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
十一、飞龙岩
& U4 d- Y/ j( [$ h# N0 K
+ U5 r; x0 t4 `) H2 p5 I姜定金1 P; p7 n5 b$ C+ G. n
+ }. f1 ? r+ x; o5 |" | D
" ^8 v1 {6 K" S+ c, l4 s3 j6 }) Y5 S, f; Q- \! ]! a; v W( s: _0 K1 I
九疑山下有座飞龙岩,一走进洞口,只见洞内宽敞、平坦,一座小山包静卧在洞中央,它油黑油亮,形若古钟,洞内终年云雾飘绕,人进其中飘飘欲仙。无怪乎晚清诗人石坊题词为“石楼仙境”。4 p* M; h: b$ G$ ]* L: q7 S
1 u" [; J! O& w6 {$ }* Y W据说,以前洞里并没有雾,也并不平坦,也没有形若古钟的山包。这山包是永福寺的镇寺宝钟。永福寺也不叫永福寺,而叫凌峰寺。这钟是怎样来到了飞龙岩中?洞里的云雾是怎样来的?又怎么如此平坦?凌峰寺又是怎样改为永福寺的呢?这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 Q+ ?3 }5 Y# y p: b' v0 N$ D# a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九疑山风调雨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安居乐业,过着幸福美满的生。3 C% Y0 {: ~- r
! ]" Q2 f+ ^, g2 M
有一年的秋天,正值稻谷熟了,黄澄澄的稻穗点着头,哈着腰,正等待着人们开镰收割,土里的瓜果结着沉甸甸的果实,盼望着人们来采摘。九疑山的人们唱啊!笑啊!瑶汉同胞载歌载舞,到处是一片丰收的欢腾景象。3 a) D" n" ]- t- i' Y; x
6 s" i" g( K. m, e2 q
然而,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一场特大的暴风雨,足足下了七七四十九天,倾盆般的大雨,慑人的雷鸣电闪吓得人们谁也不敢出门,洪水冲毁了房屋,冲走了庄稼,到处是一片风声、雨声,还夹杂着九疑山人们凄凉的哭声。+ a* z: H, n5 @+ ?
" T7 j) q4 D A3 y; y9 V L$ u3 k风停了,雨住了,待水退尽,原来美好的田园已荡然无存,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是倒塌的房屋,堆积的乱石泥沙,无情的洪水,冲走了欢乐,人们的心碎了。
" |. {% v2 }- ?: \+ R! U1 M0 g
( i0 T0 L2 ]' w o谁也没有料到,给九山人们带来严重灾难的竟是一条龙。这黄龙本是玉皇大帝身旁的黄衣侍者,因触犯天条,玉皇责打后囚禁了起来,他趁管看他的天兵不注意,偷偷地溜出了天庭,变成黄龙,来到九疑山兴风作浪。& V* {$ k- D8 K& e
" a, p2 l% q# {2 q2 w: E+ ^# u6 J
舜帝南巡,一路披荆斩棘,历尽千辛万苦。这天他来到了九疑,看到的是荒芜的田园,到处是凄凉的景象,人们吃的是树皮、草根,到处听到凄惨的哭诉声。这些情景撕裂着舜帝的心,他决心要斩除孽龙,为民除害。
5 Q* c3 ^/ M% Q x( G9 v
3 D* M4 L; b& ?% f& F这一天夜里,舜帝怎么也睡不着,白天看到的情景,又浮现在眼前。他抽出压在枕头下的降龙宝剑,仗剑发誓:“孽龙呀孽龙,你作恶多端,毒害生灵,你的末日到了。”
7 C$ p9 U) I" O- s# {; ], R
! p' ]2 ^% R4 b0 h3 j4 ]第二天一早,舜帝装束停当,背上降龙宝剑,一路寻找孽龙的踪迹,走啊走啊!翻过了九座险峻的山峰,跨过了十八个崎岖的山坳,终于在一座大山旁边的深水潭里发现了黄龙。舜帝抽山降龙宝剑,与孽龙展开了一场殊死的搏斗。
. r- G) L" q+ p" u: e9 `* V6 @; R4 r) |5 k5 U& s
这一场搏斗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人们只见飞沙走石,善良的人们担心舜帝的安危,纷纷聚到舜帝与孽龙搏斗的地方,呼叫呐喊,助一臂之力。好久好久,只见舜帝从深水潭里露出头来,人们知道舜帝与黄龙搏斗这么久,一定饿了,把瓜果,食品纷纷抛向于他。
6 A* ?- i% P- Q/ [% R
. q; H2 [; ^" B" S* B7 N一会儿,黄龙露出了头,人们把石头,泥块狠狠打向黄龙。就这样,这场搏斗足足杀了七七四十九天。舜帝越战越勇,而黄龙却极度疲乏,饥饿,被舜帝杀得遍体鳞伤,大败而逃。舜帝仗剑急迫,追啊追啊!黄龙被迫得慌不择路,看见前面山脚下有一个岩洞,一头飞了进去。
" Y9 ^8 X! K- {: v H+ k/ {2 Z
7 @* s) j0 l# |- j7 I, @舜帝见黄龙飞进了岩洞,来到洞口,探头一看,只见岩洞阴风飒飒,深不见底,一时不敢贸然进去,便仗剑守在洞口,这样守了很久,孽龙始终没有出来,老这样守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呀?舜帝突然想起,才来九疑那天自己路过凌峰寺,长老和尚参拜过后,还让自己看过镇寺之宝——神钟,今何不拿来一用。但又怕洞中孽龙脱逃,于是,舜帝深吸一口气,尽力向洞中喷去。: G* M' v2 f* R6 }7 S
0 W5 |5 Q1 [ H. z霎时,只见洞内密雾茫茫,他估计孽龙因迷雾笼罩,一时逃脱不了,便来到了凌峰寺,将情况跟长老一说,长老立即命小沙弥将神钟抬出,说来也怪,舜帝一摸神钟,神钟立即变成了酒杯般大小。舜帝拿了,告辞了长老和尚,急急赶回洞口,他将神钟托于左手,吟道:
$ b. I) e- ^. g5 D/ L9 g) ~8 j
. ?7 n3 q% S+ i- D- Q# R 神钟神钟,( W1 Z% ]4 o. ~! _$ g; K
0 `# g$ g7 t$ [" `6 B' k
今显威风,
" r0 C' I! A: e8 {8 I" n% J! P) j, |+ S$ V
孽龙作恶,
# d: E9 A) F* G0 y8 Y7 h( R, u, S/ x* y# T7 i
永困其中。% r' B8 W1 h7 U& F7 y/ D$ p
7 _0 J% f% z" V! w0 M, [
刚一念完,神钟自舜帝手中脱手直往洞中飞去。
3 ^1 p5 J; C" F+ B% P
' F) O4 A( |9 b' [只听“轰隆隆”山崩地裂的响声,人们到洞口一看,洞里已宽敞平坦,一座油黑油亮的小山包,稳稳地卧在洞中央。仔细一看,正是那口神钟。洞中笼罩黄龙的密雾,也被冲散了,只见一层淡褐色的薄雾。7 v6 {3 i9 u5 |
+ F; [0 k3 w& x+ ~# D# d" V/ Z由于凌峰寺献宝有功,舜帝便赐凌峰寺为“永福寺"。是九疑山的人们永远幸福之意。
( a$ L# I. e' r$ q' W# c' r
! p6 x3 \' c" N$ r. I# F从此以后,这里的生活又好了起来,人们又开始过着安居乐业,幸福美满的生活。
6 p% a; a6 q8 D/ p s
; x" \" ~, H% i% q/ x6 q! v由于舜帝积劳成疾,死在了九疑,九疑山的人们为了让人们世吐代代怀念舜帝,把舜帝逝世的山峰取名舜源峰,把镇黄龙的岩洞取名为飞龙岩。
+ R1 P4 X5 d/ k8 R2 W. F4 {1 [. S4 H+ w4 B1 i4 [. t* A4 G; {( v7 Z
至今,一年四季,飞龙岩洞中仍然笼罩一层褐色的薄雾。你若有幸去飞龙岩参观,你可别忘了,千万不要动那口神钟,因为那下面压着那条黄龙呢!3 U4 C' f1 ]' F% @
0 e3 ^: q8 R' N( i4 t0 |
; r# f2 k- A" [+ O8 D
4 M P& G" H1 ^. D 4 `% s9 t: U: Z4 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