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3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孟子论孝道(节选)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6-4 12:02: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孟子论孝道(节选)
杨东莼
中国特重家族主义,而家族的道德,又以孝弟为本;孟子亦信仰此传统的道德,所以说:
“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告子下》)
至于孝道方面,则孟子主张顺乎亲,其言曰: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离娄上》)
后来所谓“天下无不是底父母”,便以此为根据。其次,言孝必如曾子之养志,所以说:
“曾子养曾晳,必有酒肉,将彻,必请所与。问有余,必曰:有。曾晳死。曾元养曾子,必有酒肉,将彻,不请所与。问有余,曰:亡矣,将以复进也。此所谓养口体者也。若曾子,则可谓养志也。事亲若曾子者,可也。”(《离娄上》)
再其次,事亲必以礼,《孟子·滕文公上》引曾子之言曰: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可谓孝矣。”
这正是孔子所谓“无违”的注脚。最后,言孝则不当绝祖先之祀。故曰: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离娄上》)
所谓不孝有三,就是:(1)阿意曲从,陷亲不义;(2)家贫亲老,不为禄仕;(3)不娶无子,绝先祖祀。孟子言孝,以无后为大,实由于重视家族主义而来。
其次请言君臣有义。孟子距杨、墨,说:“无父无君,是禽兽也。”(《滕文公下》)又推称孔子的正名分,说:“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滕文公下》)又说:“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滕文公下》)由此看来,足见孟子也重视君臣之分。虽然,孟子言性善,而侧重于万人同具善端之说,所以他力主平等,而流为民本主义的思想。故曰: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尽心下》)
0“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离娄上》)
惟其以民为本,所以孟子言君臣之分,有与孔子不同之处,他说:
“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离娄下》)
“君有大过则谏,反覆之而不听,则易位。”(《万章下》)
但是,此民本主义,亦非孟子所发明。上古之时,所谓“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传统思想,即孟子民本主义之所自本。惟其以“天命”、“天意”为主,故此民本主义决非后世的民主主义。
(杨东莼:《中国学术史讲话》,《民国丛书》第二编第2册,上海书店据北新书局1932年版影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2-20 13:3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