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楼主 |
发表于 2012-10-22 21:30:36
|
只看该作者
1.川西平原地区客家姓氏
$ |4 N+ E3 |; E' ] r- y) S4 ?" h
/ c) i8 Y) j, F川西平原是四川客家的最大聚居区和迄今客方言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其地域乃包括了今成都市所辖的各区、县、市,外及今德阳市所属各市县。在该一区域中,客家的分布和方言的保存情况大致可分为二类:一类系以成都东山客方言岛为代表,另一类则指该方言岛以外的各市县。前者为客家的主要居区,境内的客家人至今仍操客方言;后者为客家人和湖广人的杂居区域,那里的客家人现已大多不讲客家话或只在对家庭成员的称谓中还程度不等地有所保留。8 k1 P" @0 A5 i7 u
4 ?5 A3 A e Y1 h1 g根据调查和了解,已知的成都东山地区客家大姓有:张、刘、李、黄、曾、陈、钟、王、周、吴、何、朱、罗、叶、范、谢、杨、白、冯、廖、薛、邓、顾、萧、董、卢、胡、邹、魏、彭、徐、卓、余、袁、江、付、郭、万、阮、蓝、骆、巫、甘、古、黎、练、蒙、郑、孔、温、蒲、邱、严、苏、赵、游、熊、庄、宋、方、余、史、施、欧、童、许、缪、官、梁、程、马、孙、洪、包、邝、庞、华等,总计77姓,若再深入查找,估计最终可达l00个姓氏左右。
/ \7 a! G! m1 H" W2 ~8 Q7 |6 e; w5 K7 B
根据对部分乡镇农村常住人口的数字统计(未包括配偶),和对其余乡镇的摸底调查,在成都东山的客家姓氏中,人口在3万至7万的有张、刘、李三姓,2万至3万的有陈、曾、钟三姓,1万至2万的有林、廖、王、-周、叶、罗、范七姓,5千至l万的有谢、杨、何、白、邹、吴、朱七姓,2千至5千的有赖、冯、江、彭、董、袁等姓。 S" q" E" r+ i" G1 _* j
8 c: m( l$ s- J以上乃是就整体情况而言,若从单个姓氏来看,我们不妨以下述诸姓为例以观其貌。
" s, P8 |0 {1 @
- z0 f5 f: f6 g$ @. E7 ]6 f* c4 N张氏张氏是东山客家中的首姓,人数约在7万人左右,支系复杂,分布甚广。他们主要聚居在龙潭、圣灯、保和、十陵、西平、黄土、义和、文安、同安、万兴、木兰、石板滩、合兴和福洪等乡镇,已知支系近30支。其中,最大支系有大梁、大柱、大用公支和运球、子仁公支。% i& u& n! p3 j# w+ `( Q' `/ J! H
/ z0 a& p5 }# K0 I" q. w
大梁、大柱、大用三公系兄弟三人,原居广东长乐(今五华县,下同),雍正五年(1727)经由贵州人川,乾隆元年(1736)经三迁后落业于今新都区石板滩镇集体村。后大柱公分迁至郫县犀浦齐家桥立业,大用公则迁西河镇。如今,子孙后裔广布于成都东山的10余个乡镇,总人数至少在2000以上。( j& u7 r/ U. G) ^8 @/ F# t
U: y+ M9 ^8 `6 l- V3 ^
运球公和子仁公支,在入川前本属于同一大家族,两者在人川前后的前三代的字辈排行完全一致,仅人川前居地和人川时间、迁徙路线等各不相同。前者在入川前乃经由了从广东长乐迁江西上犹定居,尔后又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从江西上犹人川,最后落业于成都东山文安镇。迄今后裔主要聚居于文安、福洪、黄土、洛带、同安、洪河等乡镇。后者子仁公支则于康熙时由广东长乐直接人川,今后裔主要聚居在三圣乡万福村,繁衍至今,成为了当地有名的大姓。
) z- e7 t/ U! X# \ Z' _( @$ \ }3 _- N7 j. A$ d
刘氏支系尤繁,多寡悬殊,总人数约在4万至5万人之间。主要聚居乡镇有洛带、西河、黄土和石板滩镇,内中仅西河镇即有近4000人。除此,在十陵、西平、木兰、泰兴、保和、龙潭和福洪等乡镇也有不少分布。在这些乡镇中,其典型的聚居村落有:西河镇东风村和卫星村、黄土镇大同村、十陵镇太平村、洛带镇宝胜村、石板滩镇新农村等。他们多来自广东,尤以五华、兴宁二县为甚,次为江西赣南,还有的自称湖北麻城。( ?: d }0 a/ d2 Z# E: A
+ F4 U: a" t& w石板滩镇新农村刘氏,原籍广东长乐,人川始祖为可玉公之妣张氏。康熙末由张妣携六子上川,后分成四大房。至l949年为止己发展成一大家族,时有良田干亩,子孙繁庶,今后裔乃散布于石板滩、龙潭、木兰、泰兴、合兴、柏合等乡镇。
( {) ~4 ]! Z8 U4 Z! y
1 F4 o3 R/ c! k6 \( ?黄土镇大同村刘氏属西珍公支,原居广东兴宁县,康熙时兄弟四人同赴西蜀,初落业于四川隆昌县之南,后仅西珍公只身复迁于黄土场外,生有六子分成了六大房。至清同治时,己繁衍成22支,人数逾千,并散居于黄土、洛带等周边乡镇。
; T# p9 q3 F; e$ f/ w2 G" b+ L. b; v$ r) d0 t
洛带宝胜村刘氏,康熙末从江西安远县上川直徙于当地,因世代擅长舞龙而闻名于周边乡镇,并被乡人亲切地称之为刘家龙,今之洛带镇每年正月十五举办的盛大的西部客家火龙节即由此演变而成。该支刘氏人数不多,但其盛名却在当地的其他客家刘氏之上。& x' R# K8 Y G+ b
8 p8 B, \3 j1 I" y7 k李氏系成都东山客方言区的第三大姓氏,支系仍繁,总人数约在4万至4.5万之间。他们主要分布在龙王、龙潭、木兰、三河、泰兴、石板滩、合兴、福洪、义和、黄土、同安等乡镇,其中仅在龙王乡即有3100多人,即占全乡总人口的7%。其典型的聚居村落有:龙王乡龙安村、泰兴镇观东村、石板滩镇马家村、三合镇繁阳村、义和镇西江村、同安镇郑家村等。内中,较大的支系有茂常公支和从升公支。% p4 i9 U1 N" E9 w5 m( P: k" c
' D) s4 p3 z/ E; T2 `' R
茂常公原居广东长乐县锡坑,生有三子名盛魁、昌魁、珍魁,康熙五十七年(1718)八月二十三日动身上川 。初落业于四川潼川府(今三台县),后复徙石板滩镇马家冲。珍魁公房繁衍至今已有十四代,后裔大多聚居于石板滩、义和、龙潭和黄土等乡镇。: W9 Q, W+ y5 J
+ n) [% a/ j$ F4 W从升公字帝简,广东长乐人,雍正五年(1727)上川,初落业于四川隆昌县,后迁新都区三河镇。今后裔乃散布于三河、木兰、龙潭、石板滩、青龙、大丰、义和等乡镇。
0 ?9 W) o0 g; n2 b* [ |
, m6 G0 P' i! n; Q/ B/ z. T曾氏系东山客家中的大姓与望族,支系繁杂,多寡殊异,总人数约3万人左右。他们的最大聚居地在姚渡、泰兴二镇,次为石板滩、木兰、龙王、十陵、西河、同安、龙潭、洛带等乡镇。其进入东山地区的历史,早可上溯于康熙中期,晚则至乾隆末,且多系曾氏的入粤重要传人志诚公之后裔,内尤以来自广东长乐、兴宁两县者为甚,繁衍至今一般都在十三四代,少者也有十一二代。* e: r* B/ w7 j3 Y8 A3 r2 l( x% d# S
5 E" o$ d# P2 _% K4 N) E+ r/ a
姚渡镇的曾氏家族是该一姓氏中的杰出代表与楷模。谱牒表明,他们的人川始祖为曾宪让、字克让,广东长乐人,康熙三十二年(1693)上川,落业于金堂县务农,至第四代曾秀清时方于姚渡创业,迅速崛起,并修建了规模宏大的被誉为西部客家第一寨的曾家老寨等建筑群。从此人文蔚起,人才辈出,富及川西。不仅如此,更可贵的是,在致富后还重教兴文,爱国爱乡,全力支持办学(详后),为民国时期特别是抗战以来四川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 y# x4 L$ z7 @6 E' ]8 H0 H& U2 G+ d3 Y+ G% i! r, q: X
黄氏 主要分布在木兰、龙潭、保和、石板滩、文安、长安、洛带等乡镇,其中仅在木兰乡就有3000余人,稍次的福洪乡也有2600余人。已知的较大支系有开来公支、成韬公支和淑月公支。- o$ n4 @2 D2 z5 W6 ]; r
. N1 `7 Z9 H- F$ U0 R% m开来公原籍广东龙川县,康熙末上川,直徙于今木兰乡长林村七组落业,后死葬于此。2000年初夏笔者在当地调查时得见,其乾隆四十七年刻立的墓碑尚存。该一支系繁衍至今后裔上千,他们乃主要散布于木兰及其周边乡镇,长林村的村名亦即因其祖屋后原有一茂密的长林盘而得名。, }1 q# }$ Z# R( b) C: \
, r. e6 ~3 e5 g* Z1 w: n成韬公系龙川县田心约人,雍正十一年(1733),成韬公32岁时与妣携一男、一女上川。先后在同安镇谭家沟和洛带镇泉水沟暂居,最后落业于福洪乡解放村模木沟,并建有宗祠一座。今后裔主要聚居于福洪、文安、长安、青泉等乡镇,成为散布于龙泉山内外的又一大支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