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千秋教化读书处 姚坑明教堂记忆 (组图)作者:路漫 2012-5-28 0:40 BJT 来源:悦读人生
0 t9 V7 E7 ~/ e {; ]7 I
2 q9 U& h, A! g' E" d
4 Y; S% K/ |0 ?) {$ J- i
姚坑明教堂
! t5 G2 l. K7 T2 z& E
! E2 W( d# t5 ?6 D( V9 B; E" _, ]
「读书处」牌匾
; v3 ?& A! L0 F: C' j$ P
# r0 v( S6 B' ?7 H明教堂元台碑
1 P& ^+ Q& _8 Y0 n$ r/ ?- S+ o& n
8 E6 C1 _0 ?" a2 O7 B; l9 \
* v& T% |2 i' P3 \$ Y明教堂,一座古老的乡村书院,给世人留下无限而永久的记忆。6 \8 J; _+ |& @: T; G2 ^
这座书院坐落于长乐市文岭镇阜山村。宋代以前,住在这里的先民们占山为寮,结茅而居,以垦植与渔猎为生。自唐迄宋,已有方、林、姚、黄、周、郑、朱、陈、刘、曹等诸姓在此繁衍生息。由于濒临东海,海浪直拍龟、蛇二山山脚,故又称潮山。一个初夏的星期天,我因寻找从书院中走出的古代先贤们遗迹,和文友一起来到这个堆积着厚厚的岁月尘烟,沉淀着深深的文化底蕴的阜山村,领略了令人自豪而又感慨的历史记忆。
! M' g/ b* T0 e: I据文献记载,明教堂仅在宋代就培养出姚颖、姚勉、陈文龙等三位状元,实为长乐各书院之最,也是福州地区所罕见,这不得不说是地方文化教育史上一株奇葩。然而,历经几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学堂于清乾隆年间圯毁。近年来,当地政府重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历史内涵,依旧制重修了明教堂。眼前的一堂两厢,双庑环廓及门厅,皆仿古瓦檐木构。恢宏壮观,美仑美奂。远远望去,给人以一种久远而肃穆的感觉。1 L& x$ ^7 X5 S6 c. X/ }
走进明教堂,一股沧桑的气息从老碑石刻、古时楹联中扑面而来;然而,正是这种沧桑的气息才唤起人们对姚颖、姚勉、陈文龙等三位状元的种种记忆。
8 H8 v) d7 _ i3 L姚颖(1150—1183),字国聪,号印石。幼年在明教堂刻苦读书,文章隽永,论天下事无不尽意。宋淳熙五年(1178年)举进士第一人,集英殿策试上,宋孝宗亲点状元。授签书宁国军(今安徽宣城)节度判官,后迁平江府通判。著有《家集》十卷。
3 L. \3 m I( D( w% P( ~/ I. B姚勉(1229—1294),字汝勖,号雪坡,姚颖的曾孙。青少年时代就读于明教堂,宋淳佑十二年(1252年)中举,宝佑元年(1253年)获龙虎榜正奏第一名,状元及第。授翰林院编修,终朝请大夫。著有《雪坡文集》五十卷、《雪波词》《姚舍人集》行世。4 N# G- Y' _3 ~; J
陈文龙(1232—1277),初名子龙,字德云,原籍莆田兴化。幼年随父迁居阜山村,后就读于明教堂。宋淳佑十一年(1251年)考入乡学。宝佑四年(1268年)戊辰科殿试状元及第。授宣义郎、镇东军节度判官。后任崇政殿说书、秘书省校书郎、监察御史。
& m2 G: v ^6 C# T: j( M当我们一行人站在明教堂大门口的石阶上,遇上一位热心的村民,并主动当起解说员,带着大家观看年深岁久的堂内石碑和模糊不清的记事,讲述这个古老书院的故事:0 z) I5 }% h& v$ ^) V( K, f
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一位名叫方子安的乡坤在村后的巨岩前建了一所小书堂。当时邻近各村没有私塾,要读书的孩童都在这里就读。宋绍兴三年(1133年),本村官员姚能举(姚颖的祖父,江西安抚使司参议)将书堂拓宽重建,长乐县令吴仲举应邀撰匾“明教堂”赠与,为学堂得名之始。“明教”二字正是取“释明教化”之意。宋庆元三年(1197年),当地一位官为兵部尚书、刑部侍郎林采,又将明教堂移址“钟山川之秀气”的鹳石山之东(即为现址),背负形如状元帽的三印石(俗称三粒桃),大门前连片参天巨松。学子们“日登潮山观沧海,夜宿斯堂攻书史”,可见文风之盛。3 j1 O5 e: L1 g, s
古时候,当海潮达到鹳石山(又叫潮山)下,不足百米的海拔而层峦叠嶂,峻丽挺立,拔地而起,恍若仙子凌波。清风、潮水、松涛,汇奏天籁乐章,令人心胸开阔,发高远旷达之志。而明教堂身后的三印石,远处望去酷似三方巨型的玺印,恍若天外飞来之石;又像三颗硕大的蟠桃,和盘托起在明教堂身后鹳石山的山崖上。它们似乎兆示着,在明教堂就读的莘莘学子中,要走出三名状元。后来,人们望着这“三印石”就说:那靠着陈氏祠堂方向的那方印、那颗桃,就是状元公陈文龙;那与前者稍有间隔、朝着姚氏宗祠一边的紧挨着的两颗桃、两方印,就是姚颖、姚勉两位状元。这里,真不愧是物华天宝,地灵人杰!9 x7 Y2 j7 R/ I3 U- H
又因为明教堂 “师儒云集、教学有方”,学生也“穷养达施、有意上进”,所以“诵经论文”的风气极浓。“四方文士诵读其际者,咸跻贵显”。在不长的时间内,姚颖、姚勉、陈文龙先后都中了状元。之后,还有林采之子林得中、侄林亚文,姚氏一脉有姚宗虞、姚子才、姚简中、姚同、姚垍、姚直夫、姚灼、姚震、姚逢午、姚承恩等,沙堤村陈如晦(宋代理学家,诰赠将士郎)之子陈觉伯等13名学子先后中了进士。陈觉伯与陈文龙同科,后闻崖山宋师亡,陆秀夫抱末帝昺投海死,他也绝食身亡,气节可嘉。明教堂是古代著名的学府,自宋而清培育出众多出类拔萃的人才,成为我国封建科举制度史上的美谈。堂内古代碑联:“万古纲常扶不坠,千秋教化妙无穷”,嵌于庑墙,昭示后辈继往开来,光大发扬。
+ @# @6 R: `0 m9 L' @) R* q& g+ i宋咸淳八年(1272年)春,陈文龙回到阜山村省亲祭祖。当他来到曾经读书的明教堂时,抑制不住内心激动之情,亲笔书写《明教堂元台碑文》和《元台碑铭》,并在堂内又写了“读书处”三大字匾额悬于其间。然后用激扬文字描写早年读书的《明教堂赞》,文曰:“雁山一派,浪人阜阳,鹳石崔巍,龟蛇俯伏,玉狗长明,金鸡卓立,砂贯儒冠,石浑武弁,瑞石飞来,石门关住,明教堂前,双岩壁立,东西两潮,合流陈塘,古谶相传:‘陈塘沙港合,吴航(即长乐)举子胜莆田,士生其间,览山川之胜揽,披古人之图籍,亦可以猛然省,耀然奋矣’”。同时,他还立了“∴元台”碑于明教堂前,随后又立于明教堂对面的飞来石旁。“∴元”即昭示着明教堂到陈文龙,已培养出3位状元。陈文龙后来成为以身殉国的民族英雄,被清代林则徐誉为与文天祥“隆名并峙”,名垂汗青。4 B) U$ o4 u% s/ k; ?) h( C
明教堂不仅人文荟萃,而且风景秀丽。书院四周峰峦层叠,龟蛇捍卫,水口牢密。而乡贤林采当年也曾撰写“明教堂序”中这样描述着明教堂的景致:“……东有玉狗之石插入云霄,西有飞来之石凌于汉表,南则有花林五里胜似上林之境,北则有梅树十里时占百花之魁。春有玉坛之石可以酿酒,夏有莲花之石可以吐锦,秋则有金钟之声逐潮而响,冬则有渤海之水当面而潮……”正因为有这样美丽的景色,林采才乐而忘返,常常在“鹳岳之巅与状元姚颖唱和行乐”。而陈文龙面对此景,又追念先贤,在明教堂里不觉“勃勃思奋,携朋姚勉”,努力上进,在姚勉高中状元15年后,也高中状元,成为明教堂第三位状元。因此,这3位状元为长乐志书奠下坚定的基石,更为福州的历史文化留下不可磨灭的记忆……2 Q, z) n9 D- g9 t2 Y5 V: f2 N
从明教堂出来,走在乡间的古道上,我惊奇地发现,自己完全被古代文物包围着:历尽沧桑的姚氏祠堂、陈氏祠堂、古民居、古庙、古戏台、古练武石等触目可见;记录岁月的残基断柱、朽栋陈砖随处散落;甚至昔日象征荣誉的旗杆石,也默默地守望着走南闯北的村民。走着,看着,思索着,我感觉到自己沉浸在书香世家的遗风中。极目远眺,我还依稀地看到姚颖、姚勉、陈文龙等历史名人远去的背影。: o5 M. N. n" D' u- [- `& c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从书院走出的先贤们足迹早已湮没,只有古老的明教堂留给后人无尽的记忆。
5 T$ U2 y! n4 ihttp://cache.baiducontent.com/c?m=9d78d513d9d437af4f9e90697c65c0176d4381132ba1d50209a7843fe2732f475321a3e52878564291d27d141cb20c19afe73605665d70ecd3df883d8ce6cd357ed274682542d15c539544ef805125b673d118feae6d9ccce733e5abd3d4d85e&p=cb769a44d48c04ea4ba6c4710e16d53e&newp=882a9645d49912a059ef87207f4d98775c5bc4387ebada16798e&user=baidu&fm=sc&query=%D2%A6%CA%CF%D7%DA%EC%F4&qid=&p1=2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