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194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茶余饭后]国民革命军撤台陆军的前身今世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2-15 09:40:5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949年10月1日,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北京宣告成立。而与之对立的中华民国政府却没能成功守住西南半壁,并于1950年5月放弃了海南岛,成为一个只占有台湾、澎湖、金门、马祖等几个岛屿的“小国”。同中国人民解放军相比,曾经拥有过500万陆军的中国国民革命军此时已经大伤元气,被迫偏居在这些岛屿上苟延残喘。 ; Y6 V3 W, B+ Y: o5 {
- t9 t0 c8 X: }/ W  n1 n1 d5 ?/ k3 {
  对于这个结果,蒋介石自然是无法接受的。当他以“在野”之身重新当上中华民国的总统之后,就誓言反攻大陆,重新统一中国。只是这个被叫嚣了几十年的口号,直到蒋介石去世的那一天都没能迈出一步。时过近迁,当年一度辉煌过的国民革命军,渐被称之为台湾军队,亦或简称为“台军”。
$ K! x  @  q8 F& h" |1 `$ }( E  \' i' @  X" v" a! d% D. u' M

+ c5 T  `2 c! N) j1 f% ]$ {$ |* e  那么当初成功撤到台湾的军队有多少呢?这些军队经过几十年的演变,现在又都成为什么部队了呢?本文尝试以撤台军队中的军、师、旅级单位的演变为主要叙述方向,使读者对这一时期的军队演变有所了解。由于资料有限,本文可能存在部分错误,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 q3 ^# ?- q0 a0 m* ?
$ M+ Y" l  h9 x2 G' N; d0 j; l1 S& {6 Z3 x4 o  a6 ~
  一、第一次整军后的各部队简介 - s% v9 W6 H, U) e5 Z% n- H
& K3 Q6 C! B0 ^9 w

; D. q7 }+ z8 }# G) K# q: @" @6 x: l9 Z- n% P5 C
+ ?5 a, q1 |, h5 b
  众所周知,国民革命军(以下简称台军)在经过大陆的历次战役之后,已经残缺不全,鲜见具备战斗力的部队。即便如此,撤退到台湾及周遍岛屿的军队番号仍然错综复杂,那些在台湾本岛重建的军队尚属完整,但更多的却只是徒有其名的番号而已。有鉴与此,台湾当局对陆军开始了第一次整军,撤消了大量徒有其名的军、师级单位,并决定将陆军人数限定为42万。
. p; Q/ U8 Z8 G6 Y) ]3 K* ^0 L; H7 {  y

4 g0 Y3 X5 S( ~/ Q6 }: G  截止到1950年7月,第一次整军后的陆军部队从原来的18个军、56个师缩编为12个军、39个师(另有1个装甲兵旅)。下面按照番号顺,对这些幸存下来的部队进行逐一简介。 7 x* L: h! L# k- J% J7 i* C  g
4 B7 ]" V1 K' B; L6 g. o

; N# l2 h) W: Z- S6 j& r  `2 }  首先是12个军的情况。 $ {. O0 P7 `; @: y$ e
8 C6 m& w7 {3 U3 S0 {3 I

6 d# f, G) B+ _  Z2 s  第5军(军长高吉人)(注:括号内的姓名是当时担任部队主官的人,下同),辖第14师、第75师、第200师。该军成立于1949年2月,由在淮海战役中覆没的第5军残部为基础重新建立起来的部队,没有参加过较大规模的战斗。 # R  g7 {$ h% @' F

; B1 w! D9 t& U- C( |+ l* E
1 g1 u; C2 j5 ~1 j  第6军(军长苏时),辖第207师、第339师、第363师。该军成立于1948年12月,由在辽沈战役中突围而出的整编第207师残部为基础建立起来的部队,由于一直驻防在台湾,无损失。 0 B( w! N. |% Q! O3 G! }) }7 a
# x2 x4 c3 X& C. ]" }8 |
* d. K' P& n0 S  j2 v
  第18军(军长高魁元),辖第11师、第43师、第118师。该军成立于1949年1月,由在淮海战役中覆没的第18军残部为基础重新建立起来的部队,参加过金门战斗。 - _0 I) Y6 g3 W+ M4 I
, W# D1 Z0 [. L( d" a

# R7 `6 g; S0 Y8 Z: S  第19军(军长刘云瀚),辖第18师、第45师、第196师。该军成立于1949年8月,由第12兵团衍生出来的新部队,参加过金门战斗。
9 T6 j4 J" I/ D' `$ K% |% O* }! S. M0 h3 C1 D
2 B* g5 T6 A! L. W' M) n: g
  第50军(军长郑挺锋),辖第36师、第91师、第147师。该军成立于1948年1月,由整编第54师扩编出来的部队,广东战役中遭到解放军的重创。 - u. p3 J: b2 x2 J4 H

/ M0 N+ G5 A6 l7 }# {4 k
$ d4 B9 K8 ~2 D+ _. S  第52军(军长刘玉章),辖第2师、第25师、第40师。该军成立于1937年7月,是撤台各部中少数几支经历过整个内战而没有被解放军歼灭的军级单位之一。在徐州会战中曾给日军重创,此后又参加过第一次长沙会战。内战爆发后长期在东北作战,后于上海战役中遭到解放军的重创。
$ H! j' p+ f& i( T# B, E
/ V" S  p3 u* T7 j. L. g( q5 q2 j# Y3 X2 O6 o) h4 E3 F7 ?& B' n
  第54军(军长张纯),辖第8师、第71师、第198师。该军成立于1937年7月,是撤台各部中少数几支经历过整个内战而没有被解放军歼灭的军级单位之一。在淞沪会战、武汉会战和滇西反攻中,曾给日军以重创,被授予荣誉旗(俗称飞虎旗,下同)。内战爆发后长期在山东作战,后于上海战役中遭到解放军的重创。 6 K% S* C2 Q& D; h" ?

% ]( w+ m$ X0 R! }2 ?% f( M4 r7 s0 p) r' \* o& j; u
  第67军(军长刘廉一),辖第32师、第56师、第67师。该军成立于1948年11月,是一支由江西籍新兵编组的部队,福建战役中遭到解放军的重创。 ) Y; X+ F0 n- B( `" ?- G, u

9 b/ ~( i6 L2 R! w4 F
7 f+ s+ j9 b& k. b- J6 T8 |/ E  第75军(军长吴仲直),辖第16师、第96师。该军成立于1948年7月,由在豫东战役中覆没的整编第75师残部为基础重新建立起来的部队,上海战役中遭到解放军的重创。
- y/ J; w1 i- W$ g" Q" X( i1 j6 L
- F0 G; ?7 v9 G
  第80军(军长唐守治),辖第201师、第206师、第340师。该军成立于1949年2月,由第201师(青年军)为基础成立的新部队,由于一直驻防在台湾,无损失
. u& F' i4 r' R5 ~# k  U2 i3 {1 U  n

. p9 d4 Y+ Q' g+ f- j  第87军(军长朱致一),辖第208师、第211师。该军成立于1948年9月,由整编第208师(青年军)扩编,上海战役中遭到解放军的重创。
3 e4 A: F, Z: O5 Z, u$ [5 s
# a! X8 D& {- P% n  第96军(军长于兆龙),辖第39师、第87师、第212师。该军成立于1948年5月,由在潍坊战役中覆没的整编第45师残部为基础重新建立起来的新部队,厦门战役中遭到解放军的重创。
5 r! w6 r) R/ O7 Q: h7 ]' S+ P+ r9 X3 ~, n/ _
# s; m8 R8 m3 s- k! G' h2 ^8 f
  接下来是39个师的情况。
# }, v- B6 B4 n7 P" M6 m0 l$ \' W5 S5 a% O+ L6 x
/ \  F. J, Z# R! a
  第2师(师长郭永),隶属于第52军。该师成立于1928年7月,由原第9军(源自黄埔军校教导团)缩编而成。成立后参加过军阀混战和“围剿”红军的战斗,抗日战争中参加过台儿庄战役。内战期间在营口和上海两次遭到解放军重创。 6 q; _& H0 _) G5 {, A* G; V! w9 I

/ w4 z1 t) L8 k3 d; [- L2 I/ S. `5 j
  第4师(师长薛仲述),直属于”国防部“。该师成立于1950年5月,由在海南战役中遭到重创的第4军缩编而成。 " o, h( H$ \( M; V4 P
9 _( I, t% ~) E2 y* n

5 v* ~2 _; J6 @( r  第8师(师长谢志雨),隶属于第54军。该师成立于1928年8月,由原第40军(源自湘军第1师)缩编而成。成立后参加过军阀混战和”围剿“红军的战斗,抗日战争中参加过淞沪会战和豫中会战,两度遭到日军重创。内战期间在胶东地区作战,后在上海遭到解放军的重创。 % o1 q0 }) S+ t" t( G! E9 K
! S% C$ ?. ^7 v% S% s
# T8 K& r" K/ q
  第11师(师长刘鼎汉),隶属于第18军。该师成立于1949年1月,由在淮海战役中幸存的第18军骑兵团为基础扩编,参加过金门和大嶝战斗。
' m; l9 v9 M. W. v/ k" W4 q9 V! |4 Z: q6 K' H7 A0 V7 c! F
& K0 G7 O9 y* a
  第13师(师长刘明奎),隶属于马祖守备区。该师成立于1949年9月,由江西省保安第2旅改编而成,没有参加过较大规模的战斗。
1 j6 P  s5 Z& y% H8 s
7 W7 N6 T- z$ x- E, l* v
/ W4 j0 m' t1 T5 E" e  第14师(师长尹俊),隶属于第5军。该师成立于1949年1月,由在淮海战役中覆没的第12兵团残存一部为基础成立的部队,参加过金门战斗。
: |  \4 u) p' w+ Y9 @
  W+ ^# N' i7 A: U! S' u
( O- K$ R, V  m; c9 g  第16师(师长郭栋),隶属于第75军。该师成立于1950年7月,由原第95师(源自”剿匪军“第1纵队,参加过”围剿“红军以及抗战、内战诸役)改称。
: V2 {+ x/ ]) m9 U% p" y# ~1 Y5 b: ?4 z$ Z6 e

, d4 V6 V7 F& X) o' E9 ^" E* c  第18师(师长孟叙美),隶属于第18军。该师成立于1949年1月,由在淮海战役中覆没的原第18师残部为基础重新成立起来的部队,参加过金门战斗,被授予荣誉旗。 / q4 A( W9 d5 ~# ^' I
% i' v9 @1 y! N6 J$ w

3 L9 x( b; s0 `, J" r  第25师(师长何志浩),隶属于第52军。该师成立于1948年3月,由在东北作战中覆没的原新编第5军残部、第25师残部、暂编第54师残部重新编组起来的部队,在上海战役中遭到解放军的重创。
. b5 S) q0 _+ w  H) c) h' p" K8 \1 [$ D; t; n0 P, I1 P% h* k
+ _  t  E, n7 P
  第32师(师长冯陈豪),隶属于第67军。该师成立于1950年5月,由在海南战役中遭到重创的第32军主力为基础改编成立的部队。 2 o! [7 c) {  t1 i; {% b* x, d
" h6 ~: e3 Q0 F: S

5 v4 u' ]) V0 C. @. S  第36师(师长张国英),隶属于第50军。该师成立于1933年9月,由第87师和第88师的补充团(皆源自国民政府警卫师)改编而成。在”围剿“红军时期曾俘获红军高级指挥人员瞿秋白。抗战期间在上海和南京两次遭到日军重创,后重整旗鼓,在滇西反攻中重创日军,被授予荣誉旗。内战时期驻防于胶东,参战较少,在广东战役中遭到解放军的重创。 ; c$ R" a+ [, U

. ^2 c3 P' j$ g4 ^  ?9 W1 N2 y# H
& V. D! H) K' g& X  i* x  第39师(师长韩凤仪),隶属于第96军。该师成立于1931年6月,由北洋政府时期的第15混成旅补充团演变而来。抗战时参加过临沂战斗,后转入敌后游击。内战期间驻防河南,在淮海战役中遭到解放军的重创。- J6 C+ w9 j5 K9 V2 ?( y; ^

2 P9 U$ l9 D" r3 E+ K$ J
; o7 W" f( M- F0 q! Z! I  第40师(师长张文博),隶属于第52军。该师成立于1949年9月,由空军警卫第4团和原第325师主力改编而来,没有参加过较大规模的战斗。 - J( q" m8 [* k  h" t9 z9 _
( t7 }6 s* ^8 V$ j
% d: r9 p' q& s
  第43师(师长鲍步超),隶属于第18军。该师成立于1949年8月,由交通警察第4旅(源自忠义救国军)改编而来,没有参加过较大规模的战斗。 . v& ^( I4 k. ?6 l+ c+ j
" E& Q6 H$ i! X! \6 A

" ~$ M+ u$ r8 I; K$ L  第45师(师长侯志磬),隶属于第19军。该师成立于1949年7月,由空军警卫第2旅和第350师改编而来,参加过金门战斗。 + J" M# G$ a2 ~, v* b, p
2 w/ E9 O# D1 w! v
3 P* C7 L! A* ?7 d5 N0 D( r; S( T; L
  第56师(师长沈庄宇),隶属于第67军。该师成立于1949年9月,由江西省保安第1旅残部和第3旅残部改编而来,没有参加过较大规模的战斗。 5 v0 }8 \& `1 J  f; {

' S' Z/ A: t" x4 z7 ~
) m! H. \# d7 z6 F/ P$ M# h; ]  第63师(师长莫福如),直属于“国防部”。该师成立于1950年5月,由在海南战役中遭到重创的第63军缩编而成。
( \1 ?  F2 N# e& }8 E: \% r7 T. b- F/ u' J
) M% t: T5 a, f: w  k
  第64师(师长张其中),直属于”国防部“。该师成立于1950年5月,由在海南战役中遭到重创的第64军缩编而成。 ) i- D% |0 Q; F9 t2 f; X( J
9 ~" I% E) E+ c/ S
6 d6 l5 y* \2 D) ?; I+ b) n
  第67师(师长何世统),隶属于第67军。该师成立于1949年9月,由第219师改称而来,没有参加过较大规模的战斗。 2 m, ?- B6 e8 Z# A
0 q8 |5 ^9 ^$ c) r' [

. ^% e  }- \. O3 z  U5 h3 N  第71师(师长李焕阁),隶属于第54军。该师成立于1949年8月,由原暂编第1军(源自江苏省保安部队)缩编而来,没有参加过较大规模的战斗。 3 n! u- b; l1 H5 ?8 k2 c

) [) h) p3 i0 Y8 e1 k1 U* U/ }* O* Y4 I7 J& L. q
  第75师(师长汪光尧),隶属于第5军。该师成立于1949年1月,由在淮海战役中覆没的原第75师残部为基础重新成立的部队,没有参加过较大规模的战斗。
3 C4 j: U6 B! Y, {
% d" E9 G' D# F8 _5 h5 e3 y0 g; Y2 p) ^( K
  第87师(师长罗恕人),隶属于第96军。该师成立于1950年5月,由在海南战役中遭到重创的第32军编余部队(主力编为第32师)改编成立的部队。 : Z& \9 T4 @: U- {* A  l
# J" @; S  x; c) G, ?
  @  u' N. L3 i4 G, n
  第91师(师长王多年),隶属于第50军。该师成立于1949年11月,由第21兵团直属独立旅、警卫团改编而成。
$ s1 y4 w. y# [1 C6 @) o& t3 A# b( h. t

- L# U/ I# C1 ?8 A  第92师(师长李毓南),隶属于马祖守备区。该师成立于1946年8月,由在朝阳集覆没的整编第69师残部改编而成。该部长期驻防在广东,没有参加过较大规模的战斗。
' o! k6 Q* b9 N. m" Z- N9 e
. v4 o6 d0 C6 \+ |7 R9 x8 E( O$ E
9 Z* u7 a0 R! R  第96师(师长罗扬鞭),隶属于第75军。该师成立于1949年2月,由在淮海战役中覆没的原第96师残部为基础重新成立起来的部队,在广东战役中遭到解放军的重创。
" h% E2 j5 m1 A7 j0 C8 y2 I
+ D+ f9 J: ?  b6 y/ R6 B5 T# t, T5 f5 v( ~* Z8 T$ D/ j) p1 }
  第118师(师长李树兰),隶属于第18军。该师成立于1949年1月,由重建的第18军抽调部分部队编组而成,参加过金门战斗,被授予荣誉旗。 ! A* F! k% a+ [8 H" e1 Y
+ F$ T8 _: j2 c5 }" _4 k
/ S) n) [* T9 J" H" e, ~, F
  第147师(师长张家宝),隶属于第50军。该师成立于1948年7月,由整编新编第2旅(源自山东省第3行政区保安部队)改称,在广东战役中遭到解放军的重创。 / r8 j$ s+ Y1 V- f9 }- ]

2 Z; v# x: [4 |; ~5 F  @, K9 d* I& D) E6 x2 I- b% N- U: U$ Y
  第196师(师长张定国),隶属于第19军。该师成立于1949年12月,是一支由福建籍新兵编组的部队,没有参加过较大规模的战斗。 ' X8 k- n; ?; t# X% T! {& `
' k6 q& F' b" M; u- G/ k* c7 A
* |/ ~4 \( ^4 r8 F
  第198师(师长叶锟),隶属于第54军。该师成立于1938年1月,由湖南省保安部队改编而成,参加过武汉会战,在滇西反攻作战后被授予荣誉旗。内战期间长驻胶东,后在上海战役中遭到解放军的重创。 9 D: @: X" d0 @" s$ c' @
# l% H3 \) W+ }) O8 D$ k) N
  第200师(师长华心权),隶属于第5军。该师成立于1949年2月,由在淮海战役中覆没的原第5军残部改编而成,没有参加过较大规模的战斗。
! g0 }, C8 {! J# M+ I3 s9 H+ U" ~: E/ c, i* e. k  m! j
  第201师(师长闵铭厚),隶属于第80军。该师成立于1944年12月,由青年学生编组而成,在内战中的西北战场上两次遭到重创。此后参加过金门战斗,被授予荣誉旗。
! X7 w3 V. d" a: {* b" ^* `$ }. e3 f1 M9 y- Q5 T
  第206师(师长邱希贺),隶属于第80军。该师成立于1948年4月,由在洛阳战役中覆没的整编第206师残部改编而成,由于长期驻防在台湾,无损失。
4 N8 G; J. L: b2 C: C  j& T: ~4 ?9 U# A+ F
  第207师(师长周中峰),隶属于第6军。该师成立于1944年12月,由青年学生编组而成,内战期间扩编为整编第207师(辖三旅九团),长期在东北作战,辽沈战役遭到重创后又缩编为第207师(辖三团)。
; |7 R% V2 y0 m2 y. w# J
! G' H: J; ~" R; \" R* U  第208师(师长詹抑强),隶属于第87军。该师成立于1950年7月,由原第221师和第222师(皆源自1945年1月成立的第208师)并编而成。
" H# S  M) Z0 E& u6 O/ P- N0 ]$ P
  第211师(师长魏蓬林),隶属于第87军。该师成立于1948年10月,由在济南战役中覆没的整编第2师残部改编而成,没有参加过较大规模的战斗。
' D% B1 N  M9 c# s5 C! D6 J, U, m* G' A
  第212师(师长郭思义),隶属于第96军。该师成立于1948年5月,由在潍坊战役中覆没的整编第212旅残部改编而成,没有参加过较大规模的战斗。 # u+ I5 `: ?9 W1 T: A. f

, e1 C1 J5 ^  I: U' _7 E  第339师(师长马涤心),隶属于第6军。该师成立于1949年5月,由第6军直属部队和第207师直属部队改编而成,由于长期驻防在台湾,无损失。 . z% t1 P5 s( W7 x
* N4 J. N& Z. x: u" X+ a  ?0 J
  第340师(师长胡英杰),隶属于第80军。该师成立于1949年5月,由新编第38师(源自辽沈战役中覆没的新编第1军残部)改称,由于长期驻防在台湾,无损失。 8 T, l4 h- U8 G. R2 X6 H) X

* [5 F" X# W9 H; S4 b# @# Y7 `$ k3 p  第363师(师长何俊),隶属于第6军。该师成立于1949年6月,由台湾省警备旅(源自台湾省警备总司令部卫队)改编而成,由于长期驻防在台湾,无损失。 ) y1 d: }+ Z. w+ o+ o' T

7 c8 C6 Y2 B$ k, r  另有一个装甲兵旅(旅长蒋纬国),直属于陆军总司令部。该旅成立于1950年3月,原为陆军装甲兵司令部(源自军政部装甲兵团),辖五个总队。 1 i* X9 h$ ]" g% |  ?8 H

7 H. R4 D, J/ {! Y: u5 y1 t  需要注意的是,第92师和第198师在1951年1月并编为第50师(师长李毓南),师的总数由此减为38个。: D2 X( s4 ]4 E4 A% J
二、第二次整军的变化
, H7 {* u( v& E5 w
  [" T) m) a" G( {1 N. w1 G  台军的第二次整军,从1952年开始,到1954年结束,之所以用了两年时间,主要是由于当时的军队分布情况所致。台湾当局为了应对解放军随时可能发起的进攻,于第二次整军时,将所属部队分批整编,1952年先完成本岛(含澎湖)驻军,计10个军、31个师,随后于1954年将整编完的部分部队替换外岛(金门、马祖)驻军,计2个军、7个师,将这些部队撤回本岛以便着手整编。这次历时两年的整编,使陆军由原来的12个军、38个师缩减为8个军、27个师。 $ k' S. K7 s9 l8 ?( m
  本岛驻军的整编从1952年6月开始,到11月结束。此次整编除将第96军改称第45军(10月改称)外,其余各军都保留原有番号。但师一级部队变动较大,原则上将原本的军辖三师改为两师。即,三个师中保留两个师部,裁撤一个师部,将三个师的部队混合编组,同时更换新的番号。
1 U+ t1 t, V& j% G/ ]8 c: ~  外岛驻军的整编从1954年6月开始,到7月结束。此次整编将12个军的番号并编为8个,并全部更换新的番号,师的整编于1952年的那一次相同。+ O" y+ L( t) r. j: G3 h
  台湾当局之所以要将所属部队更换番号,一方便是为了消除历年来的派系隔阂,另一方面也作”新军“之意。下面对原有各部的去向逐一介绍。
. v' T: K; X, M8 Q, f3 I  第5军,1954年7月改称第4军(军长胡翼烜),辖第22师、第23师、第24师。: K. N* `- n/ F/ Z
  第6军,1954年7月裁撤,所属部队分编第7军和第8军。# ?% Q. Y7 Y9 I# u) d& K" X0 I
  第18军,1954年7月改称第7军(军长尹俊),辖第17师、第19师、第68师。
# }: c2 y5 s3 p: U& Y8 I  第19军,1954年7月裁撤,所属部队并入第4军。 ( ^6 P$ F0 Z9 K. a+ {
  第45军(1952年10月由第96军改称),1954年7月裁撤,所属部队分编第1军和第2军。
0 C* t7 c6 p! L- Q; C  第50军,1954年7月改称第1军(军长萧锐),辖第第26师、第27师、第58师。9 j1 ^+ m9 B" T1 c1 O+ C% W5 J
  第52军,1954年7月改称第8军(军长郭永),辖第33师、第34师、第68师。
- R. F- z2 _- _7 B, o  F8 ]  第54军,1954年7月裁撤,所属部队分编第9军和第10军。
! b, e7 g$ O4 X- S$ p* N* T9 T  第67军,1954年7月改称第2军(军长何世统),辖第57师、第81师、第84师。 1 L% Q9 U3 v. {+ m0 x; ?
  第75军,1954年7月改称第9军(军长许朗轩),辖第41师、第46师、第92师。 " s3 C' P1 i2 ^+ Z
  第80军,1954年7月改称第10军(军长曹永湘),辖第49师、第51师、第93师。 3 i" \8 [$ q" {2 `- L
  第87军,1954年7月改称第3军(军长徐汝诚),辖第9师、第10师、第32师。 / d" i4 o3 c( C5 k! |9 ?
  第2师,1952年10月与第40师所属一个团并编为第33师(师长侯程达)。
# @" n! @* z2 d6 ~6 m: ]  第4师,1952年6月与第56师所属一个团并编为第81师(师长郑彬)。2 X& G' M2 \- D5 `: J
  第8师,1952年8月裁撤,所属部队分编第92师和第93师。5 c3 k4 z7 E6 L  s: B- D# k
  第11师,1952年8月与第43师所属一个团并编为第17师(师长林丰炳)。 * @3 a8 a; f# m8 Z9 d( R  G. T: I
  第13师,1954年7月裁撤,所属部队并入第45师。 4 V1 W0 R& W2 S0 F4 _+ c% O0 \
  第14师,1954年7月裁撤,所属部队分编第22师和第23师。6 R' f2 X. w" ]& [: f% i$ c  v
  第16师,1952年6月与第64师所属一个团并编为第41师(师长郭栋)。 0 F* y1 F0 v* m
  第18师,1954年7月与第14师所属一个团并编为第22师(师长孙竹筠)。 1 [9 \% }: K$ A8 }
  第25师,1952年10月与第40师所属一个团并编为第34师(师长侯程达)。
4 X1 m) G( m# G6 B5 s8 c) @/ b  第32师,维持原番号(师长丘一介),该师曾作为“国防部”实验部队训练。
& a2 }/ `& m5 E6 [& o# d' x! M  第36师,1952年11月与第147师所属一个团并编为第26师(师长张国英)。
8 R. Y4 Z; q# X; {  第39师,1952年10月与第212师所属一个团并编为第57师(师长杨贻芳)。
4 ]1 q  w0 a$ v6 x! C  第40师,1952年10月裁撤,所属部队分编第33师和第34师。 / r. l3 ^- R+ u$ t2 R& \
  第43师,1952年8月裁撤,所属部队分编第17师和第19师。
9 h6 T! v' H9 b) V  第45师,1954年7月将所属部队分编金门防卫司令部和第4军,将裁撤的第13师所属部队编入,仍维持原番号(师长陈简中)。 3 Q2 C' v* J! l. _( [) b$ d

6 R! m7 s. c: o5 _, }1 H4 x7 q/ \  第50师(1951年1月由第92师和第198师并编),1952年8月与第8师所属一个团并编为第92师(师长谢志雨)。 & p2 n  S9 V6 A6 v' Y1 m4 g
  第56师,1952年6月裁撤,所属部队分编第81师和第84师。 ; V; V& w9 o, b- P
  第63师,1952年10月与第147师所属一个团并编为第27师(师长苏维中)。' u9 i- Z3 ~$ `% {7 X
  第64师,1952年6月裁撤,所属部队分编第41师和第46师。 3 N- `5 e' Q3 r- X, m1 K" p
  第67师,1952年6月与第56师所属一个团并编为第84师(师长张莫京)。: O+ M* {5 S5 p3 m' e) K
  第71师,1952年8月与第8师所属一个团并编为第93师(师长朱元琮)。
7 d( \, X8 R) x+ u4 m  第75师,1953年7月与第14师所属一个团并编为第23师(师长萧宏毅)。
- [1 u4 ]. a0 R. l' L5 L  第87师,1952年10月与第212师所属一个团并编为第58师(师长罗恕人)。
; E4 l: s- \$ a. z; r  第91师,1952年6月与第211师所属一个团并编为第9师(师长詹抑强)。 * f! V  F8 w8 N* Q% l/ h6 m
  第96师,1952年6月与第64师所属一个团并编为第46师(师长罗扬鞭)。 5 R  v4 X. ]4 T9 ]4 g
  第118师,1952年8月与第43师所属一个团并编为第19师(师长鲍步超)。 7 D1 O* I0 L. j/ X& ]1 h' z( d
  第147师,1952年10月裁撤,所属部队分编第26师和第27师。
2 C' {, X! T3 v2 }  第196师,1954年6月裁撤,所属部队分编第1军、第4军和第200师。 , J9 M; A, O$ X7 k
  第200师,1954年6月与第196师所属一个团并编为第24师(师长王文)。 2 N7 s( M8 @+ p1 C
  第201师,1952年11月与第340师所属一个团并编为第49师(师长周建磐)。 4 K: U7 }1 _& d4 e* e
  第206师,1952年11月与第340师所属一个团并编为第51师(师长邱希贺)。 4 k5 C1 _) m% B+ r2 M$ c
  第207师,1952年11月与第363师所属一个团并编为第69师(师长何俊)。) v1 w" G! @) j( r. V2 N
  第208师,1952年6月与第211师所属一个团并编为第10师(师长王多年)。
! m9 j7 v4 y6 N; j1 l1 t  第211师,1952年6月裁撤,所属部队分编第9师和第10师。
% O0 e& m, F9 _# W+ q6 I' a3 i  第212师,1952年10月裁撤,所属部队分编第57师和第58师。
2 l: m- d. F, \) F, H8 h- \. V  第339师,1952年11月与第363师所属一个团并编为第68师(师长马涤心)。
/ ^1 k" q: e6 `/ Q  第340师,1952年11月裁撤,所属部队分编第49师和第51师。  z+ \' Q, Q5 b0 S6 t- r* N
  第363师,1952年11月裁撤,所属部队分编第68师和第69师。
0 G0 w" d$ Z7 B6 C- `2 ?+ }  此外,装甲兵旅于1954年5月扩编为装甲兵司令部,原属五个总队改编为装甲兵第1师(师长赵志华)和装甲兵第2师(师长尹学谦),该两师皆为甲种师编制,各辖两个旅。同时,遍布大陆沿海各岛屿的各路“反共救国军”(如福建、广东、江浙等)也统一改编为“反共救国军”指挥部(指挥官夏季屏),辖三个总队,由陆军总司令部指挥。
7 y' I- [, m( d, Q8 U6 r4 r 三、局部整编 8 `/ c: u! ]+ J

. Q& I' X5 [! S# J$ ]/ O$ j  自1954年7月台湾当局完成了计划中的整编之后,又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陆续进行了局部调整,比如“嘉禾”一、二号案就是其中主要的一个整编计划。经过这一时期的整编之后,台湾陆军计有6个军、27个师、6个旅。 $ e6 u% V/ @/ j# A4 g$ U7 u. x! X

9 A6 P6 }; b2 u7 M. E1 T  此外,台军在1957年至1962年间,陆续将部队分编为重装(前瞻)和轻装部队,1966年又进行了“前瞻师修编”(“嘉禾案”中之计划),接着又在1969年对所属各师施以弹性编组,如将重装师改为三旅九营制,轻装师改为五营制(归新设的步兵指挥部指挥),使得这一时期的变化错综复杂,难以梳理。以下就对1955年至1975年间的台湾陆军整编进行分类叙述。
5 C' D" j& L& a& ^$ f" p/ @. Z, \, J* x  M" c  o% ]
  1、脱离陆军建制的部队。
2 J5 D% \' R! l& m' t
" Z" p  @( ?/ Z$ G4 U0 b  第45师,1955年1月与海军陆战队第2旅并编为海军陆战队第1师,脱离陆军建制。 - g2 Y  S( D' @) n+ d
8 K& j2 s. K! n' V4 h
  第81师,1966年9月改编为海军陆战队第2师,脱离陆军建制。1 F, ^' s. s4 b2 s- T

! v9 M  z1 ~# l& A- t  2、军的整编和预备部队的成立。
9 z9 _7 M$ Q+ f; D/ \6 _0 L! M  ^6 P" z8 Q. ^$ O/ b- t3 F
  1955年7月,第5军司令部改组为预备部队训练司令部和训练发展司令部,所属第22师、第23师和第24师扩编为预备第1至9师。1956年5月,第18军司令部裁撤,直属部队分别编入海军陆战队和炮兵部队。同年6月,为掩饰驻军更动的情况,第3军和第8军互换番号。至此,台军由8个军裁减为6个军,这一数字一直维持到1989年。 2 B2 f+ e, k7 \2 p+ ^

8 C# K: \; F/ Z( s' N  9个预备师的编组情况如下: ( S# m# D" O/ p9 h3 f8 N- n

0 I' \. e% ^( {5 F! U4 r% @; q  预备第1师(师长萧宏毅),由第23师主力改编而成。 * Y$ K4 M. i& M* D# K8 T

, w4 x; R; n# E+ J$ y  预备第2师(师长孙竹筠),由第22师司令部和所属第66团改编而成。 - P9 }1 M" Y: n$ {3 a: T  _; [

. o3 `* x2 B1 q3 _0 u9 a/ I  预备第3师(师长应巩华),由第22师第65团改编而成。
5 N# ], i" ^0 d+ O" j" C$ p( ^9 n$ C$ }) A( f. |3 u
  预备第4师(师长朱嘉宾),由第24师司令部和所属第70团改编而成。6 H: \! ]5 S8 R# x. ?4 T

. w2 {/ K+ g; m3 i4 U0 B0 [  预备第5师(师长江学海),由第24师第71团改编而成。
1 @1 C: v( v  B% r! @2 m% @( g) b
  预备第6师(师长庞宗仪),由第22师第64团改编而成。 - m% Z; X5 `, j" T& G- {
% C8 ^# X) d( p- d/ `
  预备第7师(师长陈德煌),由第24师第72团改编而成。
" X5 K# T9 p0 \" H2 a, k% q" m  G+ ~& V
  预备第8师(师长朱俊德),由第23师所属三个团各一部改编而成。
7 I, e3 B5 ]$ k1 c4 e  I) P! ]6 f. J0 {) r6 X# [
  预备第9师(师长罗鹏瀛),由第23师编余部队和第4军直属部队改编而成。 3 r7 O3 b! k. P- a- g) V

- L1 h5 a2 `! K$ ~  到了1969年12月,根据”嘉禾“案的计划,将预备第3师和预备第4师裁撤,这两个师的所属部队混编入预备第2师和预备第6师。另以第32师改编为预备第3师,第41师改编为预备第4师。 2 D  b7 b2 l. t- [; _

: b% w- M7 o2 e  k, q  3、重、轻装师的编组及改制
9 ~. N1 D" x8 Y1 D  X$ {
: u* }0 @9 b' H! P9 V8 g  重装(前瞻)师的装备,使原本的纯步兵师发生了质的改变,使原本只配备炮指部、师部连、工兵连、通信连的师直单位增加了警卫连一、航空连一、战车营一,通信连扩编为营,步兵团配备的106口径火炮,步兵营也增编了一个兵器连。而轻装师仅对师属和团属炮兵作了部分调整。到了1969年,台军又实行”前瞻师修编“,将前瞻师之名正式改称重装师,同时对师内建制进行了调整。如对炮指部增编雷达组,工兵营增编桥梁排等。. {& H$ o6 S4 V7 c
0 g$ }* b' U0 R8 U
  列入重装(前瞻)师(乙种师)的部队计15个师,其番号如下: & k; T* a+ z- d. ?
; ?" s' X9 @" }6 e( F
  第17师(师长杜品武)(注:此处姓名为部队改制时的主官,下同),1960年5月改制。1969年11月撤团改旅。
% p- i/ f2 E' D' V& Q7 p
$ l$ ~+ G* X5 e. n! \; r  第19师(师长唐俊贤),该师是第一支前瞻试验师,于1957年12月改制,1958年8月完成配备。1969年11月撤团改旅。
# V" M* g/ a/ g
9 s* k+ m& h" l  第26师(师长李向辰),1959年2月改制,1969年12月撤团改旅。
+ `8 k8 h. I6 K" x: w7 g- T
* t: ~# L: {4 K9 I  第27师(师长黄煜轩),1959年6月改制,1969年11月撤团改旅。
! n9 g9 V0 H! t' l! i% a" w9 W$ z* n. ?6 [' h5 H6 t
  第32师(师长陈培雄),1959年6月改制,1969年12月改编为预备第3师。 $ R5 p1 G" w! g! f' U7 q8 X$ e  t& {

& H# S5 H+ z2 D: ?$ v; G6 ?3 k  第33师(师长刘朝槐),1959年4月改制,1969年8月撤团改旅。 # ?: k  a4 e* [; z! N5 P
  r3 V( M1 M. Q& m  F3 [
  第34师(师长陈玉玲),1958年7月改制,1969年11月撤团改旅。 , M& W( e5 r* Q) B' @' P$ p: C

" u) h8 M- ?5 c  第41师(师长江无畏),1959年4月改制,1969年12月改编为预备第4师。 ; P, F; c5 p! D2 n" c6 R. o* Y
- j: s" x' {4 ?  ~  d% }
  第58师(师长韩斌),1960年10月改制,1969年8月撤团改旅。
- Z$ r$ v- q/ E7 x
, o  R. m( P  o) B5 p  第68师(师长朱俊德),1958年11月改制,1969年12月撤团改旅。 - y# O$ B! Q9 V( ]. ]; \

  m& _% K9 B7 V' M  第69师(师长常持琇),1959年6月改制,1969年7月撤团改旅。 & M8 g9 w2 i7 ^( |6 {# Q8 q

2 S/ ?, Q/ M: V; |' W3 \  第81师(师长田树樟),1959年11月改制,1966年9月改编为海军陆战队第2师,脱离陆军建制。 * W% k# ~) c; V% t' O. f
  第84师(师长廖发祥),1958年5月改制,1969年8月撤团改旅。 9 U) w1 P6 |  r2 n( c, w
# I2 G9 a. V+ P( D2 }
  第92师(师长杨又曾),1959年6月改制,1969年12月撤团改旅。 5 w) |/ x* v# u& p

" F1 V, G6 A) n5 A: _# f& ~1 c, [0 ~  第93师(师长黄毓峻),1959年12月改制,1969年12月撤团改旅。
: u, z- }3 |) n7 _- Q
: {' v4 H4 u1 v( h4 F0 m  列入轻装师(丙种师)的部队计6个师,其番号如下:
: @1 L- u9 s$ A! i1 P# m2 A
2 |3 _+ U  l8 x3 n  第9师(师长张成仁),1961年7月改制,1969年7月撤团改营。 . v9 F3 y8 D: q( o6 C4 K
6 K9 {2 @6 {  @/ p9 P
  第10师(师长程立佐),1962年2月改制,1969年11月撤团改营。
4 [3 x8 s  I1 L  w" J
" E  p9 {; ]6 c2 D" v  第46师(师长苗中英),1962年2月改制,1969年9月撤团改营。
) w! j# j" B( T3 W. W
/ Y8 D+ `$ y; T. c" x) }8 S  第49师(师长钟棫祥),1962年4月改制,1969年11月撤团改营。
. Q, h. }% F4 H$ ?3 q9 A( {/ S$ g" [% [8 p, ?- Z
  第51师(师长杨书田),1962年4月改制,1969年12月撤团改营。
" \, x* c& n! s3 t' s, p( ^- g* q! T4 j. F1 n
  第57师(师长颜珍珠),1962年4月改制,1969年8月撤团改营。 0 C) o: {  P$ c/ _, \3 k8 F

) L' b; a% A; S8 i/ E  4、空降旅的成立和装甲部队的改编 _}`iLA!$I# a8 v) H+ Y7 X; y

' w, q* L" m; ^" q  LtH;#Q# F3 c( S: S* p
+ `5 }2 R& |) ]- X! h
  1967年6月,台军开始对所属空降部队司令部(源自第5集团军伞兵团)予以改组,将其所辖的七个营改编为两个旅。
+ E& }: g9 x  A! c3 \) ?# M# l+ t* u% @+ }
  空降兵第1旅(旅长李明萱),由空降部队三个空降步兵营、一个炮兵营改编而成。 & {! \2 g9 |8 @: o* I

6 f2 |/ h- A' _2 h3 I! a) O  空降兵第2旅(旅长陆少侠),由空降部队两个空降步兵营、一个支援营改编而成。 / H% P$ E- |% f( L

* l! }7 v( q: V1 d$ w  根据”嘉禾“案的计划,装甲兵部队开始在1970年9月实施整编,其原因是由于原来的编制过于庞大,运用不便。于是裁撤了两个师部,将其所部部队分别编为4个装甲兵旅。其中,装1师司令部暂时准许保留,负责训练工作,延至1975年1月改编为装甲兵部队训练中心。
2 {7 T8 b: ?. m: K. m3 s) {! P
# _6 \4 ]" E" f  装甲兵第1旅(旅长岳天),1970年9月由装1师所属第11旅为基干改编而成。 : t4 g* }! ~$ {8 ?) @

$ j; V3 L" k3 f% g2 x" ?* t3 `& F  装甲兵第2旅(旅长翁同文),1970年9月由装2师所属两个战车营、一个装步营、两个装炮营,以及直属部队若干混编而成。 7 f  Q0 P3 x5 I6 Y2 X/ w" f

/ S- j) v8 S& M( u  装甲兵第3旅(旅长刘明琳),1970年9月由装2师所属第25旅和第26旅并编而成。
$ d+ E) a2 V5 C( P2 G
' [8 d$ g* h& e* m* m1 e6 Z: x+ E5 |) v  装甲兵第4旅(旅长施震宙),1970年9月由装1师所属第13旅为基干改编而成。
. V( D& y7 i- N# x2 _6 }9 m) p: Y四、第三次整编
0 v7 [# o4 }5 L3 o* [1 z3 m
& c: J  c, u" g+ ?. ^  台军的第三次整编方案不少,但严格来说主要是针对原有部队的番号更换而已,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迷惑对手——解放军。可笑的是,在1976年开始实施的番号变更不久,一份载有详细部队番号的变更表被“不慎”遗失了。这件事一度震动了台军高层,被迫再次更换番号。而这次所谓的整编,实际上仅仅是一场部队之间的番号变化而已。
6 r0 |2 {8 ^* `6 `& k
' _, I! h' @" N. H( o2 u7 h  现将1976年各部队的两次番号变更罗列如下(注:第一次番号变更时间为1976年1月,第二次为1976年8月,前番号旁的人名为该部老番号最后一任主官,后番号旁的人名为新番号第一任主官):
$ h% a! z- h1 J8 S2 f3 L9 |
$ Z" R3 z3 Q: o0 \9 C/ W5 G  第1军(军长张家俊)——第4军——第21军(军长潘光远)
9 S: e. P! x& m* o# W( T% j! h
8 l, X- J. x- W, l4 d  第2军(军长李致远)——第5军——第32军(军长萧而光) 2 c! b: [4 v+ y1 _" Y; n( |

9 @' Y; l! U8 |; ?  第3军(军长梁凤彩)——第11军——第69军(军长李君志2 y0 G5 h+ O1 [
  v+ x) X& ?$ g3 C
  第8军(军长李君志)——第12军——第20军(军长李明萱) 8 m  e  E& E" Y3 ]; e+ R. m3 I5 B
$ Z  @. w4 y8 f: a
  第9军(军长韩其泽)——第6军——第43军(军长韩其泽) 6 m% j0 K" C$ M3 {; Q4 v- I

: t7 @3 L4 @3 V  第10军(军长蔡新)——第7军——第58军(军长蔡新)
; X, P7 ^9 E, n% W# K  k/ r) q$ f/ N8 d8 R+ h
  第9师(师长罗本立)——第24师——第109师(师长罗本立)
  H8 i+ l/ S# z; ^
2 f2 s+ L, h2 @6 n  第10师(师长张兆钧)——第38师——第210师(师长张九经) 1 O8 k1 S" Y7 w( G+ E
& _& Z) G) V$ n: D
  第17师(师长周世斌)——第21师——第117师(师长周世斌) , e7 }9 |. ^2 Y3 \% \0 ?" ?4 e) W
4 X1 Z6 w. }% a
  第19师(师长赵万富)——第23师——第319师(师长赵万富) % m+ v# Y. g$ J- C

/ X: j7 ~9 \, v8 C1 Z2 L. i  第26师(师长李荣忠)——第35师——第226师(师长李荣忠)
: w) b2 n4 a8 S" s' M  M5 R( ~: ^6 V6 [4 t6 L  G9 d
  第27师(师长叶昌焴)——第37师——第127师(师长叶昌焴) & D& G! G' Q- X0 I% k
8 P8 b9 ^3 W$ M* H0 o2 G
  第33师(师长陶光达)——第45师——第333师(师长陶光达) 9 _( ~2 ?* Q3 d7 s$ L$ D
6 e) i2 z( l- P, ~. h- T) G
  第34师(师长胡附球)——第47师——第234师(师长胡附球)
: s. ]1 e4 Z9 l, X  n9 [9 R, |" u9 i+ Z9 b
  第46师(师长勰)——第48师——第146师(师长勰) ) V* @8 P) J% r. f  y

  A$ h. G2 d1 |4 ?) W3 T  _7 t  第49师(师长陈文俊)——第56师——第249师(师长陈文俊)
# o* j: W$ q9 R
; X( H" ?/ A1 U& T8 A) }) R/ r0 N  第51师(师长徐培清)——第64师——第151师(师长王承东) + F+ ?6 Y+ O" r: S
8 _# @! M9 Y+ g
  第57师(师长涂遂)——第78师——第257师(师长张义)
0 a; t* n* b, E' i5 v% q; A" F( P# K% w5 Y" R
  第58师(师长孙建功)——第53师——第158师(师长孙建功)
0 |$ Y7 o& ^6 j( _+ T! H* a, ]0 A3 z5 P8 @) d: r
  第68师(师长王盈山)——第55师——第168师(师长王盈山) `+ A7 c% t$ [! J- R; I

, _9 H: v9 v& T! L: Z$ F  第69师(师长程邦治)——第65师——第269师(师长程邦治) ! V$ ^" A7 t. v5 B4 D# a
- w. w2 m$ u' x) p
  第84师(师长吴招有)——第67师——第284师(师长何清中)- ^( H* [3 q. C% H' i& X) F  F
/ T% G/ I0 c: ~, L  m1 U( c$ U
  第92师(师长庄国华)——第71师——第292师(师长张民善) 3 w9 W# Z/ O6 V( p. `+ ]
' H# J' A# R. O( q9 w
  第93师(师长张实良)——第87师——第193师(师长王文燮)
0 ~1 e7 N3 t7 t3 Q" k  g" c/ z! R$ B" g
  预备第1师(师长卜繁澄)——第13师——第101师(师长张逸杰) ' E$ K9 P2 e* p& P4 ~& z
+ x6 h3 R3 `0 y; Q8 x! G1 Y. F
  预备第2师(师长葛定波)——第15师——第302师(师长葛定波)
. C6 Z1 G: X( L
) |! e+ v  E8 \  预备第3师(师长马绪援)——第29师——第203师(师长马绪援) ! ]# h2 R, K5 b- M! T
. h5 o: u( _9 ]: T% B
  预备第4师(师长王汉增)——第31师——第104师(师长陈孔良)
( }5 s8 A$ [/ S) f: |
+ f, b( K  ~( f9 |1 V5 m  预备第5师(师长谢久)——第74师——第305师(师长蒋逢魁)
, @" a1 i) {( O  P: C) I, @$ n2 z- y& l& [! y4 p
  预备第6师(师长李俊舜)——第59师——第206师(师长赵铜金) 4 X7 e! V2 {+ O' p/ M( j
; d" d. l, m1 @# m9 p, L8 ]; \
  预备第7师(师长曹廉隅)——第63师——第307师(师长曹廉隅)
9 Q# k8 ]4 U% L% J2 T4 x4 A3 j* m
! `( W+ \5 S6 Y+ x  预备第8师(师长穆子承)——第43师——第108师(师长张德廷)
* [( I9 ]  w# \
! q; {, B8 Q) [* ]; ^: E( L$ o  预备第9师(师长黄世忠)——第88师——第309师(师长夏洁梅)
4 r6 o1 Y' C2 D4 F" A+ I% ?+ h
3 o9 c7 [/ s0 h" V5 p4 j* n- Z  装甲兵第1旅(旅长刘汉莹)——独立第11旅——独立第51旅(旅长刘汉莹)
& i7 Q9 R& J! E8 Z6 b$ g: u( r$ K( u$ j
  装甲兵第2旅(旅长康国鑫)——独立第13旅——独立第42旅(旅长康国鑫)
# k+ z  p! D; R5 K1 @" V) n5 t( K
* \  U6 _9 i. C" p, ^  装甲兵第3旅(旅长黄质卿)——独立第15旅——独立第73旅(旅长黄质卿)! x1 O* G0 L: R$ L
! g5 ~& X  i: Y# s
  装甲兵第4旅(旅长余燕生)——独立第17旅——独立第64旅(旅长张运庆)& P8 ?5 L+ ^! N6 \5 r  y
, j  [1 H/ F7 i+ p/ ]* Z
  空降兵第1旅(旅长黄鹏飞)——独立第21旅——独立第71旅(旅长黄鹏飞) % ]% R1 H2 H/ D" O+ }
$ s% |# f; v1 I
  空降兵第2旅(旅长黄绍杰)——独立第23旅——独立第62旅(旅长王家吉) - x' N8 c  T9 a! b7 y8 `9 y" i

) w9 `: d2 t% Z( F7 u$ E# ]& s  以上计6个军、27个师、6个旅。
6 _& W1 y% s. Y" R8 K& [
六、”精实“案的整编 ) k* E  }- c0 M- K6 k

  s/ Q, a1 [) S+ h' |% O, r5 b& [  ”精实“案,于1998年开始实施,其主要目的是精简台军的高级指挥机构,使陆军达到”立体化、机动化、自动化“,保留陆军人数为30万。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台军高曾决定改师为旅,以旅为战时独立单位,此为台湾”联兵“旅制度的开始。
' u# K# D9 q- }1 l, h! ]4 s( I, F+ N; b& b
  经过三年多的整编,台军各师全部取消,留下来的师级单位,也全部改用”××师指挥机构“代替。各师裁撤情况如下:
! Z  @. @+ d/ F" E; D7 O
1 {2 N  X/ ~. m, W' @  机械化第109师,1999年10月改组为第19师指挥机构,所属部队分编装步第373旅、装步第395旅、装甲第503旅、装甲第351旅、装甲第586旅。
; d% C0 I& i* R# A( x" z& T/ l" L
5 C- ]6 L6 B( s4 D! y8 ^4 O: S6 X  机械化第249师,2000年6月改组为第49师指挥机构,所属部队分编装步第351旅、装步第395旅。 $ R, B5 `/ y; v5 [
. Q& t1 x( w% E* b
  第104师,1999年8月裁撤,所部缩编为第104旅。
4 T+ e% ]9 i5 g; L  i) d9 r# ]2 y% I7 S% j. E
  第117师,2000年4月裁撤,所部缩编为第117旅。( v* }2 g, A9 s( f
+ D4 K/ X5 w: }% W! H4 j) B% p+ K, P
  第127师,1999年4月裁撤,所部缩编为第127旅。 5 E3 r% Y0 a1 a' u1 k6 q, J; e2 f
4 O* k% H# w; A4 O
  第146师,2000年7月改组为第46师指挥机构,所属部队于10月改编为第137旅。
- E! O6 r" h+ S, N$ M
! F3 Q: A& J! x2 W  第151师,2001年1月改组为第51师指挥机构,所属部队同时改编为第152旅和第153旅。
* O  Q2 [# d) l8 H. O4 \+ |  w! a9 A1 K( l5 V: }! E2 Q, Y4 c/ d$ r
  第158师,1999年3月裁撤,所部缩编为第158旅。 ' J5 z# v  c9 q( ~/ R
! P& X" {! Y+ Y' L$ w
  第203师,1999年10月裁撤,师直缩编为第103旅,所属部队同时缩编为第108旅。
) [  b' Y9 T* a- g5 h) c0 T4 R& C& c2 O6 V' Q1 t
  第206师,2001年1月改组为第16师指挥机构,所属部队同时改编为第106旅、第116旅、第118旅。! w+ q: `' N. a! ~
& @4 N7 C" }% X( z5 c4 W
  第226师,1998年10改组为第26师指挥机关,所属部队改编为第176旅、第178旅。 ( j3 W3 n7 w- z. T. p0 r7 Z

7 R" x5 R# Z6 _0 j. `  第234师,1998年10月改组为第34师指挥机构,所属部队于1999年4月缩编为摩步第200旅。 / F$ n3 M; N" T$ s

* g- z0 j8 M$ n% h$ x) v  第257师,1999年8月裁撤,师直缩编为第157旅,所属部队同时缩编为第169旅。 # w1 Z9 G3 y& G' \! @, A
: C3 g/ Z  j/ [" {# F$ r
  第269师,2000年6月裁撤,所部缩编为摩步第269旅。
1 l; x5 O% }( M( C' b, B' y
( o2 A9 F1 J6 {) I% o' ~  第284师,1999年4月裁撤,所部缩编为装甲第584旅。
# ~) Y% j" F  W) a- I
5 D  j- \/ D% a: R; S; W  第292师,1999年10月裁撤,所部缩编为第192旅。
5 i% P* c/ y5 [0 Y  Z: L6 X& J' s; e% \% h. k
  第302师,1999年8月裁撤,所部缩编为第102旅。 ' C* j* X, _+ _# e8 V" b* J

8 Z# y8 I/ h- `3 E( i( v  第319师,1999年3月裁撤,所部缩编为第119旅。
) ?, ~0 t, D$ a( v$ ^& B1 S
- k; R% B1 M* `  第333师,1998年7月抽调所属第998旅改编为摩步第298旅。其余部队于2000年7月改编为第33师指挥机构。
1 ?. J- L/ o3 @1 M4 v
+ I" |) U4 d% ?1 v+ {  原第168师所属第504旅于1999年1月改称第168旅。
& T  t+ k& w. b2 E; T7 G/ w' f0 n
+ W" y" T- n) N! ]  原第193师改编之北高指挥部于1999年4月改编为第193旅。 / [2 k- r) U5 h8 u0 _3 `& V( a
$ e/ k) ~: M6 q6 M  w( u. |9 W
  原第210师所留之第628旅、第629旅于1999年3月改称第128旅、第129旅。
. M2 @( K4 H% z5 A# B* s! x6 L$ ]5 d: e- ^' g9 X5 [
  独立第42旅,1998年10月改编为装甲第542旅。
$ e" @* s7 G6 v# j! G, j
, A4 [3 N6 N$ n1 j- g7 P- r: I; }  独立第51旅,1999年4月改编为装步第351旅。 1 {. {1 D0 l8 ~

' @- H) L- O/ }4 z$ a  独立第64旅,1999年10月改编为装甲第564旅。
, X! A1 \0 K- ], w& L4 V; F
4 X, d9 v. Q- D/ V+ F) w) u  独立第73旅,1998年7月改编为装步第373旅。$ T, e3 u# o( s/ g' k( L

2 I5 _) s1 ?& e$ h( v7 u4 N  独立第86旅,1999年4月改编为装甲第586旅。! C1 _; `, ?1 I8 ^5 b$ d

5 r% C: y$ h3 v8 O+ C  o7 I9 M  独立第95旅,1999年10月改编为装步第395旅。
2 U' ]" s$ q$ [" R7 ^4 m. f& a; |% K! Z7 `/ O" `9 E; N
  独立第62旅和独立第71旅于1999年3月并编为特战第862旅。& r' ]( A; o) l/ K

! C+ q/ d* j) i2 U  另有莒光指挥部于1999年4月改编为第194旅,东引指挥部(原“反共救国军”)于1998年10月改编为第195旅。第503旅和独立战车第703群于1999年4月改编为装甲第503旅。
; p0 I: [" h% _& m- m. K/ E( I: l; o2 d8 s3 m& B. N
  以上计6个师指挥机构、36个旅。

0 \* b9 X+ {1 T7 d) q8 S4 ^0 t. B' n; @. z- B: l) w& f2 S2 A
. u& w2 q4 x- w: z$ W

' E! ^. d3 O3 Y2 {% L' J

. @6 d, N  N5 q& _% q2 l) s
0 {% \' h; N0 @) r2 b% H! D. V0 h
1 C" L, s4 z( c' |* h- c
七、“精进”案的整编8 V. |' `- B7 x

. Z2 `7 ^& d4 }0 p) E  “精进”案的发布,主要是调整陆、海、空三军兵力的结构,裁撤所有师指挥机构,对现存各旅也进行进一步的精简,将陆军人数裁减到19万。“精进”案于2004年4月开始,计划在2007年结束。但在07年10月召开的检讨会议上,就“国防部”组织调整发生问题,加其他种种原因,使军方宣布将延期四年完成,并将陆军人数再缩减至16万,以致到现在都没能结束这次整编。
# L) J" a& x; d2 H% |* L7 J  P
. E; F9 |' R* b  v8 s, }7 I% Z* f  尽管如此,陆军部分的整编已基本完成,现就前述“幸存”各旅的去向逐一介绍。
- m, A$ t) b( |" B9 a, b
& A) M. |* [' A- |, ], [  102旅,2004年4月改编为后备第904旅(注,后备旅皆为训练机构,非作战部队,下同)。) |8 [1 l3 O2 _) o
  Y, S, Y3 }/ ]$ S( t+ C) A  m
  103旅,2004年4月改编为后备第907旅。
: l4 W. j3 f/ C  ?8 P( \. E0 |  Q/ e: k: b6 \- V6 Q+ G; t
  104旅,2004年4月改编为后备第905旅。
' @! ^; X. I8 T( k$ j2 s. D1 d
2 L5 P, O0 C4 \  106旅,2004年4月改编为后备第903旅。
2 j  {$ b, L8 L* D
8 O3 [8 \5 y, C. l# @: f  108旅,2004年4月改编为后备第908旅。: L. `) T  M& M8 |

- e1 O% {: V) v" A0 [  S  116旅,2004年4月改编为后备第902旅,2006年7月并入后备第903旅。
! Q2 |5 R* {8 h. |; o) B3 s4 s# \) l( l0 s- `; R
  117旅,2004年4月裁撤。: [, A- ?, b2 X0 `; ]' T
3 J; o1 x, i! T! k- n/ f7 j- _" m0 o
  118旅,2004年4月裁撤。! L6 d3 s6 e- y- @; ?; v

* G9 x- [. e3 o/ i9 |" u  119旅,2007年4月改编为金东守备队。
* _" Q5 r/ a  r! @% v) w( N5 x1 ?" P3 V2 n9 m1 v% Z
  127旅,2007年4月改编为金西守备队。/ e, O& C4 f, J# h
- \9 ?8 o+ h1 \  O
  128旅,2005年7月裁撤。
; B$ m5 e' l9 K' V7 l  O7 K6 U0 O$ z9 g* t
  129旅,2005年4月改编为台东指挥部。3 J# k; m8 N' ~8 A8 O" ^' k1 I

4 s; k& `3 J5 t3 M% k  137旅,2004年4月裁撤。0 O4 {6 b3 R1 ^4 U0 r5 Z* c: ~3 {
7 k) `* q/ c# B" k( f+ g
  152旅,2006年4月裁撤。
. r; p6 }. W) K2 m. i- _
9 J5 _3 o- O" n9 E* `  153旅,2004年4月改编为后备第901旅。3 [" p" d9 B4 J4 T0 d0 V* H
, ?# s- {0 p& E9 |3 _
  157旅,2006年4月裁撤。: b7 Y3 `  v+ r
) [& C; [$ k# b3 {. W( q: K
  158旅,2007年6月改编为烈屿指挥部。
; S2 C* o& b$ I' ]  k8 Z0 @2 k
6 x3 c! B; t3 ^" c& O8 O  168旅,2004年12月裁撤。4 W/ t+ S9 ?/ M* ~
0 y' U9 X/ [4 n" f1 z, k
  169旅,2004年4月改编为后备第906旅。8 ]$ P# S2 n7 W3 L
$ h9 `7 n  |- {' {  F1 p
  176旅,2007年1月裁撤。 
0 U8 w# [# H5 E, H
, \2 ?) B- ]5 j" j/ h, H9 O  178旅,2007年1月裁撤。+ `- }3 w  r$ Q! L: i3 C
2 R) _. `! j, G- Q
  192旅,2005年7月裁撤。/ F8 l* L! G5 j6 l, H

$ L; S( f; W) t  193旅,2006年4月改编为北高指挥部。1 g; f( D  d7 L2 O. o0 ~4 }
0 R8 N4 {% A( k0 u
  194旅,2006年7月改编为莒光指挥部。
9 c+ X0 t* W+ n( r$ {6 e" U3 q" I* O1 k; R* z
  195旅,2006年11月改编为东引指挥部。
8 u5 c2 p8 E/ d; f/ x, v
. s6 k3 f# e" J, G# h; `1 L  摩步200旅,2004年4月与装步第373旅并编为机步第200旅。4 t- S" Z' c7 s: G0 p  J

! f4 \1 H" y1 L' Q4 G% o  摩步269旅,2005年7月与装步第351旅并编为机步第269旅。7 \$ C$ S; q$ l- r1 b
/ J& D4 E6 C' j, C2 h9 v( l0 ^
  摩步298旅,2004年4月与装步第395旅并编为机步第298旅。$ |5 j, G) t% K

6 Z+ X  r3 x; d  装甲第503旅,2007年1月裁撤。0 w! F  ~, L! h( X4 G

) Q1 |4 R6 R' r2 k  装甲第542旅、装甲第564旅、装甲第586旅和特战第862旅都维持原状。
9 ?+ v8 [' V3 y: k: E1 J" |
' ?6 k. _9 g7 a' l/ B5 [0 m6 M  截止到2010年底,台湾陆军计有5个地区指挥部、14个旅(3个装甲旅、3个机步旅、7个后备旅)。
! I. {/ S: l& `5 }! C8 _6 K% K$ G$ a+ E9 D
  至此,国民革命军这支曾经拥兵500万的庞大陆军,如今尚不足20万,早已不副昔日风光了。
- Y4 {6 c% W7 V! p: z: Y7 X- g7 b0 R9 C) h: L# \, F0 Q1 k9 F
  2010年10月10日初稿
# \. a8 J1 W3 U# S: y' F
9 l* i8 J; k9 D( {. W4 I, D( U  2011年12月12日二稿: R5 ?  o9 y/ k
http://cache.baiducontent.com/c?m=9d78d513d9d437af4f9e90690c66c0166e43f4152ba1d4020fa38449e3732a325016e6ac26520772d1d2086715e80902e5aa7034751421c486d5cd0f98ac925f74d36675204cc75612a448f2945b619a77d51cb3ef4eb4ece732e4ec8891c855278c08536d81868a5c0415c969&p=8e60c64ad6c515c305a9c4710e17d07c&newp=8e398d15d9c040a80abbdc2d0216d1775c5bc4387ebad71f7486c500&user=baidu&fm=sc&query=%D2%A6%BE%FD%D6%BE%CA%B7%D0%F2&qid=&p1=21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2#
发表于 2013-2-15 11:26:4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蓬安姚波
% ^0 p8 k% e" I5 n3 P) H1 ]
6 P0 y( t& N1 m& T4 L1 K2 V  l6 G. X) ~$ M7 H
      第18军(军长高魁元),辖第11师、第43师、第118师。该军成立于1949年1月,由在淮海战役中覆没的第18军残部为基础重新建立起来的部队,参加过金门战斗。
  D- i& W4 G/ E- J1 J. ?" N
/ C9 v( K9 [( T: U/ f/ J我们山东峄县(现枣庄市)在国民党入台后出了两位军界名人,一位是国民党一级上将刘安琪,一位就是高魁元,高魁元的老家在枣庄市邹坞镇西北村,离我村12里路。刘安琪的老家在山东峄县利国驿太平庄(有些资料记载其老家在山西是错误的),离我们的第二故乡利国驿北拢子村只间隔一节地。在清朝中期,刘氏祖坟和姚氏祖坟是同一位风水先生给看的,坐向相同,姚氏祖坟占地八十亩,刘家的祖坟大一些。在清末,清政府修建津浦铁路,把姚氏祖坟拦腰分开,而刘氏祖坟一点没动,至今保持原貌。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3#
发表于 2013-2-15 11:30: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蓬安姚波 于 2013-2-15 11:34 编辑
& h# f' |/ C, \' T4 {4 N1 y$ H; I. h) O$ {7 k7 ~' t
回复 2# 姚绍明 8 z5 G$ B4 n9 T9 q) n$ ]: @

, F% K% `* l" F# s' s% d. r) x/ q7 p& t- y
    高魁元
3 z1 U) w2 d4 R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高魁元7 D, z( U# H& I% N8 f
: b+ K/ F/ a# e' ]

) L+ g5 z( n& e* V, Y$ b9 l5 ]3 h% f高魁元,字煜辰,山东省枣庄人,国军高级将领,中国国民党籍。山东正谊中学、黄埔军校第4期工兵科、三军参谋大学、“革命实践研究院”圆山军官训练团第1期毕业,美国指挥参谋大学毕业。中华民国一级上将,是国军于“古宁头战役”战胜的关键人物。曾任台湾当局“国防部”参谋总长与“国防部部长”。高魁元不但是中华民国历史上年纪最大的国防部长,也是担任时间最久的国防部长。
+ G) {2 \/ U' R$ ]) ~2 y8 t2 W! G1 W' ^1 a1 A0 F
8 Y8 W% U; c% F! v0 }0 a  G6 ^
9 t6 w! L3 l( x& u" `; T, n# P4 U$ A
中文名:高魁元
国籍:中国
出生地:山东省枣庄
出生日期:1907年3月26日
逝世日期:2012年5月7日
毕业院校:美国陆军参大毕业
主要成就:中华民国国防部长
/ t$ s/ e' I) r1 x
4 ?6 |. ]0 o4 j0 B& B$ G5 S
% T$ d8 i: B' l0 C$ U

" h$ _3 t3 r& }! H/ w目录个人生平 个人成就 接受调查# M4 v* d: Y4 L6 ]0 ?

: B$ _& @( S# R0 x: c; O. @& S编辑本段个人生平生于山东省的高魁元,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第4期。毕业后,初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独立宪兵团连排长与连长。1928年3月升任陆军独立第2师第2团第1营营长。1929年5月调任陆军官校武汉分校第6队区队长。  j9 `" s% Q, g7 Z
1931年1936年之间,高魁元参与国共内战,并因战功,于1936年升任该军第14师第42旅第83团团长。2 W' f4 L" R1 ]8 P( b3 c
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高魁元参与淞沪会战昆仑关战役湘西会战。战争中,升任国民革命军第99师少将师长。1941年,并以师长之职参加第三次长沙会战,奉命守备湘阴之新墙河归义营田一线。5 [! V+ X7 i# T6 ~) z$ _/ M
1942年3月,高魁元任军事委员会高级参谋。第二次国共内战中,再任118师师长,因治军颇力偶有战绩,于当时败多胜少的国军中为少见。于是在1949年4月,调任第18军军长。
- j4 B5 w  c- T& {& C1949年10月,高氏戍守金门,成功击退解放军。是国军于“古宁头战役”战胜的关键人物。之后任台北防卫区副司令、军长。1955年陆军总部政战部主任兼行政院反共义士辅导处副   
( P5 L2 q/ R$ T; E4 Z处长,辅导总队总队长。1957年任陆军副总司令。1961年任国防部总政治部主任,1965年任陆军总司令,1967年任参谋总长并晋升陆军一级上将,1970年任总统府参军长。1973年蒋经国出任第9任行政院长后,再将临退的高魁元找回,担任国防部部长。
7 v& ]" e  v% n3 m1980年11月,当时高龄73岁的高魁元辞职获准,获颁青天白日勋章,转任总统府战略顾问。; l. a% U& ]6 U  z9 [, z+ J
高魁元不但是中华民国历史上年纪最大的国防部长,也是担任时间最久的国防部长,亦曾是中华民国国军年龄最大的现役将领,“最长寿的上将”实当之无愧。
7 p  G( C1 f7 y& V+ l2012年5月7日晚间9点41分,高魁元因多重器官衰竭,于台北三军总医院病逝,享寿105岁。$ V5 w8 J% ^( r: g" T3 Y/ q
高魁元不但是中华民国历史上年纪最大的国防部长,也是担任时间最久的国防部长。# Q' E& f; \6 q1 R
中新网5月8日电 据台湾今日新闻网报道,台湾地区前防务部门负责人、现任马英九办公室战略顾问高魁元上将,2012年5月7日晚间9时41分因多重器官衰竭,病逝于台湾三军总医院,享寿105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11-28 19:05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