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充人性格系列杂谈之川剧与大木偶! K. Z1 e. X3 ]( L: Z
【http://www.newssc.org】 【 2012-08-10 09:08 】 【来源: 四川新闻网 】
# {( m3 U% H5 S4 B ?9 r) X8 e8 J T) l: \, W6 X8 a: ]* g, E
“南充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我们为此骄傲、陶醉。事实上,南充的传统文化也的确值得我们骄傲。
+ Y: L. v- r6 ^ L+ e% l. }" B 上世纪末,南充除市上有个川剧团外,每个县都有川剧团,甚至一些乡镇也办起川剧班子,这在全省都是不多见的。时至今日,一些县川剧团垮了,另一些还在苦苦支撑。当川人一再为川剧的“没落”而惊呼,大声疾呼“振兴川剧”时,在号称“戏窝子”的南部县,一个民间川剧团却展示着一个“奇迹”:今年春节期间,该剧团生意格外火爆,从川西坝子“招募”来的川戏高手,组成9个戏班子,轮流下乡演出,10天左右时间,演出200余场,场场观众爆满。不仅如此,该剧团的“订单”已下到明年。与此相反,在该县,有一家官方扶持的以霹雳舞、摇滚、相声之类为主的现代艺术团,却非常冷清。% I# k$ o0 {! S( J4 o% u2 g& W
如果说川剧在南充的命运还算“不错”的话,那么,大木偶的经历则可谓“传奇”。早在清朝初期,大木偶就流行于仪陇县马鞍场一带,迄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上世纪末以来,大木偶实现了它命运中的“三级跳”:从仪陇到南充,再到四川。如今,大木偶不仅走向全国,而且走向世界,受到各国观众及艺术家们的热烈欢迎和高度赞誉。2005年以来,大木偶进军峨眉山,以“大木偶变脸”等绝技,广受游客好评,经济效益良好。2008年,大木偶又进军泰山,成为近年来泰山少见的精品节目。目前,《峨眉韵》、《泰山韵》已分别成为当地的一个旅游文化品牌。
# {7 T3 p! Y! _# V9 c; q& l 川剧和大木偶在南充的幸运和成功,无疑让我们欣慰乃至兴奋。但问题是,当东北“二人转”蹿红央视,进而“转”遍全国时,川剧为何始终走不出这“一亩三分地”?当大木偶四处“赚取”掌声时,为何在南充却乏人问津?它可以成为峨眉山、泰山的旅游文化品牌,为何未能成为南充的旅游文化品牌?包括大木偶在内的不少传统文化艺术样式,成功列入“非遗”,可我们是否想过,它们能给南充带来什么?我们还能做些什么?
9 B& `* e$ x9 Y+ o, | 自贡灯会也有悠久的历史,可是它能成为“天下第一灯”,却更多是现代人的功劳。每一届灯会,人们都会在内容和形式上挖空心思,利用现代电光等新技术,给世人一个个惊喜。自贡人也许没有陶醉于“灯”的悠久历史,却让它成为了响当当的城市名片和“赚钱机器”。
4 B* k5 y! q, I2 v, ]1 S 川剧与大木偶,折射出南充人对传统文化从骨子里的迷恋。这种迷恋本身也许无可厚非,但如果以此沾沾自喜,自得其乐,则可能成为一种包袱。. M1 O0 ]& S# Q& v
(南充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