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氏宗亲网

标题: 这里有你的先祖吗? [打印本页]

作者: 天南海北姚润祥    时间: 2017-4-12 10:01
标题: 这里有你的先祖吗?
中国六次人口大迁移: 看看你的祖先从哪里来!. w  p6 ^( ?' y
& h9 l$ v2 S- @+ e0 Q
怒吹葛贼  p' l, w/ q; m1 I- T
百家号|04-11 12:55
' F" S- w3 e; a/ V7 @& j; x关注+ I9 S8 {- d2 ~0 A$ e' J, v5 W/ e
第一次,被称为“衣冠南渡”。东汉末年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游牧民族迁入内地,与汉族混杂而居,到西晋末年北方大乱,北方的汉族先后南下,迁移到长江中下游一带。据史学家考证,当时迁居到南方的中原人有70多万;
4 a- \0 A2 k) |
# Q3 ?0 D$ V0 p: Y7 \第二次,发作在公元8世纪的安史之乱时,大批北方居民南下逃避战乱;第三次,是公元12世纪,北宋末年到南宋时期,随着女真民族树立的金国占领中国大陆中北部,大批人口随着溃退的统治者,迁居偏安江南。三次北人南迁使得江南地域取代中原,成为中国经济和文化最兴旺地域。
6 F9 s1 F1 j" a' Q0 {8 f, y
+ q! J' L2 p  R# m0 t5 @- f  `每个中国人都有“根”与此同时发作的,则是北方民族以归化者或者降服者的姿势,不时进入华北、华中,以至江南。而汉民族国度的统治者,则不时调动兵士、居民,迁移到值得开发的土地,或者需求守卫的边疆。在中国的史籍中,移、发、迁、徙、实、屯,这些字不绝如缕,每呈现一次,就意味着一次范围或大或小的、由官方发起的移民。- t/ ^5 d1 g1 F$ v3 S6 Z  Z9 D
& R7 B0 r% r* a  y5 G# Q6 C9 }
第四次,明初山西大移民。官方历史的记载中,这次移民之前,由于连年战乱杀戮、北人南迁,北方的人口从全国户数的四成,降低到缺乏一成半,千里沃土化为废墟。中国北方经济衰落,而江南则人满为患。比方扬州,这座位于长江以北、曾经最繁华的城市,在朱元璋的军队占领之时,只剩下18户人家。作为统治者,朱元璋不得不发起一次气势浩荡的移民,命令他的百姓和兵士去人口稀少之地开垦、守卫。这次移民范围之大,绝后绝后。据《简明中国移民史》记载,明代初年,长江流域移民700万,华北地域移民490万,西北、东北和西南边疆也有150万,合计1340万,简直占到当时全国总人口的两成。3 I' n2 E- @: Y$ _
/ I# t8 O; G; n- g) w
在北方民间,这次大移民的标志性记忆,是一棵大槐树。山东、河南、河北地域,至今有民谣:“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上老鹳窝。”这棵大槐树,位于临汾市洪洞县城北,听说是汉代的古槐。山西虽在北方,但地形阻隔,战乱较少,人口远比惨遭践踏的华北平原地域稠密,而山西土地少,缺乏以供养太多人口。明代初年,山西人被大量迁移到河北、河南、山东以及陕甘一带,最南抵达淮河流域。从山西南部动身的移民,常常要经过山西洪洞县,在那里稍作停留。据记载,明朝时,在洪洞城北贾村西侧有一座广济寺,寺院庞大,僧人众多。寺旁有一棵汉代古槐,“树身数围,荫遮数亩”,车马大道从树荫下经过。成群的乌鸦在树上筑巢,鳞次栉比。明朝政府在广济寺设局驻员集中办理移民,大槐树下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
: t, _5 n' m" B* I, Z; Q5 |  \6 S3 T* T. C# H$ @, H
这样一棵宏伟的大槐树,成为移民跋涉道路上最深入的记忆。当这些移民抵达他们新的定居地之后,他们把本人的来处通知子孙,但是时间长远,山西那一座座村庄的名字,反而迷失在传说中,他们的后代无法再追溯到更早的故土,于是祖先曾经停留的大槐树下,成为寻根祭祖的终点。在那次涉及全国的大移民中,并不只要一棵大槐树。云南民间传播,祖先来自南京城杨柳巷,戍守云南的兵士其实来自江西、浙江、湖南和河南,而他们迁出的南京,指的是包含今天江苏、安徽和上海的南京地域,而不只仅是南京城;安徽、湖北移民,只记得江西瓦屑坝,苏北人则常常声称祖先来自苏州阊门。这样一些小中央,自然不可能供养出众多人口,它们和大槐树一样,只是他们的祖先对途中一个聚集地的记忆。经过明代初年的大移民,华北、华中地域的经济得到恢复。在后来的记载中,常常能够看到“国朝初,人稀少”的记载,而到永乐年间,土地渐次开垦。北京、开封、河间等城市逐步恢复了昔日的繁荣。后来靖难之役,北方又阅历了一次补充北京、河北人口的移民。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这座全国大都会,人口绝大局部是移民,土着居民不过非常之一。第五次,湖广填四川,“填出康乾盛世”“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区区一个分字,就意味着“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康熙二年(1663),顺天府尹张德地被擢升为四川巡抚,此时的四川,重庆城中不过数百家,州县居民也常常只要数十家乃至十几家,有的以至只要一二户。人口稀少,结果之一是四川境内老虎横行,顺治年间,南充县招来500多人开垦定居,被老虎吃掉228人。面对如此残局,张德地上书恳求移民四川:“四川自张献忠乱后,地旷人稀,请招民承垦。”康熙七年(1668),又再提移民之事。向四川的移民在政府鼓舞下开端了,奖励也颇为诱人:移民入川,五年内不用纳土地税。三藩之乱停息之后,清朝政府宣布,入川移民能够入籍,可应科举。一对夫妇,给水田三十亩,或旱地五十亩,有可作为丁壮劳力的儿子,再加拨四亩。每户给银十二两,作为定居的置产费用。
; e0 D) l. R4 F/ W0 e+ J7 D) e1 [: f3 o2 u' Z6 b3 M* J- A- Y9 H
于是移民蜂拥而至,那一次浩荡的移民,被称为“湖广填四川”。湖北、湖南居民沿江而上进入川东;广东人则大批进入四川盆地西部和南部,给四川带来客家话。此外还有来自福建和江西、广西的移民。他们以乡邻、亲戚为纽带,结成数百人队伍,向未知之地跋涉。与此同时,湖广人还继续向北,进入与四川毗连的陕西南部。等到乾隆后期,那些曾经被荒草掩盖的地域,一县人口曾经增加到上千户以至万户,山岩和深谷中,都有了居民。所谓“康乾盛世”,在某种水平上,也是移民培养的盛世。转入近代,中国还有三波移民潮,人们习气称之为“闯关东”、“走西口”和“下南洋”。跟“湖广填四川”不同,这三次移民,都是民间自发的。第六次,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1 S6 d  J8 B* g

6 f6 n3 |3 [9 @% w( p$ U4 Y1 ~闯关东关,是山海关;关东,也就是今天的东北三省。康熙年间,东北实行封禁,不许汉民进入“龙兴之地”垦殖、采矿,但是私闯关卡,到禁区开垦土地的农民,仍然难以禁绝。到咸丰末年,长达200多年的封禁政策解除,鼓舞移民开荒,关内移民开端大批进入东北。6 r4 [& H  z/ F1 Z
8 [0 m8 z9 P) g1 o( ~) L5 `& I
到民国之后,闯关东的移民潮越来越高涨,每年移到关外的民众多达数十万,最高时,一年有上百万河北、山东的居民举家迁往东北。在整个闯关东的大潮中,华北地域居民向东北移居的多达3700万,东北三省成为中国移民人口最多的地域。走西口在华北地域人口浩荡渡过渤海,穿过山海关的时分,山西北部的居民则困于频繁的旱灾和瘠薄的土地,被迫翻过长城,向今天的内蒙古进发,寻觅生路。
; C6 k- L' ^& J2 \7 ^5 E- }
( q. ]+ p1 T2 J! L2 g% J/ x下南洋而福建、广东一带的居民,则一批批远渡重洋,到东南亚营生。《瀛寰志略》中记载,“闽、广之民,造舟涉海,趋之如鹜。竟有买田娶妇,留而不归者,如吕宋、噶罗巴(爪哇)诸岛,不下数十万人。”这些地域大致在今天的菲律宾群岛的北部。这一批向海洋开辟的移民,也成为最早具有近代化思想的一批华人。自清代晚期以来,南洋华人中的出色人士就不时反哺大陆,创办中国最早的民营企业,大方捐助海防,拓展海外贸易,许多南洋子弟回到中国,投身反动与抗战。抗战期间,仅在滇缅公路效劳的华裔就多达3000人,其中三分之一牺牲在那里。/ m4 n! D# j( \% C
# x# q; a1 O) R7 O" }/ ?





欢迎光临 姚氏宗亲网 (http://www.yaogens.com/portal/)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