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4-12-30 13:50) k T3 R1 t! a0 J; O
“譬如籍贯,北宋人似乎不怎么讲究,他们更重视家庭背景以及教育程度等等。由于县学的普及,当时的河南话作 ...
在《王智慧帝:貞觀政要 - 品讀 (47)》这篇文章中有一段 |
4 n1 ]( A2 n8 U7 r |
/ N, p4 V5 n8 [3 O" ]) Y1 | P0 Q |
$ X9 Q1 s: c. M6 G% A* C 思廉忠烈,仁者有勇 貞觀元年(627),太宗曾在閑暇時候說到隋朝滅亡的歷史,感慨地嘆息說:“姚思廉不懼怕刀槍,顯示了忠貞的氣節。拿古人與他相比,也沒有什麼人能夠超過他的!”姚思廉當時在洛陽,於是太宗寄贈給他彩帛三百段,並附一封書信,說:“懷想你忠貞的風范,因此贈給你這些東西。”當初,在大業末年,姚思廉擔任隋朝代王楊侑的侍讀學士,到了起義的軍隊攻克京城長安的時候,代王府的官吏大多嚇得四散逃跑,隻有姚思廉一個人侍從代王,不離左右。義軍士兵將要登上宮殿,姚思廉厲聲喝道:“唐公率兵起義,本來是為了匡救王室,你們不得對代王無禮!”眾人被他的話懾服,於是稍稍后退,分布在台階下面。過了一會兒,唐高祖來到,聽說這種情況,認為姚思廉是位義士,允許他扶持代王到順陽閣。姚思廉哭泣著拜辭離去。看到這個情景的人都感嘆說:“真是一位忠烈的人!‘仁者有勇’,說的就是姚思廉這樣的人吧?” 本文来自:http://book.people.com.cn/BIG5/69399/73592/73593/5064302.html 这段中讲到了思廉公忠烈,仁者有勇 。而处在风雨飘摇只有半壁江山的南宋小朝廷统治之下的文人们,历经了靖康之耻金人凌虐,蒙元荼毒,南宋文人们更加注重的是气节和忠勇,而姚族之中的佼佼者思廉公,恰恰就具备了这些优点,所以我想,勉公在写给侄子阿钟的信中提到了思廉公,恰是看到了思廉公的这些优秀品质和不屈气节,用以来激励后代,要求他们苦读诗书,忠君报国,驱逐鞑虏,还我河山!而不一定就是认思廉公为直系祖先。0 ]" b( G: b7 P, i% X |
南昌姚公瑞 发表于 2014-12-30 14:55: l2 l& R, g! F3 S+ |0 _! A
在当今社会里,拜金似乎成了主流。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