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楼主: 安乐寺姚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民国十大杂牌军之川军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1#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 22:39:11 | 只看该作者
姚家修谱找姚网
水牢介绍来龙去脉* t5 d8 G7 V7 d) _( T
  最离奇的当然是地主庄园中的水牢了,遇上交不起租的农民,刘文彩就会把他们关在水牢里。水牢里的水齐腰深,身体壮实的农民在水牢里关押几天,不死也要脱层皮,简直是人间地狱。谁坐过刘家水牢呢?只有一个叫冷月英的女人,她说自己因为欠刘文彩5斗2升租子,坐了9天水牢。至于具体时间嘛,一会儿是1937年,一会儿是1943年。在文革中,冷月英成了红人,专门做忆苦思甜报告,到1977年,作报告1000场,听众达到1000000人次以上。   可是真实的水牢是不存在的,那是政治宣传的需要。我们现在就站在了传说中的水牢前,这是一个地下室,黑幽幽的,两扇门板足有六厘米厚。我使劲地一推厚实的板门,吱呀一声,板门缓缓地呻吟着开了,那声音似乎在诉说着几十年来的风风雨雨。水牢实际是刘文彩储存鸦片的地方,上下两层,上层放烟土,下层常年蓄水,目的是保持烟土的湿润。   1988年,“地主庄园博物馆”经过权衡利弊,本着尊重历史的原则,摘掉了水牢的牌子。可是在中国一代老百姓的脑海中,刘文彩已经成为了一个政治符号,再也抹不掉了。   刘文彩到底是怎样一个人?我问自己。他是一个大地主,拥有近万亩土地,有五个老婆。可是他又被称为“刘大善人”。他告诫人们:什么三民主义,不如多学三门手艺。他在安仁镇上修街道,修铺面(前面商铺,后面住家),收取微薄租金,提供给无房住的乡邻,从而活跃了安仁镇的商业活动;他出资修建“文彩中学”(安仁中学的前身),在修学校的过程中,他每天都要上工地监督,检查质量。他花重金聘请最好的老师来任教,减免贫困生的学费,绝不干涉学校的教学活动。……   刘文彩就是这样一个恪守中国传统的乡村士绅,乐善好施,造福乡邻。虽然他资本的原始积累有些血腥,但是他还不至于成为一个人人喊打的恶霸大地主。刘氏家族的其他成员就更不用说了,刘湘是抗日名将,病死在抗战途中;刘文辉解放前率部起义,直接打乱了蒋介石以四川为基地,进行反攻的布局,其人建国后官至林业部长。   1988年,四川有关部门终于下达了“水牢恢复为鸦片烟库原状”的复函。于是,地下室的水抽干了,铁笼搬走了,地下室门口挂上一块“鸦片烟室”的木牌。
7 W9 E% P0 `1 f5 V) e* `; _, S/ S相关文章3 Q% f' w8 X9 S& z2 P
  刘文彩水牢真相   当年曾铺天盖地地宣传过刘文彩剥削和迫害农民的罪行,比较突出的是泥塑《收租院》和“水牢”。记得当年渲染刘文彩地主庄园的“水牢”时,还特地找了一位尝过“水牢”之苦的老太婆到处讲她如何在“水牢”受到残酷折磨等等,讲得有声有色,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这次趁去四川旅游,专程到大邑县刘文彩庄园,看看《收租院》群塑,看看“水牢”。   刘文彩庄园是当年曾统管宜宾地区盐务和税务的刘文彩巧取豪夺积累的巨额财富之一。与山西的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常家大院相比,刘文彩庄园无论是建筑面积(加上刘文彩为其弟刘文辉所建的连片庄园共三处),还是奢华程度(刘文彩的睡床胜过清朝皇帝的龙床),都创下了地主庄园之最。在庄园的廊房里,布展着闻名全国的大型泥塑群《收租院》。《收租院》艺术再现了残酷剥削当地农民的血淋淋的事实。我向讲解员问起 “水牢”的事,讲解员带我们走到一处像仓库的地方。她说,这儿就是当年被宣传为“水牢”的地方。实际上不是“水牢”,是个润烟池。刘文彩当年除了当盐官和税官捞取大钱并在本地收取地租外,还大肆贩卖烟土(鸦片)。大烟怕干燥,每当大批烟货运进后,需要放在水池上滋润着,以确保质量和分量。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了这座庄园,也没有听说这儿有“水牢”。只是后来,一部分人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硬是把润烟池毁掉,又加深加宽挖了一下,建成一处“水牢”。改革开放后,为了还原真实的历史,又把“水牢”毁掉,恢复原来润烟池的模样,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它。我看了一下,这处润烟池,很像农村一家一户用的菜窖,只不过是用水泥建成,以便下面盛水。(摘自《炎黄春秋》2003年第9期马成广/文 )   1999年11月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推出了笑蜀先生著《刘文彩真相》一书,该书的问世又为在意识形态色彩中着了重笔的一个典型人物还原了本来的面目。读了此书,当年当局塑造的恶霸地主刘文彩的浓墨重彩逐渐褪去,才得知水牢是一个毫无根据的编造,而到处现身说法忆苦的冷妈妈,不过是当时按着当局需要的脚本能进入角色,表演逼真的一个好演员。收租院也是脱离了事实按照意识形态的逻辑层层演绎,甚至康生也介入其中参加编导,完全是按着“阶级斗争”的模式集体创作出的作品。至此,人们得以明白,20世纪60年代以后,在中国大地上家喻户晓的罪恶的地主阶级代表刘文彩,不过是当时意识形态需要下,人工塑造出的一个反面教员,而且拉出死人刘文彩来批判,也不乏当时的四川当局与刘文彩的兄弟起义将领刘文辉之间的过节。   刘文辉集团与国民党中央政府和蒋介石的矛盾,并不能证明刘文辉集团是一个中国社会进步力量。尽管刘文辉从1942年就与中共上层建立了联系,甚至让中共把电台设在其地盘内,但这决不能说刘文辉本人或集团是为了追求救国和进步的政治理念追随中共的,事实上刘文辉本人和这个家族集团仅是出于恐惧蒋介石消灭自己这个只为家族利益负责的小集团,出于自保才与中共建立联系的。刘氏家族集团在国民党大势已去之时,公开起义,认为追随了中共就可保持其家族利益。但他们低估了中国共产党“与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共产党宣言)的决心。因此,后来这个集团在观念上与中共的政策不可能合拍,其悲剧性的命运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当然,刘氏家族的另一支刘湘将军在抗战中服从中央军令率军出川抗日,病殁于职,自当受后人尊敬,文革中毁墓掘尸,至今找不到遗骨,这实在是对人类文明的亵渎)。   四川新闻网2004年10月28日消息,中国大陆家喻户晓的大地主、恶霸刘文彩,他的第五房姨太太王玉清,前日在成都大邑安仁镇一座的低矮民居里撒手人寰,享年92岁。   王玉清,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女性,历史使她成为“中国大陆仅存的最后一个五姨太”;而且还是30年前中国大陆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大地主,大恶霸刘文彩的五姨太。所以她的死和她的平凡又离奇般的悲剧一生,就显得不那么寻常,耐人寻味。细品个中的曲直,感悟人生,从中所得到的收益,恐怕对自视为聪明绝顶的现代人都是高额学费都学不到的人生宝贵经验。   采访中,当记者提及文革中盛传的“刘文彩生活糜烂,小老婆王玉清吃鸭子不吃肉,专吃鸭蹼”时,王玉清淡淡一笑道,“那是他们说的嘛!我出身贫穷,过惯了穷人的日子。见别人吃完鸭子,剩下好多爪子,我觉得丢了可惜,就捡来吃了。其实,哪个放到肉不吃,专爱吃爪子呵?!”   而当记者问及“你觉得解放前你跟刘文彩生活的12年,是否幸福?”时,经过解放后历次政治运动“洗礼”的王玉清仍然显出“顽固不化”:“咋个不幸福嘛,过‘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寄生虫’生活!”记者明显感到她对从前那段“好日子”的怀念和憧憬。   长期以来,盛传一种说法是,王玉清是在砍柴时被路经的刘文彩看中,并“霸占”到手的。而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此传言颇不以为然,甚至生出几分气愤。当时的她双目圆睁道;“我是明媒正娶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72#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 22:40: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1156824942 于 2012-10-3 22:44 编辑 6 a2 Z6 B; v! e% W; A2 u) [; T8 |: Y
5 k- X3 f& s2 F
相关解读王治安的校正  当今主管刘文彩庄园宣传的要人王治安(四川日报副刊主编)在他的一本名为《庄园秘闻》的书中说,过去"出现过个别不实之事",现在"对虚假的东西已经校正"(见该书104页)。在此我当一回导游,带领读者到刘文彩庄园去检验王治安的"校正"。 莫须有的福特轿车  一进庄园大门,第一眼看到的是一辆福特轿车,解说词说是刘文彩为了自己的轿车能开到成都,就修了大邑到成都的公路(又不是挥霍公款)。这个谎言很不高明,没有公路之前小车怎能先在大邑呢?事实是刘文彩修公路的时间是公元1943年前后,一九四八年刘文彩才买了一辆二手吉普车。现展出的福特车刘文彩从来就不曾有过。在1949年刘文彩病重期间用的小轿车都是刘文辉借的。 ' A5 a! `! k$ W+ F% o& q
  不过安仁过去确有一辆类似的轿车,那是1946年刘文彩向西康省政府要的,要来供"文彩中学"的校长和教师们使用的,刘文彩本人从未享用过。主管部门弄来这辆车其实是为了抵毁刘文彩在抗战时期为国为民修公路的业绩。 雇工院与雇工井  小轿车的左边是"雇工院"。20世纪80年代在一次全国文博会议上,当时的馆长吴宏远发言说:当年为了把"雇工院"布置得凄惨,就人为地改建过,降低了房屋的高度......。他的发言是留下了文字记录的。近日我亲耳听到吴宏远对采访者说:过去雇工院是修得很好的,是我们故意把它打烂的......。可见展出的"雇工院"是用来骗人的一个假货。其实"雇工院"和主人的住房是同一个档次。即使在极左年代,当年的雇工们也对主管部门的人说:他们和主人吃的饭菜是差不多的。刘小飞还听庄园的工作人员告诉他,刘文彩曾与雇工合过影。还听说雇工们空隙时常常玩牌,刘文彩有时还去观看。 4 t7 I. Q8 K! k0 I8 [  _: `
  在福特车的对面有一道门,门里面有一口井,解说牌标明"雇工井",说是当年刘文彩家每天杀鸡杀鸭的屎尿血水及禽毛全部倾倒在这口井里,刘文彩就强迫雇工们喝这样的水。其实刘文彩在的时候没有这口井,雇工与主人吃的是距此十米远的同一口井里的水,刘文彩在时这是他家唯一的水井。刘文彩的庄园在解放后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作战部队干部学校。由于住在庄园里的解放军人数众多,一口水井不够用,于1951年解放军干部学校就请了好些附近的农民来又打了一口井,这就是后来说的"雇工井"。 客厅与卧房  再往前走,右边分别是"西式客厅"与"中式客厅",这两个客厅同样是骗人的假货。"西式客厅"原本是账房先生薛副官的寝室,里面有两张普通木床,一张薛用,一张为来客备用。"中式客厅"其实是四太太梁惠玲的寝室。
8 B6 c2 f! \/ U' v7 \3 {3 p6 w  过了两个客厅,前面出现一对红沙雅石缸,解说词说这是刘文彩当年从宜宾公园偷运回来的。刘文彩的两个儿子对我说这红沙雅石缸根本就不是他们家的。这种红沙雅石的产地在雅安,这种雅石作品在安仁绝非稀罕之物,而是随处可见。在庄园前面的安惠里就摆放了近百件,庄园右边的商店门前也摆放了数十件,这种本地随处可见之物怎么会是宜宾的东西呢?
9 c2 L1 \2 z6 T2 w( b  向前走就是刘文彩的内花园,里面有两间较大的房间,主管部门当年用重金把它装修成刘文彩的逍遥宫,以此向大众宣传刘文彩是如何的奢侈荒淫。其实这两间房当年是很平常的,原本是青砖铺地,如今的木地板是主管部门装修的。刘文彩在开始一年夏天的白天在那里乘过凉,晚上不睡在那里,后来发觉那里没有风,以后就不去了,倒是他的三公子常在那里读书习字。
& r# S( i7 _4 Z  又往里走就到了刘文彩的内院,内院祖堂的左边有一套一进二的房间,里间原是三太太凌君如从宜宾撤回来时住的地方(刘文彩偶尔从雅安回来就住在这里)。外间是刘文彩三个儿子童年时住的地方,以便大人照管。后来凌君如为了争夺财产在成都借腹生子,回来刘文彩就不准她再住在这里,而是把她赶到旁边的厢房去居住。 , G! c; l/ t8 s3 ^4 q& l$ a/ C
  现房间里摆了张古式的农家花床,其实这不是刘文彩家的,刘家原本都是西式床。本镇乡民李国孝一再公开申言这是他们家的床,说他们家有两张床摆在刘家庄园里。 / G% C9 a: k. M) M# F( K# ]+ ^
  祖堂前面现摆了一座大屏风,这也不是刘文彩家的东西。 三万斤大米打造的龙床  祖堂右边同样是一进二的房间,解说牌上标明是刘文彩的冬季吸烟室,里间摆着一张金碧辉煌的大龙床,解说词说是刘文彩当年用三万斤大米来打造的。多年来这都是地主庄园里的重头戏,以此来证明刘文彩是何等的奢侈。
0 s: l& H3 Q) @* C  可是,我听刘文彩的两个儿子说那个房间从来就不是他父亲的,而是家里为至亲准备的客房。刘文辉两次回家乡都住在这里(一次是刘湘死后,一次是来接收新公馆时)。日本飞机轰炸成都时,杨夫人来安仁躲避期间也住在这里。 $ ]) ~7 o8 ]1 I- Y
  书归正传,我现在交待那张龙床的来历。刘文彩的家人都告诉我,说他们家从来就没有过那样的龙床。据刘小飞说,20世纪九十年代他回老家向庄园工作人员问及此床来历时,庄园前办公室主任周永轩和档案室管理员杨正等告诉他,这张床是庄园在20世纪六十年代找本地陈木匠、张木匠等人打造的,因陈木匠打造有功还安置了他一个儿子来庄园就业。又听本地老人刘结熙告诉我,那张床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经济困难时期,庄园的人找了几个本地木匠在本地雕匠廖子秋家里关起门来搞了一年多搞出来的。原来是这样! & A/ y, L% G! ^' ]9 K9 b% @
  那个时代正是人民没饭吃的时候,三万斤大米不给人民吃,却用去打造一张龙床来栽在刘文彩的头上,我们的主管部门就专干这种事情。 珠宝室与佛堂  在客房的对面有一间小房间,解说牌标明是"珠宝室"。其实最初是保姆的房间,后来又是刘元贵回老家住的地方。我曾看见一些媒体报道,庄园成立初期(1958年),上面拨下十几万元到寄买行去购买珠宝来充实刘文彩庄园。据本人所知,一九五八年成立人民公社时,社员曾发过几个月的工资,每人七至十四元不等,全劳力每月最高工资为十四元。上面拨下的这十几万元就是当时一万个全劳力农民一个月的全部血汗钱!
1 ~% K4 R$ U- }4 {# `/ q% ]  "珠宝室"的右边是刘元龙的房间,门的上方有一块匾,落款是黄金荣。庄园里的工作人员杨正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告诉过刘小飞,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庄园自己制作的,漆水都不是过去年代用的那种。
8 f/ l' G/ p( V% m- w  再往里走就是后院,那里布置有一间醒目的佛堂。听刘家的人说,他们家从没在此设过佛堂,这是他们家一日三餐吃饭的地方。 8 Y7 f2 N. d7 N  x0 ^5 p7 S
  佛堂的右边有一间房,当年是刘文彩家存放全家棉絮衣物类的储藏室。上世纪六十年代主管部门编造说是刘文彩的女客房,是他玩弄女色的地方,并凭空捏造出李二姐、林奶子等几个人世间从不曾有过的人物和许多荒唐下流的情节,还牵连进他未成年的三公子。为编这些无耻的性故事,主管部门还逼死一位川剧女角罗某,欠下一条命债。详情请看后文。
0 H3 B' W9 r8 s- H. a. j  e. [$ `  "佛堂"对面的一个房间标明是"燕窝库",解说员说刘文彩一家吃燕窝,一顿便吃掉多少人民的血汗。我到本地茶馆里去问那些老人,他们众口一词地说:"刘文彩根本吃不得燕窝,他是火体,吃了要流鼻血!" 现在"燕窝库"又改名"海味室"。
' c" F6 d' Q' c+ Q( w6 K- n' [1 ?  "佛堂"旁边是王玉清的房间,这才是刘文彩住的地方。 5 \4 N! e# P" S# ?* L
  刘文彩的恶霸地主成份是怎样被颠覆的?(2011.7.6)金仲葵“刘文彩这几年确实火爆,‘恶霸地主’的名声早已被颠覆”。这是在上海出版的《解放日报》今年4月19日的《解放论坛》上说的(此文已于5月由《光明日报》主办的《文摘报》摘登)。上文说的火爆和颠覆,表现何在?十年来的种种表现暂且不说,单说新出台的花招吧。在刘文彩的家乡四川省成都市所属的大邑县安仁镇上,那堂皇的“刘氏庄园博物馆”中,新出现三座才制成的比人身还高的坐式雕塑人像并肩而坐:居中的署名“刘文辉——共和国部长”,着中山装;居左的署名“刘湘——抗日将领“,戎装;居右的署名“刘文彩——庄园主人”,长袍马褂,正气凛然。好一个“庄园主人”,属中性词,一下就把土改中依法划定的“恶霸地主”成份给颠覆了!好一个三人并肩而坐,俨然“三人一体”,都是“正神”了!“刘氏庄园博物馆”并非刘氏子孙私人办的刘氏宗祠,只能对祖宗隐恶扬“善”,捏造吹捧,而是公办的博物馆,当然应实事求是地反映刘氏主要成员的真实面貌。刘文辉将军起义有功,刘湘将军抗日有功,均为盖棺定论,既往就不说了。而刘文彩的真实面貌是什么呢?是中将清乡司令(于1928年先后杀害中共宜宾地下负责人李筱文、李家勋等人),是川南税捐总办,是1948年7月12日在安仁镇坐镇庄园、指挥军队袭击中共川西南地下武装的总指挥,是9月25日在安仁镇同庆茶楼上刑讯并下令残杀中共川西南地下武装负责人萧汝霖及其战友徐达人的元凶首恶。公办的刘氏庄园博物馆为什么不如实介绍刘文彩的反共罪行,反而多方美化这一罪大恶极的家伙呢?身兼“刘氏庄园博物馆”馆长的安仁镇党委书记,你到底是姓共或是姓刘呢?同庆茶楼旧址仍在,你们为什么不在那里树立标志,说明是刘文彩刑讯和下令残害革命者的地方?庄园仍在,为什么不说明那是刘文彩指挥剿共的大本营?当今,红色旅游盛行,而安仁镇却除外。安仁镇,乃至大邑县,现在是忌谈红色的,怕牵扯出刘文彩的反共罪行来。我们,一批真正的共产主义者,有权利质问“刘氏庄园博物馆”馆长及有关当局:1、你们擅自颠覆在土改中依法划定的刘文彩的恶霸地主成份,有何法律依据?这是不是一种越权和违法的行为?2、你们   刘文彩& O# t& R, L$ y9 i6 [' Y9 }
百般掩盖刘文彩于1948年还在袭击中共地下武装并残杀其负责人和骨干的罪行,并加以美化、吹捧,亵渎烈士,背祖忘宗,是何居心?你们的心是红的还是黑的?是不是见利忘义、有奶便是娘?你县一把手和部、局长若干人因经济问题于去年纷纷落马,就不会令人奇怪了。3.中纪委于2000年6月16日以中纪办20008号函致四川省委,传达尉健行同志批示,要求“严肃查处为刘文彩翻案的行为”,四川省委、成都市委、大邑县委都有积极的反应。在此以后,安仁镇党委和庄园馆乃至大邑当局,为何反其道而行之,并且变本加厉呢?我们伫候答复和社会反应。有关故事

该用户从未签到

73#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 22:41:38 | 只看该作者
杀人霸产故事的由来# V) c, s8 B8 ?
  再往前走,穿过曾经称为"刑讯室"、"水牢"、"土牢"(这些事以后再写文章详细讲述)的地方便到了后花园。花园左边是一幢西式平房,进到里面就看见一组泥塑,墙角还陈列着血衣。解说词说是刘文彩杀人霸产的地方(原来这里还有两组泥塑,一组杀人霸水,一组是圈地霸产)说当年刘文彩指使狗腿子曹克明把正在田里栽秧的三个贫下中农打死在这里。   据现居安仁维星街56号的曹克明之子曹登贵说:当年他父亲曹克明告诉他,当时有三个四处流窜作案的土匪在唐场抢了绸缎铺,并把老板家的人枪杀了,县里正在通缉捉拿这三个凶犯。有一天这三个凶犯跑到亲戚刘益山家中,刘益山和他母亲请了好几个裁缝用抢来的黑色绸缎为其赶制衣服。看到此事的农民就跑到乡政府去报告,乡长刘绍武便立即召集人员前去捉拿。到达后刘绍武便叫曹克明进去探虚实,曹进去后土匪就拔枪准备打他,曹为了自卫便立即拔枪射击,当场打死两人。一人逃出房外后被外面的治安队员开枪打死。   刘益山是刘文彩本家的侄儿,刘文彩原对他很好,但他把家供给土匪作据点使刘文彩很不高兴(谁愿意和与土匪勾结的人做邻居呢?)于是就让他搬到街上刘文彩新修的一套房子里去住。那套房要宽大许多,又是新房,刘益山不可能吃亏。情况就是这样。   解放前夕曹克明因此事被抓起来关押了两年,后查明对方确系土匪才获释,但给他带了一顶反革命份子的帽子。曹杀人属职务行为,杀土匪而戴反革命帽子非常可笑,难道土匪是革命分子吗?   曹登贵还告诉我:上世纪六十年代主管部门指使当时的镇长安海山叫曹克明去谈话,强迫他承认自己是刘文彩的狗腿子,强迫他说打死的三个土匪是三个贫下中农,不然就要打他(安仁镇全是反吊起来打)。并且要他去充当"杀人霸产"故事的泥塑模特。曹克明虽是一个贫民,但他戴有反革命帽子,这种人是没有任何人权保障的,曹克明除了就范没有任何选择。   泥塑完成之后,1966年5月份的一天晚上,主管部门指使镇上的干部王明轩、李银松前来抓人,把曹克明五花大绑地从家中抓走,罪名是说曹克明造谣,居然说刘文彩家没有水牢。当晚就把他送交大邑县公安局。不久县法院就以造谣罪判处曹克明徒刑十五年。从此刘文彩指使曹克明"杀人霸产"的故事就在这后花园的房子里展出了。   邓小平上台后开始平反冤假错案。曹克明在牢里请人写了一封申述,不久法院以量刑过重改判五年释放了曹,那时他已服刑十四年。   出来后曹克明不服,过去他与刘文彩没有任何关系,"杀人霸产"根本就不是那回事!"水牢"的故事当局也承认是假的了,那就是说他判罪的依据也不存在了。为此他到县法院去申述,县法院不敢受理。他又到地区法院去申述,地区法院也不敢受理。喊天天不应,喊地地不鸣,悲愤交加的曹克明便在县法院门口服毒自杀,以生命来作了最后的抗争!此前他一再对儿子曹登贵说:"你要为我申冤啊!"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问当时的馆长吴宏远"杀人霸产"是怎么出来的?吴宏远回答:"当年编出‘杀人霸产'的依据是:刘文彩也许知道(这件事),也许不知道(这件事)"。   当时刘文彩是刘文辉系统的下野官僚,而曹克明抓土匪的治安队是县政府系统的,两者互不相干,刘文彩知道不知道都与他没有关系。何况是突发事件,事前刘文彩不可能知道。   主管部门在找不到一个愿意出来充当"证人"的情况下,便说门外的一棵柑子树是当年的见证。而那棵柑子树根本作不了证。因为那是一棵沙田柚,是刘文彩后来从外地购回的一批树苗中的一棵,是刘文彩在这件事后种下的,这件事之前本地没有这种品种。   在王治安的《庄园秘闻》中他照搬了"杀人霸产"的故事,但做贼心虚,没敢说出曹克明来。   导游到此,我请求我们的党政部门不要再让主管部门把曹克明的塑像放在"杀人霸产"的现场,让冤魂得到安息,并给曹克明家人一个公道。抹黑刘文彩何必殃及无关的底层弱者嘛!
- X/ k  s8 C, w张冠李戴的风谷机
' ]% N! K4 g* i; Q4 \  S/ H  再往里走又进了一个房间,这里放有一些斗和一架飞轮风谷机。解说员在此详细地讲述刘文彩当年是如何用大斗换小斗来剥削农民,又用飞轮风谷机来拼命吹走农民用血汗种出的谷子。因此这些斗和风谷机曾名震全国。   其实这些都是假的,大斗换小斗的故事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被成都曲艺团的郭××在舞台上公开揭露了。飞轮风谷机也不是刘文彩的。听本地人说,那是本镇乡民廖增山的,廖是个机械爱好者,飞轮风谷机是他的一个技术实验。   而当今《四川日报副刊》主编王治安在最近出版的一本名为《轰天绝唱收租院》的书里是这样宣传的:"在刘文彩残酷盘剥中,更毒的招数,是在风谷机上加钢珠(飞轮),大斗大秤,一斗租谷,只能算是六七升。请听用泪水书写出的一首歌吧:风谷机,铁滚滚(加钢珠)。地主用它来收租,五石七斗干黄谷,风来只有三斗六。年年汗水空长流,一家老小饿断肠,即使年年大丰收,也受不住这般剥削苦。......"   从这个风谷机的故事就可以看出主管部门向民众宣传的刘文彩故事是何等的荒唐可笑。! @- X+ Y6 W# G. {: w( P
收租院的故事
. C: [+ W( y. l* p  再往里走就到了"收租院"。雕塑"收租院"的知名度不用我来赘述。其思想性和艺术性曾被中宣部的周扬捧为"建国以来两大雕塑成就之首(另一个是《人民英雄纪念碑》)。   在此我讲一件有趣的事情。   一九九八年三月份,我从县城赶中巴车到安仁去。上车后司机问我:"你是去地主庄园吗?"我回答:"我回自己的老家!"司机和乘客都惊奇地问:"你姓刘吗?"我回答:"我是刘家的后人,怎么不姓刘呢!"司机又问:"你是老的那边还是新的那边的?"本地人称刘文彩的家为老公馆,称刘文辉的家为新公馆。当司机听我说是老公馆的后人时立即激动地说:"我爷爷今年95岁了(老人家而今该是105岁了),现在还在。他说的,当年在你们家交公粮的时候(把交租说成是交公粮,耐人寻味),八个人到齐了就开饭,结果编他妈Pi个啥子《收租院》出来!"接着全车的人都说:"当年别个(指刘文彩)是全县公认的刘大善人,别个当年做了好多好事啊!结果给别个编些啥子哟!"   中巴车破例把我送到庄园办公室门口。我见到吴馆长后就把这些话一字不漏地重复给他听。吴没作声,旁边的一位本地老人刘泽高立即回答:"是的,有这个事。送粮的人来要请饭在大邑县刘文彩是首创。说刘文彩是善人有民谣为证,当年的民谣是:‘我们不盼家乡出贵人,只盼家乡出善人!'贵人指的是刘湘,他贵为省主席没给家乡办过实事;善人指的是刘文彩,他回家乡修公路、修学校把一条街修成七条街......,所以大家公认他是刘善人!"此时吴宏远立即打断刘泽高的话,吴说: "现在虽然讲实事求是,但还是有纪律,该说的才说,不该说的就不能对外人说!"   在我的一再追问下,最后吴宏远说:"刘湘抗日、刘文辉起义、刘文彩建设家乡,这是他们三个人一生中的亮点,但上面说了,刘文彩是否定了的人物,他在人们心目中已经定型了,就不要改变他了。现在国家的第一大事是安定,如果把实情报道出去,会助长动乱。"   原来当年还有歌颂刘文彩的民谣--"我们不盼家乡出贵人,只盼家乡出善人!"   从上文吴宏远回答我的那些话中证实,在刘文彩事件上,上面拒绝实事求是,准确地说是不敢实事求是。   再从上文提到的那位老贫下中农的那句话:"当年在刘文彩家交公粮的时候,八个人到齐了就开饭,结果编他妈Pi个啥子《收租院》出来!"有了这句话,《收租院》所有的思想性和所有的艺术性就通通变得分文不值了!   在此我引用一下刘文彩故事的幕后策划者马识途的一段文章,该文透露了人民公社时期四川农民交公粮的情况:"据社员说,那几年征购粮食征得太多,把他们的口粮也搜刮得没留下多少了,有的地方简直是翻箱倒柜,整得鸡飞狗跳。有的地方关系紧张到社员反抗,不得不派武装去镇压,有的社员对我说,连机关枪都对他们架起来了。"(见《龙门阵》1995年第三期第7页)   这些场景才是《收租院》的真实写照嘛!怎么拿来栽在刘文彩的头上呢?   文章还有:"我们搞‘四清'发动社员诉苦时,社员一诉就诉到自然灾害那几年他们那里饿死多少人的事,弄得我们啼笑皆非。"(同上文)   文章还有:"中央就向四川多征购20亿斤粮食,向中央说了大话,就要兑现,不得不把社员的口粮也征购了一部分,这样一来,哪有不饿死人的。"(同上文)   既然马识途的文章提到饿死人的事,那么那几年四川到底饿死了多少人呢?   据说省档案馆记录的是810万人。但这不真实,据老干部邓自力(邓小平的兄弟)的回忆文章《坎坷人生》中有这样的记载:"老陈说:‘李井泉才是地地道道的走资派,把四川老百姓害得好苦,1960年死的人上千万,据公安厅统计的还不止这个数,不敢上报。'"(摘自《坎坷人生》265页)   那些年大邑县又饿死多少人呢?   一九八三年出的大邑县县志上有历年的人口统计,现摘要列出:   从1958年到1962年间人口负增长了65854人。   而刘文彩的罪恶故事就是在那几年大饥荒年代中着手编造的。也正是在那个民众大量饿死的历史背景下,编造出来的刘文彩故事才拿来疯狂炒作,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事实证明,现在刘文彩庄园里的所有展品依然全部都不是他家的东西,全是主管部门栽赃的,解说词也依然是极左年代用过的那些陈词滥调。   看来王治安极不老实,在刘文彩故事已经破产的今天,他的《庄园秘闻》就是把秘闻的标签贴在过去的谎言上,妄图继续骗人。   我的导游到此暂停,现在谈谈其他事情。   家史演讲组编排出的收租院故事   先谈当年贫下中农诉苦的事情。   公元一九六四年前后,主管部门组织了"家史演讲组",即专业忆苦思甜班子。其中第一人就是冷月英。她刚出来讲述坐刘文彩水牢的故事时,很多本地人故意问她:我们怎么不知道刘文彩家有水牢呢?你是哪里来的,我们怎么不认识你呢?面对这些问话冷月英回答说:"我说的是冤枉话,但这不是我要讲的,是上面叫我来说的。"主管部门得知后十分不安,便立即通知她,除持组织部介绍信的来人外,对任何人不得泄露真相。从此冷月英就不敢再向别人讲老实话了。   改革开放以后,在一次县政协会上,本地老人刘结熙故意问她坐水牢是怎么一回事,她回答:"不是我要讲的,是上面教我那样讲的,当时不那样讲也脱不到手!"可见冷月英是在压力下才扮演这一角色的。   本地老人刘泽高讲,在本县调查水牢真伪时,冷月英对本地的许多老人讲,一个姓郝的干部(主管部门的人)找到她,要她把过去坐水牢的诉苦报告重说一遍,他用录音机录下来,然后放到庄园档案馆作为证据来阻挠水牢真象的调查,冷月英说:"我都没说"。她以此向大家表白,过去她所作的水牢报告并非她本人自愿,而是上级施压的结果。她现在不说了,证明她本人并不愿去冤枉刘文彩,证明她还是一个有良心的人。时代变了,社会进步了,冷月英才敢拒绝那帮人的纠缠,才敢拒绝她不愿充当的角色。   前些年,王治安把持的《四川日报副刊》载文为冷月英"开脱",说她出生贫苦,又历数她为党和人民作的种种好事,言下之意她是个好人,让大家原谅她。其实这是主管部门很狡猾的一招。表面上他们是为冷月英开脱,实则是把水牢谎言的责任全部推到冷月英一人身上,以便主管部门的那些策划者,教唆者逃之夭夭。《四川日报副刊》的文章接着又阴阳怪气地说当时他们搞错了,不是刘文彩关冷月英的水牢,而是刘文彩的侄儿刘伯华关冷月英的水牢(没听见冷月英这样说过)。   刘伯华何许人也?刘伯华是刘文彩四哥刘文成的独生子,本名刘元舟,是个天生的痴儿。成人后的刘伯华也谈不上任何智商,他成天颠三倒四,满脸鼻涕口涎,专爱坐在地上。这是刘文成一生的痛心事,他常年把刘伯华关在后院,亲戚来了都不让看。原因很简单,一是怕别人看了笑话丢了自家的脸,二是怕刘伯华出门走丢了,更怕被坏人绑票,所以刘文成长年把刘伯华深锁在后院。如果按《四川日报副刊》说的那样,刘伯华带着狗腿子去抓冷月英,又把冷月英弄来吊起打,然后投入水牢,要是刘伯华有这等本事,其父刘文成不知会何等高兴。

该用户从未签到

74#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 22:42:28 | 只看该作者
这就是王治安的"校正"。《四川日报副刊》登这样的文章,真是太无聊了!   再谈"家史演讲组"的另一要员万洪云。万洪云原是刘文彩长兄刘文渊家的厨师,因做得一手家常菜而深得刘文渊的赏识。解放后,万红云有一次生病打针打漏了,便在手上留下一道凹痕。这本是一个医疗事故。当到了编造刘文彩故事的时候,主管部门就找到他,要他说手上的凹痕是当年刘文彩打的,并为这个故事专门设计制造了一条恐怖的钢丝皮鞭。万洪云从此就进入"家史演讲组",并到全国各地去作血泪控诉,以他手上的凹痕和钢丝皮鞭为证据,来控诉刘文彩是怎样压迫贫下中农的。因此他成了仅次于冷月英的二号明星人物。   冷月英和万红云的"血泪控诉"给阶级斗争增添了有血有肉的精彩内容,但接下来的事情又给阶级斗争赋予了绝妙的讽刺,这是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安仁镇人都知道的事情:   文革中期两派斗争之际,万红云和冷月英各在一派。矛盾激化后就大字报相见。万红云率先写出大字报,揭露冷月英不是刘文彩的佃户,更没坐过水牢。冷月英等人也写出大字报揭露万洪云手上的凹痕是解放后打针打漏了留下的,根本不是刘文彩打的等等。这事让上面的主管部门非常尴尬,后来他们考虑到冷月英的影响更大更重要,决定挺她。于是就把万洪云驱逐出"家史演讲组",又把《收租院》里万洪云挨打的塑像撤了。那条专为万洪云量身订制的钢丝皮鞭却留了下来,编成了另一个故事。   主管部门向外宣称:居然让刘文彩家的厨师混进"家史演讲组"来了,可见阶级斗争之复杂,今后更要提高革命警惕,把好阶级斗争这一关。   为了挽救被万洪云公开揭穿了的水牢故事,主管部门便把冷月英提升为县革委副主任,又以清查谣言为名来威胁恐吓本地民众,于是人们就不敢公开议论冷月英、万红云互揭老底的丑事了。   再谈过去说刘文彩霸占贫下中农房屋的事情。   公元一九四零年前后,刘文彩为刘文辉的反蒋大业而建"公益协进社",联络各地实力派共同反蒋,刘文彩准备在镇上建一个小院来接待外客。他看中本镇乡民罗世维的房地,便与罗世维协商,刘文彩用升平街修的新房,而且多一倍的面积来与他交换。罗世维高兴地答应了。在罗全家迁入新居后刘文彩才拆了罗的旧房。刘文彩给建起的小院取名花园,这里成了他办公的地方。   一九六四年前后,主管部门要编造刘文彩霸占穷人房屋的故事时,主管部门就找到罗世维做工作,教唆他加入"家史演讲组"出来诉苦。要知道加入"家史演讲组" 就可以不下地干活,而且拿工资,还有很多特殊的待遇。可是罗世维坚决不干,一再拒绝。他说:"别人(刘文彩)让我搬出去住宽大的新房子,又是我愿意的,我有啥子苦诉嘛!"纠缠了罗世维好些日子的主管部门才去外乡另找了一个叫罗二娘的妇人来充当角色。开始罗二娘也不愿意,后来经不起威胁利诱才进了"家史演讲组",成了第三号明星人物。   除了这三人,"家史演讲组"还有几位成员,本地人都轻蔑地称他们是些不要脸的人,全是乱说胡说。本人认为不该怪罪他们,因为全是主管部门使的坏。   关于贫下中农诉苦的内幕暂时讲到这里。   空穴来风的"霸占川剧演员"故事   下面讲一件无聊的事情。   凡是地痞流氓骂街,都要施展他们下流的想象力,编造出无数污秽不堪的性脏话去侮辱对方。我们的主管部门也不例外。   这些肮脏的故事有很多,下面选讲一例。   过去地主庄园曾展出过这样一个故事:说刘文彩把一个川剧演员(罗某)关在家中,与自己的三儿子争相强奸,父子为此事争风吃醋,提枪对仗。此事在当年被各种媒体炒得沸沸扬扬。   这个故事编出来后,主管部门才派人去新津川剧团找罗某,却始终没有去询问过"当事人"刘元富。本地老人刘泽高说:"这件事根本不可能,因为当时刘元富只有十几岁,完全是个娃娃,而罗某已经二十八岁了,又是一位袍哥大爷家养的情妇,刘文彩当时成天忙于各种事务,认都不认识她!"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为此采访过刘元富,现把调查的情况写在下面。   刘文彩在他三儿子刘元富十岁那年,依照本地旧习为他订了娃娃亲。刘元富不愿意,小小年纪的他居然只身到成都去登报解除了婚约。刘文彩本是很守信用的人,与对方父亲又是朋友,所以坚持这门婚约。后来刘文辉回安仁镇,刘元富把此事告诉他,刘文辉很爱这个侄儿,就劝刘文彩,婚姻的事等后辈长大后自己作主。刘文彩对刘文辉的话没有不依从的,他就答应了。但刘文彩心里还是很不高兴,刘文辉走后,他生气地对刘元富说:"我今后再也不管你的事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75#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 22:43:50 | 只看该作者
刘家撕毁婚约在当地引起很大反响,加之俞家小姐又是一个从一不二的旧式女子。乡长刘绍武的大小姐为此多次劝过刘元富,结果却是越劝越不听。大小姐就叫自己的丈夫黄某想办法。黄某说罗某走的地方多,见识广,找她出出主意。   罗某何许人也?   听镇上老人讲,罗是一个川剧艺人,当时是因事情请来镇上唱戏的,来的一共三位女角,一名叫玉霞,年龄最小;一名叫曲芬,长得最漂亮;还有一名就是罗某。她们三人来后就被三位袍哥大爷瓜分了。其中玉霞后来嫁与安雨晴作了小。三人中罗某年龄最大,容颜也较差,被张海如要了。张本是个花花大爷,丧妻后不再娶,专在外与妓女鬼混。他把罗某带回家不久,又带了一个年轻些的叫俞志坚的女子回家。罗某心里很不高兴但又不敢闹。罗某也有长处,她戏唱得很好,为人处事也很能讨人欢喜,安仁镇的小姐太太们都喜欢与她交往。   当黄某找她想办法劝合刘元富和俞家小姐时,罗热心地说:"只要他俩常在一起就会产生感情"。黄某和其妻(刘绍武的大小姐)认为是好主意,于是就想办法安排他俩见面。一天,大小姐叫来俞家小姐,又叫人去请刘元富,说是来镇上打牌,地点在刘文彩叫作花园的小院内。   刘元富来时一眼就看见有俞家小姐在坐,当即就想离开,但出于礼貌还是坐下了。在坐的四人是刘元富、俞家小姐,大小姐和罗某。刘元富应付了几转牌就起身告辞走了。   事后,守花园的老头把此事告诉了刘文彩。刘听后非常生气,立即叫来儿子责问:"我给你订的亲你死活不从,现在给你退了婚你又背着我去与别人见面!......"刘元富回答父亲,不是他要去的,是大小姐叫他去的。刘文彩又叫来刘大小姐责问,大小姐推说是罗某的主意。刘文彩又叫来罗某,罗当时无话可说,硬着头皮挨了一顿骂,其间刘文彩叫她滚。第二天罗某就走了,从此再没有回来。事情就是这样。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仅有冷月英、万红云、罗二娘等人出来诉苦还不够闹热,还要编出更精彩的故事。于是,主管部门的那些地痞流氓就把一件平常的家庭锁事编成了前面提到的刘文彩父子强奸罗某展开枪战的故事。决定让罗某进入"家史讲演组",制造又一起轰动。   主管部门的思路远不止此,他们考虑罗某是川剧演员脸皮厚,准备编出更多荒唐下流的故事,让她配合以亲历的方式讲出来。主管部门就是这样,他们先编好故事,然后再选中一个人,通过威胁利诱,让对方以亲历或亲眼所见的方式讲出来,这样刘文彩的故事就出笼了。   主管部门于一九六六年三月派出一男一女(男的叫熊正甫,女的叫王俊华)到新津川剧团找罗某迫其就范。在政治强势的威胁和诱逼下,从未在庄园留宿过的罗某被迫说:"我在刘文彩家住了三年"。还说出林奶子、李二姐等人物和许多荒唐的情节来。本人问过刘泽高,他生气地说:"安仁镇从来就没听说有过这几个人物!" 在诱逼下,罗某还说出她看见刘文彩的大门上挂着一颗血淋淋的人头。之后主管部门就在各种媒体上大肆宣传说当年刘文彩家门上还挂有血淋淋的人头。   至于刘文彩父子强奸她的故事罗某无法启齿始终难以配合。世上怎能凭空逼迫一个女人说自己被别人强奸过呢?何况是一个未成年的娃娃强奸一个二十八岁的老娘们的荒唐故事!   主管部门未达到目的,于同年四月又二访罗某。当时罗早已为人妻,并儿大女大了,她怎能按照主管部门的要求去讲那些无比肮脏下流的故事呢?在逼人的淫威下,在羞辱中,最后罗某跳楼自杀。   罗某惨死后,主管部门立即在佛堂右边的女客房门口部置了刘文彩父子强奸罗某的现场对外展出,这真是对死者的莫大侮辱!   主管部门为什么处心积虑地要把这个肮脏故事栽在刘元富的头上呢?在此我要交待一下其中情由。   长年在老公馆居住的刘文彩亲人中,当时活着的还有两个人,一个是五姨太王玉清,一个就是刘元富(杨夫人和其他子女一直住在成都)。他两人是庄园的活见证。主管部门做贼心虚,怕他两人站出来揭露他们的弥天大谎,为了封他两人的口,于是编了一个吃鸭蹼的故事栽在王玉清的头上;又编出上述故事栽在刘元富头上,使他两人背上这沉重的黑锅,自然就无力出来指控他们了。   二〇〇八年十月八日   注 作者刘小飞系刘文彩的孙子编辑本段最近报道  据悉,四川刘文彩后人高调祭祖。在祭祀那天,刘文彩的后人从全国各地赶回,人数达千人之众。据说本来准备了200席的饭菜,由于人数比估计的多,有许多人还没席可坐。在参加祭祀的人当中除了刘文彩的后辈子孙外,还有刘文彩当年的管家、仆从等后人。 [1]   刘文彩“水牢”幸存者冷月英:是县委要我那样讲   本报讯大地主刘文彩是一个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的反派明星。在刘文彩地主庄园陈列馆中,知名度最高的莫过于“水牢”。据水牢解说词称:刘文彩在佛堂侧秘密修建水牢,工人在完工后全部被杀害了。劳动模范冷月英是惟一侥幸从水牢里活着出来的人。 但冷月英演讲的水牢故事却有多种版本。一会儿说她是1943年被关进刘文彩水牢的,一会儿又说她早在1937年就被关进了刘文彩的水牢。其实,“水牢”一经问世就成了问题。   从1981年开始,陈列馆派出专人采访了70多名知情者,翻阅了大量文史档案。经过一年多的奔波,水牢人证一个也没找到,物证同样不见踪影。庄园陈列馆向主管部门送呈的《关于“水牢”的报告》称:综合我们掌握的材料,可以初步肯定“水牢”是缺乏根据的。冷月英最早提出水牢之说,据称是在1951年的一次会议上。冷月英说:“1943年,我因欠了地主刘伯华五斗租谷,刚生孩子3天,就被蒙上眼睛抛进了刘家水牢关了7天7夜。”1954年元月,大邑县举办“农业合作化”展览,以实物模型为主,配以图片解说,他们根据刘伯华是刘文彩的亲侄儿,提出“冷月英坐刘文彩家水牢”的设计方案,得到了主管部门认可后,筹办人员就按设想“布景”。1958年庄园陈列馆建馆,主管部门全盘照搬1954年制作的刘文彩水牢模型,并给本来空空如也的刘文彩老公馆西侧的那间原本是存放鸦片烟的地下室灌上水,仿制了铁囚笼、三角钉等刑具,以及血水、血手印,然后向社会开放。冷月英也开始到处声讨刘文彩的滔天罪行。后来有记者找到冷月英,她拒绝正面回答,情急之下脱口而出:“你们追着我问什么?又不是我要那样讲的,是县委要我那样讲的。”   1988年,四川有关部门终于下达了“水牢恢复为鸦片烟库原状”的复函。于是,地下室的水抽干了,铁笼搬走了,地下室门口挂上一块“鸦片烟室”的木牌。(笑蜀)   刘文彩水牢真相   当年曾铺天盖地地宣传过刘文彩剥削和迫害农民的罪行,比较突出的是泥塑《收租院》和“水牢”。记得当年渲染刘文彩地主庄园的“水牢”时,还特地找了一位尝过“水牢”之苦的老太婆到处讲她如何在“水牢”受到残酷折磨等等,讲得有声有色,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这次趁去四川旅游,专程到大邑县刘文彩庄园,看看《收租院》群塑,看看“水牢”。   刘文彩庄园是当年曾统管宜宾地区盐务和税务的刘文彩巧取豪夺积累的巨额财富之一。与山西的乔家大院、王家大院、常家大院相比,刘文彩庄园无论是建筑面积(加上刘文彩为其弟刘文辉所建的连片庄园共三处),还是奢华程度(刘文彩的睡床胜过清朝皇帝的龙床),都创下了地主庄园之最。在庄园的廊房里,布展着闻名全国的大型泥塑群《收租院》。《收租院》艺术再现了残酷剥削当地农民的血淋淋的事实。我向讲解员问起“水牢”的事,讲解员带我们走到一处像仓库的地方。她说,这儿就是当年被宣传为“水牢”的地方。实际上不是“水牢”,是个润烟池。刘文彩当年除了当盐官和税官捞取大钱并在本地收取地租外,还大肆贩卖烟土(鸦片)。大烟怕干燥,每当大批烟货运进后,需要放在水池上滋润着,以确保质量和分量。解放后,人民政府接管了这座庄园,也没有听说这儿有“水牢”。只是后来,一部分人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硬是把润烟池毁掉,又加深加宽挖了一下,建成一处“水牢”。改革开放后,为了还原真实的历史,又把“水牢”毁掉,恢复原来润烟池的模样,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它。我看了一下,这处润烟池,很像农村一家一户用的菜窖,只不过是用水泥建成,以便下面盛水。摘自《炎黄春秋》2003年第9期马成广/文

该用户从未签到

76#
 楼主| 发表于 2012-10-4 13:10:35 | 只看该作者
国民党十大杂牌之粤军

该用户从未签到

77#
 楼主| 发表于 2012-10-4 13:11:22 | 只看该作者
粤军在中国近代史上发挥了扭转乾坤的功效,孙文以广东一省割据一方,进窥中原,十年之内而统一寰宇,定鼎金陵,这是近史上旳奇谭。近代史上的粤军其实相当落后而杂乱。
7 D! L7 {% M) C# f3 l
' e  m  v" X" J7 Y7 k. |在八国联军之后,清廷以袁世凯统筹新军,算是中国陆军正式迈入现代化。在袁中堂练成近畿六镇之后,清廷更以各省分别负责编练新军,要完成卅六镇新式国防军的规模。各省分练的新军在编制,操法与干部选用上均向袁中堂的北洋六镇看齐,部队编制要完全采泰西编组方式,部队操练一律用洋操,部队干部则多用新式军事专门学堂学生。新军的编练完全与各省原有的绿营旧军不同。不过各省在编组新军上纷纷遇到一个难题:新军的干部要用新式学堂的学生,而这些新式学堂却正是反清思想的大本营!所以清廷倾举国之力,在十年之内编练出来的新军竟都成为辛亥年间反清革命的主力。辛亥武昌起事,各省新军纷纷起而反抗清廷。在袁大总统建政之后这些新军首领为各省军头,袁大总统采远交近攻策略,逐一削平这些方兴未艾的割据势力,不幸壮志未酬,斋志以没。在袁大总统病逝之后中国陷入长达十年的军阀割据,这些军阀多半以省为割据单位,并多渊源于该省的新军。
( s. d7 G) ?# X. u1 r$ {4 C; X. N6 e4 w! ~( e
与大多数省份不同,广东在清朝灭亡之后的割据势力渊源于该省的旧军。因为在宣统年间新军屡次动乱,所以两广总督对新军非常不放心,干脆收了新军的子弹剌刀以免生变。广东的防务仍由传统的巡防营担任主力。
6 _8 t0 b9 C0 s5 Z  R; u1 E  n2 G' \% I
巡防营是传统的绿营与洪杨之乱时期成立的勇营两种部队的混合体。这种部队的干部与士兵由原有的绿营与勇营选拔,编制仍是传统的勇营模式,部队以一个 “营”为战术单位,这个营有较现代步兵连略小的三个“哨”,全营有官兵300人。各省视需要再合数营为一“路”,路设统领。这种编制的用意是作为各省守护地方的武装。用民国时代的术语,巡防营等于保安团队,新军则等于国军。% e' ^6 ~& Z+ w# C; w

) {* U  A# s0 L9 {巡防营与新军的最大差异在于人员的素质。各省新军在编练的时候都取法袁中堂练新军的不二法门,所有士兵要从农村重新招募而不用原有的勇营人员,以免新军沾染旧军的习气。干部也一样,袁中堂的干部不是传统的军功将领或文官武职,而多是北洋武备学堂、陆军协和学堂训练出来的学生。各省在干部的取择上也多仿袁中堂定制。相较之下,巡防营就差太多了。以现代眼光,这些军官是一色的“行伍军官”。只有部队中的历练,没有正规的军学素养,不能适应现代化战争,只能在地方剿剿土匪,办办团防。最糟糕的是广东的巡防营中有为数不少的军官正是招抚收编的绿林好汉。
$ B: F8 o9 r5 L( v& j
$ B: `3 E; C' B2 p  ~( k辛亥大乱时广州将军凤山遇剌殉国,广东全省大乱,各路豪杰纷纷拉起武装起兵举事,广东省境当时兴起的“革命军”大多渊源于这类巡防营或者抄袭巡防营临时编成的民兵。而广东的新军很快就在内乱中消亡。袁大总统以广东鞭长莫及,所以让出身“土司”的原广西提督龙济光率本部济军入粤靖乱,整理军务。在袁大总统病逝之后龙济光也被击败,广东“各属民兵复起,称总司令者以数十计”。
' ~; ~' d7 `2 V1 _: [
  o& r5 ]0 y8 O( p6 U8 u' t# e1917年孙中山南下举事,这位中国革命的先行者一生不晓得什么是打仗,什么是治军。但他用了三位军事天才,竟然让他由军界的笑谭成为最后实力统一中国的军队所尊奉的革命导师,连带也让粤军在近代史舞台上闪亮登场。

该用户从未签到

78#
 楼主| 发表于 2012-10-4 13:12:14 | 只看该作者
孙文用的第一位天才是陈炯明。陈炯明文人领兵,但他是不折不扣的军事天才。他利用广东省长朱庆澜拨给孙中山的亲军20营练出了一支持闽粤军。援闽粤军完全依旧式巡防营编制编成,陈氏手下的主要将领如林虎、刘志陆、洪兆麟、叶举、熊略、黄任寰等也清一色巡防营派行伍军官,陈氏单凭其治军作战的天赋,据闽南,平广东,最后击败同为巡防营型的广西军阀。陈炯明极盛时期拥兵十万,统治两广,名动全国。. J* @2 m) b# b9 ?' Z
5 h9 u& M8 C) }6 k! O% e
孙文用的第二位天才是邓铿。邓铿出身于广东新军,早年自广东将弁学堂毕业,曾担任广东陆军小学校长、广东陆军速成学堂教习。在辛亥事变之后长期辅佐陈炯明,任陈氏的参谋长。邓铿受的是正规军事教育,所以一心想练出新式陆军。在1911年陈炯明自任都督举事的时候,邓铿即依新军编制将收集的各路民兵编成两个师,但没能持续发展。1920年陈炯明定粤之后邓铿终于得以腾出手来编练自己的理想部队,于是他编组了一个日后将震动全国的部队——粤军第1师。
" J4 Q# b3 w' p3 f- W
0 g2 S- n1 R5 w2 C粤军第1师完全依照新式国防军的师旅团营连编制编成,邓铿在编组部队的时候尽量使用新式军事专门学校出身的军官,并且不断加强师内干部与士兵的素质。在邓铿遇剌之后他的粤军第1师很难得地保存下来并继续发展,结果这个师在1925年之前搜集了陈炯明部粤军中素质最高的一群军官。强兵在将,在1925年扩编成第4军前夕,这个师已经战功彪炳,战力强大。整个广东的本土部队(包括陈炯明的救粤军、广东南路的邓本殷八属联军、许崇智的讨贼军、据守粤中的福军与一些小队伍如魏济平部、黄明堂部等)与第1师相比均相形失色。北伐开始之后几乎所有老粤军部队都逐渐步向消亡。1918年之后军界中所谓的粤军,可以说清一色渊源于粤军第1师。# Z- ?! m) R; t7 Z) C" o

6 _: Y5 }. z* c" E& Y: C! W孙文用的第三位天才是蒋介石。蒋介石拉起广东一省杂七杂八的数万乌合之众,两年内平定全省,组建了一支有信仰的革命军,进而统一全国,允为近代史上的最大奇迹。而粤军第1师也跟着蒋总司令的步伐走向中原,拓展壮大,并左右了国家前途。) ]; S, M' P2 }4 U; ~
$ v) a3 _7 D- g/ u; g9 {
在1925年由粤军第1师扩编的国民革命军第4军下辖4个师,分别是陈铭枢的第10师、陈济棠的第11师、陈可钰的第12师与徐景唐的第13师。其中除第13师在1929年被消灭之外,另外3个师分别演变成中国近代军事历史上的三大名师。第10师就是日后一二八抗战与闽变的主角,大名鼎鼎的第19路军。第12师在张发奎的领导下成为铁军第4军(这个铁军的一个分支,今天被尊为解放军的源头)。第11师则演化成陈济棠的第1集团军。. G9 q- U+ _# s- y4 k( c8 {

! b+ ~2 Q5 E7 ^7 c) G在北伐时第4军军长李济琛坐守粤垣,他留了第11师与第13师保护革命根据地,让副军长陈可钰率第10师及第12师出师北伐。出战的两个师在战场上累积了丰富的经验,成为北伐军的中坚。而第11师与第13师没见过世面,相形之下就显得实力平平。1927年秋由第11师扩张而成的第4军与由第10师扩张而成的第11军先后返省争夺政权,在李济琛的布

该用户从未签到

79#
 楼主| 发表于 2012-10-4 13:13:29 | 只看该作者
置下张发奎第4军被逐出省外,陈铭枢第11军被放逐到粤南边区,徐景唐第5军在1929年底因勾连桂系而被击灭,广东省内的粤军就只剩由陈济棠的第11师扩编而成的第4军。# D$ n5 s7 m. L8 I6 c, j
: Y" V5 \% u" e7 \1 h2 F# ~1 _0 v
李济琛虽然是第4军军长,但他威望不足,没有办法让出省作战的张发奎、黄琪翔、陈铭枢、蒋光鼐甚至薛岳心服。心直口快的张发奎将军一回省垣,就正告李老军长他才是“第4军军长”,老长官若想继续当军长,请另外就“新4军军长”。李济琛是中国陆军大学的第一届高材生,与张发奎、陈铭枢这两位保定退学生相比,智谋明显高出一筹。所以他像下棋一样将这两位张牙舞爪的手下先后送出省或送到边区,只留下他眼中的“庸才”,也就是日后威震南天的陈济棠。8 T5 l: S& l' [3 G6 y# h7 G) x

1 A) X: ~4 W: d# V陈济棠卒业于广东陆军速成学堂,是邓铿的学生。早年的陈济棠在旧粤军林虎部任职,并不见特出之处。因为与邓铿旳私人关系,陈济棠在粤军第1师成军的时候就任职营长,日后逐步升迁到该师的第2旅旅长。陈济棠在战功上并不见高明,他早年唯一独当一面的胜仗是追击一股广西小军阀沈鸿英残部时的“七战七捷”,在北伐的时候陈济棠屯师粤垣,负责警备后方。1927年8月叶、贺的八一起义军直捣潮汕,李济琛急命陈师长督队阻击,结果陈济棠在汤坑打到伤亡近3000人还没能“剿灭”这股叛军。最后叶、贺被新成立的新1师打垮。这个新1师师长就是大名鼎鼎的薛岳将军。薛将军打垮红军后进占汕头,并且严防陈济棠前来争夺胜利成果,陈济棠部队想进汕头必需向薛军登记,连陈师长本人也不例外,成为粤垣流传的一个笑话。
: s  `" w, ]& O- X% L/ M' V9 R* c# I/ C  P# P9 {  Y! z
1928年1月张发奎部第4军被逐出广州,陈济棠又奉命出击,再度大败。幸赖陈铭枢支持才免于覆亡。陈济棠虽然打仗不甚了了,但李济琛对这种将才却深感中意,李总指挥需要的就是这种没能力造反的手下。所以陈济棠也水涨船高,一路扩编成军。
1 B; `3 E9 N7 c$ Z
. n' \  d) Y6 R& {7 l1929年3月李济琛北上南京因政争被扣押,在广东的陈济棠与陈铭枢见状况不对,联名通电拥护中央,背离了他们的老长官。南京当局即以陈铭枢升充广东省主席,陈济棠升充讨逆军第8路军总指挥,以为酬馈。不久桂军联合张发奎部两度进攻北江,陈济棠的部队大败,幸赖陈铭枢与朱绍良的队伍解困才转败为胜,将桂军逐出粤省。1930年粤军入桂,粤局自此进入安定局面。8 N! N+ S, @7 w2 J5 g. p
, n6 p  I) `! v* S; \
1930年6月,蒋总司令命令能征惯战的陈铭枢部两个师由蒋光鼐将军率领直捣衡阳,抄击桂军后路。此战澈底打垮桂军,李白从此不再出省逐鹿。蒋光鼐部因骁勇能战被蒋总司令留在身边,成为中原战场的主力,并编成了第19路军。中原大战结束之后陈铭枢北赴中央,1931年底竟一跃而代理行政院院长。第19路军也入戍京沪,成为中央的禁军。张发奎部则在北江大败之后濒临瓦解。此时只能在李宗仁手下苟延残喘,仰人鼻息。1932年1月第19路军在上海抗敌,成为中国军史上永垂不朽的英雄部队,不过陈铭枢却宧场失意。1933年11月陈铭枢在福建策动第19路军称变,成立了连江西红军都不表示支持的福建人民政府,断送了这支抗日名师。
# `, n8 _* _2 W% E4 |3 V9 j) B  [2 w在第4军与第19路军先后败亡之后,陈济棠在广东的军事地位无可动摇。在第4军三雄之中军事能力最显平庸的一个师得到最后胜利。陈济棠在陈铭枢赴京之后接掌了广东省政。1931年4月国民党内所有反蒋派系在广州大会合,在陈济棠的支持之下成立了广州国民政府,在政治上与南京国民政府分庭抗礼。陈济棠此时才展示了真正实力——他在政治上纵横辟挞的高妙手腕及眼界。在陈济棠的巧妙布局之下,原来在广州磨拳擦掌,想利用陈济棠出兵北伐与南京争夺政权的政客汪精卫、孙科、许崇智、唐生智、邹鲁等派系逐一被陈济棠“编遣”,在孙派、改组派、西山会议派与下野失势派等众政客眼中陈济棠只是一介武夫,但这个一介武夫居然在政治上与南京达成和平,说服南京承认广东的半独立地位,成立了南京政府认可的半独立党政军领导机构并推出国民党夙负清望的元老胡汉民为名誉领袖。陈济棠在中国政坛上兵不血刃地下了一局绝妙好棋,完成了陆荣廷、陈炯明等两广实力派廿年来的心愿——制造了一个独立于中央号令之外的广东。" M( d6 \: X2 `% p+ S& ^% Z+ t: ^2 n
  `& p* U2 c0 Z- [7 g8 Y9 x
与陈济棠相比,在战场上威名显赫的张发奎、蒋光鼐、陈铭枢乃至邻省的李宗仁等人才是呆头呆脑的一介武夫。

该用户从未签到

80#
 楼主| 发表于 2012-10-4 13:14:18 | 只看该作者
陈济棠控制了广东的军政大局之后致力于稳定粤局,并创造了广东的小小经济奇迹。他整理赋税,奖掖实业,提倡国贸,保护农产,倡办交通,重视教育,与中央同步形成了广东的“黄金建省五年”。广东一省自鼎革之后即成为各路好汉尽情剥削的地区,从老桂系、孙中山、胡汉民到李济琛、广东的经济被搞的一塌胡涂,鹑衣百结。陈济棠从零开始,到1936年六一政变中央接掌广东的时候广东已经成为全国建设的模范省。笔者对陈济棠的眼光与能力深感折服。
: q  i7 P. w: U1 ~. r; k! P4 J: l
8 v0 r& C& m. K- \2 V5 b) J' S1935年广州港的吞吐量逼近1千万吨。抗战胜利之后资源委员会在广东最大的投资案是引进美资创办广东糖厂,陈济棠早在10年前就使粤糖外销!, g5 [& G% O( Z. u7 i
5 ]8 v4 {, B- H  b6 x5 U  n
陈济棠在制造广东经济奇迹之时也锐意整军,陈伯公的手笔大到连南京都吓了一跳。南京编练德国装备的教导师,广东也同步练出来一个(注1)。
$ K  Q- L- K6 H; Q8 ]1 l' d9 W( J1 a5 p3 H* F1 m8 @. i2 e2 u1 b" Q
南京与德国交易军火,商量建厂,陈伯公也向德国买了一个能量产重炮的琶江兵工厂。南京编训鱼雷快艇部队,伯公在黄埔建立雷艇基地。南京经营空军,伯公也练出一支质量精锐的广东空军。南京提倡国民兵训练,广东练出10余万后备军人。南京有陆军大学,广东有深造班;南京有黄埔军校,伯公有燕塘军校!4 @1 W2 {& Z6 B

" v: Q* {2 W) c' M9 v不过陈济棠在军事上的底气毕竟不足,他手下的各级将校也一样。在军事上这批陈派的粤军将校一辈子没有出过广东。打过的仗多半是广东内部旧军阀间的混战。他们没有在汀泗桥、武昌见识过战争的惨烈,没有在豫东与西北军对垒,没有见识过中原战场的精采战略侧袭,没有在十里洋场与日本鬼子肉搏的经验,甚至没有认真地与江西红军交过手。这批将校错过了十年内战中的每个锻练机会。陈伯公相当清楚这支部队的实力,所以他大力延揽原本属于第4军与第19路军的军官补入他的新粤军,张发奎的手下大将李汉魂、缪培南、邓龙光,蒋光鼐手下大将梁世骥、华振中、邓志材、赵一肩等俱受伯公重用。这两派流散返乡的军官也多能在伯公手下的部队机关团队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11-23 21:0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