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4244|回复: 2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专题论文·从清代汉宋关系看今文经学的兴起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8 15:06: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蓬安姚波 于 2012-12-8 15:48 编辑 5 {8 o: o, p0 R: L' E8 }4 K" z: i
' {3 j, t& w& S% ?- L! j& q2 N
内容提要 乾嘉汉学鼎盛之时,汉宋对峙更加凸显,但因寻求义理的内  _: f) n1 ]: I5 M
在需要,其中又滋长着调融宋学的潜流。汉、宋之学陷入困境,士人乃日益从; p$ [$ O% G+ K9 t$ k4 Y
今文经发掘“微言大义”,从而落实由考据以求义理的主旨。今文经学因之兴' W3 R: H, h6 I9 G6 D7 E
起,并在晚清经世致用及汉学义理化趋向中发展起来。) e( c& G% S4 k$ M( |
关键词 汉宋调融 今文经学 常州学派 义理
: V) A% P8 d) W" V5 E2 [一、引 言
. {4 K# f4 b/ y5 d+ I* h. d8 o由于士人治学方法及重心不同,汉学和宋学成为儒学两大范
3 p1 x6 m0 e2 t4 i式。至清代,经学大盛,学者注重师法,汉、宋分野更加凸显,汉、宋
' e' Y) ]/ W+ ?; R关系也成为认识清学嬗变的窗口。清末以来,一些论著从不同角
: c  A' `' _% K. S$ e" O度涉及清代汉宋关系问题①,但它对学术格局的影响仍待进一步8 E" O, n- Y" L! u
讨论。: e5 B7 a! [; G: e' p- i3 m
   清末经学家皮锡瑞说:“国朝经学凡三变。国初,汉学方萌芽,6 H1 {! ~% A/ o
皆以宋学为根柢,不分门户,各取所长,是为汉宋兼采之学。乾隆
7 X3 B" g4 o0 T6 P以后,许、郑之学大明,治宋学者已鲜。说经皆主实证,不空谈义
- N" G; \- w0 j1 ]理,是为专门汉学。嘉、道以后⋯⋯学者不特知汉、宋之别,且皆知5 W$ X( S6 H, m0 @" N; I
今、古之分。”① 嘉道以后今文经学的复兴是清代学术的重要转8 t, F5 k; P# j" t
变,自然是晚清以来文人学士的重要议题。晚清名士李慈铭读了0 H# ]3 m0 C# M7 Q3 g5 ]
魏源的《古微堂外集》后,感慨“自道光以来,经学之书充栋,诸儒考
4 y5 b. Q5 B8 F& K订之密,无以复加。于是一二心思才智之士,苦其繁富,又自知必/ \5 j6 ?, g* B. |: ?7 ^
不能过之,乃创为西汉之说。”② 李慈铭好讥弹人物,于经学一贯
3 S8 u+ F: B6 q" j0 Q尊古抑今,此类言论当然不足为据。其后,章太炎、皮锡瑞等人对
5 {' @; d9 N' i1 R此也有评论。梁启超则认为:道咸以后清学的分裂,“有发于本学
8 h, ^; b2 i6 H9 j. R! F派之自身者,有由环境之变化所促成者”。前者指清学本身尊古善+ L" q4 d" J' e# Q1 h+ B: Q
疑的取向,因学者“既尊古矣,则有更古焉者在所当尊;既善疑矣,
% M! Y& U) V7 w* p, b  i则当时诸人所共信者吾曷为不可疑之?”于是由东汉古文经溯至西: E% @! r1 v/ V% o" K' L, J0 H
汉今文经、乃至先秦诸子。而所谓“由环境之变化所促成者”,则指2 G5 L( W8 I' B0 B4 O% r( K  z- I
道咸以后的经世致用思潮。③ 但乾嘉汉学盛炽之际,经世取向对
! M( J9 J4 B  Q0 `3 k8 ~士人影响尚不明显。故周予同进而指出,庄存与、刘逢禄为代表的
6 C+ j7 [% m/ K- Z# \0 A前期今文学乃“发于学派自身”,龚自珍、魏源、康有为等后期今文  C% T9 R! R4 V7 C" s: e. h& t
学则“由环境之变化所促成”。④ 这种区分不无道理。不过,所谓* X3 u* B0 K% }: r8 ?9 z) m% G7 Z
“前期今文学”和“后期今文学”均非单一因素促成,惟诸因素重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15:07:58 | 只看该作者
性不同。1 y8 I9 Y7 U) p8 p# n; b' q/ h
清末以来,研究者多从经世思潮考察今文经学的兴起,而对乾
6 @; K7 ?/ Z6 `4 g( C4 H* @) G嘉之际常州学者转治今文经学的原因缺少分析。近年有论者提
* l$ h( T( W. ~  A出,应从庄存与政治上受和排挤事件分析今文经学的起源。①0 \# M, R: I6 H+ S. Y
一些学者则持异议,认为今文经学起因于庄存与、和的政治斗争
- Y* H. \5 g1 c2 p说“, 现在还只能是假说”②。/ z% c, B! q3 {+ F; ]
乾嘉经学为何由“古”而“今”并且蔚成风气? 我们虽应注意政# o4 k6 l9 T; i
治斗争及经世思潮的影响,但在社会变动尚不明显的背景下,学术% Q4 E( y1 v! y) K9 D! \* j
理路尤需重视。皮锡瑞指出嘉道学者开始“知今、古之分”,主要从
% ~1 }  n+ T+ A( j$ ]学术壁垒的建立看待清学演进。学术的转变既基于修正前人而开: O/ x7 Y5 R3 m# C& R
宗立派,又在于汲取、调融它学。清代今文经学虽沿“知汉、宋之
/ T/ }, x) M4 H' w0 F% F别”到“知古、今之分”这一路向演进,却也受调融汉宋潮流的推动。
/ U% T4 m, Q% R) d2 N( Y简言之,在考据学鼎盛之际,汉学自身对于义理的需要促使人们补6 }/ \0 g0 Y: t# \
偏救弊,从今文经阐发“微言大义”,导致学术转变。4 l; u. R% i9 D+ L8 g8 g% n
二、考据学勃兴与汉、宋紧张
7 `* g  ?) g4 o* O) X作为传统学术的基础,考据学兴起于汉代并传衍于后世。唐、8 D5 N$ K0 U" @: N) r& n: x
宋两代,注疏、辨伪之书层出不穷。宋儒虽重义理,而朱熹、王应麟
% ?  Y/ B4 E; i& w. f* x2 y等人诠释儒经仍重注疏。元、明两代,士人尚谈心性,辨伪、考据之
" F, w$ |, B# t/ s4 t5 I- a1 P3 [5 x学仍延绵不绝。明末社会危机加深,忧时救世的士大夫反思心学
4 L5 D* q7 v, W弊端,倡导实用、经世之学。明、清鼎革之后,学术由虚返实之势进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3#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15:08:29 | 只看该作者
一步发展。从顺治到康、雍,相对笃实的理学渐受朝廷青睐,由学
7 v0 k5 I8 U. U+ I术支流上升为高踞堂庙的正统学术。顾炎武等在野学者则倡导
2 ]2 w- r; ~% V. u“经学即理学”,清代学术走上了“回归原典”的不归路,儒学重心也
' M# _: n1 T4 k" p从“四书”转向“五经”。这不仅一改明儒空谈性理、束书不观的积
: `4 S% v8 M6 Z9 \习,且在宋学之外另辟蹊径,形成考据儒经的趋向。惠栋治《易》标0 k0 ^0 k$ ]) V' Z$ ]
举汉学旗帜,一些人解经、注经皈依于东汉经师,汉学亦成考据儒
6 B& v: {3 T0 c: _# ~  ?4 W经之别称。考据学兴起之时,一些宋学家也力摒“空言穷理”、“荒
/ Q& U& r( l8 ~经蔑古”的恶名,彰显宋学的考据内涵。1 `( s1 E9 u0 h9 }3 {
考据学从江南一隅迅速影响全局,促使学术文化格局发生裂
( H5 E/ C. }& q6 T  G4 N变。乾隆中叶至嘉庆年间,汉学盛极一时,成为多数学者的共同学( ~0 F) e" ]+ R4 O9 T
术话语。正如焦循所说:“国初经学,萌芽以渐而大备。近时数十, i8 k5 k! d1 f: R' J
年来,江南千余里中,虽幼学鄙儒,无不知有许、郑者。”① 他们不
& w( r7 N' _1 L1 q& d* K仅指斥宋学空疏,也从不同角度摧毁宋学的理论基石。有的汉学& Z; p4 J0 h$ b+ E- M" V# b
家如阎若璩、汪中等通过辨伪、考证,对宋学依据如《大学》、《古文
* L1 Z  C0 L% D8 x4 ]& e/ B" z( d7 u尚书》的“十六字心传”、河图洛书之类予以否定,有的汉学家如戴
. f  S- ~* v% s# a8 X震、凌廷堪、焦循等人对宋学的性、理、天道等主题进行了考证和重. O& U. ^4 F8 o6 D/ c
释,一些汉学家如钱大昕则在文章著述中尊汉抑宋。" _; n. f- \1 w
到乾隆后期,汉学已走出江南一隅。朝廷开四库馆当然不只
3 Y' B3 {- X3 [6 s是学术事件,也象征着考据学从民间学术上升为官方学术。所谓8 y1 b7 R6 Q+ t
“乾嘉以来,朝士崇尚汉学,承学之士,翕然从风,几若百川之朝东( K: C& a8 Z- a0 W% ~8 R
瀛,三军之随大纛”②。随着汉学阵营的扩张和政治地位的上升,
1 k5 e# `( M- I士人治学的价值取向逐渐转变,排斥宋学的倾向更加明显。戴震# |3 K! q* D6 h# w: Q$ Y
说 ,循宋儒经解“, 譬犹子孙未睹其祖父之貌者 ,误图他人之貌而事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4#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15:08:57 | 只看该作者
之”“, 实诱吾族以化为彼族”。① 主持四库馆的纪昀对今文经学还( T) v; R$ M; a  \
比较宽容,但对宋学及桐城派明显排斥,其《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已
1 k; i; s0 {: f3 J2 ?+ P有体现。阮元有言:“盖公之学在于辨汉宋儒术之是非,析诗文流
: j* a/ |/ U5 h/ `派之正伪,主持风会,非公不能至于此。”② 四库馆开设之初,姚鼐
7 a9 \8 T  m! M+ r* [& q. T9 R受朱筠推荐入馆撰写提要,却因其宋学根柢,所撰常遭其他馆臣抵" A6 O% N; O6 n! l% X
制,姚氏最后只得离开。后来姚莹说:“自四库馆启之后,当朝大老; a0 \4 ]! H& D, d( }% A  R
皆以考博为事,无复有潜心理学者,至有称诵宋、元、明以来儒者,
; g. [; @1 q5 C! G! \  ?+ \则相与诽笑。”③ 姚莹所说或许有点夸张,却反映了姚氏祖孙的深1 o# L2 Y' Y4 W9 u. I1 S% s) X
切感受。汉学如日中天“, 汉学名臣”也接踵登台。
( p2 Q0 x  `$ i/ Z民间汉学家的学术取向也相类似。戴震说“, 义理者 ,文章、考2 {1 X' o1 R% _  z
核之源也。熟乎义理,而后能考核、能文章。”他治学基于考据而不4 u5 \( }" }! K
废义理。其弟子段玉裁则“以为义理、文章,未有不由考核而得者6 J( E7 g& G* D
⋯⋯夫圣人之道在《六经》,不于《六经》求之,则无以得圣人所求之' E; {! m0 n5 p6 o! p
理,以行于国家天下,而文词之不工,又其末也。”④ 两代人的学术5 Z3 E6 p* W2 i7 r- W0 m8 f
重心显然不同。即使兼治义理的戴震,对宋学也多反感。至于博
4 [" S0 j. U( e3 a学多才的汪中,究心于诸子义理,但“最恶宋之儒者,闻人举其名,
; Q3 {5 n" ~0 w0 w9 V1 G则骂不休⋯⋯汉唐以后所服膺者,昆山顾氏、德清胡氏、宣城梅氏、  G+ Y# ~3 u0 ?# [. F! r
太原阎氏、元和惠氏、休宁戴氏。”⑤ 乾嘉之际,汉、宋关系日趋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15:09:24 | 只看该作者
另一方面,宋学家对汉学也有不少讥评。乾隆朝的理学大臣" v! h  u/ S9 k% g" S
翁方纲对阎若璩的考据研究不以为然,认为《古文尚书》虽不无可
9 N+ G& A) q: G/ v$ x3 P- \7 ?: c疑之处“, 然义皆醇正 ,列于学官久矣 ,即如其中一二偶见他书者 ,9 l5 }" e, C# H" \* t
安得从而议之?”① 他还专门撰文驳斥戴震关于“性”、“理”的考
0 g8 ?" [' R/ Z4 M. z3 G4 A证。② 桐城派的姚鼐更认为士人“相率而竞于考证训诂之途,自名
6 Z/ E" N4 N, E+ x6 p8 d2 \7 V汉学,穿凿琐屑,驳难猥杂。其行曾不能望见象山阳明之伦,其识  W# H/ G9 ~) i) Z: P8 W
解更卑于永嘉,而辄敢上诋程朱,岂非今日之患哉!”③ 宋学对汉
$ l" z% s% s2 x8 P& q学的反感可见一斑。
, t# n" E8 y4 m  [汉、宋冲突不久就在两广总督阮元幕中达到高潮。惠栋的再1 W. V- P0 C' N" @3 |& P% w
传弟子江藩于嘉庆十七年(1812 年) 撰成《国朝汉学师承记》,嘉庆
8 S0 ~* e" G: i; i二十三(1818 年) 年在阮元幕中刻成,批评“濂、洛、关、闽之学,不  o' Y; X% n3 C* M. Q* D' \$ m
究礼乐之源,独标性命之旨。义疏诸书,束诸高阁,视如糟粕,弃等
/ ]7 R4 A; a5 v弁髦。盖率履则有余,考镜则不足也。”④ 阮元为之作序推介。此2 ]" g3 ], U9 M, l/ h
书撰成于汉学炽盛之时,体现了尊汉抑宋的氛围。
. R" u* d7 b! Y/ h7 g6 g3 @! l4 z5 H4 ^乾嘉年间,批评汉学的言论以桐城文派最为激烈。他们并非
1 q, ?1 a* f6 M理学重臣,也缺少学理创新,但并非如有的经学家所指的无聊文人7 m# r" x7 \6 N% m' A4 b- Y
或趋炎附势之徒。桐城派对汉学的批评虽有偏激之词,却非毫无
$ [* c3 s  {; ^0 }: \+ P1 f  M; s根据,有些可谓击中要害。道光六年(1826 年) ,姚鼐的四大弟子
' ?( ^  `+ |# y3 `  q3 d之一,也在阮元幕中的方东树,于阮元转督云贵之际,撰成了《汉学5 J& c; f, K) ?. ~
商兑》,与江藩针锋相对。他指斥江藩著书“以辟宋儒、攻朱子为3 h0 U9 T1 ]3 d# l
本”,又一一反驳江氏对宋学的批评,列举汉学弊端,并攻击其“名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6#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15:09:57 | 只看该作者
为治经,实足乱经,名为卫道,实则畔道”。① 集中体现了护宋斥汉
. r% T* [$ a- _) ?' ~9 G3 ]9 S的激烈态度。乾嘉年间,批评汉学弊端的言论不少,多见于私人信. Q5 v1 e' @, L9 M7 F3 X, Y
函,章学诚的《文史通义》则刊于作者卒后。再则,有清一代,桐城" Q* ?% d7 K7 _3 l- q
派并不像清初“理学名臣”那样显赫,其学术地位也不如汉学阵营,, o$ A, z" n" W
故方东树抨击汉学还是需要相当胆量的。不过,汉宋相攻的格局9 M9 t' n7 j6 k9 F# D' O
则如宋学家陈用光所说:“近时为汉学者诩详说之功,而鲜返约之
+ E' \( h) S6 _& \5 {% f- `& @思;为宋学者或又徒剿袭语录之绪余,而无自得之实。二者交讥而8 V; n1 J& a/ p( J$ n* v1 h
未有以相胜也。”② 汉宋积怨益深而“又未有以相胜”,推动了士人: O; |8 h$ k0 B+ `. ~
在学术上自我反思。. G9 r' r' J$ R
三、汉学积弊与反思5 a1 R- q& ~4 g. `' b3 {
江藩的态度反映了宗派观念,也暴露了汉学存在的问题。乾2 t7 ^  z5 v: j' k1 p# F$ S
嘉学派崇尚“实事求是”,考订儒经,衍及小学、音韵、史学、天算、水+ t, r- h* O' N: U+ j$ a* u- t
地、典章制度、金石、校勘、辑逸等领域,在整理和保存古文献,完善
2 l- B3 _0 Q  Z' V考据学方法,开创证实学风诸方面成就巨大。但汉学的主流是东* h  l+ I/ ?* i4 \3 d- o; k3 D
汉古文经学,注重“传事”而不重“传义”,导致思想枯萎。
4 ]! t8 S  V1 W8 s& m乾嘉至道咸年间,士人对汉学积弊提出了不少批评,后来研究
9 N# G2 j: N2 q& Q% g' V# b者对此注意较多。但是,一般论著多着眼于汉宋之间的相互批评,
! h: }6 I5 k9 r9 \6 B4 ?而对汉学家的自我反思注意不够。事实上,汉宋相訾不过是学术* N8 [0 c! z% O& G2 Q
阵营的外部对立,冲击力相对较小,而学术流派的自我反思往往具
9 J- [( I, [1 ]& ^! `8 O有较大的震动和影响。可以说,乾嘉学派的自我反思直接引发其, U& y6 X, J. I) C; ?4 h
学术调整。大体说来,它集中于以下方面。% A7 d" @1 Q# K3 i0 r4 [
首先是对汉学的泥古积习及门户观念表示不满。中国士人历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7#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15:11:33 | 只看该作者
来有好古积习,政教好谈三代,学术研究以古为尚,清学便在梁启
- m" `$ r$ K# M2 H5 L9 ^% \4 N7 y: b超所谓“以复古为解放”的趋向中衍生出来。当时,“解放”的意义
3 b* ^& Y2 P4 G2 O5 Z. S尚不明显“, 复古”的旋律却非常高亢。他们所复之“古”不是孔孟 ,% |: @* N: T* [- I
而是东汉注疏、训诂。惠栋承父、祖之学研究《易经》,学术上趋于& w% h" e. C- L2 N, T6 r9 Q$ h
专谨,却强化了“凡古必真,凡汉皆好”的风气。其弟子谨守家法,
0 _" }& k7 n8 l: m( U% o2 ]4 F俨成吴派。复古取向以及伴随而生的门户观念对于汉学的建立不, X, k* a; ~  i- @
无作用 ,而负面影响也显而易见。即使汉学盛炽之时“, 唯汉是好”
2 Z( R2 z; {& U  ]& H的偏向也遭到一些人的怀疑《, 四库提要》评论惠栋“其长在古 ,其3 K; ^" }; Z- F# K
短亦在于泥古”①。惠派自建壁垒,学传不广。皖派经学领域较
2 @# \3 v# x' A+ g+ ~4 x* V7 }! b广,但同样存在泥古积习和门户观念。方东树斥之为“但出于汉者
4 o+ E& c) C2 T% L0 b$ l主之,出于宋者非之。诧为辅经,实足乱经。始不过主张门户,既
0 y7 D" C& @, F2 P肆焉无忌,则专以攻宋儒为功。”②
( q2 u1 d: y6 H) n" s4 }$ w当时,文史学者章学诚针对汉、宋对峙之势指出:“今人有薄朱
# @% B" r' p2 ^, ^: C. u氏之学者,即朱氏之数传而后起者也。”章氏认为:“朱子求一贯于8 q3 Y! x) C5 E. r( ?. N& N1 u
多学而识,寓约礼而博文。”他又勾勒了朱学数传而至顾炎武、阎若% J% _1 G4 G2 y" E7 n8 \/ x
璩的历程。③ 这说明,汉、宋之学本来具有内在联系。章氏之外,
2 Q' u% {0 U1 W$ r一些治学广博的汉学家如凌廷堪、焦循、王念孙、王引之等人都对
( `" s7 ]. w5 k% U# I汉学积弊有所认识。焦循对人们称乾嘉经学为考据学不以为然:! _, u/ E& {: [; b
“乃无端设一考据之目”“, 补苴掇拾 ,不能通圣人立言之指”。④ 他
8 Y. H5 q: D. J, \- a: m2 g  n$ \* d还指出,士人标榜汉学,而“汉之去孔子几何岁矣,汉之去今又几何8 {6 w8 n6 d4 F9 p1 G# ^
岁矣。学者学孔子者也。”“惟汉是求而不求其是,于是拘于传注,$ J3 K0 y9 X$ P- V
往往格于经文。是所述者,汉儒也,非孔子也,而究之汉人之言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8#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15:12:12 | 只看该作者
亦晦而不能明。”① 王引之评论惠栋治学“考古虽勤,而识不高,心/ m, x/ d+ S. F9 i
不细,见异于今者则从之,大都不论是非”②。他主张“孰〔熟〕于汉
* h( C% [" j& t0 ^$ g% o6 V学之门户,而不囿于汉学之藩篱”③。凌廷堪指出汉学末流“袭其) g% A& b1 D" ]
名而忘其实,得其似而遗其真。读《易》未终,即谓王、韩可废;诵# r& ?6 j2 E- j
《诗》未竟,即以毛、郑为宗;《左氏》之句读未分,已言服虔胜杜预;% g: D( s' a& v& u5 @6 l* B6 V
《尚书》之篇次未悉,已云梅赜伪《古文》,甚至挟许慎一编,置九经* [9 b# ]0 t) b3 H, _
而不习;忆《说文》数字,改六籍而不疑。不明千古学术之源流,而
$ Z+ |: y" V8 c! J0 i/ k6 G$ c+ k但以讥弹宋儒为能事。”④ 因此,他们虽重考据,却也注意博通,有
2 K5 q" x; o6 U* d的还讲求义理。这些批评对于专宗许、郑、贾、马的汉学家无疑有% ~7 _' l* @4 Q; q! `
所触动。于是,一些人的学术视野超越东汉,注意到西汉经学、乃
+ S# c9 }2 O+ Q& q* T& c至先秦诸子。
: q5 C9 q0 a, r8 R& J' g其次,对汉学烦琐考据而不讲义理之弊的认识。许多考证著( S/ r& j& u5 i: n1 v: U% R
作,总是引经据典,动辄数十万言,看起来专精细密,却不能把握儒
+ |0 @, D3 c) v0 R+ `3 Y学的真精神。章学诚著《文史通义》,意在针砭戴震,指陈经学流! r6 R4 j- w' Y/ z( G
弊。他认为考据学“征实太多,发挥太少,有如蚕食桑叶而不能抽. a$ W% c7 ^9 U1 q; X: Z$ ]
丝”⑤。有的汉学家逐渐对考据学的义理需求有所认识。段玉裁" r) N3 I0 |6 D2 `( L& x
认为:“校书之难,非照本改字不伪不漏之难也,定其是非之难。是
7 e% ]9 }$ Q$ p# v" ^+ B+ |( S非有二:曰底本之是非,曰立说之是非⋯⋯何谓立说? 著书者所言' X1 b0 u: o& f+ ~% ^8 p  X/ E
之义理是也。”⑥ 精于文字训诂而疏于义理之学的段玉裁晚年自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9#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15:12:36 | 只看该作者
称:“喜言训诂考核,寻其枝叶,略其本根,老大无成,追悔已晚。”①9 F' D( ?% t3 H  r, z- C. B$ b
这并非学术自谦,而是晚年的学术反思。许宗彦也有类似言论:% q1 \$ I- }+ ]1 Z& C* {* Q
“如仅仅校勘文字同异伪脱,或依傍小学,辨析训诂形声,又或缀拾3 d! o( p+ R+ c3 N. _
零残经说,所得盖小,私心诚不欲为之。”② 许宗彦“不欲”从事烦* u% c  b9 a- o' a/ n; K4 L7 Q, y  e
琐考据,也非汉学名家,而他兼通汉宋的取向则具有代表性。稍( p2 Y- ~9 K: B$ l
后,汉学家对这类弊端的认识和批评更多了。阳湖派文宗张惠言/ B4 J- t7 z/ H9 k, H
指出:“数十年间,天下争为汉学,而异说往往而倡。学者以小辨相
8 v. c" Y' z3 j" l高,不务守大义。或求之章句文字之末,人人自以为许郑,不可胜
3 ~. S$ ?' U) D% v1 m数也。”③ 因而,张惠言既承吴派《易》学,又不像它那样泥古琐碎。
$ |* U; v# _) S$ Y他以《春秋》之法治虞氏《易》,求其条贯,明其统例,被梁启超称为. U( u; F# P. |& y( S# E5 w
常州今文学派的两大源头之一。稍后岭南汉学家陈澧更认为“, 盖
: e  ^0 {) \5 ~8 Q6 q百年以来,讲经学者训释甚精,考据甚博,而绝不发明义理以警觉0 I9 l; N  R: l2 v( q5 i4 r
世人。其所训释考据,又皆世人所不能解。故经学之书,汗牛充' n  w' r. c. G: K, U- r* H
栋,而世人绝不闻经书义理。此世道所以衰乱也。”④ 此说或许有* A, I# z5 r. ?% T" ^
点夸张,但义理枯萎造成的经学困境却是事实。
) u' G& o! K: B既然烦琐考据不能真正领悟和履践孔儒精神,那么另觅途径) M" e8 Y5 l+ v4 x& U$ y1 I" h
以阐发儒学的价值也就势所必然。随着学术本身的演进和社会环
& s! v" ?) u: v' Q3 J境的变化,士大夫对烦琐考据的怀疑、厌倦情绪潜滋暗长,义理之
( p2 b3 d$ z2 I学便以不同形式应运而兴。
+ g( Z6 L" s+ A; l; E/ u其三,一些汉学家呼唤恢复儒家的经世致用传统。乾嘉学派
7 R( Y. Q( h  Z9 b在“实事求事”的旗帜下,埋头于“求真”而不讲“致用”,割裂学术的7 y, T+ O( p" Q( {; O8 ?1 t& X
二重性。对这类弊端,当时及后世学人都不乏批评。钱大昕尚考

签到天数: 307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8]三品御史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15:13:00 | 只看该作者
据,却重视儒家经世传统 ,认为“儒者之学 ,在乎明体以致用《, 诗》、
8 S2 ]  j" {) K( f* e8 S; l《书》《、执礼》,皆经世之言也。《论语》二十篇《, 孟子》七篇 ,论政者  D* |6 a2 [, G: U* _8 N) [
居其半,当时师弟子所讲求者,无非持身处世、辞受取与之节,而性/ y" _, h- Z  h. H
与天道,虽大贤犹不得而闻,儒者之务实用而不尚空谈如此。”①; J# v5 P7 F( }/ B) w+ s
钱氏主要还是针砭宋学,章学诚则明显针对汉学有感而发:“学者! Y) {. j0 j/ T% ]$ A
但诵先圣遗言,而不达时王之制度⋯⋯士大夫之学问文章,未必足
7 C  v( Y4 G; G8 n% |备国家之用也。”“学者昧于知时,动矜博古,譬如考西陵之蚕桑,讲9 N3 L& W4 o6 r; n  V' Y( f: H
神农之树艺,以谓可御饥寒而不须衣食也。”② 完全摒弃经世致用
( o! c  `) }5 T, V- R( A传统不仅背离儒学本质,而且显然不利于学术繁荣。有的汉学家
: X& H# s4 b3 u8 j如陈澧等人既根柢于汉学,又兼采宋学,也注重经学的实用价值,, F- E5 ?7 F( Y- h
主张治经“惟求有益于身,有用于世,有功于古人,有裨于后人”③。
- E% _+ n" q2 E) I陈澧开始自觉地摒弃烦琐学风,转而注重经学的实用性。( ]( z. p: b5 h& i: e
汉学家的反思,加之宋学家的批评,促进了乾嘉学术的调整,: h$ k" m' M& m/ Y- c% y
一些学者逐渐转变其学术观念和学术领域。
: N) O! _/ C: O8 h. \( J四、汉宋调融:由考据以求义理
4 e5 R# R$ S* Y- A% o+ J/ p1 O; Y; T) v4 ]汉学家反思的结果之一是,一些学者转治有关国计民生的实8 X$ W6 K6 c8 ^/ M7 }  J  X! X
学,经世思潮渐呈复兴之势。然而,嘉道年间转治经世实学者毕竟8 q" P5 g$ a2 s7 P% J" G+ Q+ d+ ~0 }: ]
不多,大多数学者仍然专注于经史研究。仅从学术上看,反思汉学' M1 J% q) G9 b7 d3 k% k, z7 x
之弊也直接推动了汉宋调融的趋势。- d+ t. O0 u0 E& m, k
顾炎武倡导“经学即理学”包含通经明道的追求,稍后的考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12-3 06:2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