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zyyao 发表于 2025-2-19 22:30 $ [' c( s2 ]; _7 j3 u 姚波: d) {6 _! {0 Z, |" v8 o 4 y4 ?6 s c9 u 《姚氏粤东世系》的介绍及其文化意义" D2 {7 o5 f& G, B 《姚氏粤东世系》是一部记录姚姓家族历史的文献,共有四卷四册,由清代姚国栋编辑,为清道光时期的抄本。 该书展示了姚氏家族的辉煌历史,旨在激励后代继承和发扬家族传统。 书籍的内容涉及艺文门,包括寿序、制艺、试帖等多种文体,反映了当时的文化风貌和社会风尚。% a, v6 s2 S8 e6 n8 {7 ], @5 r" @ 卷4是一系列关于姚氏家族文化和历史的文献记录,包括多个不同的文章、序言、诗词和碑文。这些文献主要集中在清朝时期,涉及姚氏家族成员的生活、成就、品德以及家族文化的传承。内容涵盖了家族世系、个人传记、文学创作和社会活动等多个方面。2 J# a3 t; b; N7 |5 j . S/ g* s4 i2 h6 e2 o 姚君虑庵先生的生平事迹和品德# ?. \% k: {( f 姚君虑庵先生,名文燿,字翼周,号慮菴,是山阴人士,因其才学和品德受到作者及其他官员的尊敬。2 r) P; X! A& p8 u 先生年轻时家道中落,但与兄弟一起努力谋生,后因母亲年迈和家庭责任留在外地多年。 在闽期间,先生处理政务公正无私,深受民众爱戴,即使面对困难也不改其志。 先生的妻子陶孺人贤惠勤劳,共同支撑家庭,使得先生能够专心于公务和游历。 先生晚年归隐,致力于教育后代,体现了其对家族的责任感和对道德的坚持。 姚君虑庵先生的政绩和人品1 Q3 r; |- m2 j# f 姚君虑庵先生在担任观察使期间,与作者一同前往台湾平叛,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指挥能力。 先生审理案件公平公正,不追求严苛,而是注重实质正义,因此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 在三秦地区游览时,先生发现当地民风淳朴,政务简单,显示了他的治理能力和对地方事务的深刻理解。9 E( t+ P6 g+ o6 R/ K& ] 先生认为人生贵在知足,不愿为了名利而耗费精力,最终决定回家乡养老。 先生的品德和行为得到了作者的高度赞扬,认为他是真正的君子,值得人们学习。) z9 O6 y* { B. s: f 姚君虑庵先生的家庭生活和教育理念 姚君虑庵先生的家庭生活和谐美满,妻子陶孺人贤惠能干,共同经营家庭,使得先生在外能够无后顾之忧。 先生重视家庭教育,尽管长期在外任职,但仍关心子女的成长和教育,希望他们能够继承家业,成为有用之才。 先生的教育理念体现在他对子女的严格要求和对家族传统的尊重上,他认为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品德的培养。 先生的子女和孙辈在他的教育下,个个才华横溢,展现了良好的家风和教育成果。 先生的教育成就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他的后代在各个领域都有出色的表现,为家族增添了荣耀。7 v+ M, o3 U3 O 姚君慮菴先生的文学贡献和个人修养 姚君慮菴先生不仅在政治上有建树,在文学上也有一定的造诣,其作品被收录在《姚氏粤东世系》中。 t% I" s1 C, G2 L, s3 b 先生的作品包括寿序、制艺、試帖等多种文体,展现了他在文学上的广泛兴趣和深厚造诣。 先生的文学作品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关注,体现了他的高尚情操和人文关怀。 V" }- D5 H- G* H3 z6 Y D, ?9 w( ]3 p 先生的个人修养极高,为人谦逊有礼,待人接物真诚坦荡,深受人们的尊敬和爱戴。 先生的文学贡献和个人修养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人们不断追求更高的道德境界和文学成就。 姚氏家族的文化活动和社会影响 姚氏家族通过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撰写寿序、参与科举考试等,展示了家族的文化底蕴和社会地位。 姚氏家族成员在社会上有着广泛的影响,他们的言行举止成为了家族荣誉的象征。7 ?1 A' g7 l' j8 G3 } 姚氏家族的文化活动不仅促进了家族内部的团结,也加强了与其他家族和社群的联系。: Z6 R6 r3 F1 y' o% u' E& s 姚氏家族的社会影响力体现在他们在地方治理、教育推广等方面的积极参与和贡献。 姚氏家族的文化活动和社会影响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 p) o! X5 E( z$ [, n- } 6 T6 v2 U% z; m' z3 k& K 尧曰:1 k# C4 A5 c: M4 r 卷4内含县学和乡试试帖4篇,虽然不全,却也可视为“朱卷”。其一是:, o, `8 v% I# _ 蓮舫公戊戍歲考取進番禺學第七名附正場首篇——隱者也使至逸民(考生姚詩彥)9 ]7 E( ]3 d& v: @8 b. A1 @, \9 g 我有其族人中进士的朱卷,此谱未收入,想是修谱后才中进士。 " j/ }6 Z: m4 K% l J- d. a 9 x# e% A% B! s5 v5 { R' D$ y |
姚氏粤东世系四卷(4册)清姚国栋辑·清道光抄本 卷一0 X/ t+ e( _. t6 k http://bbs.s jyszq.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8630&fromuid=4(出处: 世 界姚氏宗亲网)) v- q* d7 h) L% }% d( s 纂编人姚国栋遣词造句很讲究,颇强调祖源地浙江绍兴。 川蓬安姚波《姚氏粤东世系四卷4册》全部上传完毕。 这里的“粤东”是指广东或广州府,不是指今粤东(潮汕、汕尾海陆丰、兴梅、河源等地区)。当时粤东是指广东,不含广西,其时有两广总督衙门。& r' ~7 E- j4 S9 ]( ^ r 在本帖中,有了卷1和卷4的链接,要读卷2和卷3,请自行到世 姚 网读。6 E" g! Y; y! D8 _: m- t( K 6 J+ _6 Y, k% ?# v9 C( K0 D3 z v& f + z- G# g. f( U9 q; Z |
pszyyao 发表于 2025-2-13 18:56 ( a8 u U; m% G+ t % _9 Y, n" S' s; v3 q 桐乡姚陈国强云: 粤东姚氏迁自绍兴横街姚氏,其横街为绍兴府府署、府山(又名龙山、兴龙山),东西向的一条街,即为绍兴古代最繁华的街,为古代绍兴最核心地段。 |
pszyyao 发表于 2025-2-13 18:18 9 b' w* N8 ?7 d7 q) @; @ 浙江绍兴的粤东姚氏与绍兴姚家棣的姚启圣是同宗。. _. h! E" x: k3 G6 V8 \! Q , X! b; ]/ u' c5 u5 K+ w9 s 姚波整理: 姚氏宗派纪略, O3 I+ S6 o3 e/ s 山会姚氏有三大支,余家係横街一支,宗祠在富民坊堂名永思。高高祖泰来公,胞弟宁远公,进士,官监察御史,嫡姪长仁公,康熙丁巳举人;于熙止公为兄弟行与、熙止公嫡弟号云從者,最称莫逆。长仁公之孙讳云滮者号済时,于余祖仲文公为兄弟行,熙止公係乡间姚家埭一支,其孙讳述祖,号诗城者,丙辰进士,官州尹。于济时为兄弟行。城中又有南街一支,有一房讳仕琳,官广东惠州潮道,迁居苏州伊。孙讳兴讷者,与济时亦为兄弟行。三支各有宗祠,有称呼,无服制,係联宗非嫡族也。 有熙止公,不知道他是启圣。 ! t. T* Q& m/ Q+ h n 浙江桐乡姚陈国强云: 不是一支,是三支并谱。 绍兴谱上,也有姚楷此人,谱上叫姚章楷,为进士,过世于广东。 " V# {& j' N$ N; X; v6 J 上面你们提到绍兴"横街"姚氏,我知道也有这一支,但与姚启圣所在的绍兴姚氏埭姚氏不是同一支。4 Q1 A' H( ~0 {/ E 0 r# {7 X: g& ^$ V% _ 南京姚志军说:姚启圣,号熙止,也称熙止公。4 A# S+ P% E+ A& Y4 c5 T+ Z0 T : O) ^2 d7 `7 x/ X7 u4 B. e p% u6 S& f+ q C$ \ 姚波整理: 姚启圣,号熙止,也称熙止公。 与熙止公嫡弟号云從者,最称莫逆(关系好)。* q# g2 S+ W. R4 q, J( r 熙止公係乡间姚家埭一支,其孙讳述祖,号诗城者,丙辰进士,官州尹。+ b6 A0 t/ g; M/ ?. R9 } / R7 h1 K' ~7 W# @' V) ~( [; Q: w " H ]' y! P5 t9 t, C' ~4 m( z ! V& E* T! z3 ?. z& h( g! L 浙江桐乡姚陈国强云:, @0 v r( G( i1 D8 \- V4 f 姚述祖(1709-1764年),初名慤,字诗诚,亦作思诚、思乘。姚启圣孙,姚陶三子。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山东济阳历城知县,胶州知州。乾隆二十九年卒(1764年),年五十六。配龚氏;继吴氏,子一:樾。 & n8 Y% L9 [0 C7 a' P9 y3 x 尧曰:综上所述,浙江绍兴的粤东姚氏与绍兴姚家棣的姚启圣是同宗。% |! a$ z5 o3 j! g) f: ?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