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姚尚明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与姚波就姚勉谱系的学术交流 姚闻闻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3553 天

连续签到: 7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1#
发表于 2015-4-14 21:22:11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本帖最后由 彭城姚其瑞 于 2015-4-15 01:22 编辑 ' r, q" s+ M) I* |& c) R
; J' L: g* T4 D
古陕州位于现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西北郊的黄河岸边,距三门峡市区约四公里,陕州古城始建于西汉景帝年间,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当时规模很大,形势险要。历史上有名的夏商征战、周召分陕、假虞灭貌、秦晋之战等典故,无不见证于此。+ ]6 r5 f8 Q) l# C9 u
陕州距离开封(汴梁)约390公里,古开封(汴梁)是著名的都城和繁茂之地,辖地也比今天大的多,可陕州的确非(汴梁)!+ u+ ?+ U, N8 ~; @* `$ S0 \

签到天数: 3553 天

连续签到: 7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12#
发表于 2015-4-14 21:34:58 | 只看该作者
史料记载古代名人姚崇、高季兴等为陕州硖石人,有人误认为硖石人就是指今陕县硖石乡人。其实,这里说的硖石是指硖石县。硖石县因治所不断变化,使历史上出现南北两个硖石。
7 c! a9 g( B% P3 u; i. _9 v$ a- K- H( j$ X
  硖石县前身为崤县。《太平寰宇记》(宋·乐史撰)记载:“后魏(即北魏)太和十一年,分陕县东界于冶卢,置崤县……取崤山为名。”也就是说,北魏太和十一年即公元487年,将陕县东部分出来,设立了崤县。“冶卢”与今交口“野鹿”音近,有专家认为,即今野鹿村。以野鹿村为界,以东为崤县。以后崤县曾几度废立、迁移,最终改名为硖石县。
/ a/ I, n, A3 _5 L1 P7 Q. D0 z5 f3 T8 E, _3 F
  据史料记载:公元606年废县后并入陕县。公元617年再置崤县,治所在今陕县菜园石门水库附近(硖石坞),但很快又被废除。* V. I1 a+ b' s/ x, C, H9 C/ ~
* _1 s, d& u5 J8 Q
  公元618年唐朝建立,再设崤县,620年,将县城迁至今硖石附近(鸭桥故镇)。634年,又迁至今陕县菜园乡南县村附近(安阳城),640年,迁回今陕县菜园石门水库附近(硖石坞),并改名硖石县。
, x4 N! ~3 L4 {" O- Z3 g4 [0 D. i( b5 k0 |: t
  宋朝建立(960年)后,公元967年,将硖石县城又迁至今硖石(石壕镇),1073年,废硖石县,改设石壕镇。后来在今硖石设立硖石驿、硖石关,以及硖石镇等。金占领时期也曾设硖石县。
1 z# y) C$ `* K+ \. d8 f  J7 B0 X2 Y  i
  综上所述,公元487年至1073年之间近600年中的多数时间,今陕县东部主要地区属崤县或硖石县管理。宋朝建立之前硖石多指南硖石(硖石坞,处在南崤道上),宋朝以后,硖石多指北硖石(即今硖石,原名鸭桥,后为石壕,处在北崤道上)。' k5 a4 N  d# X5 W

0 C1 g1 K$ G: \3 s& ~  l  不论是南硖石,还是北硖石,因都处于崤函古道上,受到世人的关注。
, @- r* k" j6 U& {8 L
8 h8 |: R  c% S  硖石附近的崤山风光引得人们的赞赏。唐朝时画家、诗人李约(曾任兵部员外郎),“曾奉使行至陕州硖石东,爱渠水清流,旬日忘发。”(唐·赵嶙(改玉字旁)《因话录》)。文学家韩愈在《次硖石》中写道:“数日方离雪,今朝又出山。试凭高处望,隐约见潼关。”白居易《西行》中写道“……寿安流水馆,硖石青山郭。官道柳阴阴,行宫花漠漠……”0 E  O/ f/ _" Y5 Q* b1 J
. i% r5 t" T7 p7 [. y; U) X$ M
  战乱给当时的硖石县群众带来的苦难也深受诗人们的同情。人们熟知的杜甫《石壕吏》反映了安始之乱带给今硖石附近群众的沉重灾难。唐朝末年,路过这里的诗人杜荀鹤看到一个无依无靠的老人,被疾病长期折磨着,痛苦不堪。但比疾病更无情的是官家,他们对这样一个无依无靠的病中老人不仅不关心,还不顾田地荒芜,对他强征地租。诗人对老人的遭遇无比同情,提笔写下《伤硖石县病叟》:“无子无孙一病翁,将何筋力事耕农。官家不管蓬蒿地,须勒王租出此中。”晚唐画家、诗人韩偓在《出官经硖石县》中写道:“……故里欲清明,临风堪恸哭。溪长柳似帷,山暖花如醭。逆旅讶簪裾,野老悲陵谷。暝鸟影连翩,惊狐尾纛簌。……”将经过安始之乱和唐末战争摧残下的南崤道凄凉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临近清明时节,这里虽然美景如画,但是原本热闹非凡、行宫比比皆是的地方变得破败不堪、荒凉无比。只在夜晚才有的蝙蝠大白天成群飞来飞去,长得肥实的野狐摇着如大旗一样的尾巴迎风招展,四处出没。由于长时间很少有路人经过,一个衣冠整齐的当官人出现这里让一个老人惊讶得哭起来……
  L, B5 W) G2 H8 y+ ?6 q) u0 A7 e+ U$ _" q2 K- m  z" H, V# R' t* v* o
  更多的史料记述了这里的地势险要和在这里发生过的对历史产生重要影响的战事。当然这里的险情也时常引发文人骚客惊叹和震撼。晋·潘岳《西征赋》“登崤坂(崤道)之威夷(逶迤),仰崇岭之嵯峨。皋(夏后皋)记坟于南陵,文(周文王)违风于北阿。蹇(蹇叔)哭孟(孟明视)以审败,襄(晋襄公)墨衰以授戈。曾只轮之不反,緤三帅以济河。”宋·王禹偁《硖石县旅舍》说道:“霜乾红叶飞,迁客思凄凄。处险人垂瘿,登山马趄蹄……” 明·杨思盛在诗中写道:“凌晨过硖石,土立如深壁;昏旦亏阴晴,天光窥一隙。积雨泥淖滑,行人苦窄逼;牵扶强登陟,仆马颇极立……”把古道险要和交通艰难描绘得淋漓尽致。" F( K: J7 B3 ?
2014/4/10 23:40:06    来源: 三门峡日报 <南北二硖石)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13#
发表于 2015-4-15 02:15:33 | 只看该作者
支持姚闻闻。赞

签到天数: 280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14#
发表于 2015-4-15 08:09:4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枣庄姚绍峰 于 2015-4-15 09:18 编辑
) F0 F, T1 V3 \+ K/ D4 u& Z0 v; L3 F( s; P: z& G% @
始"迁地址不管那本谱中都是河南陕州(汴梁)硖石迁出"。之所以既写河南陕州,又写汴梁,原因应该是修谱人也搞不清究竟是从哪里迁出,所以索性两个地点都写上,这样应该不会错了。可是汴梁派的范围大,应该包括陕州派,陕州姚就代表不了汴梁姚。南昌姚氏始祖彦国公来自东京汴梁续贤乡(现在河南开封有高贤乡,不知是不是当年的续贤乡?)属于汴梁派,所以南昌谱就一点不含乎的记叙清楚了。不过当时彦国公做官只是做到县儒学山长(算是正科级吧?),名气也小,所以历代姚氏名人录中没有彦国公的名字,不过彦国公后裔们不会忘记,所以很多支谱中记载了始祖的名字。当然也有例外,有的就忘记了,似忘非忘,那就迷糊了,大家就跟着都迷糊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
发表于 2015-4-15 10:52:44 | 只看该作者
彭城姚其瑞 发表于 2015-4-14 21:226 A) {/ U: p/ n' @; W3 N) m
古陕州位于现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西北郊的黄河岸边,距三门峡市区约四公里,陕州古城始建于西汉景帝年间, ...

7 J$ G$ B* b' v  S  e       好帖。
7 n& ?8 ?  O( m8 e! M; S% R/ E
. |( h$ c. H9 ?/ k8 |                古陕州,历史上有名的夏商征战、周召分陕、假虞灭貌假途灭虢、秦晋之战等,都发生于此。+ @* I- z5 l1 T( N6 D! R  \# ^# t- B5 Y: }* a5 F7 w! |$ l) m
    陕州距离开封(古汴梁)约390公里。陕州的确不是汴梁!

该用户从未签到

16#
发表于 2015-4-15 10:53:43 | 只看该作者
彭城姚其瑞 发表于 2015-4-14 21:344 g( C1 }* L" K7 R" T
史料记载古代名人姚崇、高季兴等为陕州硖石人,有人误认为硖石人就是指今陕县硖石乡人。其实,这里说的硖石 ...

4 N$ T/ f6 y. \. R8 B% F( H( U        赞!学习了。1 s: `- u2 |8 B, Q0 C

该用户从未签到

17#
发表于 2015-4-15 11:00:50 | 只看该作者
            尚明站长代姚闻闻发帖。      站长与姚闻闻有联系?应当请他回到姚网,他可是老资格会员  关心姚族和姚网和有学问的会员。# w: y6 [; m! A  U
4 F7 f! d: ~' O$ {* L7 s7 R

签到天数: 59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18#
发表于 2015-4-15 11:53: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卿芳 于 2015-4-15 12:34 编辑
* g! q2 T9 a* g+ P- |
; n2 H8 l6 U* h5 m  B9 {9 K* l1 e     彦国公谱系与思廉公谱系是否有内在联系.有待考证.1 M  g* T6 I; _! G! }6 J* z4 E
我提几点供宗亲研究.- I. C* t* Y  E& D- i
       1.彦国公和思廉公属同一代人.思廉公的封地是丰城.此时彦国公在丰城任儒学山长.* |' r- I# `* X0 L& M( Z# o+ d
       2.众所周知南昌姚氏历来是以国医闻名.国医历来又以祖传为主.这与僧垣公是否有联系.现在南昌姚有人说"御医"不知是否有此含意.* i" m) h& {6 g/ ?
      3.勉公在彦国公的谱系中有非常明确的世系关联.勉公在<舍人集>中称思廉公为鼻祖,是否也能说明彦国公谱系与思廉公谱系有亲近的关系.此时是南宋只相差一个朝代.不会有差错.只是后人的忽略,没有去研究* i5 h" |8 h; n, k3 e1 F! d
      4.就是现代人的书信和说话时.都不能直呼父母及祖先的名字.何况古时的文人呢!这点是否可以说明崇公不是勉公的祖先.
7 n/ k- a* F4 @5 r! ~3 ]3 V8 k- V2 X' j- U& h  A1 a+ l

- M$ L( e# O6 [8 i' f3 Y8 b0 b" ~

签到天数: 59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19#
发表于 2015-4-15 13:09: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卿芳 于 2015-4-15 13:31 编辑 : W. \, c7 d) R1 ]$ c
彩云之南(姚良文) 发表于 2015-4-14 18:44/ Q5 v1 z$ Q7 \) r  F) W
话题重见,是一件好事,说明姚姓文化如今已真正进入了一个研究和探讨的时代!南昌、灵源、南垣、 ...
; S* q: g8 c) }  L7 h5 N2 D) r

% r( |8 m! C) ]5 a# C    良文宗亲说得好.支持!
6 {% L  V6 A! B* U    我认为那一族的谱都有欠缺,我南昌姚的族谱也不例外.1.我想还是要走出自己的谱系来研究谱.心情就豁达.2.请这几方面的宗亲参加.特别是钟尧老,姚波原版主,闻闻.维侃,绍弦,双全,祖军,文良,源盛,建钢,能积极参加.此课题涉及百万姚氏宗亲.是大事呀!
  n9 D9 ?; ]! j7 }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20#
发表于 2015-4-15 13:51:07 | 只看该作者
pszyyao 发表于 2015-4-15 11:00
2 W' V; L+ H% W: ^5 w尚明站长代姚闻闻发帖。      站长与姚闻闻有联系?应当请他回到姚网,他可是老资格会员  关心 ...

4 @9 N4 I# o% d: K* O" D2 l我们一直有联系,也一直有请他来姚网。他有在看,无登录佮发帖。1 @$ \$ B5 |5 |8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6-29 20:29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