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姚网喜迎二十大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340|回复: 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姚应儒繁衍谱系碑铭考略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3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六品通判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7-6 19:49: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姚应儒繁衍谱系碑铭考略4 G5 y5 }+ x- U' }( p2 k

" p) y3 s1 C! l岁月不居,时光如流,逝者已矣,托体山阿,恐日久失碑铭,故而誊清,籍以详世系、联疏亲、厚伦谊、严冒紊、序昭穆、备遗忘,供宗亲寻根谒祖,慎终追远。记史笔不曲,言志心不懈,匡正讹传,时不我待。
2 L) e6 j0 L# ~& O; B1 [, A! s! t2 K编纂所为,乃寻根之举,根之所系,则薪火相传。编纂者寒来暑往,安步当车,于荒烟宿莽间,披荆斩棘,残碑断碣,无所不窥,揣摩久远的史话,不厌其烦。数十年来,翻山越岭,只身行走于古冢荒郊、山林滕蔓间,拜谒、瞻仰、誊录先祖碑铭百余方。凭着执着的毅力和顽强的精神,抢救了行将湮没无闻的圹穴文化遗产,填补了家族传统文化的空白。+ h* H" i! e' u' x4 Z0 |& T
地球上的自然变异,包括人类活动诱发的自然变异,无时不刻不在发生,灾害都是消极的或破坏的作用。自然灾害是人与自然矛盾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自然和社会两重属性,是人类过去、现在、将来所面对最严峻的挑战之一。近些年来,祖墓遭遇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墓碑坍塌,墓园损毁,甚为遗憾。囿于风俗禁忌,损毁的墓碑、墓园未敢擅自复原。编纂者早年间竭力拍摄的些许墓碑照片及其誊录的碑铭,无疑是弥足珍贵的人文史料。碑志、墓联是雕刻在石头上的书,蕴涵氏族源流、宗教信仰、人文历史诸方面。当家族谱牒荡然无存时,唯有留存于世的石碑,像一位饱经沧桑的历史老者,叙述着一段段尘封的往事,载录着源远流长的人文历史。  n0 R6 [* @- O% q# V3 j7 ~/ C
稽考缘故,意在抛砖引玉,以俟后世贤明,尊卑有分,宗族有义,人伦有序,昭穆有礼,仁让成风,雍和成俗,家声馨香。悉心考略【依编纂者誊录的笔录顺序编列】,详加校注,务求昭穆不紊,世次井然。翔实纂录,笔耕不辍,誊录墓碑,考校碣石,走访耋耄,求教先哲。殚精竭虑,略古详今,谨慎考证,大胆推理。不奢求功被六合,教垂百世,但尽其所能,蠡测经史,辩讹证误。探究渊源,需具旷世之才,负盖世之学,抱绝卓之识,方可盱衡千古,驱策百家,参稽明备,权衡统绪,斟酌世袭。逝者已矣,生者如斯,从繁体字异体字相间的掩蔽下解读尘封已久的其人其事,实非易事,心怀忐忑,唯恐史料错讹对祖宗不敬,词不达意殃及宗亲感情。有鉴于此,根据极具历史价值的碑铭及不见诸于文字的口述史实,匡正讹传及悖论,广征博采,虔诚梳理,潜心研究,进而分析和考证实物遗存,揭示家族渊源、沿革、迁徙和繁衍,运用历史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从微观入手,遵循信则传信,疑则传疑的史志编纂原则,挖掘更深层次的氏族发展史,补谱牒阙如,解历史悬疑。' {. y6 `% _: a/ {8 Y
誊录中有过先辈师长的耳提面命,也有侪辈的高论卓识,耳濡目染之事可谓多矣。碑铭考略仅是雪泥鸿爪,难免罅隙,倘或发一端而众仿,群起效尤,不断笔削,拾遗补阙,集腋成裘,厥功至伟。
: g5 ?) y6 H8 W) w2 @4 y始迁祖儒公生于明·天启癸亥【1623年】又十月十七日寅时。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刘克庄【1187——1269】方具免牍走笔次竹溪中书韵词曰:不知捷径在终南,应是癯儒骨相凡。马负遥瞻隔河洛,牛车蚤已出肴函。自怜鬓雪今垂领,岂料条冰晚入衔。望见蓬莱吾足矣,逆风不虑更吹帆。回眸儒公其人其事,名讳源于词义。
: t1 s7 d1 D4 t' b$ P相传,清·康熙年间,儒公卜居于斯。其后,隐居求志,敦睦乡邻,垦荒屯田,繁衍生息。循序渐进,厚积薄发,人丁渐增,资财渐厚。其子姚国兴向氏、姚国旺袁氏。【据考,徙居恩施金子坝姚国柱、姚国元、辗转咸丰石家坝大保龙塘保的姚国良属儒公早年失散的支脉,碑铭未录】儒公卒于康熙壬午【1702年】二月二十日,享寿七十九春。葬于恩施州建始县三里乡河水坪下姚家坝连三湾,坟茔尚存,形家喝形取象曰犀牛望月【犀牛望月,关尹子·五鉴:譬如犀牛望月。月形入角,特因识生,始有月形,而彼真月初不在角。犀牛的角是弯曲的,且长在眼睛前部,视线受到角的影响,看到的月亮也是弯的】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墓前活水过,家财万贯来。墓地山状如犀牛,牛头朝东向,山脚下一月牙地回望,故名犀牛望月。这里背靠鳌背,门迎凤凰,左有龙山,右有虎山,群山环抱,天造地设,田畴活壤,循流而下,磅礴之气凝聚而成,至静至动,至奇至妙,自然运用生成结构,斯地岂人世间寻常笔墨所能描写,故天地钟灵,山川毓秀,属典型风水宝地的元素。黄土筑垒,青石围茔,石碑呈山字形,字画雕琢精细,寓意吉祥。楷书阴镂,镌腾龙绕柱。" \6 a4 z4 d, U+ \
曾几何时,先祖忍辱负重,与世无争,远离世尘纷扰,矢志不渝,故命名开疆拓土领地为洗清坝【距古河水屯一公里】,其位于清江水系东洛河畔,此处沃壤平衍,田连阡陌,有一凸起的绵延山峦曰龙洞包,山下有一曲曲折折的小湾曰龙洞湾,龙洞湾有一源源汩出的泉水曰龙洞泉,终年不涸,族人掬水饮用,嬉水浣纱。因清澈泉水源源不断洗涤青石,故名洗清坝,地名中蕴涵着秘而不宣的寓意,抑或表达反清斗志,抑或洗心革面,清斯濯缨,浊斯濯足,讳莫如深,微言大义,任人评说。+ p4 G; e5 E6 j; a8 q9 q( ~% S
始迁祖母李氏马氏王氏向氏,生卒年坟茔不详。
! n! f0 k3 q- r* `. s嘉庆拾壹年【1806】岁次丙寅仲春二月榖旦,第六世贡元辅训导姚光国【1806年,嘉庆岁贡古施南府恩邑辅训导姚光国字宾王时年四十一岁】慷慨捐俸,鸠工庀材,重建儒公墓碑,墓碑由三方长方形青石碑面组成,碑镌派谱字辈二十字,世系八代,男性子孙名165人【其中国字辈2人,世字辈5人,周字辈13人,文字辈31人,光字辈72人,明字辈40人,道字辈2人,并含婚配姓氏】,堪称雕刻在石头上的族谱。据考,此碑后尚存早年间祀奉石碑,囿于风水禁忌,未考古出土,故其碑铭内容不详。丙申【2016】清祀谷旦,后裔再次修葺。
6 c* Q+ `0 u2 X  |公已成仙去,我为祭奠来。誊录碑铭,略加考究,不仅是对过往之缅怀与铭记,亦是对传统德孝文化的检视与重塑过程,掇拾碑碣斑驳隐晦的文字信息,从中领悟变幻莫测的历史风云以及跌宕起伏的人世沧桑,揭示秘不示人的隐讳端倪及经世致用的真理,历久弥新。光阴荏苒,山川易貌,碑铭或毁于兵燹,或风雨剥蚀,文字漫漶不清,旧时字句晦涩。
* |# Y! \4 ]8 l逸闻轶事抢救于耋耄口耳相授,脉络谱系誊录于字迹斑驳的碑铭,墓志考略,实属珍贵的家族史实,由此揭开了尚未启封的历史图籍。( b- F3 C" a1 p9 ?, ^1 H! D! T' x% A) |3 a
+ k& q7 v8 L+ x* g/ W/ Z9 _; @6 h
3 `6 x3 F! C. M, r% \, K5 n# Q
始迁祖姚氏应儒公墓碑铭文誊录' n% e' N! E$ _% W/ G0 a

  A+ B6 @3 n  a【碑铭,指碑文和铭文。有韵的碑文,称铭。语出《后汉书·翟酺传》:酺免后,遂起太学,更开拓房室,学者为酺立碑铭於学云。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一,若《汤盘铭》《太公丹书》所载,诸铭,亦因所用器物著辞以自警,未尝为徒文也。后世特立石以纪事述言。而谓之碑铭,与古异矣。清·张岱《陶庵梦忆·孔林》:诸孔氏封五十馀所,人名昭穆不可复识。有碑铭三,兽碣俱在。】
: ~$ h9 S4 y3 U$ M【墓碑规格主龛碑1.42米×0.77米×0.16米,左右龛碑1.10米×0.55米×0.16米。碑铭阴文,集文学、书法、绘画、雕刻、建筑艺术于一体。墓碑青石质地,镌卷草纹、腾龙,三龛三重,呈亭塔式,由碑帽、碑面、碑柱、碑座构成,通高2.88米,通宽2.99米,系古老墓碑,至2019年时长212年,巍然屹立,属珍贵的文物。虽不能从相应的史料和实物佐证其文物价值几何,但对于研究当时的人文历史以及丧葬习俗等具有极大的历史参考价值,对于研究清代的墓铭行文规制亦有一定的意义。】
/ k$ K' V' ?& ~$ D3 r8 k8 O
  r7 `0 h% n# y6 J9 V9 o, m+ e" F9 q, V: `5 N3 Q
【墓联】
/ Z" @: |7 {' O+ N+ D( Y
3 v4 u3 D( e. E( _2 B木深叶茂发祥远& s& k8 o/ v4 l0 g
积厚流光遗泽长: t. `$ C& O* R' ], I6 F

0 e9 L: M6 N6 F/ O6 @/ ~3 b【汉·刘安《屏风赋》:维兹屏风,出自幽谷,根深枝茂,号为乔木。木深叶茂:树根扎得深,枝叶就繁茂旺盛。比喻事物只要根基厚实,就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发祥:1、显现吉利的征象。2、谓帝王生长、创业。3、指兴起;发生。泛指开始建立基业或兴起。《荀子•礼论》:故有天下者事七世,有一国者事五世,有五乘之地者事三世,有三乘之地者事二世,持手而食者不得立宗庙,所以别积厚者流泽广,积薄者流泽狭也。积厚流光,积累的功业越深厚,则流传给后人的恩德越广。《宋书•孝武帝纪》:猥以眇躬,属承景业,阐扬遗泽,无废厥心。宋•洪迈《夷坚支志甲·王仲共》:还南城,未几,疽发背而死。万石竟不沾遗泽。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七:按西林氏自从龙入关,重侯累相,武达文通,在丰沛故家中遗泽最远。清•陆以湉《冷庐杂识•西湖长生祠》:政并白苏遗泽远,文成《雅》《颂》继声难。宋•洪迈《夷坚三志•叶熙绩》:又方料理故父致仕遗泽,为姻戚道此梦,以资笑端。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王成》:妪喜,极赞盛德,曰:钗值几何?先夫之遗泽也。遗泽,留下的德泽。】
% U, Q3 u5 D4 W" O! [4 y0 ]/ B3 K' X. l7 Q
【主龛碑】" o# c- a; m) b6 H5 @
$ y4 q' s' E5 B- ^$ \6 N4 t
壬山丙向3 S: i& H8 ~% r9 I
钟灵毓秀
+ C1 n5 q+ f2 n: S9 K, p* w9 s" ]# V. m
【壬山丙向,罗盘上把全地域分成东西南北四方,又分成八卦、再把八卦分成24山(即每卦3山),壬、丙都是24山其中的一山。壬居北、丙居南,壬与丙刚好相对,壬山丙向就是坐壬山向丙山的意思,属于坐北向南的其中一种方向。壬山丙向,左水流右,水出辛戌,三合联珠,人丁贤良,男女高寿,财运亨通,绵延久远。钟灵毓秀,钟:凝聚,集中;毓:产生,孕育。意为聚合天地之灵气,孕育出优秀人才。指山川秀美,人才辈出。清•陆以湉《冷庐杂识·神缸》:天台为仙境,为佛地,无怪钟灵毓秀,甲于他邑。唐•柳宗元《马退山茅亭记》:盖天钟秀于是,不限于遐裔也。】2 H' w' E; S5 c7 X7 A8 T

- z/ b  |; K8 m0 t% J3 {【著者观瞻有感,喝形取象曰:山环水抱好风光,藏风聚气有明堂;真龙结穴富贵地,丁财两旺拜金銮。腾龙遒劲势蜿蜒,犀牛翘首望云天;群山献瑞朝宝地,形势回顾福无边。】
  a, q7 N9 L3 O( q5 D- _; @" L8 [$ {/ s$ E, `% t; {6 P* Y
清待赠故远祖姚应儒老大人一位之墓铭" b9 s: x( A/ `8 b/ t# Q

" v' ~  k2 L' C* j1 S8 u( e【碑铭主文十七字,据鲁班尺通称,小黄道生老病死苦,轮回循环为生、老字,吉;大黄道道远几时通达,路遥何日还乡,轮回循环为 走之字,吉。墓碑字数通常以生、老、病、死、苦五个字顺数循环来趋吉避凶、趋利避害,遇生、老为吉,遇病、死、苦则凶。字数以6、7、11、12、16、17、21、22、26、27、31、32、36、37......为吉。左为逝者出生时间去世时间,中间为逝者名号,右为立碑者名字,每部分字数应合生、老。三老共一生,如7字为老,三老为21字,21字按生、老、病、死、苦顺数循环为1,1为生,吉。】
. l' k/ }. w3 c" k9 C! P& |5 m5 t) a  v/ ~/ y; Q. m5 X7 V4 h
远祖妣李马王氏+ k3 @. W/ S1 X3 a" r$ a) Q$ U, k" `# a

7 _( v4 G) {; U& O! h9 ~/ n【因纷繁世事,远祖妣向氏未录。据考,儒公马氏生育姚国兴姚国旺,儒公向氏生育姚国柱姚国良姚国元】
) r) M; k) }1 ^( O% n
0 c7 L* M. z, r本命生于崇祯癸亥年又十月十七日寅时建生于康熙壬午年【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二月二十日在于洗清坝告终! T; e) R- z1 U1 c% w8 M0 t

. Z7 j. b8 q0 F: N2 v【墓碑镌崇祯有误,应为明·天启三年【1623】。据六十仙命配二十四山学说,生庚与坟茔坐山朝向有吉凶禁忌。天启易崇祯,或许刻意更替,以防异族谴谪,袭仿或者破坏风水格局。】
3 J0 l. M, C2 O* }, T, e, W( l
2 ^0 }6 }9 `) t* _子孙派谱
. ~$ v1 q: b; _" D$ ]
- f+ a/ r8 _( j  h应国世周文  2 K5 h" _8 I1 k  w8 R! J) J* T
光明道永昌
( Y7 Q! A! H0 o$ ^$ M4 U志宏传宗远  " r- H0 K: E& P# c( z7 P. K8 z
启绪德泽芳
* m; r4 O; I9 [1 l
8 s/ w. E& C2 \6 S" I" v4 m【派谱诗引经据典,合声韵、节律、平仄规则,寓意深远。】
( Y  ]1 Y% p, f, W$ s' @
4 q' c& J. N# r( \2 e嘉庆拾壹年岁在丙寅【1806】仲春二月榖旦【即黄道吉日】重建立。" R9 D) `2 j7 p6 F

4 t- M. g' W7 z! }+ b" V1 d孝男【第二世男性二人】姚国兴向氏,姚国旺袁氏。
% j. Y, e, e" W& i; p9 q+ h孝孙【第三世男性五人】姚世武齐氏【据考,姚世武齐氏世系裔胄居上下姚家坝、大树林、红砂坡。姚世武齐氏与居奇羊坝姚世强袁氏、居杨柳池姚家湾姚世聪杨氏相伯仲】强袁氏高王氏聪杨氏光
& g0 v5 `: g. G+ q曾孙【第四世男性十三人】姚穆向氏训何氏洵马氏典王氏臣陈氏治李氏泽王氏清罗氏仁王氏俊王氏章严氏润王氏凯吕氏
' P5 U+ \$ j( S1 _孝元孙【第五世男性十六人】姚文斌秦氏龙张氏广汪氏焕崔氏远崔氏杰吴氏星向氏礼叶氏新黄氏玉王氏灿邓氏科吕氏珍陈氏举王氏彩王氏厚张氏
5 u4 _* `( B9 r) s) `; I5 c3 |0 y2 o
【右龛碑】
8 Q) A+ g+ }# v: a6 }4 \
* M! o) |% P. j+ ^万古佳城3 n/ p% I  t& ^4 N2 ~* w/ S' U
% \& m; n' i' n+ x1 {
孝元孙【第五世男性十五人】姚文榜王氏祥王氏开孙氏方肖氏武何氏玖吕氏政卢氏魁张氏尚何氏贵刘氏元刘氏邦王氏炳徐氏聪王氏振袁氏
. f. e4 h6 S! t% d9 @. i  q孝云孙【第六世男性十四人】姚光远朱氏祖朱氏汉向氏明吕氏乾周氏进游刘氏常卢氏武贡生姚光国张杜氏廷王氏生员光华王氏秀张氏政王谭氏宣由氏* w9 S2 H; u! J/ A. m3 _4 C3 D# v
嘉庆拾壹年岁次丙寅仲春二月榖旦9 P# K$ `6 V  Q: ~7 ^
3 {0 l8 g* |* d% ]
【左龛碑】
6 @# E' b' @6 u! i4 }, O+ w, _+ C+ [+ {1 a7 U; o- L
百世流芳
8 O0 f- g7 B# w0 w; q( v" l& T7 U9 Q2 ]1 y& l  U2 I
孝云孙【第六世男性五十八人】姚光列皓马氏智张氏仁崔氏略黄氏春王氏连马氏周葛氏韶赵氏宇袁氏儒孙氏陛崔氏盛舜黄氏朝严氏昶张氏照刘氏钟王氏着陈氏发王氏岱刘氏选何氏东蒋氏地刘氏耀卢氏魁崔氏堂黄氏辉典王氏玺陈氏印清宋氏富王氏禄吕氏学王氏松王氏普魏氏瑞刘氏道环张氏煜谭氏汉潘氏诚马氏藻潘氏嗣魏氏祥霖吕氏泮龙氏周向氏海向氏美刘氏奕王氏福向氏淮卢氏芹何氏让刘氏
. A0 H( \: q5 {0 V! F3 H孝昆孙【第七世男性四十人】姚明高富哲陛月书珠诚治典达睿献初遂善道万玉德新显先学顺庆凤发哲纲纪聪远孝谦通廉上材扬6 J+ j3 P! \+ z3 D
孝远孙【第八世男性二人】姚道宏远
- Z" h! P, T0 ?  N0 N, T+ J4 [; W8 Q嘉庆拾壹年岁次丙寅仲春二月榖旦( {# R6 ^, |6 r
# @% Q/ H! }' u+ o' G
【墓址恩施州建始县三里下姚家坝连三湾】$ B- e6 H, ^: |- \
【著者有感,题联思亲。】" ^6 h3 P$ f+ n& c6 t( N
戍边谢烽烟拓疆奠基洗清坝. [  d# r6 ~2 d6 h; U' B8 R$ P9 y
家山别故土窀穸托体连三湾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签到天数: 3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六品通判

2#
 楼主| 发表于 2024-7-6 19:59:09 | 只看该作者
派序由来
: E. k# p. f4 r& n4 k! @( ~/ \- `2 a0 `- M( v1 M1 i
湖北建始、恩施、咸丰姚氏应儒公繁衍谱系衍自虞舜,望出吴兴。清·康熙二十年,儒公避其锋芒,弃戈避乱,迁徙卜于斯,聚族居于斯,堂构垦于斯,瓜瓞绵于斯,由蛰居至振翅,纂立派谱二十字,俾族裔沿用,籍以明世系,序昭穆,诗云:
4 O3 N1 s$ i2 `1 @2 S& p; `应国世周文,光明道永昌;
+ N6 u8 Z4 d& }1 o志宏传宗远,启绪德泽芳。" s& P5 v$ b: P3 O; r9 `
派谱诗含意隽永,颇有文采,非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者所能为。4 v+ M( @6 d  L. y" c8 e5 ]5 a
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1043年间,西周武王姬发封四子姬达【出自雍妃】为应候,尔后立国为应国,并以鹰为族徽,子孙以国为姓。姬达更名为应叔,字儒林,号仁寿讳韩,即应氏太始祖。应叔等先祖们在应国历经350余年的治国安邦,创造了西周时期应国的辉煌历史,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作出了重大贡献。古应国文明隐藏着我国古代方国中最神秘,最深厚,最具魅力的精彩和灿烂。古应国是中华文明从传说到记载的历史见证,是黄河长江文明的交融地,是中华失落文明的中轴线,是中华文明的肇始,是中华文明的中心所在。汉初,应国名人应曜,隐居淮阳山间,不愿出来做官。汉高祖派大臣,请他和商山四皓一起到朝廷为官,应曜婉言谢绝。时人说:商山四皓,不如淮阳一老。根据儒公不亢不卑,不骄不诌的秉性,派谱诗的构思灵感及主题思想源自于此。$ f1 H6 z+ Q" \- J

2 X6 V  f0 W6 _( t# V6 x0 p( C+ U  G隐退蛰居! F, W" K3 y+ c/ l

5 J: v5 k0 Y0 `# Q: j" h$ i  x- k春秋左丘明《左传》曰:孔文子之将攻大叔也,访于仲尼。仲尼:胡簋之事,则尝学之矣;甲兵之事,未之闻也。退,命驾而行,曰: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文子遽止之,曰:圉岂敢度其私,访卫国之难也。将止,鲁人以币召之,乃归。
: O/ q/ ^8 Z0 c清康熙二十年,儒公唯恐吴三桂兵败后遭受灭顶之灾,无奈举家隐藏。儒公不远跋涉,路上,山路重重,险象环生,愁肠百结,思绪万端,充满了离愁别恨。儒公携带眷属徙居地时称湖广都指挥使司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施南宣抚司东乡五路安抚司河水坪屯【塘】【河水坪塘,军屯、兵戍制。募兵戍守,驻防垦荒之地。】,见斯地钟灵毓秀,遂遁世隐居,安身立命,以表达对旧主吴三桂助清夺天下,反清又自立,反复无常,不断改写历史的昏聩不满。
: g! P: }5 Y+ x) r" F# _( n4 q河水坪屯北侧有由中科杨氏三龛二重带顶墓碑,墓联曰:芙蓉荫就斯为主,窀穸祥开厥有初。碑志曰:乾造乾隆五年庚申岁正月十五日戌时万坪方郭里三亩田赋灵降生,痛于嘉庆二十二年八月十八日卯时正寝,享年八十寿,安厝于祖业老坳,扦作戌山辰向兼乙辛三分,丙戊辰分金。从来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从出之源,诚不可使子孙日失其序,而忘厥由来也。余家世江西瑞州府上高县学子园人也,其食毛于河水屯也。奈何我朝定鼎初年,此地苗民猖獗,兵燹未靖,吾祖美备员戎行,职居摽骑,承清疆之命,出镇于兹。维时世族蕃盛,相传有由半街之说。意其时,家派非无谱也。迨其后,差徭不息,疠疫相侵,天灾人害,井里为墟,余世族至此一衰,故先世之谱亦因而无传,至使后之人见姓字而莫知其宗,访丘墓而莫知其处也。鸣呼,人之有祖,如衣之之有冠冕,水木之有本源,苟因前之失而不鉴于后,则愈传愈失,其不至裂冠毁冕,拔术塞源不止也。余向与堂兄洋虑及此事,议派为子孙序。兄日:斯举也,是先祖在天之灵所默望也,是后世子孙所深幸也。其派断自先祖,世清始,乃议方倡,事未果,而泮兄卒,余益惧后之无传,而家派莫定也。兹因严慈寿碑成,乃拟三十二字为后嗣派,勒石墓左,后之人其谨遵此派,勿任意命名也可。其略曰:世养斯中,水全木兮。火土尚德,金玉作基。文可定策,武必先施。永念一本,克明在兹。派内水木火土金玉六字作偏旁用之。大清嘉庆十九年甲戌季冬上浣琼林维瑾题撰。据此说明,清初,河水坪屯有居民于此繁衍生息。8 p* T9 y) W7 q6 D* E& m
落籍兵荒马乱的荒野之地,如同无根的浮萍,又象遇风便四散飘落的蒲公英,更似游走蛛丝的流浪汉。顽强生存的本能使然,不能在梦幻中犹豫彷徨,只能摈弃人类固有的依赖思想,正视现实,以老牛爬坡时只进不退的不懈韧性,以老树向高空顽强生长的气魄和植根泥土的耐力,在异地他乡筚路蓝缕,拓荒创业。远离故土,举目无亲,人地两生,无房无产,无帮无依,白手起家,谈何容易。卜居之域,地瘠民悍,满目荒凉,举步维艰。
( X$ j5 k9 Z6 U6 v6 i. r2 X: _: V一个地方名气的大小,毕竟是由它本身的人文能量来决定的,譬如洗清坝,迄今,尚无法确认洗清坝的地理位置,无法解读其内在含义。古村落是否存在,无稽可考。地域环境的成长可以忽略不计,就因为儒公蛰居在这文化根基甚古的僻壤一隅,因而古村落随之声名鹊起。拂去历史石台上的尘埃,人们清晰地看见一代逸士于烛光摇曳中的身影。3 W$ H5 U) d- X) _& J& t
佛曰,放下自在。或许仕途多舛,厌恶了世态炎凉及其烦躁的拥挤;或许疲于追名逐利,悟出了活在当下便是禅的哲理。生活本不苦,苦的是欲望太多;人心本不累,累的是执念太多。儒公仕途坎坷,蛰居隐退,几度沉浮,终不能得意。于是,濯洗心灵,祛除烦忧,褪去浮华,回归本真,深居简出,谨言慎行。或许,这就是卜地洗清坝的本来用意。侨寓斯地,正是鸟择良木而栖,贤择名主而仕的悲观与乐观兼而有之的折衷选择。) A9 c6 ^( L8 _% N: W* K* m
著者曾撰楹联,略叙梗概,其云:
# n  _. v: N% X8 @武陵山回首望断故里天涯路,: P4 Y8 l% ]# M$ |1 b5 R
东洛河漾波泣诉亲人离别情。
! T4 ]# H, W. Q# N1 D. V2 V
$ c6 z- D0 N. z2 n居安思危* E# g0 ]6 k' l( \7 _8 m
6 d/ m. A4 M# k4 A, m7 L
    史书典籍载,时称一代枭雄的吴三桂,系高邮人,从小习武,曾中武举,以父荫袭军官。明末任辽东总兵,封平西伯。清初封平西王。康熙十二年【1673年】,举兵叛乱,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据岭南六省。康熙十三年【1674年】,称帝于衡州【今湖南衡阳】,国号大周,改元昭武元年。后因屡败,忧忿而死。子孙继位,至洪化三年【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为清所灭。此后,清对其逆属人口、部下旧人继而进行十余年的大清查,吴氏族人几乎斩尽杀绝。但是,吴氏族人是否有人躲过这一劫,史料未载,偶有民间传说,致其扑朔迷离。当代清史专家经考证发现,吴三桂妾陈圆圆曾有一段携吴后人逃逸隐藏的洪化小朝廷之后的历史秘密。据吴氏秘传人口口相传,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突然病逝后,其次子吴应麒命亲信马宝将军和镇远守将江义秘密护送,养母陈圆圆扶吴三桂灵柩,并携次孙吴世珺、三孙吴世珵及儿媳涂氏等人,从湖南衡阳【今湖南省衡阳市】由水路经常德、沅州,到达云南昆明,后又秘密转至贵州思州【今贵州省岑巩县】,在知府李敷治的帮助下,隐藏于猴子岭的搭茅洞。因居深山洞穴,涂氏葬身于虎口,不得不先后移居屋场田、老屋场。清康熙二十年【1681】,吴应麒兵败平远后,回到陈圆圆身边,与两子会合。为瞒人耳目,躲避清廷追杀,便取马宝之马姓将其居地叫做马家寨。从此,吴氏后人定居于此,休养生息,繁衍子孙,历经300多年。在马家寨北侧一个宽数百米的朝阳山坡,为吴氏家族墓地,居中的是吴三桂、陈圆圆、吴应麒的墓葬,墓地中唯一外姓墓葬是马宝将军墓,立有清代墓碑,其碑文隐晦含蓄。
# g0 y0 t# C  G  @7 x7 ?4 d6 Q' o相传,儒公胆识过人,智勇两全,武功高超,德艺双馨。晚清,巧施妙计,一招降服恃强的劲敌【疑是清廷委派追剿桂属余部的官兵或者仇敌】,乡邻拍手称快,声名鹊起,一时皆慕名与之交友。- Y  T3 B3 y: l# x) V
儒公裔胄魁梧俊伟,倜傥不羁,至孝笃信,举止不凡。忠厚仁义,乐善好施;笃亲至孝,敦亲睦邻。斐声乡党,人咸仰止。* R$ [+ i; K3 y7 k- u  R+ w' |
繁衍谱系中,族人身材魁伟高大,为基因遗传。自命清高,循规蹈矩,视其祖上渊源非同凡响,是骑马坐轿一族,族人不给他姓人牵马抬轿,不容忍诋毁玷辱其祖宗的人和事。
, g& K5 ~2 x9 W' ?/ V# h
! ~! N. S" w9 ~兰桂腾芳
4 G; U& O* d9 c5 I3 y0 x, _  b. @9 e8 I
远年间,见诸于碑铭、史志及文字的儒公裔胄人才辈出,盛极一时,有贡元辅训导姚光国【载于清·道光丁酉版《施南府志》二十三卷选举科贡,清·同治年辛未版《施南府志》二十二卷选举科贡,清同治七年版《恩施县志》选举志科贡,民国二十六年重印清同治三年版《恩施县志》选举科贡】、生员姚光华、生员姚光东、庠生姚明凤、博士郎姚道洪、生员姚荣魁、生员姚绍先、武举姚道芝【姚道芝开办武学堂,传道授业。】、武生姚道顺等。晚清,姚氏修建的姚家桥,列为建始县文物保护。武师姚道芝举荐学生向星辉一举夺魁,清光绪十六年十月下浣吉日,业师姚道芝题星辉雅契游泮之庆,名著称能巨幅檀木匾额尚存于世,其字体秀丽,稳重古朴,遒劲有力,气势恢宏,藏者视若珍宝。
, k/ N2 i/ O# ]8 a+ j- ]9 b, Q近代,人文尉起。
# s4 n! J# `, |$ b7 O( y1 r3 t6 b! n& F3 a* P8 _; c& l; R- `3 i: Y
隔世隙罅  }/ v( B5 y  J9 l

( H" v0 h  k8 `2 ?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混迹江湖,隐姓民间,留下千古奇闻轶事。小心翼翼地打开尘封的历史,姚氏家族显赫一时。清朝统治者为防止和镇压知识分子和汉人的反抗,大施文字狱,打击异己,对章表诗文中影射暗示、可以牵强附会的字句,都会给作者带来杀身灭族之灾,摘取字句,罗织罪名,构陷冤狱。据考,顺治施文字狱7次,康熙施文字狱20次,雍正施文字狱20次,乾隆施文字狱130次。嘉庆1次,光绪1次。文人学士在文字中稍露不满,或皇帝疑惑文字中有讥讪清朝的内容,即兴大狱。捕风捉影,广事株连。文字狱禁锢了思想,堵塞了言路,阻碍了文化发展,这是封建专制主义日趋腐朽没落在思想文化领域内的反映,清朝统治者通过文字狱,强化集权统治,造成了万马齐喑的局面。道光五年(1825),龚自珍《咏史》诗云,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正是应景写照。建始三里上下姚家坝、恩施香树林、鸭溪渡、咸丰龙塘保世系避讳派序中的周字,与吴三桂建大周称帝及当时的时代背景不无关系。避讳是古时特有的一种历史和文化现象,也是人们安身立命须懂的学问。避讳分三种:皇帝的名字叫国讳,父母尊长的名字叫家讳,周公孔孟等人的名字叫圣讳。犯家讳是无礼,犯国讳圣讳则是违法。其中,避讳皇帝及其先祖名讳最为严格,臣民乃至皇帝悉心遵循,概莫能外。. ]) w* o  ?# O
总有那么些看似寻常的历史,当不甚了解时,它悄无声息,仿佛虚无缥缈;当明白的时候,却匪夷所思,充满不可思议的哲理。从宗亲娓娓道来的家史中,揭秘了宗族间尘封已久的隙罅和往事,近三百年的隐情初见端倪。据咸丰大保宗亲口述史料,谨慎求证得知,姚国柱、姚国良、姚国元系儒公于原籍配向氏生育,其支脉失联的传说,与向氏祖婆携带先祖外公家传风神【音】寻访儒公的传说相吻合。同治元年【1862】壬戌九月咸丰大保《经单簿》所载世系与儒公繁衍谱系派序一致。支脉失联的历史背景,不忍卒读。清廷对逆属吴三桂余部人口进行十余年大清查。风云际会时期,儒公命运多舛,屡受挫折,唯恐遭受诛连,为保全支脉,忍痛割爱,分散子嗣,蛰居求生,以防不侧。这是高瞻远瞩、卓有见识的策略安排,并非相识未相认,留风神未留人的人云亦云。
4 C, K! }" q6 d# f! n3 y2 l向氏祖婆所送风神,并非神话,乃兵勇红白马相护的将军像。据传,一度时期,儒公繁衍谱系顶礼膜拜,奉若神明。
/ M8 P. d# W/ L' b" J7 Q8 M1 }3 ^
谶语辨讹- C3 x3 m& S3 E% S: _
9 L, \0 w1 t; m0 w8 r$ R: I0 |
谶,泛指预言、预兆。所谓一语成谶,是指一句【不好的】话说中了,或者不幸言中【不吉利、不好的事情应验了】。宋王明清 《挥麈馀话》卷二:三衢境内地名张步,溪中有石,里人号曰团石,有谶语:团石圜,出状元,团石仰,出宰相。《初刻拍案惊奇》卷十二:话说人生万事,前数已定,尽有一时间偶然戏耍之事,取笑之话,后边照应将来,却象是个谶语响卜,一毫不差。
. @" ]/ e4 h$ i, ]) ~- @  J讹传,儒公怨天尤人,愤懑盟誓,一语成谶,毒誓诅咒。
! D7 w. O8 F$ `8 j3 j) |* R% ]7 m据考,实乃以讹传讹。儒公铅华洗尽,宠辱不惊;惟德动天,无远弗届;智超群儒,游刃有余。联想宦海浮沉,人生坎坷,感慨之余,或许借用些许牢骚话来抒发内心烦忧,表达郁愁、沉重的心情,断然不会信口雌黄。1 k: l% p& k4 {- l% L. p. n
家族裔胄无须避忌,亦无不必杞人忧天;器大者声必闳,志高者意必远,砥砺奋进,否极泰来。
" @# B( v) `* _. F/ y
$ d% @% M4 D( ^; c( S# t- _鼎鼎煊赫
+ Q" k7 p7 D7 H- N. J5 v% b- l( w
千秋功过,留与后人评说,这是谁也无法抗拒的秋后算帐规律。若干年来,无论是同宗抑或是外姓,每及儒公殊荣成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崇拜嘲讽,毁贬褒誉,中肯失当兼而有之。然则,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西汉·戴圣 礼记·檀弓上)。伟人不朽,哲人其萎,哲人的是非并无损其盛名。《左传·襄公二十四年》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孔颖达疏: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立功,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立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历史上,为师为将为相的完美者甚多;人世间,立功立言立德不朽者则少。
# X/ V3 i$ w9 ^7 {人类是历史的创造者,同时也是地域文化的传播者。儒公一介寒儒,位卑言轻,有志不能获逞,官运未曾腾达。物理无定资,须臾变众窍。盖棺未定论,进取谁能料。束发修诗书,往来有鸿儒。以儒立身,以文传世,以武建功,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苟从抉择,垂大名于历史,播芳声于桑梓,道贯古今,孝行天下,文武双馨,垂惠后世。儒公既有枭雄的意志和人格,又有文才与武功兼备的儒雅风范。遵从儒家学说,信奉理学思想。风云变幻之际,笃定成不了闲云野鹤,便弃戈避祸,解甲归田;隐居求志,敦睦乡邻;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跌宕起伏的一生,回眸只是风轻云淡。  Y7 O! v6 J% Y; x: R- L: k" v
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壬午】二月二十日,儒公溘然长逝,享寿七十九岁。
' l/ W& F' @. i# x) k  Y德艺双馨誉己身,薪火相传情亦真;
6 r: M5 s6 x6 _3 M壮志未酬游仙去,留取芳名勖后昆。
1 H/ R' L+ c3 G/ C  O儒公人生的最后旅途安歇驿站于今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建始县三里乡河水坪下姚家坝龙洞包后侧连三湾。0 Y* Q( z( C' T: {& G7 ?
孝德感天,一脉相传千卷馥;1 ?7 u& A6 K9 D  S! E% t9 {7 t
功勋盖世,万峰势让三湾宽。
4 v8 e1 s" ?/ a( h% i) A2 W& s连三湾,群山环抱,峰峦耸峙,云气往来,气势磅礴,茂林修竹,泉洁以长,田畴沃壤,山川相趣,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先祖长眠于此,实乃风水宝地。墓穴取向吸收了源于伏羲六十四卦繁衍出来的风水布局精髓,秉持天地人和、天人合一、阴阳平衡、五行相生相克的奇妙融合,蕴含了河图、洛书、八卦、五行玄奥理论,占尽形势,造化之内,道法自然,风生水起。赋予了人文内涵,其气韵生动,藏风得水,蓄气聚财,泽及世代后裔人财两旺。斯地形家喝形取象曰犀牛望月,可谓山环水抱大格局,藏风聚气好地方。喝形图格:望月犀牛。宋·张子微撰喝形图格曰:望月犀牛仰起头,一轮明月喜相朝;但求额上寻真穴,富贵荣华旺百秋。犀牛望月,出自《关尹子·五鉴》:譬如犀牛望月,月形入角,特因识生, 始有月形,而彼真月,初不在角。谓犀牛望月久,故感其影于角。明陈继儒《太平清话》卷四:吕东莱畜犀带一围,文理缜密,中有一月影,过望则见,盖犀牛望月之久,故感其影于角。犀牛望月源于中国的易学和内丹学说。牛是易学的坤卦的另一种表述,指大地,对应人的身体。月是易学坎卦的通俗说法,对应人体的肾精。犀牛望月指身心寂静,目光返照,气沉丹田时,肾精化为阳气沿督脉到达头顶的泥丸宫。犀牛望月,月形入角,特因识生,始有月形,而彼真月,初不在角。阳炁发源于肾精,沿尻部至足,然后冲顶,贯穿尾闾,打通任督,入头顶泥丸宫。牛角指的是头顶。而彼真月,初不在角,真月在肾,即牛尾,不在牛角。国学里阳从地升,阴从天降。所以三月阳气熏蒸而花草萌发,而六月凉风起于天末。阴阳交泰【泰卦上坤下乾,指阴阳之交】,天地之间始终和谐。借助神话阐述,犀牛成为神话传说中的灵兽。民间传说,夜间点燃犀牛角可以看见冥界的鬼魂。这些神话传说,其实都源于国学天人一体,相应相通的观念。国学认为,人体正是天地宇宙的缩影。南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满奋畏风,在晋武帝坐,北窗作琉璃屏,实密似疏。奋有难色,帝笑之。奋答曰:臣犹吴牛,见月而喘。《庄子·逍遥游》今夫犀牛,其大若垂天之云。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借犀牛通神灵的传说,暗指道学通天彻地的智慧,是世俗学说不能企及的。陵园地形地貌应合了阴阳二仪,天地配合的绝妙完美结合。乾为天为阳,坤为地为阴,阴阳交合,乃生万物。《葬书》时:葬者,乘生气也。藏风聚气,得水为上,故葬者以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为玄武。陵园虽然历经沧桑,但是,依然风雨不动,可见这块风水宝地确实保护了长眠地下先祖而不受纷扰。9 F' ~# m  ]) F" _: g7 y
赞曰:
0 l0 _/ m9 u6 s* k' X2 M/ U山环水抱好风光,藏风聚气有明堂;
  K. N) @3 p1 m/ [0 m* m真龙结穴富贵地,丁财两旺拜金銮。5 w4 f; d& H/ U! h+ ~
又曰:
: a" t9 S% y, H. @1 C2 Q( s" B腾龙遒劲势蜿蜒,犀牛翘首望云天;
) }+ p: @- [7 i" V6 a群山献瑞朝宝地,形势回顾福无边。
* h# x/ Q+ g6 q! X  H) I8 k清嘉庆十一年【丙寅、1806】仲春二月谷旦,儒公繁衍谱系第六世贡元辅训导姚氏光国公捐俸并倡导阖族裔胄鸠工庀材,为儒公重建陵园,墓碑为三龛二重带顶,亭塔式,通高八尺许。墓碑行草阴刻,书法精妙。贡元辅训导姚氏光国公题墓联曰:木深叶茂发祥远,积厚流光遗泽长。壬山丙向,钟灵毓秀,万古佳城。碑载子孙派谱二十字:应国世周文,光明道永昌;志宏传宗远,启绪德泽芳。碑录男性裔胄一百六十五人。据传,墓中尚存早年间裔孙祀奉的石碑一方,囿于风水、伦理、习俗禁忌,未考古出土,故其碑铭内容不详。陵园布局,墓碑艺术极具文学、书画、建筑代表性和历史研究价值。
- X( \' y+ S2 f: _1 y6 T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七年【2016年、乙未】一月,德孝裔孙姚艳【姚志先字觉之之孙】斥资再度修葺儒公陵园。& i5 f4 ]' i* P! u4 H6 f5 K; Q
是时,砌石垒土,浇筑祭台,新立瑞狮两尊。德举孝行,殊为可嘉,诚可告慰先祖。
0 ]7 `1 q0 Y- z5 t  s( |$ t% b
* ?, e) x- }# N5 F4 D后世景仰: a4 {/ ?7 }& V* f
: i' J8 X) k) D% w0 Y
钟灵毓秀于斯,掌故有凭碑上字;
9 b3 D; C( N2 i! D! {% V涵蕴人文在此,逸闻无既世间传。9 D/ X3 Y6 e7 Z, z/ Q
每逢清明、中元、清祀,芸芸裔胄,蜂拥云集,拈香携烛,挂白扫墓,焚烧冥币,香烟燎绕,顶礼膜拜,虔诚至极,礼仪之盛,无与伦比。
. l5 i/ E. X( t% P9 a8 a0 x连三湾是儒公的安寝之地,晚清以来,历代祭祀传承不息。- v. a# [1 X2 {! A/ d' A
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八年【2017年、丙申】一月二十一日,著者会同姚志念首倡丙申年阖族祭祀始迁祖大典。
. e. N! ]0 s' u8 h) I是日,雨后初霁,晴空万里,连三湾群山含黛,庄严肃穆,儒公陵礼炮声声,旗幡猎猎。弘扬重华孝德精神,传承姚氏根亲文化、笃亲统绪家声远,至孝咸敦世泽长的巨幅标语格外引人注目。恩施、建始、咸丰十五个自然村庄逾五百名宗亲代表汇聚于此,凭吊先祖,认祖归宗,相逢联谊,畅叙家话。$ u' v0 N' q3 J' D9 n
敬献祭品取吉祥数字五,寓意先祖出身行武、传子五人;亦喻吾族五常应遵、五义必守、五谷丰登、五子登科、五福临门。- N, q) i/ |4 B: N' f+ q% ~# a
吉时分,全体肃立儒公墓穴前、盥手、上香、酹酒、三鞠躬、捧土培坟,虔诚致敬、景仰始祖恩泽。在一派庄严肃穆的气氛中,恭读祭文:
+ C: ~/ M5 m& c/ S( `岁在丙申时届清祀,舜裔姚氏阖族祭祖;3 k, V7 Y3 @$ P6 b. T8 w
始祖应儒与日同光,枝繁叶茂人丁兴旺;/ A; z& u0 _0 u  H5 j, j* Z8 X
大德丕显至公流芳,治家重教睦族尚礼;% u( F6 d# Q3 t8 s
躬行孝道正序伦常,祖德宗功泽衍嫡系;
" }$ {- V; ]' h1 K1 ]秉承祖志续写华章,缅怀祖德万世弗忘;- B# P$ T; c0 b9 `7 ~8 O
报本反始慎终追远,肃虔其祀惟冀鉴歆。: M2 b$ k5 J" z% O
读毕,将帛书置于香炉焚烧,帛书化为袅袅青烟,飘向九天重霄,告慰始祖先灵。3 Z/ I6 @" E. }  p
裔孙围陵虔诚拜谒,深情缅怀始祖恩泽。千万发礼炮齐鸣,响彻云霄,祭祀礼成。
' w' T, f" l4 x0 {中华姚氏宗亲网发表了十篇图文专题报道,爱奇艺、腾讯、搜狐、新浪、网易等网络媒体发表了宣传视频,远在他乡的姚氏宗亲通过互联网、通讯视频方式参与祭祖大典。4 |# b! m1 D; v, J3 r# I
岁月辗转成歌,时光流逝如花。在一声声乡音里,归来的感觉愈发浓郁,以数千年礼序文化的尊崇感回到氤氲的故乡炊烟里,三百余年来儒公繁衍谱系千子万孙相念未相见,这次盛会实现了阖族宗亲欢聚一堂的夙愿,体会到久违归家的感受,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 ?7 j6 N% c" t" [6 s- Z' O时光荏苒,岁月悠悠,白云苍驹,沧海桑田,无数文明悄然湮没于浩瀚历史长河中,而家族文脉,历经波澜壮阔的时代洗礼,绵延至今,正是这尚存于世的蕴涵深厚的人文遗产,薪火相传,让一代传奇的逸士姚氏应儒公因此得以面世。

签到天数: 3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六品通判

3#
 楼主| 发表于 2024-7-6 20:01:54 | 只看该作者
《姚应儒人生际遇及其家族》正在编纂中,同宗同源宗亲积极参与。

签到天数: 3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六品通判

4#
 楼主| 发表于 2024-7-6 20:02:45 | 只看该作者
戮力鼎助共襄盛举
- P: i! [2 l" g盛世著书,躬逢其时;慎终追远,敦亲睦族;钩沉索隐,追根溯源;珠还合浦,历劫重光;书香致远,故纸弥新;古往今来,并翼而翔;灼灼其华,熠熠生辉;克绍箕裘,踵武赓续;孝行天下,德贯古今;专此公告,惟彰其始;兹事体大,戮力鼎助;共襄盛举,擘画未来。

签到天数: 3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六品通判

5#
 楼主| 发表于 2024-7-6 20:08:20 | 只看该作者
戮力鼎助- D. y' T- s+ B  L' j9 o# r+ I9 A
共襄盛举9 }2 S! S$ V% c/ _

9 T& i; `0 H8 l8 W盛世著书,躬逢其时;慎终追远,敦亲睦族;钩沉索隐,追根溯源;珠还合浦,历劫重光;书香致远,故纸弥新;古往今来,并翼而翔;灼灼其华,熠熠生辉;克绍箕裘,踵武赓续;孝行天下,德贯古今;专此公告,惟彰其始;兹事体大,戮力鼎助;共襄盛举,擘画未来。

签到天数: 3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六品通判

6#
 楼主| 发表于 2024-7-6 20:08:52 | 只看该作者
《姚应儒人生际遇及其家族》正在编纂中,同宗同源宗亲积极参与。

签到天数: 3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六品通判

7#
 楼主| 发表于 2024-7-6 20:10:52 | 只看该作者
一个人的名字往往蕴涵着一段厚重的历史记忆和承载着一个哲理的人文故事,名字有了记录,才不至于悄无声息的诞生与远去,记录人生足迹,就是记录历史,让历史告诉未来。

签到天数: 3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六品通判

8#
 楼主| 发表于 2024-7-6 20:14:10 | 只看该作者
世系概略; w$ V# t$ T1 ~

/ ^. D' {# w2 Q3 l" _) u中国上古时代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虞舜·姚氏重华公圣祖第一百一十九世姚氏应儒公【1623年岁次癸亥闰十月十七日寅时——1702年岁次壬午二月二十日,其父母姚氏贵海公向氏】配李氏、马氏、王氏、向氏,系湖北省恩施、建始、咸丰儒公脉下姚氏繁衍谱系始迁祖,祖籍江西安福桃溪。鼎革之际,客居荆州监利姚家集,其与监利姚家集姚氏象鼐公繁衍谱系、潜江仙桃姚氏象鼎公繁衍谱系、姚氏象尧公繁衍谱系、重庆奉节太和吐祥姚氏昌烈公繁衍谱系同宗同源,一脉相承。儒公行武出身,尚教崇文,随藩镇疆,人中翅楚,德贯古今,孝行天下。% p5 Y- K, ]: e% s- N7 w; y9 \
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儒公缘遇风云变幻,秉持小隐于野,大隐于市的道家哲学思想,避其锋芒,携眷隐居于时称湖广都指挥使司施州卫军民指挥使司施南宣抚司东乡五路安抚司河水坪屯【塘】【河水坪塘,军屯、兵戍制。募兵戍守,驻防垦荒之地。】,卜地洗清坝,聚族居于斯,堂构垦于斯,瓜瓞绵于斯,妥先荣昌,燕翼贻谋,由蛰居至振翅。儒公纂立派谱二十世,裔胄赓续字辈二十代,其曰:应国世周文,光明道永昌;志宏传宗远,启绪德泽芳。康靖裕兴邦,嘉祯晋吉祥;仁贤晓礼义,俊彦普华章。儒公传五子:姚国兴配向氏、姚国旺配袁氏【嫡系居建始上下姚家坝、树林湾、姚家梁子、连三湾、大树林、姚家湾、姚家畈、恩施九根树姚家岭、白杨坪蛮子湾】、姚国柱配田氏【嫡系居恩施香树林鸭溪渡、芭蕉、咸丰清坪】、姚国良配王氏【嫡系居咸丰大保】、姚国元配高氏【相传从事贸易前往广南后未归,待考】;裔孙八人:姚世武配齐氏、姚世强配袁氏、姚世高配王氏、姚世聪配杨氏、姚世光、姚世才配严氏、姚世奇、姚世伦。$ `# t2 Z, X* y5 ?! {5 n3 h! \& d
由清迄今,繁衍谱系中已繁衍十五代,人口逾万人。科甲济美,簪缨茂胄。脉系发展平衡,历来健康指数高。
7 [" P: v4 J) }远年间,有清·乾隆科贡辅训导姚光国字宾王【收录于清·道光丁酉版《施南府志》卷之二十三选举·科贡、清·同治辛未版重修《施南府志》卷之二十二选举志·科贡、清·嘉庆十四年版,清·同治七年梓行《恩施县志》卷之八选举志·科贡、民国二十年重印清·同治甲子版《恩施县志》卷之八选举·科贡】,【现存姚氏应儒公碑铭镌:贡生姚光国;现存姚氏光国公碑铭镌:清例辅训导姚光国;现存姚氏光国公枣木神主牌录:清例辅训导姚光国】、生员姚光东、生员姚光华、生员姚荣魁、生员姚道存、庠生姚明凤、武师姚道芝、武生姚道顺等宗彦贤达。
# n! \; f  A: c; o5 I4 I& ?清·光绪十六年,姚道芝【字绍祖,武师,时称美先生】题【名著称能】巨幅檀木匾额尚存于世【珍藏于三里乡孙家坝村向家】,其字体秀丽,稳重古朴,浑圆遒劲,气势恢宏,藏者视若珍宝。
2 d5 E* ^7 B5 O! X5 @0 N2 d晚清,裔胄祀奉的儒公墓碑尚存,晚清至中华民国时期的先祖墓碑及神主牌尚存,极具文学、书画、建筑代表性和历史研究价值。" g* h) q$ d8 A
清嘉庆十一年,贡元·辅训导姚光国纂修《姚氏族谱》,其誊清本尚存。( K: `) L1 u1 \8 h! c# \
清光绪年间,建宗祠、分祠三座【因故易主】。
$ ~% s2 H+ P4 ?- J( ]; e. r清未,阖族捐资于东洛河畔修建紫砂石拱姚家桥,建始县公布为文物保护。7 A7 \9 J& @# _. E7 t3 t) {
晚清至民国,习武者勤练家传秘籍板凳拳,常用石礩子【又称武举石、练武石、石礅子、抱石、力石,重380斤。】、石鼓、石锁尚存【珍藏于三里乡小屯村姚家坝】。
1 W, v; }3 i& n! p3 c当代,研究生、硕士、博士等人才辈出,灿若繁星。; t- {" Y: F( B4 r
公元二〇一八年岁次戊戌,姚氏应儒公繁衍谱系德孝传承人组织编纂《姚氏族谱》经、纬部【族谱为道林纸国际16开本,29.2cm×21.8cm×7.5cm牒记图表式筒子书,胶版印刷,压凸烫金封面,锁线精装,588册,总重2588KG】,宗彦贤达悉心珍藏;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档案馆、湖北民族大学图书馆将其纳入永久性文史典籍予以收藏。5 z  v. ^3 c! \0 C0 M) \% i# ]; M+ J
姚宏胜字赢家熏沐敬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9-21 12:37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