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陕西理工学院 文学院,陕西 汉中 723000) . @8 j, {4 A$ m5 K
摘要:吴兴姚氏是汉唐之间江东地区颇具代表性的文化士族,为唐代江东四大士族之一。无论是从唐代江东士族的角度,亦或是从家族文化传统对其家族政治社会地位提升之意义、揭示中古世族本质的角度来讲,吴兴姚氏无疑都是极具研究价值的。但遗憾的是,学界至今对其鲜有整体关注。笔者在查阅唐代吴兴姚氏的相关文献时,根据两篇墓志铭,对其源流有了新的发现。作为吴兴姚氏的支流,理应指出与介绍,这对吴兴姚氏的全面研究,亦有一定的意义。
. w. E8 H& B7 n E3 Z1 t ^1 e+ D关键词:吴兴姚氏;源流;永嘉支;长城支
+ t3 I c- C4 ~6 D
吴兴姚氏是汉唐之间江东地区颇具代表性的文化士族,其家族起自西汉末,初兴于东汉末、东吴,中衰于两晋、南朝初,复兴于南朝末、隋,全盛于唐,与江东地区的其他世家大族一样,维持了数百年的家族文化传统⑴。吴兴姚氏之所以能东吴之后长期家道中落,直至南朝末年,家族才得以复兴,依靠的不是事功,而是家族文化⑵。纵观吴兴姚氏约九百年的历史长河,其家族入仕人数、政治地位以及政治事功的显赫度,虽远远不及崔卢李郑王等中古士族中的最高门阀世族,即使是在其家族入仕人数最多、政治地位最高、政治事功最显赫的唐代⑶,亦是无法相比的。但是,毕竟是出现了中国古代四大盛世中最为辉煌的盛世---开元盛世最主要的奠基人,即大政治家、杰出军事家、思想家姚崇,这一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伟大人物之一。姚崇出世,使得本不以政治事功显赫的吴兴姚氏,政治事功的贡献度与影响力远远超过绝大多数中古士族,就是在更多地是在家族入仕人数、政治地位及政治事功的显赫度上占尽优势的崔卢李郑王等高门大姓面前,也毫不逊色,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从历史的长远来看,甚至可以说姚崇的社会影响力都超过了五姓七家,“姚崇宋璟作相公,劝谏上皇言语切。燮理阴阳禾黍丰,调和中外无兵戎。长官清平太守好,拣选皆言由至公(«唐诗鉴赏辞典»)。”足见他在唐人心中具有崇高的社会声望,尤其他早已成为后世追忆怀念神往开元盛世、煌煌盛唐,这一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辉煌记忆和精神故乡的代言人。作为维持了数百年家族文化传统的文化士族,吴兴姚氏在文化上有着不凡的比较突出的表现,文化是其家族得以延续并复兴全盛的法宝,是其家族的灵魂与本业,其人才质量之高,尤其是在其全盛时期的唐代,足以傲视绝大多数士族,当然亦不逊色于崔卢李郑王等高门大姓,尤其是与其中人才质量最为惨淡的荥阳郑氏相比。若将吴兴姚氏与荥阳郑氏比较研究,更能一窥中古士族之高门---山东士族在唐代之衰颓揭示中古以政治事功显赫的门阀世族之本质。王永平教授在专著«东晋南朝家族文化史论丛»一书中关于吴兴姚氏的篇章中指出“从某种意义上说,对这些非权势世族的研究,更能揭示出中古世族的本质”。而吴兴姚氏正是这一类型士族的典型代表,不以政治事功显赫,却凭借家族传承数百年的文化传统得以延续,并对其家族政治社会地位之提升、家族之复兴乃至全盛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故欲更全面、更深刻地研究中古士族,了解其全貌,揭示中古世族的本质,吴兴姚氏无疑都是极具研究价值的。再有就是研究者多认为:江东士族于“梁末被全部消灭”或“入唐时已经全面没落”,可事实上是江东士族只是少数在梁末彻底衰亡,大多数则由南北朝入隋唐,冠冕蝉联,且家学礼法传承不衰⑷。而吴兴姚氏即是江东士族中这一发展轨迹的典型代表。尤其唐代吴兴姚氏,从政治事功的贡献度、影响力的角度看,亦或从文化的贡献度和影响力、人才质量的角度来说,均可傲视其他唐代江东士族以及绝大多数唐代士族,无疑是唐代江东士族中发展得最繁荣昌盛的一族,与琅琊王氏、吴郡陆氏、兰陵萧氏合为唐代最繁荣昌盛的江东四大士族。但长期以来,研究者将关注的目光多集中在山东士族、关陇士族,对江东士族的关注和研究主要是集中在琅琊王氏、陈郡谢氏、兰陵萧氏、吴郡陆氏四家,而对吴兴姚氏家族的整体关注可以说是基本没有的,这是极为遗憾的。当然之所以会如此,当然是与关于吴兴姚氏的文献记载很少,只是在«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关于姚崇的介绍中有所提及,且因其年代久远,记载中的诸多不同而给研究带来不便有很大关系⑸,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不过,幸运的是近年来,关于吴兴姚氏的家族墓志陆续出土了不少,这为吴兴姚氏的研究提供了极好的转机。这是令人欣慰的。无论是从唐代江东士族研究的角度,亦或是从家族文化传统对其家族政治社会地位提升之意义、揭示中古世族本质的角度来讲,吴兴姚氏无疑都是极值得关注和研究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吴兴姚氏是最后一个极具研究价值。
6 z" q6 R# A) M1 Y2 m3 \
但却鲜有问津亟待研究的规模不小的中古士族了。需要指出的是,研究者视线中的吴兴姚氏,其实是吴兴武康姚氏。吴兴为其郡望,武康为其本贯。通观所有关于吴兴姚氏以及姚姓的资料,均认为吴兴姚氏只有一支,即吴兴武康姚氏,为姚姓正宗与主流。如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 F- ~+ w, F7 D: K5 V9 Z% M, ]
姚姓,虞舜生于姚墟,因以为姓。陈胡公裔孙敬仲仕齐为田氏,其后居鲁,至田丰,王莽封为代睦侯,以奉舜后。子恢避莽乱,过江居吴郡,改姓为妫。五世孙敷,复改姓姚,居吴兴武康。敷生信,吴选曹尚书。八世孙僧垣,隋开府仪同三司,北隆(绛)公。 ; Y; |, V8 i$ w: b; k
可当笔者在文献中查阅有关唐代吴兴姚氏的资料时,在«全唐文补遗»中发现的两篇与唐代吴兴姚氏相关的墓志铭,颠覆了之前关于吴兴姚氏只有一支即吴兴武康姚氏的说法。新发现的这两支吴兴姚氏虽远不及广为流传、久富盛名的吴兴武康姚氏显赫,但毕竟是吴兴姚氏的支流与组成部分,是吴兴姚氏这一大家族中的成员,为其扩充了家族容量,故当然极有指出的必要,并加以说明。 & n& j" C: y8 B, M9 _! t2 `
1.吴兴姚氏的永嘉支 / e9 ]3 u( t) W6 k1 ~6 N v8 S$ T
第一篇墓志铭是«全唐文补遗»千唐志斋新藏专辑«大唐故太中大夫使持节冀州诸军事守冀州刺史上柱国姚(晠)君墓志文并序»,其中载:“永嘉中,南迁吴兴,因官徙地,今为吴兴郡人也。”很明显,这是异于吴兴武康姚氏的另一支吴兴姚氏,此支吴兴姚氏是晚到西晋永嘉年间才迁至吴兴的,与吴兴武康姚氏迁居吴兴的东汉末年相距有大约百年之久,且是“因官徙地”。此“因官徙地”笔者认为应可有两种理解,一是志主姚晠祖先因为做官、官职的原因,迁徙到吴兴,此便应与永嘉南渡无关。但是关于志主姚晠唐代之前祖先的情况,记载得竟如此简略到只有一句,即“永嘉中,南迁吴兴,因官徙地。”而关于永嘉之前志主姚晠祖先的情况就更是惨淡到毫无记载,足见其门第之低,显然不是门阀制度萌芽与形成的东汉、魏晋以来的士族,甚至可以说压根就不是士族。而关于永嘉之后唐代之前志主姚晠祖先的情况,亦是毫无记载,若是谱牒丢失,那又为何不见说明呢?又足见其家族之默默无闻、门第不显,可以推断,其家族至少在唐代之前都不为士族。另一种理解是,此“因官徙地”中的“官”亦可假设引深理解为官府、行政机关,即志主姚晠的先祖在永嘉年间跟随国家行政机关之迁徙而迁徙到吴兴,不难联想,此迁徙即为永嘉南渡。陈寅恪先生在«述东晋王导之功业»等文章中论述两晋之际的南渡人口时指出,就其社会阶层而言,可分为三:一是“上层阶级为晋之皇室及洛阳之公卿士大夫”,可谓文化士族;其次,“中层阶级亦为北方士族,但其政治社会文化地位不及聚集洛阳之士大夫集团”,除个别人外,“大抵不以学术擅长,而用武勇擅战著称”;第三为北方下层民众,他们零散南逃,杂居于南方土著中间,无法形成集团或势力,很快融入南方地方社会之中。在社会阶层上,陈寅恪先生视中层阶级为“北来次等士族”。陈寅恪先生指出: 4 q1 W6 z7 ?8 z2 x$ ?) |2 M) P0 a
东西晋之间江淮以北次等士族避乱南来,相率渡过阻隔胡骑之长江天堑,以求保全,以人事地形便利之故,自必觅较接近长江南岸,又地广人稀之区域,以为安居殖产之所。此种人群在当时既非占有政治文化上之高等地位,自不能亦不必居住长江南岸新立之首都建康及其近旁。复以人数较当时避难南来之上下两层社会阶级为多之故,又不便或不易插入江左文化士族所聚居之吴郡治所及其近旁,故不得不择一距新邦首都不甚远,而又在长江南岸较安全之京口晋陵近旁一带,此为事势所必致者也⑹。 ; Z8 M( U o6 {( V1 Q( l
之前提到,关于志主姚晠唐代之前祖先的情况,记载得竟如此简略到只有一句,即“永嘉中,南迁吴兴,因官徙地。”而关于永嘉之前志主姚晠祖先的情况就更是惨淡到毫无记载,若是谱牒丢失,那又为何不见说明呢?足见其门第之低,显然不是门阀制度萌芽与形成的东汉、魏晋以来的士族,甚至可以说压根就不是士族。但显然不是门阀制度萌芽与形成的东汉、魏晋以来的士族,甚至可以说压根就不是士族的姚晠家族若是永嘉南渡中迁徙到吴兴的,根据其家族卑微不显的门第身份,其迁居地显然不可能是在吴郡郡治(今江苏苏州市)近旁,而只能是吴兴郡下辖的距离吴郡郡治(今江苏苏州市)较远的县。查谭其骧先生«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三册可知,应为于潜县最为合适,其与吴郡郡治(今江苏苏州市)的距离比吴郡郡治(今江苏苏州市)距京口的距离还要远些,既不属于江左文化士族之聚居地(吴郡郡治及其近旁),亦不为永嘉南渡之上层阶级的迁居地(建康及其近旁),更不为永嘉南渡之中层阶级的迁居地(京口、晋陵及其近旁),且距离此三地都较远,此地之地理位置与显然不是门阀制度萌芽与形成的东汉、魏晋以来的士族,甚至可以说压根就不是士族的姚晠家族的身份地位才最为相符。故志主姚晠的先祖应是西晋永嘉年间因为做官、官职的原因而迁居到吴兴的,亦或即便是永嘉南渡中迁徙到吴兴的,迁徙到的也只能是吴兴郡下辖的距离吴郡郡治(今江苏苏州市)较远的县。
! W* T M1 n2 V/ ^
汉族姚姓的正宗和主流是吴兴武康姚氏,除此之外,另外两大源流是出自西晋末年为了赢得内地汉族支持遂以姚为姓的烧当羌,后来建立了东晋十六国之一的后秦,大大扩增了姚姓人群的数量。还有出自子姓的西周、春秋时的姚国遗民后裔。宋人郑樵«通志·氏族略»云:“虞有二姓,曰妫曰姚。因姚墟之生而姓姚,因妫水之居而姓妫。……姚与妫二姓可通。”由于舜帝生于姚墟,就以姚为姓;又因其曾在妫水边居住,故也姓妫。自舜帝入赘尧帝,就从妫姓部落中分出,以姚为姓。姚、妫二姓,在舜帝子孙中仍可以相互通用⑺。实际上,吴兴武康姚氏诞生之前的姚姓,除了出自子姓的西周、春秋时的姚国遗民后裔,还有就是同样是出自舜帝的本来就以姚为姓,并未改姓为王、陈、胡、田、袁等姓的这部分舜帝后裔。吴兴武康姚氏诞生之前的姚姓人物,如春秋郑国大夫姚句耳、姚般,就应是本来就以姚为姓、并未改姓为王、陈、胡、田、袁等姓的舜帝后裔。还有如秦国客卿姚贾,也可能就是本来就以姚为姓的舜帝后裔。此支新发现的吴兴姚氏应为本来就以姚为姓、并未改姓为王、陈、胡、田、袁等姓的舜帝后裔,或是出自子姓的西周、春秋时的姚国遗民后裔。 $ [/ e4 r4 [1 d* O6 f: d( T1 n
查到的此篇墓志铭有“曾祖昂,靈府都督;祖义节,秘书丞”等字样,笔者不禁联想起之前在书中看到过的另两篇与吴兴姚氏相关的墓志铭,即«唐代墓志汇编»开元368«大唐故左羽林军长史姚(重曒)府君墓志铭并序»:“曹州乘氏人……皇太子文学昂,公烈曾;秘书丞节,公烈祖;夷州都上县主簿 ,公皇考……长子黔。”和«唐代墓志汇编»开元354«大唐故益州都督府户曹参军姚(□,字迁)君墓志铭并序»则载:“吴兴郡人也……曾祖昂,皇朝□□别驾;祖节,皇朝著作佐郎;父冏,皇朝夷州都上县主簿上柱国……公即著作郎之元孙,都上君之犹子也……长子邈,吏部常选;此子逾等。”此二志主经推断为兄弟⑻,而姚晠的先祖名讳与官职又与此二志主相类,且都为开元年间逝世,年代相近。故此三志主为兄弟。而此两方墓志中对志主其唐代之前的家族先祖的情况,甚至更是压根不见记载,再次印证了姚晠家族的默默无闻,门第不显,至少在唐代之前就不是士族,甚至从来都不曾为士族。 5 ~* E+ H% Y2 l, p0 {8 U7 z
根据此篇墓志铭发现的此支吴兴姚氏明显是异于吴兴武康姚氏的另一支,笔者试暂且命名其为吴兴姚氏的永嘉支。 2.吴兴姚氏的长城支 5 \& P5 V1 Q# ]0 s1 Z6 j& r/ K' S
另一篇墓志铭是«全唐文补遗»«唐故将仕郎试洪州建昌县丞吴兴姚府君(仲然)墓志铭并序»,其中载:“比祖避地,分派江南,因为吴兴长城人也。”读之,只觉得这支吴兴姚氏是为了躲避灾祸而直接就迁居到了吴兴长城。“比祖避地”这与吴兴武康姚氏迁居吴兴武康的原因貌似一致,可仔细一究,便会发现不同。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 0 t9 Z1 c# P7 b; q. {
姚姓,虞舜生于姚墟,因以为姓。陈胡公裔孙敬仲仕齐为田氏,其后居鲁,至田丰,王莽封为代睦侯,以奉舜后。子恢避莽乱,过江居吴郡,改姓为妫。五世孙敷,复改姓姚,居吴兴武康。敷生信,吴选曹尚书。八世孙僧垣,隋开府仪同三司,北隆(绛)公。
( c; ?/ L4 Q% }. e n2 F" D; l
可知姚恢为避王莽乱,带领家族定居吴郡,而非吴兴武康,在这人地生疏之处,为了不暴露其代睦侯的身份,减少麻烦,他就改姓为妫。而到其五世孙妫敷时,江南姚姓已有些影响,于是他又采用以始祖舜帝之出生地姚墟命名的姚姓,并迁居吴兴武康,在此繁衍成大族⑼。由此可知,当姚敷再迁居到吴兴武康时,已不是为了避乱。再有就是这个“吴兴长城人”,据«通典»卷一八二«州郡典一二»记载“吴兴郡湖州,春秋时属吴,吴灭属越,越灭属楚,兼得古之防风国焉……秦为会稽、鄣二郡之境,汉亦同。后汉属吴郡。吴分吴、丹阳二郡,置吴兴郡。晋、宋、齐因之,梁末改为震州,后复为吴兴郡。隋平陈,郡废,后置湖州。炀帝初,废湖州,分其地入余杭及吴二郡。大唐复置湖州,或为吴兴郡,领县五:乌程、武康、安吉、德清、长城。”可知长城与武康为吴兴郡下辖的不同的县。若志主所属的这支吴兴姚氏是出自吴兴武康姚氏,那么为什么他会是吴兴长城人呢?这在其它与吴兴姚氏相关的墓志铭中是从未见到过的文字。若其是由吴兴武康迁居到吴兴长城的,那又为何不加以说明呢?可见,此支吴兴姚氏先祖应是为了避乱而直接就迁徙到吴兴长城。同样,此支吴兴姚氏亦为本来就以姚为姓、并未改姓为王、陈、胡、田、袁等姓的舜帝后裔,或是出自子姓的西周、春秋时的姚国遗民后裔。于是,笔者认为此支吴兴姚氏可单独独立出来,成为吴兴姚氏的另一支。故此支吴兴姚氏,笔者认为可暂且命其名曰吴兴长城姚氏,或吴兴姚氏的长城支,是吴兴姚氏中异于吴兴武康姚氏的又一支。 / G" x& ^" T& U% Z6 C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比祖避地”中的“祖”根据其在文中的位置,只可理解为是志主姚仲然祖父以上的先祖,那么志主姚仲然的先祖会是因为什么灾祸而迁徙到吴兴长城的呢?“分派江南”说明志主姚仲然的先祖在迁居吴兴长城前,其家族人丁已较为兴旺,规模也应已不小,但对于迁徙到吴兴长城之前的家族情况并无只字记载,足见其家族之默默无闻、门第不显,甚至可认为就不为士族。而其迁居吴兴长城之后到唐代之前的家族情况亦不见记载,若是谱牒丢失,那又为何不见说明呢?也足见其默默无闻、门第不显,与姚晠家族情况类似,至少在唐代之前压根就不是士族,甚至在唐代也不是士族。且其家族政治地位应是比姚晠家族更低,尤其在唐代之前,应只是下层民众。若志主姚仲然的先祖所躲避的灾祸为八王之乱,即其迁徙活动属于永嘉南渡。但其迁徙终点的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县),在江左文化士族所聚居之吴郡治所(今江苏苏州市)近旁,此与推断出的志主姚仲然家族在唐代之前的身份地位又极不符合。故志主姚仲然的先祖所躲避的灾祸应不为八王之乱,即其迁徙活动应不属于永嘉南渡。据«通典»卷一八二«州郡典一二»可知,吴兴郡是东吴时期才设置的。建置后,西晋太康元年,司马氏灭吴,“三年,析乌程西乡为长城,东乡为东迁,又改永安为武康,为县十一。永兴元年,割阳羡及长城之北乡为义兴郡,为县十”。东晋时无变化。可知吴兴郡的长城县是晋朝初年设置的。后至隋开皇九年(589年)取消郡制,吴兴郡改名湖州。期间辖县并无变化。故志主姚仲然的先祖应是西晋太康三年(282年)之后迁徙到吴兴郡长城县的,且其迁徙活动不属于永嘉南渡。故此又恰好印证了之前的论断,志主姚仲然家族所属的吴兴姚氏支系是吴兴姚氏中异于吴兴武康姚氏的又一支。
# _/ V3 F* a+ q X# J
根据与吴兴姚氏相关的这两篇墓志铭,笔者对吴兴姚氏的支流有了新发现,发现了另外两支异于吴兴武康姚氏的吴兴姚氏,并将其分别命名为吴兴姚氏的永嘉支和长城支,扩充了吴兴姚氏的家族规模容量。虽然此两支新发现的吴兴姚氏的显赫度、影响力与知名度都远远不能与吴兴武康姚氏相比,但毕竟是属于吴兴姚氏这一大家族中的两支血脉,理应介绍说明,这样对吴兴姚氏的研究才更全面,具有一定的意义。
8 P2 o; n- }- ?, h9 S7 g
参考文献: ⑴参看王永平著:«东晋南朝家族文化史论丛»,广陵书社,2010年版,第196页。 ⑵同⑴,第212页。 ⑶据笔者查阅相关文献初步统计,唐代吴兴姚氏的入仕人数为133人,在唐代江东士族中,少于琅琊王氏与吴郡陆氏,多于兰陵萧氏,与此三士族合为唐代最为繁荣昌盛的四大江东士族。详见拙文«关于唐代吴兴姚氏入仕人数的初步统计»。 ⑷顾向明:«关于唐代江南士族兴衰问题的考察»,«文史哲»2005年第4期。 ⑸姚学谋主编:«姚崇研究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258页。 ⑹陈寅恪著 陈美延编:«金明馆丛稿初编»,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66页。 ⑺徐玉清 孙夏兰 徐千帆著:«百家姓书库·姚»,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7---8页。 ⑻同⑸,第294---295页。 ⑼同⑺,第12页。 作者简介:姚诗聪(1994---),陕西西安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会员,现为陕西理工学院201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主要研究唐代士族。 4 ~ k8 y( y; z'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