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8283|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后秦先皇「姚弋仲」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6-24 08:34: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姚弋仲(公元280年一352年)十六国时羌族首领,原籍南安赤亭(今陇西)人。西晋永嘉六年(公元312年),其率本部落众数万,自称护羌校尉、雍州刺史、扶风公,邑于陇上。弋仲系姚苌之父。东晋明帝太守元年(公元323年)先后投靠赵,屡立战功,拜姚为行安西将军、六夷大都督、豫州刺史。东晋咸和八年(公元333年)率部众迁于清河之滠头,后赵王石泓拜为奋武将军、西羌大都督,封平襄县。后赵亡归晋,东晋永和七年(公元351年)封为使持节六夷大都督、大单于、高陵郡公。有42子,随其南征北战于甘肃、陕西、河南、河北、山西、山东、江苏、安徽一带,为建立后秦基业打下基础。其灵枢为前奏苻生所得,以王礼葬于冀之狐槃(新兴镇姚谢家坪)。后,子姚苌称帝,都长安,追谥父为帝,庙号始祖,墓为高陵,“置园邑五百家护陵。”1989年4月,甘谷县政府公布该古墓葬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墓在姚庄村北一长60米、宽45米的沟地里,四周为居民宅院所围,北距散渡河200米,南距甘大公路100米,墓冢于1958年平地时挖掉,现地表有塌陷现象,墓室结构不明。传现姚庄和姚家山姚姓村民系当年所留500名守墓人之后裔。
& E8 a" u* q! {9 M0 {/ Q
# L' J! |% C( P6 J4 G6 X0 B/ d  姚苌是十六国时后秦政权建立者。据《天水历史文化丛书·陇上明珠》载:姚苌及其子姚兴“羌族,伏羌(今甘谷县人)。”其兄姚襄死后,率部归附前奏苻坚,任扬武将军,后任陇东、武都、武威等地太守、刺史、步兵校尉,受封益都侯。因屡有战功,淝水之战时,迁任龙骧将军,督益梁诸州军事。苻坚败后,姚苌被西州豪族推为盟主,独立。东晋太元九年(公元384年),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万年秦王,年号白雀。东晋太元十一年(公元386年),在长安称帝,帝号太祖,改元建初,国号大秦,史称后秦。姚苌称帝后,修德政,布惠化,省费用,以救时弊,发展经济文化事业,颇受称道,是少数民族(羌族)史上的杰出人物。据《甘谷县志》载:“太元十一元(公元386年)秋8月,后秦姚硕德,自陇上称征西将军,因响应姚苌起兵,聚众于冀,与前秦秦州刺史王统相持。9月王统以秦州降于后秦,后秦以姚硕德为使持节、秦州刺史,镇上邽,都督陇右诸军事,属冀城。太元十四年(公元389年),后秦王姚苌使姚刑奴守冀城。同年,仇池杨定攻克陇、冀,斩姚苌,拘姚邢奴,自称秦州牧,领冀城。”姚苌死后子姚兴继位,灭前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80 天

连续签到: 9 天

[LV.6]五品郎中

2#
发表于 2011-5-7 15:17:34 | 只看该作者
好资料,学习了

签到天数: 6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3#
发表于 2011-12-17 10:05:40 | 只看该作者
摘自百度---源自[野史乱弹] :(有信度有多高?)
  E3 ]- ]  H+ F8 v8 Z& U% s# P" t1 r
, ?7 ^. J! ~4 @1 ~( l 姚氏家谱
4 \% x5 N. Y1 ]5 X0 m0 f* l  后秦政权的建立还得追溯到姚戈仲这位元老,姚戈仲是何许人也?我们先来简单理清下其家谱。姚戈仲的父亲是姚柯迴,姚柯迴是魏蜀时期的羌人酋豪,在魏蜀末年,曾帮助魏军攻打蜀将姜维,魏灭蜀后姚柯回正式被朝廷封为绥戎校尉、镇西将军、西羌都督等职。而姚柯迴乃羌人酋豪迁那的玄孙,也就是说迁那是姚柯迴爷爷的爷爷的爸爸,也就是在东汉时期,羌汉之间的战争愈演愈烈之际,迁那率其种人内附,内附的原因现已不可考,在这个时期,迁那的内附必然会得到东汉王朝的嘉奖啊,于是封迁那为冠军将军、西羌校尉、归顺王, 安置于南安赤亭, 南安赤亭也就是今天的甘肃省陇西县附近,迁那的内附可以说是其后代在中原扎根深犁的关键,为姚氏家族后来在汉地的发展争取到了一亩半分田。迁那上溯十代,也就是他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就是填虞,史书上对填虞其人记载较少,在东汉中元年间(56—57年)“冦扰西州”一事与之有关,但是为东汉的马武所败。填虞乃滇良三世孙,滇良乃烧当四世孙,从烧当到滇良这几代人,烧当部落一直居住在大允谷,也就是今天的青海省贵德县,当时的烧当部落不仅在人数上不能和附近的先零部落和卑湳部落相比,在经济上更是不能望其项背,可谓“种小人贫”。 滇良父子看在眼里,痛在心理,总不能始终受欺负吧,于是开始了图强之路,找准时机,率领种人、附落以及诸杂种,袭击了先零、卑湳两部落,把他们赶出了大榆谷,从此,烧当部落走上了强盛之路,所以自建武以来,羌族部落与中央王朝的对抗往往是从烧当部落开始的。烧当部落的崛起也算是一次部落的复兴吧,为什么说是复兴呢,这又不得不再往前追溯了,烧当就是战国时期研的十三世孙,那么烧当也就是战国时期研种羌的直系后代了,《后汉书•西羌传》有记载:“研至豪健,故羌中号其后为研种。”到烧当时:“复豪健,其子孙更以烧当为种号。”研的父亲叫忍,忍得父亲叫卬,卬的祖爷便是西羌传里面所记载的羌人最早的领袖无戈爰剑了。部落的族谱基本脉络就是这样的,简单列举一下世系:无戈爰剑——卬(无戈爰剑从孙)——忍——研——烧当(研的十三世孙)——滇良(烧当四世孙)——滇吾——填虞(烧当的七世孙)——迁那(填虞的九世孙)——姚柯迴(迁那玄孙)——姚戈仲——姚襄——姚苌(姚襄弟)——姚兴——……可见,姚氏家族是无戈爰剑的直系后代,虽然其种族部落居住地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由青海到甘肃再到陕西,但是由于羌族的种姓家支制度,使得姚氏之先祖世代为羌酋,当然姚戈仲也不例外,姚戈仲在“永嘉之乱”时率其种人从甘肃迁徙到榆眉,今天的陕西省千阳县附近,迁徙过程中,“随之者数万”,于是姚戈仲自称护羌校尉、雍州刺史、扶风公,其统领的人数不仅大增,在构成方面也是多方面的,不仅有羌人,还有汉人和其他族 。当然其力量也在不断地增强。! v& z4 h& r6 s" f3 @/ T5 b
  姚戈仲父子的创业史9 }3 w& ]' E# U/ ]6 o$ ?
  姚戈仲进入关中后,归附了当时的前赵,前赵给姚戈仲封公分地,(平西将军、平襄公,邑于陇上)后赵灭前赵后,后赵石季龙很是欣赏姚戈仲的才能,并委以重任,“以戈仲行安西将军、六夷左都督” 后赵如前代一样采取大量迁徙氐羌的政策,秦陇地区的氐羌再一次东迁,其目的是,一方面为了补充中原地区的人力和兵源,另一方面是为了分化瓦解氐羌的叛乱。其中羌族的集木且等部落,原分布于甘肃、青海境内黄河以西地区,在咸和四年(329年),石虎夺取秦陇后,于是就将这部分羌人部落与氐人共15万落迁至今河北地区。 接着,姚戈仲和符洪等建议“徙秦、雍豪杰于关东”, 姚戈仲、符洪也主动请缨东迁,氐酋符洪迁徙到了河南,居枋头;羌酋姚戈仲为奋武将军、西羌大都尉,率众数万徙居清河之滠头,即今天的山东临清。
* F. d0 o, R  c1 s" X5 m: {8 j  建武十四年,即公元348年,这一年后赵发生了一件关乎后赵存亡的大事,爆发了一次大规模的军事哗变,即著名的“梁犊起义”,当时的太子石宣被石虎所杀,太子的东宫卫士十余万人也被谪戍凉州,途中受尽虐待。行至雍城(今陕西风翔南)时,在梁犊的率领下举行起义,梁犊自称为“晋征东大将军”,起义军一路攻郡县,杀长吏,出潼关,入洛阳,声势是相当的浩大,当时后赵的掌权者石季龙为之大震,于是驰招姚戈仲,姚戈仲率其部众八千余人到当时的后赵首都襄国(今河北邢台),姚戈仲对石季龙说:“犊等……残贼,此成擒耳。老羌请效死前锋。”石季龙为姚戈仲的忠心所震撼,于是再授姚戈仲使持节、侍中、征西大将军,并赐以铠马。姚戈仲贯甲跨马于庭中,策马南驰,不辞而出,遂灭梁犊。可以说姚戈仲对后赵忠心还是值得肯定的,为后赵政权的稳固立下了汗马功劳,后赵当然对其重用,甚至特许姚戈仲“加剑履上殿,入朝不趋”,并进封平西郡公,这期间,姚戈仲自己的势力也在不断得到膨胀。 . G; u9 p3 H2 |+ d4 P, o: G* y/ T! L
  姚戈仲虽身在后赵却心怀东晋他常常告诫其子女:“吾本以晋室大乱,石氏待吾厚,故欲讨其贼臣以报其德。今……中原无主,自古以来未有戎狄作天子者。我死,汝便归晋,当竭尽臣节,无为不义之事。” 从对子女的告诫中,不仅可以看出姚戈仲的操节,以忠报德、忠心不贰,更看出来其对局势的清晰准确判断。349年石虎病死,后赵内乱,诸子争立,互相残杀。350年,石虎养孙汉人冉闵(即石闵) 乘政局混乱,杀石鉴,灭后赵,政权落入冉闵之手。次年,称帝于襄国的石祗也被冉闵消灭。冉闵的叛乱使姚戈仲觉得是离开后赵的时候了,这样也不会让姚戈仲感到对不起先王的厚德。于是遣使降于东晋,此时的东晋穆帝不仅接受姚戈仲的投降,而且还拜其使持节、六夷大都督,都督江淮诸军事、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大单于,在后赵为平西郡公,到了东晋被封为高陵郡公。可惜,就在第二年,也就是永和八年(352年),姚戈仲去世,结束了他的政治、军事生涯,在去世之前,姚戈仲把部落的一切事务都交给了颇有才能的儿子——姚襄。
# E/ ~+ k+ c3 W* \: k& f  姚襄其人,史书有载曰:“襄字景国,弋仲之第五子也。年十七,身长八尺五寸,臂垂过膝,雄武多才艺,明察善抚纳,士众爱敬之,咸请为嗣。弋仲弗许,百姓固请者日有千数,乃授之以兵。石祗僭号,以襄为使持节、骠骑将军、护乌丸校尉、豫州刺史、新昌公。晋遣使拜襄持节、平北将军、并州刺史、即丘县公。”姚弋仲去世,由姚襄续统其众,率军南下,一边作战一边前进,攻破阳平、元城、发干等地,终于到达东晋,东晋将姚襄安置在谯城,今天的安徽省亳县,姚襄在居地采取广泛的安抚流民、华夷并蓄的措施,颇得人心,在东晋也有一定的威望和名声。姚襄的所作所为,以及在国内取得的名声却遭到高门世家和腐败集团的嫉妒,千方百计想办法迫害姚襄,多次派刺客暗害姚襄,但是 都没能得手。在东晋所遭受到的一系列暗杀、偷袭、控诉,使姚襄与东晋的矛盾逐渐表面化。永和十一年(355年),姚襄实在是受够了东晋的各种迫害,遂采纳部众要求北还的建议,不久,姚襄便占据许昌、洛阳附近一带,之后,姚襄欲图关中,357年,姚襄率领大军向关中地区进发,而这时的关中地区为氐族符氏所建立的前秦所控制,当然姚襄的西进必然会受到当时前秦的阻止。一个叫智通的和尚对姚襄谏言:“宜厉兵收众,更思后举。”建议姚襄当务之急不是攻取关中,因为当时姚襄的势力是不能与苻生势力分庭抗礼的,应该根据地好好发展自己部落的势力,等自己足够强大的时候再计划进取关中。姚襄对曰:“二雄不俱立,冀天不弃德以济黎元,吾计决矣。” 姚襄认为自己所统领的部落势力已经相当强大了,已经达到能和前秦在关中争雄的地步了,何况他认为自己以德治民,德望已经深入人心了,“关中百姓苦秦久已”,希望自己来治理当地,他相信天神阿爸也会保佑他的。这只不过是姚襄的过度自信和一厢情愿罢了。于是亲自率其部众长驱西进,姚襄没有想到,这次的进军不仅赔了部众的性命也让自己英年早逝。姚襄与前秦战于三原,今陕西省三原县附近。姚襄大败,为苻坚所杀,时年二十七岁。不能不谓英年早逝。智通就是智通,要是姚襄能听智通的谏言,三思而后行或许还能多活几十年。苻生对于姚襄的才能和德行还是相当佩服的,在姚襄死后,苻生以公礼厚葬了他。4 x, [8 _+ _6 r: ^' X- q
  姚氏父子在执掌所部的时间里,率领部众不断地东征西讨,招降纳叛,安抚流民,最大限度的整合了集团内部的各种力量,不断地发展壮大了自身的实力,虽然姚襄妄想与苻生争雄关中而落得英年早逝,但是从整体上来说,姚氏部落的势力仍然还足以继续保持下去,其根据地并未受到太大的影响。姚苌从父亲姚戈仲、兄长姚襄的那里习得了有效的军事指挥和行政管理才能,以及一些治国安邦的理念和经验,在人才和机构等方面为日后姚苌建立后秦政权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11-30 20:0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