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轻戒的内容
. q' q! \4 i8 M% L 菩萨的轻戒内容,也就是三聚净戒的摄善法戒及饶益有情戒。这也是从大体上分的,若以细论,不管重戒轻戒,每一戒都可能并摄三聚净戒的成分。
9 v4 O' M; Y# ?2 p! ]8 _ 根据义寂法师的菩萨戒本疏说:“(璎珞)经说,摄律仪戒,所谓十波罗夷;摄善法戒,所谓八万四千法门;摄众生戒,所谓慈悲喜舍。”又说:“(梵網)四十八经中,前三十戒,多为摄善,后十八戒,多为利生也。”又说:“地持四十四(实则四十三)轻戒中,前三十二,亦为摄善,后十一戒为利生。”这也是从大体上分的。因为菩萨戒,尤其梵網菩萨戒的修文,非常特别,在重戒中有轻戒的成分,在轻戒中也有重戒的成分,乃至在一条戒的修文中也包括了好多种并了连贯的意思。所以一定要如何地区别分类,那是很难的事。
/ m9 n4 E( x& N 根据法藏大师的研究,梵網戒经轻中带重及一中含多的,现在列举如下:8 U$ |/ u4 t c0 q( h
甲、轻中带重的有六条:' I3 ~5 K% F; q* o! G
一、第十一条,通国(及杀生)入军戒中含有轻重两条:为人作差使送信,所以犯轻;,因此而致两军相杀,所以犯杀重。; ^2 \6 L/ g: a* z+ y+ R
二 、第十四条,放火损烧戒中含有轻重两条:焚烧是犯轻戒,损他财物则为犯盗重。
' B. x7 k v9 y; v$ p+ y n' J 三、第十七条,依官强乞戒中含有轻重两条:依仗官势所以犯轻;强取他人财物,所以犯盗重。) U% e, I7 Z4 E
四、第二十五条,为主失仪戒中含有轻重两条:为主而失礼仪所以犯轻;损失三宝财物,所以犯盗重。2 ]2 h; ^, A( O3 U
五、第三十条,违禁行非戒中含有轻重两条:诈现亲附之相,所以犯轻;自身毁谤三宝,所以犯重。3 n, U$ r3 a; H. u" X0 _0 f
六、第三十二条,畜(同蓄)作非法戒中含有轻重两条:畜(同蓄)用轻秤小斗,所以犯轻;取人财物等,便犯盗重。
# M6 ^ L, z3 k( M6 @$ G: \ 乙、一中含多的有十条:
, n; ?' ? [. L0 g0 y4 o 一、第十二条,贩卖戒中有三条:(一)卖良人,(二)卖奴畜,(三)卖棺木等。
. t8 j$ i0 Q' }, t) `4 F3 ^7 Y 二、第二十条,不能救生戒中有两条.(一)救生免杀,(二)亡日讲法以救亡者之苦。
5 a; i1 Y: e4 s- i( y6 Q& m 三、第二十三条;轻新求学戒中有两条:(一)受戒威仪,(二)法师依恃自解径津大乘,并与国王等为善友而不答新学菩萨之问。
1 l2 r) D2 ]9 q7 o1 x( Y 四、第二十九条,恶伎损生戒中有六条:(一)卖男女色,(二)自手作食,自磨自春,(三)占相解梦.(四)咒术工巧,(五)调鹰方法,(六)和合毒药。3 K5 W" I. D+ |# a
五,第三十条,违禁行非戒中有四条:(一)密谤三宝,(二)为人媒婚,(三)每月六斋日及每年三个长斋月杀生,(四)心(想)及偷盗。
/ z+ [, ^, D$ \7 n3 C 六、第三十二条;畜作非法戒中有六条:(一)畜刀箭等,(二)轻秤小斗,(三)因势取物,(四)害心系缚,(五)破坏成功,(六)养猫狸猪狗。
$ e7 [4 p, B! ^$ _: y4 ? 七,第三十三条,观听作恶戒中有五条:(一)不得看鬪,(二)不得故听音乐等声,(三)不得嬉戏,(四)不得作卜,(五)不得作贼人之使者。6 }' j" v" u( U4 U( b* S% D( g- L. r
八、第三十七条,故入难处戒中有三条:(一)头陀,(二)布萨,(三)坐夏及多令如法,不入难处等。) d$ D* A& ]& N2 W0 H F
九、第三十九条,应讲不讲戒中有两条:(一)教化他人建立塔寺僧房等,(二)教于灾难之时,讲说大乘经律。
, {" d' {( T( s 十、第四十条,受戒非仪戒中有两条:(一)受戒威仪,(二)僧不礼俗。
) p" ?6 F/ O8 d- R 我们从这轻中带重及一中含多的两大门类的十六条之中,就可知道,梵網轻戒虽仅条列四十八项,实则共有七十九戒。请数一数看:六条带重,成为十二,十条含多,成为三十五;三十二条,单独成立。总加起来,岂非七十九戒了吗?若再加上重戒十条,则成了八十九条梵網经的轻重戒相。
' ]' g# n: y- v& A u 轻戒究竟有几条,根据法藏大师所说,则有下列十种不同的内容:
+ z: R+ ], x E( S- K8 [ 一、瑜伽有四十四戒。
, Y4 V' q) [8 b6 l6 V1 |2 n9 z 二、地持、善戒二经虽稍有增减,但仍大同瑜伽。
' v; P" F5 K) d- s& N 三、菩萨内戒经有四十二戒。
: L* q. q1 ~3 C" T* l' @ 四、善生(优婆塞戒)经,除六重之外,别有二十八戒。
) a0 H6 X8 b: c% E 五、方等经,除了二十四种戒之外,另有二十五种制不应作。$ }9 M! R+ Z2 L) c
六、梵網经,大数有四十八戒。4 s2 b" b3 c6 P3 K* k" g0 I% B
七、若细寻梵網轻戒文字的内容,或有一戒中有多种戒,总论则将近百种了。. l9 g8 i6 w5 W& \0 I
八、如以梵網之引文“八万威仪品中说”,则有八万种戒了。
" ]! _* u* E+ I, R3 e% K 九、如照梁朝的摄论引毘奈耶瞿沙罗刹经所说,则菩萨戒有十万种差别。
; p# [9 f8 e! v 十、如照大智度论所说,略有八万,广有尘沙等数。
- f& B# L7 f- H. Z, d0 g# L 另外,又见到药师经中说:“菩萨四百戒”的句子,但未显其列出四百戒的条目。
. K9 a7 F2 e8 \# V3 P% b4 @ 实际上,菩萨戒的内容是包罗一切的,是不能以条文数字来标列的,若有可资标立的范围.便成了有限,便不能称性如理,菩萨戒的内容,应该是无极无限的,所以智度论要说:“广有尘沙等数”便是这个道理。各种戒经中所列的条文,只是就其粗者、要者、显者、学者大端而己。所以我们也不必仅仅计较于条文的内容及其多少的问题而研究了。但此条文。虽是初发心菩萨的心行依准,故也不得忽略,不得不学。为了便于读者参考,现将五种戒本的轻戒戒目,列表对照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