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论说编 哲学类 孔学原理 谢无量 中国古代学术,皆出于帝王,故伊尹处畎亩之中,以乐尧舜之道,孔子亦尝称尧舜。故自尧舜以来相传之伦理政治原理,有即为孔学原理者,则中是已。 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论语·尧曰》)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礼记·中庸》) 观上二章,则尧、舜、禹皆以中为伦理政治之原理矣。 帝曰:“夔!命汝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书·舜典》) 皋陶曰:“都!亦行有九德。”禹曰:“何?”皋陶曰:“宽而栗,柔而立,愿而恭,乱而敬,扰而毅,直而温,简而廉,刚而塞,强而谊。”(《书·皋陶谟》) 右虽未明言中,而实亦无过、不及之义所存。 孟子曰:“汤执中,立贤无方。”(《离娄下》) 是商王亦以中为伦理政治之原理,至箕子洪范,九畴第五之皇极,第六之正直、刚克、柔克三德,亦含有中义。 五、皇极:皇建其有极。敛时五福,用敷锡厥庶民。……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无反无侧,王道正直。会其有极,归其有极。 六、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平康正直,强弗友刚克,燮友柔克,沉潜刚克,高明柔克。 郑玄注皇极曰:“皇,君也。极,中也。”注三德曰:“正直者,中平之人。克,能也。”刚而能柔,柔而能刚,宽猛相济,以成治立功。人臣各有一德,天子择使之。安平之国,使中平守一之人治之,使不失旧职而已。国有不顺孝敬之行者,则使刚能之人诛治之,其有中和之行者,则使柔能之人治之,差正之。按极既训中,三德又各使相济,期于无过、不及,皆含中义。武王问彝伦攸叙之道,而箕子以此为对,亦以中为伦理政治之原理也。 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希腊亚里士多德,虽亦以无过、不及为中,然专就德而言,未尝广之为伦理政治之原理也。吾国自尧舜以来,所谓伦理政治之原理,皆以中为本。孔子既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故尤重中庸之德焉。 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中庸》) 之大事也。而其授受之际,丁宁告诫,不过如此。则天下之理,岂有以加于此哉。自宋儒以来,皆以执中为圣学相传之绪。故中庸又孔学原理之一也。 其他尚有言中庸或言中者,不复备引。盖中庸非截然为二,庸只是中之常然不易者。程明道曰:“惟中不足以尽之,故曰中庸。庸乃中之常理,二者相须不可得而离也。”朱子《中庸章句·序》曰:“允执厥中者,尧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夫尧、舜、禹,天下之大圣也,以天下相传。”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同上) (谢无量:《孔子》,《民国丛书》第四编第2册,上海书店据中华书局1926年版影印)
6 u& k: x, B; n6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