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姚莹
[打印本页]
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11-5 18:52
标题:
姚莹
本帖最后由 1156824942 于 2012-11-5 19:21 编辑
( v0 [2 ]- j9 ?2 d- x
. ]0 c, x& }+ {% o8 @2 k
姚莹,字石甫,号明叔,晚年又号晚和,别署幸翁。清中叶时安徽省桐
V8 m1 g, r, d8 K% y9 i" @
城县人。
: N; f5 U: U+ H: W! ?7 x# ^
桐城姚家的先祖居在麻溪,后世迁居县城,仍称麻溪姚家,自明朝时便
) ]. e: A* O4 l2 }
已是著名的文化世家和仕宦望族。清朝以来,姚家以政绩、儒学、文艺、义
4 I2 m# F% u& G. h3 K
行等而闻名者有很多人。就近亲说,官至刑部尚书的名臣姚文然,是姚莹的
0 O+ U3 U& \7 K, Z- B
七世祖;以“经学”名世、官至翰林院编修的姚范,是姚莹的曾祖;以学术
- a, E* n, p2 l. _' `) I5 \) r" y
文章称师表、被目为“桐城文派”主将的姚鼐,是姚莹的叔祖。
2 v1 C3 p/ q1 j& |
1785 年11 月8 日,姚莹诞生于桐城县内北后街的这样一个名门世家之
8 ^4 A( Z: ~/ }0 ~9 a6 |
中,兄弟排行居三。先世的声名显赫,虽然对他的生活道路和人生追求,留
& U M( T6 z# y& {0 J% T+ j; v
下深刻的影响,但到他出世时,家境已趋没落。他祖父姚斟元,秀才出身,
* o* V) B, c6 B/ k
并未发达,终生在外教书或当幕僚(就是今天所说的秘书)。他父亲姚骙,
2 m7 h/ x2 e6 \0 H5 D+ \" h
虽自幼读书,却连秀才也未考上,只好继续教书为业。
]% Z8 Z1 E4 I& I
姚莹家自祖父辈分居,所承祖产本来有限,祖父两代又无什么作为,家
8 q- n0 `) W$ T$ p. R. [5 ~
境自然一天不如一天。姚莹生时,家中尚有仆妇四人供差役;到他七岁时,
. s U8 Z* w" }4 D. r& }6 E
便不得不将旧宅售出,租房居住,父辈再行分居;到他九岁时,连最后保留
. V" C0 ]! k9 L$ G: [5 { F: c
的一名女仆也只好裁减,家务都由他母亲操作;他十岁时,正赶上夏天发大
% v6 ]0 M: Y8 j" w0 J6 ?
水,屋内水深三尺,他母亲拖带孩子借浮板于水才幸免于不死,断炊之苦,
( \4 G+ @% N9 {
更不在话下。
! o+ S) w o. z9 u
所幸他母亲张氏也出身桐城名门,为清初大学士名臣张英的曾孙女,虽
2 D) M& J: _1 a$ H4 p
也家道衰落,但自幼知书明理,志当贤妻良母,特别注重教育后辈成人,家
1 m1 O% |, x" U8 v5 }0 K- V' G
境再艰难,也要培养孩子读书向上,即令为此而典衣卖物也在所不惜。姚莹
; b: [5 {/ y$ w' t
自六岁开始从师读书以后,张氏不顾日间劳累,每晚必亲自检查他兄弟的课
6 y/ C2 }% t. H9 _ t
业,见有所长进则喜,若有所赖惰,必加体罚,即使老师原谅他们,她也都
( Q% A3 p! N. b) ?8 K
丝毫不放过。有时,姚莹兄弟没有机会读书时,张氏便亲任教师,不让孩子
+ L+ H& `. r# e* F/ w
学业荒废。姚莹兄弟的《周礼》、《诗经》二书,便得自母亲的口授。等孩
8 L9 T. z' ^- H4 `" j0 W w
子开始学作文时,张氏又亲抄范文数十篇、唐诗百首为课本,督促学习。当
/ o, O# w& B7 x+ v0 \ I. q6 T' y
姚莹苦读至深夜,伏案而睡觉时,张氏怜爱不已,常常故意借冬夜脚冷唤醒
( {1 V& P) ~' w2 w B1 F
孩子,姚莹惊醒忙上床为母“捂脚”,“抱母足而眠”。真是母督子严,子
, a G% ^. `4 }9 f% p
爱母慈。
8 @' S( Y1 F# \5 H9 n" h
俗话说:“家贫出孝子。”先世的光荣,家境的衰落,生活的困苦和贤
; e+ u- M" R+ V
母的督教,深刻激励着幼小的姚莹,使他暗下决心:刻苦读书,发扬先德,
" C& U# _' Q3 l, }2 m e
重振家声,报效国家与社会,不负贤母的殷切期望。早年的生活坎坷,也使
' J0 @) F; _/ ^4 S7 H
他对中下层社会的实际,具有深切的认识和体会,养成了他后来为官时关心
8 Y' s( @9 V5 n) W8 L
民间疾苦的宗旨与作风。同时也造就了他刚正不阿、实心实意办事、不向困
: M% w# T8 `/ Q `% T+ k- X
难低头的性格与志向。
0 n! Y, }1 b- U# Y) T+ |
21 岁那年,姚莹赴安庆参加府学考试(当时桐城县属安庆府)。因为盘
6 t0 E# v6 I- y& f
费有限,只好借住在亲戚家。这位亲戚势力眼,对待姚莹十分不好。姚莹不
P, F% V5 ^! i& h0 i
堪羞辱,一气之下,便拔脚回家,待另作经济准备,再参加下期考试。科举
% }5 \; o# s. R! R$ J. v$ b2 o" N
时代,应试是读书人的关键时刻。姚莹竟宁可放弃,而不受窝囊气。从这里
# }6 w8 `5 J" }5 |# h k1 T" T
不难看到他个性的一个侧面。
* V, B; c! f' v7 L1 c
他回家后,正逢叔祖姚鼐在家,见他提前回来,十分奇怪,便问他何故
# c6 U( M" m4 T/ c& b0 T P
如此。姚莹只好实说。叔祖闻言,既赞许这个侄孙的志气,又不忍他失去这
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11-5 18:54
次考试的机会,便拿出银两资助姚莹赶去应试。结果,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 I, a6 B! c2 p9 g+ t$ W
补为府学附生,在科举道路上超过他父亲,成了秀才。回家后娶妻方氏,也
) h2 Q. ?* [" a( P- @
是桐城名门之后。隔年,也就是1807 年秋,姚莹又去南京应“丁卯科”江南
F3 M6 R8 e% O! l( o0 N
乡试,考中第十八名,成为举人。在科举道路上超过了他祖父。时年23 岁。
v% j: S( v+ ]# Z
次年春天,又到北京参加“戊辰科”会试,考中第三十二名,成为贡士。继
% H" V! ~( C# \8 O
经殿试,考中三甲第十名,成为进士。在科举道路上,追上了他叔祖和曾祖。
% H: C& f0 z" e5 q S; b; I
喜报到家,知者无不称赞姚家继起有人,贤母心血没有白费。依当时制
' R, i+ O. p. D' l! ]2 m [! i1 u
度,考取三甲的进士,即可等待有官位时授官。由于官位有限,一时难于轮
+ ?, q9 @7 b; r8 B7 J1 ]) {! X& K
上,久留北京,又开销甚大,非家境所允许,姚莹只好于当年秋请假回家省
; f# J/ o6 D2 t" X) P
亲,及早结束了有生以来的首次北游。
" I) _. X7 o2 X$ x
无论是去南京参加乡试,还是去北京参加会试,都使姚莹开阔了心胸与
9 F* d2 c$ F2 K8 ?+ [
视野,并因同年(同科考中者称同年)、师生(主考官为考中者的座师,分
* `6 z, [( L2 p1 q; k5 g
科试官为考中者的房师,考中者则为座师、房师的门生)、同乡(同省者为
, @0 X* z2 C B
大同乡,同府、同县者为小同乡)、世谊(上辈有交往,后辈继之,为世谊)
" Z( Z& F1 y1 \) D7 E
等关系,结识了许多新交,有的成为姚莹的终生知友,有的是令他终身不忘
3 ~: R- a& l. r! d
的知遇。在这些交往中,姚莹的器识与才能,无不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使他
# {" D+ ]! K9 D' T& |
的知名度大为提高,官场与知识界由此知道桐城姚家有个后起之秀姚莹。
! j. z* v1 E& I
考中进士,在当时固然是很风光的事,但那只不过是取得了任官的资格。
* R; F5 b3 c% v) P# K
在姚莹看来,距离实现他的抱负与理想甚远,并没有什么值得风光之处。他
) g) I) T. R1 q
的理想和抱负是什么呢?姚莹后来在《复李观察书》中,自称:“自束发读
# ]- U" y# d) ]8 t7 ?" G
书,则有志慕古,以为人生天地间,当图尺寸之益于斯人斯世,乃为此生不
1 S+ Y, n2 h. V2 ^/ z5 W
虚。”这便是先儒极力倡导和知者推重姚莹的所谓“志在经世”,即以治理
4 \. O5 I" l5 {( B
世事,利国济民为职志。
, w! r; Y3 \ f. G f
当时的风气是:一些人只为求作官而读书,因而对于官定的经义和“八
" C z+ a' {! s0 |
股文”程式,用尽功夫,认为除此而外,再无学问,作官便是人生的终极价
/ C# J2 F8 h& T, p0 k
值;另一些人虽不为官定经义和“八股文”程式所限,但受了清初“文字狱”
2 e! p- ]* S3 |% F. }% j; @, ], X
的影响而脱离现实,不问时事,一意考究古书、古物、古事、古义、竭其专
0 m( S2 G% B6 W
深,号为“朴学”。姚莹正逢“八股”泛滥、“朴学”盛行,读书人奉为时
( x" D2 Z. T7 Y: w
髦的时代。当此之际,而“志在经世”,便是难得的“越俗”。由此出发,
# T0 S0 j" J( b& l# u
虽因科举考试而不能不留心于官定经义和“八股文”程式,但他却不为所囿,
3 h6 M: k8 k& h; \1 f
更博览群书,求其大义,着眼于有用,不斤斤于细琐,凡涉及治国安民的知
& p& K. L, a/ q; z! ?
识与学问,无不悉心讲求,反之,则不费精力去钻牛角尖。秉承家学,掌握
! }- `' F; }! {/ }7 M; I$ t
要领;关心时局,不为空谈。从而在人生道路上迈出了正确和坚实的第一步。
$ a0 J$ {* k, I/ p2 Z" v2 I
二、研讨“海上事”和“海外事”
! K0 d4 d- [7 p. Q7 i+ q; a
1809 年春,山东巡抚百龄升任两广总督,闻新科进士姚莹之名,遂趁途
/ F5 X5 w( _' O6 l# Z
径桐城之便,邀请姚为幕僚,随他同去赴任。
! M# d2 I. x; l2 h* Q3 s* E8 X
百龄,字菊溪,姓张氏,正黄旗汉军人。进士出身,以干练和有魄力而
) I6 q% F: Y8 Q) `" \
得仁宗皇帝的信任。数年前即已官至总督,后因事被革职。继而,再次被重
& F+ |4 E9 `4 t$ C/ e
用,历升至两广总督。
/ D" A! M {6 n
就姚莹来说,去广东既可开阔眼界,熟悉世务,又可顺便看望正在广州
! ]. g6 i, i7 U# R7 P) }
任教的父亲,更何况聘金对家庭生活也有很大改善,因而乐得应邀,欣然而
2 V9 ~- C$ p6 u
去。当年秋天,姚莹随百龄抵达两广总督的任所广州。
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11-5 18:54
当时的广州,不仅是广东、广西两省的军事、政治、经济中心和广东省
: ]& l8 s" Q% v, t, @$ B# i5 H
省会,而且是在传统对外贸易口岸基础上,由清政府特定的唯一与海外诸国
' [1 ~; O" G; i. d, Y
交往的商业通道。处于上升时期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更把广州视为到中国
8 `7 g) h& d8 U5 A0 K8 b; }1 y
这个封建大国谋取经济政治利益的登陆点。于是,在南国重镇广州,便有了
$ R) m$ ~; u! S, j! b
在中国其它城市看不到的两种现象:一是由中国人经营的专门从事垄断性外
r! `+ B2 N" X1 z4 w4 N
贸中介业务的洋行及其联合组织“公行”;一是供外国商人落脚储货的所谓
" h8 ^# S! R0 g
“夷馆”或“商馆”。
' R" K; K4 C( s M! W) V( u
洋行早在明朝时便有,“公行”则为后起。行商除负责确定货物的价格
- O& R( W& s! a+ j0 h+ ]
外,并负责代中国政府向外商征税,外商也乐于委托其代办这类手续。而政
, [* E7 [9 ~3 {" j* r& t$ U
府对外商的管理,一般也都通过行商来进行。“夷馆”,则由行商依政府规
8 G& Z- ~6 r4 {8 z2 a
定租与外商使用。政府本来对外商设有严格的规定,但因日久天长,不免流
6 y- M( j. m4 H% B0 L
于形式,而时松时紧。这当中,外商的不法行为和政府官员的腐败,也是重
( H: O, p$ x/ |9 w8 j, @
要原因。
) u, S4 g; j- i z
由于广州的特殊口岸地位,便使两广总督多了一层敏感的任务,即管理
) G- r, k4 {, e0 {
和保证外贸事宜,并通过此渠道进行与外国的交涉。这些,当时统称“夷务”。
6 t% {7 u4 g0 }) J
“夷”,是当时对外国的蔑称,反映了中国传统自认为是天朝、上国和中央
l2 N3 [# O, Z4 \! n! J7 R$ h6 i
大国的心理。仅从这个不妥的名称,便不难看出当时对世界形势的了解是多
4 e( }9 N1 ^( S: C `3 _- y
么贫乏!
2 [8 e& n2 e, U) h6 C. B; Y
对外贸易的发达,已令姚莹亲见广州的格外繁盛,而由于英国从事的鸦
) h! y/ h! _$ Z7 o
片走私贸易日盛,致使清政府的严禁形同虚设,鸦片的毒害在广州反映得最
# m( g' q5 z. B/ c5 z, L3 |! |
为明显和突出,更使姚莹深为留意。这还不算,百龄面临的海盗问题,也迫
; f) t. k. w1 n) ?- `# n
使身为幕僚的姚莹不得不多加关注。
, }7 j& v, A4 b7 Z' N9 w( o; j1 e
所谓海盗,泛指当时活动于海上,并对抗政府缉察的武装集团。其性质
2 K" ?2 D# v4 g% ?( c! ~* D0 X6 f/ y
与成分比较复杂,有的是职业走私团伙,有的专以劫掠为生,有的是不甘清
7 {9 _# t# `% |* A8 x$ R6 v, r
政府统治压迫的反抗者,有的是为外国谋经济利益的滋扰者。但其利用洋面
5 |& h6 @1 G' P% g. G# ]
广阔,清朝水师力量薄弱,特别是因为军政腐败而大举发展。这些海盗不仅
# x$ l0 O2 J: d
扰乱正常的对外贸易,威胁海道安全,而且不时登陆劫掠,无不成为治安之
+ }) [- a6 J, G% }' E }
大患。前此,清政府曾大力对海盗活动最为猖撅的浙江、福建沿海用兵,使
; p0 p3 w' P! } a8 j. r9 \
两省所受威胁大为缓解,但广东的情况反而更加严重。这既是由于海盗活动
' n3 `% E% K2 @9 N
方向的转移,也证明广东文武官员的处置不力。
5 M$ B7 ` f3 y1 s, {/ Y7 G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仁宗皇帝才特调百龄出镇广东。百龄也不负皇帝厚
$ x% ]/ t7 A( d" }
望,到任便针对海盗问题,一面振刷军政,惩贪去懦,整顿军队,筹饷练水
D: \9 q" @: F$ H9 o/ p0 p
师,加强海上军事力量;一面裁撤沿海商船,连运盐也都改为陆路,从而对
8 c; g: ?& I$ y9 c3 [) |
沿海实行戒严,以断绝海盗从陆上获得水米接济和到陆上销脏。经过将近一
+ x( @+ w) Y1 x+ V0 d
年的“日事招讨”,除分别击溃数小股集团,使仅余两大股海盗集团的处境
. a7 v! J+ C) z& t
日益受到危胁外,又通过分化瓦解、利诱,招降了势力最大、辖众二万余人
, z2 g, V' n8 y! d, B
有炮船四十余只的张保集团,并利用张保,平定了乌石二集团,宣告广东沿
* W# b& K" ?* V$ r
海平静。闹了十来年的海盗,终于被肃清了。
: J- K* T$ _ z* `, ?
百龄因而获重赏,幕僚们竞相赋诗著文,为他颂功志贺。独姚莹没有参
. e; D( M2 V6 ]- f
加。在他看来,“降人数万,一时散归田里,彼非有所畏而散,盖有所贪也。
; x4 o. f* o9 ^; n+ S
其狠心故智,何尝一日忘耶?外洋暂靖,而内河匪类益众。夫匪类者非他,
( V, O" X4 c; E9 v6 H) F0 h F. {
即前日之洋盗也。昔之患在外者,近悉近内。”所谓大功告成,不过是表面
3 T4 h) @' }' N6 v# Z7 `
现象。潜伏的危机甚重,又有何值得庆贺?这种后来在《上座师赵分巡书》
7 @" p/ |* @. G' p. R* W
中透露的看法,既说明姚莹的头脑清醒,也反映了他的不随流俗。事实也证
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11-5 18:55
明了他的所见不差。
1 M" N) q$ ]$ R3 U0 T- d9 _
今虽不明姚莹曾否将他的这种看法直告百龄,但从他劝百龄“功成身
" m6 T0 S. c) H5 c7 Y. P5 ~# a
退”,可知他还是透露出来。他对百龄说:“张保当年不只一次扰害沿海七
. H& V. M1 B5 z* P+ V7 b( M
郡地方,仇怨甚多。今既收抚,加以官爵,久后难免再生技节。假若有人寻
: h+ V+ v! i B& I7 G6 L- w, m
仇,张保被杀,处置起来,便会两难,坐视不问,则张保余众数万必会生事;
7 Z. J! |* g* j% q3 X, F/ T& j e; V
惩治杀手,必被认为包庇降盗,为地方人士所不服。莫若携张保离开广东,
# X' D4 \- z* i# u0 H+ i
免致他日被动。”一席话,令百龄于惊愕之余,采纳其议,上书告病。奉旨
) X. K: J& z8 R6 g) `6 b% D+ x
允准,召其还朝。百龄遂携带张保离去。
, |2 T) }7 |1 V1 N/ P
从个人利益来说,此举对姚莹绝无任何好处。独持异论,必为百龄所不
$ ^) \8 ?: |/ @' O' Q& v. X, t9 p
喜;劝百龄去任,更丢了优越的幕僚差使。但姚莹仍然走了这步棋,充分显
0 r7 r7 S3 x' f
示了他的以大局为重。倘非具有“经世”的宗旨和自觉,断然不会这样做。
' Z! S4 ?. b8 I% d( `
而他的别具见解,则是他对海盗问题及其对策,进行了认真的研究,获得深
! T8 P; L a" }, X! N) }
刻了解的结果。
0 K' {3 \) F0 f
此后,姚莹先后在从化、香山(今中山县)等地担任官员的家庭教师,
, O3 ~+ T/ T' U* l9 e; C
以教授其子弟为生。他也利用这个时候,游历了广东的一些地方。闲暇时他
5 R$ N9 {4 O0 w0 }5 m
便继续读书,研讨世务。但此时的研读,已不尽同于既往,那便是增加了一
% I0 R4 X; D: H; Q
项新课题:他所说的“海上事”“海外事”。具体说,就是“夷务”和与其
$ f$ b# V4 V0 H* L% n
相关的海盗等问题,就是对来自海上的诸外国实情的了解及其对策。他后来
1 ~; \" s* h3 \+ V* K9 d- d2 w
在《康輶纪行自叙》中说:“外蕃异域之事,学者罕习,心窃疑之。虽历代
) M* ?! `3 n, u2 H
外夷,史皆有志,而今昔不同,要当随时咨访,以求抚驭之宜,非徒广见闻
% W3 ?' i. T/ [0 o; \/ ?
而已。⋯⋯莹自嘉庆中,每闻外夷桀骜,深忧愤,颇留心兹事”。所谓“以
+ }2 S8 M, ~4 z& @% v7 v
求抚叙之宜,非徒广见闻而已”,正反映了他一贯的“经世”宗旨;所谓“外
& m) A K S/ @# F* \4 ~+ b
夷桀骜”,当然包括了他在广州亲经实见的外商趾高气扬,抗拒与抵制中国
2 v7 {) p7 _7 ]
政府的管理与规章;他的“深忧愤”,说明他敏感地认识到对外关系处理不
8 d J3 F2 c' z) i9 O4 ?$ h
善,必有损国威,影响世运。
. `8 i6 {' ^; x" U8 c2 ^/ \( P
深怀忧愤地研讨“海上事”“海外事”,是这次广东之行的重大收获。
2 ~" t* E0 A$ V! f! B- K
从此以后,姚莹为此进行了不懈的追求与努力,使他成为当时所说的“开眼
$ n9 f$ h7 }9 ~( i) X2 k$ M
看世界”(林则徐语)的一批杰出知识分子中的一员,而且决定了他后来在
! M/ k: n1 g2 @! H9 s( d# d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的坚定立场。正是由于广东之行,才使他的“经世”抱
8 V* K8 C9 G8 ~7 s+ v1 V+ B
负得到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以关切与研讨“海上事”“海外事”,来回应
7 {8 R6 a3 c& I' c
当时中国面临的外国侵略的挑战。作为姚莹生平事业的一大关键,此次游粤,
y5 X% I2 L) q7 T. e
真可说是不虚之行。
4 t, |) V8 b. w* f5 e: M- u. y9 t: }8 E
从25 岁抵粤,到30 岁离开广东的这五年多时间里,姚莹虽大增新知,
3 }* x9 M' e. @) _4 E
但从他这一时期写给师友的书信中,不时可见他怀才不遇、“困顿风尘”、
5 Q& Y9 l+ v$ X) r
“三十未立”的悲怆心情。1814 年11 月,他三十岁生日时写的《甲戌十月
4 U) x: \9 w8 I* f' ~% g; f
七日,余年三十,奴子早起进鸡酒为膳,有感》诗,对此表露无遗。诗云:
6 ?% s/ ~; @; x" }2 b
“忽惊三十岁华新,转愧人间壮大身;束发何曾志温饱,人生惟是备艰辛。
3 k3 T" {2 f4 B; ]" Q
愁看僮仆陈杯酒,泣向天涯拜二亲;风雨六年违定省,可怜伤别更伤贫!”
3 q5 q) o0 z- b; f* u1 F2 d7 o8 n5 J
大概正是由于“三十未立”,才使他决计结束在岭南的生活,北归选官,去
. ]" e, B7 t' }- l* y
正式干一番事业。
0 K8 c, ]' I! X! D
三、闽吏第一
; u8 u( N9 p1 ^' ?
1815 年初,姚莹从广东回到久违的故乡,与家人团聚。转年春,一度去
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11-5 18:56
杭州访友,路过南京时,拜谒了正在那里任教的叔祖姚鼐。秋天,便起程去
: `* w) e0 Q& a- Z5 Y
北京参加吏部的铨选。
1 T0 ~, s7 |% H7 E, ~
到1816 年春,铨选有了结果。姚莹被授任福建平和县知县。依例办理手
0 x6 p* `1 p8 V3 }4 C
续后,告别京中师友,赶赴福建报到。夏末到达福建省会福州,秋初到平和
# {" @3 g p3 `5 q' ?; `8 a/ T
任职。他的“经世”理想与抱负,第一次有了直接实践的机会,时年32 岁。
# ~$ j2 }, M8 X$ R/ N. E
平和,地处闽东南,时为漳州府所属县。今仍有平和县,属漳州市,但
: X# H! k0 `' @8 q' O r8 S
县治已迁移,不在旧地。关于这个与广东邻界的山区县,姚莹曾在《复汪尚
6 Y+ f5 `. S; V4 t$ r
书》中分析其民情说:“其地溪岭深阻⋯⋯无三里、五里之平远⋯⋯民皆依
4 o- T; i; m6 D& p/ T
山阻水,家自为堡,人自为兵,聚族分疆,世相仇夺,故强凌弱,众暴寡”;
/ c1 r+ S- Z% c9 b" o
好斗、健讼,相沿成风。对此,姚莹认为应“因其俗宜”,以恩、威、信相
6 S( W6 D; W9 U) T8 r3 M9 a7 I
结合而治之。姑息,并不是恩,而是软弱无力,不负责任;暴虐,并不是威,
) b) f/ m' e% S j4 A
只会失去民心,激化矛盾;贪诈,无从取信于民,必然难有作为,说话全无
5 B& o$ F* M( R7 M
力量。过去的官员或姑息,或暴虐,或贪诈,因而失败。他坚信凭恩、威、
n- q0 ~4 f6 ^6 g) U1 i
信三字,不难成功。
6 H$ g P* C) R4 [2 k- ~ W
于是,他以满腔热忱和全部精力,投入工作。天将亮,便升堂理事;事
0 }/ R; h6 Q w* s% N- W
无巨细,都亲行决定;民间投诉,迅即审理决不耽搁,而且当众进行,令民
6 a. z+ [/ ]/ @2 Q6 f; E- @2 i) {, Y
共见,以示劝惩;访闻盗贼,即便是半夜得讯,也亲率员役,前往督捕,而
, k/ [1 I: Z5 N6 q6 G
且外出决不扰民,食用皆自备;每月朔望,亲至四乡,择适中之地进行劝谕,
, C( k& g' V' |& Z! Z& P
召集缙绅民庶来听,至者予赏;诛锄强暴,雷厉风行,决不含糊。这些,都
; `( ~0 `' _/ c! k, {* Y
令百姓耳目一新,叹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从心眼里敬佩和服从这位廉、
' ^' @) ` o* ^. E0 `2 W
正、清、明的姚知县。
4 `& n8 c- O1 q9 I6 l2 o
挑词架讼者被严惩,捏词诬陷者被当堂揭穿,谁还敢自投罗网来告歪状?
1 n. ~& P5 h! U6 p# N. O' J
鼓动斗殴者被追究,借以讹诈者遭严办,有冤者知县自然为之作主,无理者
7 \$ h6 t: W- X: O% C0 G3 u
骗不过知县,必遭申斥或令赔偿对方损失。确如知县宣谕的斗殴有百害而无
- d* b2 M9 ^+ i0 `
一利,有理的变成无理,无理的错上加罪,谁还愿意小题大作、自讨苦吃地
8 [2 K; Y p, B$ N+ R+ ^) K
斗殴?于是,不到几个月的时间,平和的风气便有了明显的改观。正当姚莹
6 M: O7 x3 B" }: L) a; d, U
依既定设想,准备陆续开展倡文教、劝农耕,俗将平和治理出个样子的时候,
' P! u/ m. H. j% d: R
上司却于次年冬决定调他为漳州府的首县龙溪县知县。尽管姚莹本人不愿
3 k& P9 V' R4 n: t8 G
意,平和士民百计挽留,皆无效果,只好遵命,到首县任官。
1 {! e9 b/ A* ^
首县,一向由所属最得力的官员出任知县。姚莹被调的原因,就是由于
, o E0 h( t! Z0 S" t
他在平和的政绩甚著,官声颇佳。依例,首县皆与府治同城,但因漳州地位
2 `* {7 |$ ]- i0 F
十分重要,故漳州镇总兵、省里所派的分巡汀(州)、漳(州)、龙(岩直
. y4 G; b' K% L& m* B- e: ?
隶州)海防兵备道,均驻漳州。因此,漳州一城中而聚集总兵、道台、知府、
& {( G" b( ^: w2 m5 f# j
知县四个衙门。今漳州市仍有龙溪县,但已不辖市区。
* z# N1 s7 f* N' i# w
别看漳州府城中衙门众多,但直接理民的龙溪知县却很不好当。姚莹在
1 {, o6 S8 c- n2 c: t+ ^0 f
《谢周漳州书》中,述当时龙溪难治的症结说:“其民习于强悍,恃众藐法,
# ^" ^% ?0 |. ], v; A$ G
久为通省最。东万松关,南九龙岭,劫掠不已,行者戒途;北溪一路七十余
# ?% G2 A0 t0 T! \5 I, z
里,截河私征者十数处;城内文武、兵役通夜巡访,如临大敌;至于各乡,
/ F- ?+ P1 Z) T% Y& R1 G* k! D# ?
大小一千有八社,积怨深仇,蔓延滋斗,视杀人如草芥,以虏刼为故常,一
M7 Y: S6 P# z3 H+ d3 L# e" K( e
日之中,或十余命,一岁之内,伏尸盈千,剖腹刳肠,莫形凶惨,四郊近地,
8 R) \5 t1 \& ?8 V7 @
皆为战场,⋯⋯官至,视兵役众则逃,少则抗。官但见民之梗顽,民亦视官
4 V1 F9 B m) y$ X9 m) N
为儿戏,上下隔绝,胥役缘以为奸。”
$ e0 ^9 o: l6 u/ q* s2 Y2 x
针对这种实际,姚莹认定不能以常规来治理。刚到任,便出其不意地亲
& R- Y0 Y- _. [7 b6 u
率员役,夜入强社,逮捕著名积恶者数人,审明其劫掠、械斗、杀人之事甚
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11-5 18:57
多,便悬榜城门,公布其罪状,分别于其为害之各当地,召万人环观而杀之。
, \. @2 R# f* y6 D
立即正法,可免“迁延岁月,株累无穷”;正法于当地,召众环观,影响远
: R! n2 Z6 d9 ^! G
大于“正法省中”的“不足以警当地”。一番“下马威”立竿见影,“四境
( p- {: z& V3 L, [, F6 L- u
凶徒,闻风股溧”,发挥了法律的威慑作用。
7 _- G, S$ c# H8 M8 i7 h h0 n- N
接着,于各地张贴《召乡民入城告示》宣布:“各衙门兵役暂停拘捕,
/ O/ ~% P; O2 P" c
听尔等各乡社士民入城来见”,“凡有旧仇夙怨者,各该社之家长务须约束
6 z6 c Q/ w6 x7 c" n s$ Y2 o
小侄,静侯本县选派之公正绅耆到社为尔等排释调处,无许再行滋事。仍一
3 L( J e! N! ^
面率带子弟入城来见,本县亲加访问,所有委曲无不可以面陈⋯⋯务使尔等
$ O: v3 Y6 M7 Y
无不达之隐,无不通之情”。以便彻底解决上下隔绝,官莫察民之情,民“视
0 D" s4 [* x- a" g
兵役如仇仇,望城市如陷井,经年不敢一入,于是讼师奸更得以任意舞文”
( w0 s, ?2 c# L6 }7 g& e
害民之积弊。对入城面陈者均接之以礼,许以自新,派其素所信重之绅耆相
& A n: x. ?7 c) b+ z; ]' X% x4 q
偕往察十数年仇怨相寻之故,巨细皆予辨白,知县又亲至各社见其头领,晓
% L* z c% u; A& U1 e1 j
之以理,约之以法,“使侵地夺社者,各还旧业;焚庐毁屋者,偿价修葺;
$ m1 r, Z2 Z3 j/ Y
死者之家,寡妇孤儿,命各社族人醵钱养卹;其杀人者,令家长自捕送,不
- X0 `/ j0 I2 o
使兵役妄拘;不听死者家妄诉连逮。”
' w( \( r$ R* J& w8 Z& Z
通过这一系列细致工作和亲加抚辑,“一时弃刃修和者,七百余社”,
4 b) k. V/ {1 a
“十余年著名械斗之区,听命息斗”。然后,“择其强有力者使为家长,给
! K' B2 J' g) i6 S$ n
与信记官牒,约束族众,复择壮丁,大社百人,小社五十人,籍其名与年貌
/ x# D7 Q4 Y3 |* K4 K
为乡勇,以逐捕盗贼,无事则交各家长董率业农。此皆横悍桀骜之徒,平时
5 f$ S2 T: R& K# ]+ l1 S5 v5 x2 R
恃众无名,滋为不法,及名已入籍,有不逞,就各家长缚送县,无所逃匿,
$ H! D0 d2 H3 I+ Y! ~
自是帖然。凡捕盗贼及强梁恶民,皆处以重法”。于是,械斗与盗贼之积患,
& K' `; {* q# N. P# U- C, h0 b3 K
初步得到解决,龙溪的治安大为好转。
B' g1 A( o3 t/ a- ?) [* [
经如此雷厉风行地大加整顿之后,姚莹又大力课农劝学,推行教化,倡
( I! J+ J* U2 z( S0 P# N- ~3 d6 p1 I
导礼义,龙溪百姓因而大悦。姚莹的魄力、识见与干练,大为漳州知府所推
4 D' d% p" ^& i1 M' {0 n3 k) q: |
重,不时向姚征求施政方面的意见,相处极为融洽,结成深厚的友谊。当时
3 S& e% W$ c+ A4 H
的闽浙总督董教增,亲见龙溪局面迅速改观,也高度评价姚莹的治绩,推他
0 \, h) n" B$ F/ _8 N" I8 ^+ i
为“闽吏第一”,多次接见姚莹,就大政征询意见,凡有赴漳州任官者,都
2 Y# d( `) i i! r6 t' S
指示他们:“究应如何为官施政,可去问龙溪姚令!”
2 a4 E O$ W: C, H% ^6 _
姚莹的成功,正如他所说的是当时文武上下,“合力同心,彼此信任,
' S8 j$ B1 f( u3 U: _( ~
毫不间言”的结果。当然也是他“治事自朝入夜,常不解衣而卧”,倾注全
# h" @3 w" A' U- ] l4 y O
部精力,实心任事,“心神况瘁,气血为之虚耗”的结果。“闽吏第一”,
2 U% V% Y, I; n7 S
是用他“头发已白”换来的。两年后省里决定调姚莹为台湾县知县,漳州士
& a+ ?0 n' [4 J* d: i
民不肯放他走,纷纷要求留下姚知县。最后,省里略作妥协,答应留待转年
v( D% X! G. V! W* p) J
春再赴新任,聊慰民望,但台湾还是得去,因为那里更需要这样有本事的官
* P: d( W. i$ d* A
员。
/ P7 S. J8 ^4 |6 ]& i* g
四、初官台湾
, B/ d, Z' ?2 y
当时,台湾尚未建省,只是福建省所属的一个府。台湾府的治所,即今
/ t+ N4 @/ P. o1 i p9 z
台南市,与后来的台湾军政中心在台北,情形不同。当时,台北尚未设府;
" r( `! g* @% [
今台北市,当时仅为一个镇。台湾府辖台湾、凤山(今高雄市)、彰化(今
3 P& _4 Z U) A5 }; J2 i8 J; q) y
名同)、嘉义(今名同)四县。首县台湾县与府治同城。由于府境辽阔,故
: A6 q; M3 Y* f
另于重要之地,分设澎湖(今澎湖县)、淡水(今新竹县)、鹿港(今属彰
4 K& W% t* H, A' v1 z
化县境)、噶玛兰(今宜兰县)、海防(原驻鹿耳门,在今台南市境,后移
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11-5 18:58
驻府城五厅。厅,为清代行政建置序列的一种特殊形式,有直隶厅与散厅之
: Q) H1 ^( F& T8 [$ o
别。台湾五厅,即属散厅,虽说与县平行,但其官长的品级却比知县(文正
% [$ O/ K# M: Y) A |/ h
七品)为高。其中,海防同知兼“南路理番”衔,“鹿港同知兼”“北路理
5 R2 K- {: | b0 A
番”衔。一府、四县、五厅便构成了当时台湾的行政网络。
0 B. D* a0 e4 R! c4 {) U" t: N+ S4 @
台湾虽为府,但文从四品的台湾知府,却非台湾的最高文官。这是因为
3 b* y, a7 o7 S, z9 d5 t
另有文正四品的分巡台湾兵备道,代表省来监察和协调台湾的军政事务,驻
1 B/ S. K( c2 N, V. G. E1 _: b+ ]
台湾府城。内地虽也设道,但多监数府。因为台湾孤悬海上的特殊战略地位,
/ S$ [+ |/ N; E$ U
又定例分巡台湾兵备道均加按察使(文正三品)衔。内地之道,虽亦有此情
. B1 t8 A3 @3 Z. }! }5 }7 G3 X1 W
况,但属个别。这还不算,更规定分巡台湾兵备道可以通过邮驿,直接向皇
8 U: U! K: Y7 V6 W2 Y
帝专折奏事,不必转由省代奏。这种绝无仅有的特殊待遇,旨在避免贻误事
% _) i# H6 y- T, W7 r2 J
机。因而,台湾的最高文官首长是道,而非府。
& I7 {8 C G7 V7 W4 R3 D+ p. X+ D
自清初平定郑氏势力,将台湾纳入清朝版图以来,在军事方面更对台湾
1 L4 T# W" D# g2 l% F0 h3 d! |7 k6 _
特别加以倾斜,派重兵镇戍。设台湾镇挂印总兵官(武正二品)领之。内地
" J% C8 F0 ~- {- C( d4 d
总兵官的防区较小,而且很少兼统水师、陆营,更无台湾这么多兵。为了崇
: |3 M* K7 J7 N* V2 f% ^8 C
重事权,故特于其官衔冠以内地所无的“挂印”二字,隐示其含有“钦差”
7 A2 \8 j8 J' v
的性质。台镇所辖,除直属的镇标三营外,还有:台湾水师协(三营)、澎
# T& c! t" G8 E' g4 D
湖水师协(二营)、北路协(二营)、台湾城守营、南路营、艋舺营、南路
3 L+ N1 e# o1 R
下淡水营、沪尾水师营、噶玛兰营。合计为水陆十三营,分兵布防。弃兵则
) l# ^, F* n9 ]4 R4 U
由福建陆上各地抽调,三年一换。
( K- q+ C0 H2 n9 F
由于姚莹的生平事业,与台湾密不可分,故有必要就当时台湾的文、武
# V7 x/ e- r. K9 c3 a& [2 S& k6 { V0 C
建置,简要说明如上。
1 |6 i' I" k9 F% @1 H
1819 年春,35 岁的姚莹渡海履新,出任台湾县知县,旋加海防同知衔。
) E% z/ y3 |+ ?5 x" a2 v
任官台湾,掀开姚莹生平事业的新章,也是他成为当时著名“台湾通”的起
) a) y, s- ]4 a# o
点。
7 @" Z" E2 l3 U: A' p' T6 B8 ?
当时台湾的情势,可用时人所说的“叛服不常,时存危象”来概括。由
1 _. ~7 _# y- s
于潜在的反清意识,加之治理政策的不当和官员的暴虐恶行,故自台湾为清
5 \: @4 G( c D( U! y3 x
朝所有后,屡屡发生抗清起义,严重时几乎动摇清朝在台湾的统治。尽管一
{9 C- ]% J6 x: s
次次起义都被镇压下去,但从多者三十年、少者十余年便又爆发起义,便足
( I( O- g1 ~4 J
见危机的深重和矛盾的错综复杂。
3 g: @/ j. C! G+ z& G
当时,纳入政府直接施政管理的只是沿海地区,主要是西部沿海地区。
; `( d+ Z% ^, X$ [
岛上纵亘南北的山区和东部沿海的大部,尚未开发,或为无人区,或为当地
' {- q5 n9 X8 ?% z" W: |- H8 h5 K
兄弟民族(时称为“番”)居住区,即所谓番地。番有生、熟。浅山或重要
* i! ]2 X- E& v2 V A
之地,为政府号令所及之处,多由其首领(时称“头人”)代政府管理,接
: K1 g0 L, H t9 m0 W% h! h. {
受官员的指导,称“熟番”;居于深山,为政府号令所不及,自已独立不受
5 t, D2 s' Q8 @; U' @8 Z, n
政府管辖,则称“生番”。政府只是控制其不出山,互不影响而已。实则,
5 k6 T6 G8 ~ T: C
民族关系时见紧张。
. G, m, E# |- l1 s" W) a
沿海居民,则以原籍福建漳州、泉州,广东嘉应州、潮州的迁民为主体。
5 l: _9 x X* O( s) i* a0 v! a
虽迁来有早晚,但以原籍为纽带的而连系在一起,但地域的界限很突出。而
; A8 m' |5 K: K; R6 V/ a
各该原籍又都是民风强悍,习于械斗的地区。受此影响,往往因个人纠纷演
, I4 B4 n {: b# ]( L4 v3 J2 S7 o, x9 G
变为地域来源不同者间的群体磨擦。
7 u/ i0 E R2 |; o
尽管台湾驻军多达一万四千余众,可称内地罕有的重镇,但防区辽阔,
5 b- o m8 v6 v5 ^7 d% Z
海岸线长,分散开来,依然不足,平时巡缉尚多漏洞,一旦发生变故,只好
& N' p5 g' B$ X+ Z: V/ w# w2 C/ g
仰仗由内陆派兵越海。这尚在其次,更重要的是由于弁兵皆由福建陆上各地
# s, C" ^, I9 H
抽调,尤以漳州等地兵员为多,地域意识和部队间的关系,最易发生摩擦,
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11-5 18:59
有时甚至酿成大规模的械斗。至于骄横不法、违犯军规、甚至不服管束,更
7 f9 o+ Q, O: ~, ^
是常事。
/ g4 _6 C" |4 J; C# h w
因而,除了统治与反统治、压迫与反压迫的根本矛盾外,从形式上便表
- _5 v$ m2 b- c- }6 a2 y, ]
现为姚莹在《答李信斋论台湾治事书》中所说的:“民与民不相能也,兵与
* c5 B. m; e* s1 N/ h" P
兵不相能也,民与兵不相能也,番与兵、与民不相能也。”加之“沿海僻静
# f6 U# n* N. V4 O6 _
港汊分歧,多可径渡,不独商贾负贩之徒往来不时,居处靡定,其内地游手、
% Z. F8 Q7 M. t! I$ K7 z5 e
无赖及重罪逋逃者,溷迹杂沓而来,有业者十无一二,地力人工不足以养,
0 A: Z* _5 u0 Q
群相聚为盗,为奸恶”,这种难于控制的游民,尤为治安之大患。凡此种种,
w1 s" T, h5 V0 w; Z
故姚莹认为当时台湾的情势是:“人心浮动,风淫易生,变乱之萌,不知何
, i$ q& _; w5 U7 E* G" A d
时”。总之,是矛盾重重,一触即发的形势。
5 f# x, F% [/ @! I s# p
相对于全境的不稳定,台湾县因为开发历史最久,商贸繁盛,户多殷实,
% u8 k5 [( J- M
且镇、道、府、县等衙门林立,并有重兵弹压,形势相对来说较好,但全境
# E3 q4 S* `. v- Z: y/ t
存在的隐患这里也难以平静,尤需治理得人。否则,更会招惹麻烦,动摇根
# _& X& a! A, U; i" X& D T( U- v' N6 x
本。
- S2 m5 o1 S6 f- p, V9 @
姚莹到任以后,仍如在漳州般地谨遵“清、勤、慎”的官戒,以“恩、
4 M5 r' Q$ T1 ]. Y# J
威、信”为施政方针,很快便搏得士民的拥护与爱戴。仅从两事,便可知其
2 s+ l# m3 t) n3 c
在台湾知县任上的一斑。
* K. ~, _9 O% c. F0 o9 Q4 `
一次,姚莹乘轿出巡,正逢一帮兵卒聚在市上赌搏。县役令其依例回避,
9 q3 l+ O( U5 h6 k
众兵非但不服,其中一个竟还诬称该役抢钱,与之揪扭起来,一时秩序大乱。
3 b4 J0 M* u/ Y% ]- `9 {
姚莹即命停轿,将该兵带至轿前讯问。众兵先不知轿中为何官,未放在眼里,
0 O- }0 `( k7 W2 G
闻是以厉害闻名的姚知县,早已四散。后见有同伙被逮去,担心被供出姓名,
$ D I7 m* J$ Y0 u! G* Z
便约集数十人,手持武器,前来抢求。
7 x5 }1 P' p, u+ P6 Z
悍兵持械行凶的事,从前就有,并不新鲜。见此形势,随役都捏了一把
" x8 v* }/ I- M
汗。姚莹却十分镇定地下轿,亲执锁练,拉着该兵迎上前去。来众见势,反
8 m4 p* l2 k( F- x, S$ O
倒迟疑下来。姚莹当面晓谕众兵说:“你们公开赌搏,已经违犯军规,现又
' B5 q5 U0 {- t$ s( W' M
持械前来,难道不知伤害官长要处死?你们豁出去了,难道就不怕连累家中
4 O9 J2 {. C, ]0 |
老小?我本来不想追究你们冲撞官长仪仗,不行回避的过错,只想把他交给
, d; S, V" v: }* e9 @* j ~0 ?
总兵大人,教育他别再赌搏。你们竟敢前来行凶!也不打听打听姚知县从来
4 g& R6 C& }7 S( }9 F" R* y5 T
不怕死。不怕死的,只管上来,看看谁豁得出去。”
& n; a9 i2 f" }. D
众兵闻言,大吃一惊,方知头脑发昏,惹出大祸。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 v& R: A& I+ c
都没精打采地放下武器讨饶。姚莹却一概不理,手牵该兵,径直从众兵中穿
2 P S' x! s* h& k1 W3 V
过,直奔总督衙门。众兵先是让路,继而相随,求情不止。结果,总兵据情
! [$ t8 ?7 N. n. c
况把为首者加以严处,重申禁赌之令。从此,悍兵见姚知县轿到,赶忙回避,
: }! H8 A! V3 g& @3 k1 o
无人敢生事端。老百姓也由此知道:姚知县不但不爱财,而且不怕死!
C( w' F0 E' V: R* G5 H- J
台湾当时的迷信鬼神,较内地尤甚。有病痛,不问医服药,却认为是得
1 g* o) }! f2 R9 Z. z
罪了鬼神,一味磕头烧香,尤其敬畏五妖神。姚莹早就打算扭转这种陋习。
+ E$ r8 u5 g! J$ Z& c Y
县民许某,小贩为生,年未三十,邻里无不称其老实,忽染重病,据说是得
3 }. y1 R) }" z# d; S2 o ]
罪了五妖神,因而得祸。他家烧香求恕不止,许某之病却日甚一日,临死对
3 f/ l+ d2 B) E* X- e6 M7 h* u
兄说:“神恕祭祀未周,我死之后恐将降祸全家。”既死,家中大惧,不惜
( w# T- M$ S' a+ M! f" @5 }
破家举债而塑该神像,大举祭祀,以求免灾。姚莹闻讯,即命衙役将塑神像
+ n& @/ H) X) ^$ i/ `- C
锁系到堂,传集许家及百姓前来观其审判。至时,姚莹当众列举其罪,指斥:
* O$ s0 W- Y% c V2 c/ K7 e5 B8 N
“今尔敢虐吾良民,肆为妖妄,岂可纵容!”下令当众杖碎投火,以绝妖邪。
7 E; Y; F2 \/ \: b
并宣布:“傥尔有灵,三日内降祸吾身,使吾得闻诸上帝(到上帝那里去起
$ I7 |! Z5 u' b
诉你)!”县民起先还对此举将信将疑,后见姚知县一切如常,才大为信服。
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11-5 19:00
姚知县审判五妖神,成为一时的新闻。
2 J- V4 U+ z8 _$ j* q
1821 年春,姚莹调任噶玛兰厅,摄(暂代)该厅通判,主持该厅政务。
7 a$ H; }4 ?6 ` H
该厅地处府境东北,始设于1811 年,新建不久,一切尚属草创时期。不但境
2 _' B2 W5 B' x: W: x
民最穷苦,而且治安状况也最差。因而,姚莹到任后下大力量完善制度和缉
9 T2 V f" T1 @, W: q- q
盗。曾因捕获著名海盗林牛等十余人,经镇、道奏功,奉旨送部引见,即到
7 Q: a S4 Y! h0 C! o& X
吏部报到,接受皇帝的召见,意味着将予提升。
: ?6 }3 l$ T1 M8 p4 W4 m* S, U
就在圣旨未到时,姚莹却出人意外的因在龙溪县的所谓审案错误被追究
, [, ^) v" d( c+ ~, y0 P- a
责任,撤职查办。简单说是:龙溪县民郑源与族人某有矛盾,率亲众杀某而
5 k( u! y7 z% d' t! N; A+ ~
掠其财物。郑源被获服罪,姚莹以仇杀定案。未及解省复审,便调任台湾。
+ c" G+ Q8 f' ?+ f
后来,此案拖延两年,才由经手者重新定郑源为强盗。姚莹因而获审查不实
3 o6 | E$ v( ?
之罪。其实,这只不过是早就忌妒姚莹者,趁督、抚等上官换人而落井下石,
: U' Y9 C2 I" W5 o
作了手脚。
1 E4 A$ R& z. F0 H
姚莹初官台湾不到三年,便以这飞来的横祸而告终。台湾县及噶玛兰厅
; W( w* h8 q# l: l2 f3 Y" K8 p
士民闻姚莹罢官,竞相奔走道、府为他呼冤乞留。及知事已定局,均大失望。
% w* ]# Y* D3 |% d7 ]1 y2 G
姚莹自出任平和时,便将家人接至任上,后随来台湾。突然罢官,生活顿感
( _4 D/ n/ l# Y7 s6 _0 K* U6 g" Q
困难。幸靠当地百姓时赠柴米接济,才勉强过活。拖延至转年秋,才因当地
4 w9 M9 q) @& D& \" ]2 ~
官民集资代为还清官债,得以举家启程回省。船尚未开,其父突发重病,死
) h: z0 Y0 _2 ?6 Y
于船上,只好扶棺内渡。
4 p9 ~- u$ Y% g
五、蹉跎与复起
" \1 V3 _4 ~5 A+ H% V. B
罢官的挫折,并未影响姚莹的壮志。他在当时写的《与刘明东书》中说:
) B3 Y. R; `1 _: N" i5 D- c
“造物者能厄人之遇,不能厄人之心。古人君子虽极颠连困苦,而秉志坚定,
0 a l. ~4 z2 b7 K' T
百折不回。仆于古人,何能为役?然穷困愈甚,乃见理愈明,觉确然有据,
4 C/ `& q5 v% l& i
故倔强自好之气,亦愈不为人屈。盖此心不为穷达所系久矣,造物其如人
5 X2 K/ ^) v7 q- z0 \. Z
何?”更何况是在“平素不合之上官,方耽耽欲投石于井”的情况下,“幸
' ^' Z; n1 b' Y/ O) s8 F
得洁身而行,不为缪辱”,说明自己的清廉,使他们实在抓不住什么把柄,
/ V$ e$ a% S- f# M1 b
只好在公务方面作文章。事既不实,又有何愧疚?而罢官后百姓的热情接济、
0 V* b; U4 `8 _4 t
代偿夙债,临行时“又送者相随数十里,至于舟中甚众,”更是最大的欣慰。
* \8 o' u+ V! K: L
“政声人去后”。这才是最令人感动的。
1 i7 I( U1 ~/ C4 W ?( l
然而,老父的突然去世,却打乱了内渡后遵旨入京引见的计划,只好暂
# j% }9 }- n ?% K# g9 o4 w
居福州,为父“守制”(停官服丧)。按理,应回乡安葬亡者之后“守制”,
( H+ ]2 M! Q1 {1 t# ?# ]9 L* l
但扶柩归里,耗费甚大,一时无从筹措,只好从简。在封建时代,父丧不能
; c5 g3 _* n% q4 D6 c e
安葬,是做儿子者最大的不安。“守制”三年,举家生活又将如何料理?这
5 I9 H4 R! ~0 X% M7 B& c" T( \. q
些都不能不令姚莹倍感焦虑。
3 R {- |' K3 n% ]
天无绝人之路。这年(1823 年)秋,姚莹的乡试座师赵慎畛由广西巡抚
5 S/ w+ }/ |5 W% _2 S8 g
升任闽浙总督。赵对姚莹这个门生一向颇为欣赏鼓励。他任官广东时,姚莹
7 w* X/ V8 @8 N8 f
正好游粤,有过接触。后虽分手,仍保持联系。赵至福建做官,眼见门生处
: `0 l# x0 c; Q, u9 ~
于困窘,即慷概解囊,资助其归葬,并挽留姚莹在闽。姚莹难违恩师盛意,
* Y. T; b/ O% A" P L
便由兄扶柩还乡,自己与家属留闽,但监于忌恨者仍在窥伺,深恐因而影响
5 H7 z: T8 |2 U6 ?, D x8 s1 L& w
恩师。恰巧漳州方知府调任台湾知府,方素知姚莹的才干,特邀他为幕僚,
# W& `! G6 I1 e, h+ o
随其赴任。姚在得到赵的谅解后,便于当年冬再去台湾。台湾士民闻姚复至,
5 z# ^9 E" ?7 H2 R0 Y! e0 Z
“争以鼓吹来迎”。
9 i6 t9 A; w! X4 n
倘说前此任官台湾,是姚莹成为“台湾通”的开始,那么,这次以知府
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11-5 19:01
幕友身份入台,便使姚莹对台湾的研究更为升华而成熟。这是因为:当初集
$ C" e* }+ o+ O8 p% ~
中考虑到的多是面临的县、厅具体政务,现在不仅是知府的幕僚,且不时因
5 f) n' ^4 L: X' M+ Y$ k/ o
赵慎畛的咨访而充当总督事实上的顾问,因而更多着眼于台岛全局,更多集
' }; P% o9 b) ]" W
中于体制和政策,因感赵、方的知遇而知无不言,以往所建议而未被采纳者,
- U( s5 K8 K8 n4 Q3 U
均和盘托出,得为采纳,付诸实施。
) K2 Z* _# O4 A; E( T
后来,姚莹就他前番在台任官和此番去台充幕期间的调查、见闻施设与
9 l8 X& @, B5 S& ~" j ~
论议,汇编为《东槎纪略》五卷。他说:这本书“述海外岩疆所以安危之要
' Q8 l% ]8 @* n# d6 P
及近时贤执政之所兴革、论建”,“事皆纪实,言归切要”。吴德旋为该书
+ I# q% F4 i! o" G( c1 v9 @
作序,称姚莹“夙留意经世之学,不为詹詹小言”,“后之从事台湾者,必
* r# s6 a; K! \4 v0 z9 b- b
取其言以为鉴”。作为一部有价值的关于台湾事务的专书,它既是姚莹的“经
: B' H; X! v V4 _9 h! a6 e
世”成果,也奠定了姚莹的“台湾通”的地位。
5 W% r$ [; Y ?: U+ V/ T7 a0 E/ Q3 R
1825 年,姚莹“守制”期终,向方知府告辞内渡,经故乡而入都引见。
$ i- j$ g# l# T7 n1 p
1826 年初,得引见,奉旨:“以获盗功,改为降二级调用。”又依时例,捐
% k7 I E+ H; _
复原官,归部铨选。因次年春末便可当选,故索性在京等待。期间,与魏源、
/ t4 T) L5 Z* J- F: A
龚自珍、张际亮、汤鹏等过从甚密,切磋世务,探讨学问,彼此间赠答诗文
8 I2 r6 h. [. L* X$ g) ?& }
甚多,结成深厚的友谊。不幸的是1827 年初,母亲张氏在福州病故。姚莹闻
5 S( |2 j, U9 N& y, V
讯,忙告丧假,赶回福州。
0 Q) Y# [3 r8 d5 l
本来马上便可选得官职,重入仕途,再展抱负。然而突来的不幸,使他
: L! ^ O: s$ y! G6 c! Y V) f. J
又开始了三年的“守制”。经济的困难,尤如当年父丧之时。念及慈母的抚
! q" o/ @+ p& r* t/ p0 f
育教养和近年的随之奔波流离,痛心疾首的心情比当年丧父时还重。这时,
( g; D, r3 h; j9 ]( q6 `
恩师赵慎畛已调任云贵总督。方传遂已升福建汀漳龙道,闻姚莹之窘,又延
% T6 t$ ], U+ c- }1 S
请他去漳州入幕,以为生计。次年秋,他便将家眷打发还乡,以节约开支。
# z4 g& X" R. f, ^/ i" o+ x. ]
这一时期的姚莹,除继续为贫困所笼罩外,更因岁月磋跎而焦急。他在
4 { i J& y4 h- H
《与李永州书》中透露当时的心境说:“仆幼贫贱,备极艰苦,甫欲见伸即
2 E- V) x# ^; k, @4 V
重遭困踬”,连遭罢官、丧父、丧母的打击,虽“坎坷而不知悔”,仍“期
! B* c+ ?6 e( e5 @1 t/ c$ _
有所振厉”,但“人生无多岁月耳”,及此壮盛之年,不得有所施为,“更
5 O! {# L) p, X' U3 }) A
历数年,境遇之穷益甚,精力尚堪用乎!”
% m. D* x+ t+ Y w2 `1 F' i
1830 年春,“守丧”期终,姚莹经浙返里,谋北上入都补官。此前,其
2 _0 a3 ~2 _/ \) h- \5 _0 X, u, j
恩师赵慎畛已病故于云贵总督任上,归葬原籍湖南武陵(今常德市)。姚莹
9 g2 x: A6 u$ q+ _
感念恩德,专程前往湖南拜祭于墓下。1831 年春,姚莹由桐城抵京,等候补。
+ F* I" q) }3 Q y
因这年夏天江南大水,善后工作急需人员,两江总督陶澍等奏请朝廷派知县
4 c! _, @! n3 a* m; C$ [+ `# H5 W
六人。姚莹经“引见”后,奉旨前往江苏,于9 月到南京报到。若非江苏奏
5 j) y6 w# w4 W
请缺人,姚莹既未必能这么快就补上缺,而且补上官也只能在福建。
: U5 S7 g& j" s6 t% s* V
姚莹自37 岁因事罢官,中间又经过了十年的时间,再次任官,时已47
. `$ S, B5 `. I# Q
岁。报到后,先是被派跟随总督巡查河工、漕运,然后被任为临时代理武进
1 ~/ K% Y! J' D4 c* A( u" K" v) n
知县。
3 c* ^0 s9 b: {6 _& \% Y" y a
武进与阳湖二县,当时同为常州府的首县。二县衙门与知府衙门同城,
7 {) o" F- O4 v% B/ V2 F+ X
二县分辖府城之城、郊。即今江苏省常州市。由于当地为经济发达、人口繁
/ G6 E: `3 t4 F% l8 A0 G
盛之区,又处交通要道,事务较多,故设两首县。
) Y: u0 d& b; N4 w
1832 年春,姚莹赴任武进。县境孟渎三河为农田灌溉之所资,因于淤塞
8 _* |8 `6 M' I1 x
不畅而奏准兴工疏浚。去年冬即已开工,未成便因大雨雪而报废。姚莹上任
" J+ b& C! a( ?2 W
前,上司便令他抓好此项工程。开春后,即督办此事,经实地勘察之后,姚
4 j* P' P6 A; Q; Q' I
莹坚持延缓到秋后兴工,理由是:“水利之兴原以利农。今当春中,使民废
# o% u. h B! Y- D: f( j s" m
耕而工作,非便。”他考虑的是不利于春耕。而且,此时兴工,因于河道首、
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11-5 19:01
尾筑坝拦水,两岸数万亩农田无从灌溉,是“利未兴而受害已大”。况必于
1 W2 V* m+ f3 P4 m
此时动工,未完工便“及盛夏,大雨时行,工必再坏”。因所言在理符实,
q& h6 H" d' x7 G
上司只好采纳,认为他有主见,敢直言。这年,台湾因张丙起义而局势紧张,
; ~" t* j- q; s1 i! V
清政府忙从河南、陕西调兵前往增援。武进正是要道,县官要妥为安排官兵
0 @" R' C' A% p4 }; ]8 g
过境,料理食宿和供应。有些地方官,就是因为弄得不好,既遭过军的敲诈
6 \8 {9 C9 f, e$ C: R
勒索,扰害地方,且被诬以贻误军机而获罪。姚莹为此很费精力,总算交了
! h6 @, e9 I/ p G$ N
差,没有发生什么问题。秋后,河工开始。姚莹又率夫役不分昼夜地奔走,
6 g+ o" q# L1 j" h
至次年春竣工。
" }; W3 A% }3 P2 y' @1 l1 i
这时,林则徐已调任江苏巡抚,闻姚莹为干才,想把他调为幕僚。而姚
% W3 F6 Y$ \5 A, p; E8 d8 N, _* k
莹更愿意通过实际工作,历练政务,遂婉言谢辞,林亦理解。冬天,姚莹被
2 s8 P" I" B6 b* \8 F
调往苏州府,任代理元和县知县。
! m& E/ S6 g W6 K' x' x
当时苏州府有三首县:长洲、元和、吴县。三知县衙门与知府、分巡苏
0 u- b! E' J* I6 ~1 w+ f
州道、江苏按察使、布政使、江苏巡抚、督理织造等衙门,都在苏州府城,
4 \/ W4 ?5 e C& g) Y
即今苏州市。三县分理府城之城、郊。
0 l& w& u' h8 l G; H: i- r! f9 p
姚莹被调署元和,是因为原元和知县平瀚,亏损白米万石,被撤职查办。
& I& X2 _$ s0 W
平有贤声,并未贪污。亏空是历任延续下来的,非平一任之事。姚莹抵任,
& ?# C) F6 B; `& ]
眼见粮船急于兑米,上司亦授意由姚出头,代为设法弥补。结果除同僚酌量
2 _/ j& S5 V9 y9 N; J! ?1 ]
分摊一部分外,姚莹只好自己挪借代为赔垫,平始得减罪离去。这种由后任
" @" C$ ^% ^8 W n* j* R
和同僚分摊前任的“公亏”,是当时官场的不成文法。而姚莹前在台湾,也
% X3 N( }+ i, N# v# n
曾因“公亏”而拖延时间不能离开,故对此感受最深。既经上官示意,又对
( F/ g! e' F6 b$ N- @
平瀚深表同情,遂仗义出头,保全了平。而自己却负债甚重,很长时间不能
% k3 C7 x# o5 M4 j% _* k
解脱。
* U" _; i* E" K' S8 ^7 U$ B P5 E
1834 年,宣宗皇帝令中外大臣明保人才,(这比“密荐”的制度更加透
2 U* A5 n1 \$ y% X: ]# z
明)。两江总督陶澍、江苏巡抚林则徐,均保举属下的姚莹。陶的评语是:
) F- h9 l2 c, J
“精勤卓练,有守有为”。林的评语是:“学问优长,所至于山川形势,民
) q/ S/ Y R) c3 ?) k# ~
情利弊,无不悉心讲求,故能洞悉物情,遇事确有把握。前在闽省,闻其历
# h7 R- e9 d/ E# ^/ W6 e ]
著政声。自到江南,历试河工漕务、词讼听断,皆能办理裕如,武进士民至
$ f% E3 I/ U4 Q4 n& b0 d; I* Y
今畏而爱之”。陶、徐皆名臣,不为阿好;“明保”又为公开于众,没有实
7 G- g" `; a8 D% q. n# ]7 a
据,必遭讥弹。故这种评语,实在是对姚莹的公正评价。故被他视为生平“十
3 }& w' F9 `; d1 A5 [ F/ }
幸”之一。
% P k: [) b* m0 e9 C
不久,姚莹即奉旨被提升为高邮(今为县)知州(文从五品)。但姚莹
% a3 p2 x+ X+ w
未去高邮上任,便被调署淮南监掣同知(文正五品)。
! y1 y3 r9 l) Z( M0 F0 { q
监掣同知,为两淮盐运使司(司驻扬州,盐运使为文从三品)的下属机
* f7 U$ h' L: o/ ?0 K
构,分以淮南、淮北为名。淮南盐掣同知,驻扬州府仪征县(今为江苏省仪
& P0 l1 g5 d/ L8 Q8 i0 {+ m& I
征市),掌控所属区域内掣盐的政令。掣盐,即抽验盐商所贩运之盐是否符
) ?( K/ g8 p+ @/ t% l2 a
合盐引规定的数量,以防超额偷漏。
7 C7 n8 @% `: q8 Z
1834 年,姚莹被任命为淮南盐掣同知,秋天时,他开始筹备仪征运盐河,
5 {: l4 {, r$ G+ J* L% D. c% G5 m
到冬天时开始兴工。年底,因两淮盐运使出缺,姚莹被调任护理两淮盐运使。
9 y5 u; v9 S+ Z7 a
在此任上,曾对现行制度的不足,多所建议,得准施行,盐商心悦诚服。中
9 C& [4 e4 a& L c# V
间曾于1836 年奉旨进京被召见。
: J; ?, H( I) D7 Q
1837 年10 月间奉旨:“台湾为海外要区,非熟悉情形、才守兼优之员,
3 p ` ?8 \7 L% |5 T! h \- c% z7 L
不足以资表率。因思淮南盐掣同知姚莹,前经陶澍等保举,朕于召见时察其
3 l: G( Z1 T, d" o
才具明白谙练,曾任台湾县知县、噶玛兰厅通判,于该处情形较为熟悉。所
m/ _ e, e e; A$ @2 T) h
有福建台湾道员缺,即着以姚莹升署,仍俟期满再请实授,并着照例赏加按
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11-5 19:02
察使衔。钦此!”
4 e! T8 b" J$ w: M
姚莹因而交卸护理盐运使,离开扬州,先赴省(苏州)办理手续,转而
2 F+ Y. E: U! ?/ L- ]- H# W
赴台,他从47 岁到53 岁的再起任官江苏,圆满结束。
( V% E6 z2 `; P( o! s: f, n1 t
六、重官台湾
' z* W- ~1 ^( F( `2 k1 v4 I. p
1838 年6 月,54 岁的姚莹渡海抵台湾。这是他第三次入台,较之首次的
0 a, R) ]' @% F; ^/ T+ Y
为知县,再次的为府幕,自然是今非昔比。现在,他以台湾最高文官的身分,
" D7 p |# |1 @3 L _* m# u, K2 b; G
是可重展才具,有所表现。虽早已年过半百,但他却充满信心。
! X# S9 n- G# I7 _4 @1 }
虽说故地重游,但一别十三载,台湾的情形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危机
( L% v# }1 E* \" g$ ^3 W7 J( q" k
较前更深,治安状况也比以前恶化。姚莹在《与毛生甫书》中,总结当时的
% A! M9 Z9 T# F3 M: J
形势是:由于1826 年的闽、粤兵械斗、1832 的张丙起义,两次动用大量兵
! \9 [. U( l5 y" E+ l; E: v
力,1834 年、1836 年的两次所谓“乱民再扰”,台湾已是元气大伤,矛盾重
; t* y' d/ E/ x9 s( c
重。具体表现为五困一忧:
6 T+ p/ G1 M' v' s
第一困是:因为一些地方官员,对百姓的疾苦不闻不问,引起百姓不满。
, X5 z( d. N/ P$ e: k9 M' v, G9 O
如修城、建仓等设施,动不动就向民间进行攫括,百姓不堪忍受。有时地方
- ^9 n9 K. ^7 K* H$ J
政府名义上借钱,到时不还。久而久之,失去民心。
5 l# O( W" |- w& h1 G; B
第二困是:当时台湾人主食是吃地瓜,种植大米是为了买卖,不维持生
. Q' d; \5 k* J( j9 Y
活。台湾虽然连年丰收,因商业活动不畅,有米卖不出去。因此,当地居民
% P6 K; G' A' B2 [! R% Q$ j
生活困苦,盗贼日益增多。
$ F, m/ a& b" Z
第三困是:地方政府的开支,全靠百姓交纳正税及杂税。现在百姓生活
8 P4 q7 E! G) u, K8 T/ b; O
都十分困难,税收就更无法保证了。
, {' r0 x& [- r" Y! D
第四困是:几次事件虽然平定下去,但响应者一万多人,分散在民间,
6 k, X5 H! U* a
随时都可能聚众闹事,五六年来,抢劫不断。追捕闹事者,全仗悬赏、购线
$ a1 G- z+ l, s) e+ X) B* \9 Q7 U
(线,指应雇充侦缉者)。破获一案,耗费数百金,而每年就有几十件案子,
( o& k. o: v4 f4 p1 T
所需费用极大。
! Q0 w5 v( ]. Z/ I. [/ }0 G! W
第五困是:军费开支很大,难以承受。
( E0 F% ]6 c' F
所谓一优,就是当初从乱而今散于民间者,现在都是无业游民。管紧了
/ z& g' v6 G; Z* u
他们就要造反;放任不管,他们就抢劫。一旦处理不当,必将酿成叛乱。
+ Q2 s* i9 |( A8 b' H/ J
根据这五困一忧,姚莹的处境极为严竣。因此他到任后,日夜不能安眠
- }, X( i3 k4 B2 F& ?/ `- c ]
入睡。针对这种现实情况,姚莹仍本着既往的宗旨与经验,因时制宜,加以
+ F+ o C& N% `7 v1 H
变通开展了一系列工作:
5 d) Q$ ~* d' X" ]9 i% p/ X$ v
首先是协调与总兵的关系。
, z% \; v' x# x, G! G
台湾镇总兵与分巡台湾道,是在台文武官员之首。总兵多出身行伍,有
. G u" J: I- ^: E+ J
的根本不识字,但因既往战阵立功,官品又高于道,每每看不起道,甚至对
. i, X% \2 `& {: [0 `
其不耐烦。道则多因总兵粗鲁强悍,或轻视之,或敬避之,以致通气较少,
$ _; w' g( `( Y e; M) W
意见不合。镇、道不和,已为常事。姚莹熟悉台湾事务,早有前车之鉴,因
3 h+ i4 q9 O" e
而特别注意与总兵达洪阿搞好关系。
3 Z5 g! T$ C) W" X1 k9 v+ C' N
达洪阿,字厚庵,富察氏,镶黄旗满洲人。历任侍卫、都司、副将,1834
( l/ G% p" ^ j# t3 [, ~
年升贵州威宁镇总兵,后调漳浦镇总兵。1835 年调台湾镇总兵,1840 年赏加
) n g# t5 M4 J; x
提督衔。姚莹后来在《谢胡观察赠舟资》诗自注中说:“达厚庵为台镇,人
8 j3 u/ o7 n# u( L; v( c$ w
皆畏其骄悍。余初至,亦见龃龌。二年,一以诚待之。一旦,诸谢请盟曰:
+ v8 }/ w: j2 ]! E' ] _5 P& V2 O
武人不学,为君姑容久矣,愧悔无及。自后,台事惟君是听。死生祸福,愿
8 k2 p/ l4 C# f/ @. s
与共之。”故姚莹诗有“悍将真寻共死盟”之句,以记二人的交谊。
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11-5 19:04
两年,便由不无龃龌变为共死生祸福之交,足见姚莹待之以诚的成功。
. }+ F3 e) J3 B ^# d
姚莹在《东漠奏稿自叙》中,就其与达洪阿联名奏事之内情说:“总兵多武
5 K& ?+ L: U% K! a* o! u1 T
人,不能自为奏”,遂“由道主稿会奏,以示和衷”,“总兵(指达洪阿),
& ? j- w0 i$ g1 X0 n
所与共事者也,而猜忌尤甚,一稿往复商改,至于三四,恐台道见长,或掩
9 b/ H9 J& ^6 X, _5 D
之也。余(姚莹自称)悉如其意。其设施,自道不能牵及总兵者,则不以闻,
5 I3 h6 N6 a7 U% _; ~
乃悦”。注意突出总兵的功劳,以释其猜忌,这大概也是令其感动的一因。
2 B0 d$ c. Z$ `8 j
当然,更重要的是“清、勤、慎”,以自己的忠于职任来使对方心悦诚服。
/ \4 m1 k1 p3 M! u- Y; w
其次是缓解民困、安定人心,以“固根本”。
7 _) v0 X: q6 o4 D5 L7 o8 I
为了缓解民困,特别是他所说的“民之困于人”,即因官员设施不当所
0 W! n5 P U7 z8 u$ Q" [% K
造成的民间疾苦。姚莹下令:“停止一些劳役和捐税,辞掉体弱多病的差役,
* `( W# D3 D5 y8 D* E: u6 H, b% k
还裁减了一些差使,一切自理,不得扰害民间。他并带头示范,躬行俭约,
) ?6 f- Q b9 b9 R
以清治原。裁减各属供应,去其陋规之甚者”。这虽然也是缓和办公经费的
0 k3 Y" E7 J9 `/ i: f/ d$ t
紧张,但官府节约开支用度,最终还是减少了百姓的负担。又根据前已进行
5 Z+ B5 A8 J+ ~5 a* Z7 O
的清丈农田的结果,报请批准将过去遣漏,未曾“起科”收税的一部分新税
1 l. X& E- }: T) Y
收,留作地方经费,以扭转官费不足的问题。
+ Y% W4 ^: |9 J" J# W, Y
由于台湾向来就易生风谣,以致人心浮动,故姚莹对此尤加重视。就在
& b! L& a% T3 E2 ^/ D2 U
他到任那年的春、夏之间,嘉义、彰化两县交界地方的桐树忽生异状,“多
7 A$ ]! z0 s" i& ^6 y" m
成刀枪之形,王提军遣人所取,一刀约长四尺,刀头一尺四五寸,有背、刃、
9 G: M' P! T* P
刀环,环上垂穗数缕,皆自然生成,职道(姚莹对上级自称)过其家,曾亲
( Y0 {8 z( L4 j) |1 T
见之。又,虎尾溪向系浊水,忽澄清七日,民间相传:林爽文及张丙之乱,
# |& @0 k# }3 W) E f
常有此异;今年,地方必有不靖”。姚莹虽无从解释这类自然界的异常,但
! Z' s$ A2 c1 l: T% @' Z6 a+ }
却视为要事,报告于上司,并密切加以注意。
, i: `8 R. o) H
1838 年7 月8 日,台湾发生地震。台湾府城震感轻微,“不为灾。惟嘉
+ b" m* X( G1 S' v1 i& K/ [
义县同时大地震,官舍民屋多倾圯,斃者百余人”。姚莹即令府、县查勘抚
. W R3 w. y+ D( f; [, w
恤。当时,一些人传言:“地震为乱征”。由于台湾不止一次发生地震,为
+ m3 m% |6 J' m5 R: q; A! t: b
姚莹所习知,不似树异,水异那样无从考据,他便根据府、县旧志所载,自
. a ?& B+ S0 h
1683—1829 年共发生地震九次,地震次年发生乱子的只有两次,余皆平安无
" U5 t, J- J1 z2 v% y4 c, q- V
事,“足见(地震)非乱征矣”。并进而指出:地震“非关治乱”。据以著
2 ?7 g. _) _% W2 p0 ?
为《台湾地震说》的专文,加以宣传,以安人心。
) ^. v9 c3 a5 J" @. N$ b
他还推行收养游民的政策。
: O5 Q. j5 V& I. ?& r
这是针对所谓“一忧”而采取的对策,目的是妥善处置乱定后解散的一
6 a9 \9 u* ?* m& ?
万多民众。姚莹认为向来之从众皆“非必欲作贼也”,只因“无业可以资生,
9 W: t" a N6 V8 d! ~3 o- j
游荡无所归束”,才附和为乱。
( s4 ^1 j9 k1 j5 M( k
因此,他主张对一般闹事者,都让他们回到家乡看守田园或追捕盗贼。
% o' a6 Z2 E! J. p- X% l
据姚莹在《与汤海秋书》中介绍,此事进行三个月而告竣,“凡收养嘉、彰
$ J- B4 t. ~( `
两邑游民八千余人,皆劲旅也”。这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矛盾。最后的一招,
1 R; \& t/ Q7 M6 F
便是武力搜剿。
: n0 x& O, d0 {; f
收养游民的工作刚刚完成,便发生了一系列案件,嘉义有赖三、陈赛等
: d3 b7 r- h& Q6 p
插旗造反,又有吕宽等结众会饮血酒,彰化有蔡水藤等结党制旗,凤化有张
0 w: V" n8 L7 m' s9 c) ^
贡等聚众攻击驻军。此外,各地纷报发生抢劫。一时,人心震动。经姚莹与
) ^, A$ e% V7 f' `9 ?0 {9 _
达洪阿分别出巡南、北两路,督励有关文武,均以武力及时扑灭。
( q7 [: u* q$ u h
正在审理获犯,嘉义又发生以胡布为首的聚众树旗,总兵迅即率兵前往
' K- [- Y. Z" S* W4 R
镇压,追入内山,捕获胡布等。姚莹亦赶至军营,保证入山大军的后方。继
% N) P! |8 P9 X: Y. k
经搜山,经过近三月,剿捕才结束。
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11-5 19:04
而自最初发案,为时已将半年。先后共擒斩为首及骨干者近四百人。一
) N0 p$ h: Q+ `
度慌乱的人心,才安定下来。镇压当然是残酷的,姚莹作为封建王朝的要员,
3 T# Y2 s$ M. j1 ?- D
其阶级立场决定了这一点。但因其果断、干练,及时采取断然措施,才保证
6 Z9 a4 w9 p& `0 O2 E; @! Z
了岛上局势的稳定,避免了事态扩大后更多的流血,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5 v( B% |/ ^, v
姚莹在重官台湾后的两年时间内,通过上述四项措施,改善了台湾的局
- P0 n6 J( T. c! B. A$ |
面,稳固了治理基础,使潜在的危机得到缓解,固有的种种矛盾重新调整,
! |; z3 t- [9 } w8 i! K
既显示了他的政治才能,也说明了他的措施得当,这对他后来领导台湾军民
# k4 [# F9 m4 e
成功地抵御英帝国主义的侵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6 K. `+ @7 i$ Z4 x6 o. T! C
七、守土抗英
* B) j, G4 ~7 b A% E
就在姚莹会同达洪阿整顿台湾的同时,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主持的禁
( L$ J1 I) Z K" H: e0 J* P- H
缴鸦片烟活动,也进入了高潮。1839 年秋,英国兵船开炮挑衅,林则徐下令
$ d, D# ]# Y& a: F1 @
反攻,毁其数船。接着,福建洋面出现英船,与防海水师互相炮击,然后退
6 i, Z: k, T% x$ L7 X
去。关乎中国民族命运的鸦片战争,已在酝酿之中。次年,正式爆发。
& ~3 t$ e$ B: F- @' K4 D7 x- b. v
对于禁止鸦片一事,姚莹旗帜鲜明地加以拥护,认为是“夷人数十年诡
+ v" h" c3 A- W2 v. I2 b
计,一旦为天朝烛破”。对于“严定吸食贩卖鸦片科条”,姚莹同样旗帜鲜
, I8 X7 |! q2 k( c4 e# U4 Z
明地加以拥护,认为:“非此,不能力去沉疴,振启聋溃也”。对于“因夷
1 x: A8 n: Q! p5 y& r3 a
情狡谲,绝其贸易,有事用兵”,姚莹更立场坚定地加以支持,不但认为“此
: r5 B+ s y& f
亦事势之必然者”,而且主张:“非有以大创之”,其必“未肯帖然就我也”、
+ C4 p0 a6 Z9 x; V3 Z% J
基于这种认识和立场,故早在广东开始禁缴鸦片不久。姚莹便一面奉令在台
; B x" s3 o# J6 f
积极查禁,“获、办之案不少”,一面主动下令水师及各地守口各省和厅、
! O) ]) c! w/ v( Q$ \
县严密巡防,查勘、修整炮台,以防“粤东夷船窜入台洋”。
& B6 X9 u p4 s
1840 年初,邓廷桢出任闽浙总督,除依公事,札询姚莹“所属地方与现
5 C! z% s- W) g3 F2 I4 j
任各官才具”外,又因世谊致姚莹世侄以“几近千言”的手书,征询意见。
' ^' `4 R. I; V0 _" y7 X2 k
姚即于《复邓制府言夷务书》中,“披沥胆肝,慷慨陈词”,表明立场。
( K3 E8 r' U* o2 O6 u# T
关于全局,姚莹强调御外、清内为“目前要务”。关于台湾防务,姚莹
; a( r) \3 _" |7 n3 `$ y- d0 U
据“惟大鸡笼、沪尾、树苓湖(三口)最为宽深”,“夷”船可入,余皆浅
0 Y5 i/ Z; d* z! B
狭,“夷”船难于施展,而提出其策略:“果无勾引之人,纵使夷船停泊,
6 r4 A. I1 \( d7 o* k- X. _2 ~- l
惟有调集水师,严防口外,地方文武督率兵勇,防堵口内,断其接济,是为
% ?& X6 y @( f. ^1 G
要着。”而由于“内地舟师方亟,恐难兼顾台洋,设(敌)有来者,少,则
& l9 U, X" g+ @# q
击之;众,则坚守,以计破之”。
/ V" C( C& N0 V8 K3 o6 ^+ I8 w
关于台湾驻军,姚莹则据实指出:“达镇(指总兵达洪阿)练兵甚勤,
( c- A+ x# G- A* c9 Z7 ]
能爱惜士卒。惟台、澎洋面二千余里,非陆营所能为力”,台防“必责成水
% a2 g6 ^& ?; x
师”,使“达镇专顾地方,以免顾此失彼。”为加强“不足以攻击,惟可守
5 y1 m9 z! L Z
口而已”的台湾水师,“不得不起王提军用之”,“但必假以事权,界水师
8 I' `4 `) A$ m8 ^1 g
听其调度,乃能得力。此非奏明咨调不可”。
i( s# s: k* E! s' A& u" ?
所谓王提军,指得禄。王字义峰,福建嘉义(今台湾嘉义)县人。家世
- { n: D! Z4 o+ z' D4 V" d: z
富有,武举出身。因募勇助官兵镇压林爽文起义,授水师营守备。后以历年
2 j8 K; c% J; |! B& z
平盗功,升为金门营游击。1802—1806 年,随李长庚镇压海上蔡氏集团,首
1 b9 a! z9 F: Q; Z0 O G8 o8 j) [
先冲击,最为勇敢,而升福宁镇总兵。次年,调南澳镇总兵。不久,李长庚
) R: y5 @2 F2 t
战死,由王及另一总兵邱良功分领其众。1808 年王升为浙江提督。不久,又
6 G1 F3 r1 p6 ?' _) [2 r. S+ q
调任福建水师提督。继与浙江提督邱良功合兵,最终平定蔡氏。王在福建任
: z* y& Z# m" \6 W2 i N. p! r; m
上,屡疏陈缉捕事宜,改定水师船制,对海防多有贡献。1821 年告病归乡,
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11-5 19:05
人皆惜其去任。王以名将退休家居,自然成为岛上最有声望的人。在张丙等
1 a2 d# _2 {$ B+ Y( K& f
多次起义时,王均以在籍绅士输粮、助守,因而于1838 年被晋封太子太保。
' c* K2 _+ p5 J* l/ O
姚莹一向尊重王得禄,此次重官台湾后,更多次亲至王家访问,深知王
0 m8 G/ Y( A' k: ?; v/ k& [
仍时刻关心海防安危,素具爱国热忱,故欲借重王,认为把台湾水师交他统
# S6 c. r2 q# L P; B1 B
领,最好不过。因而他向邓廷桢建议起用这位“年虽七十有一,(但)精力
& Q) w c3 s3 b' T
甚强”的“老成宿将”。
8 `/ b) H6 u* z9 U
事实上,鸦片战争中姚莹领导台湾军民守土抗英的基本谋略,均定于复
1 g7 C+ h( M; _( J
邓廷桢书中。而邓作为总督对姚莹的全力支持,“不为遥制”,更使姚莹得
& q& g# u) m; o4 ^+ i
到了放手进行的方便。
( s" q- i1 C* U2 P) T, z
果然,经邓转向宣宗皇帝建议,奉旨:“台湾孤悬海外,防堵事宜,尤
; T& Q4 p" K k# a9 J N
应准备。著该督飞饬该镇、道等⋯⋯与前任提督王得禄,同心协力,加意严
9 B' w# [2 l, R/ E n
防,毋稍疏懈”。然而,达洪阿一向与王得禄不和,少不得又须姚莹从中化
5 u+ j& p9 b( j* s D8 h
解矛盾,终令二人“不念前嫌,仍寻旧好”,共担重任。
, A1 B4 r, h- n' y* q1 @+ s7 i
这时,形势发展甚快。
( U5 \: B) t4 g. F+ e( E
继英将伯麦封锁广东海口,被林则徐的部下焚其鸦片船,烧溺多人,其
2 c; d3 p# [8 R+ c% G
野心未能得逞,英船北上骚扰福建,又为邓廷桢的将士击走之后,英船继续
9 _6 r2 r7 Q% ]) i& z
北上,陷定海、犯乍浦,已令朝野震动,而其继续北上直抵大沽口等地,更
: ] ~2 j1 B0 c% J! o; N- G- |4 o" E- q
使宣宗皇帝的态度大为软化,而以“办理不善”革林则徐、邓廷桢职。改派
& w, y' f' G; ~
琦善至广东查办。琦善至粤,尽撤林则徐所布置的海防,年底,与英人开始
3 t' w9 X. v- G; \" M9 {
谈判。
% Z4 |! f/ x+ M
转年(1842 年)初,宣宗皇帝以琦善与英人所议条件,所求过苛,概不
9 Q+ Q! x' Q' D! @" u
允许,严令琦善“整饬兵威,相机进剿”,态度又硬了起来,而琦善早无海
2 K: h" c2 o; l% k$ D/ V
防可恃,经英船进犯虎门、陷大角、沙角炮台,威胁广州,更吓破了胆,竟
x6 c3 v" v. p% Y3 B; I
答应英人条件,而以“拒守实难”,再次建议与英定约。宣宗大怒,即革琦
0 T% C% Y* w" t) K# X
善职,命奕山为靖递将军,发兵赴粤攻剿。奕山未能“请逆”,却传来了虎
( T* _4 M1 F t" w1 ~, P
门炮台失守,广州为英军占领的消息。继而,英军又北上连陷厦门、镇海、
8 ]: q; G z/ L% u# \1 S
宁波、余姚、慈溪等县。宣宗急命奕经为扬威将军,赴浙督师。一年之间,
0 ], M& H3 c" w0 c$ m) P
败报频传,人心震惊。
5 A' w: Q1 a8 U6 F
在此期间,姚莹眼见局势急转直下,更加倍警惕,他亲赴各海口了解情
% P+ X! I( `+ C! @# @2 R6 N% l! S* m+ N
况,添设炮台巡墩,雇募乡勇水勇,加强防御。沿途传见地方乡绅,谕令各
. j% K, u3 k6 R( I: e3 v/ W1 i
庄团练壮勇,保证治安而防奸人勾引外敌。姚莹深知:“台湾不同内地,他
( z9 k5 M! Q, S4 y( p- O
处但防夷耳,台则兼防内乱也”。故对防务尤其谨慎小心,“颇费经营”。
( P' K! V- H, b O6 `
从他这一时期的连续奏报,可知其竭尽智虑,时时提高警惕的实情。对于时
9 S8 ~# C+ L$ G* s
局的发展,姚莹更心怀忧愤地在《复梅伯言书》中指出:“夷人大局,一误
* Y4 I2 h0 w0 J
再误,人所共知。莹以为畏葸者固非,而轻敌者亦未为是。⋯⋯莹职在守土,
2 ^& ^- D. N J- N( \7 H+ M9 O
惟知守土而已”。他深知,当此形势下,英船的扰犯台湾乃是迟早要发生的
O' A2 _5 N; \- H2 @7 k, H8 _
事。
/ m7 s4 F" E- N8 B+ }$ _% F
英军对台湾的进犯,先后计有五次,
4 }, {: }+ e* j) j1 O
第一次发生于1840 年7 月。
6 [& j. q& _; | q: ~* V. H
16 日发现一只双桅英国船,由西驶至虎耳门外马鬃隙深水外海面上行
6 |7 g) A" Z- j: {$ [. D
驶。姚莹、达洪阿知道后,立即商量封住港口,派兵加紧巡查附近海口,妥
3 Z3 m+ M7 R9 H: X( B8 ^
加防守策应。又传令指示,不许小船、竹筏出海,以切断奸民偷运水米接济
9 m( @5 {% ?7 [6 Z4 t
敌船和偷运鸦片。又于17 日早,派水师按左、右、中三路,攻击敌船。“又
5 \- M+ ^6 [* o) ?
雇派渔船二十只往来接应,兼防奸民出海。沿岸多备旌旗,时放枪炮,以壮
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11-5 19:06
声威”。三路出击之水师“奋力前进,枪炮兼施,该夷船放炮回拒,一面转
h: v7 [5 s9 r" J* _4 s$ G9 P
蓬向西南大洋而逃”。水兵一直到天黑才停止追击。
* O: ~9 q U% n6 P" v0 m3 h$ j
姚莹在《夷船初犯台洋击退状》中认为:“此次夷船之来,或因内地严
# ~; @( _6 `0 X3 l r1 t: M
逐,飘窜来台,或因乏水米,或因图销鸦片,来台探取,均未可定。一见兵
# j# X: ^# h5 R5 w2 n* i9 L" r6 W
船攻击,随即逃窜,伎俩有限可知”。这“伎俩有限”的认识,无疑令姚莹
: z- M! u5 o' |/ \$ y) b$ o" S
信念更坚,就是台湾军民反侵略的士气,也必大受鼓舞。
0 \: H* j$ u- v& f; e1 C" `" ^8 Q
第二次发生于1841 年9 月。
0 {4 s: L. `( ]8 J2 P! c/ T8 L
15 日及19 日,北路之鸡笼(今基隆市)中港外洋、南路之小琉球外洋,
/ [' U& t/ _) R& O4 n/ L& n' M
先后发现有英船在海上行驶观测情况。后来又有“南路夷船一只,将近口门,
P% B, j) X4 Z# X. Y. v$ ^* U
见文武兵勇人多,防守严密,立即窜驶北去”。
1 N# i/ \( g, W: }
第三次亦发生于同月。
* E% X2 O9 \1 _/ G( `
27 日,“有夷船在鸡笼栈洋面停泊”。至29 日,该夷船移泊近口之万
6 G- R; W2 I4 p
人堆洋面。守军自岸上用“千里镜照(之),见一双桅大船拖带舢板多只,
. I4 L0 G6 D6 Y2 B9 N
有夷人在桅顶张望”。30 日,该船驶进鸡笼口门,“对二沙湾炮台连发两炮,
3 B0 z, C. K5 ~
打坏兵房一间,我军尚无损伤”。参将邱镇功即督率二沙湾炮台、三沙湾炮
, Z; e( U. [* `, j
墩“紧对夷船轰击”。致其桅折索断,随水退出口外,而触礁船碎,“夷人
' b5 a8 N0 `/ Y/ Z
纷纷落水,死者不计其数,或袅水上岸,或上舢板驶窜”。邱即率士兵驾船
4 Y+ _. \- `% ]; h: a" I
前往擒捕、追拿。连同附近各营汛、地方截捕及搜获之乘舢板而逃者,共生
* G6 ^, T" q1 C. G+ K2 y
擒英军133 人,打死敌人30 多人,捞获“夷”炮十门,搜获英军书图册多件。
2 I' M2 Z; R1 H, V X+ o& |% ^
后来,从英方索俘时之说明,知该船名为“纳尔布达”号。
$ {0 P p7 z' q% f- ~) ` B9 P/ b
由镇、道会衔的《鸡笼破获夷舟奏》到京,宣宗硃批:“览奏,嘉悦之
$ W* e' x0 q' v) m9 Y
至”,并于“斩首白夷五人”等句旁硃批:“可称一快,甚属可嘉!”立即
" _$ k+ S6 I9 I6 j. B
奉旨:“达洪阿著赏换双眼花翎”,“姚莹著赏带花翎”,与台湾知府熊一
5 M/ _1 i: e0 u: P# z6 U4 A! |
本“均著交部优叙”,其余有功人员升赏不一,死伤者依例赐恤。当时,粤、
2 o( r: z1 u; n8 u. k* Q, E
闽、浙沿海连失重地,败报频传,独台湾打了胜仗,难怪皇帝格外惊喜,谓
& T: S) f8 h! ]$ a
为“可称一快”,褒奖有加。
$ x; S, X) c. ~0 A
第四次发生于同年10 月。
( G% T& N2 q/ `% w9 L
19 日,“有三桅夷船一只,在鸡笼口外停泊,初挂红旗,继挂白旗”,
, }# h. A- X# c* s6 Q
“驶至万人堆,先放舢板三只进口窥探,声言索还前获夷人,每名愿送洋银
, a; {/ m. W' I7 j! K8 k9 y
百元。该地居民咸受约束,不与回答。又见我兵勇不动,迟疑久之”而回船。
' Q4 A, {6 h- \0 ]5 \% k& ?
至27 日,“该夷船突进口门,直扑二沙湾炮台,大炮齐发,甚属猛烈,我兵
, f" w! D% n6 v6 ~; G& C
亦开炮回击”。又有“夷”登岸于三沙湾,“其势甚凶”,三沙湾炮墩“立
: C0 q, B- m! Q$ ~# ]
即开炮,击毖二人,众始退去,惟炮台石壁被其攻破。二沙湾及三沙湾两处
# k: q/ Y! B! m, L
兵勇住房,亦被炮火烧毁”。相持至次日,“夷见我人众山险,不敢仰攻”,
- B. A( z0 q+ B' v! F
最后驶逃出口,“同口外夷船窜向外岸北去。风狂浪大,不便追击”。
: |9 _2 r6 u# `5 q) }$ }
第五次发生于1842 年3 月。
7 {8 V* |& i5 {1 P6 l V
5 日,发现“有三桅夷船三只,在五汊港外洋向北驶去”。姚莹令严加
) P$ i" `! Z& L1 g% g0 W
防守,密切监视外,又设“以计诱其搁浅”之策,因五汊港地淡水、鹿港二
$ k g% h2 r) a0 _ `0 K- e
厅接壤,距彰化县也不太远,故密令该二厅一县,各于当地“雇募渔船,假
8 X8 N; x- l2 z, ~9 k
作汉奸,在北路一带港口侦探”,诱其搁浅。
7 s! J4 z* T$ W' v1 l
至11 日,“果有三桅夷船一只,随带舢板四只,在淡、彰交界之大安外
' T! a) s! P% h4 h0 T5 M' }! j
洋,欲行入口”。当地文武官员即分领兵勇埋伏以待。“该夷见大安港口兵
& F2 ^! R( y* |6 b' M: q
勇众多,攻扑不进,复退出外洋”。后经“所募之渔船粤人周梓等,与夷船
5 ]% o5 p6 l5 d; z
上广东汉奸作土音招呼,诱其从土地公港驶进,果为暗瞧所搁,其船歪侧入
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11-5 19:07
水,夷人十分惊慌。埋伏兵勇齐起”。北路副将关桂等“施放大炮,奋力攻
9 p* C c0 p( C- s
击,逆夷危急不能回炮”,“其船遂破。夷人纷纷落水,死者不计其数,或
( K3 n# |, i, R+ H+ U, O
跳上舢板逃窜。复有数十人手持短械,跳上渔船”。兵勇奋力围击,杀毙数
" l7 m# {" [: A6 r. {3 ~
十人,生擒数十人,抓到广东汉奸五名,夺获夷炮十门,又铁炮一门、枪一
, D" w7 A& W4 J6 p z
杆、腰刀十把,均系镇海、宁波营中之物。后经英方说明,知该船名“阿纳”
3 w( F: K! U" V+ l+ y5 @8 a
号。
" V4 ?( f. w7 S
达洪阿、姚莹会衔的《逆夷复犯大安破舟拴俘奏》到京,宣宗硃批:“可
" I* P, S0 p" I B+ `
嘉之至”!并于奏折内多处加以批点。于“以计诱其搁浅”旁批:“能有如
, l; H9 y) e" r4 X
此定见,其有不成功之理!”于“逆夷危急不能回炮”旁批:“果有何技能!”
3 v" W: y6 g/ s2 y) F! f, F
于“夷人纷纷落水”旁批:“稍纾积忿!”于“兵勇奋力围击”旁批:“可
3 \ z0 x$ Y: X. Y
称大快人心!”于杀擒人数旁批:“尤甚称快!”于“均系镇海、宁波营中
' A8 p D K) f
之物”旁批:“回思愤恨!由此观之,逆船是由浙而来也。”于“抑仗天威,
$ m, a; \5 N# N
计破其舟”旁批:“全赖尔等智勇兼施,为国宣威,朕嘉悦之怀,笔难罄述!”
/ U& \! w' a* u
显然,宣宗的喜悦和兴奋,较前次鸡笼告捷时尤甚。“嘉悦之怀,笔难
S) N# v8 H) R) U, N* b
罄述”八个字,实在包涵着丰富的潜台词。他派出的“靖逆将军”、“扬威
2 w: L. a5 Y/ t
将军”,既未“靖逆”,更未“扬威”,丢尽了天朝的脸面。不仅失地未能
8 g" F: V; m$ l5 u3 x
收复,而且英船已在窥伺长江口,江苏告急,长江防务是否可恃,毫无把握。
5 _) s/ m( t6 w% ^
对比孤悬海上的台湾,陆上这些误事的兵将官员真可说都是饭桶!哪怕能有
, P* f4 S6 H0 k2 p; e) a8 U
几个像达洪阿、姚莹也好⋯⋯
9 K N* S9 u( f5 C0 t+ {% Y/ E
于是,降旨:“达洪阿著加恩赏加太子太保衔,并赏加阿克达春巴图鲁
9 A' p& R7 ~- \1 h
(之勇号);姚莹著赏加二品顶带”,“均仍交部从优议叙。”其余有功者
/ u4 w. C9 d2 a& C( }5 P; a; z0 I- I. D
升赏不一,死伤者依例赐恤。
, o3 F0 P) |7 a
以上便是姚莹在《与光律原书》中所说的“夷五犯台湾不得一利,两击
( @- L% Y/ k; W& w
走,一潜遁,两破其舟,擒其众而斩之,冀以上振国威,下雪众耻,不负所
) c- \% {0 k5 E" P% d, Z; M
志。”台湾守土抗英,是鸦片战争中继广东“平英团”之后的辉煌篇章,代
; V0 @" Q9 u% w8 h
表了中华民族反侵略抗强暴的正气。尽管克敌致胜的主要力量是台湾的军队
" E& D9 h* @& o |$ j3 U
和人民群众,但姚莹在“结人心、安反侧”、“筹经费、缮守备、合文武、
1 _6 w1 C# Q3 |- u0 a" E
策群力”方面所发挥的主导作用,也是明显可见的。作为一个杰出的抗战派、
$ h' [8 V. W m: O/ p; P& j+ q% F% Z
爱国者,姚莹不仅为时人所重,而且永为后世所纪念。
8 M- r+ \; ~) m" L3 ^
八、爱国有罪?
' @) N3 h. N7 X. [' h% |+ L* e
就在台湾第五次抗英胜利后不久,局势急转直下。由于英军攻破吴淞口,
7 @! J& B8 y' F5 \
连陷宝山、上海、镇江、兵临南京城下,立场忽硬忽软的宣宗最后选择了投
# d: h, }! g; U9 ~+ t
降的道路,派耆英、伊里布等与英军签订屈辱的《江宁条约》,答应英方提
( s# G# X; n$ n
出的苛刻条件。堂堂天朝,竟败于从未正视过的“夷”人之手!消息传出,
: \. `' L3 s# S. {7 P
爱国者无不痛心扼腕。
) L2 k( i; I# G9 T0 y) u- A3 _8 M
当琦善最初在广东推行所谓“和议”即卖国投降时,姚莹便在《复颜制
" Y0 u r( U( m# ~* H
军书》中斥琦善等为“失机误事”,致“海隅义士无不疾心攘臂”。后来,
0 O0 ?7 ] R% R- F
在英国侵入长江,连破重镇,所谓“和议”之论又大行时的情况下,姚莹又
# @! R- E. Q) M- J% H
在《再复怡制军言夷务书》中嗤之为:“虽未急迫万分,何遂至是!”而且
! U I* l }1 w6 J6 d; Z' {7 v
根据自己对战争性质和敌我力量对比的分析,坚信:“再持数月,夷将自溃。”
* ]9 C" N; Q& T. Q; b) h
然而,宣宗已吓破了胆,终以“和议”而投降。姚莹对此,更是遗憾万分,
% b V2 M+ E) W$ F& n
在《复光律原书》中,叹为:“可骇可耻之事,书契(自有文字记载)以来
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11-5 19:08
所未有也。忠义之士,莫不痛心疾心,日夕愤恨。”
, D" K# d$ ?# P& \7 n2 w
作为爱国者和卓有成绩的抗战派官员,因鸦片战争的如此结果而悲愤,
) z @5 w F+ c, c
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然而,他还不知道,对他的迫害也正因鸦片战争的如此
% i O- ^$ O7 V5 E
结果,正在酝酿之中。其事起于战俘问题。
( c7 O7 V7 \6 G v7 Y4 p
鸦片战争期间。台湾共获俘虏187 名。其中,从纳尔布达号俘获133 名,
. r3 b6 d! l" I! q
除因受伤及在途、在监身毙者外,遵旨解至台湾府城审讯者119 名。台湾镇、
% E: Y1 p T2 T. }
道据所供彼等皆曾侵扰沿海各省,“实属罪大恶极”奏请立即在台湾进行正
( I- _, _7 Z4 T7 {* y" x8 G) N0 |
法,以大快人心。可是,朝中御史却建议解交福建省办理。台湾方面则以台
/ K+ f4 u0 @, x" V9 C" b0 E( W# K
湾需派兵押解俘虏过海才能到福建,但不安全,容易被敌船劫持为由,不同
" W: I+ S s$ h- i
意交福建办理。最后,皇帝下令:“在台正法,所见甚是,著即照议办理。”
% L4 t L2 J/ E
第二次所俘阿纳号54 人,则奉旨:“取供之后,除逆夷头目暂行禁锢,
9 H6 X! }9 h7 a7 F, U- g$ W; [: q
候旨办理外,其余各逆夷与上年所获百三十余名,均著即行正法,以纾积忿
5 i ~& {" f5 N) l' G( t' P
而快人心。”当时,南京的“和议”正在进行。当台湾审讯查明俘虏,将所
, i4 N. V% F7 }2 [0 y, i
供及名单上奏后,却又奉旨:“该处所获逆夷,讯供后如尚有未经正法者,
! n1 X& T$ a1 s/ l, [" b! F/ W* _
著暂行拘禁,听候谕旨。”之所以改变原令,其实是因为《江宁条约》业已
4 k9 d! U. e9 Q" w" J; z% j
签订,投降派生怕别生事端。台湾遵旨,除将两次所获11 名头目严加禁锢外,
- A9 i- j9 D! Y' |+ @* W
将其余两次所获俘虏139 名,于1842 年7 月初在台湾府城正法。
& Y1 e @& t6 ~) ~( S
至10 月下旬,又奉旨:“将未经正法之各夷人妥速解省,由(总督)怡
7 g2 x5 v: r4 B, T; ]2 j
良等转交该夷目领回。”正准备安排解省,又有“夷船一只在北路全包里洋
4 U. ^1 N% [+ m7 d E7 a) r ~% ]% u' h
面遭风击碎,人皆溺海”,为淡水厅官员救获25 人,姚莹下令妥为照看。11
' O5 p; D; j% S, I% I. F6 [* B' c" [
月3 日,英驻夏门提督派员持闽浙总督怡良文书至台湾领人,姚莹不顾所属
8 u+ Q( z" N% E' m9 P4 K
官员担心其被扣留,亲送英俘9 名(另2 名已病死)至英船交接。11 月8 日,
( @+ C- G7 a& e! A
淡水厅把因遭风被俘的25 名英军也送来,交给英使。姚莹又派员随该船渡海
; N$ U1 H4 L' D- Z1 n
赴省交差。宣宗之所以下令移交俘虏,是因为《江宁条约》有此规定。
" O) w7 d! K7 D, A3 t
台湾抓获俘虏一事虽至此了结。但因此酿成的问题,却未结束。
& ^* J% p7 M u0 ]# H
当台湾首次获俘以后,苦于厦门失守,无计收复的闽省官员,如获救命
% V, Q5 {* @7 q8 O6 e4 n+ R/ R' u
稻草,即谋划与英“和议”,以台湾战俘交换厦门。先由泉州知府致函姚莹
; y$ d3 n ]; x* J) s: o9 P6 i
商量。一向反对所谓“和议”,坚信抗战必胜的姚莹,当然不会赞成。他在
8 V. _) q- r/ q- X# e; @
《复泉州守书》中明确指出:“此事若出在英夷则可”,因为地乃侵占,以
) \8 Z- Z+ C$ [6 w0 A5 H* ]
地易人,“无损兵威”。“今夷初无此意,方且大肆邸张,既据厦门,旋夺
4 @9 m, ~" E( u l9 ^( d
定海,又寇乍浦,所至残破,其势甚锐,而志益骄,藐视中国甚矣。彼方以
/ j# J; q9 t+ d% c6 H' j, O- E1 E
厦门为⋯⋯通浙粤之咽喉,安肯以百余被获不甚爱惜之人,遂弃其胜算哉!”
9 r* W( ~, m8 L% j% J; [
“设夷挟其狡诈之威,阳许还我厦门,及囚人既得,仍逗留不去,或巧易他
8 C7 ~0 V8 o+ i' f
词复夺厦门,又将何以处之?”况且,当时海面常有“夷船”,“解夷囚,
! O5 E. N1 H4 g! Y
人至百余,事难秘密,”万一走漏消息,“徙为所劫耳,何能(安全)至泉
4 P6 o) C& Y$ ^* D% K5 ?: a) W
州、福州,待我之求耶?”故坚决表示:“此计断不可行。”其实,泉州知
, g& J$ b$ l2 G9 ?, ~4 Y
府不过是代总督试探。总督明知圣旨已命将俘“即刻正法”,不能公开违旨,
" g4 N& A( V5 G F4 A! P
所以找人来说。试探既碰了一鼻子灰,眼看台湾镇、道一再被褒赏,自己却
5 U! x9 G' h: F# K
因不能收复厦门而屡受督责,内心能不忌妒、愤恨?
0 y6 \- _% m! w& {0 `" `
台湾第二次获俘后不久,因英军入长江致“和议”之风大抬头。福建当
% z* `, D8 @; z% G( k; M5 h9 a4 a! c
局又谋以俘虏换厦门。这次,改由首府福州知府出头致函姚莹。针对来信关
& |' f9 Q+ ^% h5 t
于杀俘必招敌人报复的说法,姚莹首先指出:已接到将头目以外的俘虏都斩
! s: Q4 D1 A2 t6 L9 \/ Z2 U7 D X
首之旨,这是不能更改的。然后他指出:对待外敌的侵略只能勇敢抗争,怎
" n. A+ y o1 s$ f8 a
能害怕报复。敌人也是欺软怕硬,即使他们大队人马再来,也是为了侵占,
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11-5 19:09
未必就是由于杀俘虏的原因,不然的话,以前我们未杀他们的人,为何一再
. |" r7 x" Q0 D2 h! _% F" T$ \
来台湾窥伺?
. J" n& ^% y/ Q9 r* x: |6 e/ H
因俘虏事得罪省里还不算,更有英方出来不答应。英公使璞鼎查据报二
4 i) \& j1 p# o" i6 I% K
船被俘者仅生还九人,一面在广州提出交涉,一面派人持状投递沿海诸省当
% o( a6 L" S4 u7 C; Q$ u! R
局,要求转奏,更在所占厦门张贴公布其1842 年11 月23 日“分行刊刻英汉
, \; G% h0 `/ N5 }, b" M9 w i4 f" e9 |
字文,传示天下诸国”的告示。其中,先把两船说成民船,在“海面遭风击
^. C2 f+ }* G
破”船民逃生上岸,“俱被拿获,”“被台湾镇总兵等官凶心歼杀”,“且
, N! s8 D" A, I
闻该官称说因奉王命,是以敢行杀戮”。要求:“将台湾狠心假奏妄杀之凶
" S! B( `# J% `
官达洪阿等,即刻去官正法,将其家财入官,照数若干,全交英官分济无辜
! M5 i# ^! w7 ^8 i/ f2 R% s
妄死之家属。”最后,并以“无致干戈复起”相威胁。
N! C$ @+ P: {* R# P. J4 R
明明是连扰沿海(众俘供词可证)、并有“旗帜、号衣、枪炮、刀甲、
( I/ k/ E6 I: Q1 M7 g- J4 [
公文印册”为凭的侵略者,竟说成遭风民船,自然是不值一驳的鬼话。然而,
% A1 C4 b% d7 ?' B/ [; ^, ?& y9 a& r% J
沿海督、抚早被英人吓倒,福建当局更乐得挟洋人以泄积忌,宣宗更因杀俘
$ M8 h1 c: l8 ^9 O( d
系据其命令,生恐事态扩大。于是,达、姚的获罪也就势所难免。
, d( `! x9 P L2 W/ F
1843 年2 月24 日,闽督怡良奉旨渡海至台。次日,传旨“查办”,达
8 f# Z) Z1 |$ c) n* u9 O
洪阿、姚莹被革职查讯。姚莹在《再与方植之书》中述当时“夷为原告,大
+ [/ {) u! [' w8 D, o
臣靡然从风”,“成见早定,不容剖陈”,“委员迫取结状,多方恐吓,不
) O4 `! a( O8 f7 A% e/ q
得不遵”。“于是,镇、道冒功之案成矣,”。奏上,奉旨解京。4 月,内
5 b1 S! ~4 U9 h5 c; s# M( p; V
渡。5 月,自福州押解北京。
. d1 G) V1 {( i+ p, V- T
什么“冒功”!纯是冤枉。正如姚莹在《奉逮入都别刘中丞书》中所说:
E" Q3 k; b8 o" G2 i
“夫冒功者,必掩人之善以为已美也,未有称举众善,而谓之冒功者也”。
7 \' I9 n- }/ Q% j& Q- X
其实,姚莹也深知“英人,所诉为妄杀”,但将获俘正系遵旨执行,怡良只
4 [. S; ^$ W' n( G0 b% i4 S f
能巧为回避,另设题目。纵不是“冒功”,也必然会造出别的罪名。根本原
- }4 {6 M6 t. V. S8 I5 T
因是英人必欲追究。因而,惟有引咎以全大局。他在《与光律原书》中沉痛
! g/ Y* j% ~* U9 \. s0 l
地说:“不惜微躯以全大局,纤国家之难,亦其志也,夫何憾焉!独念以天
6 f+ ], ]: {3 U; e
朝全盛之力,绌于数万里外之丑夷,失人心,伤国体,竟至不可收拾,是不
0 |7 @- d# d+ ~; E$ J
能无恨耳”。
2 v4 ?! E4 H: P' X! @0 |
当怡良在“查办”时,“见镇、道逮问,精兵千人攘臂呶呼,其势汹汹,
) s+ O5 H) `8 ^) m" ~/ s& Q
达镇军惧激变,亲自循巡,婉曲开辟,众兵乃痛哭投戈而罢。士民复千百为
; M7 |4 O, r: I
群,日匍匐于总督行署,纷纷佥呈申诉者,凡数十起”。著名诗人、姚莹挚
' |/ u2 q* v; W9 q
友张际亮,专候于起解必经之苏州,弃家陪同姚莹北上,解其苦行之寂寞,
8 D, h7 b! O+ _5 i- ?
并欲至京后递呈都察院,为鸣不平。福建巡抚刘鸿翱甚至当面对姚说:“此
# {% |/ v. F0 \: I
行非辱”!这些已足令姚莹感动,认为是:“直道自在人间”。
7 i8 l2 ~. ]( M
10 月5 日,姚莹至京入刑部狱。照旧引咎请罪,供词既上,宣宗说:“台
: `& j" ^8 X" i$ f8 G
湾事,朕已知之,毋庸阅也。”16 日,得释。出狱后,才知道:自台湾镇、
: u9 }$ Q; }# m1 k" W' x
道被查办以后,朝中许多御史纷纷上疏,为他们辩冤;“一时,中外作诗著
3 x# S$ G7 f+ U, r: a+ x* ]3 N* H
论者甚众,闺阁中亦多感咏”。姚莹因而“感成一律”,有句云:“微名讵
5 k y- `& }& v
遂倾中外?国是从来有屈信。”又听说:当他们入狱时,两广总督、《南京
" u' O7 N& V- V W3 ?
条约》的议定者耆英曾致函京中大员,必欲将达、姚置之死地,甚至警告说:
* K8 S% d: K8 {- W h$ }% c
“不杀台湾镇、道,我辈无立足之地!”而时任盛京刑部侍郎的斌良,却因
+ z/ \' d% L0 t2 d
“查办”台湾镇、道事,致书其弟怡良说:“事关千秋公论,苟欠斟酌,何
( Z5 r w- A" s* @& n8 d4 g
以入先茔乎!”后在四川闻斌良死讯,姚莹特别赋《哭斌少司寇》诗,有句
% d/ }, m& h- C
云:“与君生不识,同恨是和夷!”
7 C! s% F9 |3 \% \
1843 年末,奉旨:“姚莹著以同知知州,发四川补用。”因“冒功”而
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11-5 19:11
降为文正五品,以前听赏二品顶戴等皆黜罢。姚莹从54 岁到59 岁的重官台
, b# V- G7 c2 v& m
湾,本是他生平事业中最为世人称道的时期,却因爱国获罪,黯然收场。后
0 K1 M& J j; d9 T) G
来,他把这一期间的奏章,汇集为《东溟奏稿》以存当时实录。该书和前次
4 C2 |& w: Z8 b& d" w1 H
任官台湾后所成之《东槎纪略》,都是关于台湾历史的重要文献。除此之外,
( g6 m9 U5 F6 g# |( ]8 K/ V
该书还是关于鸦片战争的重要著作。
$ F% u* P7 l1 j) L
九、痴心不改
: W: E5 O. k/ t k- j! o
姚莹请求回乡扫墓后赴川,获准。正打点启程,不料张际亮却因病而亡。
) ]% \9 x. N! A
姚于痛哭之余,护张柩而离京。至桐城,召张子来迎回原籍福建建宁(今建
2 \/ O2 B; x$ S: }; Z6 Q4 {
安)安葬。张以诗名世,小于姚十四岁,系姚官福建时所结识。闻姚被逮,
1 v- n; i2 K4 s
扶病护送至京。姚又于其身后与京友共为理丧,并护其柩南归。二人的生死
7 E5 u& b5 n: n5 t9 ?: h
交谊,曾在当时传为美谈。
; O7 w( |: T8 C+ t3 m0 Q+ ~+ X! C
1844 年5 月初,年已60 的姚莹自桐城启程西赴四川,于8 月初抵四川
& v7 @0 \% o0 @& U/ V4 I; _# i, f
省会成都报到候补。11 月初,被派赴乍雅处理正、副呼图克图间的权力纠纷。
: a+ |. ~+ C5 p
乍雅,或写作乍丫,时属西藏四大部(卫、康、藏、阿里,为四大部)
/ H9 D- g7 q0 ]5 k7 ?2 a9 m6 g
中的“康”部。“康”部的要寨为察木多(今西藏昌都县),乍雅在其南,
6 e& X' G# X# }) Q5 b! Q! S0 Z$ \
即今西藏昌都地区察雅县。“康”部东邻四川,北接青海,西毗“卫”部(时
8 B" `9 ^4 P, D, [
或称前藏),南与已属英国的缅甸为界。当时,“康”部属清朝所派驻藏办
" l) b# c! x% Y8 j) R6 G8 q
事大臣的管辖范围,不属四川。四川派员前往,形同出使。故姚莹此行,又
! E' R0 r# U+ P' u
或称为康輶之行。輶指使者所乘之轻车。
2 {8 F; {. ]# u G! x
“康”部至1719 年起才被清朝收抚。乍雅,为其地之一部落,由正、副
9 \8 P& {8 _/ v% n/ q
呼图克图统之。呼图克图,是中央政府对喇嘛教大活佛的封号,该部呼图克
* s3 m! Y w$ E! X# t* N
图坐乍雅大寺,副呼图克图驻坐卡撒顶寺,在乍雅西南。第五世呼图克图死,
! L6 `( ^' G: u0 _
其转世继承人、即第六世呼图克图布丹济克美曲济嘉木参年幼,驻藏办事大
. L l$ x# g% {
臣奏请将刺印交副呼图克图罗布藏丹臻江错护理。等到曲济嘉木参成年,副
9 B( I, M' g( Q7 Z
呼图克图便将所护理之刺印交还。但是,曲济嘉木参却在头人达末挑唆下,
! a4 x' I7 @* n+ Z# Y# b* Z
往攻丹臻江错,欲杀之。没能成功,反丧失其地。从此,双方势不两立,相
( Z s+ c1 p$ j5 G& R
持多年而无法和解。川藏通路因而不安宁,经常受阻。四川总督、驻藏办事
* { t' R% \4 G8 T0 r
大臣迭次奉旨派人前往查办,均无成效。
" m7 o! H3 o7 X4 ]
这年10 月,旨令四川总督琦善选员再往。琦善便把这苦差使交给新到省
% W! _' R% O3 R! z
的姚莹去办。姚认为:“此非振之以威不可”。光凭口舌劝谕,难有结果。
" [- L& Y* X F1 _) O
便建议派大员前往,以重权威,自己为副,决不敢辞;“莹失职下僚,孑身
$ W- I* p3 M( K/ p; o
往,徒损国威”。琦善斥为小题大作地张皇,不听。姚莹只好于11 月10 日
6 \2 q) R1 N8 \; ~
自成都出发。
4 f0 c; G8 y" ~; B
当时,曲济嘉木参在距成都一千六百七十里的里塘(今四川省理塘县)。
# C w& K4 s$ F5 F, l9 h
12 月22 日,姚莹至里塘,令其随往乍雅听讯。曲济嘉木参认为“案未结”,
1 ^8 f3 S1 O; E0 ]$ G
去乍雅“恐为人害”,只答应派大头目前往。假若非让他去,他必须带番兵
& x/ ^- Z$ }# k
三百名前往,以便消灭对方,并禀求革逐副呼图克图,惩治其属下。姚莹认
: R5 t) A4 H& \9 [# R4 g: B9 }
为,既然他不肯前往,再前进至乍雅,亦无意义,遂决定返程,于1845 年1
' j( F8 L; E2 b: [0 q9 s
月29 日回到成都。复命时,再次建议“稍示震慑”,琦善仍不采用。然后又
7 g6 }/ G( J; y H- C5 K! O
派宁远府知付宣瑛、该府试用通判丁淦,再往乍雅查办。并以姚莹“不待听
8 v& c% q. Y* L, C
候指示中途先自折回,非惟畏难诿卸,抑且有乖体制,该员已补蓬州知州,
# D" ~. h6 n% ?* i: Y
应请旨摘去顶带,随同续委之员前往”上奏。
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11-5 19:11
4 月1 日,61 岁的姚莹再次出发。6 月22 日,至乍雅。7 月7 日,抵察
2 ~* _: z& L$ _1 C% K( q
木多(今西藏西昌)。“其地去成都三个六百余里。此次,姚只是随员,听
0 U' H- n/ _% {" p
命而已,倒不承担责任。11 月5 日,宣瑛以两呼图克图不遵判,分报川、藏。
- j e! f2 q% l! I4 G& w
待川督批复“该委员等即速回省,面询情形,以凭具奏”后,一行于1846
+ N I" a# V' X- D6 V2 c
年1 月25 日启程东返。4 月21 日,抵成都。尽管琦善也因二次派员前往查
% ]4 M9 H0 F/ c$ R2 B
办,依然徒劳,承认姚莹前次并非办理不善,但依然以中途折回“究属非是”,
0 F4 r: G& N' _" c4 ? W
奏准对姚处以罚俸一年。
, I$ J- A5 A+ T3 D; c. |2 @) p
姚莹前年即已题补蓬州知州,出使已结束,遂于当年6 月赴任蓬州。蓬
5 \; G W4 P3 Z( L1 V
州,时属顺庆府,即今蓬安县。延至1848 年4 月,姚莹告病乞退,得准卸任
; }9 ]7 r, `; C, K
回乡,才结束了他自60 岁到64 岁的贬官四川。
' \. b" h5 |2 m/ I9 M$ u2 ~# A. q
贬官四川期间,姚莹在官场上连遭人为的暗算。原因主要就是他未曾送
; L5 t5 v- m! K
礼、贡献。其实,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琦善在鸦片战争中主所
- c0 L/ E7 j/ X2 s8 m) c8 x
谓“和议”,自然与主抗战的姚莹有矛盾。琦善是他的顶头上司,自然不会
8 O3 y" T2 H! d' C- k" Q
有好果子吃。
* Y5 O' ?3 Y* Z) U; ?
依姚莹的个性,早就应该辞官,朋友中也有人劝他及早离开官场这是非
) e; b6 r! t+ Z7 r' R. P8 Q, K% K
之地。但姚莹自有他的考虑:“国恩不可负,身累未能偿,是以忝颜至此,
; ~( B2 X. @$ i% O* q
甘困辱而不辞也。”所谓“国恩不可负”,体现了他的报国之心;所谓“身
5 D4 L" H+ s% Y
累未能偿”,指当年在江苏武进、元和任上揹下的旧亏空和这次在四川又揹
7 X) Y. F- L+ y( b; P
上的新亏空,皆待官俸来弥补,既有此苦衷又逢蓬州“地贫事,简,公余大
2 ]5 ?) }5 P3 N3 \( T, I1 B
可读书,整理所晋,且有城市山林之乐”,“谪官于此,变复何负!”
/ r7 @9 r' K- m+ U# p3 ], K: C6 R
较之在蓬州,得有读书的闲暇,更令他激动的是康輶之行和因此著成《康
8 N2 ^+ H. L' F9 r* \- [( I
輶纪行》十六卷。该书如其《自叙》所言:“大约所纪六端:一乍雅使事始
1 Z9 N* f# l8 ]/ h: o7 k0 G
末,二刺麻及诸异教源流,三外夷山川形势风土,四入藏诸道里远近,五泛
6 A( r1 f1 L' v2 G
论古今学术事实,六沿途感触杂撰、诗文。”最后一卷为地图十三件,各附
2 X1 q$ r3 p. P/ M3 r
图说。此书是他终生探求“海上事”、“海外事”,“开眼看世界”的一个
8 ?6 c3 h8 [! O# I* ^: D/ T1 X
总结性成果。
' N: I# f- A: c' y; M+ Y* J
姚莹自早年游粤时便以其“经世”之志,敏感地认识到“开眼看世界”
& O7 b- H4 ^1 b$ {" V& Y. T
为急务。鸦片战争中的失败,更令他坚持地认为:“夫海夷之技,未有大胜
0 ]7 n+ x+ b8 n6 G% D; X: B
于中国也,⋯⋯而所至望风披靡者,何也?正由中国书生狃于不勤远略,海
! ~$ s! y2 C6 h6 M* b& O
外时势、夷情,平日置之不讲,故一旦海舶猝来,惊若鬼神,畏如雷霆,是
/ X- w! p: k5 H6 u
以偾败至此耳!”他在《复光律原书》中说:“莹自嘉庆年间,购求异域之
% U: O4 g1 ^, i$ M: p0 w0 K6 G
书,究其情事,近岁始得其全⋯⋯著之于书,正告天下,欲吾中国童叟皆习
) p/ E! u3 F x4 Q7 n2 b
见习闻,知彼虚实,然后徐筹制夷之策。是诚喋血饮恨而为此书,冀雪中国
( {9 t% t) w( q0 }& M7 t
之耻,重边海之防,免胥沦于鬼域,岂得已哉!”在《与余小坡言西事书》
8 z; a- s! R0 |& s+ o, S
中,他说:《康輶纪行》中特别注意于英国、廊尔喀与接后藏之要隘,是因
. D |* l1 g( a X+ N$ M" R) N
为“英夷窥藏,蓄心已久”,亟应注意。原来他著该书,依然是为了雪耻抗
! C% ~' y: ?+ o/ O+ z
敌。虽和在台守土不一样,其实质则是相通的。这真可说是爱国之志,老尔
$ a" h& o' G+ i( }7 E# @& S7 {
弥笃,痴心不改。
) {; s& K/ E( T6 h
1848 年6 月底,姚莹从四川回到故乡。临启程前,不得不将从四川已典
# |/ n3 U U! h
当二年未能赎的貂裘当票抵债,幸赖蓬州士民赠路费,蜀中同官送给他一些
) o* R/ B x7 p0 M
交通费才能出发。回到故乡,无以为生,只好再出为幕,代主纂修书籍。1850
8 f9 q/ j: Q) f# }
年文宗继帝位,诏中外大臣举荐人才,两江总督陆建瀛奏以姚莹充九江盐卡
1 {4 Y5 l. v7 i, N
委员,奉旨:“俟盐务办有起色,送部引见”。9 月至九江。次月,大学士
; R) Q+ b, s9 n; Z0 ^# b/ g
穆彰阿、耆英被黜,上谕列举二人,祸国多事,有一条是:“达洪阿、姚莹
作者:
安乐寺姚波
时间:
2012-11-5 19:13
前在台湾尽忠尽力,必欲陷之”。所谓“冒功”冤案,总算昭雪。次年初,
( T% z9 `: E2 E3 V
姚莹奉旨授湖北盐法道。2 月,又奉旨前往广西“赞理军务”,镇压太平天
4 [4 d9 z( H6 h! I
国革命。6 月,抵广西省会桂林,奉旨授广西按察使,随军办理粮台。后转
% [6 }/ L4 A) T' ^
入湖南,湖南巡抚张亮基奏留权理湖南按察使。1853 年1 月24 日,病死于
n- p. r! v; M) y: k5 a; t
永州。终年68 岁。
8 c0 M% K ]( B/ @$ x
姚莹著述颇多。计有:《东溟文集》六卷、《东溟外集》四卷、《东溟
9 I1 y- C0 i' B8 u
文后集》十四卷、《东溟文外集》二卷、《后湘诗集》九卷、《后湘二信集》
/ F$ a& J5 B* u7 G5 o
五卷、《后湘续集》七卷、《东溟奏稿》四卷、《东槎纪略》五卷、《康輶
% r$ x2 S2 e: }$ E6 k
纪行》十六卷、《寸阴丛录》四卷、《识小录》八卷、《姚氏先德传》六卷,
2 r0 S. h+ Y& w$ \+ W
皆其亲自编定、付刻。后其子补编晚年文为《中复堂遗稿》五卷、《遗稿续
8 S* v5 _7 L. y/ K; e
编》三卷。与前已刻而版毁者汇刻前《中复堂全集》九十八卷。
作者:
姚元周
时间:
2012-11-12 19:44
好文章,拜读了。
+ \! H9 R' S5 N
一生命运多难的姚莹,不愧是姚家英雄好儿男。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