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6 K0 L) j4 S4 C8 Q7 u自氏 在成都东山客家姓氏的排名中,白氏约在十五至二十位之间。他们原居广东和平县,并尊祥贵公为人粤始祖,最早人川者系祥贵公的第九世孙日康公,时在康熙四十八年(1709),历雍正、乾隆,先后迁入的支系达五六十支,且多系其字辈。入川后他们散布在成都东山以文安、福洪、长安、黄土为主的十余个乡镇,大分散小聚居,总人数约有5000余人。和别的东山客家姓氏相比,其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均来自和平县,并系祥贵公之后,字辈排行统一至今未乱,这在东山客家姓氏中尚未多见。 " n' a: W; J0 c* y- ^9 x2 K2 B8 M- P5 I! N/ o( g+ y: E5 b; q7 h' u
巫氏在东山客方言区中,已知支系主要有三,他们分别散居在洛带、石板滩、大面、龙潭、西平等乡镇。除此,在今简阳市的贾家和高明场等地,也有二支分布。以上各支合计人数近3000人,排名约在二十五位之后,且均系隋末唐初时福建宁化石壁开山祖之一的巫罗俊之直系后衙。 * a; V$ f ^5 v + e" X8 f# S0 u! g# }* i2 @. H& F居住在古镇洛带下街巫氏大夫第内的巫氏后裔,原居广东长乐龙潭墒,雍正十三年(1735),由其始祖锡伟公与兄锡俊公一道入川,先居今重庆市所辖之荣昌县大草坪,后复徙永川市王家坪,并生有六子。继后,由第二子作江公只身到洛带创业,余皆留居永川。' u( u. x% D) |* `4 W. s) @
T' F) V0 l* x6 P O# \9 E
庞氏 系成都东山客家中众多小姓中的一个,其主居地在天回乡的向海、长胜、红星、万圣、大湾等村,现有人口不足200。其余在新都区的三河、大丰二镇,仅有l00人左右。他们原居广东长乐县,乾隆中期上川,人川始祖为兴才公,后生五子分成了五大房,并在向海村内建有宗祠一座,繁衍至今已历十代。" c, s" C- ~& k4 n) A) Y
u D$ i* q, w5 \* I( _* G练氏 是东山客家中的又一小姓,他们集中分布在龙泉山腹地的万兴乡大石村一、二组,隔沟相对,宗祠建在二组境内,现有人口不足400,而其所在的山沟亦即谓之练家沟。他们的入川始祖为作达、作敏二公,原籍广东,人川时间似在雍正末乾隆初。后作敏公迁居温江县,唯作达公留居万兴,繁衍至今已有十一二代,道光时因族中出了个翰林,且宗祠内至今仍有金匾为证,故族人一直引以为豪。 ) q& `! _" v9 _: ^1 m7 ~; P% v7 d% Z7 G) }5 z. v* @/ v
除庞、练二姓外,已知的东山客家小姓还有甘、史、古、许、孙、马、蒋、洪、龙、官、孔、宋、童、欧、缪、余、黎等,其人数多在500以下,更有甚者尚不足百人。 8 L; s0 E+ Y: J: t. R. w+ x3 r8 s% e3 \
除东山客方言区外,在与其毗邻的川西乎原的双流、新津、邛崃、蒲江、彭州、大邑、崇州、温江、郫县、都江堰、金堂、广汉、德阳、罗江、中江和什邡等市县也有不少客家分布,只是囿于他们长期与湖广人杂居,现已多半不讲客家话了。在这些市县中尤以金堂县最为典型。据不完全统计,该县境内现有客家近2万,并主要集中在官仓、云绣、黄家、三溪、五凤和白果等乡镇,聚族而居。已知大姓有刘、周、碾、李、黄等,且有的至今还讲客家话。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10-22 21:33
2.川中川南地区客家姓氏6 n2 n4 M5 B- w' c6 G9 m
8 _0 x/ |& x$ o5 d4 c川中川南地区是四川客家的又一重要聚居区和集散地,其地位仅次于成都东山客方言区,该片区乃包括了今内江市、自贡市、宜宾市、泸州市所属各市县,兼及今眉山地区的部分县。在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大潮中,客家人最先进入四川定居的地区是川东和川南地区。/ m! K2 u8 N u8 s
, g( ^3 p7 `! M& C
(1)隆昌、荣昌、永川片区。这是原川南地区客家人口最为集中和迄今仍保留有客方言岛的为数不多的片区之一,同时也是入川客家的重要集散地。例如,现存谱牒表明:成都东山客家中的洛带镇巫氏、黄土镇刘氏和余氏、石板滩镇的张氏、三圣乡的李氏、合兴镇的骆氏等,都分别在此短暂居住过,尔后才陆续进入东山客方言区定居的。" n4 G' W$ B2 U2 n
- P& ?0 u- i* Z; w* E
据民国二十五年版的《隆昌县志》载,当时全县的汉族姓氏计有l87个,而名列前五位的大姓分别为郭、张、黄、李、蓝。但延至1985年时,全县的汉族姓氏己增至437个,这些新增之姓氏大多是后来迁人隆昌的。在这些姓氏中,有多少姓氏为客家人?至今难以作出准确的回答。综合现已披露之资料(特别是族谱),迄今已知的隆昌客家姓氏有:曾、钟、张、黄、李、刘、蓝、周、邹、王、叶、何、魏、陈、林、梁、郭、郑、谢、戴、余、徐、巫、邓、程、罗、骆、颜、杨、薛等,而大姓则有曾、钟、周、黄、张、李、蓝、谢、薛,内中尤以曾、钟二姓为甚。 \- F* c' m0 Q! |( w7 r/ d" b9 e* {# A" T, [$ U! O
以钟氏为例,仅付家桥一地即有上千人。谱牒表明,该支钟氏的入川始祖为汝崇公,原居广东,雍正八年(1730)时,公携三子取道贵州入川,初落业于隆昌乐只乡罗家坡龙门口,后除第二子涌列公移徙四川自流井外,其余二大房后裔皆定居于本县的付家桥、圣灯、龙市、徐家、响石、百荆冲、天宫堂、鹰嘴石等地,繁衍至今已历十二三代。另一支钟氏则定居于卢家滩,入川始祖为庆先公,历经艰难创业,至三世祖文誉公时已置有田业三千余亩。 & g1 P4 ?+ t6 l$ V. }7 V! S( r+ Z3 t/ W8 j+ M
除钟氏外,见于谱牒记载的大姓望族还有:由广东长乐入川的曾文高,后置业于雷家冲,并拥有契田千余亩;雍正元年(1723)时,由广东潮州府迁于隆昌周兴场宋家坝落业的吴子康,至三世祖兰道公时,已置田万顷成为当地有名之巨户;又据仰山庙民国《谢氏族谱》载,其人川始祖洪旺公乃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落业于隆昌滴水岩,白手起家,备受艰辛,然至第四代时,计有老业800石、新业l000余亩、辟田60顷,同样成了当地有名大户。 X, `$ @$ G2 j0 k ; {4 p/ M; @( M3 l. h此外,见于谱牒记载的落业于隆昌的其他客家姓氏还有:康熙五十年(1711),从江西龙泉县(今遂川县,下同)迁人的梁子升;康熙五十七年(1718),从广东迁入的李建业;同年,从江西龙泉县(今遂川县)迁入的梁日升,从广东长乐迁入的蓝乔锦、蓝美锦,从福建永定县灌洋乡迁入的林宗汉;康熙六十年(1721),从江西长宁县迁入的谢明康、谢梦林,从广东兴宁迁入的彭达梦;康熙六十一年(1722),从江西龙南县迁入的徐大亮和从广东长乐迁入的黄志久;雍正元年(1723),从广东长乐县迁人的陈润吉;雍正二年(1724),从广东长乐县牯牛窝迁入的戴祖绅之妻刘氏;雍正四年(1726),从广东兴宁县迁入的林文桂、余汝彰、薛胜先;乾隆七年(1742),从广东兴宁县迁入的曾仁里、戴惠麟;乾隆十四年(1749),从广东兴宁迁入的魏明彩;以及康熙、乾隆时,从广东海阳县迁入的曾贵亮和从长乐县迁入的周氏各宗支等。 & y2 E! Y% D" {. }6 k% v ' w0 P2 }: l& G. j* ?4 Y荣昌位于重庆市西部,并为其所辖,东傍永川市,西贴隆昌县,地处丘陵,历史上一直以农业为主,同时也是原川东南地区又一重要的客家聚居集散之地。有关当地客家姓氏、迁入时间、分布及现存状况,黄石声等在《荣昌的客家移民》一文中称:客家人进入当地的最早时间为康熙三十九年(1700),系由广东梅州进入荣昌的安富场。继后历经康熙、雍正至乾隆,境内各乡镇均有客家散居,并在盘龙镇形成了一个今重庆市所属各市县中最大的客方言岛。据悉,该镇现有78000多人,内有30000多人系客家。上述客家主要聚居在古墙、莲花寺、三合、兴隆、长岭、石田、大建、白鹤寺8个村。从姓氏看,石田村有周、李、颜、黄,大建村有李、张、黄、马、叶,白鹤寺为李、张二姓。此外,见于文载的荣昌客家姓氏还有:林、何、邓、刘、巫、罗、杨、卢、马、古等。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10-22 21:34
(2)地处沱江中下游的内江、资中、简阳等市县。流经四川腹地的沱江流域是连接川西、川南地区的天然纽带,同时也可称得上是入川客家的母亲河,因为在其从西向东流经的金堂、简阳、资阳、资中、内江、富顺、泸州七市县中均有客家分布,且其中的内江、资中、资阳、简阳四市县还是客家的重点杂居地。与此同时,沱江还是入川客家由川南、川东向川西移徙的重要走廊。例如隆昌《谢氏族谱》即载,其入川始祖明贤公,从江西长宁人川后,先是定居隆昌。继后,诸子闻言成都平原比叙州府隆昌县好,为谋求发展,又从隆邑经沱江上溯至川西,或佣工、或佃耕,最后落业于双流县窑子坝(今太平镇)。足证。5 e/ M5 b; I7 Y2 A. P
! B$ A" u5 k0 {% t2 q
关于境内客家的分布、姓氏和客方言的现存情况,崔荣昌教授早年曾做过调查并指出:内江的客家主要集中在境内郭北区的永东乡、永西乡和太华乡,且后者至今还存在着一个客方言岛。综合各有关资料,已知的客家姓氏有:康熙十年(1671),从福建汀州迁入的曾一达;康熙二十七年(1688),从福建上杭迁入的廖氏;康熙三十一年(1692),从广东长乐迁入的余氏;康熙四十九年(1710),从广东乳源迁入的李氏;康熙六十年(1721),从福建长汀迁入的刘氏;雍正二年(1724),从广东兴宁迁入的廖氏;雍正三年,从广东龙川迁入的杨氏;雍正五年(1727),从广东永安迁入的陈绣尧;雍正六年(1728),从广东长乐迁入的汤氏;雍正十二年(1734),从广东长乐迁入的胡氏;雍正十三年(1735),从福建武平迁入的林氏;雍正时,从广东龙川和福建武平迁入的钟氏;乾隆十八年(1753),从福建武平迁入的邱氏;乾隆十九年(1754),从福建汀州迁入的钟氏等。另据在成都东山调查时得见,有的客家来自内江,如万兴乡钟氏,原籍广东长乐,康熙五十五年(1716)迁入内江,五年后方迁至万兴居住至今。又大面镇的钟氏,也是自内江东乡场杨柳桥迁入。5 i& M0 s2 r. s3 ^' i
}# d) f5 R. C1 G0 M4 |; z
资中县位于内江市西北沱江之滨的成渝铁路和高速公路线上,西与资阳市相交.是四川境内有名的农业大县,今隶内江市所辖。有关清初以来境内的居民构成,民国《资中县志》卷八《风土志》称:本境分五省人:一本省(按:指明代遗民),二楚省,三粤省,四闽省,五赣省。闽、赣、粤籍大多都清代迁来,并主要居住在球溪、铁佛二区,另在罗泉镇也有一定分布,且有的至今还讲客家话。 + A# B5 s: }# l. j5 z$ Z4 _' I. T) }; u8 p6 [# W, I6 V+ ?& H
1997年出版的《资中县志·人口志》乃收录了包括客家在内的230多个姓氏。而有关境内客家姓氏的较为详细的情况,在王纲的《四川清代史》中有如下精辟的论述:客民多大姓,粤人以林、钟二氏为盛,朱、陈、黄、潘次之;闽人以廖、张、李三姓为盛,彭、吴次之;赣省以袁、李二姓为甚,孙、罗次之。与此同时,见于谱牒记载的客家姓氏还有:乾隆时,从广东龙川县下塔迁入资中球溪镇的巫道麟和从广东长乐县油田约迁入的巫俊堂;康熙五十五年(1716),从广东龙川迁入的崔氏;以及雍正、乾隆时,从广东迁入的周氏(主系仁德公后裔)等。 6 b# n1 M: Z& |% N# z3 c& `* ~) `2 \+ E( M& i* `2 ~* @
简阳市地处龙泉山脉西侧的沱江中上游,北与川中丘陵区相连,东邻资阳市,是四川境内人口超百万的农业大县。尽管客家主要聚居的原县属之龙泉驿区和洛带区,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先后划归成都市所辖,然境内的客家迄今仍为数不少,并主要分布在贾家区、三岔区所属之乡镇,另在养马、石桥、三星、禾丰等区也有少量分布,但确切人数不详。境内已知的客家姓氏有:钟、张、刘、陈、李、王、周、巫、黄、王、谢、魏、朱、付等。0 f8 E$ x: {& Z1 q, K
- L0 Y) ]: o$ j
威远、仁寿、自贡、富顺四县市,是川南客家的又一杂居区,例如在清末戊戌变法中遇难的被称为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刘光第(1861~1898)即系富顺客家人;而自诩为厚黑教主的李宗吾(1879~1943)也是自贡客家人。5 T9 j0 \ q% z2 i. F
( |9 ~/ Z/ M6 X0 _
除以上片区外,客家人在今宜宾市所属各市县中也有一定数量分布。以地处最南端的筠连县为例,调查显示该县客家人的主要聚居乡镇和村落有:筠连镇星星村、莲花村、前丰村、堡合村,巡司镇红星村,腾达镇吴家场和沐爱场等。已知姓氏有:郑、朱、廖、温,余为钟、曾、李、刘、范、陈等,总人数约8000人。内中,郑氏原系广东长乐县人,康熙年问兄弟七人人川迁入当地,繁衍至今已有3000多人。廖氏来自广东和平县,乾隆十三年(1748)迁入,现有900人。黄氏原籍江西龙南县,乾隆五十八年(1793)迁入。朱氏原籍福建武平县中赤村,乾隆二十四年(1759)迁入,现有2500余人。温氏原籍广东长乐人,乾隆六年(1741)迁入,现有400余人。钟氏乾隆二十五年(1760),从广东长乐县迁入。曾氏仍系广东长乐人,乾隆七年迁入。李氏福建上杭县人,迁入时间不详。范氏原籍江南丰城,乾隆末迁入。刘氏原籍江西金溪县人,清初迁入。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10-22 21:35
3.川 北地区客家姓氏# S# u5 @* w8 B0 u8 W/ }, I
4 R [) c) i2 @川北地区是入川客家的又一重要集散地,其地乃包括了今南充、广安、绵阳等地市所属各市县。该一片区的客家人基本上是沿长江入川后再自川东迁入的,尔后大多就地落籍,余再折西复迁至成都周边或川西南的西昌等地。仪陇、三台两县则是川北地区的代表。$ {4 y2 _# _+ V, F: }1 s
- d( X1 t# X q; s仪陇县地处川东北的嘉陵江畔,北与巴中、阆中相交,西南与南充市相对并隶之。这里是川北有名的客住县,素有川北客家第一县之美称,同时这里还是尊敬的朱德元帅和共产主义战士张思德的故乡。, ]+ ]9 v4 X7 T8 \% z1 C/ l5 W
: J1 V% b5 s5 g Y) E, |5 j据当地人士的初步统计,境内现有客家约30万人,他们都来白广东韶州的乳源、乐昌一带,相互之间均为亲戚。客家人自进入仪陇后,历经三百年之繁衍,如今乃广泛分布于铁山、柳垭、三河、龙桥、日兴、双庆、凤仪、马路、福临、五福、双盘、铜鼓、化马、三蛟、九龙、大寅、文昌、永乐、磨盘等二十九个乡镇。主要聚居乡镇则有马鞍、乐兴、丁字桥、周河、石佛、杨棚、芭蕉、大丰、碧泉。在这些聚居区中,客家人乡音未改,民俗犹存,故此成为川北地区现存的最大的一个客方言岛。 + m; M1 s) W1 \8 z ( D3 k. Q3 Z# I/ T迄今的调查表明,已知的仪陇客家姓氏约有20多个,他们是朱、饶、陈、张、许、潘、丁、吕、林、郑、罗、杨、邓、彭、梁、王、萧、莫、余、缪。其中,陈、张、许、林、郑、罗、杨、邓、彭、王为万人以上大姓,潘、丁、钟、梁、莫等,约在500010000人之间。0 x. Y B0 u% k/ U! i
# @! P: \! y% a
在这些姓氏中,有名的大姓当数朱、丁二姓。0 x' n" m* A0 e0 }
! l' `( D- P7 E2 [朱氏为仪陇首姓,人数众多,宗支复杂,影响巨大,且涌现出了像朱德元帅这样的一代伟人(详见本书《朱德元帅传》)。据清同治七年(1868)续修的《朱氏宗谱》载,朱德元帅的祖籍为广东乳源县龙溪人氏,先祖世耀公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上川,初落业于广安州龙台寺,生子五:承先、开先、澜先、满先、文先,后卒于当地,由祖妣林氏携幼子文先公复徙仪陇大屋基。至乾隆三十一年(1766),又徙本县马鞍桥佃许姓田耕种,最后才定居于马鞍场大湾。由此生息繁衍至今已历十余代,而朱德元帅即系世耀公的第八代传人。而世耀公的其余四子,则分别散居于仪陇周边的广安、蓬安、营山、渠县等地,成为当地客家中的一支。 8 Q/ W$ l* f1 ^$ l9 i5 t0 \5 K% s/ a v5 _9 M9 p
丁氏原系福建上杭县朱市街人氏,后迁广东乳源县扶洞乡落业。康熙时,由第九代祖妣刘氏率四子人川,初居合川 县康家洞(今属重庆市)。雍正二年(1724)复迁仪陇马鞍轿顶山坎下,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由此致富。至清末时,已拥有田产2500多亩、山林7000余亩,常年佃户500余家,每年收租1300多担、收佃钱l 000多吊,另还开有酿酒、制糖作坊、布庄和钱庄,堪称仪陇客家之首富。! U5 f2 Q( e; r5 J2 [% ~; `* I0 Z
) N l/ }( C) f& R有关宗族高管人员的构成、分工、任职条件、监管和报酬等,四川威远县观音滩的崔氏家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较好范例。据民国二年续修的《崔氏族谱》载:该家族的管理层乃由族董一名、族长一名、族正一名、总首四名,侦缉一名构成,他们的分工、任期和任职条件为总首只管钱谷,收支账目,承办春秋二祭等。一年一更,上保下接,公选殷实,轮流充当。如下首亏欠无偿,该上首垫赔一半。族董、族长、族正总理合族公事,并理合族报告事宜,三年一举,必选才势双全、秉公执正、不徇情者。举之侦缉,招集原被两造攻提刑通信等事,三年一举,必选英年有胆不惮劳怨者。举之以上当事人员,均无薪水,夫马口案,有事谅给。6 `7 ^+ D4 W+ P! l! D/ X
( @0 u( v5 b( z4 g$ t6 i2.房族7 f I* f/ ~" F) v2 A
' j; o4 t5 X% k5 V$ O/ s) W. z: y" Y9 _
房族是横介于宗族和家庭之间的家族分支组织,它直接由宗族产生并凌驾于各家庭之上,其地位和作用有时往往在宗族之上。究其原因,乃是它与各血缘家庭之间的关系更为直接、亲近和紧密,特别是五代以内的小房族其关系更尤为如此。故在同一宗族中,他们通常把己房称为本房,把他房称为隔房,以用来区别血缘关系之亲疏。不仅如此,在宗族内部的活动中,除每年一度的重大祭祀和例行集会外,其余祠祭、聚会和扫墓等,都基本以房族为单位进行,这样既有利管理,同时也更容易联络和促进本房族人之感情。由此可见,房族在宗族和家庭之间发挥着重要的承上启下之作用,且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血亲链环,非如此宗族的统治将难以长期维持。4 S+ j# r3 B6 F, H9 ^, L: Y. h
$ L7 d8 _9 E/ _& d2 _' T. y调查表明,四川客家房族的产生乃有大小、早晚之分。相对说来,大的房族形成时间较早,即一般从入川的笫一代或第二代始分,也有从第三代、第四代始分者,后者多为第二代系单传或别的原因所致。以成都东山张氏中的最大宗支大梁、大柱、大用公支为例,其人川之初双亲便先后病逝于贵州和永川,仅遗下兄弟三人,后即以此分成三大房,散布于东山各乡镇,繁衍至今各有后裔数千人。另如,主居于以石板滩镇为中心的东山廖氏大家族,便以人川的第二、三代始分(详后)为大小房族,每逢宗族祭祀集会,便以小房族为单位召集族人,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以上系就大房族而言。至于这里所讲的小房族,一般系指迄今五代以内形成者,实则这是过去五世同堂大家庭的翻版。毋庸置疑,这样的小房族其血缘关系也就更近更加紧密,活动也就便于组织,特别是近十多年来在民间悄然兴起的每年扫墓祭祖活动中,大多都以这种小房族为单位进行,这样做既便于组织召集,同时也更便于相互交流和凑份子。 ; G& i6 {# {2 x9 } 2 ~0 U+ g; j3 A7 X, T和宗族一样,无论大小房族,在过去一般都推选有房长和执年管事等,以处理本房的各项事务。其余分管人员,则视需要而定,或固定或临时指派,所给报酬也各不相同。以成都东山客家白氏为例,据光绪《白氏族谱》载:当时白氏家族的各房均设有执年房长,每年正月二十日报换,并付值年薪俸钱二十千文,烟、茶、酒、饭、轿费、点心费并包在内,不得在公项内滥用分文,由此可见一斑。0 E1 Y I* c) o* d# }8 l
0 z3 M# d6 h8 A0 |$ L% f3.家庭 9 G& B, A u% _5 \ D/ q2 E; S9 r( ]+ s
家庭是构成宗族和房族的基本单位与细胞。过去四川客家在家庭的组成上,一直奉行着这样一种双重标准:一方面他们极力推崇五世同堂的大家庭,并以此作为楷模和多子多福的一种象征;但另一方面为鼓励子孙自立自强和避免因弟兄过多而引发种种家庭矛盾和由此产生之弊端,按照客家旧俗男子一旦成婚和生儿育女,家长就要分给其一部分财产令其分蘖,以组成在大家庭庇护之下的小家庭,这就是民间俗谓的树大分权,人大分家。当然这种分家和这种小家所拥有的自主权是极其有限的,有时甚至是象征性的,因为无论是家内和家外的一切大事还是大家长或长辈说了算,如此形成大家庭管小家庭和大、小家庭长期共存的特殊现象。一直要等到父母完全丧失持家能力或亡故后才能最后分家析产当家作主。届时,先从大家庭共有的田产中提留出部分用以赡养老人和供燕尝等之需,其余按弟兄的多寡均分,长子也不得多分,只有在这时他们才能取得对所分家产的完全支配权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家庭。 ' A0 J1 p. }! F- M; R. ~# v) |0 y- X7 U. G# V; B* I1 V
在四川客家的家庭生活中,过去由于受传统习惯的影响各家庭之间均实行的是家长制,家庭中的一切大事,诸如儿女婚姻、修房建屋、田产处置、对外交涉甚至购置大型器具等,一概由家长定夺。而这些家长一般都是指家庭中辈分较高和最有权威之男性,若本人年事较高和身体较差,难以履行其职时,可另委托一办事能力较强者代行其职,后者多被称为二当家,此一现象在人口较多的数世同堂的大家庭中乃屡见不鲜。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虽难以与男子相提并论,但对家庭之贡献却丝毫不逊于男人,有时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如小至针线锅灶,大至养儿育女,农田力活和经商谋生等,都离不开她们。总之在家庭生活中她们既是贤妻又是良母,还要饱受族权、夫权和封建礼教的种种压迫与欺凌,而有的乃就此成为了其中的牺牲品。尽管如此仍不为之屈服,任劳任怨,辛勤持家,充分显示了客家妇女与生俱来之崇高美德,如朱德元帅的母亲--钟老夫人便是其中之杰出代表。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10-22 21:39
(二)四川客家宗族的功能 2 R3 l1 ^& x' n- ? + _- W# l9 T7 |4 {% n! b3 e四川客家的宗族制自形成以来,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应有的作用,并对入川客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发展和家庭生活等产生过重大影响。其主要功能表现在:敬宗收族,祭祀集会,严格尊卑,建祠修谱,兴教助学,扶危济困,严肃家法,保护族人。仅择要介绍如下: 3 R" X5 ^ }2 K Y% S ^ 1 k9 Q8 n! l5 c: ]3 n# i f- l, f' h1.严格尊卑 , X3 F% k$ z& k: _: ]3 K+ ^7 L5 U6 w( [2 U4 l# K
在中国宗法社会中,宗族制的本质就是要以血缘划分亲疏,以名分排定尊卑,以便做到内外有别,尊卑有序,万万不可亲疏不分,以下犯上,乱了家规。如此一来,各宗族都把辨血缘和定名分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为此,他们一方面不遗余力狠抓族谱的编修和续修,并用大量篇幅排定世系,借以确定当事者的血缘、世系与尊卑。然由于谱牒所列世系查起来十分不便,一般族人就更难查找与熟记。为解决这个问题,于是一种简便易行的以字辈排行辨序尊卑的方法也就由此应运而生,这就是民间所说的班辈排行。按照此一方法,任何族人只要严格遵循统一字辈取名,即便是素不相识的远房之族,只要能熟记本族之字辈口诀,彼此间的上下尊卑关系也就能很快一目了然,而不致以年龄、外貌的差异,以下犯上,闹出笑话,有悖于封建礼制。3 V; V2 p' W/ ]# l1 ^; h" ]
2 ]& G: D1 ^; w* T$ Z
按照传统,过去四川 客家从生下来到长大成人所取之名一般不少于四个,这就是乳名、小名、字辈名和学名等,然在这当中最为重要的是字辈名,若谁要不按家族的统一字辈起名,必将会受到长辈的训斥和家法的重惩。事实上以今之观点来看,这种取名法仍颇有一定科学道理,因为他为我们揭示同姓不同宗或同宗不同房,以及同一家族中彼此之间的亲缘关系等提供了准确的依据。同时也正是这种字辈的存在,才使我们对四川客家社会历史的调查(特别是姓氏和宗族)得以顺利进行,并由此知道了各宗族的现存情况。 7 o5 w$ _. l: c# |0 c ' H! d* n1 i; s过去四川客家的字辈排行,皆由各宗族内的文化水平较高的长辈排定,经族长等认可后颁布执行。为让后代牢记遵行,他们除把字辈写进族谱外,有的还将其刻于木牌悬挂于祖堂,甚至刻于碑上立于祖墓前。与此同时,每年祭祀集会时还要定期宣讲,以便达到人人熟背世代遵行之目的。时至今日农村中的不少客家老人,对其家族的源流和字辈排行仍记忆犹新或倒背如流,这一切都应归功于各家族的高度重视和以上得力措施。 ( ~: {5 Z. [9 M+ \ / C# U5 E' w9 T+ x5 [从调查情况看,现存四川 客家各宗族的字辈排行,几乎都是入川后排定的,内中有的还是近年来新编而成的。至于入川前原有之字辈,除入川之初的前二三代人之间曾经使用过外,以后大多都重新续排未再沿用。虽如此,但这一切大多都在族谱中逐一注明,故稍加查阅便不难弄清,这给后人的寻根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一般说来,一个宗族多用一个统一的字辈排行,其间允许更改但须在谱牒中写明以免造成错乱。然对于大的宗族而言,有时为了区别房族的不同,各房之间又各自订立有子排行,为表明他们之间原属同一宗族,于是乃有意将分房前的数代字辈予以保留,如前述的张氏大梁、大柱、大用公三大房族的字辈即采用了这类编排方式。 ( e% v( h7 W" h4 d1 P3 q' C' U( Z% H3 K' d- N! D
四川客家的字辈排行,大多由一首四言、五言或七言诗组成,多为四句,少数为六句,另有的则以长联的形式出现,且联文长达40多字。在内容上,则有叙事、言志、求吉和叙其姓氏源流以及表其嘉行懿事等。总之,取材、立意各不相同,文化水平也有高低之分,并由此构成了其家族文化之一绝。' m+ H' q8 |+ d7 i4 \5 g7 s
7 B6 t9 ^/ j( A) F1 V
次则还需说明的是,并非所有字辈均排列于姓名中间,另有的系规定放在姓名之末,而这一切都不可擅自颠倒更改。* q/ W; `; t+ u. u R$ e
1 L! C- S* S5 D9 o% f
例如,四川辛亥革命中的风云人物周骏(谱名周昌华)所在的成都市青白江区福洪乡周氏,在清同治七年(1868)刻立的木牌上所列字辈排行的上下顺序规定为: 8 ]% W; A) d. x# l/ p# a7 H! I1 [1 V: x+ ^$ D* K9 M6 U1 o
子安正礼道,元华兴允良(上下上上上下下下上下)卿士猷为懋,朝适政治昌(下上下上上下上上下下)文章超奕世,恩泽焕隆光(上下下上上下上上下下)麟风家珍放,英贤泰运长(下上上下上下下上上下)又如,成都市成华区青龙乡袁氏,在清嘉庆十三年(1808)订立的字 8 P: `) q0 L& o1 o8 _' R' L 8 Q4 M. h" r* W" G- n6 }9 j辈排行中对上下顺序的规定则为:1 X2 S) {8 n' Y' q# p5 X8 [& q# c
( ~) O+ E6 q5 U5 x# x6 x' e3 @ - d* P, {# n1 L* ^) x2 g 第一节 四川汉族文化 s$ g: u, s! k; h! C0 g0 P / ?- e1 y3 L' M% C
& S0 s& i8 s3 F _1 ?" P# E) o
# O: `; g' S0 u, {& X' f
一、四川汉民多是外省移民的后裔5 Q: m0 I& M( ~; u" J. ~" y1 w) \
: Q0 ?. k8 z$ n4 k, W8 `
自秦灭巴蜀开始,外省各族人口不断迁入四川。其中有七次大移民对四川历史产生了较大影响。第一次是在秦灭蜀、巴之后,秦移民万户入蜀,约四、五万人;第二次是从西晋末年开始,北方的四百年战乱,导致全国性的北方人口向南大迁徙,在这一时期,邻近四川的陕西、甘肃移民大量从秦岭进入四川;第三次在北宋初年,又发生了全国性的北民南迁,在这个时候,陕、甘移民入川;第四次是元末明初,以湖北省为主的南方移民入蜀;第五次是清代前期十余个省的移民入川,这次以湖北、湖南(当时行政区叫“湖广省”,还辖广西一部份)移民最多,而今民间传说的“湖广填四川”,这次大移民前后长达一百多年,移民人口达100多万。第六次是抗日战争前期到全国解放,抗日战争时工厂学校内迁,人民群众逃难;解放大军“南下干部”定居四川;第七次是支援“三线”建设大批的外省人口来到四川,他们奉献了青春,养育了子孙,为四川的工业化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6 v; B- s0 ^8 i0 H4 y; j& r# ]2 j$ u 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10-23 11:01
四川各姓家谱资料显示,四川人祖籍多来自外省,尤以清代湖广填四川迁来人囗规模最大,后裔人口最多。汉族同胞在不同时期从不同地点带着不同的任务和目的,也带着各地不同的地域文化进入四川,在适应四川环境基础上与当地各民族文化相互碰撞交融,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汉族文化。这种文化表现出闽粤文化、齐鲁文化、三晋文化、江浙文化、山陕文化交融的痕迹,又表现出有汉文化深受四川各民族文化渗透的特点。6 i7 L7 K. S7 K$ H9 Y! @( H
+ f3 P9 P# `2 v# W
二、四川汉族文化中的移民文化特色 & O2 u( r3 }' Q" }1 O M ) J* y% S9 P, @
(一)、五方杂处,同里异俗* `. m8 l4 x3 e3 l; M: Z4 [* m' J+ {
, p; D0 t) i( J, \; Q0 ~
外省移民来四川后,先是挿占为业,后又寻荒开垦,各省移民居地交错,五方杂处于各县境内。不同省籍的移民之间表现出文化差异,同里异俗。其中最为明显的是方言差异。汉民虽然都讲汉语,但其语音、语调、俗语词却有明显的差别,逐渐融合为各方土语。如:成都话称四川“官话”,另有川北方言、客家方言、中江方言、乐山方言、西昌方言等五花八门。甚至还有在同一方言县、方言乡之内,邻村数百米之间,两个村寨语言存在相去甚远的情况。最典型的是西昌方言区内另有小渔村方言,冕宁境内又有凹古脚方言,故逢场赶集,往往是南腔北调,语音殊异。 9 W" \8 j9 `- Q7 s * k$ y" t6 _/ T 与此相类似的是同里异俗现象。在饮食、服饰,婚丧礼仪等方面习俗也存在明显差异。在乡村,移民后裔往往聚族而居,在城区也多是一个家族占一条巷或一个四合院,平时多有来往,但祭祖扫墓、娶媳嫁女,大家各按祖籍习惯行其传统礼仪,互不干扰。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10-23 11:04
(二)、各省移民竞建祠堂、乡庙与会馆 4 W Y) V) ]) Z) d( W1 a9 N1 {1 C9 } ' E) L: i. q) m
移民们带着外省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来到四川。同一祖先移民往往聚族而居,而联系本家族成员的纽带便是族谱和宗祠。四川各大姓均修有族谱,子孙取名按辈排行,记录在谱。宗祠中供奉迁到四川的第一代祖宗为始祖,逢年过节,共同祭祀,遇有重大事情召集同族人共同商议,并以此联络感情。许多宗祠又是本族子弟的“学堂”或私塾,也是教育本家族子弟修身齐家之道的场所。如洛带的客家人祠堂中有一根“醒酒桩”便是为锁拿酗酒子弟而设。解放后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有政府保障,家族和宗祠也就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基础。而族谱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成为谱系学和四川历史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 @" U) d" X& `$ G1 h6 N# O
# s+ a' t% L- S+ Q# K, C9 q 乡庙和会馆也是移民历史的产物。移民们来到四川,创业致富。但他乡虽好,故土难忘。各省竟建乡庙以寄乡思,凝集乡情。若遇天灾人祸,同乡也可相互救济。 3 N$ P/ m: o7 p4 E, F
因此乡庙既是同乡祭祀酬神、祈福的处所,又是同乡会馆所在。有些会馆还与该省人在四川的产业相关,如自贡的西秦会馆便与盐业相联。各省移民所建乡庙多用同一庙号。如云南人的景王宫,广东人的南华宫,福建人的天圣宫,陕西人的北圣宫,湖广人的禹王宫,贵州人的忠烈宫(俗称黑神庙)。4 A7 w" s+ t9 `1 u* j$ _# [
7 T" d+ t: E) f' E; p4 W 四川各地前后建过会馆很多。各地会馆无论规模大小都是当地数一数二的有名建筑群,也是当地宗教文化活动中心。建筑艺术既有原省建筑风格又结合四川实际。乡庙会馆有土地或其他产业,其收人用于同乡活动的经费开支。会馆还修有一些客房,为原籍来川同乡提供帮助。清末社会动荡,经济凋蔽,加之移民后裔渐渐融合成为当地土著居民,故土意识日益为热爱四川之情取代。对乡庙会馆之事少有情趣,许多建筑失去昔日辉煌。进入民国,城镇会馆及其田产多被征用,渐至衰微。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10-23 11:05
自贡市自流井区的西秦会馆,是陕西盐商们修建的会馆。寺名武圣宫,主供关帝神位,亦称关帝庙,俗称陕西庙。殿阁巍峨,造型奇特。1988年1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设在馆内。9 q8 _# O! Y, |) p3 g
; V( j% B, P& W+ z
(三)、适应四川环境又融五方特色的饮食文化 9 q, f* Y! k+ b3 L8 T + N) n/ Q/ U8 q; Y" u- f \% h2 p# L 1、川菜自成一家,一菜一格。各地移民原有不同的饮食习俗。如广东人喜食甜,湖南人喜食麻辣,江浙人食味淡,云贵人食味浓,关中山陕人吃东西大碗大钵,江南人细碟小碗,各有不同。但移民来到在四川,气侯环境,物产原料发生变化。再加各省移民杂居共处,结友联姻,亲戚邻里逢年过节共聚饮食,相互影响,积淀形成取四川特产,融五方习俗,适应四川气侯又符合众人口味的饮食特色。川菜成为中国四大菜系之一,菜肴制作烹调方法有蒸、煮、炖、烧、凉办、镶碗、油炸等。但强调一菜一格,大碗小碟齐备,菜味兼顾各省习惯。蒸肉有甜有咸有粉蒸,凉办菜有麻辣也有清香,镶碗用各种山珍和肉类拼成图案,园子用油炸,但汤则取清淡,谓“清汤”。兼顾亲友中不同移民的口味。9 v! B; G- c0 J/ m3 w1 N2 N
9 e% p" p! ~% w9 x0 C
2、四川小吃甲天下。四川物产丰富,商旅如云,文星荟萃,民安逸乐,各地移民利用四川特产,制作出品种繁多的风味小 吃。四川各地有独特精制的名小吃美食品。选料严谨,味道多变,据统计品种不下200种。成都1/3的店铺是小吃铺,众多的名小吃可谓全国之冠。0 q8 L3 ?( s X$ R3 }# A9 M" v5 |
! K$ w+ C4 a, u( F% h
四川名小吃多由小商小贩在长期经营实践中,在吃食的色、香、味上精心制作,天长日久,逐渐创制出某人或某个地点的名小吃,如龙抄手、赖汤元、钟水饺、川北凉粉、会理耳快、普格小笼包子等等。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10-23 11:11
此外,三合泥、鲜花饼、叶儿把、珍珠元子、蛋烘糕也十分有名,油茶、蒸蒸糕、发糕、麻花、马路糕、”三大炮”、糖油果子、凉面、肥肠粉、酸辣粉经济实惠,价廉物美,倍受人们欢迎。: i6 N/ V) [# h# O9 I
. [: L/ S9 @ i" ~3 O0 Q6 c' P
四川小吃以调料配制著名,如灯影牛肉、怪味鸡块、缠絲兔肉、凉拌肚条、夫妻肺片、麻婆豆腐等,皆享誉中外。$ t; G4 }% R% K' o. e) H
3 K3 u, M5 A, m: p) M# s S 三、享誉天下的灯会与花会 ; |0 S; G/ Q [3 P# N * x6 ^8 S8 D& s6 d7 {) G0 K 元霄观灯是汉族文化习俗之一。自古四川灯会就巴蜀文化的独特内涵驰名全国。发展至今,龙灯、狮灯、车灯表演独具魅カ,灯谜内涵丰富,开智传道,润物育人。各地灯会多姿多彩。而自贡灯会可以说达到四川灯会的高峰。“天下恐龙多,自贡是个窝”四川人创造性地将神奇的恐龙作为灯会的主题,恐龙与灯会的奇异结合,又使自贡灯会相得益彰,华光流彩。 ; b6 `4 z8 g3 E P$ t * T: g$ @, r3 i; b' K
% w2 D9 M9 Y. l$ d ~2 I0 F3 v 自贡灯会规模大,场面辉煌壮观,在占地150多亩的自 贡市人民公园内,装饰有数以万计的彩灯和盏盏工艺灯,利用灯的不同形状、色彩、图案,借助予声响和动作,巧妙组合、布局展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设计出:女娲补天,西游记、后羿射日,天仙配、红楼梦等灯组。“金龙抱柱”“二龙戏珠”“龙凤呈祥”、“龙腾虎跃”、侏罗纪风光、飞禽走兽等景观;展示了四川人对社会文明和自然美的追求。 ; T& o3 f- N% k; l, _- q$ M; b# S; y; E# Z - L# h1 X8 r* ?& w
) O. A* x9 w* p# }" M 四川气侯温暖,地土肥饶,适宜四季鲜花生长,而川人有钱有闲,又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育花爱花惜花赏花便成了四川人雅趣之一。故历代花会不歇,最集中的是每年春天的“青羊宮”花会。新都桂湖的桂花,及各地的花会,万紫千红,赏心悦目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10-23 11:25
四、宗教上的三教相容7 X; y# e7 P# g$ l
. o6 \: B& E z- x: N2 A 佛教是从印度传来的宗教,儒学是中国思想舞台上占统治地位两千多年的学派,道教是中国士生士长的宗教。东汉以后有人将儒学称为儒教,儒、佛、道三教在中国都广为流传。历史上儒、佛、道三家互相排斥,斗争始终没有停止。宗教场所界限分明,如峨眉山、五台山供佛,青城山、鹤鸣山奉道。而四川境内却存在三教互相包容的现象,寺庙山场也无严格的教派之分。象西昌的泸山,盐源的莲花山等处,儒、佛、道三教宗教场所共于一山一岭,三教不同的神祗供奉于一殿。佛家的光福寺、观音阁,道家的五祖庵、玉皇殿,儒家的文昌宫等三教寺庙共处一山。更奇的是山上有僧尼主持的寺观名叫三教庵,又有道土主持的三教殿。殿中太上老君、释加牟尼、孔夫子并排高坐,同享人间香火。文昌宫正殿里中间供的是仓颉夫子、文昌帝君,左边供的是道家的真武祖师,右边是药王孙思邈,前殿供财神,魁星和天公地母;普提寺同时有大雄殿、观音殿、王母殿等宗教建筑,同时供奉金母、斗母、观音、如来、李老君供像。泸山寺庙虽所奉神佛不同,宗教教义相异,但各寺庙宫观友好相处,互不排斥。无论哪一庙逢庙会之期,如四日初八的佛祖诞辰、二月初三文昌会,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三次观音会,还有七月十八王母会、九月初九玉皇会,都要除本庙举行隆重祭祀活动外其他各寺也要庆祝祭祀。整个泸山各大寺庙香烟紫气上下缭绕,钟罄之声遥遥呼应。香客游人在一日之内,即可面佛访道也可祭儒家先师圣人。盐源莲花山即公母山的情况与泸山大同小异,且莲花山的僧尼道土可以结婚生子。除泸山和莲花山三教共山之外,凉山境内的一些寺庙也有三教共寺现象,如冕宁北门外的小堡村祖师庙大殿内,正中供奉佛家的观音菩萨,右边供奉道家真武祖师,左边供奉文昌帝君。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10-23 11:27
三教共山这种奇特的现象引起许多人的注意,也有人从事过这方面的研究,但元甚有影响的结论问世。其实这大概缘于两方面原因,一是自汉代董仲舒对儒学进行第一次改造,创立了新儒家思想占据了中国思想统治的舞台,与此同时道教也在汉代形成,佛教也传入中国并获得日益广泛的传播,佛教徒们根据中国实际不断对印度佛教进行改造,适应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冶,得到多数封建统治者的支持,多此相反的是传统儒学逐渐表现出与现实需要不相适应的地方。宋明以来,周敦颐和程颢、程颐、朱熹等人对儒学进行了第二次改造,形成了以强化封建专制主义为核心又融儒、佛、道思想为一体的理学。更稳固地占据着思想统治的舞台。这就缓和了长期以来三家互不相容的矛盾。但外地文化发达之地,各教派己建成相对固定的宗教传播基地,外部力量不易挤进。凉山汉民多数是明朝以后,从不同地区迁来,带来了各人祖籍的不同信仰崇尚,接受的是理学教育,来到凉山五方杂处,相互影响,也就不在乎只信哪一教了。第二是在封闭的四川,外地迁来的汉族受当地少数民族原始宗教多神崇拜的影响,其宗教观念中饱含信神、信善、积德、祛邪恶保平安的愿望。于是,见庙就烧香,见神就磕头。老百姓对三教都崇拜也就出现了三教互相包容,三教共一山,三教共一殿的独特宗教现象。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10-23 11:41
第二节 四川藏族文化 ; J7 |1 F& Y' l ) \" l! r6 [" r9 Z/ { 一、藏族历史与分布 6 ^' z C+ G+ D! q% \# [/ F* ` ' F* p& @( n- D6 c3 h) n6 h" T. ^ 藏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自称“博巴”、还有“兑巴”、“藏巴”、“卫巴”、“安多娃”、“康巴”等自称。公元7世纪,松赞干部统一吐蕃建立王朝,唐宋称其为“吐蕃”,明朝时称“乌斯藏”直到康熙年间才称“西藏”,藏族称谓亦由此而来。自唐以来与中原政权友好交往。公元641年松赞干布与唐朝文成公主联姻,被唐封为附马都尉西海郡王。 - U1 f; G9 e$ \5 ^0 N: }+ x& ?" g # ]6 t. c7 q* W, O, ^+ Y0 i
公元71O年,吐番赞普犀德祖赞与唐朝的金城公主联姻,与中原政治、经济、文化交往加强,使西藏社会得以较大发展。元朝时归入中国版图。清朝,在中央设置理藩院,管理西藏、蒙古等地事务。正式册封达赖喇嘛(1653年)和班禅额尔德尼(1713年),设立西藏地方政府“噶厦”(1751年),并任命驻藏大臣(1728年)。现在藏族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及青海、甘肃的甘南、云南迪庆等地。四川境内藏族人口127万,主要聚居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木里藏族自治县。石棉、汉源、甘洛、越嶲、冕宁、西昌等县也有不少藏族同胞与其他民族杂居。 ! Z7 i; Z; n7 y& y / a* |2 u! u5 l. p7 x 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10-23 11:42
二、藏族文化内涵丰富3 A4 O6 h: t( o; ^
" E" P& l* s, I% v
(一)、方言众多的藏语言文化。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从大方言分藏语分为卫藏、康方、安多三种方言。而各地藏胞又还有许多小地域方言。如凉山州境内藏语就有尔苏西番、多须西番、尼汝西番、纳木依西番、普米西番。虚米西番不同的方言。藏文是7世纪初制定的拼音文字。$ b1 n4 B: O) j8 X2 S ]8 T
" V# S$ V6 X& ?0 b# L (二)、历史悠久的历法。藏历为阴阳合历,已有1300余年历史。据藏文文献记载,始创于吐蕃王朝赞普(王)松赞干布,迄今仍通行民间。藏族最初运用物候观察,以麦熟为岁首;后受古代汉族历法、印度历法的影响,自公元624(唐武德七年)起始有纪元,称“火、空、海”纪元;至7世纪中叶开始用12年循环纪年;至9世纪前期开始使用60年循环纪年。到1027(宋天圣五年),吐蕃把印度《时轮经》翻译为藏文,这一年是藏历阴火兔年(汉历丁卯年),遂以此年为纪元,从阴火兔年始,每至阳火虎年计六十年,称为一个 “饶琼”或“饶迥”。发展至今藏历以“五行”(指木、火、土、金、水)阴阳配合十二生肖属系年,每60年一周,以阴火兔年(丁卯)为始年,月有大、小建,一般三年置一个闰月;木里大寺的大师们能用算学推算出月蚀、日蚀及地方近期气象。石棉县蟹螺乡藏族,一年只有一个节庆“还山鸡节”,时间定在农历八月初九至十二日之间。农历八月,又名酉月,即鸡月。八月过年还鸡愿,显然选择的是属鸡的酉月。表明尔苏传统使用的历法深受古夏历影响,以寅为正月,八月为鸡月。当地藏族的选择日子推算方法也很特別。自初九至十二日,四年一轮。即今年如果是初九开始过,明年就是初十开始,第五年又回到初九。5 K/ k- }/ N d
7 L# G5 }% t. {4 r1 {' p( ^% P- k
(三)、普遍信教的民族 。四川境内的藏民有本教和佛教等宗教信仰。聚居区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喇嘛教又分为红教、白教、花教、黃教等教派。黃教影响最大,解放前黃教在木里等地取得政教合一的统治地位。藏族群众把宗教看作心灵的寄托,一切思想、言论、习俗无不染上宗教色彩。特别在藏族聚居区,一切社会文明几乎都围绕着佛教教义展开。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10-23 11:44
人们的思维方式、伦理道德、生活习惯、文学艺术都受到藏传佛教的深刻影响。学习佛经既学习藏文及大小“五明”知识,研究佛教经典发展了藏医藏药和天文历算,也提高了藏民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文化知识水平;修建寺庙发展了藏族建筑文化;为了塑造佛象和酥油花、绘制唐卡,发展了藏族雕塑绘画艺术;为了缝制菩萨衣袍和僧装,发展了藏族的缝纫、制革、制氆氇、刺绣、剪裁等手工艺技术; ) t6 F% {4 e( @' f; m 3 P) X2 [/ N+ i8 Q) E6 S1 Z, e
如藏族的衣饰讲究色彩艳丽,选择黄、红、绿、蓝、白五色衣料相配制成,他们说黄色代表土地,蓝色代表蓝天,白色表示白云,绿色代表河水,红色代表空间的护法神。白色的哈达献给尊者和客人表示纯洁和友谊。人人身上要佩戴佛像盒、吉祥带,学恰。把装饰品美和佛祖保佑的意愿紧密结合。, \1 ]/ u9 R! i: ]
4 y: Q- }' ?5 j; ? 党项羌是我国古代分布于西北地区羌族的一支,西夏王国(公元1038—1227年)是以党项羌为主体建立的我国历史上又一著名的地方政权。 . {4 R) y( q9 `+ i8 I ) C! Z8 x% M! B1 B; ]/ Y* s- O6 q
1842年鸦片战争中,羌族士兵开赴浙江宁波前线英勇抗击英国侵略者;1860年羌族人民积极响应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和其他民族一起占领了松潘、叠溪等城镇,坚持斗争达六年之久;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10-23 12:06
1911年茂县、汶川县的羌、汉人民举行反清起义,占领了威州城,结束了清王朝在羌区的统治。 & I$ R! M5 H. w. W9 H8 h t( g& g' ]2 M- v* m* X3 d
1935年,红四方面军经过羌族地区,羌族人民踊跃参军,仅茂县一县就有1000多人参加了红军。 & B1 d; V& ~% n3 C # r$ U( g; B1 `5 l/ o5 h
1950年1月19日,羌族人民获得解放,接着又进行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1958年7月7日建立了茂汶羌族自治县,实现了当家做主的自治权利。 : u* G& N, d' `* |/ s) K9 M/ i
! s0 C6 q9 s. k
羌族无本民族文字,通用汉文,但有自已的语言。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分南北两大方言。羌族生活的地方,土地肥美,资源丰富,盛产苹果和花椒,名贵药材繁多。羌族现主要经营农业。工业从无到有,已兴建起制革、造纸、木材、水泥、化肥等工业。悠久的历史,羌族人积淀了独特的文化。6 l( }- P6 W+ u- b" B$ Z$ J$ H0 r9 @
8 n6 F5 Y1 D( k& t% j! r. n 二、羌族卓越的建筑技艺 - W3 s7 x! [9 z5 P" I ' }7 o+ n1 K' q: A
1、石片砌房。羌民住房多用石片砌成,多为三层园木横梁平顶方形, 每层丈余高。梁上搭板。顶层木板或石板伸出墙外成屋檐,板上密盖树枝、竹枝,再盖上黄土穷实,不漏雪雨,冬暖夏凉。 6 l! q! Z0 w% P 6 h, }1 b& ?/ F 2、碉楼。碉楼最能体现羌人建筑才能。碉楼以乱石碎片为材料,仅以黄泥为粘合剂。修建时一不绘图,二不吊钱,更不用柱梁支撑,全凭自测和手工筑成。碉楼多在10层以上,高达10余丈。其形状成四角形、六角形或八角形,上窄下宽。羌寨和岷江两岸山腰上碉楼矗立,建筑棱角齐整,结构严密,有些200余年前建成的碉楼, 历经几次大地震至今完好无损。羌族人对治水有丰富的经验,举世闻名的川西都江堰水利工程,就是2000多年前羌族人民和其他民族一起修建的。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10-23 12:08
3、索桥。索桥是羌族人民的伟大创造之一,早在1400年前,羌族先民就已开始建筑索桥。今天,飞架于岷江两岸的座座索桥以及举世闻名的都江堰索桥无不凝结着羌族人民的才能和智慧。在羌族人民的交通设施中,溜索是不可缺少的。在波涛汹涌的岷江上,用一根或两根碗口粗的竹缆取倾斜之势,系在两岸的石柱上。渡江者以皮带或麻绳紧束腰间,身悬绳上,飘然而过。3 B% f6 ~! S* h
( K! O' O# }* J- Z 4、栈道。兴修栈道也是羌族人民一大历史功绩。羌族栈道有木栈和石栈,木栈建于茂密的森林之中,铺木为面,杂以土石;石栈施于悬崖绝壁,缘岩凿孔,插木为桥。这些栈道曾被称作羌族入民的”生命线”,它对促进各民族文化和物资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 . u/ V! Y& t( n; L / N' Z: g0 i2 N) b
三、独具民族特色的羌族节庆# F) j+ p' c. g. h9 U- w7 ^
$ h5 I6 V4 n2 s6 ~9 n1 d6 k 1、羌族年节。古老的原始宗教信仰是羌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羌族有自己的历法,传统的羌历新年是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这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年节的宴会又称“收成酒”。年节这天全寨人到“神树林”还愿,焚柏香孝敬祖先和天神,要用荞麦粉做成一种馅为肉丁豆腐的荞面饺,有的还要用面粉做成牛、羊、马、鸡等形状不同的动物作为祭品。次日,设家宴,请出嫁的女儿回娘家。届时要举行各种进行各项节日庆祝活动,年轻人跳起节奏明快、舞姿雄健的"沙朗舞"、"皮鼓舞"等民族舞蹈,显示了羌族人勇敢豪迈的性格。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10-23 12:09
2、祭山会。 是祈祷丰收的的祭祀活动,除已婚的妇女不准参加外,全寨的人都要带上酒、肉和馍去赴会。会首由全寨各户轮流担任。届时会首要备好1只黑公羊、1只红公鸡、1坛咂酒、3斤猪肉、1斗青稞、13斤面做的大馍和香蜡、爆竹、纸钱等,按规定摆好,由“许”(巫师)主持祭祀,祈求天神和山神保佑全寨人寿年丰,并将山羊宰杀后煮熟,连同其他食品分给各户,过去称“散分子”。最后大家席地而坐,互相品尝各自的祭祀食品。 % o* Z% E- S# k4 V9 h) z 1 D2 q: r& |: W+ p% B7 k# m+ C, v 三、独特的服饰文化 4 p) b. t( W! c# @+ k3 E+ o : H1 m9 z$ c8 _9 |5 r2 q; o" r" X 羌族的服饰较为朴素,男人喜着青色或白色头帕,穿自制的麻布长衫,外套一件无袖子的羊皮褂子,这种褂子可用来防寒、挡雨、垫坐。脚穿有鼻的“云云鞋”,鞋子绣有云彩图案及波纹,鞋尖微翘 ,还穿皮鞋、布鞋。脚上裹牛、羊毛制的毡子绑腿,绑腿有保温和护腿的作用,年轻女子还在绑腿上缠红脚带子,男女皆束腰带。 1 x7 i+ [; u3 K1 U7 c- K7 v
羌族妇女亦喜缠青色或白色的头帕,青年妇女常包绣有各色图案的头帕或用瓦状的青布叠顶在头上,用两根发辫盘绕作鬓;一般冬季包四方头巾,上绣各色图案,春秋季包绣花头帕,穿有花边的衣衫,衣领及袖口上镶排梅花形银饰,腰系绣花头帕,系有花边的绣花飘带;喜戴银牌、领花、耳环、圈子和戒指等饰物,富有人家还在戒指上镶嵌玛瑙、玉石及珊瑚,有的胸前带椭圆形的“色吴”,上用银丝编织的珊瑚珠,用来祈求佑福增寿。 . Q# s" X" N4 Q# K $ M' J+ F2 {6 N- X; P" E* r+ g 刺绣、挑花、编织是羌族人民的传统工艺。他们利用传统工艺制作出别致、朴素的羌族服饰。羌族男女皆穿形似旗袍的麻布长衫,外穿羊皮背心,晴天皮毛朝内,雨天皮毛朝外。女子男子缠黑头巾。 ; N& K/ @, X( H& t: x1 y- j# ? ( b0 M4 Q3 r$ B, e7 Y3 K/ J 羌族妇女的服饰比较鲜艳,她们多穿蓝色或绿色的花边长衫,衣领上镶有一排小颗的梅花形图案银饰,腰系绣花围裙和飘带,常戴绣花黑头帕。 羌族男女各有一独特的随身携带物,妇女为银制针线盒,男子为银制烟盒。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10-23 12:10
美丽的长衫,套上既能御寒又能防雨的羊皮褂子,古朴又厚重;羌族妇女腰间系着绣有”喜鹊闹梅”图案的围裙,形似小船的”云云鞋”上绣着鲜艳的图案,给人以趣和美的强烈感受。( B0 i0 O0 U$ P
% w; S8 d2 K0 `& v
四、独特的饮食文化 $ X5 O7 w, \ k, s; u 5 |+ p3 |2 K* o: n
羌族以农业为主,以畜牧业为副,以狩猎和多种副业为辅助。长期积淀形成独特的饮食文化。 - S6 J2 Q, C( c1 f9 F; L* t- ?' U5 C + E6 k V$ O6 ~7 G
厚重的酒文化,咂酒是羌族自制的青稞酒。每逢节日、婚丧、祭祀、聚会、待客或换工劳动,必备丰盛的饭菜和美酒。结婚吃“做酒”,宴客吃“喝酒”。重阳节酿制“重阳酒”,储存一年以上方可饮用,重阳酒因储存时间较长,酒呈紫红色,酒醇味香,是重阳节期间必不可少的美酒。 9 z' z+ ^/ o3 n& v/ y% b' v" h/ B0 d : @4 l3 p. |# a( L* H5 ~) i! `; K
菜品中注重药膳。羌族所居之地名贵药材很多。羌民利用当地药材形成一些传统的药膳菜:羊肉附片汤;羊归汤;猪肉杜仲汤。以上三种都能补肾。黄芪炖鸡或黄芪(当归、党参也可)加上几两炖猪肉也能补血益气。虫草炖鸭,能滋阴补肺益肾。制作猪膘肉也用一些药物作香料。主食中也有洋芋磁粑、玉米蒸蒸等绿色食品。 1 R/ c8 G; G: d& x% O 1 \6 C/ }' l+ f3 _, N 五、原始古朴的婚俗。羌族结婚礼多数是在晚上举行,结婚前新娘家要向亲友展示聘礼,沿途亲友要给送亲的队伍设宴接风,新娘不能进食,故人们戏称“账死伴娘”。婚礼后新郎要陪新娘回娘家,娘家要备好“回门酒”,亲友要向新婚夫妇馈赠礼物,并致词祝福。羌族民间有的地方还有“逗新郎”的习俗。在回门酒宴席上给新郎用四尺长的筷子,筷子后面再拴几个马铃薯做筷子坠,要新郎使用这种筷子,隔着几盏油灯去夹用肉丁和豆粒做成的菜,如果因为筷子长,夹不起菜,或油灯烧着下巴,就要被罚酒,这种活动既是节日聚餐,也是一种娱乐。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10-23 12:11
六、多姿多彩的羌族舞蹈。 羌笛悠悠传千古,石栈巍巍柱西南。伴随着羌笛的是羌人独具持色的舞蹈。 : _. [5 E8 i! `& `6 K 7 Z) S% M+ a+ b V# h
羌族舞蹈在民风习俗和群众生活中有重要意义,每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种植、收割、放牧、狩 猎、盖房、治病等活动,羌族人民都要跳舞。其民间舞蹈类型有自娱性舞蹈、祭祀性舞蹈、礼仪性舞蹈、集合性舞蹈几大类。传统舞蹈主要有“跳沙朗”(羌族锅庄舞)、“跳盔甲”(又名“铠甲舞”)、“跳皮鼓”、“兰干寿”等。 ' b' F$ X; o4 ^* [ ; X: t3 n: z( D' ?+ _# U
以羌族锅庄(羌语跳“沙朗”)最流行;传统的祭祀风俗舞"跳盔甲"也极富浓郁的民俗风格。巫舞是羌族祭祀舞。因为羌族普遍信仰万物有灵和崇拜祖先的原始宗教,在祭祀山神、祈求丰收时耍跳舞蹈,这种舞踏来源于古西羌风俗。舞者戴凤、狮、虎、豹、牛、羊、猪等面具,以凤领头碎步入场,以舞蹈娱神。因为在各种类型的祭祀舞蹈中都以巫为组织者和领导者,因此统归为巫舞。% q7 i' l. E2 f2 t5 b. M, O
: \/ w1 `5 i# q, i 锅庄大多在室内锅庄旁进行,是一种具有浓厚游牧生活特色的舞蹈。它与流行在四川、藏北地区的藏族锅庄舞(即"果卓")在形式上有相似的特点。舞时众人拉手而跳,载歌载舞。通常由慢速、快速两段组成,浑然成一个整体,其节奏皆以歌声协调,无其他伴奏。在羌族锅庄舞中又分为喜事锅庄和忧事锅庄两种。喜事锅庄,是在节日、婚嫁和劳动之余时所跳;忧事锅庄,是为老人举行丧事所跳的舞蹈。内容多为对死者的赞颂,对死者亲属的安慰。 ! R) b2 A/ E! Y' q6 \' p + \1 X. f. x* j; W
建国后,在羌族、藏族聚居的阿坝州设立了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而今古老而年轻的羌族,正在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羌族人民从传统的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和工业迈进,过着和美富裕的新生活.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10-23 12:13
第五节 泸沽湖畔的摩梭人文化/ l; i4 k4 V6 L4 A+ l7 {
$ Q7 m8 ]* n/ w# m o9 I
一、母系氏族制度的活化石 9 i1 \- s- N: r5 n7 v0 r $ V) M- M" W/ Q$ a
在四川盐源县左所与云南宁蒗县交界的泸沽湖畔,有21个村寨里住着摩梭人。他们的社会结构以母系氏族大家庭为基本单位,子女只讲母系血缘亲属,忽略父系血缘系统。儿女从母不从父,由母亲和舅舅抚养;婚姻以男子到女子家中偶居的走婚形式实现。7 c: Y1 n3 B( _+ I8 a
: p6 f2 E) K5 B. l' A
这里存在着以母亲为核心的传统观念。妇女在劳动中起主导作用,财产大家共有,平均分配。人们称其为世界上最后的母系部落,是母系氏族制度的活化石。今摩梭人口约有5万人,泸沽湖周围是其最大聚居区,还有一些分布于云南和木里的瓦厂、博凹等地。 6 y0 B$ U( S! n1 e7 w9 A ' l4 H O' ?0 T# g: S4 y9 C* `
二、摩梭人与众不同的历史进程- R- ^4 s/ W/ \3 L3 F2 v
$ | B3 n4 R- v( R: X w" S$ w 摩梭人自称“纳”、“纳日”,他们在四川户籍上“民族”一栏登记为“蒙古族”。在云南户籍上登记为“纳西族”。一些学者认为他们是古氐羌人的后裔。春秋战国时居住在青海河潢一带。后辗转迁徙来到交通极为不便的泸沽湖畔。这里信息闭塞,几乎是处于世外桃园的摩梭人,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繁衍生息。外界的社会进步,对他们而言真是“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了。他们在这没有喧嚣扰攘环境中,维系着母系大家庭。过着宁静温馨、淡泊的日子。故摩梭人社会生产力低下,在21世纪的今天,他们只走过从原始群居到母系氏族的阶段。但这里毕竟是中华民族统一国家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社会的进步,不可避免地对泸沽湖畔的各兄弟民族发生影响。摩梭人社会也有新的变化,如:元代喇嘛教开始传入,而明代中后期藏传佛教黄教教派取得政教合一的地位后,藏传佛教在泸沽湖地区也广泛传播,致使摩梭人既信仰自己传统的达巴教,又信仰藏传佛教。两种宗教在相互影响中发展。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10-23 12:14 本帖最后由 1156824942 于 2012-10-23 12:17 编辑 q3 ?0 {; Z) w# R 1 I0 l U! v4 f. Q元、明、清时期,中央王朝政府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洪武十四年,摩梭人酋长喇丫被封为左所土司。泸沽湖地区出现了在母系氏族制基础上,模仿奴隶制民族推行等级制度的社会现象。于是,摩梭人中出现了三个社会等级:仕沛(土司),责卡(百姓),俄(奴婢)。土司是统治者,实行农奴制的统治和剥削。采用相应的男娶女嫁婚和父系继承制。将政教大权集于一家。 v/ c# _+ D; }3 i/ V) \4 n7 O
3 r5 H2 V# z2 w$ B9 O& j! N 泸沽湖畔的摩梭人有母系家庭、母系与父系并存家庭、父系家庭三种类型家庭存在。其中,纯父系家庭不足10%,解放前主要存在于土司阶层,现在主要存在一些国家干部中;母系与父系并存家庭占30%,这种家庭中有一部分人实行嫁娶婚或入赘婚,一部分人实行阿肖婚。嫁娶婚主要发生在有男无女之家,入赘主要发生在有女无男之家。但无论婚娶或入赘,一个家庭的同辈中只能有一人,其余的人仍实行走婚。故婚娶者以父系论长幼,走婚者以母系血缘定亲疏,造成一个家庭中母系与父系并存。母系家庭比例最高,占摩梭家庭总数的63%,而这种家庭源于阿肖走婚,又与阿肖走婚共同构成摩梭人独特文化的基因。在母系家庭里,血缘按母系计。个家庭少则几人、十几人,多则几十人,都是一个或几个始祖母的后代。家中只有母亲血缘的亲人,没有父亲血缘的成员。家长称达布,由一个能干的年岁较大的妇女担任。全家生产生活及社会交往全由她安排。妇女们是家中的主要劳动力。9 c! `; D1 y- d- {$ \! j; D- |
" S+ f- B# d+ F' {. q X" o
四、以母为尊女为贵的伦理思想$ W; _3 C2 g$ C& ? N. z; U2 Z# ~
, c+ Q( L% w" o. ]+ I! m' P
在伦理思想上,摩梭人处处体现母为尊、女为贵的传统观念。在摩梭人看来,一切美好的,伟大的、神圣的事物都是母性的。人类赖以生存的山是母山,湖是母湖,主宰护佑之神是女神,脉息传承是老祖母。格姆女神是人们最高崇拜的女神,摩梭人的健康、兴旺和安宁由她主宰,神圣不可冒犯。在所有祭祀中,以农历七月十五日格母女神祭祀最为隆重、热烈。达巴教经典中有《始祖创世经》,歌颂了始祖母创造美好的世界。与其他民族传统重男轻女习俗相反的是摩梭家庭重女甚于男。家族和家庭靠女儿延续。故其谚语说:“女儿是根种,缺了就断种”;若无女儿的家庭,还得去抱养一个女儿以续“根根”。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10-23 12:18
五、奇特的走婚习俗) r [; g; [) B( ^5 J0 f
; ^( _. r/ _4 e' g- s
摩梭人最为盛行婚姻形式是阿肖婚。“阿肖”是摩梭人缔结走婚关系男女双方的互称;又称“肖波”;其形式是具有性爱关系的男女双方结为“阿肖”,男不娶、女不嫁。其婚姻由男方“走”到女家,夜访女方花楼来实现,次日清晨男阿肖回到自己母亲的家里去。摩梭人形象地把这种婚姻称为“色”或“色色”,即“走”或“走走”。阿肖双方各居母家,都不是对方家庭的成员,不组织婚姻家庭,双方无经济财产关系,很少承担夫妻的义务。6 C3 I) s r7 @ c5 x4 ]; h t% d
! L# b7 M2 Y2 O6 Q/ s& V) ?
阿肖结交不注重门第财产,只看重双方是否有“情”,而“情”的产生又对方的人品才干有关。阿肖结交没有成文法的规范,却有习惯法的约束。如年龄限制,须男子年满十七岁,女子十五岁之后才允许结交阿肖。同时,严禁姨婊、叔伯弟兄姊妹间结交阿肖。& h5 h: V: N! X2 y
3 b& f' v# }6 N7 s, U7 y 结交阿肖可以用不同方式,如请媒人履行“佐佐嘎”(换礼物)仪式结为阿肖,通过对歌的方式结交阿肖,集体的方式结交阿肖。阿肖关系靠感情维系。与这种婚姻形式相适应,摩梭人成年妇女都会匆分到一间花房,是和她的阿肖的居室,故摩梭人民居体现出以女性为中心的文化现象。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10-23 12:20
※※第二章 四川历史文化. K. N% {+ ?8 _! w n
. m, @+ ?. B- W# a, |7 P$ t7 n 第一节 灿烂的古代巴蜀文明 0 f- ^% v6 v, O7 \. s' c5 d 3 g6 j2 ]+ ^- J! f7 g: c
一、神秘的巴蜀古文化9 o ^2 z8 C- T# b c% m
2 \0 y& \( w: e7 Y; |: ^$ `+ U (一)文字,巴蜀在商周时代即发明了象形文字,这类文字常被巴蜀人刻在青铜兵器如戈、矛上,也有刻在编钟上的。战国时代,巴蜀人还使用一种与汉语古文字不同的方块表意字。这两种文字,目前均未被解读。考古发现四川各地历年来出土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巴蜀铜器,不仅在造型上与中原青铜器有区别,而且器物上又被称为“巴蜀图语”的各种符号和纹样,如虎、鸟、人像、手等图案和被视为原始文字的符号,以及铜印章等。这些神秘的“巴蜀图语”,至今还隐藏着不少未解之谜,其中的文化内涵还得人们去进一步探索。 & a) x/ S7 R" S& V1 _7 V
+ a& g; r) f& g |( y
(二)神话。巴蜀地区神话有自然神话和社会神话两类。自然神话主要有异形怪兽、异形植物等内容。社会神话则包括民族起源、迁徙、战争和英雄神话等内容。蜀王蚕丛、杜宇和开明,在川西平原的起源神话中,占有重要而突出的地位。川东和长江三峡巴地的神话,则以射杀白虎以及女性豪侠为重要主题,充满神秘色彩。透过这些神话,可以窥见古人的生产生活。巴蜀神话对于后来楚国辞赋的兴起起到了孳乳浸润的作用。 8 S0 O( H# Z5 l6 u
+ l3 S: p2 B' a (三)、古代宗教。巴蜀宗教主要表现为各种崇拜形式。在川西平原蜀地,先后发生祖先崇拜,多神崇拜和大石崇拜。在川东和峡江地区,则有白虎崇拜、神女崇拜和巫崇拜。川西平原蜀人和川东巴人使用龟甲兽骨占卜。蜀人还时常举行大型宗教仪式,用巫术实现与神的交接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10-23 12:21
四)、古代艺术。巴蜀艺术丰富多彩,绚丽夺目。商代蜀人有大型青铜雕像群,造型巧夺天工,在中国古代雕塑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2 T# m) v, c$ k. W3 H2 @
, w4 |; I. F7 D% s. M
巴人创制的“巴渝舞”,在中国舞蹈史上是常论不衰的主题之一。这种舞蹈为武舞、战舞,气势雄壮,声威凌人。殷末,巴人随周武王伐纣,就是载歌载舞,为周师冲锋陷阵,一鼓作气打败殷纣王军队的。巴渝舞在汉初由刘邦移入宫廷,唐以后从宫廷舞蹈的阵容中消失,而在民间却长期流传着。 1 W. N5 ]4 U' W7 d& Y0 \% |
/ P: w. m" G0 s& K" E" R 在2号祭祀坑,有1米多长的象牙60多根,象牙堆积层下面是满坑的青铜器。其中有一个高1.82米,座高0.8米,重达700多斤的立人铜像,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青铜造像。这里出土的40多个青铜人头像,造型各异,工艺精湛。有一个奇怪的极大的人头像,高145厘米,宽138.5厘米,半圆面颊上竖起高高的鼻子,两只眼睛向今天的照相机镜头一般突出,两只耳朵呈招风状。使人想到古史记载的古蜀王蚕丛氏有纵目人,也是人联想到古代神话中的顺风耳和千里眼。" H2 f" }. I W+ {1 N' y9 W9 t) b
1 Q( o; W5 U( l" b1 y
这里的青铜器还有樽、铜铼、铜剑、铜鸟、铜兽、各种铜器饰品、铜神树等等。如此罕见的发现,为研究中国4000多年前的冶炼铸造技术、文化艺术、宗教信仰提供了宝贵的史料。金杖、立人、面具,与古希腊文化遗存有某些相似之处。 . d7 G+ e6 V' x" n, D' Z8 j8 P & ?" |+ @- r: A+ Q% {( E" {% ^- N y 青铜文化是巴蜀文化的重要内容。巴蜀青铜器艺术以各种深浅浮雕、浅刻、嵌错金银丝为特色,纹饰繁缛华丽,动物图像栩栩如生。成都百花潭出土的一件战国铜壶,器体纹饰分成采桑、宴饮、射弋、水陆攻战等连续画面,人物体态逼真,动作惟妙惟肖,堪称青铜艺术的精品。巴蜀青铜文化,既与中原文化有联系,又独具地方特色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10-23 12:22
第二节 四川教育 1 o7 L8 ]5 v) u% v( T2 P- E) S * I) t; o }% X& B
秦统一巴蜀后,随着汉族的大量迁入,四川地区的文化也出现了飞跃,但比起内地先进地区来还是落后的。特别是由于秦朝焚书坑懦、行"挟书律"、禁止私人办学等一系列文化专制政策,极大地箝制了文化的发展,到了汉朝才又开始复苏。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汉代四川的文化也迅速发展到一个高峰,赶上了先进地区,成为全国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之一。0 ~# Y/ }% K9 w6 W. a4 X) L I
一、四川汉代时期的教育 ) ]: U2 h' i! f) m! F ! ]# z; R0 `+ d( T 四川文化的发展首先同文翁的提倡教育分不开。文翁,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少好学,通《春秋》,曾当过郡县吏。汉景帝末年任蜀郡守。他看到蜀地"承秦之后,学校陵夷",文化落后,"有蛮夷风",决心从兴办教育入手。改变这种状况。一方面,选派聪敏有才的郡县小吏张宽等18人到京师进太学,向博士学习儒家经典,或学法律。几年后,学成归来,文翁委任他们担任郡中的高级职务,或任教师;并按次序推荐到中央做官,有的做到刺史、太守。另一方面,文翁又在成都城南修建学校,招收属县子弟为学生,免除他们的徭役。他常常选一些学生到衙门中,在别座上学习处理公事。每次他到属县视察,都特意带上不少品学兼优的学生去,使他们传达教令,在他的内室进进出出,县邑吏民非常羡慕。; @0 E& I& w! i) e `: m
: `, G$ q. ]5 O- h
由于文翁的大力提倡奖励,蜀人都争着让自己的子弟进学堂当学生,有钱人甚至出钱请求入学。于是蜀地风气大为变化。在他的影响下,巴郡、广汉郡也办起了学校。四川地区的文化水平迅速提高,《汉书·文翁传》说:"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华阳国志·蜀志》也说:"蜀学比于齐鲁。"原是"蛮夷之邦"的四川,在文化学术上竟可以同孔子、孟子的家乡,历来文化最发达的齐鲁地区相比美,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到汉武帝时,推广文翁的作法,下令天下各郡国都建立文学(官办学校)。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10-23 12:23
文翁是一个杰出的地方政治家,是中国教育史上一个永远值得纪念的人物。他死在蜀,蜀中吏民为他修建词堂,年年祭祀不绝。《汉书》说:"至今巴蜀好文雅,文翁之化也。"文翁所办的学堂被称为"石室",古代图书库为了防火,往往以石建成,大概文翁学堂也有这样的书库,所以叫“石室”。以后两千一百多年间,各朝代都在文翁石室旧址上设立学校,除了战争年代而外,几乎没有间断过。现在叫石室中学(成都第四中学),这所学校历史之悠久堪称世界之最。曾在石室中学求过学的郭沫若同志为母校撰写对联说:"爱祖国,爱人民,为建设社会主义而学习;求科学,求技艺,愿增进文翁石室之光荣。"可见文翁兴学影响之深远。 " a) F* Z- d" Q' {5 h& ], {0 ^ p 9 v: d% _1 E5 U: |- W 文翁之后,蜀中除各郡皆设学校而外,州及一些县也自有学校。有的学校规模相当大。传世有一块叫《学师宋恩等题名》的汉碑, 记载了汉未蜀郡文学(即原文翁学堂)一些教师、职员和有关官员的姓名。其中称师者20人,又有易椽2人,易师3人,尚书椽、尚书师各3人,诗椽4人,春秋椽1人。所谓"师"即五经师,是学校教五经的老师;而五经又各自有“椽”有“师”,椽大概是分管各经教学的行政人员。这说明当时的蜀郡文学至少有教职员30多人。又《华阳国志·蜀志》记载东汉顺、桓间成都县令冯颢“立文学,学徒八百人”。州学、郡学的学生当不止此数。/ W% L. e; T' w. v, I* t0 S f
! p6 J" U) ~$ ? 除了官办学校外,私人授徒讲学和游学的风气也很盛行。如汉成帝时,什邡杨宣“教授弟子以百数”;东汉初,资中人杜抚“治五经,教授门生千人”;顺帝时新都杨厚"授门徒三千人";新都段劈、绵竹董扶、任安等也都"家居教授,弟子自远而至"。他们的门生不少是"大儒"、名士。四川出土的汉画象砖中有 "讲学图",表现了学者讲学的场面。游学的例子如踓人段恭 "少周流七十余郡,求师受学",梓潼景鸾与蜀郡任末等“游学七州,遂明经术”等等,反映了汉代蜀人好学之风,说明蜀中文化的发达并非偶然。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10-23 12:24
二、宋代四川教育. \: j/ k0 O' r3 |/ q! ]" \
" F4 S8 w4 k. l
五代十国时朔,学校大多荒废。宋初80年间,在教育方面也未得到恢复。仁宗庆历以后,经过三次大规模的兴学,教育才有了较大的发展。第一次是范仲淹倡导的"庆历兴学",第二次是王安石倡导的"熙宁、元丰兴学",其主要内容都是命各州郡普遍立学。第三次是"崇宁兴学",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开始进行,主要是恢复和加强熙宁、元丰时期的一些措施。经过这几次兴学,地方州县大多设立了官办的学校。与此同肘,书院也兴起 9 r& S. W1 o; m/ L5 r( d' _8 X 书院的名称在唐代已有。但作为讲学授徒作育人才的教育机构的书院,始于南唐昇元四年(940年)建立的白鹿洞学馆。 到了北宋中期书院兴起,随着理学的发展南宋时书院大盛,元代也有许多书院。书院是高于蒙学程度,聚徒教习,讲学讨论,不列入国家学制的一种教育机构。宋代的书院大多是民间办起来的私学,有的也得到官助,还有少数是官办的,元代的书院一般都受到官府的控制。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书院在政治上和教育上都有其重要地位,起过相当大的作用。/ O8 `- ^; B9 x( b2 T
, i. e7 b2 Y. p* t
四川地区在唐代就有张九宗书院。入宋以后,称为书院的有两种涵义,一种是文人的读书处,如盐亭县"东台书院……宋任伯梼读书处","大元书院………文同读书处";一种是教育机构。3 j5 e& Y' U/ e/ f/ w0 U" [& g
b) y+ j& z7 W1 o8 c8 k
宋代四川地区作为教育机构的书院,也蓬勃兴起,据所见到的材料,大多为南宋时建,有如下一些。4 O- j# H( B( x7 F
" p1 z! `) r; A, s; s0 o1 i$ J 鹤山书院,有三:一在沪州,开禧中知州魏了翁建;一在蒲江县治北一里,魏了翁筑室于此聚书授徒,讲学读书;一在蒲江县治北,嘉定年间建。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10-23 12:25
果山书院,在蓬州南嘉陵江岸,"宋刺史王旦建"。6 A0 Y$ W. G7 _ D
" `3 J+ b1 G+ N v/ E$ M; ?+ @, I
少陵书院,夔州府东,即杜甫草堂处。 5 K/ s7 j$ z+ q- Z t) K( f) X ! a8 p/ a* g; Z* p& U 棚沟书院,在富顺县东90里,宋李文渊建。7 J* R: t5 h5 y, K
5 s3 ]& W l$ Q$ E+ S2 R7 C 静晖书院,在大宁县,一说在夔州府后,宋建,“王十朋有诗”。 8 ?0 p* H0 _3 j9 }' j* p . {; u6 p: L+ z8 `1 b1 m) q
竹林书院,"在奉节县东,宋嘉熙中郡守孟珙建,以处襄汉流寓之士"。 8 e2 R# J3 A# }+ K: }$ Z5 i r: f4 i: \$ ~6 _
南阳书院,孟珙建。9 R- J2 s# F9 b q s8 _, _
7 s9 V3 F. i3 Y: o( L
莲峰书院,"夔州府治后卧龙山麓,宋知府王十朋建"。其没置时间当在宋孝宗时。! I+ {- e3 A* N: f6 R
6 @5 ]! }$ v9 N$ |% U3 X 五峰书院 "泸州北五峰山下,宋庆历中知州杨汝明建"。按,杨汝明为绍熙四年进士,庆元中以工部尚书自请守泸州,"庆历"当为"床元"。$ G# f- c) I( V) |4 p; C
7 K& p( [ P: A
龙门书院,"江安县东七十里,宋乾道中乡士吕伯佑建"。 6 f: {& ?; l: e) ]+ k* N5 ]" f " b: e% G: U* F9 N* U8 D 金渊书院,在黎州城内,开禧初知县薛跋建。 $ y3 \- }& y' a" d' {0 |( P . a) n* q( ? Z( O. v, h3 n' T! D 东馆书院,在眉州东馆镇,绍兴初东馆镇乡士建。8 A- N: X" V' t: o$ y
3 Q8 t0 Y3 M: ~# L) x
栅头书院,在丹棱县南40里,绍兴间县令冯时行建。 # L$ t' _4 N! h x, b 0 P. p3 }* B: A- e
岩书院,在丹棱县北15里,宋李焘建。 1 W& {' Y, O8 J4 m n+ Z" ~! x . q* a3 f* s2 ?& m$ R 北岩书院,又名钩深书院,在涪州州治大江北岩,嘉定十年建,"程颐注《易》于此","黄庭坚榜曰 “钩深”,嘉定 中范正武改为书院,塑(程)像祀之”。 ! B/ e# w4 P4 q3 r( A0 O 6 f" n. ^4 k' c; S/ c* Y, u0 H
同人书院,在夹江县,高定子建。! H( W. @& _4 F! O) w8 [
7 `( s+ ]6 g: a" Y6 k4 J 濂溪书院,在合州,"旧在瑞应山侧,宋嘉祐间濂溪(周敦颐)判合,后人为建书院,任逢有记"。按任逢为宋孝宗淳熙年间进士,眉州人,则谦溪书的建立时间当不迟于宋孝宗淳熙年间。有关元代四川地区书院的建置情况,所见资料不多,据已记载的有:兼山书院,在剑州,元文宗至顺年间建;东馆书院,在眉州东馆镇,至元年间重修。 " A. f# b( Q: a+ k$ s : Z2 x X" K$ |1 ]
从上述可见,宋代四川地区的书院也是大盛于南宋时期,其兴盛诱各种原因,就书院本身而言,作为一种教育机构在当时有其优越性,《文献通考》载:"是时(宋代)有州县之学,有乡党之学。盖州县之学有司奉旨所建也,故或作或辍,不免具文;乡党之学贤士大夫留意斯文者所建也,故前规后随,皆务兴起,后来所至,书院尤多。而其田土之锡,教养之规,往往过于州县之学……"。在宋代四川地区最著名的书院之一是鹤山书院,魏了翁“筑室白鹤山下,……开门授徒,士争负笈从之,由是蜀人尽知义理之学",宋理宗曾赐"御书…… “鹤山书院”四大字。《叙州府志》写道:“宋时大儒继起,道学昌明。鹅湖、鹿洞遂为千古书院之宗。他如湖南之岳麓,巴蜀之鹤山,新安之紫阳,襄汉之南阳、竹林,名贤主讲,多士景从,彬彬乎一时之盛哉。”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10-23 12:26
考试制度是与教育相关的,在宋代它与官办的学校紧密联系。南宋初期在四川地区曾实行过"类省试(简称"类试")的考试制度。即通过“类试”合格就承认应试者取得相当于“省试”的资格。"省试",又称"礼部试"、 “南省试”、"春试",是贡举考试方式之一。宋沿唐制,由尚书省礼部掌管贡举政令,礼部设贡院负责考试,这就是省试。省试合格举人,由贡院放榜,正式奏名朝廷后参加殿试,殿试合格者才能释褐授官。 ) L! H4 O6 f' v9 W0 \+ \3 a : L- B' x6 _1 @6 Z; B C' T
宋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十二月,因战乱道路阻梗,许多地方的举人难以赴应省试。“遂命诸道提刑司选官,即漕司所在州类试,率十四人而取一人"。绍兴五年(1135年)恢复邱省试,仅四川仍实行类试,先是在宣抚司所在州举行,绍兴七年移于制置司所在州举行。类试合格的举人,可以不再经过"省试,而直接参加殿试。直到宋理宗时四川仍实行类试。: H( `+ ]4 p( p- E1 N
三、明代的四川教育 7 }% Z9 B, b3 R# Y! B/ O - M3 x( {, ~& l
明代地方一级,各府、州、县皆立学校。府学置教授一人,训导四人;州学置学正一人,训导三人;县学置教谕一人 ,训导二人。这些学校都是国家正规的教育机关,明朝初年,它们大多经历了一个恢复阶段,有的地方,还在以后的时间内,不断地进行培修和扩充。成都府学以及成都、华阳、双流县学, 都是洪武年间重建的,其中,双流县学又在永乐、正统、万历时,三次扩建。汉州儒学,恢复于洪武时瑚,同样在证、正统、天顺、成化、嘉靖、天启时期,进行过多次扩充和修茸。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也有发展,龙安、雅州、马边、雷波等地,都先后建立了儒学或者社学。学习内容以“四书”、"、“五经”为主。各级学校都面向科举制度。科考是封建国家选拔人材的主要形式,也是知识分子进入政治生活的主要途径。科第兴衰还成为地方文教是否昌明的重要标志。在这些情况的影响下,兴办学校也就成为了“有司之首务”。 0 o+ L+ {- z9 V D& q0 R: ?" P 但是,封建国家并不专门提供学校的建设资金和教育经费,学官俸禄在本地正供收入内开支,其余支出,基本上要依靠各地自筹。万历六年,成都知府耿定力重修府学,经费“大半出耿侯俸钱,而父老子弟晌方慕善,任劳宣力者,咸激于侯之义,故财不詘公孥”。嘉靖时,扩建新都县学,"食不出于头会,泉不出于口率",而是来自所谓"罚锈"。综上可见,一为地方官捐俸, 二为挪用罪犯缴纳的赎金,三为本地士绅资助,这就是明代地方教育经费的三个主要来源。捐俸的目的在于倡导,挪用的对象也不一定都是赎金,但必须属于正供以外的其它项目,实际上这两者的数量都是有限的,所以,本地士绅的资助才是支撑地方教育事业的最主要的物质基础。关于学田,明代似乎并没有普遍的设置,在官学之外,从宋代开始兴盛起来的私学组织书院,也发展很快,故明代四川的大多数府、州都有书院的设立。它们的经费来源,和官学的情况基本上相同。但在办学的风格上,书院却有自已的特点。明人李长馥《修子云书院启》指出,书院"多以名贤遗址为之。其在蜀者,如北岩、紫岩、青莲、金华数书院,皆名人遗址"。其它如成都锦江书院,即系文翁石室故地。选择这些地方作为书院院址,一方面是为了表彰前贤,另方面是为了鼓励后进,这本身就包含了深刻的教育意义。书院的规模,一般包括讲堂、藏书楼和宿舍,还辟有祭祀的场所,供奉与本地有关的著名学者和其他圣贤人物。四川各地书院的教学情况,由于缺乏资料,不得其详,但时人认为,"书院之建,非制也",这就说明,它不是国家正规的教育机关,而是私人的讲学组织,书院的山长不由上级任命,而是通过聘请产生的。官学在事实上已经成为科举制的附庸,要受到封建政府的严格管辖,而书院在体制上比较独立,学术空气也要浓厚一些。据耿定力《大懦祠记》:“万历丁丑(即万历五年),故相张江陵尽毁宇内书院,毋使诸生聚议。”四川的很多书院也同时遭到查禁,从上面的事实看来,至少有一部分书院的办学精神比较开明,内部的学风也比较自由,所以明代书院的动向是一个很值得进一步研究的课题。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10-23 12:27
四、清代的四川教育* W- N% w1 N1 P, X
' J% [1 P5 u0 Y! `8 |- X+ y
清代地方教育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学校的数量增加了,除正规的府、州、县学外,社学和义学的普遍兴起,标志着地方教育事业又有了新的进展。5 e2 P7 e1 _' A# h6 N
8 [ l$ X) S/ L$ y# ]% e- Z “书院以育英俊,义学以养童蒙”,可见书院相当于成人教育,而义学(包括社学)相当于现今的小学教育。在四川,嘉庆、道光之际是兴办义学的高潮时期,例如巴州四乡义学14所,仁寿义学50余处,内江城区义学7所,四乡共22所,皆建于道光初年。义学多半分布在农村,这对普及文化教育是很有作用的。* P- \& x. k! [" l% j( u
5 ~" M* Z+ y( e# U) T& ^ 教育经费主要靠就地筹集,这仍然是清代地方政府面临的重大难题。资州旧有义学14所,道光初,地方官"捐俸"以及士绅"乐输","得白金二千三百两有奇,存之质库,收其息以为学费",增设义学14所;“又以米市所入捐钱",增设3所;加上张姓族人自设2所,于是共有义学33所。又如江北厅39所义学,经费大部分来自劝捐,小部分来自因争讼充公的庙产收入,而集贤义学为嘉庆时万寿宫会产,辅仁义学为道光时文昌会公项,彰德义学为李姓族人共建。此类材料在清代地方志中留存颇多,稍加综合,还可以看出,第一,几乎各县部有学田的设置,其来源,一是捐赠(包括捐资购买);二是逃、绝人户所遗或私占官地,经清理定案后,断为学产;三是互争产权,长期涉讼,而地方官又无法定其是非,乃断为学产,以绝后望;四是某些寺庙土地,也以各种原因,拨归学校所有。上述田产,多在地方政府的监督下,招佃取租,作为学校的固定收入。第二,另一部分筹集的经费,即送质库(包括盐商)生息,从而转化为高利贷资本,这是清代比较常见的一种作法。第三,义学多在农村,而清代农村集市贸易兴旺,市场管理的佣金收入也愈来愈多,嘉庆时,兴办义学,乃"衰益其间,俋彼注兹,每处岁储钱十二千,用资寒士馆谷"。这是清代又一个比较常见的作法。总之,通过多种渠道筹措办学经费,使学校有了稳固的物质基础,这是清代地方教育事业比明代更加发达的原因之一。" ?% h+ o7 a/ M" w d* D
$ E4 d; `) P" k' b; ?1 m
义学既不动用国家公库,又不是私人的家塾,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集体性的公益事业。它的管理章程,早期记载零散,但可以参考同治四年南溪县的材料。据称,年初就必须聘定学师,二月初一开学,十二月初一放假。学习期间,学师回家不得过10日,如半月不归,减束修一半,一月不归,即禀请另聘。束修按月致送,此外不得向学生另索"修脯",但学生在节日自愿致送薪米者,听便。各义学都要造报学生名册及学习课程,送县备查。 7 K Q. b2 |. c# Y& t6 W2 F 5 b6 |, H) a i% Z* O+ L7 U5 H 至于清代的书院,不仅数量比明代增多,而且在规章制度方面也比明代完备。现综合忠州、邻水、綦江等地的材料,大体上可以看出:书院无修业年限,生童愿入学者,于各县礼房报名,经考试后录取。分为正课、副课、外课三种,正、副课各有定额,外课属附读性质,不限额数,但连考三次超等,副课可升为正课,外课也可以升为副课。如三次考试均为三等末十名,则依次降置。正、副课必须在院内住宿,非经准许,不得外出。听讲必须衣冠整齐。如违犯院规,轻则体罚、降级、重则斥退。书院山长每年束修银120一240两,正、副课学生也各有膏火补助,考试优等者,另予奖励。$ I8 _2 N+ r ]- n, [" y7 x) k1 g
+ E- j5 z! y' X+ T9 b' p+ _ 书院的学田和其它固定收入的筹集方式,与上述义学的情况大致相同。据乾隆二十七年巴州知州李汝碗《岩梁书院碑记》:“书院始于前代而盛于本朝,雍正十一年恭蒙宪庙赐天下省会孥金,皆百镒,俾悉建书院,且诏抚臣预筹膏火,以垂久远。”书院的设立,受到清朝政府的支持和赞助,所以发展很快。一些地方官员对书院也十分重视,经常礼聘学有专长的名家担任山长。乾隆时,定远人王清远,永川人李天英,皆以诗文著称,二人先后主持重庆的东川书院。丹稷彭端淑,华阳顾汝修,也先后主持成都的锦江书院。雍正初,著名学者卢见曾知洪雅,建雅江书院。并亲"与诸生讲诵无间时"。从这些事例看来,书院在培育人才方面是作出了一定贡献的。 1 n- o8 \+ F, K, E7 A% F - m+ `. U e! ]. R+ J
但是,清代的学校教育同科举制度的关系极为密切。科举又以清代最盛,四川也不例外,这从当时各州县竞相修建考栅一事,即可证明。在这样的形势下,书院也进一步被纳入了科举制的轨道,"大都讲帖括文字以博科第,取世俗功名";或者"师所希在束修,弟所谋在膏火,有司又利在粉饰,以博声称为迁除之地"。由此可见,腐朽的科举制度给清代的学校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官学受政府控制,学习内容当然以八股文为主,即使属于私学性质的书院,其课程也“大率狙千里近而无所开通,虽亦有志于学,又皆纸上空言而不适千实用”。上述状况引起了许多人的忧虑和不满,所以有的主张书院的教学应该 "举凡兵农礼乐,皆能深通其变化而习知其器数",有的书院规条还明确指出,为了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天文、地理、职官、学校、兵法、刑名、水利诸科,都应"分门研究,每人各治一业"。这些改革的呼声和初步的实践,就为尔后中国正规学校的产生积累了必要的历史经验,它们的意义是不可低估的。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10-23 12:28
第三节 历代人才出四川7 X: w& C$ K4 H4 W* v+ r: h% @0 s
& ~2 ]" T& s8 g: j0 l( n
巴山蜀水,润育了四川各族优秀文化。特别是文翁兴学蜀中,开创了重视教育的优良风尚,而四川山水雄奇,钟灵毓秀,也有助于陶冶性情,激发灵感,故历代人才,不拘一格,踵代相乘。如: 7 a+ ~2 W! R. j ) r) t- _: R& |1 [
一、文学方面 ; l R* R+ G3 |- o" ^* k4 w 2 r5 W; B" m, {9 o" h+ \3 A/ w) k; p v
汉有司马相如、王褒、扬雄,唐有陈子昂、李白,宋有“三苏”,明有杨慎,清有张船山,皆出类拔萃,自成一家。杜甫、韦庄、黄庭坚、陆游等文坛巨匠,虽非蜀人,然寓居蜀地,许多名篇佳作,也写成于四川,为四川古代文化增添了光彩。而近现代的郭沫若、李劼人、巴金更是博学多才的大师。' c8 d& T+ y) S$ R5 h% C( {+ m
' L" A; p$ E1 w; I+ t 二、史学方面 7 {7 p# g# x8 K7 G' }) \6 q A( K9 n $ E4 A/ O, a! U8 ]5 ^% m 有“四史”中《三国志》作者陈寿、《华阳国志》作者常璩著名的史家。汉晋之际,四川史学大盛,自司马相如而下,严遵、李尤、谯周诸人,各有撰述,巴蜀记、耆旧传之属,多达二十余种。宋代是四川史学更为繁荣,前有苏洵“史论”与苏辙《古史》,后有参加《新唐书》编撰的范镇、著《唐鉴》的范祖禹、主持修宋神宗、宋哲宗两朝实录的范冲,还有撰写《建炎以来系年要录》200卷和《建炎以来朝野杂记》40卷的李心传,撰《续资治通鑑长篇》李焘诸人。 6 i7 a" u2 n, Q- f: [' I& I 0 I0 D t) Q, n9 S 三、思想家* i4 V$ k2 K, T" C+ P# P
6 V& h% c$ b5 W/ K, q0 [
宋明理学的先躯者陈摶,高举反理学大旗的费密,民主思想的启蒙家唐甄,新文化运动的猛将廖平、宋育人、吴虞。 ) {( |8 I0 u4 O: N) ~7 B, y, u H3 v9 r5 s4 J- q; n
四、科技人物 # B# I; x3 @* g: n* D1 @ ! E: ~- \; p8 A8 V
天文学家落下闳、农学家张宗法、数学家秦九韶、两弹元勋邓稼先;教育家:文翁、严植之、魏了翁、陶行知、晏阳初。 6 V8 t6 e2 h v, E" e+ {0 T- C + [- T5 P4 }" s$ T; W7 B3 N- C2 w 五、革命家" v1 q2 v( x4 O6 [
3 O' j X8 C# R3 T) O4 b7 S% [ 朱德、陈毅、刘伯承、邓小平、罗瑞卿等 ( c" l5 W0 O# t ( a' L8 F* m- a) e$ w 第四节 近代留学热潮中的四川: y# L/ ]! [$ k/ t
0 T4 z( G1 Y. E% S4 V: I) d
一、留法勤工俭学热潮的兴起* J. A9 E0 e: ]8 Y o' R y
H1 ?' V" d: ?$ r+ c
“勤工俭学”,是勤于做工,俭以求学的意思。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中国近代史、中共党史、四川文化变革史上都是重要篇章。辛亥革命前后,十月革命影响和“五四”运动的推动下,形成全国规模和热潮,反过来又促使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和发展,对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都起了重要的影响。 $ i$ b1 b% i' R& `) c- F. T Z! @6 H6 L- p* e$ l1 m" J2 \" `7 b
四川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始于1918年。由革命教育家吴玉章倡导,在成都成立“华法教育会四川分会”等组织,张春涛、冯元勋、唐宗尧等发起开办“成都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先后招收了两届学生。在重庆,则由汪云松、温少鹤等“重庆留法勤工俭学预备学校”,招收一届学生。 : s6 {3 }% j# Z$ y0 D ) m; Z- x; i; S4 @ 目睹列强的宰割和民族危机,有志的四川青年,渴望去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当时的法国盛称是政治民主、文化昌盛和科学发达的国家,是效法的榜样,同时到法国可以半工半读,或先工后读,给四川青年尤其是家境较差的青年提供了机会。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10-23 12:30
据不完全统计:四川随全国各地赴法学生勤工敛学青年先后去了8批。首先是1919年春,包括陈毅、罗世棻等人在内的 30名学生,由四川省政府对每人发给路费400元赴法留学。另有李嘉秀、罗竞忠等31人,自筹旅费一道留法。这第一批共61人,于6月2日离成都经上海赴法。继后各批都有四川青年,聂荣臻、秦青川、赵世炎、刘伯坚、林修杰、邓希贤(小平)、冉钧、周文楷(贡植)、周玉书、傅汝霖、代坤忠、江克明(泽民)、傅钟穆青、李季达、许祖熊、肖树域(扑生)、程秉渊(子健)、陈家珍、黄映湖等人都是四川留法学生。除留法的外,还有留德的朱德等。根据华法教育会的统计,从1918年到1921年11月,四川留法勤工俭学生达492人,约占全国留法勤工俭学生总数的l/3弱,为全国各省之冠。 2 _0 y6 g3 e- ]# }; m# E: V " l: W1 H* E$ G
二、留法四川青年的救国探索! W1 ^7 x' w8 K( c: c% w8 c- P6 ^
: L$ z! l/ T' R+ M
四川青年学生留法期间,边做工边学习。为了反对帝国主义和国内军阀政府的迫害,他们同其他各省旅法青年团结起来,成立旅欧党团总支部,赵世炎、刘伯坚、傅钟、萧扑生、穆青、邓小平、江克明、李大章等均是骨干分子。“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总部”的五届书记中,有三届是四川青年,即第一届书记赵世炎、第三届书记刘伯坚、第五届书记傅钟。而第二届书记为周恩来、第四届书记为李富春。当时中共旅欧总支部办有机关刊物——《少年》。1923年《少年》改名为《赤光》,四川青年赵世炎、邓小平、李大章等都参加过该刊的编辑、出版和发行工作。在目标针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政府的反饥饿、反对中法借款大会及占据里昂中法大学的斗争中,四川学生积极踊跃参加,其中赵世炎、刘伯坚、陈毅、聂荣臻、李嘉秀等与它省青年周恩来,蔡和森、李富春、向警予、王若飞、李维汉等一道,起了组织领导作用。而这些探索和工作,使他们提高了政治水平,锻练了能力,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造就了早期干部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10-23 12:30
三、推动了四川新文化运动 - J! S. b% T' o4 w# ^ 8 J; }; p. ~9 z; {& T0 P 留法勤工俭学的四川青年,通过给四川各级政府上书,给老前辈和亲友写信,以及给各种报刊撰稿等方式,向四川各地传播新思想,宣传马克思主义,他们为推动四川的新文化运动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留法勤工俭学生分批回国后,对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和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n9 I) x! g6 o/ k % a2 l4 D+ Y; [7 f Z3 m8 J 第五节、抗战中四川的学校内迁 ' z# |& X' [8 g . j# s; D3 X0 k0 k
一、积蓄力量,培养人才的策略 5 B: Z6 F, f2 ~; y. O $ c# M$ d% D7 ^7 b' \
抗战时期,以延安为中心的大西北和以重庆为中心的大西南,都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战文化运动。其时的西部地区文化名人老少咸集,文化团体雨后春笋;新闻事业繁荣活跃,报刊杂志蔚为壮观。高等院校大量内迁,社会科学长足发展,文学艺术百花齐放,戏剧电影五彩缤纷。 0 z- u. w m! r1 E( {* l 6 d& I- d2 f) o
当时为了积蓄力量,培养人才,以备他日光复河山,不少沦陷区的工厂、学校陆续迁入内地。从沦陷区迁往四川的高校大约15所,比如中央工校,复旦大学、中央大学,对四川的教育和科技人才的开发起了重大作用。 3 X3 c4 U! e/ `9 e. Z 5 ]3 o$ D9 Y, h! X$ j- l. k' y+ Z1 b+ i$ W 二、凉山大地上的第一所高等院校 6 V X' o1 L% Z# O& M" ^! a , L" _8 [3 k% s ?2 h: Q# v7 I) o, A
特别是国立西康技艺专科学校在西昌建立,使处于奴隶制中的凉山大地上出现了第一所高等院校。那是在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日寇大举进犯,华东、华北相继失陷之际。1939年,北洋工学院教职工在校长李书田博士率领下,辗转数千里,人背马驮,将北洋工学院的部分图书、仪器设备运抵西昌。选定西昌城南5公里处泸山上的七座庙宇暂作校舍,创建国立西康技艺专科学校。并于当年在重庆、成都等地设立考场招生,共计有1350人报考,录取320名新生。学生们跋山涉水来到西昌,于1940年元月29日正式上课。/ @0 i, Y5 Y1 C" W) |; N
) ]9 Z U7 V. ?9 w3 v! j 学校了为适应地方建设急需设置了农林、畜牧、土木工程、矿冶、机械、化工、医学等专业。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全校师生以“积蓄力量,培育人才,抗日救亡,光复河山”为精神鼓舞,教师勤教,学生苦学。 & s! [( t r L7 e, V' A 1 M6 A" D; A$ V! ~
康专有一支不同凡响的教师队伍,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200余人,其中早年留学欧、美、日获博士学位者33人。一些著名教授如我国最早从事抽象代数研究的著名学者曾炯、柯召、周宗莲、张朵云、雷孝石、龚几道等亲自任教。他们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当时居于国内外科技前沿的知识、理论教给学生,还兴办采矿、冶炼、机工、纺织、制革、造纸、酿造、农产品加工等实体,又创办了农场、蚕种场、林场、园艺场、畜牧场,做为学生实习基地。将产、学、研有机结合,积极参与边陲建设。如当时修乐山至西昌的公路,所需的石灰就是康专化学教授陆宗贤在冕宁开窑烧炼,改良质量降低成本制成供应。学校又派土木工程科学生参加勾通成都至滇缅的乐西公路,西(昌)祥(云南祥云)公路的设计施工,为抗日救亡做出了实际贡献。李书田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水利专家,亲自调查安宁河流域的经济地理状况,写出开发策略,其卓识远见,至今仍有重要参考价值。 + D! x' p( ^4 y/ k7 q( r5 |5 L , v% P7 A6 i+ h$ A# y/ ]& I# J 1940年,康专教授常隆庆、刘之祥等人与西康省建设厅合作,深入荒山野岭,跋涉二千余里,在探测中发现沉睡地下几万年的攀枝花铁矿,如今攀钢能够发展成与武钢、鞍钢齐名的重要钢铁基地,康专之功实不可没。 7 _8 {" q& p& L8 ^) q9 \: K % U1 U+ K" ^4 u1 L3 a 康专还根据地方需要,随时举办各种短期培训班,推广农工牧林业生产技术,有力地推行社会教育的职责,帮助凉山人民提高科技文化水平。推动了凉山两个文明的进步。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10-23 12:31
第六节 地方文学艺术的推陈出新5 O3 Y! F) f n: a4 N0 Q
: y$ F8 {. ^8 F T3 m) X' L# Y 一、“兼容并包”的川剧艺术 中华戏剧艺术、堪称世界一绝,除京剧流行全国外,各地方还有不少的剧种。越剧、豫剧、沪剧、评剧等。而四川流行的是川剧。川剧是由昆曲、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种声腔和为其伴奏的锣鼓、唢呐曲牌以及琴、笛曲谱等音乐形式。是四川人吸收中国各种戏曲营养,与四川方言、声韵、音乐融汇结合,衍变形成的地方戏曲。川剧是中华戏曲艺术的瑰宝之一。既体现中华戏曲的共性,又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深受人民喜爱。 , ?& m" J& f$ z& Z8 x 9 z9 D/ z9 Z; L* p (一)、川剧传统深厚,源远流长。川剧是四川悠久音乐舞蹈艺术积淀与外来多种地方戏曲技艺相结合的产物,根深布广。, l0 p# z; k* x, M8 x- B. W
~- C% z) Z M% {& \ 中国戏是讲究唱念做打和道白、伴奏并重的。四川人在歌舞,音乐演奏方面都有长期的积累。史载西周武王伐纣,天下八百诸侯参加牧野誓师时,有巴渝之师以巴、渝舞激砺士气;汉高祖曾让范三侯率领的巴、渝之兵担任前锋。他们打仗非常勇敢,还常常高唱战歌,跳着巴渝舞以凌敌阵。以攻必克,战必胜而闻名。到了隋唐时,四川人常以音乐舞蹈娱乐,杨玉环就是四川走出去的女舞蹈家。而杜甫避安史之乱来到四川时,见到的是“锦城絲管日纷纷,半入江天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的景象。歌舞娱乐不仅是普遍,且质量高雅。竹枝词是我国流行的说唱艺术,而发源地是四川。到五代时四川的音乐更上台阶,王建墓中24位乐伎不相重复的乐器和演奏形态告诉人们五代音乐发展的规模与水平。故唐代人就说“蜀戏冠天下”。这些都为川剧的形成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10-23 12:32
(二)、融合多种艺术积淀而成的川剧4 f7 D+ u6 w e/ z
% z/ w7 K6 H) G1 L; } ^$ g
川剧真正形成是清代中后期(清乾隆年间)的事。清代前期政府倡导“湖广填四川”,各省移民大量入川,各地剧种也纷纷传入四川。为了适应各地移民和四川土著人的需要,各剧种与四川方音逐渐融合。清朝中后期,外来的江西弋阳高腔、北方梆子弹戏、昆腔、安徽湖北的胡琴与四川的灯戏、秧歌、车灯调、船夫号子、四川扬琴、四川胡琴、梆子及民间小调相融合,逐渐采用四川方言念唱,同台演出,相互影响,形成活泼多样、演技丰富、具有鲜明地方风味的川剧艺术。3 [8 F3 |# ~, H- N
& L/ j8 [/ p' i) s% w# s& j& L
(三)、川剧艺术既有中国戏曲共同特征,又自成特色 % r# ~+ l- l. l- i3 ` 5 F) b0 U7 b: Y. c 如重视传统程式,却不拘泥。如不需舞台布景却通过人物的唱词,模拟性动作表现环境;通过唱、念、作、打、道白和肢体语言展示剧情,也强调剧情大团园结局。( a- R Z( Y) I6 [& r8 V9 `" G
5 }! f/ Y! O/ U: N& A 川剧,川剧与元杂剧一样,有生、旦、净、末、丑五行。每行又有分类,如生行就有“生角行(又分正生、老生、红生)”、“小生行(大小生、二小生、娃娃生、须生、武小生)”;旦角就分闺门旦、青衣旦、正旦、花旦、彩旦、摇旦、奴旦、刀马旦、武旦、老旦、鬼狐旦等11种;丑角又分文丑、武丑等6种;净、末行也有类似划分。同时生、旦、净、末、丑五行之间的划分也不是绝对的,会随着人物身份、年龄和剧情的改变而变化,如《三击掌》表演的是王宝钏与薛平贵悲欢离合的故事,剧情开头时薛平贵是小生,而《武家坡》一折中则为须生。王宝钏始为闺门旦,后为青衣旦;《情探》中的敫桂英《打神告庙》一幕是小旦,《捉魁》一幕则为鬼狐旦。《断桥》是《白蛇传》中的一折,与其他剧种不同的是青儿不是女子而是男子。川剧的声腔曲牌在戏剧中要求极高,帮腔更是川剧中独特的演唱形式。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10-23 12:33
(四)、川剧表演技艺独特。川剧重视从生活、剧情出发,通过眼神、手法、身段、台词目民展示人物性格,灵活塑造各种艺术形象。著名演员薛艳秋就将眼睛表情分为24种。名演员袁方堃将小生情绪风度总结为10种;单是书生就有10种表现手法; 阳友鹤总结出表演身段、手法、步法等就有几百种。川剧艺人把杂技、魔术、舞蹈等技艺与剧情结合形成许多绝技。如文生的摺子飘带、扇子、眉眼;武生、武旦的刀枪功夫,凌空翻滚、翎子功、下腰;须生的帽翅功、胡子功;小丑的滚灯、玩椅子、钩壶、吊辮子、下矮桩。特别是变脸(可连变九次)、踢慧眼、吐火等,更是独具特色。。解放后,川剧艺术家们多次到国内外演出,深受欢迎。如今“变脸”绝技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已走向世界,成为世人眼中的魔变 * k. T$ }% M) D: ~8 O 5 q9 v; h: T: I# b+ ?
(五)、川剧的主要流派和剧本。川剧形成后,由于各地的师承、擅长、演唱风格不一,逐渐形成了四大流派。一是成都派,擅长胡琴戏,以三庆会和新又新为代表;二是资阳派,包括资阳、内江、自贡、泸州、宜宾、乐山地区,擅长高腔,以大名班为代表;三是川北派,包括绵阳、遂宁、南充、达县等地,擅长弹戏和灯戏,以太洪班、时合班为代表;四是重庆派,戏路广,新意多,傅三乾、吴晓雷为其代表人物。川剧艺术基础扎实。1 I1 F$ I B) u$ V, W2 a% _
; y8 G" a7 b6 Z' P! u/ Y0 ^, D" s4 M
川剧剧本多,而且水平极高。民间称为“唐三千(隋唐时代历史题材),宋八百(两宋时代历史题材),数不完的三、列国(三国和春秋战国历史题材)”之说。传统剧目有“五袍”(《青袍记》、《黄袍记》、《白袍记》、《红袍记》、《绿袍记》)、“四柱”(《碰天柱》、《水晶柱》、《炮烙柱》、《五行柱》),以及“江湖十八本”等,还有川剧界公认的“四大本头”(《琵琶记》、《金印记》、《红梅记》、《投笔记》),不少为其他剧种失传的剧目。 1949年后,经过整理,出现了一批优秀的川剧剧目,如《柳荫记》、《玉簪记》、《彩楼记》等。四川文化底蕴丰厚富,创作题材多,艺人和文人雅士都参与剧本创作。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10-23 12:34
自清乾隆以后,许多大文人如李调元、赵熙、黄吉安等积极参与剧本创编,使川剧剧本唱词精炼、富含哲理、通俗易懂,能达到雅俗共赏的水平,许多剧本和剧目享誉海内外。如《拉郎配》《乔老爷上轿》《鸳鸯谱》《迎贤店》等川剧表演的精细和形式的多样化也是有名的。解放后,川剧艺术又出现了《巴山秀才》、《四姑娘》、《山杠爷》、《江姐》等一批新戏,从新的角度对川剧艺术进行了探索。如今许多川剧故事又被改造为电视剧、电影等。# c: E: E$ Z$ R
- j4 j* e3 n* q3 ~4 A, [ 川剧艺术反映了四川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体现了四川文化兼容并包的气魄,表现出明显的移民文化特征。是四川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四川人对中国文化艺术的一大贡献。/ x: T& _$ e! D4 a; o, I
2 h4 R4 m! R$ V. n, }' _5 v
二、充满乡土气息的四川扬琴: j2 _! A% F! D! w- n) H
* X* C" A4 G) `, ?+ p
四川扬琴又名四川琴书, 是四川曲艺的一种。因演唱时主要用扬琴为伴奏乐器而得名。它的演出形式为坐唱,演员自奏自唱,又素有“坐地传琴(情)”之称。它带有浓郁的四川乡土气息,在四川民间广为流传深受四川人民的喜爱。! B0 h) [6 y) Q. v; A+ {, v
& d/ o+ K1 t" t( \. F$ O
扬琴于明末从欧洲传入中国。是一种弦击乐器,用竹制双签(又称”琴竹”)击弦发音,主要用于伴奏、合奏。 + V- f( i, b6 |$ T, p" P # X+ c# a- S3 O6 G1 |* o" L: L 扬琴在清朝乾隆年间开始在成都、重庆等地流传。实践中吸收了川剧、清音的长处,通过唱词和道白,将叙事、抒情、戏剧融为一体,形成了带有浓厚四川乡土气息的四川扬琴。 - `& ^! {( U, F- A( q4 z 5 ]2 \5 y8 `/ I3 q
四川扬琴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唱本写法象压缩了的小戏曲剧本,唱词基本为七字句和十字句。唱腔结构分为”大调”和”越调”两大类。是吸收四川清音的曲牌及唱腔结构发展而成的。扬琴剧本讲究,词语协律,音韵铿锵,辞藻清丽;雅俗共赏,以清末黄吉安剧本最著名。1 L; I8 ] q' u' b I
- {8 x. Y- L3 ?/ U2 B% _
四川扬琴的演出形式为坐唱,并分生、旦、净、末、丑、杂等角色;演员自演自唱。清末扬琴演唱者多为3人,后一般为5人,现多为6人。每人分别操作扬琴、鼓板、怀鼓、京胡、二胡、三弦、碗碗琴、小胡琴等乐器,边伴奏边说唱。通过说唱,将叙事、抒情和戏剧融为一体,能够有层次地表现戏剧情节。因此获得”坐地传情”之美誉,并为其他艺术形式如川剧等吸收。四川著名扬琴剧目有《将军令》、《秋江》、《孙夫人祭江》、《香莲闯宫》、《踏伞》、《贵妃醉酒》、《活捉三郎》等。 D* C* [" a" I$ N
; T i+ ?0 ?' _- Y/ E6 N
清未民国时期,四川扬琴在街头巷尾、茶楼酒肆、旅店等场所表演,在成都等地还出现了专门的茶馆书场,扬琴大师李德才、李连生最为著名。 a) C$ T, u' _+ z O0 s5 d
/ Y- F1 o4 _% D5 O8 S- @8 m( ~
建国前后,扬琴大师们不断吸收川剧和其他曲艺表现形式,创制出扬琴剧。在观众中影响日益扩大,并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爱。 $ Q T6 a f, s0 q 3 S' E) ?& p2 K1 O1 B% p: m 四川扬琴的形成,体现了四川人吸收外来文化形式与乡土文化融合创新的文学艺术追求。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10-23 12:39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 ... amp;PostID=201905107 b, o8 r$ i& D: U
3 O" K' g5 E( s; e; U四川民族文化1 s" f( A. N" x; U$ J5 w
作者:沐曦绿苑! k8 i/ K7 i. h, d7 X/ T7 [
四川客家的姓氏与宗族来源:陈世松 责任编辑:admin 发表时间:2012-04-03 16:19 点击:1739次- d1 [! \8 h2 X! a- B4 O( l& a/ P http://www.zhonghome.com/story/zatan/20111024142.html作者: YSL0327M 时间: 2013-3-29 13:21
受益非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