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晋江姚氏诸派之我辨 姚恩健 [打印本页]
作者: yqllz 时间: 2016-10-23 10:11
标题: 晋江姚氏诸派之我辨 姚恩健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16-10-24 16:42 编辑 3 r1 v# s! t+ b% Y i' @8 c) F
& G1 U" Z* S/ A. {5 ]
晋江姚氏诸派之我辨
姚恩健
晋江内坑、五堡、钱仓姚氏为其宗派之辩,各持己说,莫衷一是,不知始于何年。于是乎诸多宗亲疑团难解,郁结在心,迄今犹然。2015年英林镇伍堡村姚乾隆、永和镇钱仓村姚庆礼、内坑镇桔里村姚天送等宗亲,或手函,或面陈,敦我为之辨析、解惑、释“结”,我无以为辞,姑且勉为其难。
恩健近读内坑《桔里姚氏宗谱》中有明正德十六年辛巳(1521年)姚崇仁“序”,感悟殊深。其序写道:
“爰是,闻我伯叔兄弟各自网罗散佚,增未备:循旧牒详者,修;未详者,阙;不敢以僭且滥而行之,盖其慎夫!庙之为制,亲尽则祧,而况于其类者乎!昔李知诘(误,应为“诰”)养于徐温以得位,择唐之诸王为其上世,即已,亦不知谁人可,世皆笑之。狄武襄既贵,有持谱以献者,武襄谢而却焉。君子加(误,应为“嘉”)其不僭不滥。此尊祖敬宗之正也。”
崇仁公序中搬出李知诰、狄青典事,意味深长,洵乃为人、为谱、为寻宗归族之正则,亦为世代所遵循之治史法则。秉此“尊祖敬宗之正”,余唯遵循不怠,恕思以明德,岂敢违拗于万一!拟悉以誌史、族谱为依据,“不敢以僭且滥而行之”。
太史公治《史记》始终秉持“信以传信,疑以传疑”“盖其慎也”!姑以拙文释疑解“结”,信有益于敦宗睦族之深旨也欤!
一
由于历史种种原因,导致两宋时族谱失传,即使明清时所留存,残简断篇,漶漫蠹蚀,文字简约,语焉不详,更何堪1949年后历次“破除迷信”尤其史无前例之“文革”,族谱、宗族文物,大多横遭浩劫,荡然无存!故今人解读、谈论、探讨族史,丛生诸多疑惑,难解,难释,“结”由是生。非惟我姚氏如是,他姓亦然。
由于族谱之缺失,宗派之交错聚居,世代口传之扭曲,观念之守旧,导致远裔云孙对族史、支派不明或误认肇迁始祖,误搭宗派世系;尤其每修祠、修谱,辄有好事者不明族史,妄言“姚氏祖宗”,而我姚氏儿孙或媕娿附会,或皱眉生疑;最不该者乃搦管先生涉猎不广、不深,昏昏然,懵懵然,未能予以鉴别、澄清,更令时人疑窦难排,混淆不清,终成固“结”。近如晋江桔里、钱仓、伍堡。桔里认为:钱仓、伍堡皆分支于桔里,为天明公派;伍堡认为源本自凤派,非桔里同枝分析;钱仓认为与伍堡同枝,不属天明公派。各持其说,各以为是,亦各难说服对方,其“结”越纠缠越难解。
究其“缘故”,下文将有夹叙,此不另。
对宗派史事纠结,宜解不宜结。何“结”不能解?即使一时难解,然必须疏解;况我同宗同源,本非终极不可解者,岂有不可解之理?解“结”固难,然则我披阅三村姚氏族谱(皆新修复印本),以为此“结”似不难解。前提是:第一,出于宗族公心,实事求是;第二,依据祖传族谱,认真解读,直梳横耙,不僭不滥;第三,遵照形式逻辑规律,准确推理,以理服人。因恕余试解之。
二
首先,解读姚凤、姚天明两派世系、科第图。
莆田“大宗谱”多篇序文记叙凤公、天明公两派世系、科第、官爵颇详,兹依所记,分别简列如下:
c3 R/ h8 L; D$ |/ K$ X
首看姚凤公派——
7 [( K {4 e% v3 h- c" _$ ]" h |
4 Y, o5 d2 S5 e$ I据“大宗谱”明正德丙子鸣鸾、鸣凤“序言”记叙,自凤公后第十世大有公至明万历一瀚,裔孙登科出仕者,辈出峥嵘,荣耀家史,蔚然可观,源源本本,派系清晰,勿容置喙。
再看天明公派——
0 ^; H: s0 N( I+ h; D
+ ?: A7 C& `5 R3 i w
* ]1 u/ ^( p$ _, n2 s4 j6 R: g
6 T) T3 `" ^9 ?, ?0 s/ q+ H1 g9 i" }/ q% X6 R/ N
# M* x% }# |/ r6 A% f
由此三支简图可见姚天明公裔孙,科第联芳,簪缨济世,荣显乡梓者,彬彬然,赫赫然。莆田畅山、明正德戊辰进士姚永“序”述之甚详。恕略。
小结:上列凤公、天明公两派世系及后裔登科仕宦图,脉络清晰,泾渭分明。因以之“达本木,导源流”,为解析晋江疑团之准绳、判断晋江宗派之前提,不容忽视。
三
再从五堡、钱仓、桔里三镇姚氏世系图解析、判断其所属派系。
首解五堡——
依《澄江姚氏族谱甲图世系》,截录简绘如下:
此《甲图世系》附有居易公之姪婿、乡进士萧腾凤所撰姚居易生平“介绍”,似“传记”,亦如墓志铭,记叙甚详,文长恕略。
姚居易为大有公八世孙,大有公为姚凤公十世孙,则乡进士姚居易属凤公派无疑。以此推断,伍堡姚氏为姚凤之後。“乡进士”萧腾凤“序”落款未标示朝代,从“乡进士”三字推断,当非民国人,似为清光绪间举子。待考。
次解钱仓——
姚庆礼宗长赠我两册族谱,一为《澄江姚氏族谱》,一为《钱仓姚氏族谱》,稍有不同,但均止于一百八世“崇、毅轩”,其图如下:
钱仓谱记“十一祖”“分居陈坑,即今之湖尾五堡,地号澄江”。钱仓以十二郎为肇基始祖,记“十二郎”为“大有次子,分居钱仓,同十一祖四子岑寻崇,卒于署”。钱仓家庙迎面右上高悬元进士、右丞都副使姚崇空山公匾,可证钱仓姚氏祖之源本。所憾者未予继述毅轩之后世系,惜哉!
然而仅以此片羽吉光,亦权可佐证钱仓姚氏属凤公派。
三解桔里——
《桔里姚氏族谱》。系雍正十二年甲寅姚继修序,明确以安仁公为祖,谱系属天明公第三子季房。兹截录1999年“己卯年重修”本简图如次: 桔里《己卯年重修谱·世系图》,以安仁公次子朝望为肇迁始祖;安仁公出自天明公季派六世孙,则桔里姚氏属天明公派,无疑无妄。问题在于“刚柔隐显”之下与钱仓伦理不同,见后述。
四考《桃源姚氏宗谱》——江西上饶花厅村——
江西上饶花厅姚氏族谱,因口传、转抄而讹误频见,然未尝了无价值。从其嘉靖丙申、乾隆癸丑等所修谱序分析,所谓“逢尧”无疑为“姚凤”之讹。而其所记姚凤世系,与莆田“大宗谱”迥异,不知所据者何?然则其以姚凤为祖,记叙大观三年己丑正奏进士姚师礼,庆元二年丙辰正奏进士姚选,分别为凤公五世、六世孙,殊有价值:师礼、选生于永春,福建方志均记永春人;“大宗谱”记安仁生于莆田,官永春知县,为天明派;花厅谱记师礼、选为凤派,福建诸谱未见。 至于记载姚选为师礼子,恐误。从登科时间分析,大观三年为公元1109年,庆元二年为公元1196年,相差87年,不合代序伦理。如为同枝,可能为翁孙辈,或侄孙辈。待考。
重修于2001年之福鼎沙埕南镇族谱,系宗亲姚炳义等三位宗亲惠赠。谱中明嘉靖、清嘉庆谱序与江西上饶、福建永春县总谱序、续修序相仿,均认定:派自晹谷,晹谷姚氏源自坡尾姚凤;上祖有师礼、选公,近祖有晹初之后均赐、均友、均治。
小结:解读谱图,辨析上饶花厅、永春桃源、福鼎南靖、晋江伍堡、钱仓,均派属姚凤公派,桔里派自天明公。
I) ]: s1 o1 T; s6 ?* P
-
6.JPG
(96.7 KB, 下载次数: 219)
作者: yqllz 时间: 2016-10-23 10:14
四
上以谱图世系解读、辨析凤派、天明派。以下解读谱序,再辨析族派。
先读伍堡谱——
姚乾隆惠赠《澄江姚氏宗谱“建家之宝”》载有道光丁亥、光绪辛丑序二篇及《历山姚氏宗祠记》一篇。此二篇序文主旨在阐述修谱之意义、规则与嘱托云,文字简约,却无助解读支派本源。而《宗祠记》提及姚居易训示,观照族史。其“记”云:
“爰吾祖十一致政公,由莆来澄江里居焉。越数世,孙子蕃衍,支派渐违,而神主各安,附祏垒盈难堪。至明嘉靖间,居易公提议建筑家庙,以妥先灵之位,以贻子孙之祀也。”
“记”中“由莆来澄江居焉”“居易公提议建筑家庙”云,有助判断。
民国二十二年“重修谱序”记叙稍详。其序云:
“……历数十世敬文公由莆阪(健按:应为“蒲坂”)肇于光州固始县。迨唐末,时凤公同王审知入闽,于兴化坡尾居焉。又历数世,大有公生五子,分居诸处:或钱仓,或居周井,或迁浯州,或徙山头等处。唯长房十一祖来晋江伍堡居焉。”
所叙澄江姚氏本源明晰。唯所谓“由莆来澄江居焉”似非,当是大有公迁南安岭兜,因灾,其子十一祖径自迁徙澄江。见后述。
次读钱仓谱——
姚庆礼兄复印《钱仓姚氏族谱》有序二篇,分别为明隆庆元年丁卯《泉州府晋江县十三都劝善里钱仓乡姚氏族谱原序》、民国二十一年癸酉《重修姚氏族谱序》。此二序记叙钱仓姚氏先人迁徙颇详,然歧义句亦多,致判断其支派亦难。隆庆“原序”中“天明公同兄朝凤公”“从王审知入闽”“挟是谱”至“安仁公更从而次第之大宗小宗颇无遗漏”“铭公、宗公,第纂辑旧谱偏次成书”,此段总叙旧谱之“旧”有,而后继叙迁徙云:“第今日之不得不採辑再序者,……始于闽莆福绍(韶)、慈溪、兴化坡尾,复江右入泉……”此句主语不明:安仁公裔入泉,抑或大有公裔入泉?
接下复叙“吾祖界徂”曰“间关跋涉,与宗姓兄弟相携而前,其间或闽侯、莆田、兴化坡尾、尤(龙)溪、慈溪,栖止桐城,居泉南乡,卜族南安岭铁兜,为我始祖,号石笏公是也。”(健按:界徂,徂,此处通“殂”;界殂,即临终)此石笏公者,即上述“吾祖”?此“吾祖”是否指大有公?若非,则此“石笏公”出自何祖、何支、何派?并未交代清楚。为文不拘章法,不注重前后照应,言不由衷,徒令读者莫详其旨。
从序上下行文旨意解读:此石笏公,当为钱仓姚氏前人。从“栖止桐城,居泉南乡,卜族南安岭铁兜,为我始祖,号石笏公是也。缘宋高宗南渡,而后岭兜灾荒多虎患,暂而居山头乡桔里,乃晋江之六都”一段解读,可能此石笏者,即大有公号;或大有公兄弟。
民国二十二年序亦然。从该第二段“递传奉礼郎天明公同功兄朝凤……复传数十世至十二郎公”,十二郎公之祖为天明公耶,抑或凤公耶?孰可辨之?
为解惑,再回溯世系图。
《钱仓姚氏族谱》附二图:一为“姚氏闽兴化坡尾派宗图”,一为“姚氏闽莆福、韶溪派宗图”。前为凤派宗图,后为天明派宗图。
凤派世系图,仅从凤公至崇公,共13世,十二郎为凤公第十一世次孙。
钱仓以“十二郎”为一世祖,认空山崇公为本族先贤,由是鉴知:隆庆丁卯及民国廿一年序所叙“十二郎公于十三都见横山之原,土厚而腴,气刚健”“于是遂卜居钱仓,是为钱仓之一世祖也”,亦间接证明此石笏公者,可能即大有公。
再从行文旨意判断,此石笏者,为钱仓远祖,当属凤派。
至于隆庆元年君冢序末尾交代“十三郎公则择玉井乡,徙而居之”可认为信史。而末句“留桔里者分为四房以刚柔隐显为房次,其馀纪载甚详且备焉”,斯语未可以画蛇添足视之,盖其透露信息不可小视,吾人因之想见、证明蒙朱元明之季,两派融洽和谐于桔里吉地,不分彼此,以有日后之克炽克昌,以有今日之繁荣昌盛。然亦因此语,孰能逆料,三镇后裔或有好事者,咬文嚼句,搬弄小聪明,凭添宗派争论,终致疑团凝结,岂不妄哉!
三读桔里谱——
姚天送、姚礼炎面赠《桔里姚氏族谱》上下二册,其中收录正德、隆庆谱序各一、《桔里誌》一,收清雍正、乾隆谱序五、“宗祠记”一,记载丰富,便于辨析、判断。
正德、隆庆桔里谱序、桔里誌,均未确言其祖之所自迁、肇迁祖之讳爵;就派而言,亦未书明凤公也,天明公;可幸者乃明正德十六年辛巳崇仁所撰序文(健按:见复印本谱序第一篇,未署作者,空白处似又与下一页“藕断丝连”,我抄录时暂合作一篇,然否?祈核原谱而后定)首先提及:
“吾祖于南渡中兴之世之卜居是乡,历三传而分居有四:曰刚道、柔道、隐道、显道……”
隆庆“序”及“记”均因之。至乾隆朝裔孙姚宾唐借伯迪、静山、一经公语而作“序”,始明晰祖考:
“祖自光州,始于漳,齐迁桔里,首天明公,历安仁、朝望、源、流、派,至刚、柔、隐、显,分族一十有六焉。”
雍正十二年甲寅裔孙姚继修所撰“底厝房祖叙”,则明确继述:
“吾祖安仁公登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进士,官永春令,乔居桔里,不数传,分房一十有六,今是乡,仅有五存焉:岑上、丙店、仓边、姚内、底厝,其馀分散不及致详。”
解读钱仓隆庆元年祖谱,因知元季自泉州、南安岭兜,姚氏宗亲因“虎患”“荼毒”迁居桔里,其后又“复来合居”者,有凤公后裔,亦有天明公后裔,混居一乡一村,你院傍我,我落溶你,不辨里外,不分你我;历元、明、清大约五百年,居者莫辨宗派,一家亲亲,一村融融,以致逐渐淡忘肇基始祖;以是之故,桔里姚氏宗派构成复杂,有凤公派,亦有天明公派,非DNA,无以区别。然则,总体而言,绝大多数属于天明公派;主干为天明公六世孙安仁、七世孙朝望之后,毋庸置疑。
乾隆壬子(公元1792年)乡进士、姻家弟吕观我序文堪可研读,盖其阐述桔里“本源”支分派析,有条不紊。
小结:谱序表明:1、莆仙姚氏南下泉州、南安,在宋末元初;2、元明期间,两派一家亲亲,不分彼此,羌无宗派之争;3、估计入满清之后,因修家谱、筑家庙,始重宗派之说,疑义、争议、争论由是起之一大缘故也;斯为第一缘故也。4、今就大宗而言,伍堡属凤公派,桔里属天明公派,钱仓属凤公派。5、就小宗而言,以同源同脉之故,各支各派相扶相帮,相依相靠而交错杂居,难以精准辨析个体(户、房)之流派系,须凭古老家谱、支谱判断“本源”,否则,徒劳!
以是论之,对于宗派源流似不必过于计较、不必囿于眼前,不必囿于乡间里巷,尤不可固执己见。须知:晋江三镇姚氏,同出于盛唐大学士姚思廉之后,同为晋江姚氏历代崇拜、祭祀不懈之肇姓祖公帝舜胄裔,何等荣尚;又何必争强计较、区分轩轾,究竟何以然也?
/ M) R$ w2 _" ~$ C
作者: yqllz 时间: 2016-10-23 10:16
* ]! O1 x! O7 G! U& g
五
此十一郎,非彼十一祖
首先,时间依桔里《重修西坑园始祖及四世祖阡(迁)墓志》及世系图所记生卒年月,可知:一世祖朝望生于北宋甲申年(公元1104年),卒于癸末(公元1169年),朝望长子源祖,字继远,生于“乙丑年十一月十五日”,乙丑年,当是南宋绍兴十五年即公元1145年。朝望子侄辈源、流、派为南宋人,其孙辈刚、柔、隐、显为南宋末、元初人。而钱仓“序”记叙十一郎、十二郎、十三郎者,乃元末明初(“正统间”)人,时间倒序百馀年,相差二至三世。以图示比较如次:
此简图中,桔里十世下有十一郎、十二郎、十三郎、十四郎;五堡十二世十一祖下有十二郎、十三郎、十四郎、十五郎。此“十一郎”与彼“十一祖”相差三世,为翁孙辈,安可同日而语?
钱仓、伍堡所称之“十一祖、十二郎、十三郎、十四郎”者,与桔里所谓“十郎、十一郎、十二郎、十三郎、十四郎”者,非同一人,亦非同一辈,更非同一宗派。
或简单见“十一郎、祖”,即望文生义以为此“十一郎”即彼“十一祖”,则妄矣。此诚疑义、争论、争议之所由生之缘故。斯为第二缘故也。
六
略考姚氏播迁晋江史事,辨析宗派。
钱仓隆庆元年(1567年)序记:“始于闽莆福韶慈溪兴化坡尾,复江右入泉卫军籍,错处南乡。”江右何处?下文谓“贡州”,随即否定谓“似与闽风马牛不相及矣!”,再而叙云:“实缘南唐国祚多难,吾祖界徂曰‘……’。”“于是间关跋涉,与宗姓兄弟相携……栖止桐城,居泉南乡,卜族南安岭兜,为我始祖、号石笏公是也。”
此诚最早记载凤公、天明公裔孙南迁史事。疑义有三:1、若确实“南唐”始迁,当与天明公入闽时间不相上下:则此石笏公者,岂非即为天明、凤公?若仅指“卜族南安岭兜”,时已南宋,当是大有公,则石笏可能为大有公别号。“大宗谱”未见记载。待考。2、“栖止”“居”“卜族”,此句歧义,“吾祖界俎”何人也?”“与宗姓兄弟相携…”谓兄弟散居“闽侯、莆田、仙游坡尾…”?3、两派后裔相携南下?似与史不合,叙述紊乱。
然而,此段记载却透露不可忽视之信息:李唐亡,五代兴,南唐自公元960至975年,亦即北宋建隆元年至开宝八年,凤公、天明公后裔开始南迁泉州、南安诸地。
该序又云:“缘宋高宗南渡(公元1127年),而后岭兜荒灾多虎患,暂而居山头乡桔里,乃晋江之六都。历元至正间(公元1341年—1368年,元亡),我姓兄弟居桐城者,于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大受荼毒,有遗者复来合居桔里。”
此段更进一步透露又一个信息:南宋初,后岭姚氏因“虎患”迁居桔里;至元朝至正间,桐城兄弟“大受荼毒”,“有遗者复来合居桔里”,盖桔里吉利尔。
解读族谱,梳理三镇姚氏迁徙流程,我认为:
1、天明公于唐末入闽,凤公接踵而来,分别择居韶溪、坡尾,其后裔于北宋伊始外迁。
2、安仁、师礼(姑且认定为凤公裔)迁永春。
3、南宋初“石笏”公裔孙迁泉州、南安、晋江。石笏公,可能即为大有公自署别号。
4、天明公一支南宋初迁居桔里,俊发其祥。未详是否自莆田径迁桔里,雍正十二年《底厝房祖跡叙》云:“吾祖安仁公登宋元符进士,官永春令,乔居桔里”。从桔里谱解读,乃从永春折转到桔里。桔里因以朝望为一世祖,斯亦无碍分析迁徙流程。
5、元朝南安“虎患”、泉州“荼毒”,“有遗者”“复来合居”桔里。从钱仓此序,可推断:桔里,吉利,吉祥之地也,有天明公裔居焉,亦有凤公裔居焉。同宗不同派,宗谊笃笃,兄弟怡怡,一家亲亲,相扶相助相邻相融,支桠叠错,流派交汇,不分彼此。
6、钱仓与五堡为同宗兄弟,钱仓自南安迁居或“复来合居”桔里后,析居钱仓;五堡谱谓“由莆来澄江居焉”,我无理由否定,却依钱仓谱推断:既与钱仓姚氏同宗兄弟,则有可能自南安或泉州径迁澄江居焉。民国二十二年重修谱序云:“迨唐末,时凤公同王审知入闽,于兴化坡尾居焉。又历数世,大有公生五子,分居诸处:或钱仓、或居周井、或迁浯州,或徙山头等处。唯长房十一祖来晋江伍堡居焉。”谓“由莆来澄江居焉”,乃为文者惜墨省笔,意含未经他乡罢了。然而,从隆庆元年序分析,此语未必确如也,似是自南安径迁澄江,即十一祖迁澄江,十二郎迁钱仓,十三郎迁玉井云云,较为符合史实。否则,所叙与钱仓、玉井兄弟关系,伦理不清,逻辑不通。
七
自宋高宗赵构南渡建安(杭州),至元至正间,即钱仓等姚氏后裔,自桐城泉州、南安后岭兜迁居桔里已一百二十馀年,传世(依每世30年算)约五代。至正十七年“复来合居”桔里,桔里吉地,姚氏裔孙由此恢复生机,蕃衍昌盛,瓜衍瓞绵。
于是乎,桔里两派交融、杂居,和谐相处,不分你我。人丁繁盛,事业发达,几代后,或有儿孙又向外拓展新域,开发经济,分枝发祥,聿追来孝,却多淡忘祖考派系,凤公也,天明也,十郎也,十一郎也,十二郎也,十三郎也,似是而非,似非而是,口传参商,莫衷一是;疑团由是生,争论因此起。斯为疑义、争议、争论所由起之缘故,是为第三缘故也。
至明末,姚氏之为晋江望族,恪守祖训,忠孝明德,“九世不分家”,异派不异视,融汇交错,相与甚洽,若出一族者,为他姓所钦敬、所赞赏。此之所以晋江三镇姚氏咸同行第,昭穆分明者也。兹录其行第如次:
生字行
子孙世永思 继志以述事
端望昭嘉庆 道孚焕学滋
文章新景运 忠孝辅昌期
在尔仁恩协 于斯典则垂
谥盈号行
祖德流辉耀 腾国素恒光
昭兹谋翼显 亘古烈休扬
荟萃隆崇报 质临厪饬康
居歆申锡福 奕禩衍绵长
上录生字行、卒谥号各四十字,未知立于何时?桔里、钱仓谱所记明清世系过简,兹依伍堡谱略考:
伍堡以致政公为一世祖,其七世孙居易前,行第似不完善,稍显随意、紊乱,如二世见“斋、廷、庭”,六、七、八、九均再现“斋、廷、庭”,交错犯讳。七世居易之后,八世似为“应”辈,九世似为“朝”辈,十世似为“华”辈,十一世“庆”辈,十二世“元”辈,始对应于上列生字行之“志”辈,十三世见“以”辈,似对应于上列生字行之“以”辈。十四世“述”辈,十五世“事”辈,十五世之后皆以上列行第命名排辈,以此类推,恕不赘述。
依伍堡谱世系图注:十二世“元”辈,即对应为“志”辈;“以”辈,记于谱之第一个“以”为行第者,是以瑛,其弟以和、以奕。
以瑛,字敦质,生卒失考,娶三房,继娶陈氏,“生康熙辛巳(1701)年二月廿四日酉时,卒乾隆壬戌(1742)年七月廿三日未时”。三妣曾氏,“生康熙乙酉(1705)年十一月初七寅时,卒乾隆戊戌(1778)年六月廿八未时”。
由以瑛妻室推算,敦质以瑛,大约生于康熙37年戊寅前后,即公元1698年前后。“以”辈第一人生于康熙间,换言之,上列行第正式见用时间为康熙间,大约在公元1700年前后。
以“以”为行第辈分,始于公元1700年前不久;“以”辈之前七个行第“子、孙、世、永、思、继、志”未曾见用命名。以三十年为一世推算,此七字行第,行世合计约二百年左右。由此推算,上列“生字行”,似立于公元1500年前后,大约在明宣德间。
若推算明宣德订立行第无误,则距今2015年五百馀年,应传世17代有奇,各房长子长孙,当已见“学”辈、“滋”辈。桔里、钱仓、伍堡姚氏子孙枝繁叶茂,蔚然可观也。
八
总结:判断三乡宗派事,宜粗不宜细,不可解者不必解。就“粗”而言,桔里属天明公派,钱仓属凤公派,五堡亦凤公派;就“细”而言,由于历史原因,各派各房融洽杂居,欲精当辨析某房、某人属某派,殊难,殆不可解者!盖无留存天明公、凤公DNA比对,安能辨之?
九
当前似不宜纠缠宗派争议,最宜者乃着眼于敦宗睦族,收宗归族,再梓祖谱,续修家乘,搜寻旧牒,查阅方志、文史资料、碑刻,考证我姚氏先贤,増粲族史。如明中叶后,凤公、天明公派举子多于外省尤其广东中式,福建省志或未记载,况我姚氏族谱。若姚 者,省志、族谱均遗漏,亟待查核归宗。至于姚师礼、姚选,永春人、晋江人岂可漠然置之欤?福鼎人、华厅人安能袖手旁观耶?
再如,《福建通志》《闽志》《晋江县志》所载明万历十九年(1591年)辛卯黄志清榜“武进士 姚文鹏晋江人”“武举 姚文鹉 晋江人”,为同一人也,抑或两人?方志纪之简约,而我姚氏现有族谱均脱漏,正须晋江宗亲合力寻觅、澄清,倘能发掘新证,纠正志史讹误,何异功垂青史,名留千秋!
叨叨万言至此,允录道光朝重臣、禁烟英雄、左海林则徐一联语,以为结语。其联云:
邓林之竹发千寻,总有一本;
黄河之水泻千里,究出一源。
我姚氏,一本一源血承祖公帝舜;晋江桔里、钱仓、五堡姚氏,派自唐弘文馆大学士姚思廉,荣尚之至。自我祖公视之,未尝不犹然一家也;自凤公、天明公视之,未尝不犹然一厝也;一家亲亲,一厝融融,柯分同根,派别同源,何分彼此,何必认真计较,何必界分彼此?倘愿从此罢释争论,效法先贤,敦宗睦族,振奋八闽姚氏宗族事业,励志家庭创业,笃志儿孙学业,长承德泽,弘扬家声,其将无负仁人孝子之重任,不亦尚矣哉!
十
疑惑当释,疑结当解。2015年12月20日,姚天送、姚礼炎惠赠桔里姚氏宗谱后,余废寝忘餐,再三拜读桔里、伍堡、钱仓族谱,参阅永春、上饶、福鼎、莆田诸谱,纵梳横篦,志在解惑释疑。无奈独眼又瞀视,精力不济,糊涂下笔,思维欠周,语无伦次,轻率投畀宗亲,尚望莆田、晋江、永春、福鼎、上饶及广东潮阳姚钟尧教授等宗亲不吝匡正。恩健额手作揖,殷望之,期待之。
允以小诗结云:
三镇来函为解疑,同根争本岂相宜;
羹墙思孝姚姚者,都是历山栖凤枝。
注:“羹墙”,《后汉书·李固传》:“昔尧殂之后,舜仰慕三年,坐则见尧于墙,食则覩尧于羹,斯所谓聿追来孝,不失臣子之节者。”姚姚,美盛貌。汉·刘向《说苑·指武》:“孔子曰:美哉德乎!姚姚者乎!”
福州琴亭瓮翁斋姚恩健写于莲花峰下紫薇轩
2015/12/20-2016/元/23/昨夜雨夹雪
- R4 y. l2 z" b6 n; U/ f
作者: pszyyao 时间: 2016-10-23 11:10
对,发出来。
3 I+ m$ H6 a* W8 u" D9 X% ~ 请姚天送和QQ齐峰来读,或在群中转发给他们,或打印赠给他们和桔里家庙。
9 P* k, R" L. J1 p1 J
作者: yqllz 时间: 2016-10-24 09:21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16-10-24 09:50 编辑 ! C6 U: {4 q) }1 Z! }
H* p# i0 c2 r: n
9 [6 l$ s, v; }# \' y/ e1 o 并非冗笔
一
1998年余撰《八闽姚氏源流》,三次赴涵江拜访姚天赐,为询姚天明、姚凤入闽史事,均未赐阅《姚氏世谱》(今莆田称“大宗谱”者),尤未介绍姚凤世系;至2002年春书成出版,关于姚凤世系全缺,即使天明公支派亦不甚齐全。
2002年秋,福鼎沙埕南镇姚义炳、姚义崇、姚礼俭、姚礼通、姚杰五位宗亲怀谱贲临省人大诣访姚诗殷与我,我始知非但天明公裔孙蕃盛显荣,姚凤公裔孙亦昌盛发祥。其后寻及永春、晋江乃至江西上饶花厅、广东潮阳姚氏,此乃13年后之事矣。
2015年4月,应钱仓姚庆礼宗长之邀,我与姚诗殷同赴晋江市永和镇钱仓姚氏家庙祭祀祖公——圣祖虞舜大帝。其间,辱承莆田市姚金华宗长专程专车怀谱南下永和镇,惠赠我迟到16年始拜读之莆田《姚氏世谱》,俗称“大宗谱”(以下均称“大宗谱”)。同时,又叨蒙伍堡姚乾隆宗长见示《澄江姚氏宗谱》手抄本及后又惠赠新梓复印本,钱仓姚庆礼惠赠《钱仓姚氏族谱》《澄江姚氏宗谱》两册,其中一册与伍堡几乎无异,姚嘉景、姚镇文贤仲又惠赠有关姚氏族史资料,我裒集回榕,从容研读,大开眼界。
6月,永春达埔姚礼博、姚培森、姚荣祥、姚金杢、姚智辉一行五人亦专车专程送谱于姚诗殷所宅省人大宿舍,除赠永春族谱复印本外,又详细介绍江西上饶花厅姚氏概况。闻之,我与姚诗殷喜从心生,春风暖人,获益良多。于是伏窗抄录谱序、世系图,知永春、福鼎、上饶姚氏,皆姚凤之派也。
12月20日,姚天送宗长与姚礼炎宗亲,亦怀谱驾车至姚诗殷寓所省人大活动室见赠《桔里姚氏族谱》,并叙述桔里姚氏肇基、播迁与成就甚详,感人至深。遂顺意殷请姚礼炎宗亲专文撰写桔里乃至晋江姚氏,自清季迄今播迁东南亚诸国及台湾史事,以为增粲《中华姚氏源流》。礼炎兄愉快受托,余不胜欣悦,殷望之,期待之。
二
拜读上列诸族之后,余掩卷思考:晋江三镇姚氏之所争、所疑也,自非一时,似自明末已然萌发。盖缘于宋末元初,蒙元马蹄压碎赵宋王朝,汉人尤其南人备受歧视,族谱非但未修,且宋季所修族谱,几乎荡然无存。有关族史,仅依赖长老口述,世代相传,异地传说,遂至玄乎其玄,讹乎其讹,诸如“姚凤”传至江西成“逢尧”,姚楶,成“姚粢”,姚崇成姚思廉“子”;或忘记祖先,仅以孟、仲、叔、季,十一郎、十二郎、十三郎,念一公、念二公,万九公、万十公或以伦理概念替代房支,如“福、寿、康、宁”、“元、亨、利、贞”等;或仅记先祖讳,如“石笏”,而不详其祖考,亦不详其子孙。类此等等现象,于今我拜读三十馀部姚氏族谱中,屡见不鲜。
考其原因,大体为:保管不慎,蠹鱼吞蚀;火灾水患毁灭;兵燹、逃难而丢失;解放后“破四旧”“文革浩劫”;等等。
缘于上述种种原因,我宗亲所存族谱,或失,或残,或拼凑,或扳援牵挂,甚或乱挂祖宗以满足虚荣心,贻讥于人、遗笑于世。
粤自宋季迄今能完整保存族谱者,殆无。斯为寻宗归祖,为分辨族群之所自来,支派之所自分,频添困难。以致所谱、所视、所传之神主(祖宗)若“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朦胧模糊,模棱两可,是非莫辨,长辈昏昏,儿孙安能昭昭?
然而令人昏昏者,已然存在,殊难修正。举凡如次。
《大宗谱》宋淳熙己酉进士方崧卿序云:“田丰……十二世孙增坦(误,应为僧垣)……生二子察、最;察有子思廉,五世孙善忠……生子俊、杰;杰字廷达,与兄俊、弟(伟)讳廷宝,壬午、甲申、乙酉联登进士,世号三龙;官苏州刺史,生子迁、远。远即孟瑜公,字雍绍,子天明。孟玉字雍述,名迁,有子龙、凤。龙字世祥,居河南; 方序将天明、凤公缀接敬节曾孙善忠之后;明正德丙子鸣鸾、鸣凤公却改为善齐子弘庆,谓“弘庆公生二子:长孟玉、次孟瑜”,弘庆属敬文之后。于是乎,敬文、敬节、善忠、善齐两头,参商不一。方崧卿序将凤公、天明公接敬节之后,明之后之“大宗谱”均接敬文之后;故明正德戊辰进士姚永惊呼:“祖父名字参商!”清康熙戊子霓坡裔孙姚珥作序叹云:“当日已有互异之说……今亦无从考证。”
类此记叙世系参商不一者,迄我所阅三十馀部八闽姚氏族谱,并非鲜见。此仅以姚凤、天明公派系而言者。
永春、上饶均录明嘉靖乙卯莆田陈璚序,其序上饶云:“嘉靖丙申(1536年)云程吴君,相为辑成。但强造虚名为始祖,以均赐、均友、均治三公为其所出,此億度之见,岂可传信”;其序永春云:“既有均赐、均友、均治三公振今传后,彬彬可考,则三公分三房之始,而祀祭者追祭其所自出焉。”鉴于“兵燹之后,天下谱牒煨烬,十有八九,岂独姚氏!”陈璚只好“自如希舜所论,以均赐公兄弟为三房之始,与其妄证而难凭,何如据者以实录”。既以“億度”之见斥之,又以无奈“妄证而难凭”而据之,奈何!
永和镇钱仓村姚庆礼宗长赠我《钱仓姚氏族谱》《澄江姚氏族谱》,记载亦有参商不一者,若《世系图》:“一百七世大有次子,十二郎,分居钱仓。”原注云:“同十一祖次子岑,寻崇,卒于署”。如果此段文字无脱漏,且我断句无误,十二郎公与侄岑同殁于空山公署衙。则与《钱仓姚氏族谱》明隆庆元年丁卯(1567年)君冡序所叙不一。其序云:“我十二郎公于正统间遭建昌邓茂之乱……官军争捕、协讨,是以我十二郎公之没于王事。”焉有同一人,“殁”两次、两地!
英林伍堡《澄江姚氏宗谱“建家之宝”》系姚乾隆宗长邮赠之新翻本,亦见参商不一者。其《世系图》详自帝舜,至一百八世十一祖,记“子,崇,右丞副使,复回坡尾”,与正德间鸣凤序同,而于《澄江姚氏族谱甲图世系》第一世开基始祖致政公(行)十一祖,“子五:达斋、远斋、慕斋、震廷、艮庭”,无空山崇者。莫非此“五子”皆十一祖庶出?
桔里《姚氏世谱》《钱仓姚氏族谱》《澄江姚氏族谱》均记帝舜一百世垣子三:求仁、安仁、怀仁;莆仙坡尾《大宗谱》记“坦子二:求仁、安仁。”怀仁,衍生耶?漏记耶?。
姚垣,“大宗谱”作“姚坦”,下注云:“益子,淳佑七年登状元张渊(按:漏一“征”字)榜进士第,官奉政大夫、提辖文思。子二(求仁、安仁)”,《三山志》作“姚坦”,《闽侯县志》作“姚垣”,下注云:“甲科,字汝勤,侯官人,公特之曾孙,同之孙,前提辖文思院,奉直大夫。”一人两地乡籍,孰是?
两序抵牾。桔里谱《底厝房祖跡叙》云:“今谈十一世祖伯人、一经公序云:吾祖安仁公登宋元符进士、官永春令,乔居桔里不数传分房一十有六。”此语冠“伯人”为“十一祖”,可能是桔里乾隆伍年序所称“为正德间八世祖伯迪公”,即静山公者。前序谓“十一世祖”,后序称“八世祖”,孰误?从北宋仁公至明正德间伯迪,历四百馀年,按三十年传一世算,应传十三世,若从朝望公为桔里一世祖算起,也应传11-12世。依此判断,底厝所叙,近是,乾隆伍年所序,似非。
安仁之子,衍生一朝班。“大宗谱”图纪“安仁,坦次子,宋庚辰进士,元符三年(1100年)登状元李釜榜。莆田人,政和六年丙申秋(公元1116年)奉旨以从政郎、文林郎永春知县,官廉明,所入之俸俱出以济施,不为己有,士民向慕,禽兽不惊,残黎得袵席,遂居焉。”有子二:长朝珍,不仕,居南安八都湖山;次朝望,名观,太学生,为桔里之祖。
疑窦由是生焉:安仁二子均未居永春;却见晋江诸谱均记求仁次子朝班居永春;迄今永春均未见安仁、朝班后裔见载?“大宗谱”记:坦长子求仁,子一名朝宝,朝宝子宗之,宗之子榘、楶。楶,为潮阳姚钟尧教授之祖,依何“衍生”一“朝班”?
江西上饶花厅《桃源姚氏宗谱》讹舛较多。其谱图记:
花厅姚氏宗图所记,疑多依据传说与残谱拼凑,故多讹舛。如编排帝舜世系,迄未知其所据,竟然将姚崇与姚思廉世序倒列。与本文相关者,逢尧,依其注,当为“姚凤”口传之误。依“大宗谱”,天明公卜居莆田韶溪(今福清渔溪),凤公踵步旅居坡尾,时为唐末五代初(907-960间),至北宋徽宗、钦宗北掳、北宋亡(960-1126)计二百多年,按三十年传一世算,应传6-7世。师礼登徽宗朝大观三年己丑(公元1109年)进士,与唐亡、五代初,亦距二百年左右。师礼若为凤公裔孙,当在六、七世间。花厅谱列为五世孙,其接世传世时间略为偏早。即五至七世间,师礼当与莆田“大宗谱”五世玖公或六世夲公同辈,然未见记载世系,八闽姚氏族谱亦均未见载;唯《福建通志》、《永春县志》“选举志”简略记载登科时间与乡贯,未记世系、行实。花厅光绪丙午《姚氏旧谱记》云:“我派圣裔公分居泉州生师礼公,徽宗朝登进士为礼部侍郎,生选公,钦宗朝登进士,为通政使,出使于金,卒于官。”
依公元换算,师礼登第为公元1109年,姚选登第为公元1196年,相差87年,记为“父子”似不合伦理,为公孙辈似宜。
旧族谱,传男不传女,录嫡不录庶。故不疑师礼、姚选为凤公裔孙,却疑惑不解者,若安仁、朝班后,迄今永春、福鼎、上饶均未见载见叙其裔,何也?亟待广蒐旧谱,考订释疑。
三
晋江姚氏族谱所出现参商现象,我省地方志、闽东族谱并非鲜见。大者举凡如次。
唐硖石人、元和进士、官武功尉、祕书监姚合,唐玄宗朝宰相姚崇弟元景曾孙,有诗名,世称“姚武功”。福建也有个姚合,登宋崇宁五年丙戌蔡嶷榜进士,《福州府志》《福建通志》《福清县志》俱载“福清人”,《重刊兴化府志》载“莆田人”;长乐《姚氏族谱》记姚存诚公第四子,莆田“大宗谱”记姚天明公六世孙:一个闽籍姚合,誌史与谱牒各说其是,教后人如何辨析、判断?
宋陈襄序闽东姚氏族谱,以姚棨出自陕右,陕右出唐三朝宰相姚崇(元之),即以同姓、同地域而擅自断言:“当系于梁国之后。”却未能道明姚棨祖考,显然妄断。
明季杨志远修屏南瑞云家谱,借抄录德《旧谱序》,在首句“姚氏谱系,其来久矣。始祖盐铁副使,讳廷义,唐末自会稽迁于温州之平阳”下以小字注云:“即姚异,乃姚崇此字裔孙”,无根无据,轻易衍文。我等岂可轻率认可,浑如有人敦请宋狄青乱认唐狄仁杰为祖?
《福建通志·古迹》条记长乐县姚坑“明教堂”下旁注:“姚勉读书处”,导致移花接木,姚勉居然成为福建籍状元。类此者,误认先祖为状元,在闽东亦见一二。宋朝宁德(时为福宁)县有姚廓者,乃淳熙八年武举,省试第一,喜讯传到家乡、闽东,竟成状元。其实省试第一,古称解元,亦谓会元。1999年《八闽姚氏源流》发行后,或翻阅“科第表”,以我未注“状元”,讥我“恩健比皇帝还大,将我祖先状元帽给摘了!”
余迄奉诵三十馀部八闽姚氏族谱以及翻阅全省明清所修地方志,类似上列种种现象,不胜枚举。而今絮絮叨叨,无非旨在说明:欲辨明两宋之后姚氏聚居地肇基始祖、裔孙世系,枝分派别,如雾里看花,往事湮没难考。然则,事不可不辨,疑不可不释,结不可不解,盖再纵之,则无益聿追来孝之心尔!
赘言
解释宗派,难;解释宗派纷争,殊难;解释宗派纷争之“结”,尤难。我体悟良深。
1999年,我撰写《八闽姚氏源流》,出于宗亲情绪,居然违心撰写并收录若干文章,惹讥遗憾。虽然录正史对照,仍然无补于事。是次刍荛受托,岂敢袖手旁观?不揣固陋,恪守晋江桔里先贤姚崇仁正德辛巳“序”遗训,“不敢以僭且滥行之”,依据现存族谱,“本本源源”梳理,公允分析,依据逻辑,正确推理。
珥笔赘言几句,本非缘于宽慰与辩解。自2015年夏始,我又重新纂修《中华姚氏源流》,审视全省,类似晋江宗派史事争论者,耳闻目睹多矣,我固不敢以司空见惯视之,亦无三寸不烂口舌辩解之。人惧吃力不讨好,而我不求“讨好”,何惧“吃力”,祗为宗亲解惑释难助一臂之力,笃力协助宗亲重新审视族史,改变固有观念,消除疑惑与误会,重拾先祖融洽和谐乃尔!
恩健信笔赘言于2016年1月25日晨。是晨室外凝结薄冰;文毕,日出,冰消,阳光灿烂,不禁仰天长啸,伸臂舒心。
姚庆礼兄29日函:
“现在将我族谱中提到的“大受荼毒"佐证史料转给您老以资参考:”元顺帝至正年间(1341——1368年),泉州水、旱、风、震、疫诸灾纷至沓来,人民无以为生。如至正十三四年(1353年、1354年),泉州大旱灾大饥疫,“种不入土”,五谷歉收,“饿殍载道”,“死者相枕籍”。慈善人赵深道会合僧众,造船通过城壕与八卦沟,进城拉运死者到郊外埋葬,“日不下数次”。人民乃“相率就食永春”,甚至发生“人相食”的惨剧!谷价飞腾,“斗米而今已十千”。' ^! W" m3 C4 H/ Z
姚庆礼兄30日来信:
恩健按:拜读澄江、钱仓族谱,两族均出于于凤派大有公之后。尚有疑义:(1),十一祖,一曰“大有”公,一曰“致政”公,是两人,抑或一人?古代官吏退休曰“致政,致仕”,疑大有曾为小官吏,若是,则为同一人;(2),其所记108/2世姚崇空山公有弟岑公,莆田坡尾谱未见载。(3),空山公弟岑公,与堂叔十二郎均卒于左丞都副使崇公暑,与钱仓隆庆谱序谓正统间十二郎没于王事,记载不一。(4),五堡记十一祖有五子,钱仓谱记有子二,莫衷一是;亦与他谱迴异,且辈分、名字似有紊乱。因特截图,以供考而辨之。
(1)澄江、钱仓的谱载:大有公生子四(钱仓谱)或五(澄江谱),十一祖系大有公长子。而十一祖之所以称致政可能与其长子崇为官有关。
(2)之所以莆田谱没有记载崇的兄弟,以及澄江谱没有崇的名讳,据澄江族人介绍崇在浙江为官时犯事,担心祸及家族,因而不敢回原籍,也不敢与家庭联系,故而往莆田祖籍地开基。
(3)至于钱仓十二祖与澄江岑没于王事之说,钱仓谱序应该是正确的,根据是当时钱仓祖只长子一,是为单传,上战场是生命交关的事,而作为兄弟的十一祖有子五,因而带子侄当兵或者以官功荫个一官半职,也是合情合理之事。
(4)据钱仓、澄江谱记载我们两村行辈,从六世起始,也有传说是姚居易设定辈行,因而从十一、十二祖的五世孙开始才有字辈。
恩健老您好:拜阅《莆田天明公世系图(六)》有(恩健按:据钱仓民国谱序,(钱仓)桔里姚氏源于安仁公;而又图注云:安仁公子二:长朝珍,不仕,居南安;次朝望,太学生,为晋江桔里之祖。则(钱仓)桔里姚氏属朝望公支派。又莆田谱谓垣公子二:求仁、安仁,钱仓谓“子三”季为怀仁。)可能有出错之处,望您 老详加参研并予以修正。谢谢!顺祝安康,
作者: yqllz 时间: 2016-10-24 09:44
2 l1 j7 f% Y, d7 E) s钟教授:庆礼将图谱整理上传,期待您的指正!
# W. E9 Y( W5 H8 n6 j
作者: yqllz 时间: 2016-10-24 16:53
# g$ k2 y" \: D6 Y* C$ _正视史实,不做贻误子孙的事,是吾侪义不容辞之担当。
作者: laianylg 时间: 2016-10-25 02:23
这个写的好,有内涵,不做作
作者: 姚湾公瑞 时间: 2016-10-25 06:23
认真学习,深入思考,提高认识,增长见解。
+ y+ U. z+ p W
作者: 筠竹道人 时间: 2016-10-25 22:19
修谱必须认真,不能顺势走,认真核实核对,不明处查寻其他佐证推出最合乎真实的世系。
作者: 姚湾公瑞 时间: 2016-10-26 05:47
# d/ B! r8 W8 H; }" D
真相终会显露,真实史料呈现!2 J" |. \, {) `( `/ f
作者: 筠竹道人 时间: 2016-10-26 22:33
本帖最后由 筠竹道人 于 2016-10-26 22:36 编辑 $ G2 G5 e$ d0 a8 y# D$ B
$ t ]: r/ O+ Y# C' Z( n" ~8 z, g i
2 n8 {+ y$ W* P# H1 G
疑之:有请礼兄辛苦,凤公后裔几世是什么时间、从什么地方、因什么事迁到晋江?- \3 H3 Z0 U8 y8 X" r4 G4 [& x
作者: 姚湾公瑞 时间: 2016-10-27 06:14
( t e! q( x6 x! \4 M3 d* h真实是有力的史料,核实是最佳的渠道!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