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175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Master]三朝元老
|
本帖最后由 yqllz 于 2018-2-3 09:23 编辑 8 s E/ K D$ J; z- X k
) f7 |: ]$ \: f6 S
新塘梧林德龙楼家训
3 j8 m" _( C: b. F 新塘街道梧林社区至今还保存着五十余栋20世纪初至抗日战争爆发前建成的华侨建筑。这些建筑物有闽南古大厝,有哥特式、罗马式洋楼,有中西合璧民居,形成规模集中的华侨建筑群。而最引人注目的,是社区西北角几栋旅菲华侨蔡德龙建 的住宅,包括两座传统的古大厝和两幢新式的洋楼。+ _* F" L. D- [" f
蔡德龙在菲律宾做玻璃生意,颇有赢利,1921年回家乡建了一座二进五开间、单面护厝的红砖大厝。三年后,蔡德龙再次荣归故里,又在旁边建了一座二进三开间的大厝。1932年,蔡德龙又 在古大厝西面建 了两栋坐北朝南的番仔楼。主人自己居住的这座楼房,从外观看是座罗马式建筑,外墙都是钢筋水泥浇注的实心墙,室内设置自来水、抽水马桶等时尚的设备,门亭上还用英文刻写主人的姓名,但其内部设置的格局却基本上与闽南传统建筑一样,以中轴线布列厅堂、房间、厢房。同时还加入许多传统的建筑元素,如在门柱上镌刻古香古色的冠头联,在墙体上高计出花瓶状窗户,以寓寄“平安”的祝福。总体看来还是典型的中西合璧楼房。
/ U6 E7 I, z, I+ C; T: w5 p 德龙楼二楼厅堂笼扇间,墨书着一篇内容丰富的“蔡德龙行实”:
/ c- B: \* g7 f1 m/ n9 `) O$ r3 K+ _ 君自幼聪明颖悟,才识过人。当家贫未遇时,随其令尊力耕田亩间,手足胼胝,不辞劳苦,虽其诸兄远游南洋经商谋利相助,然岁入无多,家计依然困乏。因而自奋曰:少年志气方刚,须经营四方,若株守家园,徒事耕作,恐田亩间非发展地也。乃踵武诸令兄乘风破浪,远渡菲律宾。 H+ P# c' W% z$ I X) l% L
初到菲地,依人作嫁,辛俸微薄,每月仅得二三金,丝毫不敢虚耗,迨年逾弱冠,储积颇富,易伙而东,宝肆宏开,生理计划,独操胜算。由是源泉混混如川之流,每年获利有数焉。家财自此广进,人丁亦自此增添焉。然其秉性方刚。天伦聚首,恒见厚德;事父母以孝,处兄弟以和;大嫂早寡,敬之以礼;侄儿少孤,抚之以爱;治家底务无偏无党。以故举家之人无论长幼咸相敬服。
4 [% c' s( ]4 c; V3 p) B 及年过而立,门祚兴隆,子侄繁衍,芝兰玉树,争植庭阶。其时合家人口实繁有徒,计有五六十之数,而宅舍不宽,虑难容膝,思欲广为建筑,奈何存款无多。于是竭尽全力,倾其所有,先建造一落五间,三年后再建二落三开间,而银项颇多侵缺,以致家费不克充裕,而其昆季妯娌间顿起失和,各思分析自立门户。不得已爰请亲友将一切业产概行均分,其自己虽多负债亦无怨叹。& K9 V! R6 q2 J5 k5 Z, |
迨年逾强仕,复贾其余勇,挈眷重渡邦果也。惟天相吉,生意大加振兴,不数年间获利倍屣,荣归梓里建 大厦、筑高楼。其尊夫人陈氏,赋性温良,四德堪夸,且度量宽广,洵为女 中翘楚。余添属宗未,心焉羡之。因思君少而努力,壮而建树,而今功成志遂,养尊处优,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梁孟齐眉,儿孙满眼,以娱晚景,其快乐何如耶!乃谨叙梗概,以志敬贺而垂不朽。后之人,其亦知所观感也乎!
# b2 e X4 @) r3 r" P! x: Q 这篇洋洋数百言的实录出于蔡德龙族侄蔡咸的手笔,当然 也是经过蔡德龙授意写成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叙写主人往南洋艰苦创业的历程来教育后代立志高远,奋发有为,勤俭创业,厚道做人。其中还寄寓着天相吉人,善有善报的意思。# f, r- f) r.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