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醉美中国民居,惊艳世界! ( 转 )

查看数: 4200 | 评论数: 27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16-6-30 09:38

正文摘要:

本帖最后由 姚小平 于 2016-6-30 09:39 编辑 " T' |6 m7 Y" L8 K- E6 o7 C* n9 j7 U) \5 ~2 U/ i 中国各地的居住建筑,又称“民居”。民居包含住宅以及由其延伸的居住环境。http://www.jxtobo.com/288703.ht ...

回复

姚小平 发表于 2016-7-1 10:45:55
北方民居

6 d* I! d& {# o% F4 l2 N
  与南方地区相比,北方大地气候相对寒冷,用地宽松,地形平整,自然风情、文化习俗等因素的综合制约,使得北方各地民居普遍呈现出质朴敦厚的建筑特色。

: z: I. V4 h* F1 V7 M
一、窑洞

7 j" f% U$ F; h) J8 ?* h9 \+ X2 }
! n  l  W% n3 }6 j8 l# n
; g# H9 z9 C, X/ k$ m! v+ g
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穴居式”民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多年前。多分布在陕西、甘肃、河南、山西等黄土地区。

3 Z) J5 U! m2 U( L  `
过去一位农民辛勤劳作一生,最基本的愿望就是修建几孔窑洞,有了窑娶了妻才算成了家立了业。男人在黄土地上刨挖,女人则在土窑洞里操持家务、生儿育女。窑洞是黄土高原的产物、陕北人民的象征,它沉积了古老的黄土地深层文化。

7 H1 h1 T; m& N# Q
窑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节省土地,将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有机结合,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渗透着人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 l( p8 T) ?7 t  C' Z4 }$ |

3 b6 a  S% i! o. m+ T6 ?
姚小平 发表于 2016-7-1 10:49:11
北京有各种规模的四合院,但不论大小,都是由一个个四面房屋围合的庭院组成的。最简单的四合院只有一个院子,比较复杂的有两三个院子,富贵人家居住的深宅大院,通常是由好几座四合院并列组成的。
6 O- M5 M  G0 U& p  S3 I
3 D' Z- e+ q9 u& F( R; g

- }( y2 Y! {  Y& O4 I# U3 }
四合院的“四”字,表示的是东南西北四面;“合”是围在一起的意思。也就是说,四合院是由四面的房屋或围墙圈成的。里面的建筑布局,在封建宗法礼教的支配下,按着南北中轴线对称地布置房屋和院落。
. ?3 u: ^& Y+ r. F/ A+ ]8 J
1 x! v$ _. J( F9 A0 x' [* ^2 L
可以说,四合院是在历史的洪流中,在动荡的社会风云里,北京人所寻觅到的一个安详恬静的安乐窝。一代代的北京人就在这数也数不清的大大小小的四合院中度过了漫长的岁月。
姚小平 发表于 2016-6-30 11:20:06
傣族竹楼是另一种干栏式民居。云南西双版纳是傣族聚居地区,由于该地区盛产竹材,所以许多住宅用竹子建造,称为竹楼
/ F, H2 }7 w7 M
, u; ^8 r, S3 T5 `
云南傣家竹楼

2 O$ r8 B2 a% x0 m& G
竹楼的平面呈方形,底层架空多不用墙壁,供饲养牲畜和堆放杂物,楼上有堂屋和卧室,堂屋设火塘,是烧茶做饭和家人团聚的地方;外有开敞的前廊和晒台,前廊是白天主人工作、吃饭、休息和接待客人的地方,既明亮又通风。
姚小平 发表于 2016-7-1 10:51:32
三、藏族碉楼
, T! Z3 d: I( ^2 I: {) i. m
/ Z$ E3 @0 ?$ w9 Y
西藏大部分地区平均海拔高,气候寒冷干燥,藏族人用石块石片垒砌出三四层高的房子,因形似碉堡而得名碉楼碉楼虽然年代久远,但在房间的功能分配上,却一点儿也不逊于现代的别墅楼房。. L1 B! M  G- w* `4 T) `

4 p$ }; x. ~: P8 z1 w  R
& m% L% b9 e3 M- P

- l5 G% ?& q# o5 o  _( ?& A5 g
一座碉房中分布着各种功能的房间,包括起居室、厨房、卧室、厕所、储物间、牲畜圈以及碉房中必备的经堂,从生产到生活,一应俱全。

9 m0 G/ ?3 ~) \" G5 q% L. j0 j/ J
姚紫洪 发表于 2016-7-2 20:34:03
各有千秋,美!感谢分享!
& r, @/ X( a/ N$ I1 L
姚小平 发表于 2016-7-2 10:45:08
姚先登 发表于 2016-7-1 19:05
( k- D7 E7 x" m$ m这幅美图之所以美,主要不在于那特色民居及其优雅环境,而在于画面里那群仙女般的倩影。大家说对不对?8 b- i2 @2 y: \5 U
...

# z) j1 q) O; j2 ]. g3 w谢谢先登.郑保等宗亲的关注!
姚先登 发表于 2016-7-1 19:05:19
本帖最后由 姚先登 于 2016-7-1 20:03 编辑
: h+ |/ X5 @7 C$ i7 o
姚先登 发表于 2016-7-1 18:36
+ t7 w2 ?' X9 ]- R; ^# N是啊,真正是大开眼界!多谢小平老的辛勤付出!

# g2 t' P% m+ F这幅美图之所以美,主要不在于那特色民居及其优雅环境,而在于画面里那群仙女般的倩影。大家说对不对?. R- e: b7 Q3 f

! g3 z* ?0 d) }, Y& r6 J       - @, D2 Z& w) `3 W$ W8 G
; T; x' R9 r7 v0 f

4 D/ O7 e' t5 \5 K. J+ J' @9 J9 Q, W( f1 e

+ J$ h3 \9 P' t1 `3 v9 Y! Y# p; {& a2 E

3 u$ x; z* {8 Q& Z9 G- O& v) V3 T5 `! J6 r$ a" [9 e( j' e

  J6 d! P8 _" R
姚先登 发表于 2016-7-1 18:36:24
本帖最后由 姚先登 于 2016-7-1 18:45 编辑 0 g4 \' d5 G/ s, h# P" K
姚小平 发表于 2016-7-1 10:56
, Y, t: _  H+ l" a" u% D9 r: r8 D/ q编后语
中国的地方民居远远不止以上几种,不管是小桥流水、青砖黛瓦,还是黄土高原,草原毡包,无不显 ...
是啊真正是大开眼界!多谢小平老的辛勤付出!
6 t( q8 o$ W* y( c
湖南临湘姚郑保 发表于 2016-7-1 15:27:33

" M5 o* Z/ h  Q; i0 c- W$ d开眼界了,谢谢小平老的辛勤付出!
) X7 C( {0 v: P, |! u! O3 v+ A) }* ?
姚小平 发表于 2016-7-1 10:56:49

+ e& \" N# {5 I* o- e, S. G. l! N; t
编后语

中国的地方民居远远不止以上几种,不管是小桥流水、青砖黛瓦,还是黄土高原,草原毡包,无不显示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审美意趣。
0 J: W- Z+ B2 I
2 L: c' M/ d: ]( M6 g
如今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许多地方民居还未来得及被人们欣赏就已经消失殆尽。唯有传承,才有发展,加强对传统民居的保护,才是传承中国建筑特色的根本之道!
姚小平 发表于 2016-7-1 10:55:37
毡包也称“蒙古包”,是中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典型民居,它具有制作简便、易于组装、抵御风寒等特点。

# |! {% K# J* x
& h+ M. T5 `; U0 |
蒙古的游牧民族终年赶他们的山羊、绵羊、牦牛、马和骆驼寻找新的牧场。蒙古包可以打点成行装,由几头双峰骆驼驮着,运到下一个落脚点,再重新搭起蒙古包。% V, f2 w3 u$ i. N5 P# P

8 q. g* P4 d5 b& E. g8 U" L
. X* n" w% O/ v
% g- I; N- e9 ~. U8 l" @
姚小平 发表于 2016-7-1 10:53:47
四、蒙古毡包
, D# ^* J8 q. [6 d9 j
, e8 O% i$ e$ v) w$ C  B. c
姚小平 发表于 2016-7-1 10:52:38
- f5 l5 c% {$ `& [# ]0 `9 a
3 \& J; g$ ?) z$ `
6 a7 l  r5 w) N7 Z

& o) x: t, [& E0 U, e7 x
- k, T3 ]% e* o* y" b& E% m( S

. k7 z, W$ @( H2 L! H! P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5-2-18 09:30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