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彭城姚其瑞 于 2014-9-16 22:23 编辑 2 Y- Q2 J6 g5 w$ P) c
7 @, i- T3 d+ Q1 P& g7 E) R! g* o- Y5 n$ {+ j- L
对殿立宗亲的个人认为,敝人也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 姚氏宗亲散居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当今适逢盛世,人们愈来愈意识到姓为人之根,氏为国之源的道理,加之各种媒介和网络信息通畅,各地各分支的宗亲组织都如雨后春笋,纷纷设立,都以凝聚亲情,追根溯源为已任做了许多的工作和贡献,但仍属均各自为政,缺乏归属感和整体的大姚体系的监管和引导,故才产生了诸多方面的问题和困惑,何以能聚沙成塔是问题的关健之所在,目前的沟通交流渠道并不是不畅也不是不充分,而是有些宗亲自己的目的性不明确,缺乏整体观念所致,是否怀有"有枪就是草头王"的陈腐观念作祟?本人不敢妄加评论。如期盼水到渠成的全姚族自然融合,恐怕数百年也难至大同。 中国姓氏家族史的逐渐形成,从无到有,从兴盛到淡化到再次逐渐被重视,经历了一个慢长的过程,无疑旧中国的交通不便,家族群居,官祸,兵祸和宗亲间互为依托凝聚力共御外侮的需要,这些看似灾难的数千年历程反而给宗亲间的勾通交流提供了先天的沃土,那时的宗亲交融架构和谱牒建立.保存是相对完整有续的,也是姓氏家族史的繁盛期,文革十年浩劫,人们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毁坏了许多应该继承和传承的家族文物和历史遗存,更为严重的是人们思想观念上的一种前所未有的质的改变,家族观念的淡漠,功利心态的滋生,祖宗遗训的淡忘,美好传承的漠视,致使宗亲家族亊务和组织几近衰败夷尽。近三十年来,逐渐的政通人和,国泰民安,国家政府也是多渠道的倡导和宏扬氏族文化,各种媒体也在不断的介绍宗族传承和各姓氏宗族的名人逸事,这本身就是一种倡扬和鼓励。姚氏族人中亦有众多热心于宗族亊务和谱牒研究的宗亲,他们不辞辛苦,牺牲了自已许多的休息时间,甚至是天伦之乐,含饴弄孙之趣,积存.发掘并整理了许多的姚氏宗族的珍贵资料,为姚氏宗亲的断代接续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和文史宝鉴,资料是姚族的财富,他们这些人更是姚族的"国宝",象钟尧老.道信老.卿芳老.小平老丶丶丶丶丶丶等等,他们是历史的见证人,是德高望重的姚族精英和领头人,他们对姚族亊务的严谨态度和忘我的工作热情在感染着我们这些后生和年轻的一代,这些人年亊己高,他们更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中华姚族的大融汇,大团结,有这些老前辈当舵手,加之目前网络亊业的快捷发达,通讯.交通的通畅提供的便捷服务,我们这一代就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好机遇。时不我待,我辈岂可等闲视之? 提到宗亲亊务的统筹和管理,讲句良心话,是耗时费力不讨好,无名无利讨口水(个别居心叵测肖小之人除外),有时甚至是被误解招惹非议.侮蔑.谩骂,这也正常,指头伸出有长短,一母所生亦不同心者有之,谁也不可能达到和要求绝对的和谐统一,只能求同存异,不奢望人人认贤人,只求良心居正方心安,所以,时机的成熟不是等来的,是要有德隆望重者振聋发聩的一声呼唤一一一姚族大统一指日可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