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藏藏族自治区
, X8 R" M1 W. L( Q, }: B# S' K5 m8 E% r! d: r3 ]% u3 ~: F
汉语中的“西藏”(藏文为bod ljong)曾叫:“图白忒”, 唐宋为吐蕃;元属宣政院;明称乌思藏,设都司等;以清正式得名将达赖喇嘛、班禅喇嘛所居之地沿用藏族的习惯称为“乌思藏”、“ 卫藏” , 后来又由“卫藏”一词演变为“西藏”(处于西边)。 清设西藏办事大臣;民国初西藏地方;建国后仍之,后改西藏自治区,区名至今未变。7 U' y! D ?8 B
1 {. p/ `: _& ~" x, X+ Q: I- o5 i# L
拉萨——1951年5月23日,西藏和平解放,拉萨城进入了新的时代。1960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拉萨为地级市,古称“惹萨”, 藏语“山羊”称“惹”,“土”称“萨”,“拉萨”在藏语中为“圣地”或“佛地”之意,自古以来就是西藏的宗教政治中心(相传从文成公主进藏那里开始繁荣的),曾叫逻姿.
/ q$ p# e$ F" t: j0 o+ h* }+ h9 ?1 \
昌都地区——藏语意为“水汇合口处”[ 昌都地处三河一江地区(昂曲、扎昌都地区曲、色曲、澜沧江)]。 1970年昌都专区改为昌都地区。6 V+ H( K, D, G% I/ v
& L! m- m5 ^: h0 o8 b( U; x林芝地区——山清水秀的林芝藏语意为“太阳宝座”, 因为位于西藏东部,就西藏其他大多数地区来讲,这的确是太阳每天升起的地方。1986年2月1日,林芝地区行署正式恢复。 |5 y2 c1 W# U! R' U
# `! ^: s; _3 B7 g+ I; T/ p山南地区——因冈底斯山与念青唐古拉山以南而得名。1970年山南专区改为山南地区。& X6 D, m" r: J8 s8 ~
( W; J; u1 _' I4 z0 d3 b日喀则地区——藏语称“溪卡孜”,意为“土地肥美的庄园”。 14世纪初期,大司徒强曲坚增战胜萨迦王朝,建立帕竹王朝后,设了十三个大宗溪,最后一个宗就叫做桑珠孜,表示这位大司徒统治全藏的雄心已如愿已偿了。从此,日喀则的全名称溪卡桑珠孜,简称溪卡孜,汉语译音为日喀则,这就是日喀则的地名由来。
+ [, Z" m9 S8 Q: x. p$ ~
1 N. l0 x9 q9 P& {3 L M. A那曲地区——“那曲”之名,因境内有条那曲河(怒江上游)得来。旧译“黑河”,清代作哈拉乌苏、喀拉乌苏,为“那曲”这一藏语。那曲地区是地名的满语义译。
2 r8 R4 U3 I# x4 |, s+ y" e' P9 w0 N1 e2 N8 u J3 W: c
阿里地区——藏语统称mNgas-ris,翻译为阿里.阿里被称为"万山之祖"、"百川之源"。在清朝时, 设立宗(相当于县)和管理阿里地区的总管“阿里基巧”。 1979年2月5日正式成立阿里地区行政公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