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舜裔胡姓起源 [打印本页]

作者: 姚尚明    时间: 2015-7-4 13:40
标题: 舜裔胡姓起源
! C* |* A  h0 H5 q* F7 j
+ x' R% L% N/ J" |( m
3 Q5 {7 ^  i; z. r$ @  s5 C
胡姓是当今常见姓氏,读音作hú(ㄏㄨˊ),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58位。在2007年全国姓氏人口排名第13位,分布很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1.31%,为中国人口超过1%的十九个大姓之一。起源于周王朝初期的封地陈国,即今天的河南省淮阳县。湖北、江西、安徽、浙江、四川、山东、湖南多此姓,上述七省胡姓约占全国汉族胡姓人口65%。其中湖北省胡姓约占全国汉族胡姓10.4%。
  Y7 o  _5 ?8 g1 a3 f1 r( B* P/ B' x
始    祖胡公满(妫满、陈胡公)姓氏排行第十三位
0 u& g  \: [  k6 H7 O* @( {分    布湖北江西安徽浙江四川
: \- V/ \, F8 `& f& `: n; X
" ^# H2 o; K, X  J# q/ x2 q
姓氏源流妫姓姬姓归姓、改姓姓氏名人胡公满胡耀邦胡锦涛胡适郡    望安定郡新蔡郡淮阳郡洛阳郡堂号安定堂、新蔡堂、淮阳堂等望    族安定胡氏, t5 ~: ?7 M$ e1 p6 z9 \

$ d! [) A* ]# p
4 E0 x+ B) K* Y" L6 s
# i0 P- g8 i& L9 w/ ~( J/ x' ?$ e. P

+ q1 H$ Z2 u. v% H. q* W/ z  v% H+ A
起源始祖$ Y% j! D- w8 Z) X
源于妫姓:出自舜帝的33世后裔妫满。西周初年,妫满受封于陈(今河南淮阳),建有陈国,候爵,谥号胡公,因此又称胡公满、陈胡公。陈国王族后裔及国人多有以先祖谥号为姓氏者,称胡氏。[1-2]' ^- C# r0 G, W- ?9 m
源于妫姓:出自战国时期齐国齐宣王之弟后裔胡母氏,属于复姓省文简化为氏。胡母氏,得姓于战国时期齐宣王田辟疆执政之时,距今有近两千五百年的历史了。周慎靓王姬定元年(公元前320年),齐宣王即位,其后封其弟田婴于毋仰(即母乡、古无盐邑,今山东东平),田婴后成为齐国的相国,遂“远本胡公,近取母邑”,立姓“胡毋”,其后裔子孙多有称胡毋氏者,繁衍发展成胡毋氏一族。胡毋氏的后裔族人在战国后期至秦、汉朝时期分衍为三个主要的姓氏支系,即胡毋氏(胡母氏)、胡仰氏、毋氏(母氏)。在秦朝时期有太史令胡母敬,汉朝时期有胡母生、胡母班等等,都是著名的历史人物。晋朝以后,胡母氏渐渐省文简化为单姓胡氏。由于其后世子孙大多改姓为胡氏,因此复姓胡母氏所传日渐减少,这是至今仍然为数稀少的原因之一。+ H5 l: ]" C( Z; W; j" ~' g
, I9 V& v$ c& \+ J& U

+ D# q/ x! y# _/ S4 F源于姬姓:《韩非子·说难》记载:“昔者郑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因问于群臣:‘欲用兵,谁可伐者?’大夫关其思对曰:‘胡可伐。’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国,子言伐之,何也?’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己,遂不备郑。郑人袭胡,取之。” 早在周朝末的公元前745年,郑国便恃强攻入胡国。姬胡亡国后,胡国子孙仍以国号为氏。
8 Z4 v  U/ Q* U/ g1 f! x1 d  n3 L
( Y) w! w+ W0 D. U% D: u
源于归姓,出自商、周时期归夷族,属于以国名为氏。归胡国,史书又称妢胡国,故址在今颖州汝阴(今安徽阜阳)一带地区,是西周初期分封的归姓诸侯国。归姓起源于尧舜时代的后夔(封伯、归伯),其氏族部落原居于河南商丘一带,后来遭到商王武丁的讨伐,被迫四处播迁。除一部分留居中原今河南省漯河市东部一带地区建立了归胡国外,大部分归夷人不愿臣属于商王朝而继续向南迁徙,其中一支归夷人迁居于汝阴一带,并在该地区建立起妢胡国。在典籍《周礼·冬官考工记》中记载:“妢胡之笴。妢胡,胡子之国,在楚旁。”说明妢胡国盛产“美笴”,就是用来制作箭杆的细木。在春秋末期,弱小的归胡国、妢胡国均被迫参加以楚国为首的诸侯联盟,结成联军去攻打吴国,后来又参加了楚国与吴国之间的“豫章之战”,结果,在周敬王十二年(公元前508年),楚昭王熊壬(熊轸)在“豫章之战”后的班师回程中,反而顺便吞并了同盟的归胡、妢胡这两个小国。归胡、妢胡两国被灭后,其国王族子孙多有以故国名为姓氏者。5 N/ u& J, h$ i3 D4 b1 x, p
1 c6 |" d; x0 y9 N8 M

* i" t8 @5 I, l8 E源于官位,出自西周与春秋战国时期官吏胡史,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胡史,亦称簋史、胡簋史,是西周初期周公旦设施的官位,专职掌管君王贵胄的餐饮,以及祭祀大典的牺牲。在胡史、簋史、胡簋史的后裔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姓氏者。[3]8 W2 A% `+ l/ G$ v+ R  M/ `
) z* R8 X* o" {" o1 ?

2 [6 b# }+ x3 `, R5 f2 Z; Z源于官位,出自汉朝时期官吏胡骑校尉,属于以因故改姓为氏。胡骑校尉,是西汉王朝汉武帝刘彻所设置的军队官职。汉武帝时期,胡骑校尉与长水校尉是汉武帝特设的职位,胡骑校尉专职掌管驻扎在池阳(今陕西咸阳)的胡骑军队,而长水校尉则专职掌管驻扎于长水与宣曲(今陕西关中)的乌桓人与胡人骑兵。胡骑校尉之职不常设,其职平时多由长水校尉兼任。由于胡骑校尉与长水校尉专职掌管“胡人”,因此多由骁勇剽悍而又忠诚大汉王朝的将领统辖,其中不乏归附汉朝的外族将领。在其军队将士中,多有以军队称制为姓氏者,称胡氏,例如后来著名的的护羌校尉胡畴便是。+ c& a; K1 S; N9 D; e1 w

; M8 t1 K( T* a2 t) L7 Q3 z9 i4 H

* ]) ], c) w/ q" N2 z% G; ]% a9 N源于改姓,其起源颇为传奇。当年,唐昭宗李晔因避朱温叛乱,被迫由长安迁都洛阳。他自知此去东都必死无疑,并将遭灭族之灾。便和皇后商量,将襁褓中的第十子,托付给近侍婺源人胡三公,速速逃匿。果然,同年仲秋,朱温在洛阳指使属下追杀了李晔,又将其9个儿子缢死。胡三公很快逃回家乡徽州,住了下来。胡三公作为义父,精心抚养李氏皇家最后一丝血脉。为安全起见,他将“皇子"弃李姓改胡姓,并取名胡昌翼,后唐同光乙酉(925)胡昌翼以明经科及第,但胡昌翼知道身世后,决定再不踏进官场一步。他从此隐居,闭门专事经学研究,注有《周易专注》,人称“明经公"。 明经胡氏后人中,为官者少,大多以做学问和经商著称。最为知名者当数红顶商人胡雪岩、文化名人胡开文和胡适等。“明经胡”又称“李改胡”。
5 p# l; l. t4 e* s7 D, \8 Q8 P- X( w+ @  k5 R! n& I4 O
6 L2 \# u& c4 l* O9 s- A6 x: {: a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4]
+ t- v& f/ S2 g; r+ L. q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5]
5 u; p' X& R* j* V" [, \5 n+ N, n( v& ^6 w
迁徙传播1 |+ a) W8 n4 o' U
胡氏的起源地,是周王朝初期的封地陈国,即今天的河南省淮阳县。从此之后,胡氏以此为源地,其后世子孙逐渐向四处延伸。经过数代的繁衍,先后南达新蔡,北到山西,并成为当时的胡氏望族。
. U, R/ Y% ]* [: f2 B( T* P5 U. F% N2 P! ^5 K* s) h5 m

/ G; |: z# E+ c6 A5 f1 w: v; n汉朝时期,迁入陕西、甘肃、山西、山东、湖北等地。其中,迁去甘肃省境的一族,在后汉时已成为一大望族,即安定胡氏,后成为各地胡氏繁衍的主要来源。  ^: d. ^9 _3 C' k1 @; O# ^! O- N
/ R+ l) v0 k0 [

! t# @) E2 R- T$ R7 \西晋末年,因“永嘉之乱”,胡氏中原士族大举南迁,胡氏遂迁入福建。胡氏南迁,始于西晋末年。胡氏的后代,从中原渡江南下,先迁到安徽,然后又从安徽再迁至福建。最后由福建迁居入台湾。不过,居住较为集中并且人数最多的,则是台南、台北、彰化和新竹等地。再以后,又由新蔡和山西两地的胡氏向其他各地迁居、繁衍,致使遍及了全中国。
, m! W9 ^$ ?1 z  B: I
5 b9 L9 H' T- U0 t, N4 \% Z" H
% _/ h! z6 m: `( J$ L. Z
作者: 姚先达    时间: 2015-7-7 13:50
看来胡姓人口还真不少,排名第十三位,和我们姚姓是同宗,支持!!
& S* L5 {3 F; O; e% M+ L. q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