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都”蒲坂及其“德”政思想探讨 曹定云 一、舜之生平及摄政时间 舜是我国古代传说时代重要的历史人物,是我国原始公社制社会末期华夏集团部落联盟首领之一。《帝王世纪》:“帝舜有虞氏,姚姓也。目重瞳,故名重华。字都君,有圣德。”《路史》云:“瞳重曜,故曰舜。”《史记·五帝本纪》索隐引皇甫谧云:“舜母名握登,生舜于姚墟,因姓姚氏也。”有虞氏本妫姓,而史载却又言舜姚姓,此舜史之疑团也。对此疑团,有学者提出:舜本是其母握登未婚而孕,生于姚墟故姓姚,生父已无从考究;后其母握登远嫁于有虞氏瞽叟,舜随母前往,瞽叟实为舜之继父。此说合乎情理,对瞽叟与舜之间后来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情,亦可作出合理的解释,应近于历史之真实。 《孟子·离娄下》:“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这里所谓“东夷之人”,主要是从舜之出生地域说的。舜在继父家长大,其母早死,瞽叟更娶后妻,后母生象,瞽叟偏爱象。瞽叟、后母和弟象对舜之态度均不好,时常虐待。《史记·五帝本纪》:“舜父瞽叟顽,母嚚,弟象傲,皆欲杀舜。”但舜对父母之迫害采取躲避、忍耐,事过之后,仍尽子之孝道。因此,舜在有虞氏部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为他日后取得有虞氏部落首领地位奠定了基础。 《史记·五帝本纪》载:“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五十摄行天下事,年五十八尧崩,年六十一代尧践位。”尧举之、摄行天下事、践帝位,是舜一生中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而“年二十以孝闻”,则是舜一生事业发展的基础。关于舜之生平,过去史籍记载存有矛盾:《史记集解》引皇甫谧云:“舜以尧之二十年甲子生,三十一年甲午征用,七十九年壬午即真,百岁癸卯崩。”这一解说,与前引《史记·五帝本纪》所载明显不合。为简明起见,今列之对比如下:
- q- u7 X6 A3 ~+ X9 M9 s5 q
. j5 f) @2 e' K从上面对比中可以看出,皇甫谧解说明显有误:舜既生于尧立21年甲子,则舜30岁被尧举之年当是尧立51年甲午,而非31年甲午;舜58岁时尧崩,此年应是尧立79年壬戌,而非79年壬午;“百岁癸卯崩”指的是舜年寿,与尧年无涉。因此,舜一生中三个最重要阶段的起始点是:尧立51年甲午征用;尧立71年甲寅摄行天下事;尧立79年壬戌尧崩,舜实际上已行使部落联盟首领职权;三年丧毕,舜于61岁时(乙丑)正式就任部落联盟首领。 皇甫氏错误解说的根源,仍在于司马迁,他在记述尧舜生平时,前后明显不一。《史记·五帝本纪》在记述尧时云:“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于天,尧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对比不难看出,尧本立51年得舜,变成“尧立七十年得舜”;尧本立71年令舜摄行天下事,变为“尧立90年(70+20)令舜摄行天下事,整整多出19年。尧本在位79年,现在变成了在位98年(79+19)。故《集解》徐广曰:“尧在位凡九十八年。”《正义》皇甫谧云:“尧即位九十八年,……凡年百一十七岁。”为了拉长尧在位之时间,故皇甫氏在上面的注解中,将尧崩年之“干支”向后挪移20年,即“壬戌即真”变成了“壬午即真”。这很可能是错误之真相。 古代生存条件十分恶劣,人之寿命较现在为短。俗语云:“人生七十古来稀”,基本近于事实。长寿者不是没有,但非常稀少。以尧在位98年,活117岁,实在难以想象。因此,皇甫氏这一解说之错误是非常明显的,是不可取的。 二、舜都蒲坂考辨 舜在协助尧处理部落联盟内部事务的初期,只能在尧的政治中心进行。尧号陶唐氏,“都”平阳,即今山西临汾。(《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引皇甫谧云:“尧都平阳,于《诗》为唐国。”《帝王世纪》:“帝尧始封于唐,又徙晋阳,及为天子,都平阳。”)徐旭生云:“其说不确。平阳、晋阳本为一地。而当日是部落社会末期,尧舜还只是部落联盟首长,虽然国家雏型在望,仍无即天子位的事实,就不可能有“迁都”后果。” 舜在摄行天下事时,建有自己的政治中心,即舜“都”《史记·五帝本纪》集解引皇甫谧云:“舜所都,或言蒲坂,或言平阳,或言潘。潘,今上谷也。”《正义》引《括地志》云:“平阳,今晋州城是也。潘,今妫州城是也。蒲坂,今蒲州南二里河东县蒲坂故城是也。”平阳即今山西临汾,是尧所都,舜在处理政务的初期,自然在平阳。妫州城,在今河北涿鹿保岱乡,是原有虞氏部落之聚邑,舜为有虞氏部落首领时,曾在此经营,处理部落内事务。蒲坂,即今山西永济市西蒲州镇,这是舜摄行天下事后所建立的政治中心。平阳,是尧所建,潘和蒲坂是舜所建。潘建于摄行天下事之间,而蒲坂建于摄行天下事之后。所以蒲坂是真正意义上的舜“都”。 由于舜都蒲坂(今蒲州镇),故这里留下了与舜有关的遗踪。《宋永初山川记》云:“蒲坂城中有虞庙,城外有舜宅及二妃坛。”《史记·五帝本纪》:“舜饬下二女于妫汭。”《索隐》皇甫谧云:“妫水在河东虞(乡)县历山西。汭,水崖也,犹洛汭、渭汭也。”(《括地志》:“妫水源出蒲州河东南山。”此“蒲州河东东南山”,即雷首山,亦即中条山。) 舜摄行天下事后,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他将有虞氏(大部)迁至舜都附近。由此,原妫姓有虞氏部落之有关地名也带到了这里。《尧典》:“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此“虞”在哪里?《水经注》:“河水东过大阳县南。”《注》云:“桥北有虞原,原上道东有虞城,尧妻舜以嫔于虞者也。” 河东大阳县即今山西平陆县。这里又有“历山”、“雷泽”之名。 (《括地志》:“蒲州河东县雷首山,一名中条山,亦名历山,亦名首阳山……”)“雷首山”下的沼泽,当可名雷泽,应即今永济市西的张阳池,古称晋兴泽。此地西距黄河不远,或耕或渔或陶,都在晋南一地。”因此,山西南部的运城、平陆、解州、虞乡、永济一带,实为有虞氏的故土。这里留下了“虞原”、“历山”、“雷泽”、“妫汭”等地名,均是由于有虞氏部落迁居此地的结果。 这里自古称“虞”,史籍有载。反映西周史实的《穆天子传》云:“乙酉,天子(按:周穆王)西绝研磴,乃遂西南,戊子至于盐(按:即今盐湖)。己丑,天子南登于薄山巅岭之磴,乃宿于虞。”“古虞城在今张店原上。巅岭磴即今青石槽,古虞坂也。” 三、舜以“德”治天下 舜在童年和青年时期,受尽欺凌,生活十分艰辛。《史记·五帝本纪》:“帝父瞽叟而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象傲,瞽叟爱后妻子。常欲杀舜,舜避逃。及有小过则受罪。顺事父及后母弟,日以笃谨,匪有懈。”尽管瞽叟及后母对舜进行虐待,但舜不记仇恨,仍尽孝道,“欲杀,不可得;其求,常在侧”。故舜20岁时,“以孝闻天下”。此时,尧要选“接班人”,问手下大臣,选谁比较好?“众皆谓于尧曰:‘有矜(按:贤者)在民间,曰虞舜。’尧曰:‘然,朕闻之,其何如?’岳曰:‘盲者子。父顽,母嚚,弟傲,能和以孝,烝烝治,不至奸。’尧曰:‘吾其试哉。’于是妻之二女。”(《史记·五帝本纪》)可见,青年时代的舜是以“孝”之美德,赢得了尧的信任。在舜30岁的时候,被尧举之,协助尧处理部落联盟内部事务。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部落联盟首领助理。 尧虽然选定舜作为“接班人”,但对舜的观察和考察仍在继续进行。此中有几件事是非常重要的。 1.尧赐舜二女之后,瞽叟、后母和弟象更加加紧了对舜的迫害。他们先后设计了两个阴谋:第一,让舜去打扫仓库,在舜打扫时,乘机放火烧死舜;第二,让舜去挖井,在挖到一定深度时,从上面填土活埋舜。这两个阴谋,在尧之二女(舜妃)的帮助下,均未得逞。《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通志》云:“瞽叟使舜涂廪,舜告尧二女,女曰:‘时其焚汝,鹊汝衣裳,鸟工往。’舜既廪,得免也。”这就是说,当瞽叟他们放火时,舜穿上尧女做的鹊羽衣服,像鸟一样飞翔而下,逃脱了。至于第二个阴谋,舜也告诉了二妃。二妃告舜:须同时挖两个井,半途中要集中力量挖一只井,并暗中挖一横道通入另一只井。《史记·五帝本纪》载:“舜既入深,瞽叟和象其下土实井,舜从匿孔中出,去。”这就是说,当瞽叟和象在井上填土时,舜通过横道,从另一口井中出来,从而逃脱。这两次,舜都是死里逃生,放在一般人头上,是无法忍受的。但舜都忍受了。当他的弟弟象自以为阴谋得逞,住进了他的宫室,操着他的琴洋洋得意的时候,正好被进去的舜撞见,象愕然回首,不知所措,假惺惺地说:“我思舜正郁陶。”舜却很平静地说:“然,尔其庶矣!”事后,舜仍孝敬瞽叟,谨爱象弟,足见其胸怀宽大,品德高尚。此事传到尧那里,受到尧的高度评价。这种大智大德,为舜摄政奠定了思想基础。 2.尧对舜“试五典百官”。《尚书·尧典》载:“慎徽五典,五典克从。纳于百揆,百揆时叙。宾于四门,四门穆穆。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所谓“五典”,就是“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美德,尧让舜去推行这五种美德,使部落居民都能从此指导自己的行动。所谓“百揆”,就是管理各行各业的百官。“百揆时叙”,就是舜统领这些百官,他们都能服从命令,使百业振兴。“宾于四门,四门穆穆”,就是舜接待四方来朝的部落首领,使他们都能和睦相处。“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就是尧将舜置于大山密林深处,接受狂风暴雨的考验,而舜在这种环境中,仍不迷失方向。通过这一系列考验,证明舜确实是一位难得的治国之才,故在舜50岁的时候,尧正式让舜摄行天下事。按照现在的说法,舜此时就是“代理联盟首领”。 3.舜逐“四凶”,用“十六相”。舜摄政后,其主要反对者是兜(一说浑敦)、穷奇、梼杌、饕餮。此四人分别是黄帝、少昊、颛顼、缙云氏后裔,当时称之为“四凶”。舜为巩固其地位,以“四顽”罪上奏于尧,分别将他们逐放到东西南北四夷之地。与此同时,舜又重用忠实、能干的“八恺”和“八元”。《左传·文公十八年》季文子说:高阳氏有才子八人,号称“八恺”;高辛氏有才子八人,号称“八元”。这十六人尧未举用。而舜用“八恺”,使主管后土,地平无成;举用“八元”,使主管教化。“八恺”就是苍舒、敳、梼戭、大临、尨降、庭坚、仲容、叔达;“八元”就是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他们实际上是十六个氏族的首领。舜用这些人,坚持以“德”为标准,爱憎分明。 4.舜以“谦让”精神,正确处理部落间的纠纷。舜摄政期间,部落之间,尤其是炎黄集团与东夷集团部落之间,常因经济利益发生冲突。缓解和化解这些冲突,成为联盟内部的一件大事。每逢此事,舜总是亲临前往。《韩非子·难一》:“历山之农者侵畔,舜往耕焉,期年,甽亩正;河滨之渔者争坻,舜往渔焉,期年而让长;东夷之陶者苦窳,期年而器牢。”《史记·五帝本纪》亦云:“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上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由于舜以“谦让”精神,正确处理了这些纠纷,使部落间和睦相处,生产发展。“一年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5.舜以“德”感化三苗。三苗是尧舜时期南方的一大部落群体,又称南蛮。《战国策·魏策》吴起说:“三苗之居,左彭蠡之波,右有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此“衡山”非今日湖南之衡山,而应是安徽之霍山,在今安徽六安县境。由此可见,三苗的活动地域,主要在湖南、湖北、江西及安徽、河南南部。尧舜时期,三苗也曾加入华夏部落联盟,但对联盟的态度仍不够真实。时叛时离,经常捣乱。因此,尧时就对抗三苗采取过军事行动,以图制服三苗。《淮南子·原道训》:“尧战于丹水之浦,以服南蛮。”丹水即今丹江,发源于陕西商洛地区。尧征伐三苗,使其南迁,但并未取得预期的效果。 舜摄政后,三苗仍不服。舜改尧时的老办法,不用军事手段,而是施之以“德”教,感化苗民。《吕氏春秋·上德》:“三苗不服,禹请攻之,舜曰:‘以德可也。’行德三年,而三苗服。”《淮南子·齐务训》:“当舜之时,有苗不服,于是舜修政偃兵,执干戚而舞之。”《淮南子·原道训》亦云:“‘舜’能理三苗,朝羽民,徙裸国,纳肃慎,未发号令而移风俗。”《吕氏春秋·召类》:“舜却三苗,更易其俗。”可见,舜推行“德”教,采取安抚和教化的手段,提高苗民素质,改变苗民风俗,使其感服中原华夏集团,加速其民族融合过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由于舜推行“德”政,于其内政治清明,部落团结一致,生产发展;于其外和睦相处,四方来朝,共拥尧舜盟主地位。《尸子》云:“舜南面而治天下,天下太平,调于玉烛,息于永风,食于膏火,欲于醴泉。”《吕氏春秋》亦云:“其遇时也,登为天子,贤士归之,万民誉之。丈夫女子,振振殷殷,无不戴说。”可见,舜之“德”政取得了成功,促进了华夏部落联盟的壮大和发展。 四、尧舜“禅让”试析 舜50岁时,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让其摄行天下事。舜58岁时,尧崩,舜曾主动让权于丹朱。《史记·五帝本纪》:“舜摄政八年而尧崩。三年丧毕,让丹朱,天下归舜。”《孟子·万章》云:“尧崩,三年丧毕,舜避尧子于南河之南(按:即今山东鄄城西北)。天下诸侯朝觐者,不之尧子而之舜;讼狱者,不之尧子而之舜;讴歌者,不讴歌尧之子而之舜。”出现这种情况,舜心中高兴,曰:“天也”,“夫而后之中国践天子位焉,是为帝舜”(《史记·五帝本纪》)。这就是有名的“尧舜禅让”,一直被儒家经典所推崇,并流传至今。 尧舜“禅让”之事,发生在我国原始公社制末期,国家形成的前夕。此时,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已经形成,部落联盟首领这个位置,既有“权”,也有“利”。因此,部落联盟首领之更替,不可能“风平浪静”,而一定会充满着矛盾和斗争。舜对此似乎有准备,因而事先采取了一些相应的措施。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广交朋友,争取联盟内各部落长的支持。舜除了重用“八恺”、“八元”之外,还争取到其他的贤者。《尸子》云:“舜事亲养兄,为天下法,其游也,得六人,曰雄陶、方回、续牙、白阳、东不识、秦不空,皆一国之贤者。”《鲁连子》云:“舜耕历山而友益(伯益),陶于河滨而友禹。”这些人都是当时各部落的首领。舜取得他们的支持,在部落联盟内部就站稳了脚跟,为顺利接过权力打下了基础。 2.借助尧,诛鲧和共工。舜代尧摄政,其内部的主要反对者是鲧和共工。《韩非子·外储》云:“尧欲传天下舜,鲧谏曰:不祥哉,孰以天下而传之匹夫手!尧不听,举兵而诛杀鲧于羽山之郊。共工又谏曰:孰以天下而传之匹夫乎!尧不听,又举兵诛杀共工于幽都。”《吕氏春秋·行论》也有类似的记载:“尧以天下让舜,鲧为诸侯,怒于尧曰:‘得天之道者为帝,得地之道者为三公。今我得地之道,而不以我为三公’,以尧为失论。怒甚猛兽。欲以为乱。……召之不来,仿佯于野以患常。舜于是殛之于羽山。”鲧和共工的诛灭为舜取得权力铺平了道路。 3.囚尧,并偃塞丹朱。舜欲取代尧成为部落联盟首领,最主要的反对者就是尧的儿子丹朱。尧是丹朱之父,当权力真要完全交给舜时,尧可能有所犹豫。史籍载“尧老年德衰”,很可能是指这件事。为了排除这一干扰,舜不得不将尧“软禁”起来,同时将丹朱看管起来。《汲冢周书》云:“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竹书》云:“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史记正义》引《括地志》云:“故尧城(按:即囚处)在濮州鄄城县东北十五里。”据此,有两个“囚尧处”:很可能是先囚尧于平阳,后又移至濮州尧城。至于丹朱,更是严加看管。《史记·五帝本纪》正义引《竹书》云:“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得父子相见。”“偃朱故城”,在鄄城县西北十五里。在这场权力交替的斗争中,舜对尧和丹朱都采取了措施,剥夺了他们的行动自由。由此看来,这场权力交替过程中的斗争还异常激烈。 尧舜禅让,一直被儒家经典所颂扬。但在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已经形成的原始公社制末期,真正的“禅让”,只不过是一种美好的传说而已;“禅让”的后面实际上充满着斗争。舜之所以能取得权力,一方面是靠他多年的“德”政和威望;另一方面,也是充分运用他手中的权力和武力。诛鲧和共工、囚尧和偃塞丹朱,没有实力和武力作后盾是不行的。舜与丹朱的这场斗争,是我国原始公社制末期,国家形成前夕的一场争夺权力的斗争:舜代表的是一种原始的公有制,丹朱代表的是新产生的私有制。斗争的结局是舜战胜了丹朱。但就历史而言,这只是暂时的胜利,斗争尚未结束。当历史发展到禹的时代,“禅让”之制宣告结束。禹的儿子启依靠势力夺取了政权,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的“家天下”,揭开了中国历史上阶级社会的新一页。 虞舜应是中国历史上实在的人物,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人物。他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作出过杰出的贡献。他所推行的“五典”、“谦让精神”,以“德”治国的思想,都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一定要弘扬这些精神,让其发扬光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虞舜文化研究集》,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年)
; c! T1 s ^. I)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