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左宗棠人生路上的第一大贵人 近年,广陵堂盛氏第十九代孙为续修家谱,找到了几部中华民国三十一年壬午岁季冬月篡修的《湘阴盛氏家谱•广陵堂》。 翻开尘封的历史,许多久远的人和事浮现眼前,这些都是前贤有识之士以文字记载下来,有意传示后人的。 晚清重臣左宗棠,郭嵩焘和钦加六品衔拣用知县周谔枝三人都为湘阴盛氏贤德长辈写了歌功颂德的传记,文章都言及左宗棠,使我们知道了左宗棠的长兄左宗棫是盛氏朝彦公的郎婿。由此,穿越将近180年的时空,左宗棠19—21岁求学时的一位贤达人士盛氏朝彦公向我们走来。左宗棠说他“慷慨多才,克承先志”。知县周谔枝说他“公尤有知人之明。本邑左文襄公之胞兄廩膳生宗棫為公佳婿,寶窗之選,人共知之。道光壬辰,文襄公與兄宗植同登蕊榜,散卷于圍,公厚遇之。謂后日當為國家偉器。是時,文襄公家故艱窘,公乃多馈以金,人以是知公慷慨,愛憐寒畯,靡有加焉。厥后文襄公身係安危,為天下第一流人物,皆不出公意計外。其卓識有如此者。故文襄公督黔中時,遇與廣陵堂同脈者輙舉朝彥二老為問。非因疇昔之隆重寒畯,何令其稱道不置哉!”朝彥公慧眼識人,救濟扶助寒門學子,真乃左宗棠人生路上遇到的第一個大貴人。 左强著《晚清爱国名将左宗棠》一书有对这一时期的左宗棠的描述:“但,就在他度过了十二个寒暑的‘悬梁刺股’生涯之际,即1830年,他的家庭情况急剧地逆转、恶化。继祖父去世、长兄夭折之后,父母又不幸在短期内亡故;且因医药、殡葬费用,遗下债银二百余两。家境的迅速破落,使他不仅失去了往常那种粗食布衣基本上有保证的条件,而且开始为负债和谋生所困扰。旋而姊妹出嫁,家中就只剩下他和二哥宗植了。而生活的皮鞭驱使宗植谋食他乡,他更是形影相吊,孤苦伶仃地守着这个徒有四壁的家园。……1832年,左宗棠21岁,他认为自己对儒家经传,圣人学说,已学得颇有根基;县试、府试均名列榜首……” 秦翰才著《左文襄公在西北》书中写道“……订婚时,文襄公还是一个贫穷的孤儿。于是他在二十岁上乡试完毕,就入赘周家。乡试发榜,虽然中了一名举人,生活还是不能解决。” 左宗棠故里民俗民居博物馆编印的《左宗棠生平大事年表》道光十一年记载左宗棠“后因家贫转学公资的‘湘水校经堂’”。 …… 看过上列文字,左宗棠在孤苦伶仃,家徒四壁的困境中,还能继续攻书学习,肯定是受到人救济扶助的。但是,所见资料中这是个空白。 因此,可以相信,湘阴盛氏家族第十四代朝彦公“多馈以金”填补了这一空白。 令人遗憾的是至今见诸公开资料的史实未提及这样一位在左宗棠青少年时代有重要意义的人物。 我们写出此文,以补充人们对左宗棠更全面的研究了解。 微言(姚印松) 2010年9月9日 附: 左宗棠 《承德郎萼园公传》 周谔枝 《太学生朝彦公暨德配廖孺人合传》 郭嵩焘 《太学生盛兰亭公暨德配魏安人郭安人合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