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19157|回复: 8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与姚波就姚勉谱系的学术交流 姚闻闻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
发表于 2015-4-15 10:5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姚家修谱找姚网
彭城姚其瑞 发表于 2015-4-14 21:22
) M+ p  K2 y% ~( h/ L3 T古陕州位于现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西北郊的黄河岸边,距三门峡市区约四公里,陕州古城始建于西汉景帝年间, ...

& b* l8 e* ~& N1 C2 l3 a' W       好帖。
9 r' Y; ~! a- k& v' i; z+ N7 t& I1 {$ X
                古陕州,历史上有名的夏商征战、周召分陕、假虞灭貌假途灭虢、秦晋之战等,都发生于此。+ @* I- z5 l1 T( N6 D! R  \# ^
3 @, Q! l) m# ]# b+ ^% i    陕州距离开封(古汴梁)约390公里。陕州的确不是汴梁!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发表于 2015-4-15 10:5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彭城姚其瑞 发表于 2015-4-14 21:343 J! a# i' K& E0 }
史料记载古代名人姚崇、高季兴等为陕州硖石人,有人误认为硖石人就是指今陕县硖石乡人。其实,这里说的硖石 ...
/ g! @( n. ]) d. a% b
        赞!学习了。
3 k, E- r* a% J9 E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发表于 2015-4-15 11:0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尚明站长代姚闻闻发帖。      站长与姚闻闻有联系?应当请他回到姚网,他可是老资格会员  关心姚族和姚网和有学问的会员。
6 F; w3 w" V" e8 B7 ]) g* S4 n' [/ @& }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发表于 2015-4-24 10:3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闽南姚斌 发表于 2015-4-23 22:557 W8 S1 r; s8 d: ^0 l5 M( j  S
二、《雪坡舍人集》卷二十三,二百三十九页《发解谢判府蔡寺丞启》 这是姚勉给蔡寺丞的一封信,启即书信 ...
( j! b- @  [( v# C1 P$ N9 a
               闽南姚斌变成重庆姚闻闻的代言人了,也好。
7 p- Q9 D# A/ `2 O( x  p
0 y. |/ i7 i9 ?+ Q0 o; R
       你好人做到底,另辟专帖发36#和38#姚闻闻的文章,安什么标题问他。7 N! K; r$ `7 r0 `2 }/ D3 O3 r* J1 q
       不要淹没重庆姚闻闻的文章和研究。不要低估他的文章和研究将产生的影响。2 E1 s* c, J+ C. a

% |0 P& Y+ i8 r7 ~+ S  n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发表于 2015-4-30 11:4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闽南姚斌 发表于 2015-4-30 02:082 @+ B! z/ h: r/ g/ ^
我们再收索一下姚勉在《舍人集》中还有什么地方有家族用语。( G! I) |$ h. a8 m% U. n, j
在卷四百三十六页《对厅乐语丙辰春再娶》“ ...
  N$ w* Q: z( T2 K) E
                     奕世状元坊记                        姚勉
7 s+ x# Y7 w. H' g
# S$ G! O0 A$ W* ]# A; {9 S% M& N1 o
: y& q3 ^# r1 h+ r/ u    勉闻诸长老,六世祖小三评事时,有卜地者指今之灵源先茔,谓评事公兄弟曰“是当有魁天下者”。兄弟相谑,死者先葬也,乃祝宗祈死。未几评事公殁,葬于是。特奏状元进贤府君振,其子也;释褐八行状元黄州府君旦,其孙也。亦再验矣。癸丑,勉又以六世孙叨赐状元及第。是何卜地者之神歟?卜地者之神未足尚,其言之验不验未可知。遽先以死遂其葬,宁亡身以裕其后,为子孙者讵可忘之哉!郡太守邑大夫嘉吾族之六世而三其验,为门闾以表宅里。勉不足道也,继自今吾宅长少,睹檐宇之翚如而思翱翔,瞻栋楹之屹如而思直立,鹏骞风而龙跃云,以世世此科第。使卜地之言,其验愈广,庶无负吾祖宗忘身以遗子孙之意,勖哉!时郡守蔡謨,邑宰赵时稼,既立坊于官道,去治之六十里,复表其里。) F& O1 R& Y/ q6 Z
   勉因为记以示后。0 G7 k3 H; K; y8 `

8 T+ V+ A  m! X' W+ F
: g$ a! P8 C: `  s                      ——补遗四百八十六页3 ?. E8 E& _7 \2 C- u- Q6 [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5-4-30 18:2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5-4-30 11:34% c7 Y- h/ `- p6 }8 L8 P
:《宋故汀州判官通直郎致仕姚公墓志铭》中"…世居新昌,或曰思廉封丰城县公,因徙焉。…“直呼思廉这说 ...
8 w% a$ ?7 B" i2 A% w) s
           《宋故汀州判官通直郎致仕姚公墓志铭》,即姚锡墓志铭,是与姚锡同朝为官的谢谔所撰。谢谔一开始就写姚锡长子姚守在礼部当职,请求姚锡生前好友某某,由某某托付谢谔而作《铭》。即姚锡长子姚守请谢谔撰铭。
3 m& C( q: N! S/ f           铭中有"…世居新昌,或曰思廉封丰城县公,因徙焉。…“——你能将全文放到这里吗?
5 \3 e7 \/ j* w. X
5 f3 h8 E  w) j6 ~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发表于 2018-7-25 18:3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枣庄姚绍峰 发表于 2015-4-20 15:04
9 d( v4 P# M- Q: g! u2 w姚闻闻宗亲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x# i# Y# A/ |
  ; ~2 _/ P2 T0 |- t6 z9 y
  克保宗亲的意思也很明白,就是在研究勉公世系 ...
! m" x. |( s* @3 _" K$ h1 k
        你早已介入这个敏感而沉重的议题。/ f: t) K  ^" W, y" w! c% K
/ o; N' w( H9 N1 H, s' r
        为什么在2015年初,姚尚明、姚闻闻、闽南姚斌要讨论这个议题?
! Y+ [+ i6 S: n! _) a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发表于 2018-7-25 20:56:2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们早已讨论这个敏感而沉重的议题。
1 c. ]) f; q7 l4 k- ?, c2 m       我近日因恩健老的二姚状元省籍考引起,而姚尚明、姚闻闻和闽南姚斌为什么会在2015年初讨论这个议题?' Z0 P% C! T7 b0 y: F8 F
2 p' }6 Q* @2 e5 t- Y9 E0 |6 z

  u2 k+ n; C% @' {: N. R" f# l7 E( ?
重庆姚闻闻说:
% A4 K/ p9 H' J0 _/ n; ]. I
     谱中都是河南陕州(汴梁)硖石迁出,这是云公谱客观存在的事实,这里关键又有了个姚勉,而且云公谱和彦国公谱所描述的生平都所指的是同一个姚勉,所以他就成了两谱都客观存在的一个绕不过去的人物节点,弄清姚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而姚勉又仅有他侄儿姚龙起为他编著的舍人集,我为什么每次提及舍人集一定要加一个侄儿姚龙起的前缀,那是来判定舍人集内容的真实性的。现在舍人集能不能作为史料这就是我们要讨论的第一个问题。不以舍人集作为史料,又以什么史料作为研究对象?除非在河南陕州(汴梁)硖石姚崇谱的世系中找到了有一个叫尚忠同时还有一个叫尚质的兄弟的人且能连接到姚勉,就能证明你们确实是姚崇的后裔,姚勉舍人集里的史实就是错误的,也就没有探讨的必要了。
       我要特别给你指出的舍人集不是文学作品,这一点必须明确,任何人把它视为文学作品,他已经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了。它是姚勉侄儿编辑姚勉的个人总集。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发表于 2018-7-27 17:28:38 | 显示全部楼层
闽南姚斌 发表于 2015-4-28 18:40
9 }" ]) X2 k5 v  [亲:《宋故汀州判官通直郎致仕姚公墓志铭》中"…世居新昌,或曰思廉封丰城县公,因徙焉。…“直呼思廉 ...

3 [1 Y3 P5 t& ]0 O6 G姚闻闻在51#说:
1 K, M9 C% V+ O" ~/ T4 d
; U. k3 b) x/ y. s/ N5 J; S, [         说说姚勉在《雪坡舍人集》几处直呼“姚崇”、“彦国”名号的事例。6 @! b( r1 Q) S9 P4 V2 ~4 T
       卷二百五十页《与邹家定亲》“诵邹柯愿为有室之言,宜家是望,秉姚崇必贵可嫁之识,选婿方真”——这里直呼姚崇其名。可知姚崇勉是否为姚勉的祖先。要知道这是一封定亲启,是宗族事。姚勉在这里引用姚崇婚姻故事说与邹家定亲,就像姚崇还未显贵前,姚崇的岳父就知道姚崇今后一定会显贵一样,举例说明与邹家定亲也是像姚崇一样的知道邹家女婿会显贵。如果姚崇是姚勉祖先,姚勉要引用该故事,一定会加上“我祖”或“崇公”等字眼,一定不会直呼其名。何况是定亲家族大事,不然就会让邹家笑话,说明姚家不知礼仪;不知礼仪的家庭,谁还敢与他定亲;何况在严格的礼仪社会世家大族之家里,谁会这样无礼。只有一种可能,姚崇不是姚勉祖先,才不遭耻论。
        直呼“彦国”之名
        在此《启》《与邹家定亲》中还出现了直呼“彦国”之名,倒数第八句,“在举子疏俊之中,能知彦国”。另还有卷二百七十页《定亲札姚娶邹》“涓丈汝功省元,引希文媒彦国故事,下执柯斧”也出现“彦国”。
        这在姚勉《舍人集》出现,意义非常。因为在南昌谱中,“彦国”为姚之重要始迁祖,而且都是江西,也与灵源有关。经过反复查证和两处原始出处对照阅读,发现这里的“彦国”不是指的南昌姚的彦国公,而是指北宋范仲淹的一则故事,姚勉进行了引用,与彦国谱系无关。我再次梳理,能否再有彦国的记录文字,没有!确实没有!
       为什么此彦国非彼彦国呢?联系两文,都是说的婚事,姚勉不仅引用姚崇显贵故事,也引用了彦国故事。这两个故事都与婚姻有关。彦国故事是这样的:
     《宋史富弼传》  “富弼,字彦国,河南人。初,母韩有娠,梦旌旗鹤雁降其庭,云有天赦,已而生弼。少笃学,有大度,范仲淹见而奇之,曰:“王佐才也。”以其文示王曾、晏殊。殊妻以女。说的是富弼,字彦国;范仲淹见而奇之,以其文示王曾、晏殊。晏殊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彦国富弼。
       这里姚勉两次引用彦国故事。第一则“在举子疏俊之中,能知彦国”在读书人中有彦国这样的人才为女婿。第二则“引希文媒彦国故事,下执柯斧”。 希文就是范仲淹,希文为彦国富弼做媒,成就了才子佳人的故事。所以,姚勉《舍人集》的彦国,不是南昌姚谱彦国公,而是引范希文做媒富弼这个彦国。
. d; F8 D# E  H

5 Z5 [  ~, c2 F' @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18-7-27 18:34:50 | 显示全部楼层
闽南姚斌 发表于 2015-4-28 18:40
" |& c. c- o4 ^, M* C亲:《宋故汀州判官通直郎致仕姚公墓志铭》中"…世居新昌,或曰思廉封丰城县公,因徙焉。…“直呼思廉 ...

' j2 T1 w9 k0 {& U姚闻闻在51#说:! X2 m1 u" M+ }* S7 y
        谢谔撰,《宋故汀州判官通直郎致仕姚公墓志铭》(简称《姚锡墓志铭》或《墓志铭》)。( y* a8 F  J1 I. b6 O: z
        这篇墓志铭是与姚锡同朝为官的谢谔写的。谢谔一开始就写有姚锡长子姚守,在礼部当职,请求姚锡生前好友某某,由某某托付谢谔而作《墓志铭》。谢谔以其对姚锡的了解和对其祖先姚子玉的名气和与自己的交往进行了回忆,也阐明了作此《墓志铭》的由来。
1 A& f2 L; _8 W, h/ N& t        接着谢谔就叙述了姚锡家族的历史。从姚氏有两支:一支秦陇,一支吴兴;姚锡就属吴兴这一支,就有“世居新昌,或曰思廉封丰城县公,因徙焉。”的文字讲述。这里谢谔直呼了“思廉”之名,是可以的。简单地说,这篇《铭》是一位与姚姓无任何瓜葛的异姓之人谢谔作的。
' U, m; j, _- G1 k& T, p5 | 2 E7 K' g( P$ \$ k9 F& C
【尧曰:宋故汀州判官通直郎致仕姚公墓志铭》,1986年出土于宜丰县。1通,志高98,宽68厘米。楷书。31行,满行49字。志尾署“高安况抱元刊”。志石藏宜丰县博物馆。3 M# M2 J( K9 x1 r
        墓主姚锡(1121-1184),字予善,江西宜丰人。历官吉水县主簿、武当军节度推官、汀州判官。
' I: g( }5 ^& s6 p        撰书者谢谔(1121-1194),字昌国,号艮斋,江西新余人。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进士。历官摄乐安县尉、吉州录事参军、知分宜县、监察御史、侍御史、右谏议大夫兼御讲、御史中丞、权工部尚书。所著有《艮斋集》。《宋史》卷389有传。

' X/ W( Y/ T2 P$ D" q0 v: D3 u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6-27 02:0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