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8 M9 g6 {+ z: o1 h m
衡山姚氏七修族谱,大约2000年,不知道哪一家收藏——???; y+ _0 V8 \# d' m" d
, t5 h9 n0 e: r9 |! }5 Y) V$ |/ {- o7 t
3 w& P: f/ B) {! U% ?
4 O; o# E4 d' u' ^: b
* x4 Y' F3 p3 d9 f: Y! i& r
7 b2 J/ |4 r4 T/ [# P+ m+ y( m* X) M1 @( f
至今在清明和中元节祭拜的是:
6 r% x& g& m* c' ~% o 十五世祖 碑文是民国六年 出生应该在1865左右。 十五世祖母碑文民国三十六年,同辈男丁应该有两至三人以上。
' G8 {* \9 }+ M. X% n2 {( g 十六世祖碑文是1986年刻的,出生年份应该大于1885。十六世祖母可能是七八十年代去世(碑文也是1986)长子,同辈男丁估计十人以内。! C4 H. s( v1 E; U; y) c0 c2 L4 O
十七世,曾祖父(曾祖父,1909年出生2000年去世),碑是1986年刻的)排行第三。曾祖母碑文也是1986。同辈应该在男丁十人左右 A$ G3 r/ p5 E9 b. I h* M8 q" J% `, Y- P, o. e. T6 Z
十八世,祖父(1949-2000)。同辈男丁应该在20多人。,。 ?, V( \! i" f. }& A
; Q- U0 K. K% P6 D 十九世,男丁应该在30多人。 。 c% c" H4 r8 M
" \+ U; \2 }, M! X, E 楼主鄙人为第20世。男丁也只在三四十人左右。( S2 a# i, ?2 n( J: L) M
- p# e' k, P& o6 l' I' E( h9 h 最低辈是21世。' h2 F" S8 ^( k0 R/ |2 ~1 @! g
/ v- e. L! G7 o$ c7 x0 c
1 `& J( K7 @3 R: W& M 猜测自祖父辈已经没有字派了5 x9 V5 a4 A5 N7 C& R+ C# Z* {6 o( ^7 d) M$ Z3 a
维-仲-家-{绍 -乐 -生'
, d1 M& Y% O/ s7 Z& t7 P: v" J% N
% }0 x; _( U7 l6 L7 l! K0 D 然后前三代配偶均为本村或者邻村人(姓氏区分区域分布明显)# e6 V3 r8 H# u2 o
猜测始迁祖应该不会超过十世祖。
( @- q" p6 I6 c: u. r: U J/ ]5 ^( Y$ a0 y1 l
本县还有另一支或者两支同姓,不知道是否同为一支。距离不超过50公里! {) A+ L$ O( A2 n. c7 s2 o) f+ G
0 s* X2 F s4 l, P3 \' B/ m7 L+ F6 n( ]( Q- M
2 |/ {; M* D1 } 其次是多姓自然村,虽然是姚字头 ,有五个姓氏,其中县域大姓有三个,村域姚姓人口与其中一姓持平,其余三姓两姓基本式微(含一县域大姓---唯一全国大姓)。3 B2 H2 i7 [* h z% @0 M/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