知水味之醇甘”。时人尊为“茶神”。他曾亲到济南,品尝“趵突泉”后,又从山东临清运河直下淮扬,畅饮“惠山泉”,意犹未足。因忆青年名士刘禹锡游清泉寺诗,极称泉水之佳。乃由长江溯流而上,夜抵蕲水,宿清泉古寺。上人奉茶,顿觉香沁心脾,津生齿舌,乐不可支。翌晨,急催上人同探泉源,称赞不已。他曾一度驻清泉寺,并在寺旁建有陆羽茶亭。
晶莹剔透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