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那是一处靠海的地方 [打印本页]

作者: 姚凤阁    时间: 2013-2-19 10:29
标题: 那是一处靠海的地方
 3 M5 {3 w" b# M# L  F
   仅以此文表述身在大东北——我的父辈的寻根情结8 p! B& o& `' |+ g; ?0 ?. [
; Z9 t) ]9 o. O. a3 ]
2 l! [1 u, W, }+ a
散文 - O" r5 I* d1 o0 C/ \
     那是一处靠海的地方& Z' x4 Y) c, F
                姚凤阁
+ y7 a: k( @' G0 e1 x( v- _2 A  我来到山东海阳了.站在这块我曾千百次想来的地方.3 h& w0 b' T8 o' S
  难道是这里的土亲,水亲,人亲么?, Q. Q# B4 r' {
  站在这儿,我先是想起了父亲的嘱咐.我是为父亲的嘱咐而来的.+ ]/ B6 k% B0 Y" B
  父亲是个很懂感情的人.内心世界很丰富.他擅长讲故事,如今,村里人说起我写的小说时还要模仿父亲讲故事的动作,然后哈哈大笑.生前,父亲常常向我讲起这里,他说那是一个靠海的地方.他说那里是咱老祖宗生活过的地方.每当父亲讲到这里的时候,我看到了他面向南方,眼神里流出了光彩,但瞬间就消失了.我感到了父亲的渴望,但也有的是无奈.他和闯关东的老人一样.思念自己的家乡,可是都客死在东北这块土地上了.我的父亲没有来过山东,也许他只是梦里到过,他的眼神到过!要知道他到了黑龙江后,就再连黑龙江省都没有出过.连壹百里外的哈尔滨都没有去过!
1 H: r* g1 o5 M0 R& s  但父亲的心里可是不止一次地到过这里__这块依海的地方.
' K' y' c% [$ W- @) y" q  在那每日只挣几角钱的年代,只寻求填饱肚子的年代,有谁还能会有这些回归故土的奢望呢?3 I% a2 ]0 k* j& Q6 c% Q! b
  父亲只能是在填饱肚子的时候想一想,往南望一望,和我们讲一讲,这对于他也是够奢侈的了.  Y2 u1 i- G) S. g
    V  F% Z3 ^* A
 用今天的生活观念看,我的祖辈选择的赖以生存的土地,是一处多美的所在:海阳,据《登州府志》:“以其地在海之阳,故名。”海阳地处黄海之北,风光秀美,境内有招虎山国家森林公园、万米海滩浴场、云顶竹海等名胜景观。先后荣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文化生态旅游城,有"东方夏威夷"之美誉.看到祖地这么好,我都舍不得离开了.可是祖辈为什么要离开呢?3 [5 K/ G& W6 a
  最初我曾有过这样的想法:祖辈离开丰美秀丽的大海,千里万里地来黑龙江,不就是为了吃饱么?! {8 _. _+ R: R# M& z/ d
  后来的我,有了一点知识有了一点头脑,也常常陷入深深地沉思:谁愿意离开故土啊?当年那里发生了什么?逼迫我的先辈历经艰难地来到这里?这是祖国最偏远的北大荒啊!当年朝庭把一些罪人流放到这里,那些站人的后代就是"三藩"的后人.这里的人大多是移民,这里的文化是流入的文化啊!我的祖辈是因为什么来东北的呢?是倭寇?是灾荒?还是什么?" G7 x$ y3 v' R2 r  P% ?( k/ d$ |0 M$ [
  后来,我懂得了一点历史,知道清政府在1651年后搞了大移民,3000多万的人口从山东等地陆续了来到黑龙江.我猜想当时的政府肯定是告诉我的祖辈,黑龙江是个能让人吃饱的地方!那是一片神奇的土地__不是想种地么,去哪儿吧,一望无际的土地,一攥就能流油的黑土地,插上一根柴火棍都能发芽儿!"棒打樟子飘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我的喜欢土地喜欢"劳者有其田"不惜出汗出力想要吃饱的老祖宗们被这块神奇的土地吸引了,他们告别生他们养他们的土地,告别了同姓,告别了亲人,带着梦想,揣着渴望,带着闯一闯的想法,"发了财我会回来的!"开始了长途跋涉^^5 \* G, y( a+ Q
  那会闯关东,山海关是关里关外的分界线.出了山海关就是关外了.在这之前,我曾多次路过山海关,特别是第一次路过时,我表现的感情更为强烈:坐在车箱里的我坐不住了,几番站起,眼睛盯着窗外:眼前出现的是如流的移民,那里有我的祖辈,他们推着独轮车,挑着担子,担子里挑着我的父辈,从山海关下走过.他们是何等的艰难!他们来不及回头望望,便随着哪滚滚的人流,哪呼儿唤女的人群走过,那会的他们没有心情看景,他们急于到那块肥得流油的土地——让儿女吃饱.历史只录下了他们匆忙的脚步——杂乱的脚步.
1 Y6 N8 B3 ^( `, Z: J  此时此刻,我想到了古代的文人们,他们"身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他们走到过许多地方,每路过一个地方都会有思乡情结,当这些文人骚客高兴地欣赏那些美丽的风景时,"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州",心情怎能不激荡,怎能不浮想联翩,怎能不诗兴大发?但当日落之际,俊鸟归林,江上波烟又起的时候,又怎么能不发出令人难以想象的寂寞与愁怅?崔颢在登上黄鹤楼赞美黄鹤楼景色之余,又发出了"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的叹惜.李白错把月光当成霜"的思乡感怀,我曾不止一次地给学生讲过,但只有此时我亲身经历了,才是真的读懂才是真的理解.如果让我现在和学生讲这些诗,我相信会讲得更动情更深刻!
5 K  Z, p# j6 |+ B8 z  来海阳之前,我曾天真地想过,我见到了我的族人,拜过了祖祠,知道了我的祖宗,我上了香,磕了头,最高兴的是了了父亲的宿愿,我受到当地宗亲的热情招待.可是我那里想过时代这么久远,岁月更迭,历史变迁,父亲说的那个九甲就连当地人都不知道了.然而我庆幸,多亏父亲多次说过,不然我那里能记住登州府海阳县九甲简社姚家庄,哪里会有此次祖地寻根呢?
" z& H5 Y- q8 F7 Y: ~  如今想起,如果没有父亲的思念情结,哪里会有我今天在姚网的与天南海北的姚姓人欢聚呢!
9 w8 H, s% j% i0 V2 m4 a) Z  从海阳回来,我见过许多乡亲父老,都是从山东过来的,我说我去山东了,我去寻祖了.他们惊喜地问:"找到了?我说没有.他们只是淡淡地笑了,憨憨地笑了,说:时间太久了!我问他们想不想找找祖地,他们多数都摇摇头,找不到了,找不到了,有的还流下了泪水.流落到大东北的姚姓人思乡之情是不会断的!$ z4 C- l/ w( a9 O" ~
  我想是时间太久远了,历史把我们和哪个时代隔得太久了.2 ?2 G" z& ?  U6 l4 J* s
  也许是东北这块土地资源太丰富了,能吃饱睡好的我们错把异乡当故乡了. 但我们和祖宗的心不会因时间的久远而隔开.现在我开始寻找了,寻找曾经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祖根.我这不就是站在祖地的怀抱里么?
# T1 ~4 v0 M% W  T+ c. @7 u   我跪下来,双手抓一把土,我祖地的土,还有着太阳的温热!我告诉父亲,我到了你日思夜想的家乡——海之阳!# a2 F/ |( t8 L3 P# {
  我拭去脸上的泪水,想到篷莱不是有海市蜃楼么,它在海上突然出现,以奇丽的景观诱人.我想会有那么一天,祖宗有灵,姚家庄也会像海市蜃楼一样穿过时空的云雾,出现在我的面前.父亲,你的在天之灵得安了!
- H9 x! h5 F0 m2 {3 Y- L6 q. L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3-2-19 11:57
回复 1# 姚凤阁 ! B4 J$ c$ n6 ]7 l( q# Q! N
4 }7 n$ C  b( f& w7 u, Y$ l- q
# F6 I8 }5 Y% z# A9 N- f
凤阁宗亲好文笔!:victory:
, |* `  d$ g) T: E% y+ J# y' P
% a& e' L, d! h- S
拜读学习了。:handshake
作者: 姚凤阁    时间: 2013-2-19 22:59
谢谢建忠宗亲!
作者: 姚元周    时间: 2013-2-20 11:44
凤阁宗亲对祖籍地的情深意切令我动容,我也曾经历过这种感情。
作者: 姚凤阁    时间: 2013-2-20 16:43
谢谢元周宗亲,实是真情实感的流露,元周宗有此同感——源于同根啊!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3-7-25 19:18
回复 1# 姚凤阁 5 C# b$ O! x- m

+ p) B' \9 R4 _, I9 ~- Y
8 j/ A, a9 f% w1 L“······当年朝庭把一些罪人流放到这里,那些站人的后代就是"三藩"的后人.······
: w% L+ P& v0 l( _/ K; ]

: x( P' S2 c' l: L8 X3 `3 q$ X! p" ]6 s9 @6 v- {

) z' R' h/ q. X4 \! A
4 h, t/ u1 d. V, r- B$ o/ X8 J

# H2 N" E0 E& b0 D" D4 |0 |' e% a# e3 j
0 m/ q. C7 I# n+ s( `

8 \6 h* `: q7 l9 p4 P1 w

0 Q0 {( F/ z2 E9 ^' `, W- O& ^9 c凤阁宗亲,您的作品上句中有“站人”一词,我没读懂,应该怎么解释?
作者: 姚克毅    时间: 2013-7-25 22:49
本帖最后由 姚克毅 于 2013-7-25 22:51 编辑
- G) S& P; }8 T$ a5 I
$ b9 o2 O# R6 U《 乡思》-----(宋)李觏-----这首诗送给您   & f/ K% c$ U! W" K8 x) J
                 : Y* y' Z4 }7 W- {; t% C. N

% _5 a3 X+ a4 q1 ^7 n8 W# J                                    人言落日是天涯,9 S3 V! U( [# X! u
                  望极天涯不见家。8 H) k; B/ O6 D  y* r
                  已恨碧山相阻隔,0 b6 C7 X# w8 ]2 t
                  碧山还被暮云遮。
1 Z% [2 u8 F- ?7 U1 X& A凤阁宗亲寻根情深意切,感动至极,弄的我泪雨蒙蒙,还好没人见到。
作者: 良福姚邦胜    时间: 2013-7-26 03:40
好!!!顶!
作者: 姚凤阁    时间: 2013-7-26 22:52
回复 7# 姚克毅 / V2 W" C4 p. t& i* Q

& `& }" i. _' L$ f, p6 @, N- L( ]5 }" V
问好,克毅宗亲!感谢你的理解,你对思亲之情的珍重!
作者: 姚凤阁    时间: 2013-7-26 23:09
回复 6# 卧龙姚建中 6 J" j- `& f% F' \* y) P

7 P3 x6 m7 i, N5 T  P2 b1 Z3 J& a: A7 z5 m4 S! @
    问好建中宗亲!康熙消平三藩,吴三桂等手下的兵将大都流放到东北,开荒种地,守边,这些人生活的地方——相当于镇的行政区叫站,这些就是站人了。我们东北有很多站,如宋站、五站……。谢谢建中宗亲对小文看得如此之细!
作者: 卧龙姚建中    时间: 2013-7-27 00:00
本帖最后由 卧龙姚建中 于 2013-8-15 11:31 编辑
( L. C$ |4 R* r' M2 i6 a1 b
回复  卧龙姚建中
/ m& l9 G2 ?3 V) Q" E# k% x    问好建中宗亲!康熙消平三藩,吴三桂等手下的兵将大都流放到东北,开荒种地,守 ...
8 p- r+ D/ U. t  ~& I9 V5 a1 K姚凤阁 发表于 2013-7-26 23:09

8 A' C. O- v# b; L% e; {    & ~$ }' Q, M( u& f% D6 ^" k* ~

- N2 g/ W. f# ?  D& V谢谢,明白了。:handshake; w- h" s/ Y, i$ H6 z, _& m
/ K# |7 ]  C) \
请注意接收我发给您的短信!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3-7-27 10:29
回复 1# 姚凤阁
# M2 S6 a9 b7 w' c6 h/ }1 k
! N9 `! @8 o/ d2 x
  f1 e8 Y8 p) Y! B& c* j1 V    好文采,拜读了!
作者: 姚凤阁    时间: 2013-8-6 21:33
谢谢小平宗亲!感谢激励!
作者: 姚门才女    时间: 2013-8-12 01:39
“闯关东......我跪下来,双手抓一把土......”  为之动容。多年前看过迟子建写过一看北极光的小说,用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神秘而精彩,引人入胜。很想去漠河看北极光。
作者: 姚凤阁    时间: 2013-8-15 09:57
谢谢姚门才女鼓励!北极光是北彊的一道自然风光,迟子健的笔伸向她生活的这个地方,文笔也很美。来北方看极光啊!
作者: 吉林姚庆财    时间: 2013-8-15 10:40
凤阁宗亲好,您的这篇文章也说出了我的心声!因为我们的祖籍都是山东登州海阳这个地方!可能祖辈都是一同过来的,但过来的时间至少在十代以上!换句话说我们的爷爷,太爷,祖太爷。。。。。。都是在东北长大的!他们日思夜想的祖籍地是通过代代相传传到我们这一代的!
作者: 姚元周    时间: 2013-8-18 11:55
读到凤阁宗亲文中最后一段,我实实在在落泪了。有此经历的人才有切身的感受。
作者: 姚凤阁    时间: 2013-8-19 06:39
吉林姚庆财宗亲你好!很喜欢你的语言,很有东北味儿,读之亲切。谢谢你的点评!多往来!
作者: 姚凤阁    时间: 2013-8-20 15:39
元周宗亲写的“我实实在在落泪了。有此经历的人才有切身的感受。”我们同是姚门子孙有同感才能共鸣!问好元周宗亲!
作者: 姚紫洪    时间: 2013-8-20 15:55
寻根情深意切。拜读了!由于时间久,没有家谱的联系不上,有家谱的联系不下,我们只有依赖姚网,一步一步解决了。
作者: 湖南姚郑保    时间: 2013-8-20 22:41
好文章,拜读了.弄得我眼含泪珠.看字不清.
作者: 姚凤阁    时间: 2013-8-22 21:45
谢谢郑宝宗亲!多来往!同是一笔“姚”,岂能不含情!问好!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