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曾经的副委员长姚连蔚的“失踪”与近况 [打印本页]
作者: 姚佩剑 时间: 2014-6-26 11:34
标题: 曾经的副委员长姚连蔚的“失踪”与近况
姚连蔚的“失踪”与近况
姚连厨的突然“失踪”
姚连蔚曾是中共第九届、十届中央委员会的候补委员、全国四届人大副委员长,在中国政坛上曾经显赫一时。然而,1978年后,他却突然无影无踪、无声无息了。姚连蔚怎样从政治峰巅跌落谷底?他还在世上吗?如果活着,近况又如何?这是海内外读者都感兴趣的问题。在1988年杨柳吐青的季节里,笔者在姚连蔚出生地地多方打听,终于打探到姚连蔚的下落。
“唯愿在无声中消失”
笔者在姚连蔚的母厂——昆崙机械厂查询时,该厂党委副书记蓝种玉说,姚已多年不上班,对其景况不甚了了。但蓝和他的搭档——厂长邱世杰,对姚连蔚的夫人王桂兰——昔日该厂厂部档案室机要员、今日车间办事员,却有极佳印象:“处事不惊、贤妻良母”。她不曾为丈夫做官而趾高气扬,也不因丈夫的“削职为民”而万念俱灰。
在西安东郊两座金碧辉煌的宾馆对面,笔者找到了姚连蔚夫妇居住了25年的楼房,见到了姚连蔚。
姚连蔚还是那么一副瘦骨嶙峋的面庞,背有点驼,一顶铁灰便帽遮掩着花白的鬓发,上身蓝布中山装,下身黑布长裤,活像他的家乡——西安南郊长安县细柳乡大杨村在菜市摆摊的农民。由于他的夫人事先打了招呼,姚连蔚见了我笑眯眯的,脸上气色挺好。他说:“作为西安同乡,咱们可以拉拉家常;但我可不愿意迊合读者的好奇心,做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话资料。我已是牛意落魄,无欲无求的闲人,唯愿在无声中消失。”
“历史的一幕是这样演出的”
现年54岁的姚连蔚,年轻时读书,种庄稼、做小买卖。1951年参军,1955,进入昆崙机械厂学车工,先后兼任车间政工员、政工组长、政治指导员。在动乱的“文革”时期,给了他一个崭露头角的机遇。世代贫农出身、工农兵学商的经历、中共党员、生产突击手、学习毛泽东著作积极分子的身份,使姚连蔚成为他所在工厂的革委会副主任和西安东郊“工联派”的一名头头。
在那个讲究“根正苗红”的年月里,使他后来得以出人意外的登上了中国政治舞台的阶梯——1968年被推选为中共九大代表、中共中央候补委员。
1974年,姚连蔚离厂出任陕西省总工会主席兼党组书记,次年便做了京官。
姚连蔚为什么能够直上中央
姚连蔚说:“我能一步登天,自己做梦也没想到。过去选党的代表,上面把阶级竧、民族、宗教信仰、工作单位、性别、年龄、籍贯、海外关系这些都确庄了,要下面按图索骥。当时,中共九大主席团圈定人选,发现陕西组的代表中,胡炜、杨焕民、吴桂贤都是河南籍;陕西雀委第一书记李瑞山是陕北人,已内定为中央委员。只有我是正儿八经的陕西西安籍工人——这正是大会主席要物色的人选。进了大会主席团以后,进中共中央委员会也就一路绿灯了。历失幕就是这样演出的。”
“做官使我如坐针毡”
姚连蔚出任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后,中共陕西省委第一书记李瑞山说:“莫让姚连蔚从陕西飞了。”因此,姚仍兼任陕西省总工会主席。以工人代表身份赴京任职后,住的地方也在阜成门外甘家口马神庙胡同的全国总工会大院里。
他洗:“担任中共中央候补委员和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对我来说,是一种不堪重项的压力。自己只有初中文化程度,就那么点儿见识和能力,而天天要处理的是军国大事,一行一动,都可能载入史册,简直如坐针毡。但是,不说话,不点头,又不行,只好硬着头皮撑。好在那时四十出头年纪,精力充沛,常常两天两夜不睡觉看材料,了解要处理的事情来龙去脉。”
当时,陕西到北京出任高官的有所谓“三副”——除姚连蔚以外,还有西北国棉一厂模范女工吴桂贤。吴桂贤后来做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在陕西支左的21军军长胡炜,做了中共副总参谋长兼中央军委办公厅主任。姚连蔚说,1969年2他被选为中共九大代表,在兰州空军招待所集中时宣人识吴桂贤。1976年7—8月,与吴桂贤以中央慰问团以正、副团长的身分赴云南龙陵抗震救灾。与胡炜则是在周恩来逝世后,他以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身分兼任国务院常规武器装备领导小组副组长时在一起开过多次会议。他:“吴、胡2人与我来往并不多。”
返回西安成为“阶下囚”
1977年7月12日,姚连蔚人生的轨迹逆转了。当天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吴德、纪登奎、陈永贵3人约他谈话:“陕西有人告你的状。如果再纪你继续工作,怕群众会有反应,中央不好解释。因为,事情尚未弄清楚。”一年以一后,姚连蔚回到陕西继续接受审查。1979年2月,正是农历正月十五日月儿圆的那一天,他成为阶下囚——进了西安北郊的监狱。
姚连蔚纪夫人打开抽屉,取出一伤陕西省人民检察院1981年10月29日《免于起诉决定书》给笔者看。大意是:1967年9月2日,西安地区两派群众组织在西郊发生大规模的武斗事件。9月4日,姚连蔚主持召开“新西机”(即今昆崙机械厂)委员会,研究决定对另一派参加武斗的人员进行审讯,索取参与武斗的口供,其间,有一人被打成重伤,姚连蔚看到后未曾制止,以致那人伤重死亡。姚连蔚又召开会议,统一口径,编造死因,企图欺骗群众,逃避罪责。这触犯了刑法143条之规定,已构成犯罪。但考虑到姚连蔚的犯罪行为是在“文革”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业经关押教育,故决定予以从宽处理,免于起诉。
姚连蔚告诉笔者,他被拘捕时,中国刚公布了刑法,执法人员较为注重事实,自己也没有受皮肉之苦。
姚连蔚月薪58元钱
姚连蔚做了2年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当了2年半囚徒。然而,他的粮食关系、工资关系一直留在西安的工厂。1986年整党被开除党籍。姚连蔚说,他对当官并无兴趣,他只是想回到他和夫人曾经生活了几十年的工厂继续开车床。但他的这个愿望,至今也没有实现。
姚连蔚在北京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时,拿的还是他1959年四级工的月薪——58.86元人民币。当时,中共对他和吴桂贤、李素文等人实行了一种巴黎公社式的工资制度,提职汉提薪。近几年,大陆多次调整工资,同连蔚一起进厂的工友月薪区提到130多元人民币,他的夫人月薪也升为110元,而姚连蔚仍旧是58元多。昆仑机械厂党委的一位官员说,姚连蔚多年不上班,发那么多钱已算照顾了。
现在54岁的姚连蔚已申请退休。昆仑机械厂年轻的厂长邱世杰对笔者说,应当历史地看待问题。他主张对姚连蔚退休时的工资放宽一些。
闲居家中,自得其乐
姚连蔚的夫人王桂兰是山西汾阳人,已届知天命之人。她说她和姚连蔚曾在一个车间、班、组上班,同一天加入中共,志同道合,心心相印,自己的人,自己知情。
姚连蔚说,他有贤慧的妻子,因而能够活下来。出狱后,他成为家务管理员、采购员、炊事员、学习辅导员。他27岁的大儿子已是开火车的副司机,26岁的二儿子是炼钢工人,18岁的三儿子正在技工学校读书。他说:“艰难时期已经过去,我没有什么可忧虑的了。”
姚连蔚在长安老家还有2间平房。他不时回家看望乡亲,种花养草,爬山钓鱼,寻求乐趣。尽管他一只眼睛得了中心网膜炎,盲而不瞎,只能看大目标,但姚连蔚还是把主要精力投在读书。他把中医书当作小说阅读。他并没有“不为良相平天下,亦当为良医济世人”的志向。他学医起先的动机,是因为工厂不给他报销医疗费。
谈及医学,他对阴阳辩证,五行相克相生,滔滔不绝,对王叔和脉学的一些段落倒背如流。他将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金元四大、清代的《医家金鉴》等经典都通读了。
题记:
本文原载香港《广角镜》月刊1988年第4期(5月),署名荣庆。我在《人物与人物剖析》一文里,曾谈过这次采访的遭遇:“我到昆仓机械厂去了多次,连采访对象的面也见不了,下落也打听不出来。姚连蔚由北京返陕西后,一度被投人牢房,出狱后生活十分艰难,本人也不大愿意见记者。无可奈何,我只好绕道而行,向工厂领导提出,见一见姚的夫人王桂兰。这个请求,下厂领导没有理由不答允。然后,我请王桂兰将姚连蔚从长安老家请回西安,约定时间面谈。经过耐心开导,拉老乡关系,联络感情,使采访得以顺利进行。我在文章中公正而如实地写姚连蔚的‘突然失踪’,他本人为什么‘惟愿在无声中消失’, ‘文革造反—— 历史的一幕是怎样演出的’,姚连蔚为什么能够直上中央做高官,为什么做官使他‘如坐针毡’,他又怎么样成了‘阶下囚’?月薪58元钱是怎样生活的—— 闲居长安老家,种花养草,爬山钓鱼,攻习中医,自寻其乐。虽然对姚的外貌有描绘,家境、人生有叙述,也有一段又一段的引语,但记者笔端并没有流露鄙视、挖苦和讥讽。该文刊发于香港《广角镜》 1988 年第4 期,随之《武汉晚报》、《广州日报》、广州《共呜》期刊等内地报刊予以转载,收到了预期的传播效果”。
作者: 南汇姚良官 时间: 2014-6-26 12:08
犹如南柯一梦!
作者: 姚先登 时间: 2014-6-26 12:45
4 t) c4 ?$ p( L- L! ?0 j7 g/ N人生是个大舞台,各种角色的扮演,实属不易!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8 T3 Y( ]# p8 q4 M' E% f
6 A8 a( I/ b" n
作者: topled8 时间: 2014-6-26 13:0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渝/梁平姚奎 时间: 2014-6-27 00:14
社会啊
作者: 姚紫洪 时间: 2014-6-27 10:53
从高位上下来,还认真学习医学知识,好像有篇报道还说医学不错,不但帮助了自己,也帮助了周围的百姓。
作者: 姚小平 时间: 2014-6-27 12:51
这就是史无前例的大革命!!!!!!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