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61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
2#

楼主 |
发表于 2010-5-14 18:02:25
|
只看该作者
姚灵犀-历史 4 Z/ y- r6 X- q& a
1944年天津尚在沦陷时期,伪教育局局长何庆元出面在法院状告姚编印诲淫书籍,法院立案审理,经姚多方奔走请托,此案拖延年余,至1945年日本投降,不了了之。从冯骥才著述中推测:“姚灵犀先生是第一位把缠足视为历史文化的学者。但有关他的身世及学术,史书从无载入,以致资料空乏。可是在柯基生(台湾外科医生、金莲文物收藏者)的藏品间,居然还有姚灵犀先生的自传手稿,以及出狱后感想式的墨书真迹。”,姚灵犀除此案之外应还确有入狱之实,但相关资料甚少,不得其详。2 }, w( K: k3 |) D- l9 q
1998年上海书店出版社的民国史料笔记丛刊收录节百次方本《采菲录》,但进行了大量删减,除却编辑者新补充进去的“附编”,实际上不到100页,不及原书百分之一,何其可怜兮兮。: y; a0 C, M6 V$ b0 q! d
除《采菲录》之外,姚灵犀著作编述尚有《瑶光秘记》、《瓶外卮言》、《思无邪小记》、《未刻珍品丛传》等。
8 ]+ b4 u0 q: l( a4 r 《瓶外卮言》是本颇为重要的《金瓶梅》研究参考资料。在黄霖主编的《金瓶梅大辞典》(巴蜀书社1991年10月出版)里,有关于此书的两个条目,一称此书中的《金瓶集谚》,搜集原著中的谚语数千则,对研究作品反映的明代社会和中国文化史均有价值;一称此书中的《金瓶小札》,是考证中的力作,常为今人所参阅。在宁宗一审定、陶慕宁校注的《金瓶梅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10月出版,“世界文学名著文库”本)的“前言”里,将《瓶外卮言》列为第一种主要参考书。在周钧韬编的《金瓶梅资料续编(1919-1949)》(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1月出版)中,以166面、约占全书五分之二的篇幅摘录了《瓶外卮言》中的资料。
% @2 y5 w9 ]8 n% f& W 《思无邪小记》又名《艳海》,或易名为《髓芳髓》,曾于天津之《天风》、《风月》两报中略见一斑。姚灵犀耗费十五年时间收集种种“獭祭之书籍”,“古今小品,涉及香艳者,上起经史,下逮说部,选取录若干则,或加笺注”,集结成书。其记录有关性文化的资料一时罕有其匹。/ K7 ^# k7 I* Y9 ^# w, m
3 o6 a, Y2 b4 f A5 E姚灵犀-收录姚藏稿本
- r4 H3 x: f# W
5 _( E$ S& u# i 《未刻珍品丛传》收录姚藏稿本《闺艳秦声》、《塔西随记》、《麝尘集》,三书均应是首次刊行。《闺艳秦声》得于天津,著者署名古高阳西山樵子,歌房帏帷燕呢之曲。《塔西随记》著者署名萍迹子,述曲巷狎邪之事。《麝尘集》得来最奇,姚灵犀偶过扬州惜字库,见《盐法志》一册,将要投入火中处理,急忙拦下带回,不料竟在书中翻出九页诗稿,记姬侍怨诽之语,应是怨妾遗诗,幸存于世,遂命名为《麝尘集》,刊印面世,“使阅者知冯小青而外,别有一段伤心史”。姚灵犀在书前作弁言一篇云:“呜呼。宇宙之间,文人众矣,抑郁不自得,乃寄情于艳闻琐事,以翼其言之无罪,而闻之者好之之可传也。然而传不传无定也。
/ C6 j5 X) c: S
" K; ~" n* h/ K. S# i9 }宇宙之间,好女子之沦为姬侍者亦众矣,抑郁不自得,乃形诸吟咏,以翼甚或闻于世也。然而闻不闻无定也。世间类此之文字,散佚摧烧者,曷可胜数。而此三者获存,不可谓非幸事也。”
, A7 h# y x. D3 f8 d( X* q 姚灵犀晚年未得儿媳善待,1963年在北京郁郁而终,时年不足六十五岁。沽上曲家陈宗枢曾作悼诗:“绮语逋难了,惊才早脱鞿。世惟羞故步,君独阐其微。沽水残鸥在,扬州旧梦非。寄声托红豆,意共麝尘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