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16-10-24 09:50 编辑
; x) i5 c) K1 U8 D/ h2 U1 i4 U3 Z
4 z" H1 L q% n) _& S9 g8 H/ C6 _! r7 D
并非冗笔 一 1998年余撰《八闽姚氏源流》,三次赴涵江拜访姚天赐,为询姚天明、姚凤入闽史事,均未赐阅《姚氏世谱》(今莆田称“大宗谱”者),尤未介绍姚凤世系;至2002年春书成出版,关于姚凤世系全缺,即使天明公支派亦不甚齐全。 2002年秋,福鼎沙埕南镇姚义炳、姚义崇、姚礼俭、姚礼通、姚杰五位宗亲怀谱贲临省人大诣访姚诗殷与我,我始知非但天明公裔孙蕃盛显荣,姚凤公裔孙亦昌盛发祥。其后寻及永春、晋江乃至江西上饶花厅、广东潮阳姚氏,此乃13年后之事矣。 2015年4月,应钱仓姚庆礼宗长之邀,我与姚诗殷同赴晋江市永和镇钱仓姚氏家庙祭祀祖公——圣祖虞舜大帝。其间,辱承莆田市姚金华宗长专程专车怀谱南下永和镇,惠赠我迟到16年始拜读之莆田《姚氏世谱》,俗称“大宗谱”(以下均称“大宗谱”)。同时,又叨蒙伍堡姚乾隆宗长见示《澄江姚氏宗谱》手抄本及后又惠赠新梓复印本,钱仓姚庆礼惠赠《钱仓姚氏族谱》《澄江姚氏宗谱》两册,其中一册与伍堡几乎无异,姚嘉景、姚镇文贤仲又惠赠有关姚氏族史资料,我裒集回榕,从容研读,大开眼界。 6月,永春达埔姚礼博、姚培森、姚荣祥、姚金杢、姚智辉一行五人亦专车专程送谱于姚诗殷所宅省人大宿舍,除赠永春族谱复印本外,又详细介绍江西上饶花厅姚氏概况。闻之,我与姚诗殷喜从心生,春风暖人,获益良多。于是伏窗抄录谱序、世系图,知永春、福鼎、上饶姚氏,皆姚凤之派也。 12月20日,姚天送宗长与姚礼炎宗亲,亦怀谱驾车至姚诗殷寓所省人大活动室见赠《桔里姚氏族谱》,并叙述桔里姚氏肇基、播迁与成就甚详,感人至深。遂顺意殷请姚礼炎宗亲专文撰写桔里乃至晋江姚氏,自清季迄今播迁东南亚诸国及台湾史事,以为增粲《中华姚氏源流》。礼炎兄愉快受托,余不胜欣悦,殷望之,期待之。 二 拜读上列诸族之后,余掩卷思考:晋江三镇姚氏之所争、所疑也,自非一时,似自明末已然萌发。盖缘于宋末元初,蒙元马蹄压碎赵宋王朝,汉人尤其南人备受歧视,族谱非但未修,且宋季所修族谱,几乎荡然无存。有关族史,仅依赖长老口述,世代相传,异地传说,遂至玄乎其玄,讹乎其讹,诸如“姚凤”传至江西成“逢尧”,姚楶,成“姚粢”,姚崇成姚思廉“子”;或忘记祖先,仅以孟、仲、叔、季,十一郎、十二郎、十三郎,念一公、念二公,万九公、万十公或以伦理概念替代房支,如“福、寿、康、宁”、“元、亨、利、贞”等;或仅记先祖讳,如“石笏”,而不详其祖考,亦不详其子孙。类此等等现象,于今我拜读三十馀部姚氏族谱中,屡见不鲜。 考其原因,大体为:保管不慎,蠹鱼吞蚀;火灾水患毁灭;兵燹、逃难而丢失;解放后“破四旧”“文革浩劫”;等等。 缘于上述种种原因,我宗亲所存族谱,或失,或残,或拼凑,或扳援牵挂,甚或乱挂祖宗以满足虚荣心,贻讥于人、遗笑于世。 粤自宋季迄今能完整保存族谱者,殆无。斯为寻宗归祖,为分辨族群之所自来,支派之所自分,频添困难。以致所谱、所视、所传之神主(祖宗)若“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朦胧模糊,模棱两可,是非莫辨,长辈昏昏,儿孙安能昭昭? 然而令人昏昏者,已然存在,殊难修正。举凡如次。
《大宗谱》宋淳熙己酉进士方崧卿序云:“田丰……十二世孙增坦(误,应为僧垣)……生二子察、最;察有子思廉,五世孙善忠……生子俊、杰;杰字廷达,与兄俊、弟(伟)讳廷宝,壬午、甲申、乙酉联登进士,世号三龙;官苏州刺史,生子迁、远。远即孟瑜公,字雍绍,子天明。孟玉字雍述,名迁,有子龙、凤。龙字世祥,居河南; 方序将天明、凤公缀接敬节曾孙善忠之后;明正德丙子鸣鸾、鸣凤公却改为善齐子弘庆,谓“弘庆公生二子:长孟玉、次孟瑜”,弘庆属敬文之后。于是乎,敬文、敬节、善忠、善齐两头,参商不一。方崧卿序将凤公、天明公接敬节之后,明之后之“大宗谱”均接敬文之后;故明正德戊辰进士姚永惊呼:“祖父名字参商!”清康熙戊子霓坡裔孙姚珥作序叹云:“当日已有互异之说……今亦无从考证。” 类此记叙世系参商不一者,迄我所阅三十馀部八闽姚氏族谱,并非鲜见。此仅以姚凤、天明公派系而言者。 永春、上饶均录明嘉靖乙卯莆田陈璚序,其序上饶云:“嘉靖丙申(1536年)云程吴君,相为辑成。但强造虚名为始祖,以均赐、均友、均治三公为其所出,此億度之见,岂可传信”;其序永春云:“既有均赐、均友、均治三公振今传后,彬彬可考,则三公分三房之始,而祀祭者追祭其所自出焉。”鉴于“兵燹之后,天下谱牒煨烬,十有八九,岂独姚氏!”陈璚只好“自如希舜所论,以均赐公兄弟为三房之始,与其妄证而难凭,何如据者以实录”。既以“億度”之见斥之,又以无奈“妄证而难凭”而据之,奈何! 永和镇钱仓村姚庆礼宗长赠我《钱仓姚氏族谱》《澄江姚氏族谱》,记载亦有参商不一者,若《世系图》:“一百七世大有次子,十二郎,分居钱仓。”原注云:“同十一祖次子岑,寻崇,卒于署”。如果此段文字无脱漏,且我断句无误,十二郎公与侄岑同殁于空山公署衙。则与《钱仓姚氏族谱》明隆庆元年丁卯(1567年)君冡序所叙不一。其序云:“我十二郎公于正统间遭建昌邓茂之乱……官军争捕、协讨,是以我十二郎公之没于王事。”焉有同一人,“殁”两次、两地! 英林伍堡《澄江姚氏宗谱“建家之宝”》系姚乾隆宗长邮赠之新翻本,亦见参商不一者。其《世系图》详自帝舜,至一百八世十一祖,记“子,崇,右丞副使,复回坡尾”,与正德间鸣凤序同,而于《澄江姚氏族谱甲图世系》第一世开基始祖致政公(行)十一祖,“子五:达斋、远斋、慕斋、震廷、艮庭”,无空山崇者。莫非此“五子”皆十一祖庶出? 桔里《姚氏世谱》《钱仓姚氏族谱》《澄江姚氏族谱》均记帝舜一百世垣子三:求仁、安仁、怀仁;莆仙坡尾《大宗谱》记“坦子二:求仁、安仁。”怀仁,衍生耶?漏记耶?。 姚垣,“大宗谱”作“姚坦”,下注云:“益子,淳佑七年登状元张渊(按:漏一“征”字)榜进士第,官奉政大夫、提辖文思。子二(求仁、安仁)”,《三山志》作“姚坦”,《闽侯县志》作“姚垣”,下注云:“甲科,字汝勤,侯官人,公特之曾孙,同之孙,前提辖文思院,奉直大夫。”一人两地乡籍,孰是? 两序抵牾。桔里谱《底厝房祖跡叙》云:“今谈十一世祖伯人、一经公序云:吾祖安仁公登宋元符进士、官永春令,乔居桔里不数传分房一十有六。”此语冠“伯人”为“十一祖”,可能是桔里乾隆伍年序所称“为正德间八世祖伯迪公”,即静山公者。前序谓“十一世祖”,后序称“八世祖”,孰误?从北宋仁公至明正德间伯迪,历四百馀年,按三十年传一世算,应传十三世,若从朝望公为桔里一世祖算起,也应传11-12世。依此判断,底厝所叙,近是,乾隆伍年所序,似非。 安仁之子,衍生一朝班。“大宗谱”图纪“安仁,坦次子,宋庚辰进士,元符三年(1100年)登状元李釜榜。莆田人,政和六年丙申秋(公元1116年)奉旨以从政郎、文林郎永春知县,官廉明,所入之俸俱出以济施,不为己有,士民向慕,禽兽不惊,残黎得袵席,遂居焉。”有子二:长朝珍,不仕,居南安八都湖山;次朝望,名观,太学生,为桔里之祖。 疑窦由是生焉:安仁二子均未居永春;却见晋江诸谱均记求仁次子朝班居永春;迄今永春均未见安仁、朝班后裔见载?“大宗谱”记:坦长子求仁,子一名朝宝,朝宝子宗之,宗之子榘、楶。楶,为潮阳姚钟尧教授之祖,依何“衍生”一“朝班”? 江西上饶花厅《桃源姚氏宗谱》讹舛较多。其谱图记: 花厅姚氏宗图所记,疑多依据传说与残谱拼凑,故多讹舛。如编排帝舜世系,迄未知其所据,竟然将姚崇与姚思廉世序倒列。与本文相关者,逢尧,依其注,当为“姚凤”口传之误。依“大宗谱”,天明公卜居莆田韶溪(今福清渔溪),凤公踵步旅居坡尾,时为唐末五代初(907-960间),至北宋徽宗、钦宗北掳、北宋亡(960-1126)计二百多年,按三十年传一世算,应传6-7世。师礼登徽宗朝大观三年己丑(公元1109年)进士,与唐亡、五代初,亦距二百年左右。师礼若为凤公裔孙,当在六、七世间。花厅谱列为五世孙,其接世传世时间略为偏早。即五至七世间,师礼当与莆田“大宗谱”五世玖公或六世夲公同辈,然未见记载世系,八闽姚氏族谱亦均未见载;唯《福建通志》、《永春县志》“选举志”简略记载登科时间与乡贯,未记世系、行实。花厅光绪丙午《姚氏旧谱记》云:“我派圣裔公分居泉州生师礼公,徽宗朝登进士为礼部侍郎,生选公,钦宗朝登进士,为通政使,出使于金,卒于官。” 依公元换算,师礼登第为公元1109年,姚选登第为公元1196年,相差87年,记为“父子”似不合伦理,为公孙辈似宜。 旧族谱,传男不传女,录嫡不录庶。故不疑师礼、姚选为凤公裔孙,却疑惑不解者,若安仁、朝班后,迄今永春、福鼎、上饶均未见载见叙其裔,何也?亟待广蒐旧谱,考订释疑。 三 晋江姚氏族谱所出现参商现象,我省地方志、闽东族谱并非鲜见。大者举凡如次。 唐硖石人、元和进士、官武功尉、祕书监姚合,唐玄宗朝宰相姚崇弟元景曾孙,有诗名,世称“姚武功”。福建也有个姚合,登宋崇宁五年丙戌蔡嶷榜进士,《福州府志》《福建通志》《福清县志》俱载“福清人”,《重刊兴化府志》载“莆田人”;长乐《姚氏族谱》记姚存诚公第四子,莆田“大宗谱”记姚天明公六世孙:一个闽籍姚合,誌史与谱牒各说其是,教后人如何辨析、判断? 宋陈襄序闽东姚氏族谱,以姚棨出自陕右,陕右出唐三朝宰相姚崇(元之),即以同姓、同地域而擅自断言:“当系于梁国之后。”却未能道明姚棨祖考,显然妄断。 明季杨志远修屏南瑞云家谱,借抄录德《旧谱序》,在首句“姚氏谱系,其来久矣。始祖盐铁副使,讳廷义,唐末自会稽迁于温州之平阳”下以小字注云:“即姚异,乃姚崇此字裔孙”,无根无据,轻易衍文。我等岂可轻率认可,浑如有人敦请宋狄青乱认唐狄仁杰为祖? 《福建通志·古迹》条记长乐县姚坑“明教堂”下旁注:“姚勉读书处”,导致移花接木,姚勉居然成为福建籍状元。类此者,误认先祖为状元,在闽东亦见一二。宋朝宁德(时为福宁)县有姚廓者,乃淳熙八年武举,省试第一,喜讯传到家乡、闽东,竟成状元。其实省试第一,古称解元,亦谓会元。1999年《八闽姚氏源流》发行后,或翻阅“科第表”,以我未注“状元”,讥我“恩健比皇帝还大,将我祖先状元帽给摘了!” 余迄奉诵三十馀部八闽姚氏族谱以及翻阅全省明清所修地方志,类似上列种种现象,不胜枚举。而今絮絮叨叨,无非旨在说明:欲辨明两宋之后姚氏聚居地肇基始祖、裔孙世系,枝分派别,如雾里看花,往事湮没难考。然则,事不可不辨,疑不可不释,结不可不解,盖再纵之,则无益聿追来孝之心尔! 赘言 解释宗派,难;解释宗派纷争,殊难;解释宗派纷争之“结”,尤难。我体悟良深。 1999年,我撰写《八闽姚氏源流》,出于宗亲情绪,居然违心撰写并收录若干文章,惹讥遗憾。虽然录正史对照,仍然无补于事。是次刍荛受托,岂敢袖手旁观?不揣固陋,恪守晋江桔里先贤姚崇仁正德辛巳“序”遗训,“不敢以僭且滥行之”,依据现存族谱,“本本源源”梳理,公允分析,依据逻辑,正确推理。 珥笔赘言几句,本非缘于宽慰与辩解。自2015年夏始,我又重新纂修《中华姚氏源流》,审视全省,类似晋江宗派史事争论者,耳闻目睹多矣,我固不敢以司空见惯视之,亦无三寸不烂口舌辩解之。人惧吃力不讨好,而我不求“讨好”,何惧“吃力”,祗为宗亲解惑释难助一臂之力,笃力协助宗亲重新审视族史,改变固有观念,消除疑惑与误会,重拾先祖融洽和谐乃尔! 恩健信笔赘言于2016年1月25日晨。是晨室外凝结薄冰;文毕,日出,冰消,阳光灿烂,不禁仰天长啸,伸臂舒心。 姚庆礼兄29日函: “现在将我族谱中提到的“大受荼毒"佐证史料转给您老以资参考:”元顺帝至正年间(1341——1368年),泉州水、旱、风、震、疫诸灾纷至沓来,人民无以为生。如至正十三四年(1353年、1354年),泉州大旱灾大饥疫,“种不入土”,五谷歉收,“饿殍载道”,“死者相枕籍”。慈善人赵深道会合僧众,造船通过城壕与八卦沟,进城拉运死者到郊外埋葬,“日不下数次”。人民乃“相率就食永春”,甚至发生“人相食”的惨剧!谷价飞腾,“斗米而今已十千”。
" {6 V; l$ }' q+ R- D% T姚庆礼兄30日来信: 恩健按:拜读澄江、钱仓族谱,两族均出于于凤派大有公之后。尚有疑义:(1),十一祖,一曰“大有”公,一曰“致政”公,是两人,抑或一人?古代官吏退休曰“致政,致仕”,疑大有曾为小官吏,若是,则为同一人;(2),其所记108/2世姚崇空山公有弟岑公,莆田坡尾谱未见载。(3),空山公弟岑公,与堂叔十二郎均卒于左丞都副使崇公暑,与钱仓隆庆谱序谓正统间十二郎没于王事,记载不一。(4),五堡记十一祖有五子,钱仓谱记有子二,莫衷一是;亦与他谱迴异,且辈分、名字似有紊乱。因特截图,以供考而辨之。 (1)澄江、钱仓的谱载:大有公生子四(钱仓谱)或五(澄江谱),十一祖系大有公长子。而十一祖之所以称致政可能与其长子崇为官有关。 (2)之所以莆田谱没有记载崇的兄弟,以及澄江谱没有崇的名讳,据澄江族人介绍崇在浙江为官时犯事,担心祸及家族,因而不敢回原籍,也不敢与家庭联系,故而往莆田祖籍地开基。 (3)至于钱仓十二祖与澄江岑没于王事之说,钱仓谱序应该是正确的,根据是当时钱仓祖只长子一,是为单传,上战场是生命交关的事,而作为兄弟的十一祖有子五,因而带子侄当兵或者以官功荫个一官半职,也是合情合理之事。 (4)据钱仓、澄江谱记载我们两村行辈,从六世起始,也有传说是姚居易设定辈行,因而从十一、十二祖的五世孙开始才有字辈。 恩健老您好:拜阅《莆田天明公世系图(六)》有(恩健按:据钱仓民国谱序,(钱仓)桔里姚氏源于安仁公;而又图注云:安仁公子二:长朝珍,不仕,居南安;次朝望,太学生,为晋江桔里之祖。则(钱仓)桔里姚氏属朝望公支派。又莆田谱谓垣公子二:求仁、安仁,钱仓谓“子三”季为怀仁。)可能有出错之处,望您 老详加参研并予以修正。谢谢!顺祝安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