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18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7]四品道员
|
9#
楼主 |
发表于 2012-4-24 18:57:31
|
只看该作者
浠水县境在夏商时属扬州地域。 5 q W4 K8 U5 s2 A5 j
周为弦子国,后灭于楚,属楚之九江郡。郡治寿春(今安徽寿县)。 W2 m4 n( V6 F$ T n1 ^
秦仍属九江郡。秦末到楚汉并立之际(约公元前207年),分九江郡,置衡山郡,郡治邾(今武汉市新洲区内),本县属衡山郡。 1 f! s3 Q& {% u8 @
两汉到西晋为豫州蕲春县地。
; s) ]2 [- z( f4 |+ o 南北朝刘宋元嘉二十五年(公元448年)析蕲阳县西部置希水县(希河以西),东部置蕲水县(希河以东,蕲河以西),隶豫州西阳郡。本县建制自此始。南梁普通元年(520年),改希水为“浠水”,隶湘州永安郡,郡治浠水。
( L7 o& L, z, ]' @ 隋开皇初,州、郡并废。隋大业三年(607年),复立蕲春郡并领浠水县、蕲水县、蕲春县等。
7 l4 d% L- L2 {: u* e 唐朝武德四年(621),东部蕲水县并入蕲春县,西部浠水县改为兰溪县,将罗田县并入兰溪县。天宝元年(742),改兰溪县为蕲水县,与蕲春县同隶淮南道蕲州。
7 [" E) G7 s- ]( j0 i 五代十国,蕲水县、蕲春县曾相继属杨吴。南唐、后周,所隶道、州如唐。 5 U; y$ Q1 T. A& k: M0 G) d' ]2 ?: l
宋代,蕲水县、蕲春县开始隶淮南路蕲州;至熙宁五年(1072),分淮南路为东、西两路,蕲水、蕲春两县均隶淮南西路蕲州(防御州)。宋元祜八年(1093年),将罗田县从蕲水县中分出。
3 d/ y; S6 \4 m 元朝,蕲水、蕲春两县均隶河南行省河南江北道蕲州路。至正十一年(1351年),徐寿辉(罗田籍)起义反元,称红巾军,建立政权,国号天完,年号治平,立国都于蕲水县治东北清泉寺。并于蕲水县治设莲台省(其职能相当于元中书省),总领百官,主持行政。至正二十年,陈友谅谋杀徐寿辉,改国号为汉。至正二十四年,朱无璋灭汉,改蕲州路为蕲州府,府治蕲春,隶湖广行省,蕲水县为其所辖。浠河以东(今本县境东部)从蕲春县析出,并入蕲水县。 # f$ {' p5 N4 ~2 w- W3 O+ }/ o) T
明洪武十一年(1378),蕲水县改隶黄州府。崇祯十七年(1644)明亡,本县仍被抗清军占领。
$ o, M/ k2 j1 r8 E- u 清顺治二年(1645)十二月,本县隶湖广行省汉黄德道黄州。雍正七年(1729),改汉黄德道为武汉黄德道。
0 o2 ~; U3 P f7 q0 w9 M- S; ~ 民国3年,撤观察使,于省下设道领县,蕲水县隶湖北省江汉道。民国15年,道撤销,县直属省。民国21年,于省、县之间设行政督察区,蕲水县隶湖北省第三行政督察区。民国22年6月,改县名为"浠水"。民国25年4月,湖北省政府调整行政督察区,将原第三、第四两个行政督察区合并为第二行政督察区,督察区专员公署于次年由蕲州迁往黄州。浠水县为其辖一。
% [9 c9 g' s* i" N 民国28年,改第二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为鄂东行署,代行省政府职权(因省政府迁恩施)。鄂东行署设于今罗田县三里畈。浠水县为其领县之一。+ K' p" s1 [' H
民国34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撤销行署,恢复行政督察区,区治黄州,浠水县仍为其所辖。
* Q/ A: Z9 ]/ L6 C+ ]8 C: [; Z1949年4月8日,浠水县城解放;5月,县人民民主政府迁至县城;10月,将县人民民主政府改为县人民政府,隶湖北省黄冈专区。1968年,黄冈专区改为黄冈地区,本县仍为其所辖。1996年黄冈地区改为黄冈市,本县仍为其所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