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汉源0 U& _3 Y4 x e* s2 B
巨野清祖后裔,二十一世,源字辈,生于1913年,,1937年毕业于清华土木工程系,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1961年开中国水利史学科先河,始育水利史研究生,是中国的水利史学的创始人。* Z1 d4 T( T" w0 T, E
专家简介 : H' h" c* R3 u* j. T* ^8 L, L2 s. q% J; }
1944年转入四川大学土木工程系任讲师。) R2 ]# G! F/ b( Q, w7 @/ s, \! ?: g
1945年8月任公路总局设计科技士。曾在金陵大学兼课。 z) K2 C# j9 v- I5 P4 G3 @. a1949年赴江西信江农业专科学校任副教授,解放后担任了农专教授兼农田水利科主任。 # |1 V9 h) {/ A) U1953年全国进行高等学校院系调整,调入武汉水利电力学院。任教授兼副教务长。此期间用近十年时间整理出了约60万字的《中国水利技术史讲义》。 5 x& y/ ?2 n9 g4 L) ?2 ~1963年中国水利学会在北京召开学术讨论会。提出了《中国古代农田的淤灌及放淤问题——古代泥沙利用之一》的论文,引起水利界人士的极大兴趣,并得到有关领导的重视。# D$ D' W- R. D: D [; B) |0 c, b
1963年冬到北京水利水电学院任教务长,1965年任副院长、校党委委员,主管教学。7 `* R% A" Q2 T( r- {) A
从1962年到1966年期间共培养了3 名水利史专业的研究生,又写成了五六万字的数篇泥沙利用论文。 2 I0 D! ^/ K4 u1973-1975年和其他同志合作,翻译出版了约50多万字的美国C.H.佩尔主编的《喷灌》一书。 . f3 L4 j, L3 Y2 M$ F* g1979年调中国科学院水利电力部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室从事研究工作,至1987年74岁时退休。
作者: 姚旭元 时间: 2009-1-10 09:38
笔志水是 情钟汗青9 c$ f9 n$ d; _( t8 m9 m# V
# Z) x# B2 @4 d9 s- i; \2 c A6 x
+ O# D) H% G4 t/ @1 A
——对话中国水利史学创始人姚汉源 / s) M8 K$ a6 I姚汉源,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年逾九十,壮心不已。躬身治史,心神俱予。先后主持《中国农业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及《中国水利百科全书》中水利史部分的编撰,更有《中国水利史纲要》、《京杭运河史》、《黄河水利史研究》等著作,洋洋泛数百万言;主持审阅国内水利史文论著作种种如《中国水利史稿》、《黄河水利史述要》、《长江水利史略》等。1961年开中国水利史学科先河,始育水利史研究生。至今,桃李满天下。 # p' j/ {; X3 ]& ~% r: k& W- y. D* H9 h' J% E8 R" @
" r, L; g9 G V6 G! `
发起中国水利史学 , G3 ^: ]: \' { }1 ^( }- E. u8 ^ . g6 o. z9 M# o3 G$ C, H* l“国外没有水利史这门学科”,姚老满脸自豪,“讲水利史最有资格的是中国人,从大禹治水开始,历朝历代水利史没有断过。” 0 M) Y, ]0 z; o1 }& A) U* I6 ?! }' [
姚老生于山东黄河边一个农民家庭,幼年黄河家乡黄河、洙水连年水灾,在他脑海里有深刻印象,所以少时就有志于治水。加之幼学嗜史,犹好“四书”。少年之“志”加史学之“情”造就了他的一生。当时大学没有单独设置的水利专业,多列入土木工程系科之中。所以,姚老在1933年考入清华大学土木工系。入学后,其“史学情结”痴心不改,毕业的前一年,清华校刊上发表了他的第一篇水利史研究论文,就是关于黄河史的研究——《黄河旧账翻检》。文中认为,只有深入研究黄河的变迁与治理,才能办好黄河的事情。应该从几千年水利兴衰中,总结出历史上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从中取得启示,使今后少走弯路。0 Q- I1 a) s2 c
9 O5 m) @' F! z5 ]& b
20世纪60年代初,姚汉源任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副教务长。学校厉行“双肩挑”,要求教授职称的行政干部勤于治学。结合当年的积淀和志向,姚汉源“水利史”学科于此发端。1961年,姚汉源招收了新中国第一个“中国水利史”研究生。80年代初,姚老和许多同道一起,联合水利、农业、交通、历史、地理、考古等有关方面学者,在中国水利学会下创立了“中国水利史研究会”,他担任了第一、二任会长。 * i9 F# E$ u' A% }& O4 s0 A# {8 u7 H
姚老说:“做任何一个水利工程都需要把历史考虑进去。三峡工程的建设人员一定要有几个懂水利史的人,因为三峡浸透着千年的历史。例如,白鹤梁就是水利史的一个见证,是水位长期的上千年的记录。研究水利史对现在水利工作开展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 }! w( c; l( `' P- j' {0 _. k! {
姚老“壮年”时( 70 岁左右)正是我国长江、黄河、淮河等流域水利通史和《中国水利史稿》编写出版的时期,作为审稿人,他为各个水利通史的出版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而研究中国水利史的最高成就,可以说集中体现在 1987 年出版的《中国水利史纲要》当中,他在《自序》中称,“往往详他书所忽略,略他书所能详者”,“补缺拾漏”,“为百花园内添一小草”。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与传统的中国历史时期划分方式不同,姚老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水利史的历史时期划分问题,受到水利老人张含英的赞叹。 ' }! V& C5 `0 F7 a+ U" g3 a8 V9 \) [, j- o+ C4 S9 `
情系黄河7 ^4 Y- _0 L! B& N G" x
; s: H. h( l/ ^/ t3 M黄河水利的发展是中国水利史的主脉,从古至今,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历代水患的主源,从幼时的印象,渐长成对家国天下的责任感,姚老对黄河水利史的研究贯穿其水利史研究的始终。从其最早的《黄河旧账翻检》开始,到60—80年代其代表性的中国古代泥沙利用的系列文章:《农田淤灌及放淤问题》、《河滩放淤及其他落淤措施》、《放淤和淤灌的技术问题》、《河工史上的固堤放淤》等,前后共30多篇黄河水利史研究的文章,从放淤、水运、水利工程等各方面对历代黄河水利史进行研究,希以此有助于解决黄河的水利问题。这些近50万字的研究内容,在2003年经黄河水利委员会资助,以《黄河水利史研究》的名称出版。了却一生的黄河情、家国情。 ( j! H: q- j4 q# N, B% @2 g, s% H' T2 ?, ?
期盼京杭运河的复兴 : F8 f* I6 _9 o6 O5 G; n0 ?" W F5 n. Y) P/ E9 z
姚老曾经在 1999 年出版了一本书——《京杭运河史》。书中系统而详细地叙述了京杭运河从兴建到发展直至衰败的过程。姚老在自序中写道:水运对于一个国家的形成、历史的影响、文化的造就等意义深广。 8 o6 w0 ^8 s( P1 Y6 u京杭运河,发端于春秋战国时期在扬州以北开凿的邗沟,迄今已有近 2500 年的历史。它北起北京,南至浙江杭州,纵贯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全长 1747 公里 ,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堪与长城媲美的人工奇迹。千百年来,京杭运河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南北水上运输通道,对于国家统一、经济繁荣、文化融合以及对外开放乃至国际交往都发挥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今,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计划将借助古老的京杭运河部分通道作为江水北送的主要渠道。 & z3 o9 y% ]5 o5 n' y% l5 z姚老说,京杭运河的伟大功绩在于沟通南北经济文化,平衡政治经济的影响,使国家更团结、更巩固。还有它在发展历史带来的水运方面工程和管理经验也值得后世借鉴。 9 V6 \7 \1 o7 L& F& Q
姚老特别强调:中国人自己历来就称之“京杭运河”,加一个“大”,既舶来品也。尤其现在有人组织“申遗”,首先要搞清名称。 1 v* t# S" p8 M7 y
! g0 s8 [6 ^% F6 a
耆耄之年的“它山水利”情怀. r5 i) S" u6 q- c
! i8 n7 j$ D' y: \年过九旬了,姚汉源还在筹划一本涉及《四明它山水利备览》的新书。“老一代人都退休了,年轻一代不知道‘它山堰'是什么。”谈起自己探索经年的课题,姚老颇感慨。 7 |! B( h9 ]+ j
它山堰始建于唐代,位于浙江鄞县鄞江镇西首,它与郑国渠、灵渠、都江堰合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 88 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最可贵之处在于成书于宋代的《四明它山水利备览》详细记载了它山堰及浙东水利情况。《备览》分上下两卷,共两万字左右,民国期间曾经作为《水利珍本丛书》出版过,但年代已久,近于荒散,而且其中错讹很多。但水利史界非常重视该书,上世纪 80~90 年代,姚老对《四明它山水利备览》进行了详细研究和注释,更正了其中许多错误,累计撰写评介和注释约 7 万字的内容。 % C9 W9 M# i5 n. [( B7 T( }6 L
姚老认为《备览》一书可看作开我国水利志先河之作。他说:“书名‘备览'不名‘志',但从内容看,有总论、堰的规划设计、引水工程、渠首防淤、修缮历史、改进方案,附记有关工程、祠庙、作者主持的工程及祠祀、艺文等,已经具有了志的体例。” & ~/ k( m) B! c" a7 U
“如能重印,则是一项对中国水利史研究,以及对浙东水利史、它山堰都很有意义的好事。 ” 姚老切望一酬心愿。他希望自己的心血结晶能连同原著早日出版,传之后世。 2 i) t) r* L* f: J/ }8 O( v
采访结束后,姚老送给记者一本《黄河水利史研究》,书中写道:“历史研究的意义是总结过去,预期未来,指导现在。”作者: 姚旭元 时间: 2009-1-10 09:45
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研究会前会长、名誉会长 姚汉源$ G, ~! i) _) m X
& u1 W2 ^2 H; T/ m) c }
; N4 e6 T: m6 P& L m
中国几千年来亿万人在近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息滋长,他们究竟做了些什么?有什么成就?有没有远大前程?只有过去的历史能说明,只有历史能振奋他们现在的精神,鼓舞他们继续前进。3 v; S" H1 W% r: j3 _+ N! c! E
' s7 h3 E8 H' F1 V) P: X
长城是中国的象征,3500多里的运河又何尝不是?数千里的黄河堤防、千里的海塘、几亿亩的水田又何尝不是?% U5 g- [" {& k7 m' N
: v- i4 ^/ Q- A; l6 z2 e 看到2000多年来长盛不衰的都江堰,技术上以简单驭复杂,谁能不叹先民的巧夺天工?13世纪郭守敬提出海拔概念,谁能不说他先进?我们过去千百年是这样,近代百年落后只能算是病态。我们有信心赶上前去,政治经济是如此,科学技术是如此,水利技术也决不例外! 8 s$ `) }5 v8 s' z: g1 l0 A/ K% u
水利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是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中国4000多年来以农业经济为主,水利正是农业的命脉;近代的能源用水、水运交通等等,水利也占无比重要的地位。由此,以工农业的发展与水利的关系和相互促进的规律,不能不探寻历史。这些关系和规律是战略规划必不可少的。 6 _# z( g j/ ~. r5 c0 e! Q7 W" [. O0 `" K7 z" x5 j* q
水利是有地区性的,特别是规划性问题,不能照抄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当然也有时代性,不能照抄旧的。水利得失影响经济的发展、经济地区的划分和发展的布局,它的得失既需了解现实条件,也要求诸历史经验。 : r7 y- a* }5 M # z5 P9 ^% F/ S 中国北方多沙河流,自古以来的灌溉工程都是汉代人所说的“且溉且粪”,就是淤灌,不但用水也用泥沙。西方水利技术是从清水湖河的治理、发展而获得的经验,只注意用水,视淤沙为害。英国人在埃及所兴水利,忽略了利用尼罗河的洪淤,已带来了不小问题。其实水沙既可以为害,也可以为利,问题是要除其害,兴其利。技术上的困难,是要研究解决的目标,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更不能转移我们的战略目标。这一类战略目标往往是受历史经验的启发而定出来的。 / d4 c" w3 T6 O3 Q V5 j1 D( j8 `, k$ I+ V$ Q2 ^! o: @- F# ~
科技的发展一般是推陈出新,是逐步深入发展,不是完全更新。由发展提高再成为质变。以新代旧,旧有的技术成果应当研究改进提高,不应完全扬弃。有的扬弃了是损失,有的更是扬弃不了。4 C7 `, q# N) u/ k5 {8 I
3 d. [1 ~+ W2 N: }6 q0 ^
古代水利技术至少有一部分是活的,能继续发挥作用,如治黄防洪的某些技术、古老都江堰的布置等。还有不少技术虽可以用新的代替,但传统办法仍有其长处。如能研究提高,综合新旧之长,亦未尝不好。如都江堰渠首分水鱼嘴,古代有好几种形式,都可代替闸、坝,简易耐久,省工省料。这种建筑物就值得研究一下。 - `0 U& a8 A0 Z2 A5 U3 o8 h- b; S/ n( M3 O" Y
水利事业作为政治经济发展的一部分,固然应当找出发展规律,用以指导将来的建设,但它作为科技的一个部门,也应当找出规律。它的发展既和其他科技有共同规律,又自有其独特规律。这些规律都要从历史上找。共同规律也可作为科技发展规律的一个例证;独特规律可以为制定水利技术发展的战略性计划提供依据。 8 u8 f" G$ C# j; E: Q ) z& |- _, p1 _9 i 所以,水利事业作为经济一部分的发展规律和水利技术作为科技一部分的发展规律,都要从水利史研究中寻求。我们目前研究得不多,特别是前者研究更少,但都是必有的课题,目的都是通过总结过去,指导或印证现实,推测将来。 3 e N6 `' Q1 {; K B' F R0 C _
来源:中国水利国际合作与科技网作者: 姚旭元 时间: 2009-1-10 09:47
姚汉源著述目录--水利史综述类 ; T! R8 u' j6 e. I2005年6月16日 - n) X% X0 {* u F- v # d( r* m2 }: r o# `9 m8 j8 ]- I 1.《中国水利史纲要》。1987年水利电力出版社出版(约50余万字),获当年国家出版书籍一等奖。 8 @6 q7 e+ N" @& ]7 F1 U! t' L" O$ s2 L5 w
2.水利史研究综述----中国水利学会第一届干事会报告。1983年2月稿,在1987年5月《水利史研究会第二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上作为附录发表(计10400字)。* B3 x% u- F/ ?, a
8 `- t- ^; P4 I8 u: Q% x7 S V
3.中国历代水利简介。1981年成稿,未正式发表(计49000字)。 # N, ]7 J! d. _* a* h& Y% b4 d* c. K2 y5 ?8 e
4.从历史上看中国水利的特征。于1985年《水利学报》第5期发表(计10994字)。 9 O* U! R' z( f/ R7 f* D: w. \$ J2 k, j# s& V
5. 从中国历史看水利事业与社会发展。1988年12月初稿。参加中科院地学部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研讨会(单行本)(计10800字)。 # X/ Q4 [9 ~+ K+ B( Q% ]; U3 V/ O$ ^/ p& u$ y0 z( t
6.关于中国水利史研究的几点体会。1985年6月成稿,向日本代表团略介(单行本)(计24842字)。& X! x( ~0 z/ y4 D9 U0 w* [+ W
, z3 `/ t- x0 n$ G' o
7.从水利史看水利志。1989年初稿,分别于《山西水利》和《水利史志专刊》(1989年第1期)发表(计10656字)。 ) D) k \ U$ E0 n 8 a' Y" L/ ]- O1 K X 8.八十感言——在祝寿会上的发言。1993年2月初稿,于1994年12月在《水利史研究论文集》(第一辑)——纪念八十寿辰中发表(计3612字)。作者: 姚旭元 时间: 2009-1-10 09:49
姚汉源著述目录--区域流域或专题水利史研究类 9 f) A5 ~" ?# B6 m* I. B & K r0 V6 @5 l \2 l2005年6月16日 8 W) `5 H! }! ~! R4 R+ i3 z! r' O& A: Y \* X
1.华北水利史简介。1993年11月在《华北地区水利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发表(计14010字)。 ' B1 Q, I5 W. J$ D/ i' x8 q6 d. ?( b" h
2.二千七百年来黄河下游真相的概略分析。1982年2月初稿,1987年10月发表于《黄河水利史论丛》(计12000字)。4 d' C& w3 l0 ^6 \; ~3 G& @0 D
6 z, G) g! c+ ~$ z 3.《水经注》中的鸿沟水道。1984年7月发表于《水利史研究会成立大会论文集》(计22695字)。& X7 ?' i$ r: G, M! i
& ]/ e1 A8 O4 v* e" X 4.《水经注》中之汴渠引黄水口——王景“十里立一水门”的推测。1982年月10月发表于《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科学研究论文集第12集》(计22695字)。1 x- v2 S' l/ M4 s4 T
8 ^ b; y6 O0 [8 n( M: u3 _5 K
5.黄河三门峡以下峡谷段两岸的堆台。原文为一通信。1982年发表于《人民黄河》第4期。 0 ]# p J9 R6 o. j # X \* u, b F, L; `, D6 l 6.内蒙古河套唐代水利试绎。1988年9月初稿。1989年12月发表于《河套水利史论文集》(计19700字)。( Z9 a7 |+ T: |/ K$ p& x
# u, K* c' p) @
7.金代的黄河下游。1986年4月成稿,发表于《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史研究室五十周年学术论文集》(计24480字)。4 n8 x6 a# M1 E
: |. _* T0 j" }0 |3 a8 x 8.金末元初的黄河下游。1983年9月初稿。1985年发表于《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科学研究论文集第22集》(计19600字)。2 t- r6 @7 {% f2 v! P
9 ?! H- i, s' T# X
9.十四世纪的黄河入淮。1985年初稿。先后于1987年7月《淮河水利史论文集》(内部出版)和1990年11月《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科学研究论文集第31集》发表(计26640字)。1 N. A& c$ V! ? t( e
8 P, I4 `( N/ o, e0 i$ K 10.读潘季驯《河议辨惑》札记。1995年成稿。1996年9月发表于《纪念潘季驯逝世400周年,潘季驯治河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计6840字)。: E5 E: E; ~$ ?3 D; D) `! b) e6 s
, M) i9 R( D1 L( X' X五代时期长江中游的楚文化虽不及巴蜀,但在文学创作方面却引人注目。当时的天策府有十八学士,如刘昭禹、廖光图等都是工于诗文的著名楚国文人。五代十国时期,西蜀地区是绘画艺术最发达的地区。后蜀孟昶明德时期(公元934~937年)设立了宫廷绘画的专门机构翰林图画院,各地著名的画家云集。画院中黄筌(约公元903~965年)在西蜀画家中有突出的地位。当时,四川地区的雕塑艺术成就也令人瞩目。从已挖掘出土的前蜀高祖王建的永陵来看,雕塑艺术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 X& t3 ~* M4 R) d
' c" \; p/ A3 E3 \# ^& K, K/ Q吴越国由于重视文化建设,许多文臣、僧人都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如文臣罗隐、诗僧贯休在当时文学艺术界都享有盛名。贯休还是当时著名的画家,他画的罗汉是世界古代佛教绘画史上的名作,有的刻本流传日本。 , E ?" ~1 P/ C e1 H
% O( H0 X: U# b8 k/ E8 [8 u) d南唐中主李王景时期设立画院,一时名家辈出,成就较大。山水画以董源为代表,他的画具有真实的自然美,被推为江南画的开山始祖。书法以书法史上著称的“大小二徐”徐铉、徐锴最有名气。徐铉的《千字文》是玉箸篆书法的典型作品之一。他主持编刻了一套四卷的书法丛帖,定名为《升元帖》,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一部丛帖。五代南唐的雕塑艺术,代表了当时的成就和水平。 8 P- l+ R9 x: R! o) E z
+ j5 k. x# U4 H二、宋 代 " a5 X4 v* ?! ?7 q
8 e" f5 m ]. F% ^2 @
宋代,长江流域的经济已超过北方,江浙成为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军国之费多出于东南。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文化的繁荣,特别是南宋政治中心转移到杭州以后,长江流域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有学者认为:“两宋期内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邓广铭《关于宋史研究的几个问题》)宋时的中外文化交流在地域上有了发展。中国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的传播,影响和推动了世界文明。长江文化不仅将自己的优秀文化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邻近的朝鲜、日本、越南、印度及中亚、西亚等国家和地区,而且还以强大的幅射力,传播到欧亚非大陆。 ) m |' `. p' O
- S' o( `3 o! k" q( {
1.水利与经济 % n0 X2 T/ N" c. u {8 s0 R5 M! M
/ F; w" N) G' m5 ?+ k; e+ k8 Z1 D: b
宋代的农业大发展与宋朝重视水利密切相关。“灌溉之利,农事大本”(《宋会要辑稿·食货》)。朝廷不时发布农田水利的诏令,而且把农田水利的兴建作为检验地方官员政绩的一个重要方面。当时重点是解决漕运和农田排灌问题。运河船闸的完善保证了漕运的顺利进行。为了保证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的发展,灌溉排水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王安石变法期间,水利建设成就更为突出。 4 \- V4 S O+ V2 s ) e6 A) B6 M2 j: P& m宋代长江流域农业生产的发展与生产工具的发展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宋代江南的犁有了丽刂刀的装置,这是对犁的重大改进。大约在宋神宗年间(公元1068~1085年),鄂州创造了用于插秧的秧马。在灌溉排水上,普及推广了水车。在收获脱粒工具上,江南地区进行了改进,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除此之外,宋朝鼓励南方尤其是长江流域人民种植小麦,改变了这一地区“专种粳稻”的耕作制度。这样换种轮作,提高了农田复种指数,从而提高粮食总产量。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各种经济作物的种植规模也比唐代有所扩大。其中较为突出的是茶、蚕桑、麻棉和果木业。 3 \' W* `" u2 K- f" U + O' @/ i: x! D) y( q由于以上措施,使两浙成为两宋时期农业生产最发达的地区。 % @+ m2 i* \" i) h+ x4 T
0 p7 x1 s; u L! U8 @两宋时期,长江流域许多大、中、小城市都有较大的发展。大城市以杭州为典型,代表了这一时期长江流域城市经济发展的水平。孝宗乾道时,杭州有26万多户,到南宋末年增为38万多户、120多万人,还不包括庞大的官府机构和军队人数。当时的杭州不仅是南宋的政治中心,也是商业繁荣的大城市。 - K. h4 S: O! `$ m# [; y 1 E7 Q6 K3 o9 g4 y* s) U2 w& E3 R手工业主要表现为各个行业规模扩大,分工更加细密,生产技术有明显进步,大部分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也都有所提高。首先是矿冶业的发达与金属制造业的兴盛。两宋时期,长江流域的铜矿开采和冶炼技术有较大的发展。湖南潭州永兴铜场、江西信州铅山铜场和饶州德兴铜场,是当时全国著名的三大铜矿生产基地。黄金的产地主要分布在江西、湖北、四川等省,其中以江西最多。宋代已能铸造大型铁器。现存湖北当阳玉泉寺的铁塔等,都代表了当时较为先进的铸造水平。 4 N' T1 a# C/ |; p1 X* b ) @2 R5 G& f; z9 r$ D# ^! p这个时期的丝织业不仅产区多、规模大,其最大特点是花色品种繁多,从普通的绸、缎、绢、锦到绮、绫、纱、罗、绉以至绣绵等。棉织业开始兴起,已成为农村重要的副业生产。食品生产主要在制糖、制盐和酿酒上。其中蔗糖生产的一个重大发明是糖霜,当时四川遂宁糖霜为全国之最。长江流域以井盐为主,以四川井盐最为著称。宋时制瓷业得到了重大发展,可称为长江流域制瓷业的发展时期。 5 t M2 o6 g2 N: ]
# b$ G" B2 m8 V
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对外贸易的发展,造船业十分发达,造船技术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造船数量大,船舶体积和载量大,品种繁多。南宋时池州造船厂造成车、桨结合的铁壁铧咀平面海鹘船,为造船史上的一大创举。沈括说,宋代造船业的发展与运河的漕运有关。南宋偏安杭州后,南运河更显重要。陆游说宋高宗之“所以能驻跸临安,以有此渠耳。”(《渭南文集·入蜀记》)。江南运河上的船闸也是当时航运的一大发展。 , b$ d0 n0 {9 |! T% W) D; s6 W # w* v0 W0 c0 \% k3 o3 ]宋代商业发生了一次大变革。随着城坊制度的取消,政府不再干预和管制商人的正当营业活动。由于长江流域的商业十分发达,货币因流通需要而有所改革。当时除了铜钱和白银两种货币少量使用外,纸币已成为长江流域的主要交换手段,这是货币发展史上的一个进步。两宋时期,朝廷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对海外贸易极其重视。长江下游拥有众多的贸易港口,如杭州、镇江、江阴、华亭等。 ! I$ }1 M# ], a6 O7 ~( W
1 l: H3 X4 K& D; o& t2.科学技术 1 G `4 v! J" w' \& i! h. R
/ G' b; y4 e# f) r4 [中国的四大发明是宋代在长江流域完成的。造纸业在宋代得到空前发展,纸的质量、产量都超过历代。雕版印刷始于唐五代时期的杭州与成都地区,在印刷术上具有革命性的活字印刷,于北宋仁宗庆历年间由杭州人毕日升发明。火药的发明也在长江流域。宋理宗时,荆、淮的铁火炮有十数万尊,荆州(江陵)一个月就制造火炮一二千尊(见《宋史·李曾伯传》)。荆州在当时已俨然成为一个制造火器的中心。宋高宗绍兴二年,陈规守德安时(今湖北省安陆),发明一种管形火器,叫“火枪”。宋理宗时,寿春府(安徽寿县)又创制了一种火器,叫“突火枪”。指南针出现应当是在公元10世纪。据《梦溪笔谈》记载:“方家以磁石磨针锋,则能指南”。南宋时,航海“全凭南针”(吴自牧《梦粱录》),指南针已普遍运用于航海。 0 p7 e) c; R% E9 a. w. g1 f! [6 k" o6 V0 f
沈括的《梦溪笔谈》被英国当代著名的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先生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它涉及数学、物理、水利、天文、地质等十几个领域。在数学上,他首创了隙积术和会圆术,而会圆术是中国古代数学史上第一个由弦和矢的长度求弧长的比较简单实用的近似公式。在物理学上,沈括发现了磁针“常微偏东,不全南”的现象,成为世界上最早发现地磁偏角的人。在化学上,沈括利用石油不容易完全燃烧而生成炭黑的特点,首先创造了用石油炭黑代替松木炭黑制造烟墨的工艺。他首先提出了“石油”这一科学命名,并预言“此物后必大行于世”。在地质方面,沈括最早对中国华北大平原的成因作了科学的解释,认为是泥沙淤积而成。在天文学方面,沈括所作的《浑仪议》、《浮漏议》等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史上的重要文献。他首创的《十二气历》与今日世界上各国通用的阳历法不谋而合。在水利方面,沈括在1072年所作的“分层筑堰法”,是世界水利史上的一大创举。另外,沈括还在生物医药学和工程技术方面作了大量的科学记录和科学解释。 7 A6 w7 X# d7 c! j, ^" i
5 g0 g4 S! X0 G6 c( t
宋代数学,是中国数学史上一个辉煌阶段,在世界中世纪数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一时期的秦九韶、李冶、杨辉、朱世杰四大数学家,是中国宋元时期数学的先锋,而秦九韶、杨辉就是长江流域的杰出代表。 6 Y# j5 I6 k- o" `: P) v6 t
! ^8 R3 i" c9 g# R2 W& Y在天文学方面,以沈括、苏颂为代表也做出过突出贡献。尤其是苏颂,他在天文学上的最大贡献就是他领导研制出大型天文观测器——被称为近代天文钟鼻祖的水运仪像台又是世界上第一座天文授时钟。四川黄裳制作的《天文图》,刻在苏州文庙的石碑上,这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天文石刻星图。 . l6 { v$ t* c0 X4 ]" `% Z # M% A5 {' e6 r" L- t另外,宋代在圩田建设和治河技术等方面在中国水利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河渠志》里提出计算流量的方法;秦九韶在《数书九章》中提出4种测雨雪将积雪深度换算成平地降水深的计算方法。 ' Y4 t% S* [& O4 o$ D. c
. v( b1 ]) n* z- S) M
宋代长江流域的地理学、农学、动植物学、物候学、酿造学、医学、造船技术、金属冶炼技术、造纸技术、瓷器制造与纺织技术等许多方面都走在全国的前列。 " c$ P" y1 `& _7 m. 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