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舜帝故里考(节选) 郝仰宁 舜帝,五帝之一。姓姚,名重华。以孝闻天下,华夏民族一代贤君。距今约4200多年。 舜帝故里在何方?根据近年来史学界研究得出的结论是:永济。 舜居妫汭——在永济 妫汭,是舜一成年就居住的地方,从史书上看,他一直到践帝位以后,没有在第二个地方长期定居。《史记》载:“舜年二十以孝闻,三十而帝尧问可用者,四岳咸荐虞舜。”“于是,尧妻之二女,观其德于二女。”“舜居妫汭,内行弥谨。”“舜饬下二女于妫汭,如妇礼。”依此看来,舜帝在青壮年时期,长期生活的地方是妫汭。 各种史料证明,妫汭在山西省永济市。晋代学者皇甫士安说:“妫水在河东虞乡县历山西。”《括地志》记:“妫汭水源出蒲州河东南山。”《地记》载:“河东郡青山东山中有二泉,下南流者妫水,北流者汭水。二水异源,合流出谷,西注河。”最近出版的《史记全本新注》通过对大量史料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妫汭:妫水河湾,舜所居之地。妫水源出山西省永济市南之历山,注入黄河。” 由舜居妫汭——在永济,可以看出,舜帝故里确在山西省永济市。 舜耕历山——在永济 历山,是舜耕种的地方。《史记》记载:“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历山在哪里?晋代学者皇甫士安说:“妫水在河东虞乡县历山西。”《水经注》说:“(河东)郡南有历山,谓之历观,舜耕处有舜井,妫汭二水出焉。”历山,即今永济市南中条山。《括地志》载:“蒲州河东县雷首山,一名中条山,亦名历山……凡十一名,随州县分之。” 关于历山之说,全国共有21处,都说是舜耕处。但据《史记全本新注》汇集自唐以后1000多年史学界研究的新成果所得结论:“历山:山名,又名雷首山,在山西省永济市境。” 舜渔雷泽——在永济 雷泽,是舜打鱼的地方。《史记》载:“舜渔雷泽,雷泽之人皆让居。”《蒲州府志》说:“雷泽在永济县雷首山下,南流入河。相传舜渔于此。”《水经》郦注:“水出雷首山,有夷齐庙,其水西南流,亦曰雷水。”道元之注,于古无不采。唐以前,学者因考不出雷泽,多认为雷夏泽(山东兖州)即雷泽。但从《史记》看,雷夏成泽于禹治水,已在舜渔之后。《史记》载:“济、河惟兖州:九河即道,雷夏即泽,雍、沮会同,桑土既蚕,于是民得下丘居土。”这里的意思是:对九河进行疏导,将雷夏辟作水泽,将雍水、沮水汇合而流,桑土用作养蚕,于是百姓得以下山居住。 新出版的《史记全本新注》通过对各种史料研究后得出结论:“雷泽:又名雷水,在今山西省永济市南。” 舜陶河滨——在永济 河滨,是舜做陶器的地方。《史记》载:“舜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水经》记载:“河水又南经陶城西。”《水经注》陶城:“舜陶河滨。”《元和郡县志》曰:“舜陶河滨为河东县北四十里之陶城。”二者所指都是永济市张营乡陶城村。 有人认为,“舜陶河滨”在山东定陶县陶丘亭。其实“陶丘”顾名思义是两个丘形相叠的意思,而非因做陶器得名。《括地志》说:“陶城在蒲州河东县北三十里,即舜所都也,南去历山不远,或耕成陶,所在则可,何必定陶方得为陶也。” 舜都蒲坂——在永济 大量史料记载,舜践帝位以后,都于蒲坂——今山西省永济市西河之滨。 《地理志》言:“舜旧都在蒲州东南。”《括地志》曰:“河东县南二里,蒲坂故城,舜所都。”《水经注》曰:“陶城在蒲坂城北,城即舜所都。”《括地志》曰:“城中有舜庙,城外有舜宅和二妃坛。”指的都是历山。但不论各种说法,都没离开永济沿河一带,大抵年代久远,不可能尽其详考。《帝王世纪》载:“舜都蒲坂。”《蒲州府志》概括各家之说道:“舜都于蒲,则无疑也。” 舜帝在永济所留遗迹 几千年来,永济人民对舜帝十分敬仰,传颂舜帝美名,纪念舜帝贤德。 过去,在舜帝村、蒲州城、首阳山皆有纪念舜帝的“舜帝庙”,首阳山有舜宅、二妃宅,即是舜帝当年居住的地方。在首阳山苍陵峪,有二妃坛,为盖祀二妃之处。《宋永初山川记》说:“蒲坂城中有舜庙,城外有舜宅,二妃坛。”为什么二妃没有与舜合葬?据《礼记》说:“舜葬苍梧,二妃不从。”二妃坛即娥皇、女英之陵。 首阳山,是舜帝常游的地方。《论语·比考》载:“仲尼曰:吾闻帝尧率舜等游首山、观河渚,有五老游河渚。”《辞海》释首山即雷首山:“雷首在山西省永济县南,此山异名有首阳、首山、独头……” 从舜居妫汭、耕历山、渔雷泽、陶河滨、都蒲坂以及永济留下的诸多与舜有关的历史遗迹,足以证明永济不仅是舜帝故里,还是舜帝部落长期活动的中心。舜践帝位后,曾让辟尧子丹朱于南河之南,但从都于蒲坂看,舜帝最终还是以永济一带为其活动中心。 《孟子·离娄章句下》说:“舜生诸冯,迁于负夏。”以清《永济县志》上看,舜帝村一带原为诸冯里,辖舜帝村、陶城村等,《永济县志》称其为舜原,其间有舜帝祖茔——瞽叟坟。从许多关于舜生之处的说法中比较,此说与史籍记载“舜,冀州人”,最相吻合。 (《沧桑》1994年第5期) 5 D6 l1 v& m; u1 p' e
/ Q; U3 x. a# F!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