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湖南益阳资阳九甲姚氏五修族谱 [打印本页]
作者: pszyyao 时间: 6 天前
标题: 湖南益阳资阳九甲姚氏五修族谱
- {( Z" Q9 }! A+ T% @
) B. B* @2 {: L2 K# H; G' \湖南益阳资阳九甲姚氏五修族谱( F" p, M' F9 s0 R' o9 L. _: ^! F
$ t ^! ]' O9 v8 S5 x& j
7 D2 d; {7 i8 X+ K2 ]* E% W. @6 T
9 H3 X% A) U7 a4 S5 C* F* X
% G1 C0 S7 y: D1 C
# x8 E$ V {3 M5 m, J/ p, x+ S* I r. |3 b0 D- q. m( I
& \, Z; K, f0 ^4 {4 U) i6 {& h
0 H; ?: f) b. q9 s4 I1 s5 h9 S
* x, Q) ?7 | ]0 Y
! `5 L: C/ N& g$ v% }; L: H
/ ]3 v* q$ x G9 k7 N, g+ _8 k# Q
$ |& k+ @8 f1 s# b" h& r; x
6 l) H: M+ W+ l- j+ e
; b" V+ H$ }& D! b1 S( t* u
1 q3 v- |9 f- N/ [7 P S0 r4 M0 V3 d
4 c6 F& P" [+ `2 x% t# b
; E4 u/ d4 L* W T- B4 O
/ D/ j" h2 K4 \+ |
1 L7 a7 J2 P5 |: ?9 N5 v
% s2 r0 K# X& |# M# t( _
# }8 ^: l& E( V1 D
, ?$ {) P& F+ {! z+ W
! i# W2 R" L! M7 G; H u
6 W# |% F/ C8 g& i# R
7 q; |9 t% Y5 S- K6 P2 K
6 v/ D/ B" Y" y" R1 M
& H- {& ?2 M4 [" `9 {, |历代派讳名称
5 E$ ~ b- r$ O; Z% g6 B) ^: `. I+ f# J3 w5 S) B% R6 `
) Y3 p, ^- {+ c) ]$ ?5 {( v0 z; m旧传派语: 5 F! \& |. i$ j1 @2 z. R4 Y5 _
光镜灿谏 静朋顶受脱钗1 A# M( S/ a/ a7 v
9 z* r# c& z3 \3 J% x8 h+ V ?+ Z0 N$ z9 C4 P1 B1 }
旧派:
b0 p2 d6 F$ Q @ 景元宗文笔 万世显才良
B) v5 M3 E+ s 荣华生富贵 德礼正朝纲
; I8 z. N9 p) ^2 `* v新派:
! s: z) }8 M0 q- T1 R3 y3 j 长怀祖泽 永守家传
* {: \* M; z: v; V3 Q 敦伦培本 作善承先 * K5 w! l0 c. l) l, G6 F/ H
时钟俊秀 代启英贤 - d0 @% Y3 a* b! A4 b9 O
应贻余庆 发越辉联 / b) S( m7 R& ^4 v! S) A+ w
摘录于清光绪廿二年丙申岁纂修的《资阳姚氏九甲三修族谱》
8 @$ q: \/ }( F) B0 A4 \" O( E9 z7 ^& w/ |( c: u8 x) o
+ R% C" j9 K* o0 P, e3 v- ~4 d续新派:8 x& Y4 V* J; N+ _$ S8 n
修齐弘志 环宇留芳" C: x7 |: W) \% i3 h- j
诚信廉明 昌运兴邦& b- d' J1 V! z; P
& y$ S& Y: h" c" [
1 k H2 c1 F5 A7 E% q" y* x+ H9 n" W* G3 `
3 l# Z* @1 j; I
作者: pszyyao 时间: 6 天前
0 S* ]3 N0 u! n! s, S湖南益阳资阳九甲姚氏五修族谱庆典 2014年 优酷 (群友姚印松提供). Q8 U( h6 n& }) V+ Q' y( p$ t: V
2 C1 g5 P7 O, \2 F
$ `$ C" v" [" D# v
7 I' ?* j0 m9 C/ L' f
' X4 ]7 X' t+ J) }/ r4 X' O) x
' ^$ M1 D O3 g9 j+ N3 W
作者: pszyyao 时间: 6 天前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25-1-30 22:05 编辑 2 g' C; J8 Y+ j6 a8 z
姚印松(二十世,谱名姚刚健)发言
+ _/ E* W2 G9 |6 j在《资阳姚氏九甲親睦堂五修族谱》卷首庆典上
; n& `0 {! l( Q# u' Z$ @5 S! n, ~
8 E0 q0 C8 Z* Y' q( M 欢呼我族续修族谱/ X4 E$ Y9 T j2 ~& M$ p
历经三年多的搜寻,壬辰年二月初二,我族一直热心于修家谱的贤孝子孙望喜和乐安终于有所收获,由华容县新河乡建军村本族大房子孙竹清带领,到其相邻的怀谅家迎来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纂修的《资阳姚氏九甲三修族谱》十二本(大房八卷、十六卷、末卷上失于回禄),让我们有幸见到同宗共祖的历史记录。巧的是,109天后,纲健又寻访到湘阴县南湖洲镇长丰村本族前房子孙光明、光保、光华三兄弟祖传的同版老谱十二本(缺卷首一、卷十四下、卷十五)。虽都有部份的烂缺,但于我族续修族谱已得要领。在此,要表彰和感谢为保存我族老谱及四修文物资料立下大功的怀谅及其祖辈。表彰和感谢为保存我族老谱作出贡献的光华三兄弟及其祖、父辈。
" T* C& C0 Z# f' L, S: ~ 原以为再也见不到我族老谱,终生遗憾。又谁知,孝行感动天地,历经116年风雨,三修老谱浮现眼前。这是天意!
! {9 r9 ?0 d0 d5 ?2 W- ] 我们中华民族历来国家有史、地方有志、民间有谱。家谱是一种中华文化,是中国历史书。国务院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发下文件支持家族修谱,并要求赠谱给国家图书馆永久保存。# E+ k' M8 A4 D
改革开放后,1986年起,国家先后投入资金1亿多元,重修了位于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的炎帝陵。同样,国家花重金也修建好黄帝陵、舜帝陵。自1994年至今已经8次隆重地举行了全球华人公祭炎帝的活动,也多次公祭黄帝、公祭舜帝,以追念始祖,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固有传统。而民间许多家族投入大量人力、财力 ,及时认真地续修好了本族家谱,同时重建恢复了更加气派庄重的祠堂宗庙。轰轰烈烈,光宗耀祖。在益阳市图书馆就存放了多个家族近年来续修好的族谱,其中有姚氏三个支族。+ m# [- y' J4 H
我资阳姚氏九甲支族在确认了老谱的当天,就行动起来。召集筹备会议,广泛宣传发动。筹委会人员自捐启动资金。各项准备工作展开……。很快进入查丁录丁阶段。" r8 j. g) l' Y4 I( K8 F. |
我族五修族谱,是为纪念祖先,尊祖溯源,修明人伦,上孝祖先,下传子孙。保留宝贵的家族文化。让淹没一百多年的族谱世世代代传承下去,而祖德流芳,源远流长。
& H8 d4 n: @* L! j) M+ h. ?- N$ Y 由于过去极左思潮的伤害,和当今社会“一切向钱看”的错误观点,少数族人不能认识家族续修族谱的意义。多次上门做工作,仍不认祖归宗。9 m4 h* J# D- g |% z, T
常言“树有根,水有源。”为人就要知祖知根。礼曰“士君子先宗庙,而后宫室。”自古就是大丈夫的情怀。放眼今日网络世界,全国各地姚氏早就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建立起全国性的《中华姚氏宗亲网》和《老四川姚氏宗亲联谊会》、《湖南姚氏宗亲群》等分网,2013年11月3日,《世界姚氏宗亲联谊会》成立。其宗旨弘扬始祖舜帝“孝感天地,德播人间”的精神,“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拓创“舜日尧天”。富家强族,振兴中华,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4 ^8 Y8 A# Y: O- L! P
宋朝大诗人苏东坡云:三十年不修谱为不孝。明朝初年的翰林大学士宋景濂曰:“甚哉!谱之难稽也。君子常尽其心,……三世不修谱,谓之不孝。……君子慎焉!”孙中山指出“族谱记载中华民族由宗族的团结扩充到国家民族的大团结。这是中国人特有的良好传统观念,应妥加运用。”毛泽东教导我们:“搜集家谱族谱加以研究,可以知道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也可以为人文地理、家居地理提供宝贵的资料。”江泽民告诉我们:“族谱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搜集研究族谱有助于中华民族的团结和中华文化的传播。”胡锦涛说:“以姓氏文化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中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6 w) k5 ]4 q# f1 M& X* \) d' ^
迎着新时代的曙光,为了我族的百年大计,热心的族贤孝子正从事着难度特大、罕见的、连接三个世纪的族谱续修工作,这是一项伟大的工程。希望大家不甘示弱、不甘落后,为家族争光、争气,积极参与这次近两个甲子一遇的修族谱大事。克服困难,努力奋斗,纂修出第一等的族谱,以告慰我列祖列宗寂寞太久的仙灵!7 [' Z7 U) e2 G& v% H: B L
廿世嗣孙 纲健(印松)撰# P' m8 Y: \' ?% | y7 g6 b N$ v" h
壬辰春二月初三夜起稿, 闰四月廿、/ p# g8 `* h/ H* x7 W$ ]
癸巳四月十一、六月初七增补修改,% n8 u; X- B4 _" R2 Y j
2013-12-23 定稿。4 W0 n2 ^5 \1 T- [7 A7 ?
7 A2 P1 G h2 `7 A8 G
8 n1 A( H7 A3 ]% ^. t! P
作者: pszyyao 时间: 6 天前
& r% s% j0 `4 D8 H1 g' p2 W. o) f
3 J1 A0 d0 K' E8 q% B: L& n6 {! x
+ h5 S Z/ m5 }姚印松(二十世,谱名姚刚健)发言0 l) n% B& V t( M4 Z+ x$ n
在《资阳姚氏九甲五修族谱》第二、三、四、五卷竣谱庆典大会上
V: a% E8 W5 u5 Y7 ]' p( f+ i3 L* U6 k; I3 Y
尊敬的各位族人:大家好!
0 Q: R) X# y+ `3 r “续谱五修功告竣,百年聚会喜空前。”在今天这个我族历史里程碑志的日子,特别向远道而来的、阔别祖地多年的族亲道一声:你们辛苦了!祖地的亲人热烈欢迎你们。
* Z2 b2 J0 o; Y5 H5 t% F 这两天,老天相助,给我们的庆典安排了气温宜人的好日子,真是天
1 g# g, N( p7 ]) H$ F2 {3 H时地利人和!历经两年四个月的辛勤工作,《资阳姚氏九甲五修族谱》第二、三、五卷今天可以发行了。我族连接三个世纪、时空几乎双甲子的族谱五修大业可以告一段落了。这里,首先感谢今天与会的族人,感谢来自安徽省郎溪县、湖北省武汉市、本省华容县、南县、安乡县、岳阳市、君山农场、益阳市等地的族亲,感谢所有参加我族此次族谱五修的族贤孝子,是你们对家族修谱的正确认识、理解、支持,是你们的积极参与与配合,才有今日竣谱大会的召开,才有我《资阳姚氏九甲五修族谱》的成功。# }! J. Q3 \# U/ }4 v% q$ L
要感谢《资阳姚氏九甲三修族谱》保存者华容县新河乡建军村的大房子孙怀谅君,是他从秦火里抢救出其祖传文物,包括三修谱和民国廿三年—民国廿六年四修资料、光绪十九年益阳县正堂印发的两张执照。正是因为他看重族。他前辈的宗功祖德,我们这些相隔116年之久的后人,才有幸见到老谱,从而了解我族历史,探本溯源、认祖归宗。巧的是居住在湘阴县南湖洲镇长丰村一组的前房子孙光华兄弟也献出一套三修谱,正好补充了怀谅谱缺失的大房族人最需要的八卷、十六卷。真是天意昭昭,三修老谱浮现眼前,让我族续谱五修的愿望得以实现。至此,我要说:这两套三修谱的领谱人、传承人是我族的大功臣。再次衷心感谢!3 y" C8 F% {2 d
感谢参加谱局做具体工作的主事者和协修人员。在资金不足、条件简陋的情况下,无偿奉献。常常要耽误自家的私事或放弃赚钱的机会为家族五修跑腿、操心,有时还贴工、贴钱。谱局设专职会计、出纳,财1 c9 Z1 Q% Z9 X2 h% Q0 v
务制度严,谱局开餐坚持低标准,外出录丁、旅差费报销有章可循,也控制在低标准。就是这样,谱局工作人员甘于奉献,坚持将我族118年来的五修族谱大业做好,做完。
& [7 k( z( i& c6 q j% w0 b 我们忘不了我族五修族谱的先行者、首倡者:前房的远居湖北 武汉的长锡(永成)生前回家乡,对望喜说:下次要带家谱回来,并邀望喜参加谱局,可惜于2009年7月逝世。忘不了早在一、二十年前就根据自己知道、了解的家族情况,绘制了谱稿的居住在赛丰村的大房昭文和前房运春,忘不了参与谱局工作居住牌头村大房的正庚、前房的赛丰村海波和光辉村海波。在此,我们祭奠他们的英灵,说一声:你们的遗愿,今天实现了,安息吧! “马年夏月飞觞庆,告慰先灵唱祭歌。”由于资金匮乏,我资阳姚氏九甲族的宗祠未能修建,列祖列宗的牌位未能供奉,始祖墓地也未修缮。这是我们最大的遗憾。今天能告慰列祖列宗的是:先祖们的英名沉寂百年后重现后裔眼前,五修族谱的发行,承前启后,彰显资阳姚氏九甲族源远流长,世代荣昌!宗功祖德将流芳千古,家族文化将永放光芒!. J9 p6 H1 A9 Y3 m3 V9 e7 H& u0 ~5 u
资阳姚氏九甲前塘房嗣孙廿世纲健(印松)撰
* B1 b% b6 {8 D3 Z' K4 L0 ]) A8 k 甲午夏至后二日+ G0 b( A8 B5 ^* E8 J# _4 d& F. W
' @0 M5 H4 B/ }0 q- N0 m; R
: i2 L2 |3 H7 G
作者: pszyyao 时间: 6 天前
# |. N! l3 e0 m0 N
# L2 v, f% i3 u5 ?
2 T5 |1 N0 f0 M5 o3 u& d' m* O2 @- |
姚竹贤寻根问祖0 a; X% L, D, O& n: H# q
湖南益阳资阳九甲姚氏姚竹贤,辈序名姚怀聪。南县三仙湖姚家垸族人。
7 _* @, {( O2 M3 M 为尽早归入族谱,我利用国庆假期的五天时间里,专程从北京赶回湖南,开始了访亲之旅。先后到了华容、湘阴,在牌头村看到了祖先长眠圣地一片苍松翠柏,宗祠之处依旧翠竹参天。终于回到了老家,多年的梦想得以实现。
: K: O, ~: n ?* e 姚怀谅精心保存百年家谱。派名含“万世显才良”。, G- D, i c4 A8 I) H; p
8 h1 A) a2 F& b9 P
作者: pszyyao 时间: 6 天前
; }" a# z1 C+ i: D; S/ _* C* g0 @! P% Y" ]2 ~, }% ^0 _
' N, Q; {4 M& u$ H8 y姚竹贤寻根问祖
/ J- v* }8 b% k2 B3 P$ _* w+ I 湖南益阳资阳九甲姚氏姚竹贤,辈序名姚怀聪。南县三仙湖姚家垸族人。( B! V5 [$ Y' A5 h {6 Y8 R$ u3 q
为尽早归入族谱,我利用国庆假期的五天时间里,专程从北京赶回湖南,开始了访亲之旅。先后到了华容、湘阴,在牌头村看到了祖先长眠圣地一片苍松翠柏,宗祠之处依旧翠竹参天。终于回到了老家,多年的梦想得以实现。2 ]9 U$ {& f. S9 E$ m4 ^
姚怀谅精心保存百年家谱。派名含“万世显才良”。
$ ^( R) ~! D- k( `* G( W7 ` `' I: g; e1 V
作者: pszyyao 时间: 4 天前
0 z$ m7 I) M/ O! Z
* N. \: `0 j/ \) Z" `8 H 今早查了姚网,往昔是发了公元湖南益阳“资阳九甲姚氏”的几个帖了,包括“资阳九甲姚氏”五修谱。
/ I0 g: n8 F1 Y5 q: ^
$ L: G$ ?. J- k; r; g2 G0 c' v4 F0 k" L0 J' w, ?4 E! I
“资阳九甲姚氏”有族谱两部入《中国家谱总目》:
260-0189[湖南益阳] 资阳九甲姚氏族谱九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道光五年修。此为一修谱。
260-0190[湖南益阳] 资阳九甲姚氏族谱十八卷首一卷末三卷,清末修,记事至光绪二十二年。书衣题姚氏三修族谱。
由上列两条目摘要知始迁祖景春,字三阳,号渲江,元末自豫章移居资阳(今益阳)。
7 v0 T5 {% Y r( X y, _! w+ ^0 f) D" P! U) Y- Q7 F
由#1可写:Y湘00*[湖南益阳] 资阳九甲姚氏族谱五卷 公元2012年,主编(湖南湘阴县新泉镇)姚印松(谱名姚纲健,二十世纲字辈)
) Z3 E. Z2 a) f( b: d- I
资阳九甲姚氏族二修谱修于哪年?存世吗?
资阳九甲姚氏族四修谱修于哪年?
作者: pszyyao 时间: 4 天前
( F4 q" X: _0 f/ D$ \2 G* ]; g- v/ u+ W6 E8 G9 ^4 l
/ s- e8 y' M. ` k! s, G% p) `/ h2 @
) g( D$ P3 i9 \( K9 K' L
' N; c0 n, _; ^$ R6 S
' j I$ i4 T: m/ M# C! J3 P
5 W+ C- o/ S: U$ X( b2 B2 |4 F5 z
: s4 F H: f( Z" V/ o& g
9 r7 {, E( w/ f; n
2 q* D& ]# O; h% P, k
: Q9 ]% z+ k* b* |+ O
+ x) k+ K% D V! W/ `. Z; r
C& W9 N" H! Q9 F( O N( l资阳九甲姚氏 三世有4兄弟,自此分为四房派:" i1 p0 b2 \" w/ t( s0 p+ D. l
宗宪,大塘房祖。: `% S7 Z3 p: l; ?% _5 P
宗弼,藕塘房祖。1 u1 L, r1 ?! @; m( c, r0 @
宗莹,和塘房祖。
2 b( n6 }7 _# K4 Q" S4 H Y7 n W$ P 宗桦,前塘房祖。
7 ?: e& f/ \% ?( h& {2 r
2 J" e+ s' `5 x" w
6 A* K% T3 J( k& z; U8 J- z4 \
3 s) x9 z: X0 f9 N' e4 l" M- [
* c: ~: s4 }2 u" B) @3 `. ?5 ~5 G
, |; E; B( n s
* P: q1 n$ l$ |2 Y5 q. y
0 ]/ k( c6 B& f% S2 M' x
7 _, Q! ~6 i0 m8 x# n1 S) a7 {
作者: pszyyao 时间: 4 天前
7 {8 d1 V8 I" R2 e- L
: G1 y/ w; q8 G) ?
+ }9 |1 w& ~6 e& G, Z" R
0 n2 @1 o5 D$ ? 我族徙楚南504年后,道光五年乙酉(1825)四房才合为一体纂修族谱(资阳姚氏九甲一修谱),印80套,每套8本。9卷、首卷、末卷。公置谱厢。编立“孝弟忠信礼义廉耻”8字,每字10号。其中,“文”字派前的祖宗生没都失考。
6 P' g$ T& `' n2 `- W! d) C
% E8 F. T% B1 Y/ A: A% o+ S) H5 Z" X0 S
钟尧老:& [2 G* ]9 g4 i* L7 X+ o
我资阳姚氏九甲支族大宗祠建于乾隆四十年(乙未),公元1775年,在益阳县城内东正街。嘉庆八年(癸亥),公元1803年遭回禄。后在大房燕山、秉周、和房戴膏、深仁、前房纯玉、鼎甲辈主持下,于道光十九年(己亥)公元1839年重新修复。开三个铺面:“黄万泰绸号”、“黄万生药号”、“三益元丝线号”。在牌头围还建了个分祠,两进一照亭。可惜,上世纪中期先后被拆毁。
2 U$ M8 ]+ |! q \ 由于我族现在人心涣散,无人勇担当,重新修复祠堂的事还不知道何年何月!9 g1 h# {# q T2 I: a, c
, ~- j. `- \: a+ w5 h* Q( b# v0 C
姚印松 2025-02-01
) N6 B3 V8 V/ e- ?
, y/ [" m# q) d8 Y! `2 E8 l+ o" o 咸丰八年戊午(1858)二修谱,印75套(其中公谱3套)。编立“诚意正心修身齐家”8字,每字9号。另每房有续生草册、总册。 ( P- m/ s) e5 b" p0 e, N
- e$ e# ?$ |) }' V3 v; g% N 光绪二十二年丙申(1896)三修谱,印75套(其中公谱3套),每套15本。18卷、首一卷、末三卷。仍编立“孝弟忠信礼义廉耻”8字,每字9号,附续生草册一本。另长生总册三部。7 A0 f' W4 O( l) c
+ [5 O2 V7 J0 J+ ^ 四修是民国廿三年至廿六年(1934—1937年),未成功。
" S% u% l4 n# n( Y
P; q9 w; @7 N) t2 o" K, f7 K4 `3 `7 @
! f! S! z4 }/ y. d% _: c7 _
, h, Y5 O1 |' P4 X- l4 l$ U' Y
+ i) J& d$ l& b! s0 X( H$ B) [5 E# H7 F+ L+ Q3 G% b
/ J, \ \* M7 k5 X# z" s& ?
; [' C- M' `) M3 O
作者: pszyyao 时间: 3 天前
& y- K, g8 H6 d湖南省湘阴县新泉镇车马乡牌头围资阳姚氏九甲族(原属益阳市): f+ Y0 A" l8 z8 H: N/ M
7 f! `4 f8 j' [* ~! d4 N1 ]资阳姚氏九甲族堂号亲睦堂 始迁祖 景春(三阳)9 U8 u1 m; ~0 R- ]; b" B. y& ~1 ~3 w4 }
* w* `$ D# g7 Q' {$ ?
资阳姚氏九甲 《始祖渲江公源流记》4 U' H2 U! q. L6 [3 d4 T0 c
古者赐姓命氏,或以字或以官或以土。姓不一氏,氏不一族矣。后世谱牒旣兴,同祖为宗,统宗为族。虽支分派衍,无不本其祖之姓焉。# G* D& G/ I, K2 _
我姓由姚墟以来,渊源旣远,迁徙不一。吾始祖渲江公自元至治元年徙楚南,落业资江,卜居治东七十里,志载地名月堤垸,古所称四十三都者是,历今已五百有余年矣。明制每里统十甲,以充差役。姚姓分三、六、九甲,我族居九。至国朝康熙五十年,废甲编区,故又称九区云。
4 y( Q1 \, R0 S; E6 K 我族原为江右袁州府宜春县南江头圳上姚氏。相传其地有集云乡拾嘉坝、下府桥、鹅颈大坵等名。六甲祖亦自圳上而来,府则吉安,县则泰和。圳上同,府县异。意者传闻异辞而有未可臆断者欤!徙楚之先,仅传十代派语,其词曰:光镜灿谏静,朋顶受脱钗。而讳与字皆没而不传。可得稽者,则自渲江公始。公娶氏朱,生星湖公;湖公娶氏李,生大塘、藕塘、和塘、前塘四公。此四房之所由分。前明永乐十九年,四公兄弟析居,皆不出里许。其故宅所在,则今之大屋街,藕塘、和塘湾,庙湾,皆当年遗迹也。嗣后子姓蕃衍,棋布星罗,依然敦伦睦族,尚得睹先人忠厚之风。代历三朝,派衍廿一,何莫非我渲江公燕翼贻谋之泽远哉!公讳景春,字三阳,渲江其号也。月堤垸外,西北有小渲江,因以为号。子孙至今犹世守其业焉。' T+ k5 p: L' |* P) I
光绪二十二年 岁次 丙申
5 i6 t+ |& G, {, K 仲冬月谷旦 重刊3 m4 s- v+ o" ?6 H9 L8 j$ w0 o0 V
) `: s5 g3 q/ `, {
作者: pszyyao 时间: 3 天前
pszyyao 发表于 2025-2-2 18:20
. C, _, H9 h+ Z9 ~) ?2 L湖南省湘阴县新泉镇车马乡牌头围资阳姚氏九甲族(原属益阳市)
& x7 f8 E5 N: v1 w/ K& g/ N$ S" W% r" [7 w
资阳姚氏九甲族堂号亲睦堂 始迁祖 景 ...
: v& X1 s! O _1 W9 q6 r, O$ y
( E% j4 `7 a! M, w: a% J* I: a* e- y5 K' S6 e" ^
& T- `# q1 ?6 q1 ^9 p/ j姚印松说:4 r& ~+ F, L& J w( D' V) Y
@姚尚明 :我们湖南省湘阴县新泉镇车马乡牌头围资阳姚氏九甲族的派语正确无误。但是,请注意!在我们上面的
1 [) R u7 j. j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格塘镇高桥村四方园的派语,怎么和我们资阳姚氏九甲族的一样?他们没有派语吗?请你们找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格塘镇高桥村四方园的宗亲换上他们自己的派语!" k- t& K" w" W3 o p
这么明显的错误,编辑排版者没有看出!
2 [: C8 T2 u7 b# \' i/ [$ X
& G; |/ }6 \6 a2 K& z0 o
, Z; A. c$ L+ L8 W: k2 e& M0 }5 Z$ t9 a& R3 @# M
# k S5 s8 U! |& ^
作者: pszyyao 时间: 3 天前
* Q/ R3 J$ o7 F; _ Q
+ q& ]' L2 }9 \$ ~" W- o
^) s" |5 L& ^ 乡,都,保,里,甲。“明制每里统十甲”, {! l* q% q& ?+ X% \% t8 z$ z d0 `
永乐乡,四十三都,二十一里。在治东南,距治六十里。
( _$ `- W( l E2 F7 E; ^8 L8 o3 C# L2 G' { 七十里分成十甲。我们族当时居住在月堤垸(九甲)。
. u4 S8 Y! r" o' t 当时益阳民间还流传“一五七甲汤、二四八甲陈、三六九甲姚、十甲刘”的说法。
( _& y8 G" a4 L' p5 ~( J" a6 B
& i2 |; s1 x- O. Q, b" p1 a& `* N; l u
渲江公自元至治元年徙楚南,落业资江,卜居治东七十里,志载地名月堤垸,古所称四十三都者是,历今已五百有余年矣。明制每里统十甲,以充差役。姚姓分三、六、九甲,我族居九甲。至清康熙五十年,废甲编区,故又称九区云。" f& c0 w G4 U; t8 P& a5 y' d# i6 f2 O
资阳姚氏三甲支当年居住在苏立围一带。
3 T6 c5 ] K) |6 h 资阳姚氏六甲支居住在小河桥、白鹿铺、新市渡、九子冲、黄茅冲、侍郞桥一带。
2 c# Z8 B& Z5 c$ @, H/ }) i 资阳姚氏九甲族原为江右袁州府宜春县南江头圳上姚氏,是元朝至治元年(公元1321年)徙楚南,即较三、六甲明朝初年才迁来,要早五十年。/ n8 M4 N- Y( W: N' y0 Q
我族居住地当时属益阳的资阳之永乐乡(四十三都,廿一里):(大房支)牌头围、光辉村、西头湾、毛家冲、大屋街,雅模山;(和房支)河沙塘、庙湾里、月中烷、鲜鱼塘;(前房支)西林山头岭、将军庙、赛丰村,益阳笔架山。
& C' _! L+ e$ |0 K
) F* N0 W6 @# F, [
H# ]' J# \4 b' U! @
+ {% I! ~. C2 j6 ~4 T% R
作者: pszyyao 时间: 3 天前
本帖最后由 pszyyao 于 2025-2-2 18:40 编辑
" o1 t5 N2 t# [5 p8 K B! y/ `2 o% u$ G: I( r
; T* s. C* O' \寻访我大房“德礼正”三代的后裔+ x3 V, I8 A8 ~$ P% }
5 e" W8 [2 c+ F- v8 W2 }
# r! m3 G) R, j$ l 资阳姚氏九甲族大塘房显道支生【石先】公以下“贵链公之孙礼诰、礼点、礼仪、礼太均效生玉公以下之德熙兄弟三人徙四川之酉阳州。自徙之后,生正派有七。道光乙酉创修家乘,音问犹通,得正章等三人归梓领谱而去。迨咸丰初,烽烟四起,来往维艰。戊午续修,先辈传言:只闻该处人丁繁衍,未及收录。吁!我道支丁口将徙过半矣!是届三修又值水灾之后,欲往收归者有人,欲不往收者有人,纷纷立议,未能成局,加以谱又急于告成,故此,仍叹遗珠焉!惭愧之余,愿后之来者毋效我等疏虞,是所厚望焉!”" }' X$ H3 K9 `: ^. L
备注:【石先】读音:xiān;石部,外笔画:6;总笔画:11。像玉的美石 。(见《中华字海》1023页)+ C+ n3 W* K% L2 k
8 P& p0 Q* S3 F9 }, y5 s 上段引号内的话录自光绪二十二年,丙申岁(公元1896年)纂修的《资阳姚氏九甲三修族谱》卷九,二十七页。认真读完116年前祖先留给我们这些后之来者的殷殷嘱托,让我们更感责任重大。虽然酉阳支族人失去联系有188年之久,且这些祖先用完老派语:“景元宗文笔 万世显才良 荣华生富贵 德礼正朝纲”的末二字,可能就不知道我族二修、三修新补的“长怀祖泽……”,以致现在的后人可能完全不知道祖源了,但是,我们还是要竭尽所能去寻访。让酉阳族人回归五修族谱。
7 r7 H6 @2 _: ^! `. z6 }0 q0 @' C
! f/ E+ y1 F8 B' M9 N/ a: i& X7 u, w" g
由于机会一错再错三错,时间又太过久远,近两百年,消磨灭多少的遗物和记忆。虽如此,我们还是要不远千里(湘阴县车马乡—重庆市酉阳县大江里800多公里),竭尽所能去寻找一次,希望苍天有眼,酉阳支出俊彦贤达,能保存老祖宗遗物、记述,或记得旧派语,德、礼、正三派祖先的派名、字号或居住两百年的老地方(老地名)、祖坟等足够证实,符合三修谱记载。创造出一个奇迹,以告慰我列祖列宗!3 z6 {4 j; Q$ E
2014年4月13日21时 打印
% m8 R+ D8 `7 w) ?# k
% _& E( U1 \9 r3 V: \' f- `8 e0 s% v. r: r: |: D% |& f6 B
4 d7 T4 k2 N+ m& x* A: b
2 S- H4 `% _- x. _0 }7 |( N3 ~- C# o+ r' o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