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晋文化与山西旅游 王春元 一、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表现。在以文物为主要依托的山西旅游尤其如此。山西从北到南的旅游景区大部分依托文物:云冈石窟、悬空寺、五台山、晋祠、应县木塔、平遥古城、绵山、关帝庙等。山西十大景区中除了壶口瀑布、管涔山之外全部以文物为依托。充分地挖掘它的文化内涵,不仅对晋文化,而且对中华五千年文化的展示都很有意义。山西旅游的主调是文化,文化的主调是历史,历史的主调是古老,古老的历史文化形成山西旅游的特色。 二、山西也有很多很好的自然风光,它与南方一些地方自然风光的不同之处是,每一个地方都有悠久的历史或美丽的传说,可以称之为民俗文化,这是山西自然风光的一大特色。比如黄河风光,到处都有大禹治水的故事,太行风光,王莽岭有王莽与刘秀的故事,百里水乡也有大禹的故事,历山是舜王的故事……比起杭州千岛湖等景区,山西更有耐人寻味的地方。山西自然风光的文化特色与文物景观古老的历史文化特色相辅相承,对发展山西特色的大旅游具有极大的吸引力。 三、旅游发展规律是越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外出旅游的人越多。发达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的1/3来自于休闲业,国民收入的1/3和时间的1/3用于休闲。外国人看中国不是看现代化,而是看中国古老文明,山西的文物旅游资源正符合他们的要求。在中国,目前旅游的主体是城市,城里人主要在发达地区,发达地区的城里人旅游也不是看现代化,而是看古老、原始、民俗,山西的旅游资源也适合他们的胃口。所以山西旅游这几年发展态势不错就是这个原因。 四、是文化不一定都是旅游景观。山西的文化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化,尤其有几个突出点是其他省所没有的:一是西侯渡文化把中国有人类的历史推进了100万年。二是尧舜禹建都山西,作为那个时期活动的中心。三是春秋争霸晋为先,战国七雄有其三。四是北魏建都大同,李世民起兵太原。五是晋商的崛起。三晋文化应该把这个突出点表现出来,也尽可能体现在旅游上。如开发尧都、尧舜禹的遗迹、晋国遗址、北魏都城遗址、唐李世民遗址等。 五、称山西文化为晋文化,是个地域概念,也是个历史概念,以往突出的是春秋战国,三家分晋的这一段。西侯渡文化属于人类起源部分,尚不是文明概念。唐文化主要在长安一带,魏都前期是大同,后期是洛阳。晋商很突出,属徽帮、湖帮三帮之一。在山西都有特色,应该很好研究和开发。山西尤其应该突出的是尧舜禹。尧舜禹过去属传说人物,陶寺古墓群和下靳古墓群的发掘证实了它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历史时代。特别是去年“尧舜古城”的发现,证实尧舜时代国家已具雏形,把中国有国家的历史向前推进了1000多年。这个发现,使中国5000年历史有了标志,如同埃及金字塔一样,成为华夏文明的象征,意义十分重大。如果将来成为旅行景点,定比秦始皇兵马俑更加震撼世界。尧是中国的国祖,“中国”之称来自于尧。尧是炎黄子孙的始祖,尧是黄帝第五代孙,炎帝第十代孙,炎黄血脉尧集于一身。在陶寺遗址发掘中首次发现烧制的陶盘——龙盘。“龙的传人”称谓由此而来。华夏文化的植根在晋南,这是史学界比较一致的认识,主要指尧舜禹,尧是华夏文明的初祖。尧的精神是古朴的民主(尧舜禅让,设诽谤木,建大臣议事制度)和古朴的科学(治水、开凿水井,制定历法)精神,应大力提倡。山东唱孔子戏,陕西唱秦始皇戏,湖南唱炎帝戏,山西应唱尧舜禹这台戏,比孔子、秦始皇、炎帝更有意义,更有影响力。“三晋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小板块,只能与齐鲁文化、楚文化等齐名。如果突出尧舜禹,就有了立体感,“三晋文化”就更高地站起来了。 六、山西旅游与晋文化的结合主要从四方面考虑:一是挖掘现有文物景区的文化内涵。二是社会文化、民俗文化进入旅游。三是开发自然景区与文物景区配套,改变“天天看庙”的状况,满足休闲观光的大多数人需要。四是自然景区也应赋予一定文化内涵,以不同于南方的自然景区。 七、从山西旅游总体文化包装上要研究山西旅游定位和旅游形象策划:三块文化的定位概括了山西主要文化特色,是个基础,但散一点,不好介绍,不好形成概念。现在有“五千年文明看山西”说法,应该说概括了山西文化特色,据说因为连带了一千年、三千年,周边的河南、陕西有点争议。也有“北京西花园”的说法,没有突出山西文化特色,而且山西缺的是水,少的是树,多的是煤,严重的是污染,“花园”之称有点勉强。但“北京西”是对的,是有新意的,把两者结合一下,各取其长,否其短,是否可以称之为“京西历史文化长廊”或“北京西郊的文化长廊”。“北京西郊”——表明近。京太高速三小时车程。大同、太原、长治、运城机场开通,都只1小时,实际距离很近。意念上要拉近,山西现在客源50%来自于京津冀。北京每年海外游客300多万人,如果把北京游客1/3拉到山西,是100万,就增加400%。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北京将成为世界性的中心城市,外国旅游者到中国主要是看历史文化,不是看现代化,山西将来的海外游客也要靠北京。北京与山西的经济也是互补性的,煤、电等粗产品都进入北京周围或从天津转南方、海外。连北京的用水也部分来自于山西,北部的植树也是营造北京防护林。文化、科技、教育、信息主要来自于北京。目前中国两大河流:西部大开发与东部现代化。山西曾有不是东不是西,不是东西的抱怨,实际是一种彷徨。其实西部经济与我们同是资源性开发,没有互补性,向东靠才能借力发展自己。参与到环渤海经济圈去,不仅对旅游,而且对整个山西经济发展,都是明智的战略选择。“历史文化”——是山西旅游的特色,山西也有自然风光,而且很美,如黄河风光,太行风光,但不是主调。历史文化抓住了主要特色。“长廊”——山西是长条地理形状,从南到北是个长条,到处都有历史文化,是个长廊,是幅长卷。长廊南从尧舜禹起,晋国遗址,晋商文化,官宅古堡,唐文化,北魏文化,佛教文化各具特色,没有重叠。如果能科学地定位,精心包装,把旗帜打出去,对树立山西新形象很有利。现在各省都在征集旅游形象语:山东是“走进孔子,放舟青岛”,云南是“七彩云南”——“奇山异水,民族风情”,大连是“烂漫之都”,浙江是“水的故乡”。山西应尽快研究征集定下来。 八、策划旅行大线路。山西旅行在国际上没有位置,经过资源整合之后山西应尽快与北京、河南、陕西联系,研究策划“北京—山西—河南—陕西”“中国历史文化旅行黄金通道”,成为国家和国际的旅行线路,以北京、西安两头带中间,由国家、国际来宣传山西。 九、改革旅行企业。以社会资金注入的方式改革现有景区管理体制,逐步形成企业管理。旅行社与酒店要主动与全国和国际的大集团联合,借助大集团增加客源,提高管理水平,增强资金注入能力,改变现有运作机制。 十、应策划大的旅游文化宣传。比如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演火了乔家大院,《康熙王朝》又炒红了皇城相府。有人想搞一部《太原公子李世民》的影视片,通过李世民在太原起家,把山西主要景区都表现出来,应当是个好想法,需要组织。山西旅游文化的宣传物不少,但高层次的东西不多,成系统的东西不多,适合游客需要的东西不多,主要是缺乏统一研究,统一组织。有人说山西旅游是一流的资源,二流的研究,三流的策划,四流的宣传,是有道理的。应该十分注重研究工作,而且要有组织地去进行。 十一、山西目前研究旅游的、关心旅游的人很多,但缺乏统一组织。应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牵头,搞一个组织来指导山西旅游的发展,协调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与表现,协调旅游带动经济社会的发展。 十二、山西旅游恰逢千载难逢的良好机遇,建设文化大省、旅游大省大有希望。加入世贸、申奥成功,中国更有吸引力,海外游客越来越多:中国政局稳定,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支付能力提高,休闲时间增加,旅游越来越成为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这是大形势,是“天时”。山西有古老文化这个旅游资源,而且很具特色,最能吸引海外游人和国内城市游人。山西处于北京近郊,距最大的客源市场较近。这是“地利”。省委、省政府对旅游很重视,从调产的七个潜力产业之一到“十五”计划的八大重点产业,再到“1311”工程的四分天下有其一,认识越来越高,支持力度越来越大。基层干部群众发展旅游积极性从来没有现在这样高涨。这是“人和”。“天时、地利、人和”俱备,只要工作做得好,提前3~4年完成旅游规划2010年的任务,旅游总收入相当于省内生产总值的8%,大有希望。也就是说到2006年或到2007年,旅游将成为我省的支柱产业。 (《晋阳学刊》2002年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