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63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韶乐探源:苗蛮文化对中原早期文明的影响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9 00:22: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韶乐探源:苗蛮文化对中原早期文明的影响
宋会群
韶乐是跨越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直至清末的祭祀天地四望之神的“大乐”,其对我国礼乐制度的形成、人与“天地同和”的基本理念的形成、以民本主义为基础的“文治”思想的形成都有深刻影响。但韶乐起源于何地何时,是古代哪个部族的文化,前人却很少研究。有人认为“《韶》在先齐时已在齐地存在,属东夷文化范畴”[1],但观其根据,仅“舜为夷人”而已。本文拟以粤北地区的韶石、韶州之得名为线索,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韶石、韶州的得名
《太平御览》卷一七二引《十道志》曰:“韶州始兴郡。《禹贡》杨州之域,春秋战国皆楚地,秦属南海郡,两汉属桂阳郡,吴置始兴郡,晋因之,宋改为广兴,齐复为始兴。隋平陈,为韶州,以韶石为名。”
《十道志》乃唐初梁载言(中宗时人)所作,当时已“传于世”。此言韶州始置于隋,而名为韶州的原因则是韶石。稍晚一点的《元和郡县志·韶州始兴下》也曰:“隋开皇元年平陈,改东衡州为韶州,取州东北韶石为名。”宋欧阳忞撰《舆地广记》卷三十五:“(曲江)有韶石,高百仞,广圆五里,两石对峙,相去一里,大小略等,似双阙,州取名焉。”看来,韶州因州东北的韶石而得名,殆无疑义。
既然隋置韶州时,不用当时已惯用的曲江、始兴、衡州为名,而改用新名,说明韶石早已在此前闻名于世,其声名足以和曲江、始兴、衡州相比。其实在南北朝时已有关于韶石的记载,如《水经注·溱水》:
东江又西,与利水合。水出县(曲江)之韶石北山,南流径韶石下,其石高百仞,广圆五里,两石对峙,相去一里。大小略均,似双阙,名曰韶石。古老言:昔有二仙,分而憩之,自尔年丰,弥历一纪。
这是对韶石较早的细致描述。韶石之所以在南北朝时就著名于世,主要是因为其独具特色的丹霞红岩地貌。这种地貌的突出特色有五:丹崖、岩洞、幽谷、峰林、天生桥,其中峰林最具吸引力,足以同石灰岩溶石林(如桂林石林)相媲美。其层次丰富,挺拔险峻;红峰有墙状、城堡状、锥状、柱状,似多层宝塔,如高楼林立;有的高百米,有的高200米以上,如韶石山就由三十六峰构成,最突出的就是双阙石、蜡烛峰、五马归槽等,正如清《曲江县志》所说:“韶石之山多奇,而韶石为最,双阙又为韶石之绝奇者,拔耸百余仞,有香炉、花瓶二石,状皆怪异,余不可胜记。”双阙石为双石对峙,峰顶直插云天,“粤人常表为北门”(清李调元《南越笔记·二十》),北宋时附近已有望韶亭、尽善亭、建封寺等建筑。
如此美不胜收的俊俏红峰,引起古人的高度重视。其为何称为“韶石”呢?有下列文献线索:
《太平御览》卷一七二引《郡国志》曰:“韶州,科斗、劳水间有韶石二,状若双阙。永和二年有飞仙衣冠游二石上。昔舜游,登此石,奏韶乐,因以名之。”
《元丰九域志·附录·古迹·韶州》亦云:“韶石,《郡国志》云:舜尝登石,奏韶乐。”
《太平寰宇记》曰:“韶州,科斗、劳水间有韶石,永和二年有飞仙衣冠分游二石上。昔舜游登此石,奏韶乐,因名。”
分析以上记载,《太平寰宇记》文字与《御览》所引《郡国志》大同小异,应出自《郡国志》。《九域志》也引的是《郡国志》。所以“舜尝登石,奏韶乐”的说法当祖述《郡国志》。宋代以前作《郡国志》的有汉司马彪、晋袁山松、南朝宋刘澄之,另有《太平御览·经史图书纲目》所引的《元和郡国志》。此处的《郡国志》有“韶州”二字,而韶州设置在隋代,因此只能是《御览·经史图书纲目》所引的唐代《元和郡国志》。
《元和郡国志》首倡“昔舜游,登此石,奏韶乐,因以名之”的说法不知根据所在,但有两点可能:一是从唐代开始把韶石之鬼斧神工的自然美比附于韶乐的“尽善尽美”的人文美,使韶石和舜的韶乐发生了因果联系,如此则舜登韶石、奏韶乐必为唐人附会之言,韶乐的发明自然和韶石、韶州地区的远古文化无关。二是《郡国志》有它的已为我们今天见不到的文献根据或传说根据,韶石、韶州的得名均与舜的韶乐有关系,即粤北韶关、湘南九嶷、桂州虞山地区(这一地区有许多舜、象的传说和古迹,其中包括韶乐)的远古乐舞优美而独特,传至中原被崇为韶乐。如果是这样,韶石、韶州的得名不仅与韶乐有关,而且与中原地区的远古文化很早就有接触、融合,并对我国以礼乐为主的传统文化作出了相当贡献。
其实,《郡国志》所言的“永和二年有飞仙衣冠游二石上”和《水经注》的“古老言:昔有二仙,分而憩之,自尔年丰,弥历一纪”可相互印证,说明《郡国志》所言有其根据。早在东晋初年(晋穆帝永和二年,346),韶石已为人所知,著于文献,只是我们无法找到原文献而已。另外,古代认为韶石是舜奏韶乐的地方,并非只有《元和郡国志》一说,唐韩愈、宋苏轼及明清的《韶关府志》、《曲江县志》、《始兴县志》、《乐昌县志》等地方史志均有这样的认识,仅举数例:
《全唐诗》卷三百四十四韩愈诗:
明时远逐事何如,遇赦移官罪未除。北望讵令随塞雁,南迁才免葬江鱼。将经贵郡烦留客,先惠高文谢起予。暂欲系船韶石下,上宾虞舜整冠裾。
《苏轼集》卷二十三《次韵正辅同游白水山》:
只知楚越为天涯,不知肝胆非一家。此身如线自萦绕,左旋右转随缫车。误抛山林入朝市,平地咫尺千褒斜。欲从稚川隐罗浮,先与灵运开永嘉。首参虞舜款韶石,次谒六祖登南华。
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古迹》云:“韶石山在韶州东北,高七十丈,阔一百五十丈。昔虞舜登此石奏韶乐。晋永和二年,有飞仙游其上。张循州韶石图,有三十六石。”
以上三条,都讲了韶石与舜奏韶乐的密切关系。据《曲江县志》,张循州曾仔细考察过韶石山地貌,作有《韶石图经》,除左阙石、右阙石之外,又增三十四石于其上。宋代以后,舜登韶石奏韶乐的认识被士人普遍接受,见于大量的诗词、歌赋和文献。如宋向子湮《登望韶亭》:“两峰对起,象阙端门云雾里”;“箫韶妙曲,我试与听音韵足”。宋杨万里《韶石诗云》:“新隆寺后看韶石,三三两代略依稀”;“一来望韶亭上看,九韶八音堆一案”;“帝时南岳来时巡,宫深殿室皆骏奔”。明李先春诗:“虞弦声动引南熏”,“韶石嶙嶙带晚云”。清廖燕诗:“参差韶石拂云稠,虞帝曾经奏此丘;岩窦窍虚声自响,钟瓠韵古迹勘留。”清欧堪善诗:“闻之虞帝巡岭表,箫韶雅乐叶九成。九成台榭雉碟高,磬管尚留韶石名。”
尽管唐宋及其以后的学者普遍都认为舜登韶石、奏韶乐,对这种看法,我们不能轻易地肯定或否定,必须加以认真的分析和对更早的文献进行考证与追溯,方能接近历史真实。这种追溯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先秦的“韶乐”是否是真实存在;二是韶乐可能在何时由哪些地区发明,即追溯韶乐的起源和发展问题。
二、韶乐的历史存在和演变
韶乐被广泛地记载于先秦可靠的历史文献中,最早的是《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孔传曰:“韶,舜乐名。言箫,见细器之备。雄曰凤,雌曰凰,灵鸟也。仪,有容仪。备乐九奏,而致凤凰,则余鸟兽不待九而率舞。”
据孔安国传,《韶》为舜之乐名,箫,只是奏《韶》乐所需之器。以后箫韶连称,也为乐名。如《楚辞·九叹·忧苦》:“恶虞氏之《箫韶》兮,好遗风之《激楚》。”
较晚一点的记载见于《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札)见舞韶箾者。曰:‘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若有他乐,吾不敢请已。’”
“见舞韶箾者”,《史记·吴太伯世家》作“见舞《招箾》”。服虔注曰:“有虞氏之乐《大韶》也。”《索隐》云:“‘韶’‘箫’二字体变耳。”《说文·箾》也说:“虞舜乐曰箾韶。”由此可见,《韶箾》、《招箾》都是韶乐。
再晚一点的记载是孔子的《论语·八佾》:“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论语·述而》:“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孔子对韶乐的推崇更在吴公子札之上,竟在听了韶乐后痴迷沉醉,乃至三个月内失去了味觉。此说虽然夸张,但沉醉于尽善尽美的韶乐之中忘乎外界事物也可能是有的。他这种极力推崇韶乐的态度对以后的礼乐制度影响极大,“叙《书》则断《尧典》,称《乐》则法《韶舞》”(《汉书》卷八八《儒林传》),成了以后叙礼作乐的根本依据。上三种都是先秦的可靠文献,且吴季札亲眼“观”到,孔夫子亲耳听到,说明先秦时期,我国确有一种可耳闻目睹的韶舞或韶乐。这种韶舞、韶乐经秦之火,至汉代并未消灭,如《汉书·礼乐志》:
夫乐本情性,浃肌肤而臧骨髓,虽经乎千载,其遗风余烈尚犹不绝。至春秋时,陈公子完奔齐。陈,舜之后,《招乐》存焉……《文始舞》者,曰本舜《招舞》也,高祖六年更名曰《文始》,以示不相袭也……高祖六年又作《昭容乐》、《礼容乐》。《昭容》者,犹古之《昭夏》也,主出《武德舞》。《礼容》者,主出《文始》、《五行舞》。
《汉志》的“招乐”即“韶乐”,下证。高祖六年改《韶乐》为《文始》,名异实同。汉人自创的《昭容》、《礼容》也吸收了《韶乐》的一些因素。以后,历代都有《韶》、《武》,并加了不同的歌词,但其舞乐变化不大,正如《乐府诗集》卷五十二《雅舞》所说:
周存六代之乐,至秦唯余《韶》《武》。汉魏已后,咸有改革。然其所用,文武二舞而已,名虽不同,不变其舞。故《古今乐录》曰:“自周以来,唯改其辞,示不相袭,未有变其舞者也。”
汉初改《韶乐》为《文始》以后,两汉俱用之,曹魏初改为《大韶舞》,明帝时又以《凯容舞》之名替之,至南朝梁犹用《凯容》,后改为《大壮》。以后,隋之《昭夏》、唐之《云韶》、宋元之《大晟登歌之乐》、明清之《中和韶乐》都先后继承了前代乐舞之风,多多少少含有《韶乐》的余韵。因此,无论是从文献角度还是从流传角度讲,《韶乐》是自古流传下来并对中国礼乐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一种乐舞。
三、韶乐在先秦的诸名称
确定韶乐在先秦的不同名称概念,是我们探讨其起源的重要基础之一。上面已论到《尚书·益稷》称作“韶”或“箫韶”,《左传》称作“韶箾”,《史记》称作“招箾”,《说文》称作“箾韶”,《论语》简称“韶”,《汉书》则称“招乐”。除此而外,先秦古籍也称《韶乐》为《九》、《大》、《九韶》、《大韶》、《九招》、《大招》。
作《九》、《大》者有:
《周礼·春官·大司乐》:“九德之歌,《九》之舞。”孙诒让《正义》:“、韶古今字,经例作‘’,注例用今字作‘韶’。”
《周礼·春官·大司乐》:“以乐舞教国子,舞《云门》、《大卷》、《大咸》、《大》、《大夏》、《大濩》、《大武》。”郑玄注:“《大》,舜乐也。”
作《九韶》、《大韶》者有:
《庄子·至乐》:“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唐成玄英疏:“《九韶》,舜乐名也。”
《潜夫论笺校正》卷八:“世号有虞,作乐九韶。”
《今本竹书纪年》:“元年己未,帝即位,居冀。作大韶之乐。”王国维疏证:《书·益稷》:“箫韶九成。”《类聚》十一、《御览》八十引《帝王世纪》:“(舜)乃作大韶之乐。”
作《九招》、《大招》者有:
《风俗通义·声音》:“故黄帝作咸池……舜作韶。”注云:“‘韶’,《汉志》作‘招’,下同。《乐记》:‘韶,继也。’注:‘舜乐名也。韶之言绍也,言舜能绍尧之德。’《周礼》曰:‘大招。’”
《史记·五帝本纪》:“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于是禹乃兴《九招》之乐,致异物,凤皇来翔。天下明德皆自虞帝始。”《索隐》曰:“招,音韶,即舜乐《箫韶》。九成,故曰《九招》。”
把《韶》乐称为“招”、“”,是因为韶、招、三字音同相假互用,韶、又为古今字。把《韶》称作《九韶》、《九招》、《九》,则因为“箫韶九成”。成,即终,九终即所谓“备乐九奏”,把《韶》乐奏了九遍而终,故曰《九韶》、《九招》、《九》。正如汉王逸注《楚辞·远游》、《离骚》“二女御《九韶》歌”时所云:“《韶》,舜乐名也。九成,九奏也……(舜)于是遂禅以位,升为天子。乃作《韶》乐,钟鼓铿锵,九奏乃成。”
在《韶》前加一“大”字,成《大韶》、《大招》、《大》,古籍无解。我们认为这是以《韶》为“大乐”的缘故。《史记·乐书》云:“大乐必易,大礼必简。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韶》正是这样的大乐。前引《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言吴公子札使鲁,遍观了周南、召南、邶、鄘、卫、齐、豳、秦、魏、唐、陈、小雅、大雅、颂、象箾、南籥、韶濩、大夏等十余种乐舞,但感到都有美中不足之处,最后舞韶舞时则说:“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无不帱也,如地之无不载也。虽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观止矣!”所谓大乐,象天无不包容,象地无不载育,能够“顺阴阳律吕生养万物,是大乐与天地同和也”(《史记·乐书》正义)。再加上孔夫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使《韶》乐具有了无比崇高的地位,故称为《大韶》。
四、韶乐创制的时代
如上所引,汉代以前的人一般都认为《韶》是舜乐,是舜帝时的创造,所以,韶乐为我国原始社会末期时五帝时代的产物。这是古代学界统治性的看法。但也有另外几种说法:
1帝喾时所作:
《吕氏春秋·古乐》:“帝喾命咸墨作为声歌:九招、六列、六英。”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颂赞》:“昔帝喾之世,咸墨为颂,以歌《九韶》。”
此处九招、九韶据上所证,都为《韶》乐之别名。但却把所作之人归为帝喾时的咸墨,而咸墨似乎不是作乐、作舞之人,而是作歌词、颂辞之人。根据《左传》和《论语》的记载,《韶》乐可眼观,证其有舞;可耳闻,证其有乐;但未有歌、颂之说。即使汉高祖把《韶》改作《文始》,也只有《文始舞》,未闻有辞。此说以《韶》乐有颂辞为特征,当为另一说。
2禹时所作:
《史记·五帝本纪》:“四海之内,咸戴帝舜之功。于是禹乃兴《九招》之乐,致异物,凤皇来翔。”
3.夏启时所作:
《山海经·大荒西经》:“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此天穆之野,高二千仞,开焉得始歌《九招》。”郝懿行注云:“盖谓启三度宾于天帝,而得九奏之乐也。故《归藏郑母经》云‘夏后启筮,御飞龙登于天,吉’正谓此事。《周书·王子晋篇》云:‘吾后三年,上宾于帝所。’亦其证也。”
夏后开即夏启,为避景帝刘启之讳,改启为开。此说其乘龙三次上天,在高两千仞的天穆之野,窃得九辩与九歌。“开焉得始歌《九招》”之“焉”,为虚词,但不表示疑问,故此处是说夏启开始舞《九招》。古人也是这样认识的,如《列子集释·周穆王》:“奏承云、六莹、九韶、晨露以乐之。”补注:“《山海经》,夏后开始歌《九招》。”既然是“始歌”,《九招》自当为夏启始作。
问题是,启上天所得的是“九辩与九歌”,他不舞所得,而舞《九招》,令人费解。郝注以“九辩、九歌、九招”都为九奏之乐,即箫韶九成,来解释此疑。王国维先生对此则有精辟的看法。
《古本竹书纪年·夏纪》:“《竹书》曰:夏后开舞《九招》也。”王国维案:“夏后开”即夏后启,汉景帝名启,避“启”字讳,汉人因改“启”为“开”。吴大澂《韶字说》云:“古文召、绍、韶、招、昭为一字。”(《字说》,据《说文解字诂林》补遗卷三上)是“九招”即“九韶”。《帝王世纪》:“启升后十年,舞九韶。”(《太平御览》卷八二引)《山海经·大荒西经》:“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又《海外西经》:“夏后启于此舞九代。”《楚辞·离骚》:“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又《天问》:“启棘宾商,九辩九歌。”“九招”、“九韶”、“九歌”、“九辩”,当为一事。
据此考证,“九招”、“九韶”、“九歌”、“九辩”、“九代”,实指一事,前面费解之事自然冰释。要之,为什么《韶》乐之作有虞舜、夏启(或夏禹)两个时代两个人呢?愚认为,《韶》乐原是我国古代文明初期的一种民间祀神祭天的乐舞,虞夏时把它作为宫廷所用的祭祀乐舞,反复奏舞九遍,以示对天地祖先的敬意,形成了“九奏”、“九成”的礼乐制度。由于最早称作“箫韶九成”,所以《九韶》当是其主要名称。随着时代的发展,其“九成”的制度形式保留,但内容屡变,于是就有诸“九”之乐舞。换句话说,《韶》乐并非虞舜一人发明,也并非虞舜一代之舞,而是自我国文明初期就开始发明,在虞夏商周四代都用并逐渐增益的宫廷乐舞。“九成”是礼乐制度的最早体现,必奏九遍,方合礼制。故极力鼓吹大舜、周公礼乐制度的孔子对其特别推崇,称其为“尽善”、“尽美”。《吕氏春秋·古乐》为此观点提供了一些证据:
“帝喾命咸墨作为声歌:九招、六列、六英。”
“帝舜乃令质修九招、六列、六英,以明帝德。”
“禹立……于是命皋陶作为夏籥九成,以昭其功。”
“殷汤即位,夏为无道,暴虐万民,侵削诸侯,不用轨度,天下患之。汤于是率六州以讨桀罪,功名大成,黔首安宁。汤乃命伊尹作为大护,歌晨露,修九招、六列,以见其善。”
“修九招”即对《韶》乐的继承和修改。继承者,九成之制也;修改者,《九辩》、《九歌》、《九代》也。“修九招”成了舜、禹、汤、伊尹等政治家们的大事,它意味着以“文”治国,以“善”感民,这在以武力取得政权之后,显然是必须采用的治国方略,孔子的“尽善尽美”真正含义也正在于此。所谓《韶》乐,其实是三代时一种代表当时礼乐制度的乐舞而已,它的起源时代可追溯至我国文明起源的初期。因此,《韶》乐之作有虞舜、夏启两个时代数个人的说法是不足为奇的。
五、《韶》乐的起源地
前已述,隋唐以后的学者是把《韶》乐和在现今韶关的韶石联系在一起的,由于舜南游在此石上奏《韶》乐,所以有了韶石、韶州的名称。其实,与《韶》乐有联系的地区不仅限于韶关,根据文献记载,至少还有下列地区。
1湖南九嶷山区
明徐宏祖《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九嶷山)二十六日……转山箫韶峰之北。盖箫韶自南而北,屏峙于斜岩之前,上分两歧,北尽即为舜陵矣。”“东与箫韶水合。其西一溪,又自应龙桥来会,三水合而胜舟,过下观,始与箫韶水别,路转东南向。”
湖南九嶷山古为苍梧,乃舜葬之地,自古以来有许多舜的传说和故事。这些故事传说往往是山水命名的源头。九嶷山九峰之一被命名为“箫韶峰”;而峰下之水也被命名为“箫韶水”,当源于此地远古的舜的传说。
2.广西桂林虞山地区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游虞山)是为薰风亭。亭四旁多镌石留题,拂而读之,始知是为虞山,乃帝舜南游之地。其下大殿为舜祠,祠后即韶音洞,其东临江即薰风亭。”
今薰风亭刻诗有明正德藩臬王骥与同僚九日登虞山一律颇可观。诗曰:“帝德重华亘古今,虞山好景乐登临。峰连大岭芙蓉秀,水接三湘苦竹深。雨过殊方沾圣泽,风来古洞想韶音。同游正值清秋节,更把茱萸酒满斟。”
韶音洞、大舜祠、虞山都与此地舜的传说和舜奏韶乐有关。“风来古洞想韶音”,是说风吹洞中发出的音响像韶乐一样。可能正因为如此,才命名为“韶音洞”。其实,粤北的韶石得名也与这种神秘的自然声响大有关系。如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五《石语》云:“韶石皆空心,窍穴相通,风入其中,大小声一时响应,箫韶遗音,犹可仿佛其一二也。”这种声响,始动于风,终成于窍,风大则余韵长鸣,风小则微微动听,变化万千,令人遐思无限。此时把这种美妙的自然声响想象为我国文化中最突出的尽善尽美的韶乐是很自然的事。但是,中国大地上的“响石”不在少数,为何独南岭周边地区的“响石”与舜奏韶乐相连?其关键在于这一地区自古以来就流传(或记录)的关于舜的传说。
这一地区舜的传说很多。突出的有下列数事:
1舜和其子叔均(又称商均)、尧子丹朱葬于苍梧(九嶷)
《山海经·海内南经》:“苍梧之山,帝舜葬于阳,帝丹朱葬于阴。”
《海内经》:“南方苍梧之丘,苍梧之渊,其中有九嶷山,舜之所葬,在长沙零陵界中。”
《大荒南经》:“赤水之东,有苍梧之野,舜与叔均之所葬也。”
2舜弟象在始兴(今韶关始兴)
《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帝王世纪》云:“舜弟象封于有鼻。”《路史·发挥·五辩帝舜冢》注云:“《幽明录》云:始兴有鼻天子冢、鼻天子城,昔人不明为何人,乃象冢也。”
《广东新语》卷十九《坟语》:“始兴县南二十里,有鼻天子冢,或以为象。”
3舜之二妃在今湖南,《楚辞》、《山海经》、《史记》等都有记载,从略。
舜作为中华文化的突出代表人物之一,其故事和传说遍布于大江南北。但关于韶乐一事,却集中在以南岭周边地区为中心的瑶族区,包括今湘南、粤北和广西东北部,而在其他地区不见,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当然,以上所据文献,都是唐以后的,可能是唐宋人因自然音响和关于舜的传说而产生的附会。但是,唐代以前南岭周边地区已有关于韶乐的传说:
《艺文类聚》卷九十引晋枣据诗曰:“有凤适南中,终日无欢娱。自怨梧桐远,行飞栖桑榆。奋迅振长翼,俯仰向天衢。箫韶逝无闻,朝阳不可须。”
此诗说“南中”的“箫韶”之音已逝,说明南中原有“箫韶”。据有关文献,南中或指云贵,或指岭南,或泛指南方地区(《中华大辞典·南中》)。既然如此,南岭地区至少在晋代就有关于“箫韶”的传说了。如果再上溯,先秦文献也有记载:
《楚辞》卷五《远游》:“泛容与而遐举兮,聊抑志而自弭。指炎神而直驰兮,吾将往乎南疑。览方外之荒忽兮,沛罔象而自浮。祝融戒而还衡兮,腾告鸾鸟迎宓妃。张《咸池》奏《承云》兮,二女御《九韶》歌。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
“南疑”汉王逸注:“过衡山而观九疑也。”“二女御《九韶》歌”,二女即舜妃娥皇、女英,《九韶》,即韶乐;二女奏韶乐时“使湘灵鼓瑟”,王逸注:“百川之神,皆谣歌也。”由此可见,在屈原所处的战国时代,楚之南国的“方外荒忽”地区已有舜奏韶乐的传说。
还有的先秦文献,直接记载了舜(或启)舞九韶的地方:
《今本竹书纪年疏证》:“帝舜有虞氏十年,帝巡狩,舞九韶于大穆之野。”
《大荒西经》:“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有人珥两青蛇,乘两龙,名曰夏后开。开上三嫔于天,得九辩与九歌以下。此天穆之野,高二千仞,开焉得始歌《九招》。”
《海外西经》:“大乐之野,夏后启于此樭九代;乘两龙,云盖三层。左手操翳,右手操环,佩玉璜。在大运山北。一曰大遗之野。”袁珂注:郭璞云:“《大荒经》云:大穆之野。”郝懿行云:“《大荒西经》作天穆之野,此注云大穆之野,《竹书》天穆、大穆二文并见。此经文又云大遗之野、大乐之野,诸文皆异,所未详。”珂案:天、大古本一字,穆、遗、乐音皆相近。
以上三种文献,都直接提到了舜(或启)舞九韶的地方,但所言名称不一。据袁珂按语,则“天”、“大”本为一字,大穆之野即天穆之野,又“穆、遗、乐音皆相近”,则大乐之野、大遗之野也即天穆之野。
天穆之野在哪里,史无载。清代学者郝懿行也云“所未详”。但《大荒西经》说是在“西南海之外,赤水之南,流沙之西”,据《大荒南经》“赤水之东,有苍梧之野,舜与叔均之所葬也”可知,湖南的苍梧(九嶷山)在赤水之东,则赤水之南必然指九嶷山南或西南一带地区,也即今粤北、粤西、云贵以东一带。经文“西南海之外”的“南海”,一般认为,当指洞庭湖,也与这种推测不谋而合。至于“流沙之西”,我们认为,流沙的方位在《山海经》中较乱,如《海内东经》:“苍梧在白玉山西南,皆在流沙西。”苍梧指九嶷,前引文献言之凿凿,则此流沙必然在今湖南的东面。然而,《海内西经》又云:“流沙出钟山,西行又南行昆仑之虚,西南入海黑水之山。”郝懿行注云:“高诱注《吕氏春秋·本味篇》云:‘流沙在敦煌郡西,八百里。’《水经》(《禹贡》山水泽地所在)云:‘流沙地在张掖居延县东北。’注云:‘流沙,沙与水流行也。’亦言出钟山,西行,极崦嵫之山,在西海郡北(今青海东北湟河之源地区)。”既然流沙方位较紊乱,证明其不能作为方位判断的根据。如果剔除“流沙之西”,则上述推测应在较大程度上反映了历史传说的事实。
南岭周边地区作为韶乐的起源地,除有文献资料记载外,还有考古资料的支持。19856月,广东省博物馆在韶关石峡遗址东区的前石峡文化层(在石峡文化层之下)的发掘中,发现了一块6人手拉手跳舞的舞蹈纹陶片,该层文化年代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据石峡文化层年代在距今4000~5000年,此层绝对年代当在距今5000年以前[2]。这是继青海大通县舞蹈彩陶盆之后记述我国原始社会舞蹈场面的又一重大发现,说明这一地区的先民早在5000年前左右就擅长舞蹈,这一地区作为韶乐起源地是顺理成章的。
六、结语
目前学界对韶乐起源及其文化影响的研究仍显得相当薄弱,究其原因,乃年代久远、史阙有间所致。本文所考,也只是诸种可能中的最有可能的一种而已。就目前的材料而言,从先秦到明清,关于韶乐起源的传说都是集中在湘南、粤北、桂东一带,中原地区虽有许多关于舜、禹、启的传说,但关于韶乐起源的传说却没有记录。春秋以后,韶乐开始流传于中原,吴公子札和孔子都先后在鲁国、齐国见到了韶乐,并为其倾倒,称其是乐舞的“观止”、“尽善矣”、“尽美矣”,从而决定了韶乐在历代封建王朝中的崇高地位。根据目前的材料,我们也只能说对中原古代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韶乐,可能原来不是中原地区的乐舞,而是南岭及其周边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乐舞。随着中原华夏族与南方百越、苗蛮各民族的文化接触和融合,它逐渐地进入中原,并融会于中原文化。南北文化接触和融合的时代和途径,在史籍中无明确的记载,但尧子丹朱在南方建立“讙头国”的传说或许能提供一些线索。
《山海经·海外南经》:“讙头国在其南,其为人人面,有翼,鸟喙,方捕鱼……或曰讙朱国。”郭璞注云:“讙兜尧臣,有罪,自投南海而死,帝(舜)怜之,使其子居南海而祠之。画亦似仙人也。”袁珂注:“据近人研究,讙头、讙兜及讙朱,皆丹朱一名之异称。郭注所谓‘讙兜尧臣’者,实丹朱尧子也,所谓‘有罪,自投南海而死’者,丹朱兵败,自以为‘有罪’,因‘自投南海而死’,盖丹朱结局之另一传说也。‘帝怜之,使其子居南海而祠之’者,丹朱妻子本随丹朱败逃南海,丹朱死后,亦居南海勿去,其后子孙繁衍成国,遂为此讙头国或讙朱国,盖赦而勿究之意也。”
尧子丹朱连接三苗,与舜争位,结果战败南逃,在南方建立了讙头国。“帝(舜)怜之,使其子居南海而祠之”,说明中原部族和南方部族在战后的和平共处。《大戴礼记·少闲》所记的舜帝南巡“南抚交趾”并非都是空穴来风。正是在这种又战又和的形势下,加速了南北双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因此,苗蛮部族集团的韶乐在帝舜时融入中原部族文明之中,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有其必然性。正如清初著名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坟语》中谈及始兴“有鼻天子冢”时所说:“其葬始兴也,或当舜南巡狩,象尝朝见于南岳,因从舜以至曲江、始兴之间,象薨,即葬于其地欤?……舜放讙兜(即讙头)崇山以变南蛮,考《书疏》:崇山在衡岭(衡山、南岭)之间,与有鼻不远。南蛮风俗于变为中华,意象必有力焉。南裔之人,为之建祠庙、守丘墓,必不偶然。”
由此我们可以推测:中原文化与苗蛮文化的接触与融合自我国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开始了。换句话说,韶乐作为苗蛮文化,在传说的五帝时代就汇入了中原文化是完全有可能的,不然的话,无以解释韶乐起源的传说集中在苗蛮地区而其又是中原礼乐制度的核心内容之间的矛盾。
如果上述推测不误,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十分有意义的结论:中华文明在起源时期,就已经融会了南方南岭周边地区的上古文化因素,而不是像通常所认为的那样,中华早期文明只是中原各民族的文化结晶。韶乐作为苗蛮、百越地区的远古文化之一,早就加入了中原的上古文化组合之中,并对其以后礼乐制度的形成和“文治”民本主义思想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
注释:
[1]王福根、闫水村:《齐国韶乐蠡测》,《淄博学院学报》1999年第3期。
[2]曲江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曲江县志》,中华书局,1999年。
(《史学月刊》2004年第3期)

( l! G- ^0 f8 Y& b8 B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11-27 23:4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