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安乐寺姚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湖广填四川]四川客家的姓氏与宗族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1#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3 11:25:57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四、宗教上的三教相容& P/ P2 b8 m! g, Z
  : G. ]3 y! Y5 k) q& b4 y
  佛教是从印度传来的宗教,儒学是中国思想舞台上占统治地位两千多年的学派,道教是中国士生士长的宗教。东汉以后有人将儒学称为儒教,儒、佛、道三教在中国都广为流传。历史上儒、佛、道三家互相排斥,斗争始终没有停止。宗教场所界限分明,如峨眉山、五台山供佛,青城山、鹤鸣山奉道。而四川境内却存在三教互相包容的现象,寺庙山场也无严格的教派之分。象西昌的泸山,盐源的莲花山等处,儒、佛、道三教宗教场所共于一山一岭,三教不同的神祗供奉于一殿。佛家的光福寺、观音阁,道家的五祖庵、玉皇殿,儒家的文昌宫等三教寺庙共处一山。更奇的是山上有僧尼主持的寺观名叫三教庵,又有道土主持的三教殿。殿中太上老君、释加牟尼、孔夫子并排高坐,同享人间香火。文昌宫正殿里中间供的是仓颉夫子、文昌帝君,左边供的是道家的真武祖师,右边是药王孙思邈,前殿供财神,魁星和天公地母;普提寺同时有大雄殿、观音殿、王母殿等宗教建筑,同时供奉金母、斗母、观音、如来、李老君供像。泸山寺庙虽所奉神佛不同,宗教教义相异,但各寺庙宫观友好相处,互不排斥。无论哪一庙逢庙会之期,如四日初八的佛祖诞辰、二月初三文昌会,农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三次观音会,还有七月十八王母会、九月初九玉皇会,都要除本庙举行隆重祭祀活动外其他各寺也要庆祝祭祀。整个泸山各大寺庙香烟紫气上下缭绕,钟罄之声遥遥呼应。香客游人在一日之内,即可面佛访道也可祭儒家先师圣人。盐源莲花山即公母山的情况与泸山大同小异,且莲花山的僧尼道土可以结婚生子。除泸山和莲花山三教共山之外,凉山境内的一些寺庙也有三教共寺现象,如冕宁北门外的小堡村祖师庙大殿内,正中供奉佛家的观音菩萨,右边供奉道家真武祖师,左边供奉文昌帝君。

该用户从未签到

32#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3 11:27:14 | 只看该作者
三教共山这种奇特的现象引起许多人的注意,也有人从事过这方面的研究,但元甚有影响的结论问世。其实这大概缘于两方面原因,一是自汉代董仲舒对儒学进行第一次改造,创立了新儒家思想占据了中国思想统治的舞台,与此同时道教也在汉代形成,佛教也传入中国并获得日益广泛的传播,佛教徒们根据中国实际不断对印度佛教进行改造,适应中国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冶,得到多数封建统治者的支持,多此相反的是传统儒学逐渐表现出与现实需要不相适应的地方。宋明以来,周敦颐和程颢、程颐、朱熹等人对儒学进行了第二次改造,形成了以强化封建专制主义为核心又融儒、佛、道思想为一体的理学。更稳固地占据着思想统治的舞台。这就缓和了长期以来三家互不相容的矛盾。但外地文化发达之地,各教派己建成相对固定的宗教传播基地,外部力量不易挤进。凉山汉民多数是明朝以后,从不同地区迁来,带来了各人祖籍的不同信仰崇尚,接受的是理学教育,来到凉山五方杂处,相互影响,也就不在乎只信哪一教了。第二是在封闭的四川,外地迁来的汉族受当地少数民族原始宗教多神崇拜的影响,其宗教观念中饱含信神、信善、积德、祛邪恶保平安的愿望。于是,见庙就烧香,见神就磕头。老百姓对三教都崇拜也就出现了三教互相包容,三教共一山,三教共一殿的独特宗教现象。

该用户从未签到

33#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3 11:41:19 | 只看该作者
第二节 四川藏族文化
7 S0 l& Q" e6 g) G* b  
& A) [# k# n# c/ |+ ]6 P& Y/ G  一、藏族历史与分布
; V. {! u, k" F4 w9 N" {$ `  
# ?7 P4 E+ S0 e* c% A! c5 _  藏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自称“博巴”、还有“兑巴”、“藏巴”、“卫巴”、“安多娃”、“康巴”等自称。公元7世纪,松赞干部统一吐蕃建立王朝,唐宋称其为“吐蕃”,明朝时称“乌斯藏”直到康熙年间才称“西藏”,藏族称谓亦由此而来。自唐以来与中原政权友好交往。公元641年松赞干布与唐朝文成公主联姻,被唐封为附马都尉西海郡王。' b3 [8 x: @5 V4 @
  
8 a0 E4 ]0 B% A4 a* c- S  公元71O年,吐番赞普犀德祖赞与唐朝的金城公主联姻,与中原政治、经济、文化交往加强,使西藏社会得以较大发展。元朝时归入中国版图。清朝,在中央设置理藩院,管理西藏、蒙古等地事务。正式册封达赖喇嘛(1653年)和班禅额尔德尼(1713年),设立西藏地方政府“噶厦”(1751年),并任命驻藏大臣(1728年)。现在藏族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区及青海、甘肃的甘南、云南迪庆等地。四川境内藏族人口127万,主要聚居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木里藏族自治县。石棉、汉源、甘洛、越嶲、冕宁、西昌等县也有不少藏族同胞与其他民族杂居。) t/ w$ t; ]$ t% ?( k) M( ^: o
  9 U. q9 y! u7 U- \6 w2 a* Z8 [
  

该用户从未签到

34#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3 11:42:49 | 只看该作者
二、藏族文化内涵丰富3 O2 p8 w" d. Q% ^/ s* B, I
  
" u6 H. s# k# O; U( \  (一)、方言众多的藏语言文化。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从大方言分藏语分为卫藏、康方、安多三种方言。而各地藏胞又还有许多小地域方言。如凉山州境内藏语就有尔苏西番、多须西番、尼汝西番、纳木依西番、普米西番。虚米西番不同的方言。藏文是7世纪初制定的拼音文字。3 Q. v( q+ `: e5 a( J2 ^# S) ]* A
  
4 O9 s8 w; [6 x: S) X+ Z' u  (二)、历史悠久的历法。藏历为阴阳合历,已有1300余年历史。据藏文文献记载,始创于吐蕃王朝赞普(王)松赞干布,迄今仍通行民间。藏族最初运用物候观察,以麦熟为岁首;后受古代汉族历法、印度历法的影响,自公元624(唐武德七年)起始有纪元,称“火、空、海”纪元;至7世纪中叶开始用12年循环纪年;至9世纪前期开始使用60年循环纪年。到1027(宋天圣五年),吐蕃把印度《时轮经》翻译为藏文,这一年是藏历阴火兔年(汉历丁卯年),遂以此年为纪元,从阴火兔年始,每至阳火虎年计六十年,称为一个 “饶琼”或“饶迥”。发展至今藏历以“五行”(指木、火、土、金、水)阴阳配合十二生肖属系年,每60年一周,以阴火兔年(丁卯)为始年,月有大、小建,一般三年置一个闰月;木里大寺的大师们能用算学推算出月蚀、日蚀及地方近期气象。石棉县蟹螺乡藏族,一年只有一个节庆“还山鸡节”,时间定在农历八月初九至十二日之间。农历八月,又名酉月,即鸡月。八月过年还鸡愿,显然选择的是属鸡的酉月。表明尔苏传统使用的历法深受古夏历影响,以寅为正月,八月为鸡月。当地藏族的选择日子推算方法也很特別。自初九至十二日,四年一轮。即今年如果是初九开始过,明年就是初十开始,第五年又回到初九。! z4 C6 ~6 {  X0 ?/ H, F: }, g  Y& n
  
9 l9 D$ v( y" _/ ^  (三)、普遍信教的民族 。四川境内的藏民有本教和佛教等宗教信仰。聚居区藏族普遍信奉藏传佛教,即喇嘛教。喇嘛教又分为红教、白教、花教、黃教等教派。黃教影响最大,解放前黃教在木里等地取得政教合一的统治地位。藏族群众把宗教看作心灵的寄托,一切思想、言论、习俗无不染上宗教色彩。特别在藏族聚居区,一切社会文明几乎都围绕着佛教教义展开。

该用户从未签到

35#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3 11:44:14 | 只看该作者
人们的思维方式、伦理道德、生活习惯、文学艺术都受到藏传佛教的深刻影响。学习佛经既学习藏文及大小“五明”知识,研究佛教经典发展了藏医藏药和天文历算,也提高了藏民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文化知识水平;修建寺庙发展了藏族建筑文化;为了塑造佛象和酥油花、绘制唐卡,发展了藏族雕塑绘画艺术;为了缝制菩萨衣袍和僧装,发展了藏族的缝纫、制革、制氆氇、刺绣、剪裁等手工艺技术;& s8 t# O& n& i9 r* @0 a
  
- E- B1 K# B# S# g  如藏族的衣饰讲究色彩艳丽,选择黄、红、绿、蓝、白五色衣料相配制成,他们说黄色代表土地,蓝色代表蓝天,白色表示白云,绿色代表河水,红色代表空间的护法神。白色的哈达献给尊者和客人表示纯洁和友谊。人人身上要佩戴佛像盒、吉祥带,学恰。把装饰品美和佛祖保佑的意愿紧密结合。( M& \, R* L! K
  / J  h1 I$ N; K8 i% t- v
  
6 M7 D# ^. \" I+ @6 D  苯教是是植根于西藏原始公社时期的一种巫教,认为万物有灵,行多神崇拜。松赞干布统一吐番后,提倡佛教。在苯教与佛教的斗争中,失败了的苯教徒有的改信了佛教,而继续坚持苯教的被迫迁徙到远离土蕃统治中心的边远地区如阿里和四川一些汉藏相邻地带。故至个在四川石棉、甘洛、冕宁等地盛行苯教。
; a1 c$ u2 Z' _2 W$ ?1 y  
5 H: a4 c* L* x8 Z# W  C6 X4 ^- q  藏族的节日,藏族许多传统日都与宗教活动有关。藏历正月初一是藏族人民的年节。节前,家家户户大扫除。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守岁。初一日,一般闭门欢聚,互不访问,第二天起,亲朋好友,互相拜访,敬赠哈达。晚上则进行各种娱乐活动,这样持续3至5天。
0 }8 ~+ ?* Q$ C6 A! W  , i. f# ]9 `. C- p
  + m1 r5 r  w3 _, K2 Q5 y
  藏历正月十五,当地群众有观酥油花灯的习俗。藏历十月二十五日是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祭辰,木里寺庙举办燃灯节,聚集无数群众,举行纪念活动。

该用户从未签到

36#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3 11:45:03 | 只看该作者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为浴佛节,即康定一带的转山会,这一天人们群集康定,上跑马山拜佛,祈祷五谷丰收。建国后,每逢”四月八”,州、县都要组织文艺演出,并搭帐设摊,供应食品百货,收购土特产品。如今的转山会已成为”文娱搭台,经贸唱戏”的著名民间盛会。藏族的节日还有萨噶达瓦节、雪顿节、花灯节和望果节。
  k$ S! I, _( `" O6 D  7 x# Y8 x4 {  e% ~; O6 y
  甘洛藏族有传统节日-转山节、射箭节。甘洛藏族自称“尔苏人”,在冷兵器时代,尚武的“尔苏人”把射箭、技击、习武作为每个男子必须具备的技能,为了提高技艺、加强团结,“尔苏人”每年都要进行比赛。后来逐渐沿袭成了射箭节。每年农历3月初3,身着节日的盛装藏族同胞从四乡八邻赶来,欢聚一堂举行隆重的庆祝活动。首先由族中长者举箐枝、沾碗酒举行敬天敬地敬祖先的祈祷仪式,并祝福大家吉祥如意、团结友爱、快乐安康。接着举行射箭仪式,彪悍的藏族汉子轮流表演了射箭技术,人们习武、唱歌、跳舞、喝酒、吃肉,相互交流感情,增进友谊。现在,与世俱进的藏族群众在射箭节上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族中学者要给年轻人讲述历史、射箭节的由来,人人积极参与的民歌,舞蹈、器乐表演,篮球比赛等更把节日气氛推向了高潮。
6 T& v. t9 M! F* S  
0 i9 d) q1 R2 S   每年的农历8月初3是甘洛藏族传统的转山节,这天居住在甘洛县的藏族群众身着节日盛装,会聚在村村寨寨,怀着丰收的喜悦,以祭祀、歌舞等传统形式欢度一年一度的转山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用当年长成的一种叫“则呢系”树的标直树杆和新长成的竹子做成叫“初补呷”的祭祀器具,用新收获的荞麦烤出醇美的酒,做出香甜的馍,用当年长大的鸡等作为祭祀物品,虔诚地向山神祷告,感谢山神把平安、欢乐和丰收撒向人间,祝福来年人畜兴旺、五谷丰登、平安健康。虔诚的祭祀后,全村男女老少欢聚一堂,品醇酒、对山歌、舞快乐,相互祝福,激情欢乐,直至通宵达旦。8 v; x" b' r8 L
  * \5 E* t+ [6 c
  居住在石棉县蟹螺乡的藏族,一年只有一个节庆“还山鸡节”。时间在农历八月初九至12日之间。举行祭祖、庆丰收、祈年等活动。各家事先都需早做准备,除白鸡公以外,祀礼还有糯米糍粑、酒、腊肉、面粉、香杉枝等。这一天,各家集体到山腰树林举行祭祀活动。一切礼仪由祭司“萨巴”主持。早上开始时,萨巴将面粉撒向人们头上、身上,然后由萨巴或老人领唱祭祀歌“唱给母亲神山的歌”。体现了蟹螺乡的藏族明显山神崇拜。

该用户从未签到

37#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3 11:48:34 | 只看该作者
(四)、四川藏族有丰富的佛教经典。德格印经院与拉萨布达拉宫印经院和日喀则印经院鼎足而立,在藏族历史上并称三大藏经院。
  p3 y% V5 n6 s1 Z; A6 m) o+ V8 j0 g  
' v- D, Z$ T& d: k, X/ }5 S6 l  德格印经院藏版最盛时,达三十多万张,现历经沧桑,还剩下217500张,约二亿五千多万字,共有二百多套丛书,堪称藏族文化的一大宝库。闻名世界的《甘珠尔》和《丹珠尔》两部大藏经,内收书四千五百六十九种,是藏族最珍贵的文化资料。特别是所藏经有中保存有大量八世纪到十二世纪四百年间印度史料,而印度本土由于战乱频繁,这些史料早已失传,故这两部丛书被称印度和藏族文化的宝库之至宝。+ l" H$ ?) ?3 V$ ^
  
1 g& L- t8 E2 U  这里还藏有大量的佛教经典、译著、传记、历史专著、哲学、天文历算、辞书文法、诗歌音韵、文学、音乐、美术、建筑、雕刻、工艺技术和医学典籍等。其中著名的有《萨迦全书》、《西藏宗教源流》、《佛教源流》、《西藏王统明鉴》、《唐东王传》、《四部医典》、《达摩尊者秘本》等系列著作,是研究藏族历史、文化、医学、宗教的极其重要的资料,所藏经典有不少还是孤本,更是价值连城。
1 }) J8 i) D9 b& M0 n  6 D- v6 U, N  A; ^
  在苯教盛行的雅垄江流域和安宁河流域,藏民们也保存着许多由初裹印经院印出的经书,装桢独特内容丰富。
7 V8 y& f) ^+ f) J: O$ q6 c  
. l: a. y( b# n2 F! e; i  (五)、多才多艺的民族。藏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藏历年、庆丰收、庙会、婚礼、迎接贵宾,常举行篝火晚会。男女老幼跳起欢乐起舞。藏族舞蹈主要有粗矿豪放的”锅庄”和轻柔优美的”弦子”,以及节奏强劲的”踢踏”、 “刚珠”等舞蹈,。开始时舞步平缓继而节奏加快,“三脚不落地”“对脚”等舞步跳得人脚板翻飞,身腰俱动。整个舞场气氛欢腾热闹。尤以阿坝四土锅庄、巴塘弦子和甘孜踢踏最为有名

该用户从未签到

38#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3 11:49:26 | 只看该作者
藏戏已有700多年历史。。是中华戏苑中的一朵奇施。藏戏主要在庙会时演出,以歌舞为主要表现形式。根据宗教经典内容,神职人员穿上喜、怒群神的服饰,演出宗教故事如佛祖降妖伏魔等。按经典中描绘的形象来设计表演时的表情、舞姿、手势,乐器配以鼓、号、钹和韵。给人庄重神秘的感觉。
# c% C  L3 v6 F. \7 d  * e: V( X4 l9 F% V" C  u
  藏民又以“唱山歌”见长。藏族人民大多”口不离曲,事不离歌”。藏族民歌旋律奔放,音调高亢,豪放、悦耳,尾音拖的很长,表现出高原民族特色。民歌结构灵活多样,语言生动,比喻贴切,内容丰富,演唱形式有对唱、独唱、伴唱。唱歌几乎成了藏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田间地头,山间马邦,歌声处处可闻。逢年过节唱,修房造屋唱, 迎宾送客唱, 谈情说爱唱, 婚丧嫁娶唱。唱出悠久的历史,唱出幸福的现在,唱出未来与希望。四川藏区的青山绿水,培养出象容中甲尔那样一代又一代的歌星。4 E- z* j0 v! `6 \
  
5 O$ Y8 z% U2 t$ p, V4 E  
" L2 Y" M3 N5 U$ G- \# N$ i9 r0 U2 s  藏族艺术上的造诣也是多方面的,无论是寺庙、房屋的建筑艺术,还是酥油花的雕塑艺术,画“唐卡”的绘画艺术,堆绣的刺绣艺术,都体现了精巧的工艺水平和鲜明的藏式风格。+ ]! \4 q* a/ h( O* e
  ; P, m* l9 u* v* n9 t9 H/ _  w9 a" C
  “唐卡”画被称为世界绘画宝库的珍品。画师们用细笔醮着黄金白银碾磨成的金水、银水及一些矿物、宝石颜料,在绢帛上绘出工笔画。其内容主要是宗教故事和神佛象,周围配以宗教色彩极浓的图案。线条纤细流畅,轮廓分明画工极为细腻,色彩鲜艳久不褪色,人物花草神韵自然。这种画颜料和裱糊时加有防腐防虫剂,几十年上百年完好无损。藏区寺庙及藏民几乎家家挂有唐卡画,以其民族特色、宗教特色、艺术特色闻名于世,有的价值连城。藏族雕刻技艺高超。以其建筑特色、辉煌的绘画、雕塑艺术和珍贵的文物闻名遐迩。

该用户从未签到

39#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3 11:50:13 | 只看该作者
六)、藏医药学是中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藏药讲求炮制技术,尤对兽医有独到之处。医药学著作主要有《医方四续》。' j: o, E- K2 \! e7 b: r3 v
  
1 e5 X$ W8 D8 O. {' e  (七)、独具高原特色的生活习俗 。藏装提倡一衣多用,色彩艳丽,配以珠宝首饰,既体现了审美情趣,又将代代人积累的财富随身佩戴,适应牧区生活。藏民服饰多是为适应劳动和御寒保暖而设计制作。如藏袍袍服宽肥,袖子长大。着藏袍时先将袍领顶在头上,两襟斜叠双手提腰袍底提至习惯高度,即男至膝,女至脚面,用腰带束紧后将藏袍放下。提起部分垂悬于腰部自然形成一个宽大 的囊袋,可以放随身携带的物品甚至背负婴孩。着袍习惯穿左袖袒露右臂让右袖自然下垂,天暖或劳动时则将双袖束扎在腰际。晚上把宽大的藏袍拉伸就“日当衣服夜当被”,早晚冷中午热四季变化皆可适用。这既是适应高原年温差小,日温差大的气候变化而设计的,同时又是凉山藏区人们性格和生活风貌的反映。又如藏族狐皮帽用整块火红色的狐皮束于头上,脑后交叉下吊狐尾,两只狐爪垂于耳前,不仅防寒保暖,更有过雪山时防止雪光烧灼眼睛的特殊功能。藏族的佩饰品也有美观、实用、积蓄财富等多种功能。如妇女的手镯,原是挤奶时防止牛奶顺手臂流入衣袖的一种阻隔工具,质地主要是木、骨,后来逐渐演化为妇女的首饰。质地也发展到金、银、玉等贵重材料。戒指的原型原是狩猎拉弓时的木、石、护指,渐渐演化为金、银、玉、珠等制成的佩饰品 。
8 W. ]+ g& n* J' T6 t0 t  y) ?  
# p* ~' y8 h+ N* K  四川藏服饰虽然有地区差异,但都是十分注重色彩,且在色彩纹样上注重递增排比规律。设计制作时大胆运红与绿、白与黑、赤与兰、黄与紫等反差明显的色彩相配,并巧妙运用各色金丝银线衬佐,取得极为耀眼而又明快的艺术效果。这种大反差的组合充满生命的跳动,体现出处于大山深处藏胞对周围环境的热爱和大方豪迈而又勇敢的性格。2 p8 U$ A/ Q* G( p* v5 S! U  d
  
1 l, q% m% c0 d6 W  
* q- t- ~2 n. I1 r* F8 Z  青稞美酒酥油茶是高原寒冷气侯下最适合的饮品。待客讲究“茶三酒四”。精美的茶具、酒具由黃金、白银、铜、红木等制成,材质、工艺水平和镶嵌的珠宝是主人财富的标志,也是客人身份地位的象征。糌粑为主食,“暇打”(一种特制的肉浆)、牦牛肉干、酥油、奶渣是藏族生活中的佳肴美味。

该用户从未签到

40#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3 11:51:04 | 只看该作者
藏族的婚姻制度基本上是一夫一妻制,但在木里的一些地方,解放前存在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现象。自由婚配在藏族人民婚姻中占主要地位。藏族婚礼富有情趣,随地而异。但无论哪家有婚嫁之事全村人都会主动帮忙,非常热闹。
/ O3 Q) O% `3 o( O4 C# [  2 o( q5 J/ }& z8 K. w- k6 C/ a
  建国后,经1956年的民主改革后,四川藏族同胞摆脱了封建农奴主的压迫剥削,以主人翁的姿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之中,使藏族生活大大改善,藏区经济飞速发展。
* Q- M- D0 j1 N- b. Q  
/ r7 x* ]- d$ c) i* ~  
" o& J! K& D& y) M! U6 t6 q  
7 {3 d  \6 X2 b, B2 q/ x!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11-24 00:22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