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中国水利史学创始人—姚汉源 [打印本页]

作者: 姚旭元    时间: 2009-1-9 16:05
标题: 中国水利史学创始人—姚汉源
  姚汉源(1913- ) 山东巨野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193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先后任清华大学助教,重庆大学助教,四川大学讲师。1949年任江西南昌农业专科学校校务委员会主任、教授兼水利科主任。1953~1963年任武汉水利电力学院教授兼副教务长。1963年起任北京水利水电学院教授兼副院长。1982年起任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1982~1990年任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会长。1987年退休后至1992年任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咨询委员会委员,1990年后任中国水利学会名誉理事。
6 p3 p& I5 v7 |) _6 A+ x  姚汉源自幼酷爱历史,苦读史书。在长期的教学工作和研究过程中,深感我国水利史大有专门研究之必要。他自幼生长在鲁西水灾频繁之区,从小耳闻目睹水灾给广大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使其很早便决心投身水利史研究,以借古鉴今。自60年代初,即开始培养水利史研究生,这在我国尚属首创。至80年代末,先后培养研究生14人。1982年他发起创立了中国水利史研究会。
7 C, g9 w* f/ e0 l( P  他年已近九旬,犹笔耕不辍。曾先后参与《中国农业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及《中国水利百科全书》的撰写,约50余万字。其他专著有《中国水利史纲要》(50万字,1987年出版),获当年国家图书一等奖。《京杭运河史》(120万字,1998年出版)。译著《喷灌》(50余万字,美国C•H•佩尔主编,第四版)。已成稿尚未出版的专著有《左传地释》(70万字左右)。并发表各类论文共61篇,《泥沙利用》之一、之二、之三,见解独到,为多年研究心得之作。此外,他还花费了大量精力与时间,审阅了国内几乎所有有关水利史的专著及许许多多论文,如《长江水利史略》、《黄河水利史述要》、《中国水利史稿(上、下册)》、《太湖水利史》、《珠江水利简史》等。
作者: 姚旭元    时间: 2009-1-9 16:14
姚汉源0 U& _3 Y4 x  e* s2 B
巨野清祖后裔,二十一世,源字辈,生于1913年,,1937年毕业于清华土木工程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1961年开中国水利史学科先河,始育水利史研究生,是中国的水利史学的创始人。* Z1 d4 T( T" w0 T, E
专家简介
: H' h" c* R3 u* j. T* ^8 L, L2 s. q% J; }
1944年转入四川大学土木工程系任讲师。) R2 ]# G! F/ b( Q, w7 @/ s, \! ?: g
1945年8月任公路总局设计科技士。曾在金陵大学兼课。
  z) K2 C# j9 v- I5 P4 G3 @. a1949年赴江西信江农业专科学校任副教授,解放后担任了农专教授兼农田水利科主任。
# |1 V9 h) {/ A) U1953年全国进行高等学校院系调整,调入武汉水利电力学院。任教授兼副教务长。此期间用近十年时间整理出了约60万字的《中国水利技术史讲义》。
5 x& y/ ?2 n9 g4 L) ?2 ~1963年中国水利学会在北京召开学术讨论会。提出了《中国古代农田的淤灌及放淤问题——古代泥沙利用之一》的论文,引起水利界人士的极大兴趣,并得到有关领导的重视。# D$ D' W- R. D: D  [; B) |0 c, b
1963年冬到北京水利水电学院任教务长,1965年任副院长、校党委委员,主管教学。7 `* R% A" Q2 T( r- {) A
从1962年到1966年期间共培养了3 名水利史专业的研究生,又写成了五六万字的数篇泥沙利用论文。
2 I0 D! ^/ K4 u1973-1975年和其他同志合作,翻译出版了约50多万字的美国C.H.佩尔主编的《喷灌》一书。
. f3 L4 j, L3 Y2 M$ F* g1979年调中国科学院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室从事研究工作,至1987年74岁时退休。
作者: 姚旭元    时间: 2009-1-10 09:38
笔志水是 情钟汗青9 c$ f9 n$ d; _( t8 m9 m# V
# Z) x# B2 @4 d9 s- i; \2 c  A6 x
+ O# D) H% G4 t/ @1 A
——对话中国水利史学创始人姚汉源
/ s) M8 K$ a6 I姚汉源,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年逾九十,壮心不已。躬身治史,心神俱予。先后主持《中国农业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及《中国水利百科全书》中水利史部分的编撰,更有《中国水利史纲要》、《京杭运河史》、《黄河水利史研究》等著作,洋洋泛数百万言;主持审阅国内水利史文论著作种种如《中国水利史稿》、《黄河水利史述要》、《长江水利史略》等。1961年开中国水利史学科先河,始育水利史研究生。至今,桃李满天下。
# p' j/ {; X3 ]& ~% r: k& W- y. D* H9 h' J% E8 R" @
" r, L; g9 G  V6 G! `
发起中国水利史学
, G3 ^: ]: \' {  }1 ^( }- E. u8 ^
. g6 o. z9 M# o3 G$ C, H* l“国外没有水利史这门学科”,姚老满脸自豪,“讲水利史最有资格的是中国人,从大禹治水开始,历朝历代水利史没有断过。”
0 M) Y, ]0 z; o1 }& A) U* I6 ?! }' [
姚老生于山东黄河边一个农民家庭,幼年黄河家乡黄河、洙水连年水灾,在他脑海里有深刻印象,所以少时就有志于治水。加之幼学嗜史,犹好“四书”。少年之“志”加史学之“情”造就了他的一生。当时大学没有单独设置的水利专业,多列入土木工程系科之中。所以,姚老在1933年考入清华大学土木工系。入学后,其“史学情结”痴心不改,毕业的前一年,清华校刊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水利史研究论文,就是关于黄河史的研究——《黄河旧账翻检》。文中认为,只有深入研究黄河的变迁与治理,才能办好黄河的事情。应该从几千年水利兴衰中,总结出历史上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从中取得启示,使今后少走弯路。0 Q- I1 a) s2 c
9 O5 m) @' F! z5 ]& b
20世纪60年代初,姚汉源任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副教务长。学校厉行“双肩挑”,要求教授职称的行政干部勤于治学。结合当年的积淀和志向,姚汉源“水利史”学科于此发端。1961年,姚汉源招收了新中国第一个“中国水利史”研究生。80年代初,姚老和许多同道一起,联合水利、农业、交通、历史、地理、考古等有关方面学者,在中国水利学会下创立了“中国水利史研究会”,他担任了第一、二任会长。
* i9 F# E$ u' A% }& O4 s0 A# {8 u7 H
姚老说:“做任何一个水利工程都需要把历史考虑进去。三峡工程的建设人员一定要有几个懂水利史的人,因为三峡浸透着千年的历史。例如,白鹤梁就是水利史的一个见证,是水位长期的上千年的记录。研究水利史对现在水利工作开展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 }! w( c; l( `' P- j' {0 _. k! {
姚老“壮年”时( 70 岁左右)正是我国长江、黄河、淮河等流域水利通史和《中国水利史稿》编写出版的时期,作为审稿人,他为各个水利通史的出版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而研究中国水利史的最高成就,可以说集中体现在 1987 年出版的《中国水利史纲要》当中,他在《自序》中称,“往往详他书所忽略,略他书所能详者”,“补缺拾漏”,“为百花园内添一小草”。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与传统的中国历史时期划分方式不同,姚老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水利史的历史时期划分问题,受到水利老人张含英的赞叹。
' }! V& C5 `0 F7 a+ U" g3 a8 V9 \) [, j- o+ C4 S9 `
情系黄河7 ^4 Y- _0 L! B& N  G" x

; s: H. h( l/ ^/ t3 M黄河水利的发展是中国水利史的主脉,从古至今,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历代水患的主源,从幼时的印象,渐长成对家国天下的责任感,姚老对黄河水利史的研究贯穿其水利史研究的始终。从其最早的《黄河旧账翻检》开始,到60—80年代其代表性的中国古代泥沙利用的系列文章:《农田淤灌及放淤问题》、《河滩放淤及其他落淤措施》、《放淤和淤灌的技术问题》、《河工史上的固堤放淤》等,前后共30多篇黄河水利史研究的文章,从放淤、水运、水利工程等各方面对历代黄河水利史进行研究,希以此有助于解决黄河的水利问题。这些近50万字的研究内容,在2003年经黄河水利委员会资助,以《黄河水利史研究》的名称出版。了却一生的黄河情、家国情。
( j! H: q- j4 q# N, B% @2 g, s% H' T2 ?, ?
期盼京杭运河的复兴
: F8 f* I6 _9 o6 O5 G; n0 ?" W  F5 n. Y) P/ E9 z
姚老曾经在 1999 年出版了一本书——《京杭运河史》。书中系统而详细地叙述了京杭运河从兴建到发展直至衰败的过程。姚老在自序中写道:水运对于一个国家的形成、历史的影响、文化的造就等意义深广。
8 o6 w0 ^8 s( P1 Y6 u京杭运河,发端于春秋战国时期在扬州以北开凿的邗沟,迄今已有近 2500 年的历史。它北起北京,南至浙江杭州,纵贯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全长 1747 公里 ,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堪与长城媲美的人工奇迹。千百年来,京杭运河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南北水上运输通道,对于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文化融合以及对外开放乃至国际交往都发挥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今,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计划将借助古老的京杭运河部分通道作为江水北送的主要渠道。
& z3 o9 y% ]5 o5 n' y% l5 z姚老说,京杭运河的伟大功绩在于沟通南北经济文化,平衡政治经济的影响,使国家更团结、更巩固。还有它在发展历史带来的水运方面工程和管理经验也值得后世借鉴。 9 V6 \7 \1 o7 L& F& Q
姚老特别强调:中国人自己历来就称之“京杭运河”,加一个“大”,既舶来品也。尤其现在有人组织“申遗”,首先要搞清名称。 1 v* t# S" p8 M7 y
! g0 s8 [6 ^% F6 a
耆耄之年的“它山水利”情怀. r5 i) S" u6 q- c

! i8 n7 j$ D' y: \年过九旬了,姚汉源还在筹划一本涉及《四明它山水利备览》的新书。“老一代人都退休了,年轻一代不知道‘它山堰'是什么。”谈起自己探索经年的课题,姚老颇感慨。 7 |! B( h9 ]+ j
它山堰始建于唐代,位于浙江鄞县鄞江镇西首,它与郑国渠、灵渠、都江堰合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 88 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可贵之处在于成书于宋代的《四明它山水利备览》详细记载了它山堰及浙东水利情况。《备览》分上下两卷,共两万字左右,民国期间曾经作为《水利珍本丛书》出版过,但年代已久,近于荒散,而且其中错讹很多。但水利史界非常重视该书,上世纪 80~90 年代,姚老对《四明它山水利备览》进行了详细研究和注释,更正了其中许多错误,累计撰写评介和注释约 7 万字的内容。 % C9 W9 M# i5 n. [( B7 T( }6 L
姚老认为《备览》一书可看作开我国水利志先河之作。他说:“书名‘备览'不名‘志',但从内容看,有总论、堰的规划设计、引水工程、渠首防淤、修缮历史、改进方案,附记有关工程、祠庙、作者主持的工程及祠祀、艺文等,已经具有了志的体例。” & ~/ k( m) B! c" a7 U
“如能重印,则是一项对中国水利史研究,以及对浙东水利史、它山堰都很有意义的好事。 ” 姚老切望一酬心愿。他希望自己的心血结晶能连同原著早日出版,传之后世。 2 i) t) r* L* f: J/ }8 O( v
采访结束后,姚老送给记者一本《黄河水利史研究》,书中写道:“历史研究的意义是总结过去,预期未来,指导现在。”
作者: 姚旭元    时间: 2009-1-10 09:45
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前会长、名誉会长 姚汉源$ G, ~! i) _) m  X
& u1 W2 ^2 H; T/ m) c  }
; N4 e6 T: m6 P& L  m
  中国几千年来亿万人在近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息滋长,他们究竟做了些什么?有什么成就?有没有远大前程?只有过去的历史能说明,只有历史能振奋他们现在的精神,鼓舞他们继续前进。3 v; S" H1 W% r: j3 _+ N! c! E
' s7 h3 E8 H' F1 V) P: X
  长城是中国的象征,3500多里的运河又何尝不是?数千里的黄河堤防、千里的海塘、几亿亩的水田又何尝不是?% U5 g- [" {& k7 m' N

: v- i4 ^/ Q- A; l6 z2 e  看到2000多年来长盛不衰的都江堰,技术上以简单驭复杂,谁能不叹先民的巧夺天工?13世纪郭守敬提出海拔概念,谁能不说他先进?我们过去千百年是这样,近代百年落后只能算是病态。我们有信心赶上前去,政治经济是如此,科学技术是如此,水利技术也决不例外!
8 s$ `) }5 v8 s' z: g1 l0 A/ K% u
  水利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是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中国4000多年来以农业经济为主,水利正是农业的命脉;近代的能源用水、水运交通等等,水利也占无比重要的地位。由此,以工农业的发展与水利的关系和相互促进的规律,不能不探寻历史。这些关系和规律是战略规划必不可少的。
6 _# z( g  j/ ~. r5 c0 e! Q7 W" [. O0 `" K7 z" x5 j* q
  水利是有地区性的,特别是规划性问题,不能照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当然也有时代性,不能照抄旧的。水利得失影响经济的发展、经济地区的划分和发展的布局,它的得失既需了解现实条件,也要求诸历史经验。
: r7 y- a* }5 M
# z5 P9 ^% F/ S  中国北方多沙河流,自古以来的灌溉工程都是汉代人所说的“且溉且粪”,就是淤灌,不但用水也用泥沙。西方水利技术是从清水湖河的治理、发展而获得的经验,只注意用水,视淤沙为害。英国人在埃及所兴水利,忽略了利用尼罗河的洪淤,已带来了不小问题。其实水沙既可以为害,也可以为利,问题是要除其害,兴其利。技术上的困难,是要研究解决的目标,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更不能转移我们的战略目标。这一类战略目标往往是受历史经验的启发而定出来的。
/ d4 c" w3 T6 O3 Q  V5 j1 D( j8 `, k$ I+ V$ Q2 ^! o: @- F# ~
  科技的发展一般是推陈出新,是逐步深入发展,不是完全更新。由发展提高再成为质变。以新代旧,旧有的技术成果应当研究改进提高,不应完全扬弃。有的扬弃了是损失,有的更是扬弃不了。4 C7 `, q# N) u/ k5 {8 I
3 d. [1 ~+ W2 N: }6 q0 ^
  古代水利技术至少有一部分是活的,能继续发挥作用,如治黄防洪的某些技术、古老都江堰的布置等。还有不少技术虽可以用新的代替,但传统办法仍有其长处。如能研究提高,综合新旧之长,亦未尝不好。如都江堰渠首分水鱼嘴,古代有好几种形式,都可代替闸、坝,简易耐久,省工省料。这种建筑物就值得研究一下。
- `0 U& a8 A0 Z2 A5 U3 o8 h- b; S/ n( M3 O" Y
  水利事业作为政治经济发展的一部分,固然应当找出发展规律,用以指导将来的建设,但它作为科技的一个部门,也应当找出规律。它的发展既和其他科技有共同规律,又自有其独特规律。这些规律都要从历史上找。共同规律也可作为科技发展规律的一个例证;独特规律可以为制定水利技术发展的战略性计划提供依据。
8 u8 f" G$ C# j; E: Q
) z& |- _, p1 _9 i  所以,水利事业作为经济一部分的发展规律和水利技术作为科技一部分的发展规律,都要从水利史研究中寻求。我们目前研究得不多,特别是前者研究更少,但都是必有的课题,目的都是通过总结过去,指导或印证现实,推测将来。
3 e  N6 `' Q1 {; K  B' F  R0 C  _
  来源:中国水利国际合作与科技网
作者: 姚旭元    时间: 2009-1-10 09:47
姚汉源著述目录--水利史综述类
; T! R8 u' j6 e. I2005年6月16日
- n) X% X0 {* u  F- v
# d( r* m2 }: r  o# `9 m8 j8 ]- I  1.《中国水利史纲要》。1987年水利电力出版社出版(约50余万字),获当年国家出版书籍一等奖。
8 @6 q7 e+ N" @& ]7 F1 U! t' L" O$ s2 L5 w
  2.水利史研究综述----中国水利学会第一届干事会报告。1983年2月稿,在1987年5月《水利史研究会第二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作为附录发表(计10400字)。* B3 x% u- F/ ?, a
8 `- t- ^; P4 I8 u: Q% x7 S  V
  3.中国历代水利简介。1981年成稿,未正式发表(计49000字)。
# N, ]7 J! d. _* a* h& Y% b4 d* c. K2 y5 ?8 e
  4.从历史上看中国水利的特征。于1985年《水利学报》第5期发表(计10994字)。
9 O* U! R' z( f/ R7 f* D: w. \$ J2 k, j# s& V
  5. 从中国历史看水利事业与社会发展。1988年12月初稿。参加中科院地学部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研讨会(单行本)(计10800字)。
# X/ Q4 [9 ~+ K+ B( Q% ]; U3 V/ O$ ^/ p& u$ y0 z( t
  6.关于中国水利史研究的几点体会。1985年6月成稿,向日本代表团略介(单行本)(计24842字)。& X! x( ~0 z/ y4 D9 U0 w* [+ W
, z3 `/ t- x0 n$ G' o
  7.从水利史看水利志。1989年初稿,分别于《山西水利》和《水利史志专刊》(1989年第1期)发表(计10656字)。
) D) k  \  U$ E0 n
8 a' Y" L/ ]- O1 K  X  8.八十感言——在祝寿会上的发言。1993年2月初稿,于1994年12月在《水利史研究论文集》(第一辑)——纪念八十寿辰中发表(计3612字)。
作者: 姚旭元    时间: 2009-1-10 09:49
姚汉源著述目录--区域流域或专题水利史研究类
9 f) A5 ~" ?# B6 m* I. B
& K  r0 V6 @5 l  \2 l2005年6月16日
8 W) `5 H! }! ~! R4 R+ i3 z! r' O& A: Y  \* X
  1.华北水利史简介。1993年11月在《华北地区水利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发表(计14010字)。
' B1 Q, I5 W. J$ D/ i' x8 q6 d. ?( b" h
  2.二千七百年来黄河下游真相的概略分析。1982年2月初稿,1987年10月发表于《黄河水利史论丛》(计12000字)。4 d' C& w3 l0 ^6 \; ~3 G& @0 D

6 z, G) g! c+ ~$ z  3.《水经注》中的鸿沟水道。1984年7月发表于《水利史研究会成立大会论文集》(计22695字)。& X7 ?' i$ r: G, M! i

& ]/ e1 A8 O4 v* e" X  4.《水经注》中之汴渠引黄水口——王景“十里立一水门”的推测。1982年月10月发表于《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科学研究论文集第12集》(计22695字)。1 x- v2 S' l/ M4 s4 T
8 ^  b; y6 O0 [8 n( M: u3 _5 K
  5.黄河三门峡以下峡谷段两岸的堆台。原文为一通信。1982年发表于《人民黄河》第4期。
0 ]# p  J9 R6 o. j
# X  \* u, b  F, L; `, D6 l  6.内蒙古河套唐代水利试绎。1988年9月初稿。1989年12月发表于《河套水利史论文集》(计19700字)。( Z9 a7 |+ T: |/ K$ p& x
# u, K* c' p) @
  7.金代的黄河下游。1986年4月成稿,发表于《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室五十周年学术论文集》(计24480字)。4 n8 x6 a# M1 E

: |. _* T0 j" }0 |3 a8 x  8.金末元初的黄河下游。1983年9月初稿。1985年发表于《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科学研究论文集第22集》(计19600字)。2 t- r6 @7 {% f2 v! P
9 ?! H- i, s' T# X
  9.十四世纪的黄河入淮。1985年初稿。先后于1987年7月《淮河水利史论文集》(内部出版)和1990年11月《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科学研究论文集第31集》发表(计26640字)。1 N. A& c$ V! ?  t( e

8 P, I4 `( N/ o, e0 i$ K  10.读潘季驯《河议辨惑》札记。1995年成稿。1996年9月发表于《纪念潘季驯逝世400周年,潘季驯治河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计6840字)。: E5 E: E; ~$ ?3 D; D) `! b) e6 s

' D8 U) {3 v( \" ^$ j$ ^  11.清代后期几种治江意见。1987年10月初稿。1990年2月发表于《长江水利史论文集》(计30600字)。
作者: 姚旭元    时间: 2009-1-10 09:50
姚汉源著述目录--水运史研究类4 h! G7 S# y7 {1 j) Q
* f* x3 w7 K( j1 ~" w) h
2005年6月16日
9 G, \5 N: I; T6 o
0 g5 B: I) i" ]) ~ 1.《京杭运河史》。1996年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约120万字)。
+ G4 G# {0 `6 H! ?1 }; k1 L+ f2 v6 U6 a
  2.鄂君启节释文—— 战国时长江中游的水运。1978年12月初稿。曾发表于《安徽省考古学会会刊》1983年第七辑,有删节错讹。1993年1月经本人校正,未再发表(计25000字)。, B2 D+ W0 u/ |+ u
) z7 G/ L) J$ V( i7 i4 [& ~
  3.战国时长江中游的水运。(根据上文释文取材成文)发表于1987年水运工程四《中国水运史研究专刊(二)》(计21292字)。( X% y4 d- U& Q: t% I& r% ^
5 U0 ]! ?/ @, Y' L$ j5 j3 Q
  4.唐代幽州至营州的漕运——黄、海、滦水系之沟通。1982年10月发表于《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科学研究论文集第12集》(计13000字)。' G" g5 X  R1 N4 l) i; f7 \' a
7 v' \2 F* a: q7 V* p. g* K0 Z
  5.京杭运河史述略。1991年1月初稿,后发表于《平淮月刊》第四期。编辑稍有删节(计21292字)。
9 x' i5 `; a" k) x
- b: t; e; Y$ Z7 |2 ~; i3 `  6.胶莱运河修浚简史。成稿于1991年5月,1993年发表于《中国水运史研究》总十九期(1993年第1期)(计3000字)。
" E+ B: u4 w5 C# N" z1 T4 Q/ K2 T! o7 {: M+ S. y
  7.明代山东河南的借黄行运——济宁西河及沙颍运道。1991年初稿。1993年3月发表于《京杭运河研究论文集》(纪念京杭运河贯通700周年)(计13224字)。
+ _8 ~. Z' \0 {2 X, |) ~* v$ z) @+ ?8 Z' g6 p3 M! ^0 b9 _2 n
  8.明代的引黄济运。1991年4月初稿,12月发表于《中国水运史研究(十六)》1991年第4期(计23100字)。3 _; [' Q0 M( m  s% E8 b
* z( s, A4 f  O2 U2 j6 S' H2 Z
  9.明清时期京杭运河南旺枢纽。1983年 3月初稿,名为古代京杭运河上的南旺分水,1985年定稿名为明清时期京杭运河南旺枢纽。发表于《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科学研究论文集第22集》(计19600字)。! E& g$ J, Q" h& w

' o( S. K' E, c6 h: }1 z  10. 1996年京杭运河南段见闻。1991年初稿,1993年3月发表于《京杭运河研究论文集》(纪念京杭运河贯通700周年)(计4060字)。
) e" _' j/ k; _( D/ o" Y6 c3 M4 ^4 y- t
  11.浙东运河史考略。1990年10月初稿,11月发表于《鉴湖与绍兴水利》(纪念鉴湖建成1850周年暨绍兴平原古代水利研讨会论文集)。1999年附入《京杭运河史》末(计44100字)。
作者: 姚旭元    时间: 2009-1-10 09:51
姚汉源著述目录--农田水利及泥沙利用研究类
& a; w) U% v4 V" M& |
! B9 j* }0 y- Q9 {$ p4 J( |- m; F2005年6月16日
) Q9 j1 T5 P; R0 l0 Z( q# x5 Q' D( |4 {5 s
  1.历史上中国多沙河流的泥沙问题与治沙措施。本篇系1984年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届国际中国科学讨论会上发表的论文。至1990年3月始由科学出版社刊印(计8800字)。/ ?( @* t2 D( a7 K* S

' N$ {. T7 A. i' r  2.从历史上看多沙河流的水利特征——放淤与排沙。 1980年成稿,发表于《中国水利》1981年第1期试刊(计8000字)。
$ a% p; i# k& I4 J
0 C/ @3 }4 B( c0 F/ d% L/ J- ~" e; _  3.中国古代的农田淤灌及放淤问题——中国古代泥沙利用之一。1964年夏成稿,发表于《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学报》(季刊)1964年第2期(计18760字)。
) B0 o0 N, P) x$ L
% Z) s  N) B# P9 X  4.中国古代的河滩放淤及其他落淤措施——古代泥沙利用问题之二。初稿成于1970年以前,发表于1980年11月《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第1期(计25160字)。
- c+ a1 O' p. s- g3 q) s3 _" A2 ~; z5 N
  5.中国古代放淤和淤灌的技术问题——古代泥沙利用问题之三。1966年3月初稿,1981年定稿,发表于1981年6月《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第1期(总第2期,内部刊物)。1989年6月《山东水利史汇刊》第13辑转载(计16280字)。
( M. R/ q( v5 b6 w) g2 d. G& _! g9 K5 N" s! G
  6.河工史上的固堤放淤。1984年4月初稿,1984年发表于《水利学报》第12期(计23900字)。
7 V% @; h6 j6 ~! Z3 R7 p! L* z2 Q% \+ w1 @
  7.先秦时期有关山西水利的神话传说和记载。1989年春成稿,1990年12月发表于《山西水利史论集》(计12500字)。, |- a# e% G' F

6 L$ P$ ?! K& [  8.西门豹引漳灌溉。 1976至1980年成稿,1982年10月发表于《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科学研究论文集第12集》(计12500字)。
, @: R( R: V7 }' f" I" U, v! v; U/ K/ V; A  J9 F
  9.郑国修渠辨疑——中国水利人物之一。1983年初稿,1987年10月发表于《黄河水利史论丛》(计6760字)。
+ H$ X$ T/ s7 T) [$ b- m+ |* H2 ?4 c: @0 J* O
  10.北宋江南圩田及浙西围田。初稿为《宋代江南圩田、浙西围田史料浅析》,时在1984年10月。后屡修订至1986年压缩为本稿。发表于《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科学研究论文集第25集(计13700字)。4 E. v% k0 B7 a7 o
- A6 y+ s5 \" ^' u+ @5 l1 I
  11.泄水入芍陂试释。1986年5月初稿,1988年1月发表于《芍陂水利史论文集》(内部)(计6800字)。! r6 D/ P3 d( `4 Q
0 D; Z. g5 ]% C6 z4 R
  12.《四明它山水利备览》集释。1997年1月初稿,11月发表于《它山堰暨浙东水利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计72200字)。
作者: 姚旭元    时间: 2009-1-10 09:52
姚汉源著述目录--历史地理及古文字方面
6 n) Y: Z% h% {: y" p$ n
" Z, t$ c! p  f2005年6月16日
6 S" b* H. x1 f. F/ ^  V6 q" t7 \& A8 A0 U$ X' w, V2 Y4 P
9 w3 G& k3 l8 i2 u' O/ L
  1.侯马载书试释。1982年元月初稿。1999年5月完稿,未发表。另释文四篇。(计12000字)
6 O" _# q) m+ V' d- R2 U" H# n2 K5 N3 O7 i+ x2 f
  2.金文fang(此字音fang,同“方”音,写法由上往下为艹人方廾组成)京试释。1983年2月初稿,1999年5月定稿,未发表(计8800字),内含图2幅。; F& C% z' G0 J/ H
- W0 s6 v1 @) o) d" z. ^9 K8 q
  3.《周礼·职方氏》地名释。1982年12月初稿。未发表(计11400字)。
, S7 w$ M% f8 E
1 [3 s4 M* [/ c9 v: y- m' `  4.鄂君启节释文。原稿成于1978年12月,未发表,间有节录面世,全文有油印本(计31000字)。2 B' X% z) C7 I5 ]
' u# N5 i8 G9 f, p8 S$ P; q. j' _& l
  5.说zan(同“赞”音,写法是赞字头,下部贝字改为日字)、ti(同“替”音,写法为簪字去掉竹字头)。1980年—1981年5月初稿,后曾于“古文字研究会”宣读。未发表。/ P& V3 W: G' X" ]
) e; [  O7 l' F* B
  6.《左传》地名释。未出版(约70万字)。
作者: 姚旭元    时间: 2009-1-10 09:53
姚汉源著述目录--城市水利类
0 D: _& ^" g- I4 i5 [2 W
2 ^& ^3 K& L3 f8 S0 m3 G2005年6月16日
! a5 a9 G# x; ]+ t  T; ]. q  {5 ~! T4 J5 `$ m
  1.元代以前的高梁河水利。1982年10月《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科学研究论文集》第12集发表。(计27300字)
& \) V* d! n+ s, n4 |3 S$ b. H- M  Z4 ^( Q# s
  2.北京旧皇城区最早出现的宫殿园林——城市与水利。1982年10月发表于《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科学研究论文集第12集》(计16500字)。
) g! f6 p# Y, ?/ c% X, [! J2 [2 _
  3.元大都的金水河。1984年12月初稿,发表于《北京水利志通讯》1985年第1期(计7100字)。; j( f* o4 g1 U  v
0 ?5 N% M" c9 }; X- e
  4.古代凉水河。1992年与陈茂山合写,发表于《北京水利史志通讯》1992年第1期(计8400字)。
  r$ z: z- E" W
$ @0 K: B# w) x$ A) ]. A3 }0 C  P  5.祝贺北京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成立——在北京水利史研究会成立会上的发言。登载于《北京水利志通讯》1984年第2期(计1470字)。- x. H4 ]1 P' b  i
  }$ P4 R* [9 _& N8 C
  6.北京古城垣周长及其所用尺度(附考补)。1982年1月初稿。发表于《首都博物馆丛刊》1995年第10期(计21100字)。
作者: 姚旭元    时间: 2009-1-10 09:54
姚汉源著述目录--水利史志序跋类(共20776字)
& p, {$ t; P4 t
2 r+ c/ R5 c/ N/ H6 ^) ^0 R2005年6月16日 3 I) H) p1 ~& c! i8 S( O" [3 t
' W* i7 ^+ G+ ?& x
  1.治水筌蹄整编序。1983年月12月得读朱更翎同志整编明万恭《治水筌蹄》。又同访清华大学图书馆藏明版原书,请二本合印。于1985年5月刊印。前附序(计1200字),后附朱同志所辑万氏治水文辑。以明本冠其首,并附清华大学图书馆影印说明及所搜求之万氏自序。是书朱同志用功既久,堪称完备,特刊为《中国水利古籍丛刊》第一种。以王琼《漕河图志(检点本)》次之。
" [0 D+ A9 k9 _/ I! T+ _0 q/ I/ q$ q' }( L4 M, d
  2.漕河图志序。1988年谋编《中国水利古籍丛刊》第二种以待再续,得明代王琼《漕河图志》残卷,遂东求日本前田氏尊经阁所藏我国**中蒋氏三迳藏书复印本,文以北京图书馆善本部所藏翻拍胶卷本参校,由谭徐明同志点校完书。于1990年2月刊印。姚汉源附以前言(计1368字)及附录评介(计2356字)。
9 w; a1 J) R9 k7 w3 w- N3 n+ s) M; t, E1 d' C- s9 {
  3.安丰塘志序。初稿成于1989年11月,于1990年1月在《水利史志专刊》发表(专刊称中国水利附刊)(计2600字)。7 K$ t0 d7 g: C! F

( ~  m5 e* S( l2 r$ ^* e  4.四明它山水利备览评介。于1987年9月《水利史志专刊》第5期发表(计5760字)。; k! M1 e- y5 n
/ _5 t3 X/ G% `* |+ J" ?4 C. B
  5.鄞县水利志序。1989成编,1990年2月于《鄞县史志》发表。1992年6月又转载于《水利史志专刊》1992年第3期,但文有缺略(计1362字)。
0 }5 J& }) }* D8 f* v, w6 [& s, q1 I6 n
  6.东平湖志序。1991年6月稿(计2500字)。/ c+ ~7 o# K  Z7 ^# x( c1 u- C% U  a
$ D8 u% p! J/ @
  7.巨野县水利志序。1993年稿(计3630字)。
作者: 姚旭元    时间: 2009-1-10 09:55
姚汉源著述目录--其他(共61000字)
! o/ U# @) I  `* K: F. O9 r: p7 s4 b+ K: X: u" [, m; s( N3 x
2005年6月16日
. o4 w, \( Y: |. t' D2 y, w
  p. T; y" j6 B  D0 R# [  n1 E; r/ [  1.四明它山水利备览集释补注(计30600字)。
0 P4 A, S1 \8 i* [! P9 ?
. u7 x! B5 j& p4 Z  2.墨学泛沦。1991年7月初稿。1999年再校,未发表(计26400字)。
$ @6 K% Y: w6 ~3 u+ e1 [, ~+ t" j+ o$ f* w- E
  3.元初邢台学派时代背景小议——元初金末的儒士学风(计13120字)。
/ t- n7 `  r8 J# i+ c2 z9 y
; |$ a2 R1 F" A0 S6 _. F  4.元代邢州学派的时代背景及有关人物——金末元初的儒士学风及邢州学者的师友后学。发表于1993年《郭守敬研究》总6期(计27000字)。
( u9 c+ j5 d& `  G
3 c" c* Q& i! P4 I  5.一九三八年贵州桐梓县蟠龙洞工程纪略。原文草就,即于1987年发表在《贵州水利志通讯》第四期(计27436字)。4 Y4 \- s; D& a7 b
( S9 Q# ^( g' A3 L
  6.译著《喷灌》(美国C.H.佩尔主编)。1975年水利电力出版社,和其他同志合作翻译,为主要成员(约50多万字)。
作者: 姚旭元    时间: 2009-1-10 09:56
对于它山堰的研究) A  J1 S5 ?2 A* C+ R8 `4 }

- P2 r- \9 c2 W8 w) J2005年6月16日
* g2 ~* C  b0 E- s
* r& {( L" O, O1 k- @" B  《四明它山水利备览》著于宋代,内容主要是对浙东水利史情况的介绍,由于该书的介绍,浙东水利历史的问题基本解决了。同时,该书是中国最早详细介绍一方水利情况的书籍,所以,水利史界同仁非常重视该书,许多人对其进行了研究。80~90年代姚汉源也对《四明它山水利备览》进行了详细研究和注释,并更正了其中许多错误。共撰写了对该书的评介和注释约7万字的内容。其中,评介于1987年发表于《水利史志专刊》第5期,注释部分在1997年绍兴召开的水利史研究会年会上发表。
作者: 姚旭元    时间: 2009-1-10 09:58
水利史研究的开拓者--访姚汉源教授
( a% H! {" n, d1 ^1 K
1 _) W  D& ~( j; M9 ], A  i2005年6月16日 ) R; B* ~2 I: e3 Q

" o7 j  J/ c* r$ h7 D6 X % `% A. y# A' _" \0 j9 x
  访问学者,我总不免有几分拘谨,担心提问幼稚,会被对方视为无知而不屑深谈;若自己偶有一管之见,则又易被认为狂妄而惹人生厌。怀着这种复杂的心情,在今年(1986年)春雪消融的一个晴朗日子里,我鼓足勇气敲开了姚汉源教授家的门。
, Z; i# Q! O+ X. ^; Y  走进客厅,我仿佛置身于一间旧书店。四周的书橱上各类图书杂陈,既有古版的线装书,也有精装的外文书,墙角里堆放着厚厚的一摞报纸杂志,窗前书桌上是一摊凌乱的文稿。斗室中除书报外别无壁饰,足见主人是一位书癖。当时姚老正伏案奋笔疾书,在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审订有关水利史条目。先生今年(1986年)已74岁,鹤发童颜,身板硬朗,笑容可掬,平易近人。一种安适之感驱走了我多余的顾虑,紧张心情也逐渐消失了。6 Z$ H7 ?/ p$ F
  我想了解的是,研究历史与现代水利科学技术有什么联系?为什么姚先生选择了这条冷僻而艰巨的道路?' \1 g# v2 K$ h" X
  姚老笑了。他说:“学点历史,可以温故知新,开阔眼界,使人明智”先生从小就酷爱历史,对祖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由于环境的熏陶,早在中学时代,就已通读了《资治通鉴》《九朝纪事本末》等大量史籍,为史学研究打下了基础。姚老是山东巨野人,家乡距黄河不远,黄河的水既哺育他成长,也使他遭受到洪水横溢之苦,因而对黄河的历史与现状极其关注。1933年他考入清华大学,攻读的虽是土木系,但却志在水利。毕业的前一年,清华校刊上发表了他一篇水利史研究论文:《黄河旧账翻检》。他认为,只有深入研究黄河的变迁与治理,才能办好黄河的事情。应该从几千年水利兴衰中,总结出历史上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从中取得启示,使今后少走弯路。9 ~' r% v# Z4 a: _% s. g* }
  先生大学毕业时,正值抗日战争爆发,不少知识分子心情苦闷,向往西方科学技术。当时,有一位亲戚愿意资助先生出国深造,他婉言拒绝了。他是这样想的:“既然自己的理想与志向是研究中国水利史,相对来说,西方各国,或历史较短,或水利问题简单,或历史资料积累较少,只算是小国寡民。反之,我国疆域广阔,自然条件复杂,河流湖泊众多,历史悠久,且有丰富的水利史料。应该进行必要的水利史研究,从中寻求发展的规律性,以解决我国特有的水利问题”。抱定这样的决心,先生辗转于贵阳、昆明、重庆、成都等地任教,纵然生活飘泊无定,但他从未动摇过自己的信念,一直从事于系统地搜集整理有关水利史料,并从这些历史信息中探索其内在联系。八年抗战结束,一些远渡重洋的学子纷纷归来,有的人竟在镀金招牌下声价十倍,得到了高官厚禄,而姚先生则依然是百衲青衫,艰难地走着自己选定的坎坷道路。不过就学识而言,这时他已成为真正的富有者了。& `  M. E& K/ \: h* o
  新中国成立后,姚汉源教授于1953年担任了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副教务长。在繁重的教务工作中,他仍然不改初衷,每当夜深人静时,仍习惯地埋头伏案,精心选择水利史料,进行分析评述,一步一个脚印地向着既定的目标迈进。他花了将近10年的时间,整理出了一部约60万字的《中国水利技术史讲义》纲要。直到1962年,他才正式招收研究生,开始讲授中国水利史。
+ u; g+ u, o. ~  1963年,中国水利学会在北京召开学术讨论会。当时由苏联专家设计的三门峡水库,由于生搬硬套苏联河流的规划方案,忽视黄河含沙量大的特点,以致水库建成后,泥沙淤积成了致命问题。一时间,人们把黄河泥沙当作罪魁祸首。姚汉源教授在这次讨论会上,提交了一篇《中国古代农田的淤灌及放淤问题--古代泥沙利用问题之一》的论文。他运用丰富而翔实的史料,指出三门峡水库的根本失误,在于没有重视黄河史的研究,没有把泥沙问题置于首要地位。他还进一步从历史角度,提出使人耳目一新的见解,治水不能单从水着眼,有时应从泥沙着眼,甚至应以治沙为主,变沙害为沙利。
6 p( x! ?' N6 u6 R4 y. v  姚老认为,埃及的尼罗河,下游淤灌形成大片肥沃土地,成为埃及发达最早的农业基地。黄河从遥远的年代开始,就挟带大量泥沙,使下游淤积成广大平原,成为我国古代农业主要的发展地区。这说明中下游成为世界文明发祥地之一,是与泥沙有直接关系的。淤灌起源于古代。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修建的郑国渠,“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就是引含沙量大的泾河水淤灌。汉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修的白渠,也是用浊水淤灌,当时民歌云:“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说明不但引浊水灌溉,也利用泥沙肥田。北宋熙宁年间,搞过空前的小放淤,短短几年内,淤地5万顷以上。明清时期,采用放淤固堤、束水攻沙、散水匀沙等措施治河,都是值得借鉴的经验。一般人习惯于把泥沙看成是害,千方百计地排沙、除沙,这是个对泥沙利弊的认识问题。其实,北宋的王沿早已说过:“夫漳水一石,其泥数斗,古人以为利,今人以为害,系乎用与不用者尔”!
  v9 C( M" F0 X6 C: w& o3 i1 y: V' j7 N  姚老论证,给人以新的启迪,引起了水利界人士的极大兴趣,并得到有关领导的重视。当时长办主任林一山同志,曾特意向周恩来总理推荐过这篇论文。姚老始终认为,泥沙是治黄的症结,前人已有治沙的丰富实践,我们应该总结其经验教训。在科学技术发达的现代,如采取适当的工程措施,泥沙问题是有可能解决的。. Q- n" d2 ?( g" A
  姚先生告诉我,早在1965年,日本大阪市立大学教授佐藤武敏等人,就组成了“中国水利史研究会”,二十年来,他们出版了《宋代黄河史研究》《清代水利史研究》等十几种专著,深受学术界重视。先生不胜感慨地说:“发掘祖国宝贵的历史遗产,我们应该是责无旁贷的。如果我们对中国水利史的研究还不如外国人,则上何以对祖宗,下何以对子孙”!正是在这种责任感的驱策下,姚老积极倡议,并经有关部门许多同志的共同努力,1982年4月,"中国水利史研究会"终于在著名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诞生了。姚汉源教授在这次成立大会上,被代表们一致推选为中国水利史研究会会长。从此,水利史研究这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进入了一个新阶段。5 W) l% D& R( w1 ?( {, c: n
  谈到都江堰,姚老顺便借此举例说:“历史是过去的现实。我们现在兴建的水工建筑物多为闸坝,都江堰并非闸坝,可它却能历时两千多年而不衰,这必然有其内在的规律性,难道不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吗”?是的,任何一门科学技术,都有其自身发展的历史,如果认识到了其中的规律性,就可以用来指导实践,水利史研究也不例外。不过,研究水利史并非易事,没有"面壁十年"的苦功夫,是难得有什么成就的。他常常告诫自己的学生:“水利史研究尚在探索之中。选学这门专业,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能不能甘愿做一个牺牲者?应该有这样的思想准备和决心”。3 w2 m  d, d/ d8 o2 [' T
  窥探历史的奥秘,是一条漫长而艰苦的道路,必须有渊博的学识、敏锐的观察力和精细的思维作基础,还得有坚强的毅力。近年来,姚老的书橱上增添了几部中国水利发展史的著作:《中国水利史稿》(分上中下三册)、《长江水利史略》、《黄河水利史述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科学研究论文集水利史专集》、《中国水利史研究会成立大会论文集》等。这几部陆续出版的新书,主要审稿人就是姚汉源教授。他还与其他同志合作,翻译出版约50万多万字的美国C·H·佩尔主编的《喷灌》一书。此外,他还曾撰写了《鄂君启节考释》《左传地名考释》《二千七百年来黄河下游历史真相的概述》等重要论文,提出了发人深思的一些见解。目前,他又选择了一个与现代水利建设和研究关系密切的课题,正在撰写《京杭运河工程技术史》。这对“南水北调”的东线方案工程,无疑会提供重要的借鉴。去年(1985年)《红旗》杂志第11期的《历史与认识》一文中提到:“研究现代水利工程的姚汉源教授,以大半生的精力在中国水利史这个领域里探索,从而对现代水利建设和研究提出了许多有科学价值的创造性的见解。”我以为这个评价对姚老来说是恰当的。
# K9 A+ w5 G0 P: @! y1 d) q  先生孜孜不倦,数十年如一日,倾注心血钻研中国水利史,终于获得了可喜的成果。但他并不以此为满足,垂暮之年,他更感到时间的紧迫与可贵。当我问到他怎样安排自己的晚年生活时,他毫不踌躇地说:“前面的路还长得很哩!年纪老了,身体差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余热也应发光,给四化建设添上一砖一瓦。我的打算,一是写点书,以历史上水利工程技术作为研究的重点;二是培养人,打算申请带几名博士研究生,我最大的期望,是接班的年轻人能取得更多的成就!”
; E* ~: J8 n2 ]4 c姚老的一席话,引起了我的沉思。执著地追求目标,年老而不失朝气,这不正是先生的主要特点吗?我对水利史研究知之甚少,但我已经理解,这是一条很难开拓的道路,同时获悉,走向这条道路的队伍正日益壮大起来。鲁迅说过:“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可以认为,姚先生就是这样的开拓者。
4 U# M1 m  @; m6 I3 }# a. s  F- d
; H. s: S' q6 B: n刘浪
- B. A( ]2 }# S0 R# k
" p% z5 U% ?, b) h/ d, T
. o6 L$ A& P4 ~" }  W' _(原载《中国水利》1986年第2期)
作者: 姚旭元    时间: 2009-1-10 09:59
在水利史领域奋斗不已的姚汉源! Q& Z' B# U1 c6 f2 r' g7 h

- V5 V! e! }# a" n, b9 y2005年6月16日
( g8 r0 A( ?: R$ `# R) ~0 |
4 M' C2 t8 R4 q
2 G0 T) Y) E3 c: d, k; k/ |
7 B- B+ W- W0 h  c5 W/ F  姚汉源1913年生于山东省巨野县一个农民家庭,八岁时就读私塾,十一岁至滕县由其二伯母家(姓孔)抚养,并上小学。十五岁就读于天津南开中学,在校时喜读古书,当时就曾读过资治通鉴、先秦诸子等书。家乡黄河、洙水连年水灾,在他脑海里有深刻印象,所以少时就有志于治水。当时大学没有单独设置的水利专业,多列入土木工程系科之中。在二十一岁时,即1933年考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 P; {# j3 t! j
+ _9 s. b2 E7 E& A  在四年大学生活里,除工程功课外,他继续读了许多历史方面的书,并已开始研究中国水利史,还写过一些文章。这为他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37年从清华土木工程系毕业后,留校任助教,派往当时山东济宁工作。次年一月辞职到重庆大学土木工程系任助教。1943年因患疟疾久治不愈,医生劝他易地调养。他又到了成都,在当时“齐鲁大学国学研究所”找了一个工作,研究所主任为钱穆教授。这段时间里他得以继续水利史的研究,并撰写了一些研究先秦诸子的文章。1944年又转入四川大学土木工程系任讲师。十一月又患了肺病,休息了3 个多月转入当时中央水利实验处成都水工实验室工作。
" A; U! Y( p, J4 t& N  _/ s# M. {' Q: Q' m5 \: S+ F0 Y, G8 |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他想返回内地探家,但出川交通十分拥挤。1946年1 月为出川方便,经同学介绍至重庆进公路总局设计科任技士。1月底随局迁到南京,遂在南京居住。后曾在金陵大学兼代中国思想史课程半年并写出部分历史哲学性文章。一直到1949年解放前夕,公路总局搬杭州,反动政府大小官吏纷纷逃跑,总局也只有科长数人负责,在杭州他们决定遣散部分人员,他遂被遣散,生活无着。后经人介绍赴江西信江农业专科学校任副教授,主要教农田水利。在江西迎接了解放。
& i! j/ E+ ~' X
, i+ y* \- h# k) k0 D( ?" C9 A" K  目睹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腐败,他认识到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才能有机会把自己的知识贡献给人民。解放后担任了农专教授兼农田水利科主任。后学校迁南昌改为南昌农业专科学校,他任教授兼校委会主任,负责校政并主持了校内“三反”运动。1953年全国进行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他随水利科师生调入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后任教授兼副教务长,主要讲授“水力学”“农田水利系统管理”“水能利用”等课程。在按当时高教部指示制订个人教学、科研十二年规划时,他制订个人研究发展方向为水利史专业,用近十年时间整理出了一部约60万字的《中国水利技术史讲义》。在这期间他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于195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工作更加努力。1963年中国水利学会在北京召开学术讨论会。当时由苏联专家设计的三门峡水库,由于生搬硬套苏联河流的规划方案,忽视黄河含沙量大的特点,以致水库建成后,泥沙淤积形成致命问题。在这次会议上他提出了《中国古代农田的淤灌及放淤问题——古代泥沙利用之一》的论文,引起水利界人士的极大兴趣,并得到有关领导的重视。当时长江水利规划办公室主任林一山同志,曾特意向周恩来总理推荐了这篇文章。6 I( Q! J8 c/ [0 v

$ O+ T, [7 Y( S$ B- r0 u  1963年冬他奉调到北京水利水电学院任教务长,1965年任副院长,校党委委员,主管教学。从1962年在武汉时开始到1966年期间共培养了3名水利史专业的研究生,又写成了约五六万字的数篇泥沙利用论文。
, K) f9 P- n  y! L% l/ `' ~
* z3 {5 [# L3 v2 ^0 ]/ s4 x2 S  1966年“十年动乱”开始,他受到了冲击,工作上“靠边站”。1969年底学院搬迁到河北省邯郸磁县岳城镇,1970年由于对“文化革命”不满,他被打成了“反革命”,并被“开除党籍”,下放劳动三年左右,1973年解除劳动在家。这期间他并没有停止学术研究,并因研究水利史的需要,进一步钻研历史、地理及文字学,写成了约70万字的《左传·地名释》一书(书稿待加工整理)及有关论文5万~6万字。1973~1975年和其他同志合作,翻译出版了约50多万字的美国C.H.佩尔主编的《喷灌》一书。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但由于当时“左”的思想干扰,问题一直得不到纠正,1978年被迫“退休”。$ x8 n2 |6 l0 W  m1 i* O

' l0 V$ z* F9 L: b7 d! T  1978年上半年他回到了阔别十年之久的北京,辗转搬家三次,后赁居西山八大处下的两间农民房屋,这时他一直未中断学术研究。1979年在多方努力下及胡耀邦同志主持工作的中组部直接干预下,他得以平反恢复党籍及工作。由于年事渐高,不愿再担任学校行政领导工作,遂调往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科学院水利史研究室从事研究工作,至1987年74岁时退休。退休后,仍返聘继续搞水利史研究,并被聘为院咨询委员。这期间他培养了研究生十多人,研究范围涉及黄河、长江、淮河、海河等各大流域及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的古代水利事业。著作主要有:曾获首届全国科技史优秀图书一等奖的《中国水利史纲要》(50余万字);1999年出版的《京杭运河史》(120余万字)。水利史方面的论文数十篇约60万~70万字,均已发表,其中重要的有:关于泥沙问题研究的5万~6万字;黄河问题研究的近10万字;京杭运河问题研究的8万~9万字;农田水利方面研究的5万~6万字;北京水利史研究的3万~4万字。其他文史方面的论文10余万字也发表了一部分。2002年以来经黄河水利委员会资助,拟将有关著述整理出版为《黄河水利史研究》(约80万字)。9 M* Y- c- R1 C& a- Y& L* X6 Y" r  O2 ^

2 ?& W1 f# p: g& V) L  80年代以来,他曾先后担任《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水利卷》、《中国大百科全书·水利卷》编委及水利史部分的编审(共计30余万字),并为《中国水利百科全书》撰写了共6万余字的条目。同时曾作为主审人较详细地校核了《中国水利史稿》(上、下册)、《黄河水利史述要》、《长江水利史略》、《太湖水利史》、《珠江水利简史》等著作。
8 e+ I3 I7 `* n! Z$ C+ f4 v6 }" P. K4 t! s1 V* F4 y: ]
  在1982年,联合水利、农业、交通、历史、地理、考古等有关方面学者,在中国水利学会下创立了“中国水利史研究会”,他担任了第一、二任会长,1989年后改任名誉会长。目前他虽年已九十,还在中国水利史的领域中开拓、耕耘。学术界的同志称他为当今中国水利史研究的“带头人”。
: M7 h3 D% @" |8 m& O; y: @) X6 F

* [* M+ F' b8 v/ E. f. ^/ T4 T1 _3 {- c0 o7 i) a( D* a
(树樘)
作者: 姚旭元    时间: 2009-1-10 10:00
中国水利史研究带头人姚汉源先生喜庆90寿辰 . Z. Y! T* W7 B  ?

9 N, w* V" Q3 G# J* o2005年6月16日
( E' O" L+ U5 t1 |: v1 b9 f$ G" Z& [% s5 f+ @

/ n; c# D0 p# p' ]& h, o
; _9 G/ Z1 d( ~: V5 i
$ e" y4 \9 K. J1 h( A" H ( F$ M- K( K  R1 p9 O

) A0 Y) P/ b9 ?& V$ Z
& ^  [* q3 o& g8 T3 y" k# Q7 S4 {6 W3 \5 Q! |+ ~) [: t- V
  
0 E) `( t+ ~) p8 P* V3 Q% e  北京市水利史研究会送来贺联:“德满学林恭贺苍松歌大寿 名成禹业还随玄鹤享期颐”。
; y# [0 L) |6 r  s+ B' q. }( h
6 F8 C9 V4 z; \- s  本站2月12日北京讯 中国水利史研究专家姚汉源先生90寿辰庆祝会2月11日在京举行,姚先生的挚友和学生代表参加了庆祝会。0 G' T5 Q+ e6 ]: U7 x/ }

2 j9 W  E- w2 `" h3 w$ t, ]  姚汉源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中国水利史研究专家,终生致力于中国水利史研究,创立了中国水利史研究学科。1982年,他联合水利、农业、交通、历史、地理、考古等有关方面学者,在中国水利学会下创立了“中国水利史研究会”,并担任了第一、二任会长,被誉为当今中国水利史研究带头人。 姚老先生长期孜孜不倦地在中国水利史研究的领域中开拓、耕耘,为我国水利史研究事业的发展和专业人才的培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著有《中国水利史纲要》《京杭运河史》等多部专著计数百万字。姚汉源先生还培养了周魁一、郑连第、郭涛等研究生十多人,研究范围涉及黄河、长江、淮河、海河等各大流域及北京、天津等大都市的古代水利事业。" @5 P2 `, ~. D" k( P

9 k" s: v3 [3 d' O2 ?! Y  水利史学者姚汉源著述目录( b: ?+ {4 y9 L+ M# Q9 q" Z1 x
/ k3 \2 g: B- H8 I$ h6 R
  水利史研究的开拓者--访姚汉源教授% M2 x: }# x' ?" Q0 r5 c% ?% J

4 H4 ^1 z" ]& {  x  在水利史领域奋斗不息的九旬学者姚汉源
作者: 姚旭元    时间: 2009-1-10 10:01
解读《黄河水利史研究》
4 |& ]9 \1 @% z- e/ ]  E8 k' E) I% ^4 a' s
2005年6月16日
# {+ x1 I7 W4 i/ O# Y! n) {7 V, T: V2 C+ ~& y
  姚汉源教授的《黄河水利史研究》由黄河水利出版社出版了。这是水利史研究的一件重要的事情。姚老是水利史研究领域公认的领军人物,研究成果十分丰厚,但发表和出版却异常谨慎,因此,他的出版物受到格外重视。黄河水利史是先生几十年倾力最多的部分,也是中国水利史最重要的部分。# Z; v2 a/ F! w- ?6 j
+ Q4 T9 Q& _5 h9 Y- Y# X0 K9 O7 w
  《黄河水利史研究》选择了姚老各时期的论文共24篇,分为四个部分:黄河下游的变迁与治理、黄河与水运史、黄河农田水利及泥沙利用和附录。这些,都是中国水利史研究中的重大问题,也是历史上人们关注最多的问题,姚老对此用功最多,成果也最有价值。8 v3 S8 M" }5 I4 v+ f) L/ ~

" |# I+ Z, W  }  研究黄河的历史首先应当弄清历史上的黄河状况。2000多年来,人们根据各种不同价值的记载,力图弄清其状况和变化,其结果仍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此书中《二千七百年来黄河下游真相的概略分析》及与之相印证的《金代的黄河下游》《金末元初的黄河下游》和《14世纪的黄河入淮》是多年来姚老研究这一问题的成果结晶,十分珍贵。! C& H! y; V: i" {; W
- x& O/ Q# U1 S" a3 H
  中国历史上开凿运河是一件大事。黄河本身和黄河与运河的联系仍是大宗运输的必经之途,为此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为保证运输动脉的通畅,建水利工程乃是关键的手段,社会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水利工程技术在此经受了严重的考验,达到了当时世界上领先的水平。《黄河与水运史》部分所选前五篇是这一问题的全面写照,后三篇集中介绍了工程上的突出问题和成就。这些研究成果都是前人很少涉及的,其中不乏今日仍可作为借鉴的历史借鉴。# V( H+ U" \6 j  T
0 B# y9 U6 p& q# d
  第三部分是河流泥沙及其利用。这一部分所提供的四篇论文是把河流泥沙作为资源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利用来分析和叙述的,引用了大量的历史事实,从农田淤灌、河滩淤灌和固堤放淤等几个方面有理有据地讲清了道理,引人深省。有人评述,这几篇文章是“河流泥沙的辩证法”。
$ a& K1 @4 Y5 c$ C
/ G7 b. R- R/ T% P6 k  第四部分是附录,共有四篇文章。是姚老对几个人们熟知并关心的问题的分析、考证、研究和见闻,会给读者以新的收获和感受,也体现了他丰富的知识功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 S$ f8 m+ u' f& [
+ p/ ~# x# l. F4 q  姚老的研究成果之所以特别受到关注,是因为他的研究取向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姚老几十年从事高等教育工作,教授多个水利基础及专业学科,以此为基础去研究历史上的水利问题,自然有不可取代的优势,特别是他的研究工作一直立足于中国水利的重大问题。! a; l) k5 O4 k. @8 h" P8 @
: g( m; ]1 B8 V/ a% ]' S
  姚老著作和论文中所提供的每一事实和论点都经过缜密的考证,从不人云亦云,也不轻信传统和权威,而是尊重科学,实事求是。姚老文字简练,从不特意渲染和故弄玄虚,初读似觉平淡,但细读起来寓意愈深,准确而科学。$ \$ A0 a/ X: P* Q

/ r) ?' Q3 H% S0 w6 E6 x  来源:中国水利国际合作与科技网
作者: 姚旭元    时间: 2009-1-10 10:02
一部别开生面的巨著——《黄河水利史研究》
* o5 m( d  t& |9 L; M4 C' W1 B8 h7 q$ `+ @; k
2005年6月16日
  \& e+ S7 L2 j
6 Q, ~8 n* Q& S) n9 @  由姚汉源先生潜心研究并费尽几十年心血的《黄河水利史研究》一书于去年在黄河水利出版社出版发行。2 E% e0 ~0 }$ t% C/ s/ Y0 X" J
* ~9 A- `6 d( J# Y2 D) D
  姚先生从事水利科学技术教学与研究,从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迄今已有70多年,出版了多部具有很高学术价值的著作,如《中国水利史纲要》(50余万字)1987年版,《京杭运河史》(120万字)1997年版,《漕河图志》(合作点校)1990年版,《喷灌》(合作翻译、50余万字)1990年版。
" \! P9 r; x8 s, k
/ e3 w  ~9 [# L. C  《黄河水利史研究》一书的出版,堪称是水利史研究划时代的新作。此著作结构新颖。以往的水利史书多采用断代分章,按水利门类设节,节以下设目。而此著作却有创新:在总体上以时代或地区分论,既有面也有点,面广而点深。使人读起来既能了解系统、清晰的总体概论,更能了解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和事件。/ b$ q# s6 J  a5 w4 R' R
0 {6 I" W: f2 w6 _, D
  此著作结构的又一特色表现在《附录》上。所谓附录即是在图书正文之后放入有关文章、文件等,便于读者查考,有助于读者理解正文,亦有“资于旁证”之利。以往所见的附录仅把全文或摘录放入,而此著作却别出心裁地采用既有原文或摘录,又有点题解释,易于阅读。
& Z- x3 H: p! N; T9 o* k5 W0 m8 f- M  k; |
  此著作是作者在几十年长期搜集、整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经过严格的筛选,由表及里,由粗到精,去伪存真,精心锤炼的结果。
8 t, I' y# q: ]+ P: W  j9 V' c/ H% P& W2 x4 @8 y& A
  在此著作中,作者总揽全局,引证分析论述了水利史领域中诸多问题的全过程,并从中总结出规律性的结论,使读者能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也即是古为今用之借鉴。
3 {5 z, |# Y( ~! X
& Y8 F" N. V5 A! D  此著作中对于历史上的水利问题,均能置于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中考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分析,既恰当地论述其功,也恰当地分析不足,实事求是地进行评论(价)和阐述,使人读起来顺理成章,合乎情理。
. O( E. V1 r2 S2 E# i* J! V
3 r4 ^2 j. h5 }1 _  必须附带说明的是,如果把姚先生的《黄河水利史研究》一书与他的《中国水利史纲要》一书中大量有关黄河的论述参照阅读,更有相得益彰之妙。后者偏重于河史,是个概论,而前者是在这个基础上增添了专论,更有深度。 ; E, o/ e2 M/ n/ ~
  [  t8 d% B: a0 \1 p( K
  来源:中国水利国际合作与科技网
作者: 姚旭元    时间: 2009-1-10 10:03
水利史研究的力作——读姚汉源《黄河水利史研究》1 o+ a; |  q+ v6 {/ w% a1 ]

1 o4 q* U/ R( Z# c8 t% o2005年6月16日 ) K% ~0 }7 R; Z2 ^$ _6 r% Z5 d
& Q( Q" i1 u7 z6 ^
  姚汉源先生现年92岁,是当代水利史研究学科开创者之一,在水利史研究方面有深厚的造诣并取得了重大成就。其治学成绩着重表现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两方面,成果累累。
4 {" [, x8 B3 O) ~. L; v2 `- E7 H6 J$ @
  在基础研究方面,姚先生素有历史家学,谙熟历史学的文献和考据,学风严谨,考证深入,其基础研究代表作至今仍为水利史学界的榜样,在《黄河水利史研究》中,它的历史基础学功力有充分的展现。他认为,水利史研究要逐步深入,应当有四个阶段:一是基本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基本方法的探讨;二是弄清历史事实,即所谓历史上的水利工程的真相,也就是对某些重要水利措施或工程经验教训能阐发解释,使旧有知识科学化、现代化,可供现实参考;三是在上述基础上探求历代重要水利事业的历史演变以及它和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关系,总结经验教训,对现代发展、未来前景可以提供参考性的意见和具体资料;四是探求水利发展规律以及它和科技发展规律与社会发展规律的关系,确定它在中国社会各方面发展中的地位。
7 c. h8 @( J: U& w3 L' p3 N5 `" _
8 z4 E  T6 \" i) X, s% Z; U* ?  1933年他考入清华大学,攻读的虽是土木系,但却志在水利。毕业的前一年,清华校刊上发表了他第一篇水利史研究论文,就是关于黄河史的研究——《黄河旧账翻检》。他认为,只有深入研究黄河的变迁与治理,才能办好黄河的事情。应该从几千年水利兴衰中,总结出历史上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从中取得启示,使今后少走弯路。
) l( @/ u6 x2 \5 [; u! U
8 O# v8 J3 r' k6 q8 L3 w' q2 r3 K  在水利史研究古为今用方面,姚先生也有开创性的力作,集中表现在关于泥沙的认识和利用方面,这在《黄河水利史研究》中也有充分展现。2 v6 `: P1 ?% t, \5 F

9 L6 u/ u* b9 z. U0 ]* m  1963年,中国水利学会在北京召开学术讨论会。姚汉源教授在这次讨论会上,提交了一篇题为“中国古代农田的淤灌及放淤问题——古代泥沙利用问题之一”的论文。他运用丰富而翔实的史料,指出三门峡水库工程的根本失误,在于没有重视黄河史的研究,没有把泥沙问题置于首要地位。他还进一步从历史角度,指出使人耳目一新的见解:治水不能单从水着眼,有时应从泥沙着眼,甚至应以治沙为主,变沙害为沙利。一般人习惯于把泥沙看成是害,千方百计地排沙、除沙,这是个对泥沙利弊的认识问题。其实,北宋的王沿早已说过:“夫漳水一石,其泥数斗,古人以为利,今人以为害,系乎用与不用者尔!”# R9 _2 g: S! i8 I; i, P/ m( T4 \

4 j+ p8 u3 v! B; y! o  姚老的论证,给人以新的启迪,引起了水利界人士的极大兴趣,并得到有关领导的重视。当时长办主任林一山同志,曾特意向周恩来总理推荐过这篇论文。
# J# b' b% E# p8 ^% O4 }% g8 ~+ B3 d' Z1 {/ u( F3 e- p
  姚先生退休之后,仍笔耕不辍,九十高龄之时又将以往有关黄河的研究成果系统整理,由黄河水利科学基金资助出版。相信这一科学专著对于推动黄河水利史研究,丰富对黄河的认识和探讨黄河治理的思路有所助益。8 h  x7 C5 {  t& y
9 o' L/ K8 k4 p! @+ q  p5 x( b
  来源:中国水利国际合作与科技网
- Z! ^6 c- Z) T; q, |% H
. r9 q5 _- i% l* w4 y
' F3 J3 J; g9 h9 r+ N* }6 O   作者:周魁一 谭徐明
作者: 姚旭元    时间: 2009-1-10 10:07
姚汉源教授简介
) K/ `4 g3 I2 r# E& B6 e- K4 K: f
2005年6月16日 . w) w8 k( |' h8 j

6 h+ k, B% ^* _) A+ n
0 G, `# j+ {5 K, G4 m6 d; \$ H  姚汉源祖籍山东省巨野县,生于1913年。 1937年毕业于清华土木工程系,留校任助教,1944年转入四川大学土木工程系任讲师。1945年8 月抗日战争胜利,任公路总局设计科技士。曾在金陵大学兼课。1949年赴江西信江农业专科学校任副教授,解放后担任了农专教授兼农田水利科主任。后学校改为南昌农业专科学校,任教授兼校委会主任,1953年全国进行高等学校院系调整,调入武汉水利电力学院。任教授兼副教务长。此期间用近十年时间整理出了约60万字的《中国水利技术史讲义》。 1963年中国水利学会在北京召开学术讨论会。在这次会议上他提出了《中国古代农田的淤灌及放淤问题——古代泥沙利用之一》的论文,引起水利界人士的极大兴趣,并得到有关领导的重视。当时长江水利规划办公室主任林一山同志,曾特意向周恩来总理推荐了这篇文章。( R( x$ T0 C& _" _  O
. y  Q: r: t6 {. S* r
  1963年冬他奉调到北京水利水电学院任教务长,1965年任副院长、校党委委员,主管教学。从1962年到1966年期间共培养了3 名水利史专业的研究生,又写成了五六万字的数篇泥沙利用论文。
1 ^6 g+ ]# ]5 d* L/ k7 P! \7 A9 Z$ L. w! p( c
  1966年十年动乱开始, 1969年底学院搬迁到河北省邯郸磁县岳城镇,下放劳动三年左右,1973年解除劳动在家。1973-1975年和其他同志合作,翻译出版了约50多万字的美国C.H.佩尔主编的《喷灌》一书。! R; f: o' v! X
9 ?4 @1 q" ~# W$ K' x; W+ `( n
  1979年调中国科学院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室从事研究工作,至1987年74岁时退休。退休后,被聘为院咨询委员。这期间他培养了研究生十多人,研究范围涉及黄河、长江、淮河、海河等各大流域及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的古代水利事业。著作主要有:曾获首届全国科技史优秀图书一等奖的《中国水利史纲要》(50余万字),1999年出版的《京杭运河史》(120余万字)。2004年经黄河水利委员会资助,有关著述整理出版为《黄河水利史研究》(约50万字)。水利史方面的论文数十篇约60万-70万字,均已发表,其中重要的有:关于泥沙问题研究的5万-6万字,黄河问题研究的近10万字,京杭运河问题研究的8万-9万字,农田水利方面研究的5万-6万字,北京水利史研究的3万-4万字。其他文史方面的论文10余万字也发表了一部分。
) J! w$ f3 x' H1 e& N7 w1 d
2 w3 J1 M" Z6 \/ K. _5 `  20世纪80年代以来,曾先后担任《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水利卷》、《中国大百科全书·水利卷》编委及水利史部分的编审(共计30余万字)。为《中国水利百科全书》撰写了共6 万余字的条目。同时曾作为主审人审核了《中国水利史稿》上、下册,《黄河水利史述要》、《长江水利史略》、《太湖水利史》、《珠江水利简史》等著作。- a' v3 S9 B" P! H3 s

! i' l1 x, u: q6 Q( j# I$ G  在1982年,他和有关同志联合水利、农业、交通、历史、地理、考古等有关方面学者,在中国水利学会之下创立了“中国水利史研究会”,他担任了第一、二任会长,1989年后改任名誉会长。
作者: 姚旭元    时间: 2009-1-10 10:09
隋唐宋时期
) w# @6 e& s' D. u6 M% b0 s  {1 ]  
- Z+ n% J, ?; a$ y& i# N- [5 Q  隋唐,中国重新走向统一。中国的经济、文化进入了封建社会的鼎盛期。特别是“安史之乱”之后,经济重心南移,长江文化得到空前的发展。
! \5 M& p& C2 o$ Q6 ]0 t
) \" O) \5 K  ]+ d7 x7 u( u) I一、隋 唐 # N# u0 r3 ^. m! Q. D

0 g( m* T3 n- k& x- L(一)隋代
$ c/ W+ }: r. o9 @" M; ]; U' b
# y( B+ B! \' g4 M2 T- X+ ?1 n; N/ u隋朝建立后,中国数百年分裂割据局面宣告结束,这是继秦、汉之后,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大发展时期。水利史上有一件大事,就是南北大运河全线贯通。运河的开凿,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同时,江浙一带很快成为全国财赋的集中地,杭州、镇江、扬州等运河沿岸商业城市明显繁荣起来。
& W  F: k3 q3 _1 ~( W0 i7 ~. |. _& p3 D; A" d
隋朝末年,由于战争频繁,黄河流域的经济遭到重创,长江流域虽也受到不同程度地破坏,但人口南移的趋势有增无减,尤其是长江上游的剑南道(今四川和云南南部),因未受战争的影响,人口逐渐上升。
$ E' T8 p# h; J& t1 h8 S! X" n* j6 K1 S2 s3 J
(二)唐代
& ]7 d! O' `# D
$ H$ x( S0 M; _) |0 w唐代,中国经济、文化得到空前的发展,创造了封建社会的辉煌,长江流域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K9 `; K0 {) d" M: n! O, u
  e+ V+ p: n& J& `, d# l1.水利与经济 * S% x) v: {9 H. S" ]* X. X% R

/ R6 B7 F3 e/ ^) S! ?- K唐代,长江流域农田水利得到了较大规模的开发。唐人说:“天下以江、淮为国命”(《全唐书》卷七三杜牧《上宰相求杭州启》)。当时对大运河进行了修整疏浚,加强了管理。长江中下游平原兴建堤垸圩田,沿江滨湖易洪易涝滩地及周边的丘陵岗地、易旱地得到充分利用。当时塘堰建设发展较快,长江流域以塘堰为主的各类水利工程约130项,以太湖地区最为密集,这就为太湖地区农业的大发展创造了条件,盛产稻米的太湖地区获得了“国之仓廪”的称号。唐朝所需的粮食大部依赖于南方。其他农产品如盐、茶、蔗糖、麻、油料、水果等都以长江流域出产为最多。长江流域苎麻织品盛极一时,远销海外,被称为“中国草”。
! M1 |- \& x  L6 A. j
$ k4 g- \& ~( X0 [: k' }+ H5 _- i长江上游,因没有受隋末战乱的影响,唐高祖曾命关中饥民“就食剑南诸郡”,(《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一)许多移民从此定居下来。盛唐,成都已为这一地区最大的商业城市,蜀地的农产品、手工业产品通过水陆源源不断地运往四面八方。位于长江下游的扬州地理位置适当,为全国的水运枢纽,成为唐代漕运及盐铁转运中心,当时长江下游代表城市。扬州的宫殿甚多,形成了一个宫殿群,堪与长安的大明宫媲美。市井相连与夜市千灯是以扬州为代表的江南城市的盛景。当时的扬州,在经济上已成为盐产、铸铜、纺织中心与米市。此外,自德宗建中元年刘晏为转运使,“于扬子置十场造船,每艘给千缗”(《资治通鉴》卷二二六建中元年秋七月),又使扬州崛起为一个造船中心。像这样的繁华城市,长江流域当时还有杭州、镇江、芜湖、九江、鄂州、荆州等。 8 G, o2 R, l0 \1 y$ I( F

# I+ ]) A; d- R% j8 Q  z  v. z唐代长江流域的海盐、井盐与铜铁金银等矿的开发达到了一个新高潮。手工业生产也达到了新的水平,如雕版印刷、纸的生产,瓷器业及铜器等。 2 ]5 m: C* Q* l: d& ~$ h7 Y0 B6 ?

6 g. g$ g' M  q8 X; T( c综上所述,唐朝天宝以后,经济重心移到江南。后来长达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爆发,黄河流域的经济、文化又一次遭受毁灭性的打击。长江流域基本上未受到战争的波及,成为战后唐朝经济恢复的基地,朝廷财富来源主要依靠长江流域。
( u1 y$ b- ?" p+ v. Z! `2 f! U! `$ O1 D9 w5 S5 i$ |* t
2.科学技术   v/ P3 P% @8 |. d/ L

/ ]- e4 a; l' h! j- N. E唐代的科学技术应首推雕版印刷。传世的印刷品为公元868年印造的《金刚经》,有图有文,反映出成熟的印刷技术。造纸业的发展,推动了雕版印刷业的兴起,蜀地开启了中国印刷业的先河。 8 |0 T  A! X- W% C3 H, c/ D
3 |" }# l; h& Q: F8 {0 i- G  K
江南西道宣城用木覃树皮和稻杆造的宣纸,宿州用竹子造的纸,都是新发明。女诗人薛涛在成都制笺工艺的基础上进行更新,制成一种深红色的笺纸用来写诗,深受骚人墨客喜爱,史称薛涛笺。
8 A  q( R. h' L
) B5 B2 u' _, z  H陶瓷制作工艺水平很高,从江西景德镇胜梅亭出土的唐代白瓷,其制作水平已接近现代陶瓷的各项指标。
8 X7 D% o. t3 W, X- g; @+ v& z. r3 ~9 Q
长江中下游已成为全国造船中心。随着造船数量的增多,造船技术也明显提高。襄州刺史李皋用挂车击水为动力,不仅提高了船舰航行速度,也节省了人力。
4 ~/ G. P, U% S$ C- |& Q* }* _
! Q5 H4 B' k7 [7 f3.思想与文化
/ n0 M5 [6 w' X5 G- M
- h$ b, @" v1 H* r6 {- I唐代社会较为开放,其学风也儒佛相渗。宗教方面,外来的佛教已基本完成了中国化过程。表现为寺院遍布各地,寺院经济得到发展,佛教宗派大量出现,影响极大。在中国佛教诸宗派中影响最大的禅宗,是佛教中国化的标志,其创始与发展几乎都以荆楚大地为根基。另外,由于唐初高祖李渊“以李氏出自老君”为由,定道教为国教。以后,各朝皇帝都提倡,从而也推动了道教的发展。
/ ^% Y1 J% F- p) O* f( i, L% R2 U  j4 `
唐王朝采取行政手段统一学术思想,改变了南北朝南、北经学分歧的局面,为经学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条件,最具代表性的为啖助《春秋》之作——《春秋集传》、《春秋统例》。在史学方面,研究《汉书》、《史记》成就最大,而且还将“三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当时称为“三史”)作为科举的重要科目之一。除此之外,唐王朝还专设史官编撰《实录》。特别是彭城人刘知几的《史通》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史评体著作。稗史笔记,则填补了正史的缺憾,以彭城人刘饣束著《隋唐嘉话》(3卷)最受推崇。
; s; q# o4 T( J' D) a! q9 \
5 o, h8 u, d" g, Z/ ~4.文学艺术 / {8 X$ l( }9 x/ ^; Y
- x+ j3 f# X* t9 t( R
唐朝文学,尤其是诗歌走向了中国古典文学发展的高峰。仅据《全唐诗》所收录,诗人即达2200余人,诗歌5万余首。其中大部份出自长江流域的诗人之手,杜甫的夔州诗更具有代表性。他曾在夔州(今奉节)居住了近两年,创作了429首诗,约占杜诗总数的30%,是杜甫一生中创作最旺盛的时期,夔州诗也是杜诗中更成熟的作品。南宋文学家王十朋评价说:“夔州三百篇,高配风雅颂”(《夔州七贤·少陵先生》)。另外,生于成都的薛涛是当时成就最高的女诗人,位于成都的望江公园即为纪念她所建。 + v: N( h5 V$ R, N( K2 F2 ^; Q/ o7 U
" K* p/ A. A, t& `0 _
自开元、天宝以后,传奇作品走向繁荣,不少长江流域的作者积极参加创作。大历年间,史官、吴人沈既济的《枕中记》、《任氏传》,常州义人蒋防的《霍小玉传》为其代表作。
5 c1 z6 N+ a3 Z2 k$ D5 y" t  b2 c) p6 Z' V- v7 ?/ o3 k8 ~
唐代中叶,长江流域的一些民间诗人将民间歌谣吸收到他们的诗作之中,打破了唐诗五言、七言的框框。另外,一些有名望的诗人如李白、刘禹锡、杜牧等,将歌妓所唱的不健康的原词改填新词供其传唱,由于都是出自名家之手,流传极广。于是,出现了最早的“词”,这实际上是长江文化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又一大贡献。四川地区的竹枝词也十分发达,从唐开始,世代都有作品传世。唐代文人在四川写竹枝词传世而产生巨大影响的人是著名诗人刘禹锡,他当时写了一批竹枝体的诗歌,为后代传唱。 1 B; T! m6 f" E% I

* P, c" }9 l: w. G唐代的艺术百花齐放,许多艺术精湛的艺术家为中华文化留下了光辉的业绩。初唐书法四杰,除薛稷为北方人外,虞世南、欧阳询、李邕三人全出自长江流域。苏州人张旭的草书被称为唐代“三绝”之一(三绝:李白的诗歌,裴的剑舞、张旭的草书)。 7 _* P/ Z  V4 O" Q4 X6 p5 s
% x6 E2 L; k5 h* k2 r( b
安史之乱中唐玄宗、唐僖宗先后避乱入蜀。蜀中安定的社会,吸引了大批的中原知识分子,使得蜀地成为当时中国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在文学创作方面,词的创作最为繁荣。蜀人赵崇祚编的《花间集》18家中,除温庭筠等少数人外,都是蜀人。他们的词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花间派,影响深远。另外,前蜀后主王衍、后蜀后主孟昶也都是作词的高手。 6 O" b. i* j5 j$ |. Z

- j3 k! f8 l' Z唐后期,成都成为中国绘画的中心。这是安史之乱时随唐玄宗到成都的一些画家就地安家,未能北返,与本地的画家汇合形成的。 ( r% u2 I7 J, f/ ?6 o+ z

: ~/ m5 U0 T0 ?3 @8 ]) N0 H" |1 e$ W四川石刻佛像是一个令人惊叹的艺术。其中始建于唐玄宗开元元年(公元713年),完成于唐德宗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历时90年之久的乐山凌云大佛最为著名。大佛通高71米,头高14.7米,头宽10米,肩宽28米,眼长3.3米,耳长7米,赤足上可围坐百人。石刻佛像从唐代起开始发展,一直未间断过。据统计,现四川单是高度或长度都在10米和10米以上的石刻大佛就有20多座,四川当之无愧的是大佛之乡。
6 r8 R5 C+ C$ y3 a
& t( K; Z& \0 |" ^% E(三)五代十国 6 P0 r) q5 z( F( x  e% E- q. O
3 s- V5 a/ B6 T% w" {. X3 g
唐朝瓦解以后,五代十国中的吴、南唐、前蜀、后蜀、楚、吴越、与南平7国都在长江流域。长江流域各国彼此在相互交融、竞争中得到发展。
0 N6 E! z3 r( N) o# S- x* P; E7 L$ k+ f
1.水利与经济   E( [, t& F: e: v$ ^/ O
; O1 Q; {% X- J; U& A4 e
经过唐末的战乱,五代时期在恢复农业生产时,水利工程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吴越修筑杭州捍海塘,对杭州城的繁荣与农业的进一步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另外,吴越国因地制宜,导河筑堤,兴办塘浦圩田,太湖水利得以迅速发展。五代十国的工商业也得到发展。如吴越,杭州的纺织工业当时就很发达,绫锦并茂,钱原驻营称“衣锦营”,石鉴山为“衣锦山”,亦可知吴越产锦之多。
" x* Y7 I0 f9 F7 h- j* ~$ R$ p' `5 H/ v
钱时曾两度扩建杭州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说法也是从五代吴越开始。 ; d; x5 l: `5 H0 X/ V, u
8 O! U3 z# N2 |/ A6 L: B
2.科学技术 % j) d/ B+ R/ p

9 z' |, D+ o7 S7 c( S五代时期在冶炼、印刷、海盐生产、井盐生产、建筑、造纸、造船等方面均取得突破性进展。长江流域黄铜冶炼技术突飞猛进。云南的镍铜矿可炼出白铜,被国外称为“中国银”,西方到19世纪才仿造成功。五代时期雕板印刷盛行。
3 v+ [# B6 h' O/ q1 W2 ~4 T& i5 ~& l9 |% V9 L, @7 h
江西一带经济发达,社会安定,吸引大批北方文人学士至此避难。当时的一种“澄心堂纸”由于质量极佳,一幅定价在百金之上,是不可多得的好纸。南唐境内的制墨工艺也非常先进,当时的“李氏墨”被宋人誉为“天下第一品”(陆友《墨史》)。
5 S; d, r" S* g+ f
) [# D1 d: e0 L" B1 U南唐陪戎副都尉剑州陈士良所著的《食性本草》一书,与唐代孟诜的《食疗本草》、明代汪颖的《食物本草》一起被称为中国古代“食物中药”的三大名著。吴越国的天文学,当时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杭州玉皇山下吴越国王墓中发现了一块石刻星图,是目前已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一块石刻星像图,对研究中国天文学史,科学价值极高。
  q6 e$ @& }9 k1 G" M
: C7 }- E; ?/ O# e, v( \) Z* N3.思想与文化
& P) `( ?5 R( ?8 q' r* r$ E" X8 H! {  J, E- d
五代十国时,佛教一统天下。当时流行的佛教主要有禅宗、天台宗和律宗三支。吴越国智觉禅师延寿编撰的《宗镜录》,对开创宋代“三教合一”有一定的价值。吴越国国王大兴佛寺,仅灵隐寺就扩建房屋千余间。杭州当时有“佛国”之称。
, O& p6 R5 G- E# ]; b' ]
' u" Z: M6 u2 U* r$ o& @: S/ H五代时南方诸国书院众多,为培养各方面人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这里涌现出大批的学者、艺术家,以及各方面的人才,被誉为“文物最盛”。 ) Y+ h& }4 S* X- S

$ a& k' s2 v* c  b* I0 ?印刷技术的进步,促进了藏书业的发展。五代时期长江流域文化之所以特别发达,与国家和地方藏书之多有密切关系。
- b+ b" N) G% t% t$ Q7 y
# ]. g( G% p* w; r在史学方面,南唐史学家如尉迟亻屋撰有《中朝故事》;郭昭庆著《唐春秋》30卷等。
- U6 [8 L! M- D( `
8 t/ F5 y9 I) T, ^4.文学艺术 # P' z. E# v/ ?% p" @3 O$ d

/ I; m9 s9 o8 E( L, e- Z五代文学的代表莫过于词,这时期词人所写的诗词多感伤之作,其内容大多反映了唐末五代时期离乱的痛苦和政治的腐败。南唐文学中词的创作成就最高,南唐二主李王景、李煜最有名。中主李王景的词脱去花间派的习气,语言明快,意境较高,其代表作《摊破浣溪沙》为历代传诵。后主李煜,多才多艺,善书画,知音律,能诗文,尤工于词。其作品在南唐灭亡前后有深刻的变化,特别是亡国后他的诗充满了亡国之痛和故国之思,感人至深。 9 H' s: @1 t, k! Y( p

, M) i9 R( D1 L( X' X五代时期长江中游的楚文化虽不及巴蜀,但在文学创作方面却引人注目。当时的天策府有十八学士,如刘昭禹、廖光图等都是工于诗文的著名楚国文人。五代十国时期,西蜀地区是绘画艺术最发达的地区。后蜀孟昶明德时期(公元934~937年)设立了宫廷绘画的专门机构翰林图画院,各地著名的画家云集。画院中黄筌(约公元903~965年)在西蜀画家中有突出的地位。当时,四川地区的雕塑艺术成就也令人瞩目。从已挖掘出土的前蜀高祖王建的永陵来看,雕塑艺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 X& t3 ~* M4 R) d

' c" \; p/ A3 E3 \# ^& K, K/ Q吴越国由于重视文化建设,许多文臣、僧人都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如文臣罗隐、诗僧贯休在当时文学艺术界都享有盛名。贯休还是当时著名的画家,他画的罗汉是世界古代佛教绘画史上的名作,有的刻本流传日本。 , E  ?" ~1 P/ C  e1 H

% O( H0 X: U# b8 k/ E8 [8 u) d南唐中主李王景时期设立画院,一时名家辈出,成就较大。山水画以董源为代表,他的画具有真实的自然美,被推为江南画的开山始祖。书法以书法史上著称的“大小二徐”徐铉、徐锴最有名气。徐铉的《千字文》是玉箸篆书法的典型作品之一。他主持编刻了一套四卷的书法丛帖,定名为《升元帖》,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一部丛帖。五代南唐的雕塑艺术,代表了当时的成就和水平。 8 P- l+ R9 x: R! o) E  z

+ j5 k. x# U4 H二、宋  代 " a5 X4 v* ?! ?7 q
8 e" f5 m  ]. F% ^2 @
宋代,长江流域的经济已超过北方,江浙成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军国之费多出于东南。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文化的繁荣,特别是南宋政治中心转移到杭州以后,长江流域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有学者认为:“两宋期内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邓广铭《关于宋史研究的几个问题》)宋时的中外文化交流在地域上有了发展。中国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的传播,影响和推动了世界文明。长江文化不仅将自己的优秀文化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邻近的朝鲜、日本、越南、印度及中亚、西亚等国家和地区,而且还以强大的幅射力,传播到欧亚非大陆。 ) m  |' `. p' O
- S' o( `3 o! k" q( {
1.水利与经济 % n0 X2 T/ N" c. u  {8 s0 R5 M! M
/ F; w" N) G' m5 ?+ k; e+ k8 Z1 D: b
宋代的农业大发展与宋朝重视水利密切相关。“灌溉之利,农事大本”(《宋会要辑稿·食货》)。朝廷不时发布农田水利的诏令,而且把农田水利的兴建作为检验地方官员政绩的一个重要方面。当时重点是解决漕运和农田排灌问题。运河船闸的完善保证了漕运的顺利进行。为了保证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的发展,灌溉排水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王安石变法期间,水利建设成就更为突出。
4 \- V4 S  O+ V2 s
) e6 A) B6 M2 j: P& m宋代长江流域农业生产的发展与生产工具的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宋代江南的犁有了丽刂刀的装置,这是对犁的重大改进。大约在宋神宗年间(公元1068~1085年),鄂州创造了用于插秧的秧马。在灌溉排水上,普及推广了水车。在收获脱粒工具上,江南地区进行了改进,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除此之外,宋朝鼓励南方尤其是长江流域人民种植小麦,改变了这一地区“专种粳稻”的耕作制度。这样换种轮作,提高了农田复种指数,从而提高粮食总产量。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各种经济作物的种植规模也比唐代有所扩大。其中较为突出的是茶、蚕桑、麻棉和果木业。
3 \' W* `" u2 K- f" U
+ O' @/ i: x! D) y( q由于以上措施,使两浙成为两宋时期农业生产最发达的地区。 % @+ m2 i* \" i) h+ x4 T

0 p7 x1 s; u  L! U8 @两宋时期,长江流域许多大、中、小城市都有较大的发展。大城市以杭州为典型,代表了这一时期长江流域城市经济发展的水平。孝宗乾道时,杭州有26万多户,到南宋末年增为38万多户、120多万人,还不包括庞大的官府机构和军队人数。当时的杭州不仅是南宋的政治中心,也是商业繁荣的大城市。
- K. h4 S: O! `$ m# [; y
1 E7 Q6 K3 o9 g4 y* s) U2 w& E3 R手工业主要表现为各个行业规模扩大,分工更加细密,生产技术有明显进步,大部分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也都有所提高。首先是矿冶业的发达与金属制造业的兴盛。两宋时期,长江流域的铜矿开采和冶炼技术有较大的发展。湖南潭州永兴铜场、江西信州铅山铜场和饶州德兴铜场,是当时全国著名的三大铜矿生产基地。黄金的产地主要分布在江西、湖北、四川等省,其中以江西最多。宋代已能铸造大型铁器。现存湖北当阳玉泉寺的铁塔等,都代表了当时较为先进的铸造水平。
4 N' T1 a# C/ |; p1 X* b
) @2 R5 G& f; z9 r$ D# ^! p这个时期的丝织业不仅产区多、规模大,其最大特点是花色品种繁多,从普通的绸、缎、绢、锦到绮、绫、纱、罗、绉以至绣绵等。棉织业开始兴起,已成为农村重要的副业生产。食品生产主要在制糖、制盐和酿酒上。其中蔗糖生产的一个重大发明是糖霜,当时四川遂宁糖霜为全国之最。长江流域以井盐为主,以四川井盐最为著称。宋时制瓷业得到了重大发展,可称为长江流域制瓷业的发展时期。 5 t  M2 o6 g2 N: ]
# b$ G" B2 m8 V
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对外贸易的发展,造船业十分发达,造船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造船数量大,船舶体积和载量大,品种繁多。南宋时池州造船厂造成车、桨结合的铁壁铧咀平面海鹘船,为造船史上的一大创举。沈括说,宋代造船业的发展与运河的漕运有关。南宋偏安杭州后,南运河更显重要。陆游说宋高宗之“所以能驻跸临安,以有此渠耳。”(《渭南文集·入蜀记》)。江南运河上的船闸也是当时航运的一大发展。
, b$ d0 n0 {9 |! T% W) D; s6 W
# w* v0 W0 c0 \% k3 o3 ]宋代商业发生了一次大变革。随着城坊制度的取消,政府不再干预和管制商人的正当营业活动。由于长江流域的商业十分发达,货币因流通需要而有所改革。当时除了铜钱和白银两种货币少量使用外,纸币已成为长江流域的主要交换手段,这是货币发展史上的一个进步。两宋时期,朝廷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对海外贸易极其重视。长江下游拥有众多的贸易港口,如杭州、镇江、江阴、华亭等。 ! I$ }1 M# ], a6 O7 ~( W

1 l: H3 X4 K& D; o& t2.科学技术 1 G  `4 v! J" w' \& i! h. R

/ G' b; y4 e# f) r4 [中国的四大发明是宋代在长江流域完成的。造纸业在宋代得到空前发展,纸的质量、产量都超过历代。雕版印刷始于唐五代时期的杭州与成都地区,在印刷术上具有革命性的活字印刷,于北宋仁宗庆历年间由杭州人毕日升发明。火药的发明也在长江流域。宋理宗时,荆、淮的铁火炮有十数万尊,荆州(江陵)一个月就制造火炮一二千尊(见《宋史·李曾伯传》)。荆州在当时已俨然成为一个制造火器的中心。宋高宗绍兴二年,陈规守德安时(今湖北省安陆),发明一种管形火器,叫“火枪”。宋理宗时,寿春府(安徽寿县)又创制了一种火器,叫“突火枪”。指南针出现应当是在公元10世纪。据《梦溪笔谈》记载:“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南宋时,航海“全凭南针”(吴自牧《梦粱录》),指南针已普遍运用于航海。
0 p7 e) c; R% E9 a. w. g1 f! [6 k" o6 V0 f
沈括的《梦溪笔谈》被英国当代著名的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先生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它涉及数学、物理、水利、天文、地质等十几个领域。在数学上,他首创了隙积术和会圆术,而会圆术是中国古代数学史上第一个由弦和矢的长度求弧长的比较简单实用的近似公式。在物理学上,沈括发现了磁针“常微偏东,不全南”的现象,成为世界上最早发现地磁偏角的人。在化学上,沈括利用石油不容易完全燃烧而生成炭黑的特点,首先创造了用石油炭黑代替松木炭黑制造烟墨的工艺。他首先提出了“石油”这一科学命名,并预言“此物后必大行于世”。在地质方面,沈括最早对中国华北大平原的成因作了科学的解释,认为是泥沙淤积而成。在天文学方面,沈括所作的《浑仪议》、《浮漏议》等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史上的重要文献。他首创的《十二气历》与今日世界上各国通用的阳历法不谋而合。在水利方面,沈括在1072年所作的“分层筑堰法”,是世界水利史上的一大创举。另外,沈括还在生物医药学和工程技术方面作了大量的科学记录和科学解释。 7 A6 w7 X# d7 c! j, ^" i
5 g0 g4 S! X0 G6 c( t
宋代数学,是中国数学史上一个辉煌阶段,在世界中世纪数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一时期的秦九韶、李冶、杨辉、朱世杰四大数学家,是中国宋元时期数学的先锋,而秦九韶、杨辉就是长江流域的杰出代表。 6 Y# j5 I6 k- o" `: P) v6 t

! ^8 R3 i" c9 g# R2 W& Y在天文学方面,以沈括、苏颂为代表也做出过突出贡献。尤其是苏颂,他在天文学上的最大贡献就是他领导研制出大型天文观测器——被称为近代天文钟鼻祖的水运仪像台又是世界上第一座天文授时钟。四川黄裳制作的《天文图》,刻在苏州文庙的石碑上,这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天文石刻星图。
. l6 {  v$ t* c0 X4 ]" `% Z
# M% A5 {' e6 r" L- t另外,宋代在圩田建设和治河技术等方面在中国水利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河渠志》里提出计算流量的方法;秦九韶在《数书九章》中提出4种测雨雪将积雪深度换算成平地降水深的计算方法。 ' Y4 t% S* [& O4 o$ D. c
. v( b1 ]) n* z- S) M
宋代长江流域的地理学、农学、动植物学、物候学、酿造学、医学、造船技术、金属冶炼技术、造纸技术、瓷器制造与纺织技术等许多方面都走在全国的前列。 " c$ P" y1 `& _7 m. Z

/ p+ g8 t1 i' K* g- w' z; s0 l3.思想与文化 ! m2 N5 o0 N7 \) _+ B1 q* o8 A

% y: N& I7 F7 B1 e2 a  _3 u0 p5 G% c北宋时期,中国文化重心已南移。长江流域学者人数、科举进士人数、各类科技人才、艺术人才的人数均超过北方。宋室南迁,北方约有150万至200万人随之南下,为长江流域带来了浓郁的北方文化与大量的人才。长江文化在吸收黄河文化的同时,保持自己的特色,长足地向前发展。
& @3 p9 q: |3 C0 n& u1 u
8 |1 {4 P- L* m3 I5 ^理学创始人朱熹为江西人,对经学、史学、文学、音律及自然科学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贡献。他的最大贡献是在哲学上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理学一直成为后来封建地主阶级统治人民的理论工具,在明清两代被提到儒学的正宗地位,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统治思想,其著作有《四书章句集注》等。 * E3 l$ l" A: _# ]# p- F& {
: V) M1 }5 s6 u3 e0 ?
宋代儒、释、道三家学说经过长时期的互相交流、互相斗争、互相排斥、互相渗透和补充,共同发展,许多重要人物也在长江流域。如对北宋产生极大影响、被称为宋代学者之首的胡瑗是泰州人。在他之后的临川人王安石,更是为宋学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湖南道州的周敦颐,是继胡瑗、王安石之后又一个重要人物,被视为理学开山祖。他创建的“濂溪之学”在当时很有影响。以后,苏州的范仲淹,四川的苏洵、苏轼、苏辙等,都是代表人物。欧阳修的主要贡献是对在封建时代的政治、文化生活中具有至高无上地位的六经提出了尖锐激烈而又全面的质疑。
( ]* u: p: _# T" h* [3 l/ e
' k6 V& |! \# k" ?% F' u0 C宋代是佛教中国化、世俗化继续深入的时期,也是长江流域道教发展的又一个高峰期。这一时期长江流域在道教的创宗立派中颇有建树,在道教书籍的收集编修方面也有积极贡献。
- h* b' n. v, d  Q) e9 r3 f7 }! }' C! D# J; h
萌芽于唐代的书院教育,到了北宋开始形成为一种独立于官学之外的独特教育组织,已由单纯的藏书发展为教学。据统计,当时全国书院最多的省份是江西省,共138所。著名人士如朱熹等都是书院的主讲,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O6 ^" Q- l0 s
( E0 F% w6 S4 K$ W( k5 u9 X当时涌现出不少闻名全国的书院。最著名的四大书院,有两处在荆楚大地,一为长沙岳麓书院,一为衡州石鼓书院。长沙的岳麓书院是北宋创建的一所著名的以儒学为中心的书院。北宋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年)湘阴人周〖HT4”,6SS〗木〖KG-*3〗式任岳麓书院山长(院长)。他任职期间是岳麓书院最兴盛的阶段,很快就发展到数百人,可见当时的办学规模已大大扩展。岳麓书院在南宋四大书院中最早成为理学传播地。以后尽管全国书院林立,但岳麓书院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地代表着或影响着整个中国书院的发展趋势。
$ O0 ~" x% z3 X& |! ]
! D! x3 x! h7 Y南宋时最著名的史学家是四川眉山丹棱(今四川丹棱县)人李焘。他花了40年时间完成的《续资治通鉴长编》是继司马光《资治通鉴》后,又一部价值很高的史学名著,是史学文库中不可多得的、最详尽的北宋编年史。由于他著作颇丰,又精通经学、史学、天文、文学等,当时被人誉为“杂学士”。 7 Y+ J3 a7 w0 \( `) Z' @/ f

) ]6 }& R( E, o' ^南宋江南成为文化教育的中心,南宋的太学设在杭州。通过科举考取进士的,在江南数不胜数。仅这一时期,浙江就有六千多名考取进士(据雍正《浙江通志》)。
% ]) a! @0 p' `; t8 v, h! H
( t5 J6 G& j3 T4.文学艺术
* B' F* }1 w' O, E  v  e3 t1 A6 [/ I) N/ \" y: G# R) I
这一时期的文学成就有三大特色:一是词的极盛;二是诗的繁荣;三是古文的革新。
) V  H3 v: ^9 s# w6 i3 {. D) [) l% r8 M1 C9 f$ H6 K# a
词发展到了宋代进入了全盛期。在《全宋词》收录的1331位词人中长江流域占多数,晏殊、苏轼、黄庭坚、秦观等为北宋时期重要词人的代表;李清照、张元干、姜夔等所作的词,反映生活的深度与广度达到了韵文文学的顶峰。
9 r; {. k9 p8 z: y; i; g- D9 ?; @2 ]. L% Z8 q0 G0 n% M
诗歌到宋代又有了一定的发展。北京大学编纂的《全宋诗》,收录的作者约为《全唐诗》的4倍,卷数和字数为《全唐诗》的5倍。在宋代诗人中还产生了像陆游、杨万里这样的大诗人,他们写的诗篇都在万首左右。宋诗与唐诗统领风骚数百年。
, U1 {( |5 P/ e$ E: W: n, r: z! A8 y
9 V# i1 e9 J6 i1 k- k宋代的古文运动,是古代散文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唐宋八大文学家除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外,其余均出自长江流域: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为四川眉山县人,欧阳修为江西庐陵县人,王安石为江西临川县人,曾巩为江西南丰县人。他们通过与骈文的不断斗争,促使了宋代古文内容与形式的不断成熟,对后世的散文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欧阳修是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他所提倡的“道”对“文”起决定作用,他在主持礼部考试期间的一系列实践活动,为扭转当时的士林之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他的《醉翁亭记》成为经典之作。苏轼的散文与他的词一样,气势超凡,《赤壁赋》、《赤壁怀古》等都为传世之作。
' {  r2 l% {4 l% }/ Q% _! P( P: L- L/ W: b2 Z) j
宋代的绘画是中国古代绘画史的鼎盛期。宋代画家853人,为唐五代总和的2倍多,元代的4倍多。北宋时北方绘画人材比南方多,南宋时南方的人材远远超过北方。宋代绘画的繁荣还主要表现在普及上。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庶民百姓,甚至僧道歌妓,都对绘画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山水画也摆脱了作为人物画背景陪衬的附庸地位,以一种独立的画派出现在中国画坛。 9 w6 y$ |% q  x

" F& N9 {. ^/ @! R宋代的书法成就虽不及文学、绘画,但也有一些名家及传世之作,而这些书法家绝大多数为南人。以名家而言,宋代的“苏黄米蔡”(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大家均诞生在长江流域。尤其是湖北襄樊人米芾,是开创“米点山水”画派的画家和书法家,著有《书史》、《画史》、《砚史》等。
; t8 F4 f" H: m6 L" I, T/ J* ?+ Q' Y$ i, U# w) X: [
宋代,中国音乐艺术南盛于北的局面已经形成,而且南方音乐繁荣地区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
作者: 姚旭元    时间: 2009-1-11 21:47

作者: 姚旭元    时间: 2009-1-11 21:50

作者: 姚军    时间: 2009-1-14 10:54
够详细,谢谢宗亲对网站的支持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