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姚小平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典故故事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379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1#
 楼主| 发表于 2012-7-13 13:14:31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才高八斗, ^& t6 T2 i. W5 b  M
   南朝宋国有谢灵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山水诗作家。他的诗,大都描写会稽、永嘉、庐山等地的山水名胜,善于刻划自然景物,开创了文学史上的山水诗一派。 他写的诗艺术性很强,尤其注意形式美,很受文人雅士的喜爱。诗篇一传出来,人们就竞相抄录,流传很广。宋文帝很赏识他的文学才能,特地将他召回京都任职,并把他的诗作和书法称为“二宝”,常常要他边侍宴,边写诗作文。 一直自命不凡的谢灵运受到这种礼遇后,更加狂妄自大。有一次,他一边喝酒一边自夸道:“魏晋以来,天下的文学之才共有一石(一种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其中曹子建(即曹植)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其他的人共分一斗。”

签到天数: 379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2#
 楼主| 发表于 2012-7-14 10:58: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小平 于 2013-2-20 15:33 编辑
- o& V, S( B- |0 Q3 ~1 E+ L( _1 P
. [% b6 a1 I1 r沧海桑田
& J/ @$ X0 o& U" k2 P) ~, c红黄蓝白黑五条游龙,驾着一辆装饰着风尾的羽车,凭虚御风,缓缓行进。仙人王远坐在车上,要到东方括苍山去访问旧友,一般随从骑着麒麟前簇后拥。王远拨开云层,向下一看,已到吴郡,就按下云头,准备到弟子蔡经家去暂行休息。徐徐落进蔡经庭院,王远一挥手,车骑随从便无影无踪,蔡经热情招待,吩咐家人预备酒宴,王远微微摆手,说:“不慌,稍待,还有一位贵客要来。”

原来王远约了师妹麻姑今日午时来蔡经家饮酒聚谈。王远本是东海人氏,自幼聪颖,饱读经书,官至中散大夫,后来看破红尘,弃官修道,偶得太上老君所赐七转灵符,于是成大道,位列众仙,。麻姑少时,随家人到深山逃避战乱,迷路走失,被梨山老母收去为徒。遵从老母教诲,“窈窈冥冥,昏昏默默,勿视勿听,抱神以静”不几年就大彻悟道。老母又推荐她拜太上老君为师,老君给她吃了一棵千年茯苓,从此永葆青春容颜,升天成仙。二人曾在八卦炉前相识,所以才以师兄妹相称。

不大工夫,空中仙乐缭绕,麻姑乘一片彩云,飘然而下。兄妹寒暄了几句,便双双入座。蔡经见那麻姑,原来是个十八九岁的窈窕女郎,顶部绾着圆形发髻,其余乌亮的散发,披肩齐腰,俨然道姑打扮,五彩衣裙,人间从没见过,大概是织女用云霞裁制成的。麻姑见师兄还是500年前的样子,虽面色微黄,胡须稀疏,,却目光深邃,鼻梁高挺,仙风道骨,有增无减。王远往空中一指,一个童子就端着雕花桃木托盘,送来了酒菜,酒是琼浆玉液,菜是奇花异果。麻姑略一抬手,从衣袖里取出麋鹿角,灵芝草,珍珠蚌,云母粉四样小菜来。邀蔡经入座,举金杯,执玉著,边饮边谈。麻姑说:“来时路过彭祖的家,全家人正忙着为他庆祝800岁大寿,你说,彭祖这小孩子祝的什么寿?”王远哈哈大笑:“他若知我等年岁,就会穿上童衣,来到这里,摇着拨浪鼓,蹦蹦跳跳地在堂前玩耍了。”麻姑心有所感地说:“我等一二千年,没有变化,人间世事却几经变迁,面目全非了。我自被玉帝加封为‘大悲大愿大圣大慈仁佑妙济元君’以来,奉命巡视东海。1300年前,蓬莱一带还是波涛汹涌,一片汪洋;过了500年去看,海水已经退去,山峦起伏,林木丰茂;再过500年,蓬莱大地又塌陷下去,波澜壮阔的海面上,只能看到当年几座高峰上的嶙嶙礁石了;这次巡查东海路过蓬莱,见那里的海面又降低了许多,海水在群山的半腰间荡漾,估计几百年后,那里就会出现大片大片的桑树林了。”王远也感慨地说:“沧海变桑田,桑田变沧海,无怪乎有人说,在东海里行走,也会扬起尘土来啊!”

三人饮到日头西斜,兄妹约定500年后再见,才挥手告别。王远继续东行,麻姑返回天庭向玉帝回报世间的沧桑巨变去了。

签到天数: 379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3#
 楼主| 发表于 2012-7-15 09:58:49 | 只看该作者
仓颉造字
0 R# e9 o" ?' h) d5 B$ I      相传仓颉在黄帝手下当官。那时,当官的可并不显威风,和平常人一样,只是分工不同。黄帝分派他专门管理圈里牲口的数目、屯里食物的多少。仓颉这人挺聪明,做事又尽力尽心,很快熟悉了所管的牲口和食物,心里都有了谱,难得出差错。可慢慢的,牲口、食物的储藏在逐渐增加、变化,光凭脑袋记不住了。当时又没有文字,更没有纸和笔。怎么办呢?仓颉犯难了。
  u8 l  c8 W: l    仓颉整日整夜地想办法,先是在绳子上打结,用各种不同颜色的绳子,表示各种不同的牲口、食物,用绳子打的结代表每个数目。但时间一长久,就不奏效了。这增加的数目在绳子上打个结很便当,而减少数目时,在绳子上解个结就麻烦了。仓颉又想到了在绳子上打圈圈,在圈子里挂上各式各样的贝壳,来代替他所管的东西。增加了就添一个贝壳,减少了就去掉一个贝壳。这法子顶管用,一连用了好几年。
3 Y. o$ [$ t8 Y1 H4 ~' `* O5 J' `3 l黄帝见仓颉这样能干,叫他管的事情愈来愈多,年年祭祀的次数,回回狩猎的分配,部落人丁的增减,也统统叫仓颉管。仓颉又犯悉了,凭着添绳子、挂贝壳已不抵事了。怎么才能不出差错呢?
; V( T, j# f1 u0 V2 U
    这天,他参加集体狩猎,走到一个三岔路口时,几个老人为往哪条路走争辩起来。一个老人坚持要往东,说有羚羊;一个老人要往北,说前面不远可以追到鹿群;一个老人偏要往西,说有两只老虎,不及时打死,就会错过了机会。仓颉一问,原来他们都是看着地下野兽的脚印才认定的。仓颉心中猛然一喜:既然一个脚印代表一种野兽,我为什么不能用一种符号来表示我所管的东西呢?他高兴地拔腿奔回家,开始创造各种符号来表示事物。果然,把事情管理得头头是道。
( A: l# {& x$ T3 S. [( R8 ?    黄帝知道后,大加赞赏,命令仓颉到各个部落去传授这种方法。渐渐地,这些符号的用法,全推广开了。就这么,形成了文字。
& g. O: g/ F8 [" e    仓颉造了字,黄帝十分器重他,人人都称赞他,他的名声越来越大。仓颉头脑就有点发热了,眼睛慢慢向上移,移到头顶心里去了,什么人也看不起,造的字也马虎起来。
$ g+ S$ D, R; U: `$ T    这话传到黄帝耳朵里,黄帝很恼火。他眼里容不得一个臣子变坏。怎么叫仓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呢?黄帝召来了身边最年长的老人商量。这老人长长的胡子上打了一百二十多个结,表示他已是一百二十多岁的人了。老人沉吟了一会,独自去找仓颉了。
5 q, }! d# M2 M* K# Z  e' S5 K    仓颉正在教各个部落的人识字,老人默默地坐在最后,和别人一样认真地听着。仓颉讲完,别人都散去了,唯独这老人不走,还坐在老地方。仓颉有点好奇,上前问他为什么不走。+ R# E6 N' ?! M% V3 h% E; i
    老人说:“仓颉啊,你造的字已经家喻户晓,可我人老眼花,有几个字至今还糊涂着呢,你肯不肯再教教我?”+ d. Z- v# _8 {6 K7 k
    仓颉看这么大年纪的老人,都这样尊重他,很高兴,催他快说。- h! g4 N4 }4 l( X. z4 w+ R* e
    老人说:“你造的‘马’字,‘驴’字,‘骡’字,都有四条腿吧?,而牛也有四条腿,你造出来的‘牛’字怎么没有四条腿,只剩下一条尾巴呢?”
) h4 B# S) u8 G7 ^    仓颉一听,心里有点慌了:自己原先造“鱼”字时,是写成“牛”样的,造“牛”字时,是写成“鱼”样的。都怪自己粗心大意,竟然教颠倒了。, @* j- x8 q# a4 `3 D
    老人接着又说:“你造的‘重’字,是说有千里之远,应该念出远门的‘出’字,而你却教人念成重量的‘重’字。反过来,两座山合在一起的‘出’字,本该为重量的‘重’字,你倒教成了出远门的‘出’字。这几个字真叫我难以琢磨,只好来请教你了。”
1 M8 b# Z4 y, I' j7 K3 b  ]8 [    这时仓颉羞得无地自容,深知自己因为骄傲铸成了大错。这些字已经教给各个部落,传遍了天下,改都改不了。他连忙跪下,痛哭流涕地表示忏悔。
! p" s3 _* Y! I. n  f( @/ P    老人拉着仓颉的手,诚挚地说:“仓颉啊,你创造了字,使我们老一代的经验能记录下来,传下去,你做了件大好事,世世代代的人都会记住你的。你可不能骄傲自大啊!”" P' X9 P! E: M4 o1 m
    从此以后,仓颉每造一个字,总要将字义反复推敲,还行拿去征求人们的意见,一点也不敢粗心。大家都说好,才定下来,然后逐渐传到每个部落去。
5 v) z4 a- D) X. X: [

签到天数: 379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4#
 楼主| 发表于 2012-7-16 11:49: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小平 于 2012-7-16 11:50 编辑
+ }  P0 o" K+ r! ], N- c' B
3 n0 R2 N) ~, R7 J1 K' ~草木皆兵- J. A1 k( p. X
   东晋时代,秦王苻坚控制了北部中国。公元383年,苻坚率领步兵、骑兵90万,攻打江南的晋朝。晋军大将谢石、谢玄领兵8万前去抵抗。苻坚得知晋军兵力不足,就想以多胜少,抓住机会,迅速出击。 谁料,苻坚的先锋部队25万在寿春一带被晋军出奇击败,损失惨重,大将被杀,士兵死伤万余。秦军的锐气大挫,军心动摇,士兵惊恐万状,纷纷逃跑。此时,苻坚在寿春城上望见晋军队伍严整,士气高昂,再北望八公山,只见山上一草一木都像晋军的士兵一样。苻坚回过头对弟弟说:“这是多么强大的敌人啊!怎么能说晋军兵力不足呢?”他后悔自己过于轻敌了。 出师不利给苻坚心头蒙上了不祥的阴影,他令部队靠淝水北岸布阵,企图凭借地理优势扭转战局。这时晋军将领谢玄提出要求,要秦军稍往后退,让出一点地方,以便渡河作战。苻坚暗笑晋军将领不懂作战常识,想利用晋军忙于渡河难于作战之机,给它来个突然袭击,于是欣然接受了晋军的请求。 谁知,后退的军令一下,秦军如潮水一般溃不成军,而晋军则趁势渡河追击,把秦军杀得丢盔弃甲,尸横遍地。苻坚中箭而逃。

故事出自《晋书?苻坚?载记》。成语“草木皆兵”,形容神经过敏、疑神疑鬼的惊恐心理。

签到天数: 47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25#
发表于 2012-7-16 20:37:38 | 只看该作者
小平老不辞辛苦,整理了这么多资料,学习了。

签到天数: 379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6#
 楼主| 发表于 2012-7-17 09:46:3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5# yaozhongdong ) B+ e$ t( \: b; j1 ]1 X

# |- a2 h$ e9 `' O
  ^/ r7 b5 w8 b( {; {9 ?    为姚网.应该的.我还要向宗亲们多学习呢!

签到天数: 379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7#
 楼主| 发表于 2012-7-17 09:54: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小平 于 2012-7-17 09:56 编辑
7 U* O* h5 i! \8 e: r& z5 l1 l
- @1 n. j# I1 ^4 ?# Q4 ?, s车水马龙
8 r& C0 D( y- P- f! w3 Y0 I% G9 L      东汉名将马援的小女儿马氏,由于父母早亡,年纪很小时就操办家中的事情,把家务料理得井然有序,亲朋们都称赞她是个能干的人。
( U$ v5 Q9 H" V+ _   十三岁那年,马氏被选进宫内。她先是侍候汉光武帝的皇后,很 受宠爱。光武帝去世后,太子刘庄即位,就是汉明帝,马氏被封为贵 人。由于她一直没有生育,便收养了贾氏的一个儿子,取名为刘旭。 公元60年,由于皇太后对她非常宠爱,她被立为明帝的皇后。
# f1 g3 k0 k% q8 U: X9 t   马氏当了皇后,生活还是非常俭朴。她常穿粗布衣服,裙子也不 镶边。一些嫔妃朝见她时,还以为她穿了特别好的料子制成的衣服。 走到近前,才知道是极普通的衣料,从此对她更尊敬了。   马皇后知书识理,时常认真地阅读《春秋》、《楚辞》等著作。有一 次,明帝故意把大臣的奏章给她看,并问她应如何处理,她看后当场 提出中肯的意见。但她并不因此而干预朝政,此后再也不主动去谈 论朝廷的事。
! v+ v/ o( L* N2 l4 {  S
  B4 z2 u7 Z) ], U" _* a0 V   明帝死后,刘旭即位,这就是汉章帝。马皇后被尊为皇太后。不久,章帝根据一些大臣的建议,打算对皇太后的弟兄封爵。马太后遵照已去世的光武帝有关后把家族不得封侯的规定,明确地反对这样 做,因此这件事没有办。
3 f) n4 S2 `6 G" H2 h第二年夏天,发生了大旱灾。一些大臣又一上奏说,今年所以大 旱,是因为去年不封外戚的缘故。他们再次要求分封马氏舅父。马太后还是不同意,并且为此专门发了诏书,诏书上说:“凡是提出要对外戚封爵的人,都是想献媚于我,都是要从中取得好处。天大旱跟封爵有什么关系?要记住前朝的教训,宠贵外戚会招来倾覆的大祸。先帝不让外戚担任重要的职务,防备的就是这个。今后,怎能再让马氏走者路呢?” 诏书接着说:“马家的舅父,个个都很富贵。我身为太后,还是食不求甘,穿着简朴。左右宫妃也尽量俭朴。我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下边做个样子,让外亲见了好反省自己。可是,他们不反躬自责,反而笑话我太俭省。前几天我路过娘家住地濯龙园的门前,见从外面到舅舅家拜候、请安的,车子像流水那样不停地驶去,马匹往来不绝,好像一条游龙,招摇得很。他们家的佣人,穿得整整齐齐,衣服绿色,领和袖雪 白;看看我们的车上,比他们差远了。我当时竭力控制自己,没有责备他们。他们只知道自己享乐,根本不为国家忧愁,我怎么能同意给他们加官进爵呢?”
2 S8 ~' `* h; B1 B0 s+ t3 W

签到天数: 47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28#
发表于 2012-7-17 10:16:24 | 只看该作者
小平老整理的中国典故故事,是否也可以叫做《中国成语故事》?
! X7 s) m3 J% u( P+ O. j7 p* Z我个人认为:将以上每个成语故事分为若干个主题帖,一个主题帖一个成语故事,一目了然,也便于搜索学习。' e9 _5 V$ P" i! c+ g
这是我个人拙见,仅供参考。

签到天数: 379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29#
 楼主| 发表于 2012-7-17 10:51: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姚小平 于 2012-7-17 10:53 编辑 & d- t7 h) x; p' q! p# w
小平老整理的中国典故故事,是否也可以叫做《中国成语故事》?
; O3 K' s3 W9 R* j  V/ z; o我个人认为:将以上每个成语故事分为若干个 ...0 h$ z- |: w9 o' d& H! D. E* g$ C& r6 t
yaozhongdong 发表于 2012-7-17 10:16

8 x. G# {" N2 d* Y
' k. k& ^- W. H
, G; p$ v& N; S, p    我是想连下去的.因我的题目是中国典故故事.看下去象看书一样.:lol

签到天数: 47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二品侍郎

30#
发表于 2012-7-17 11:26:29 | 只看该作者
有道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11-23 22:1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