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24226|回复: 7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湖南姚氏源远流长(湖南姚氏普查)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1644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1-9 17:54:4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湖南姚氏源远流长

浏阳谢家冲姚氏
    始迁祖若海公,清康熙间自萍乡东姚家洲竹叶冲迁此。1947年三修族谱。

醴陵黄霞垅姚氏
    始迁祖清仲公,明洪武2年(1369)自江西吉水迁此。族人分布于黄田、姚家坝。至1948年,全族人口1600人。

醴陵辰塘姚氏
    始迁祖忠甫公,自江西南昌迁此。族人分布于东岸、里都、三望冲。至1948年,全族人口3000人。

醴陵攸坞、姚家湾姚氏
    始迁祖植贵公,明宣德7年(1432)自北乡黄霞垅迁此。族人分布于西林、大富岭、黄冈岭。至1948年,全族人口500人。

涟源杨市姚氏
    始祖元鼎公,宋元丰间自江西吉安泰和迁宁乡,三世承仲迁湘乡大育塅,十世添纬迁杨市,今属涟源,派分八房。清乾隆21年(1756)一修族谱,嘉庆22年(1817)二修,同治10年(1871)三修,1917年四修,1993年五修。班行:元朝承万世,正汝应文添(积善定兴嗣),仕志忠能友(伏厚传家远),昌隆立大春(自一大之光),子嗣兴宗祖(朝廷必有用),诗书(道德)裕俊贤,仁缮长培本,英华定发荣,馨香酬后泽,簪笏替前刚,绪绍衣冠懋,基宏阀阅新,璧圭昭品谊,金石炳功勋。

邵阳甘棠、砂田、留田姚氏
始祖岩公,字尔瞻,浙江桐庐人(一曰由浙江徙居江西泰和圳上),宋景定授武冈知军,卒于官。生子二:苾、芝。苾流寓武冈,长子义魁,字宏仁,元末世乱,由武冈徙邵东佘田,继迁甘棠。芝公子义昌由佘田迁邵北砂子田,开砂田支。另一始祖岳公,字嵩高,由浙江桐庐徙居河南汝宁府上蔡,岳公孙义贵宦宝庆,开留田支。清康熙间甘棠支首修族谱。乾隆42年(1777)三支合修,嘉庆21年(1816)、同治13年(1874)、1921年续修。三支先代命名行派各歧,乾隆42年(1777)始归划一,自十七世始:为德本家珍。同治13年(1874)续增:作述济美,积善庆长,永延贻泽,振绳代昌。1921年又续增:共和肇建,咸乐平康,宏惟先祖,荫锡嘉祥。十九世孙姚喆,原名本鉴,1955年衔授中将。

衡阳姚氏
    鼻祖寿一公,明初官金陵昆山县,子金保,孙忠公,明永乐间功授衡州镇远将军,奉祖父由金陵家衡阳姚衙巷。生二子:纲、英,因避吴三桂之乱,英公裔有迁常宁者,纲公生胜公,胜公生相、松、柏,开三大房,世居衡西。相公第三子鳌公,迁于衡东慕政乡姚头洲。后裔靖屿公迁湘乡今双峰县石牛乡六十湾。1932年衡、湘、常六修族谱,2000年双峰姚氏七修。班行:绍应宗先世,古训是法程,传家惟忠孝,与国万年兴。永钟衡岳秀,常挹湘江清,祖德如山厚,长庆继显荣。

岳阳姚氏
始迁祖福三公,明永乐4年(1406)偕兄弟赓四、胜鼎自南昌府城东华门铁树街迁居岳州府平江县时丰坪,继迁巴陵菡草坪,复迁土地冲。自此兄弟分派,赓四复迁荷塘大塅,胜鼎继迁新墙姚名洲。1917年四修族谱,1947年五修。

华容桃花山姚氏
    始迁祖荣公,字绿溪,原籍吴兴,明永乐年间隐逸华容桃花山。有子二人,长福厚,字鹏来,明进士,迁南山陈湖港(今终南夏家庙),后人分居护城马鞍山、注滋口、宋市和南县福兴港、华阁、岳阳、钱粮湖等地。次显厚,字从龙,邑庠生,后人分居潘家下高桥、学惠,南山南竹、仙人洞、新河、万庾兔湖和石首等地。原派:(自二世始)厚宗思得,定世良学。续派:大效可绍永,德盛瑞文升,名远光先哲,才华汝永兴。

华容护城华光姚氏
始迁祖天佑公,居益阳十九里朱龙桥,为生计,清光绪13年(1887)迁入华容华光。现分居新沟、华光、横堤、甘阳嘴和东山野鸡桥等处。老派:禄承祯福顺,必以仕秉正,安定邦立荣。新派:华章逢国运,教育振家声,守道如珍友,敦修似景行,奇才光后裔,盛业继先程,经术儒林重,勋猷著鼎铭。

湘阴县城姚氏
    始迁祖拱乾公,明嘉靖元年(1522)自上元县南京迁湘阴。

湘阴公悦围姚氏
    始迁祖永秀公,明初自江西泰和迁湘阴。

平江湖源山姚氏
    始迁祖土公,明洪武4年(1371)自江西南昌迁此。至1994年,全族人口4584人。

平江长田姚氏
始迁祖思宠公,明崇祯2年(1629)自江西宁州迁此。

常德沟湖姚氏
始迁祖正斗公,元末自江西余干县迁居湖南武陵县西关外东流村。

桃源九溪姚氏
    始祖进公,原籍江苏常州府无锡县新安乡,明初从军,子国泰,居星沙,孙汝贤,明永乐2年(1404)由湘潭县忠诚乡迁桃源,始居仙人山,继徙白沙坡。清同治11年(1872)始修族谱,1938年续修,1995年三修。又一支始迁祖大郎公,原籍江西吉安府吉水县虎溪,明初迁桃源。明弘治间、清康熙60年(1721)纂有草谱,咸丰8年(1858)一修,2005年续修。大郎公系老派:宗士光学以仁廷定万世登本成。进公系老派:国大光学以成。合派:绍善良,志上进,自克昌,贤才广启,景泽方新,先发能守,恒有达人。

桃源郑家河姚氏
    始迁祖宗贵公,明永乐年间自江西吉水迁居湖南桃源县南下白石村郑家河。族人分布于碧云乡、永顺县等地。至1948年,已传20代,约300人。宗祠在保子山,族谱创修于1927年。

石门新关姚氏
    明末自江西金溪迁湖南,清初迁此。族谱始修于清道光28年(1848)。

益阳姚氏
    始迁祖釁禄公,字在中,号六亭,原籍江西吉安府泰和县圳上,其初筮仕燕京宛平县令,迁山西平阳县,转升湖南宝庆太守。致仕侨寓益阳,卜居十九里缺头岭东标公嘴,生承仕、承任。承任失传。承仕生贞性、贞情。贞情宦游湖北,家黄州。贞性生受一郎、福五郎。受一郎,号鹿山,以国子监由金陵宰益阳,元季兵乱,立寨白鹿山,为白鹿姚氏支祖。明万历35年(1607)创修族谱,清乾隆56年(1791)、道光11年(1831)、同治12年(1873)、1911年续修。福五郎生顺一、权一、秉一、顺五。权一居九子冲,秉一居杉木桥,顺五居桃花江。顺一裔七世思义,生永宁、永宾、永霖、永阊。宁、阊二房迁宁乡邓家冲,后又迁长沙河东及湘阴金鸡岭。思义弟思信,居侍郎桥,生永定、永宥,分上、下梅塘二支。明万历35年(1607)、崇祯15年(1642)、清康熙37年(1698)思义、思信二房合修宗谱,嘉庆22年(1817)、同治8年(1869)、1921年宾、霖二房续修。乾隆29年(1764)、嘉庆24年(1819)、同治8年(1869)、1914年思信房续修。受一郎房派语:釁承贞受文,必以仕秉正,安定邦立忠,华章逢国运,教育振家声,守道如珍友,敦修自景行,奇才光后裔,盛业继先程,经术儒林重,勋猷著鼎铭。福五郎房派语:禄承贞福顺,念思永志正,贤能显祖荣(下与受一郎房同)。

益阳下梅塘姚氏
    始迁祖六亭公,讳釁禄,字在中,原籍江西吉安府泰和县圳上,宋末元初为宝庆太守,致仕落业资阳。越四派,至受一郎、福五郎分为两支。福裔传至八派定公为下梅塘支祖,宥公为上梅塘支祖。下梅塘支谱始修于清嘉庆24年(1819),同治8年(1869)、1913年、2003年续修。

安化九渡水姚氏
    始祖釁禄公,原籍江西泰和县圳上斜柳湾。宋嘉熙间因官徙居益阳标公嘴。六世孙念华于元季复自益阳迁安化九渡水。1933年纂有宗谱。

安化栗林姚氏
    始迁祖顺公,明永乐年间由江苏昆山迁栗林。

宜章岩泉姚氏
    南宋时自江西庐陵县徙此。

蓝山大慈乡大石源姚氏
    始迁祖选金公,清初由宜章迁来。

溆浦高庄姚氏
    宋时由泸溪徙此。

麻阳姚氏
    先世明成化年间由江西徙湖南桃源,旋迁沅州晃县等地。明末,八世现楚公由沅州岩子坪迁居麻阳白泥田(今谭家寨姚家),十四世孙荣武由姚家移凤凰枫木湾,继迁麻阳也乔坪(野鸡坪)。十六世孙于清咸丰年间由芷江扎牛坪姚湾坪徙麻阳之西冲湾。派语:思维世志子,天永必通淮,正大贤文启,荣华复照忠。(原派只取至"复")续派:绍祖炳元茂,敦伦岁应昌,国朝隆上选,英秀定联方。

靖州姚氏
    宋咸淳年间自江西泰和迁靖,居大姚园。至清光绪34年(1908),已传26代。

新晃姚氏
    谱尊河南鼻祖云公,汉侍郎,为一世,居河南陕州硖石。二十五世尚忠徙江西瑞州新昌县,至四十二世,良删(一字珊),行三,始居江西瑞州新昌灵源,继迁南昌府丰城县滥泥湾,明永乐14年(1416)奉旨辰州卫,删公偕兄长能、德二公应诏来楚,卜居沅陵一都灰窑长坪。删公宣德8年(1433)复迁沅州岩子坪;能公析沅陵四都罗衣溪千龙坪,旋迁浦市江东沙堆角;德公仍居长坪。删裔四十六世文献,字君赞,明时迁晃县之伞寨,子再聘、再榜、再麟、再行,衍至七世有兄弟十二,分居于脚寨、沙坪寨、石柳坡、颜家寨、地东寨、蒲寨、丈溪、旧惆、扶罗寨、田家寨、禾滩等地。该族今为侗族。谱牒一修于河南陕州硖石,二修于江西瑞昌灵源,三修于湖南辰州浦市,乾隆末晃州四修,道光29年(1849)五修,光绪12年(1886)六修,1944年又修。原派:再正通光昌胜秀。(七字循环使用)新派:绍祖本源茂,敦伦瑞应长,彤廷隆选建,英哲定联芳。

点评

比较全面,受益不浅。  发表于 2019-5-14 20:54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1644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8-9-25 00:32:17 | 只看该作者
                                                                   姚善:忠义太守贤良臣


        明朝的苏州,一共有五个父母官被老百姓认可、称颂,前有季亨、魏观、王观,后有姚善、况钟,都是一等一的好官,称“姑苏五太守”。
        姚善(1360—1402),字克一,安陆人,原来姓李,举人出身。洪武中由乡举历祁门县丞,同知庐州、重庆二府。洪武三十年迁苏州太守。
       从现有的资料看,在二十世纪国人研究明史的第一篇文章,是毋暇撰写的《明苏州太守姚善》,刊于《清议报》1901年3月20日。《清议报》是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以后维新派在日本创办的刊物,由梁启超等人主编,是一份进步刊物,文中称姚善为政持大体,不为苛细。当时,《清议报》发表这篇文章的用意,显然是为了唤起国人在清政府统治下,研究明朝历史的兴趣,并鼓舞起斗争勇气。
      历史上的东西对现实往往会产生不同的借鉴,不同的角度也会产生不同的感喟。从勤廉的角度审视姚善,主要有三点让人追想。
      一是“贤”,体现在对人才的态度。明朝初年,明太祖对苏州一直有较深的偏见,认为吴俗奢僭,要求历任苏州地方官对苏州重绳以法。在这种形势下,苏州那些奸诈之人就持他人短长相互攻讦。姚善来苏后,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折节下士,先后聘请隐士王宾、韩奕、俞贞木、钱芹等。请教治郡之策。每个月初都与贤士会与学宫。有一次,姚善迎请钱芹上座,请教经义文章。钱芹说:“此非今所急也。”姚善悚然起问。钱芹于是授书一册。姚善一看,都是治理苏州的建议方略。
      最能体现姚善对待人才态度的有这样一个故事。当时苏州湘城有个叫王宾的人,《吴中往哲记》里推崇他是吴中隐士第一,与吴县韩奕、昆山王履,并称“吴中三高”。王宾家世医业,比姚善岁数大,学博行商。明太祖曾想召王宾做官,王宾坚决不接受。姚善非常敬重王宾。姚善任职苏州后,仰慕他的名气,登门请教。地方官出门办事,排场很大,有开道的,有打伞的,于是一帮人浩浩荡荡来到王宾家门口。王宾早听见外面喧哗,他从门缝里张望,见大队人马罗列,心里很生气,就在屋子里高喊:别惊扰我的老母。说完自己爬后院围墙出去了。姚善知道自己遇见真正的高士了,第二天轻车简从来拜会,史书上称“独侯门下”,王宾这才肯见面,“据座受拜,以道诲之若师弟子也”,就是说,王宾跟姚善认真上了一课。
      二是“义”,表现在保忠臣血脉殚精竭虑。江西分宜县在明朝出过两个大名鼎鼎的人物,一是独揽朝政20年的大奸相严嵩,另一个就是铁骨铮铮、大义凛然、为建文朝捐躯的大臣黄子澄。
      明初的建文帝朱允炆是个开明仁君,一个500年来受到史学家深切怀念与同情的皇帝,时燕王朱棣拥兵自重。为强化中央权威、统护政令畅通、消除地方割据势力,黄子澄作为主要辅政大臣,提出“削藩”,黄子澄对燕王朱棣的认识与对形势的判断是正确的,朱允炆也认同他的“先发制人能制人、后发制人制于人”的策略。但建文帝优柔仁弱,对朱棣动了恻隐之心,以致贻误战机。燕王朱棣则以“清君侧”为名公开举兵叛乱。当朱棣逼近南京、建文朝大势已去时,黄子澄当时不在主战场南京,而是在苏州募兵。他决心为建文朝共存亡,还将妻子许氏与四个儿子从江西分宜接到苏州。不久,南京陷落,朱棣当上了皇帝,黄子澄在嘉兴被人告发,押到了南京。朱棣对他处以“五马分尸”的酷刑,再处以“诛九族”的大屠杀,凶残的“瓜蔓抄”,使黄子澄家族共有445人被杀。在南京城破之前,黄子澄的妻子许氏与儿子黄圭、黄玉、黄润、黄泽从老家到了苏州府,姚善见局势难以挽回,有意要为忠臣义士留下血脉,就改变了他们的姓名、户籍与身份,以便能逃脱即将到来的大屠杀。黄圭改名为田立微,户籍改在苏州府昆山县,身份是位道士,还教他学会昆山方言。二儿子黄玉改名为田彦修,身份是昆山县一农村的“里正”,也让他学会昆山方言。三儿子黄润改名为田彦温,四儿子黄泽还是少年,也是改名换姓。忠臣之后终于逃脱了朱棣的大屠杀。现在昆山仍有黄子澄的墓碑,上面镌刻着“明黄节悫公子澄墓”八个大字。
      三是“忠”,表现在起兵与苏州共存亡。朱棣以“清君侧”名义起兵南下,同时上书朝庭贬黄子澄等人。姚善将黄子澄隐藏在苏州,黄子澄建议一起起兵反朱棣。姚善说:“公,朝臣,当行收兵图兴复。善守土,与城存亡耳。”黄子澄去嘉兴募兵后,姚善一方面向建文帝申述不应当贬黄子澄,促使朝庭复召黄子澄。另一方面秘密联络江南松、镇、常、嘉诸府练兵抵抗。建文帝失败后,姚善为被麾下许千户“缚以献,不屈,死。年四十三。”
      后人评价姚善治苏,都认为他为政持大体,不为苛细。说他在任时,苏州讼遂衰息,吴中大治。苏州人对姚善的追念,是把他与韦应物、白居易、孙冕、况钟同列,称“五贤”,并撰一联“政绩在斯贤,溯唐宋明有五大夫,吴郡楷模二千石;馨香隆厥祀,立功德言垂三不朽,太守风规数百年。”

签到天数: 1644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6-5-31 08:21:25 | 只看该作者
宋端仪是明代莆田人,现在已很少人知道他的生平和著作,仅有上世纪四十代莆田文史学家康爵老先生介绍宋之著作《立斋闲录》时提到,“宋端仪,字孔时,成化辛丑(1481年)进士,官广东按察佥事。”据明过庭训《本朝分省人物考》中《宋端仪传》记述,宋在十六七岁时曾随父到外地任学差,“又尝侍父校文江右”,后回莆于成化辛卯(1471年)乡试未中,“遂闭门讲学”,“甲午(成化十年,1474年)登乡闱第七人”,“成化辛丑(十七年,1481年),擢进士第六人,拜礼部精膳司主事”,“寻丁内外艰,起复,改祠祭司。适云南提学宪臣缺选,部议以属议”,因怕人说是“干乞”,“遂力辞不受。已而迁主客司员外郎。未几广东提学缺,时选部拟仪”,“以内相丘[氵睿]徐[溥]二人沮之,不许”,“官主客二年,……俄广东提学复缺,拜按察司佥事。既至,……未几,疾作,卒。”由此可断定,宋端仪在初试时年龄在二十五岁左右,约生于明英宗正统十二年(1446)。邱氵睿兼文渊阁大学士(入相)乃在明孝宗弘治四年(1491)。这时宋约在四十五岁左右,其为邱、徐所阻不得任广东提举,一年之后继任礼部,再后被任命为广东按察司佥事,到任后不久即病卒,约有五十岁(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1496年)。
  宋端仪著作究竟有多少?莆人先贤仅提及两种,即《考亭渊源录》二十八卷,《立斋闲录》四卷(康爵考证)。现据《明史》卷一六一《宋端仪传》和《四库总目提要·考亭渊源条》所述以及《革除录》,可知宋端仪的著作远不止上述三种。笔者近段见到清黄虞稷《千顷堂书目》中所收的宋端仪著作,其中又有,《宋行朝录》(卷五史部别史类)、《莆阳逸事》、《莆阳旧事偶录》(卷七史部地理类)、《祠部典故》卷九史部职官类)、《莆阳科名志》、《高科录》(卷九史部典教类)、《莆阳人物备志》、《乡贤考证》(卷十史部传记录)、《立斋稿》(卷二十集部别集类)等九种。明过庭训《本朝分省人物考》中有《宋端仪传》一篇,传中记录宋端仪著作,除见于以上十二种以外,还有《广东通志略》、《适南三先生遗作》、《朱子事类》、《宋氏族谱》等四种。综上所述,可知宋端仪之著作有十六种。这些著作在他生前未及刊行,极可能广陵散绝,宋端仪英年早逝,在短暂的一生中写下十六种著作,也算是著述颇勤甚丰。
  据《鲁迅全集》第六卷注释,《立斋闲录》“是依据明人的碑志和说部杂录的笔记”,《四库提要》述该书“是编杂录明代故事,自太祖吴元年迄于英宗天顺,皆采明人碑志,说部为之”。其中记录了朱棣大量杀害以前曾经拥护其侄子建文帝的臣子们之史实,揭露了“永乐皇帝”的真面目,因而招致了清朝的顾忌。据资料考证:自清朝初至同治的二百多年间,大多数的目录学家,书目编者都将《立斋闲录》归属于“史部”的书籍,此与鲁迅观点是一致的。但清乾隆间官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和《钦定续文献通考经籍考》中,又把《立斋闲录》归入“子部小说家类”。鲁迅所家藏一部明抄本《立斋闲录》已辗转藏入北京大学图书馆,写有“《立斋闲录》四卷,明宋端仪撰”。书里有“周树人印”。○黄国华

《立斋闲录》对建文史研究的重要价值

  摘要《立斋闲录》汇集了许多原始资料,有两卷内容与建文朝历史有关,史料价值较高。该书完全摒弃了明初官修史学的局限,客观地反映了建文朝的政治面貌,大胆地揭露了明成祖对建文诸臣及其亲属的残酷杀戮与迫害,以及在皇位继承问题上赤裸裸的欺骗,有助于我们深入、全面地研究建文朝历史。

签到天数: 1644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6-5-30 22:54:38 | 只看该作者
   姚善 (1360~1402年),明建文时忠臣。初姓李,字克一,应城南乡姚家嘴人(《明史》作安陆人,后据《三台湖志》补正;姚善墓在姚家嘴),性耿直,仪表英伟,善谈论。明洪武初,由乡举荐
姚善像图册

入太学。历任祁门县丞,卢州、重庆同知。洪武三十年(1397年),任苏州知府。姚善来后,主政公允,把握大局,不制定苛刻繁琐的条令来管理民众,诉讼之事因此逐渐减少。苏州人逐步改变了对明朝的看法,吴中大治。因守卫苏州者前有季亨、魏观,后有姚善、况钟,中有王观,皆贤能之士,称“姑苏五太守”,祭祀学宫。
  姚善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喜结交贤能。只要听说谁人贤能,必躬身亲往拜访。一次,他得知王宾博学能文,就去拜访。但该公是个隐士,不愿接见,给了姚善一个闭门羹。但姚善却没有生气;第二日又去,王宾却装疯卖傻,又故意给他难堪,他还是笑着离开;第三日再去,终于感动王宾,两人结为好友。因为重士,苏州一些名士如王宾、韩奕、俞贞木钱芹等都愿与他交往,经常与他在一起谈经论书。一日,他们在文庙学宫见面,准备谈论经书。钱芹首先发言说,谈论经书,不是今日急事!姚善惊问何故?钱芹给了他一本小册子,一看,全是关于战备的内容。钱芹说:“今燕王朱棣在北平起事,企图陷京都以篡皇位,我们作为建文帝的臣民,务以军备来保卫朝廷。”姚善点头称是。这时,燕王的兵已经南下,姚善一面联络镇江、常州、苏州、松州四郡首,集结民兵演练备战;一面推荐钱芹入朝为官,履行军务。他也亲至京师,得见燕王上书贬斥齐泰、黄子澄为奸。姚善声称燕王贬斥不当。建文帝遂诏见姚善,征求对策,姚善奏议起兵勤王。建文帝钦命姚善组织苏、松、常、镇、嘉
姚善石刻像图册

兴五府兵勤王。建文四年(1402年),姚善的军队正在集结时,燕王已攻占京都。黄子澄痛心疾首,带着四个儿子逃到了苏州,与姚善商量招募勤王军。在编造黄册时,姚善将黄子澄两个孩子改了姓名,籍贯也改为昆山,几人发誓要为国事而不惜生命。后黄子澄约姚善航海起兵。姚善不允,说:“公,朝臣,当行收兵图兴复。善守土,与城存亡耳。”黄子澄去后,姚善率兵死守。最后,因部下许千户反叛,乘姚善不备,将他缚住,献给朱棣。朱棣以高官相诱,劝他投降,辅佐自己。姚善至死不从,被杀,年仅43岁。其儿子姚节等4人被发配边疆。
  燕王朱棣攻陷南京后,立即捉拿黄子澄。后黄子澄一族,除其子彦修和彦泽被姚善更名,是昆山口音,逃过一劫外,全族445人全部被杀。
  早年与姚善友好的常熟人黄钺,得知姚善死讯后,急登琴川桥,向西叩拜,并放声哭诉:“吾与君同受国恩,不幸有国难,义同许身,君与孝孺同为国难死,吾岂能背义独生?”哭诉毕,命家人收归祭具,从容整衣冠,跳进水中自溺身亡。


签到天数: 704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9]二品侍郎

推荐
发表于 2016-5-29 01:17: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俊兴 于 2016-5-29 01:39 编辑

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
杨市镇/俗称:(杨家滩)

一世祖:元鼎公    宋、元丰年间  从江西吉安泰和  迁移湖南宁乡。
三世祖:承仲公    宋、                  从湖南宁乡          迁移湖南湘乡。
十世祖:添纬公    明、                  从湘乡                  迁移湖南娄底。

元鼎公    是江西发派之祖。

字辈:
元朝承世万,正汝应文添。(宋、元、明)
仕志忠能友,昌隆立大春。(明、清)
子嗣兴宗祖,诗书裕俊贤。(清、民国、中国)
仁缮長培本,英华錠发荣。(中国)

己到    33代    長字辈       历时   900来年。


整个平均代数:   30代     发展不均衡。。。。

整体来说     发的很慢。。。      

按正常发人,应该有     40代左右了      个人的看法。。。。

一修    族谱      乾隆二十一年     (1756年)。
二修    族谱      嘉庆二十二年     (1817年)。
三修    族谱      同治十年             (1871年)。
四修    族谱     民国六年              (1917年)。
五修    族谱     新中国                  (1993年)。
六修    族谱      中国                      。。。。。。

我元鼎公       有四个      孙子       居住   邵阳。

法升公     邵阳县。
道清公     邵阳、邵东、渡头桥。
道元公     邵阳、武冈市、邓家铺。
洞元公     邵阳、洞口县。   

签到天数: 1644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推荐
 楼主| 发表于 2016-5-30 23:06:09 | 只看该作者
《革除遗事》中的记载:

  姚善,字克一,湖广安陆州人。初姓李,后复今姓。家居鱼寨,为人志行淳实,学识高远。为诸生时,扁读书所曰「待旦轩」,会稽唐之淳为之铭。善工诗,与唐相倡和。
  洪武中,由乡举历祁门丞,同知庐州、重庆,所至有能声。三十年,擢知苏州府。初上以吴民熏染夷俗,习为僣靡,明法以齐之,嚣者或更籍持短长,谲诈蜂起, (「谲诈蜂起」,「谲诈蜂」处原空白,据明钞佚名国朝典故本补。) 号难理。善洞达政体,周悉人情,张弛宽密,各协事宜,每数造请郡贤。考求治道,商略民生,休戚俗尚,淳漓以施,消息因革,由是吏民顾尚礼义,转称大治,为列郡最。隐士王宾,独居陋巷,善往候见,舍车躬诣门,宾问为谁,应曰「姚善」,乃开门延语。及宾报谒见面府门,再拜而返,善自邀还,辞曰:「非公事不敢入也。」又将候韩奕,奕逊入太湖,善叹曰:「韩先生,所谓名可得闻面不可得见也。」钱芹自守甚高,善愿见不可得,将往候,乃使人先道意。芹对使者曰:「芹诚幸见公,然芹民也,礼不可往见于庭。苟明公弘下士之风,请伺月朔晋会于学宫。」善如对至,迎芹置上坐,请质经义。芹曰:「公今有官守,请姑舍是事,有急于此者。」善问何事,芹出一简以授善,竟不一言而去。视之,则守御制胜之策也。善心嘉之。后为行军司马。
  革除己卯,靖难师起,善画策勤王,与有劳焉。壬午,京师平。时黄子澄朝廷索之甚急,避匿善所,约与航海。善曰:「在公则可,在善则不可。善守土之臣,当与城存亡。」子澄去,善竟仗节而死。其见危授命,节义可称云。长子发戍贺千户所, (「长子节发戍贺千户所」,疑「贺」下脱「县」字。) 幼子继儿苏洲随母给配,保儿项儿送工部习匠。善以壬午六月二十一日送问,七月十日受戮,时年四十三。
  又考之太宗实录云:「燕师日迫,建文与方孝孺用汉破七国之策,贬齐、黄于外。善言于朝曰:『有文武才略可以扶颠济危者反置之散地而不用,今事势狼狈。』急召之,询其姓名,不对,再三询之,则曰:『于今人才岂有过于黄太卿哉?』遂复召二人,皆不至。」则是善尝在朝也,然其详不可闻矣。正德丙子,巡抚都御史秦金祀之乡贤祠。
立斋闲录》中的记载:

   姚善,字克一,年四十三,湖南安陆州人。任苏州知府。是年六月二十日送问,七月初十日凌迟。妻宋氏,年四十二,配燕山中护卫指挥纪纲为奴。本年八月,改配旗手卫指挥张■〈日上永下〉为奴。长子,贺县千户所充军;幼子继儿,苏州随母给配,保儿项儿,永乐九年尚监候听决。三女俱给都督陈虚家为奴。

签到天数: 67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2#
发表于 2015-1-9 19:47:24 | 只看该作者
湖南姚氏宗族分支真不少,看来湖南姚氏宗亲是一个巨大的群体!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发表于 2015-1-9 20:40:38 | 只看该作者
           应是转发湖南图书馆的文章。实际上,湖南不只这些姚氏。
        湖南姚氏宗亲或湖南姚氏宗亲会,能否写出更全面和详细些的湖南姚氏源流吗?

签到天数: 90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一品大学士

4#
发表于 2015-1-10 08:04:16 | 只看该作者
多数都是江西迁过去的?!

签到天数: 3492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5#
发表于 2015-1-10 17:06:31 | 只看该作者
湖南姚氏可能在百支以上,现在还好多未联系上,这是一项长久细致的工作.

签到天数: 1644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6#
 楼主| 发表于 2015-1-10 23:29:14 | 只看该作者
        晚辈美宏建议由郑保宗亲牵头,组建一个湖南姚氏家族修谱筹备小组,到湖南省各地区姚氏聚居地走访一下,应该说湖南省每个地区都有负责人来修过谱的;而且我们邵阳市姚氏家族就在前些年(好像是1995年左右)修过邵阳姚氏家谱。我现在在娄底市工作,也知道湖南省娄底市涟源市杨市镇就有一个姚氏聚居地,而且与我是同出一支姚,同为姚巌(严)的后代。

签到天数: 89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五品郎中

7#
发表于 2015-1-17 23:34:43 | 只看该作者
好帖呀,感谢美宏!
精华、高亮、加粗、置顶,美宏宗亲开心吧~

签到天数: 1644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8#
 楼主| 发表于 2015-1-19 12:56:54 | 只看该作者
尚明前辈过奖了,谢谢!!!

签到天数: 31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9#
发表于 2015-1-25 23:27: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荣玟 于 2015-1-25 23:35 编辑

真羡慕有祖有根的,我们不知是哪一“姚”。谱载最远的老祖叫姚略(其有一兄叫姚韬),生于正德元年(1506年)移居扶罗伞寨住,妣吴氏,二老同葬伞寨,生子二:娇、礼;姚娇,略公长子,妣杨氏,二老同葬伞寨,生子一:福;姚福,娇公子,妣杨氏,二老同葬伞寨门道,生子一:胜;姚胜,福公子,妣张氏,二老同葬伞寨门首老屋基,生子三:正、旺、文;姚旺,胜公次子,姚吴氏,二老同葬同木大湾(此应属贵州之乡),生子一:正国(为什么突然用文献公的“正”字派?);姚正国,旺公之子,妣张氏。二老同葬贵州同木大湾,生子四:通发、通华、通屋、通润;姚通华,正国公次子,妣吴氏。厝贵州铜仁府小地名大塘老屋基,生子一:光同;姚光同,华公子,妣吴氏,二老同葬贵州思州府玉平县小地名杨家坳,生子三:昌仕、昌渊、昌麒;姚昌仕,光同公长子,妣吴氏,生四子:胜略、胜德、胜富、胜贵;姚胜德,仕公二子,妣罗氏,生子四:秀荣、秀朝、秀亨、秀祥;姚秀亨,德公三子,妣罗氏,生子五子:再全、再周、再忠、再良、再元。秀亨公于雍正八年(1731)庚戊年七月廿六日戌时在贵州思南府玉平县祝家坝生长,于清乾隆年间携再全、再周、再忠、再良四子入桂,祖婆及五子再元留在原地。秀亨公在广西的后裔现约300余人。自秀亨孙辈起,改用“世文思字子天永必通维正大贤明启荣华福绍祖”字派,即“再-正-大-贤-明-启-荣-华-复-绍-祖”。看这个字派,我们应是良能、良德公后裔,但自姚略起到姚胜这五代,为什么不用三公订的字派?姚胜的儿子为什么直接用良珊公后裔文献公的“正通光..."字派?"再"字怎么不见用?秀亨公为什么在其孙辈时改用三公订的派?在文献公的“四子十三孙”里找不到我们的根。 困惑!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发表于 2015-9-24 21:22:33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湖南临湘姚郑保 发表于 2015-1-10 17:06
湖南姚氏可能在百支以上,现在还好多未联系上,这是一项长久细致的工作.

会长,我是长沙望城姚氏,始祖益阳六亭公,长湘始迁祖友隆公,希望湖南姚氏宗亲不要忘记我们这一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11-25 09:34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