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1156824942 于 2012-5-24 23:09 编辑
; m6 T( _. G$ W# r, b4 b# ?4 y- Q* o: [, V3 q' _
回复 95# 1156824942
3 o, u8 L5 e5 y0 K
+ H1 f) c( B2 o) [8 L* k/ W% ]- q3 k& t# Y1 |- L8 w- k' @( R
蓬州知州姚莹 驳“风水说”为民办书院
1 P5 \( Q Q, }& f□郭安平" d7 `4 U+ Q0 U! K8 J
在蓬安相如故城,有一座保存完好的清代古建筑,名叫玉环书院。其创始人姚莹,是清代文坛上桐城派散文的集大成者姚鼐的侄孙。
* l1 O8 k) b5 P1 ]+ e8 |, k史料记载,姚莹生于1785年,1808年中进士,授福建平和县知县。50岁时,经林则徐等保荐,升为高邮知州。1838年调任台湾兵备道。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姚莹同总兵达洪阿率军奋力抵抗,取得台湾保卫战的胜利,受到朝廷晋二品衔的奖赏。后来,由于卖国者与投降派当道,诬陷姚莹冒功领赏。道光帝听信谗言将其革职入狱。为此,“台人大失望,群走道府乞留”。最后,道光帝因“追念其在台有年,尚有微劳足录”,才免治其罪。这样,姚莹便于1843年贬谪到四川,1846年被发往川北蓬州(今蓬安)任知州。1848年,他因病回桐城原籍。% P9 ]5 @# E- L
其实,蓬安原有一个书院,但多年没有修缮,破败萧条。姚莹一到任就到书院视察,见此境况,心情十分沉重。当了解到蓬州士庶早有修建书院的想法,只是因为选定的地方在州署之后,怕修建书院会破坏官场风水时,姚莹当即反驳这一观点,他说,官与民是一体的,只要对民有利的事情,岂有对官不利的道理?于是,姚莹当机立断,找来知州官员研究,请曾当过知县、赋闲在家的蓬州士绅伍联芳等主办,设立机构,筹集银钱,很快就获得9640千钱。1847年阳春三月,耗时一年的书院竣工。书院背靠古木参天、清幽静谧的玉环山,前绕泉水潺潺的玉环溪,故名“玉环书院”。* H6 M, S2 t) v0 X
玉环书院的建立,对蓬州文化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此后,蓬安县出了一批学者,这都与姚氏的影响有关。
+ L% T$ Q# ^4 |! |* z0 _0 {0 w% }1 r% o
+ @, Z1 C! O( z( Q+ p& x/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