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17601|回复: 7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湖广填四川]四川客家的姓氏与宗族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0-22 21:27:2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1156824942 于 2012-10-22 21:32 编辑
9 C. s4 z3 N7 p9 b: m0 P" i6 r! C1 N+ o' [' [
姓氏、宗族、宗祠、族谱是研究解读四川客家历史、宗族社会及其文化的核心内容。如欲深入了解四川客家,不能不对四川客家的姓氏与宗族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2 21:28:42 | 只看该作者
一、四川客家姓氏) K  y3 W' F" n5 S0 H

$ {, H: {. h( |- @(一)四川客家姓氏概况9 U8 l5 Q  z: e  \1 [

! K7 q1 _# m' p& c$ O0 h客家人人川始于清康熙,而盛于雍正、乾隆时,繁衍至今已有三百年左右,分布在巴山蜀水各个角落。有关清初以来四川汉族姓氏之记载,虽散见于各市县之方志,但遗憾的是内中尚无一专论客家姓氏者。现根据近年来对成都东山客家姓氏调查所得,并参照现已发表的各类相关调查报告作一综合介绍。# I1 S" O& B1 r' p6 [% g
% }1 ]! }( q6 \4 e
根据调查统计,迄今已知的四川客家姓氏有:张、刘、李、王、陈、林、曾、钟、黄、周、谢、何、杨、朱、罗、叶、吴、范、廖、白、冯、邓、江、冯、彭、邹、魏、薛、萧、董、胡、巫、万、袁、郭、徐、卢、付、黎、温、翁、许、孙、欧、宋、蒋、苏、余、史、邱、练、骆、蓝、熊、孔、古、缪、龙、庄、卓、梁、程、蒙、包、佘、赵、汤、徐、马、唐、童、丁、施、颜、文、郧、高、贺、石、崔、田、常、谭、夏、秦、沈、向、乔、杜、易、毛、岳、任、孟、焦、陆、陶、韩、康、席、华、饶、焦、艾、尤、孟、邝、穆、贾、顾、柳、官、汪、聂、侯、费、艾、鲁、章、俞、庞、钱、邵、尹、曹、伍、吕、方、涂、姜、霍、段、葛、邝、庞、潘等,计l36姓。若进一步调查核实,其;最终姓氏估计可达l50位左右。在这批姓氏中,名列前20位的大姓有::张、刘、李、王、陈、曾、钟、林、黄、周、杨、谢、朱、罗、叶、吴、范、冯、廖、赖。:据有关报纸报道,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中,排名前20位的大姓依次为:李、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徐、孙、胡、朱、高、林、何、郭、马、罗。两相比较,四川客家前20位大姓中竟有l3位姓氏与之相同,其比例高达65%。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2 21:30:36 | 只看该作者
1.川西平原地区客家姓氏
$ |4 N+ E3 |; E' ]  r- y) S4 ?" h
/ c) i8 Y) j, F川西平原是四川客家的最大聚居区和迄今客方言保存最为完整的地区,其地域乃包括了今成都市所辖的各区、县、市,外及今德阳市所属各市县。在该一区域中,客家的分布和方言的保存情况大致可分为二类:一类系以成都东山客方言岛为代表,另一类则指该方言岛以外的各市县。前者为客家的主要居区,境内的客家人至今仍操客方言;后者为客家人和湖广人的杂居区域,那里的客家人现已大多不讲客家话或只在对家庭成员的称谓中还程度不等地有所保留。8 k1 P" @0 A5 i7 u

4 ?5 A3 A  e  Y1 h1 g根据调查和了解,已知的成都东山地区客家大姓有:张、刘、李、黄、曾、陈、钟、王、周、吴、何、朱、罗、叶、范、谢、杨、白、冯、廖、薛、邓、顾、萧、董、卢、胡、邹、魏、彭、徐、卓、余、袁、江、付、郭、万、阮、蓝、骆、巫、甘、古、黎、练、蒙、郑、孔、温、蒲、邱、严、苏、赵、游、熊、庄、宋、方、余、史、施、欧、童、许、缪、官、梁、程、马、孙、洪、包、邝、庞、华等,总计77姓,若再深入查找,估计最终可达l00个姓氏左右。
/ \7 a! G! m1 H" W2 ~8 Q7 |6 e; w5 K7 B
根据对部分乡镇农村常住人口的数字统计(未包括配偶),和对其余乡镇的摸底调查,在成都东山的客家姓氏中,人口在3万至7万的有张、刘、李三姓,2万至3万的有陈、曾、钟三姓,1万至2万的有林、廖、王、-周、叶、罗、范七姓,5千至l万的有谢、杨、何、白、邹、吴、朱七姓,2千至5千的有赖、冯、江、彭、董、袁等姓。  S" q" E" r+ i" G1 _* j

8 c: m( l$ s- J以上乃是就整体情况而言,若从单个姓氏来看,我们不妨以下述诸姓为例以观其貌。
" s, P8 |0 {1 @
- z0 f5 f: f6 g$ @. E7 ]6 f* c4 N张氏张氏是东山客家中的首姓,人数约在7万人左右,支系复杂,分布甚广。他们主要聚居在龙潭、圣灯、保和、十陵、西平、黄土、义和、文安、同安、万兴、木兰、石板滩、合兴和福洪等乡镇,已知支系近30支。其中,最大支系有大梁、大柱、大用公支和运球、子仁公支。% i& u& n! p3 j# w+ `( Q' `/ J! H
/ z0 a& p5 }# K0 I" q. w
大梁、大柱、大用三公系兄弟三人,原居广东长乐(今五华县,下同),雍正五年(1727)经由贵州人川,乾隆元年(1736)经三迁后落业于今新都区石板滩镇集体村。后大柱公分迁至郫县犀浦齐家桥立业,大用公则迁西河镇。如今,子孙后裔广布于成都东山的10余个乡镇,总人数至少在2000以上。( j& u7 r/ U. G) ^8 @/ F# t
  U: y+ M9 ^8 `6 l- V3 ^
运球公和子仁公支,在入川前本属于同一大家族,两者在人川前后的前三代的字辈排行完全一致,仅人川前居地和人川时间、迁徙路线等各不相同。前者在入川前乃经由了从广东长乐迁江西上犹定居,尔后又于康熙四十八年(1709)从江西上犹人川,最后落业于成都东山文安镇。迄今后裔主要聚居于文安、福洪、黄土、洛带、同安、洪河等乡镇。后者子仁公支则于康熙时由广东长乐直接人川,今后裔主要聚居在三圣乡万福村,繁衍至今,成为了当地有名的大姓。
) z- e7 t/ U! X# \  Z' _( @$ \  }3 _- N7 j. A$ d
刘氏支系尤繁,多寡悬殊,总人数约在4万至5万人之间。主要聚居乡镇有洛带、西河、黄土和石板滩镇,内中仅西河镇即有近4000人。除此,在十陵、西平、木兰、泰兴、保和、龙潭和福洪等乡镇也有不少分布。在这些乡镇中,其典型的聚居村落有:西河镇东风村和卫星村、黄土镇大同村、十陵镇太平村、洛带镇宝胜村、石板滩镇新农村等。他们多来自广东,尤以五华、兴宁二县为甚,次为江西赣南,还有的自称湖北麻城。( ?: d  }0 a/ d2 Z# E: A

+ F4 U: a" t& w石板滩镇新农村刘氏,原籍广东长乐,人川始祖为可玉公之妣张氏。康熙末由张妣携六子上川,后分成四大房。至l949年为止己发展成一大家族,时有良田干亩,子孙繁庶,今后裔乃散布于石板滩、龙潭、木兰、泰兴、合兴、柏合等乡镇。
( {) ~4 ]! Z8 U4 Z! y
1 F4 o3 R/ c! k6 \( ?黄土镇大同村刘氏属西珍公支,原居广东兴宁县,康熙时兄弟四人同赴西蜀,初落业于四川隆昌县之南,后仅西珍公只身复迁于黄土场外,生有六子分成了六大房。至清同治时,己繁衍成22支,人数逾千,并散居于黄土、洛带等周边乡镇。
; T# p9 q3 F; e$ f/ w2 G" b+ L. b; v$ r) d0 t
洛带宝胜村刘氏,康熙末从江西安远县上川直徙于当地,因世代擅长舞龙而闻名于周边乡镇,并被乡人亲切地称之为刘家龙,今之洛带镇每年正月十五举办的盛大的西部客家火龙节即由此演变而成。该支刘氏人数不多,但其盛名却在当地的其他客家刘氏之上。& x' R# K8 Y  G+ b

8 p8 B, \3 j1 I" y7 k李氏系成都东山客方言区的第三大姓氏,支系仍繁,总人数约在4万至4.5万之间。他们主要分布在龙王、龙潭、木兰、三河、泰兴、石板滩、合兴、福洪、义和、黄土、同安等乡镇,其中仅在龙王乡即有3100多人,即占全乡总人口的7%。其典型的聚居村落有:龙王乡龙安村、泰兴镇观东村、石板滩镇马家村、三合镇繁阳村、义和镇西江村、同安镇郑家村等。内中,较大的支系有茂常公支和从升公支。% p4 i9 U1 N" E9 w5 m( P: k" c
' D) s4 p3 z/ E; T2 `' R
茂常公原居广东长乐县锡坑,生有三子名盛魁、昌魁、珍魁,康熙五十七年(1718)八月二十三日动身上川 。初落业于四川潼川府(今三台县),后复徙石板滩镇马家冲。珍魁公房繁衍至今已有十四代,后裔大多聚居于石板滩、义和、龙潭和黄土等乡镇。: W9 Q, W+ y5 J

+ n) [% a/ j$ F4 W从升公字帝简,广东长乐人,雍正五年(1727)上川,初落业于四川隆昌县,后迁新都区三河镇。今后裔乃散布于三河、木兰、龙潭、石板滩、青龙、大丰、义和等乡镇。
0 ?9 W) o0 g; n2 b* [  |
, m6 G0 P' i! n; Q/ B/ z. T曾氏系东山客家中的大姓与望族,支系繁杂,多寡殊异,总人数约3万人左右。他们的最大聚居地在姚渡、泰兴二镇,次为石板滩、木兰、龙王、十陵、西河、同安、龙潭、洛带等乡镇。其进入东山地区的历史,早可上溯于康熙中期,晚则至乾隆末,且多系曾氏的入粤重要传人志诚公之后裔,内尤以来自广东长乐、兴宁两县者为甚,繁衍至今一般都在十三四代,少者也有十一二代。* e: r* B/ w7 j3 Y8 A3 r2 l( x% d# S
5 E" o$ d# P2 _% K4 N) E+ r/ a
姚渡镇的曾氏家族是该一姓氏中的杰出代表与楷模。谱牒表明,他们的人川始祖为曾宪让、字克让,广东长乐人,康熙三十二年(1693)上川,落业于金堂县务农,至第四代曾秀清时方于姚渡创业,迅速崛起,并修建了规模宏大的被誉为西部客家第一寨的曾家老寨等建筑群。从此人文蔚起,人才辈出,富及川西。不仅如此,更可贵的是,在致富后还重教兴文,爱国爱乡,全力支持办学(详后),为民国时期特别是抗战以来四川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 y# x4 L$ z7 @6 E' ]8 H0 H& U2 G+ d3 Y+ G% i! r, q: X
黄氏 主要分布在木兰、龙潭、保和、石板滩、文安、长安、洛带等乡镇,其中仅在木兰乡就有3000余人,稍次的福洪乡也有2600余人。已知的较大支系有开来公支、成韬公支和淑月公支。- o$ n4 @2 D2 z5 W6 ]; r

. N1 `7 Z9 H- F$ U0 R% m开来公原籍广东龙川县,康熙末上川,直徙于今木兰乡长林村七组落业,后死葬于此。2000年初夏笔者在当地调查时得见,其乾隆四十七年刻立的墓碑尚存。该一支系繁衍至今后裔上千,他们乃主要散布于木兰及其周边乡镇,长林村的村名亦即因其祖屋后原有一茂密的长林盘而得名。, }1 q# }$ Z# R( b) C: \

, r. e6 ~3 e5 g* Z1 w: n成韬公系龙川县田心约人,雍正十一年(1733),成韬公32岁时与妣携一男、一女上川。先后在同安镇谭家沟和洛带镇泉水沟暂居,最后落业于福洪乡解放村模木沟,并建有宗祠一座。今后裔主要聚居于福洪、文安、长安、青泉等乡镇,成为散布于龙泉山内外的又一大支系。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2 21:31:35 | 只看该作者
淑月公原籍江西龙南县上荣堡人,雍正初兄弟俩一同上川,后淑月公于雍正六年(1728)买得今木兰乡江西村殷姓田土一处,并兴修了大蓄水堰一个,乡人呼之为黄江西大堰,加之族人在村内甚众,后江西村也即由此得名。
! ~/ c( ~; y- i9 Q( r6 W, }
) d4 E% ]# B+ z$ a) [  X自氏 在成都东山客家姓氏的排名中,白氏约在十五至二十位之间。他们原居广东和平县,并尊祥贵公为人粤始祖,最早人川者系祥贵公的第九世孙日康公,时在康熙四十八年(1709),历雍正、乾隆,先后迁入的支系达五六十支,且多系其字辈。入川后他们散布在成都东山以文安、福洪、长安、黄土为主的十余个乡镇,大分散小聚居,总人数约有5000余人。和别的东山客家姓氏相比,其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均来自和平县,并系祥贵公之后,字辈排行统一至今未乱,这在东山客家姓氏中尚未多见。
# t$ ~  Z7 X( J# _4 @) S6 ~( o1 y+ n, A8 g# [+ {
巫氏在东山客方言区中,已知支系主要有三,他们分别散居在洛带、石板滩、大面、龙潭、西平等乡镇。除此,在今简阳市的贾家和高明场等地,也有二支分布。以上各支合计人数近3000人,排名约在二十五位之后,且均系隋末唐初时福建宁化石壁开山祖之一的巫罗俊之直系后衙。
+ e* s1 z1 t1 M; q$ O5 {5 j; N7 r7 }; F9 D6 W( M( K6 q" }
居住在古镇洛带下街巫氏大夫第内的巫氏后裔,原居广东长乐龙潭墒,雍正十三年(1735),由其始祖锡伟公与兄锡俊公一道入川,先居今重庆市所辖之荣昌县大草坪,后复徙永川市王家坪,并生有六子。继后,由第二子作江公只身到洛带创业,余皆留居永川。
# D" A) j( {" y: H* \+ ^7 B; F4 u7 }6 W: r) W+ G. Z' h
庞氏 系成都东山客家中众多小姓中的一个,其主居地在天回乡的向海、长胜、红星、万圣、大湾等村,现有人口不足200。其余在新都区的三河、大丰二镇,仅有l00人左右。他们原居广东长乐县,乾隆中期上川,人川始祖为兴才公,后生五子分成了五大房,并在向海村内建有宗祠一座,繁衍至今已历十代。
9 x. S6 u0 o8 z" e
6 N4 _. V9 W' I, `9 c  T练氏 是东山客家中的又一小姓,他们集中分布在龙泉山腹地的万兴乡大石村一、二组,隔沟相对,宗祠建在二组境内,现有人口不足400,而其所在的山沟亦即谓之练家沟。他们的入川始祖为作达、作敏二公,原籍广东,人川时间似在雍正末乾隆初。后作敏公迁居温江县,唯作达公留居万兴,繁衍至今已有十一二代,道光时因族中出了个翰林,且宗祠内至今仍有金匾为证,故族人一直引以为豪。
+ c: K0 m% D8 \. x" Z* d4 f4 \, A8 C2 q! T2 ~3 Y7 b2 m6 S$ m
除庞、练二姓外,已知的东山客家小姓还有甘、史、古、许、孙、马、蒋、洪、龙、官、孔、宋、童、欧、缪、余、黎等,其人数多在500以下,更有甚者尚不足百人。. d$ c( i6 H: y; S9 l

/ o1 D3 {! `5 R' R3 l除东山客方言区外,在与其毗邻的川西乎原的双流、新津、邛崃、蒲江、彭州、大邑、崇州、温江、郫县、都江堰、金堂、广汉、德阳、罗江、中江和什邡等市县也有不少客家分布,只是囿于他们长期与湖广人杂居,现已多半不讲客家话了。在这些市县中尤以金堂县最为典型。据不完全统计,该县境内现有客家近2万,并主要集中在官仓、云绣、黄家、三溪、五凤和白果等乡镇,聚族而居。已知大姓有刘、周、碾、李、黄等,且有的至今还讲客家话。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2 21:33:44 | 只看该作者
2.川中川南地区客家姓氏* B0 ?' Z& W( A( d8 B* g7 B

$ E0 a) M( Y9 K+ L4 V川中川南地区是四川客家的又一重要聚居区和集散地,其地位仅次于成都东山客方言区,该片区乃包括了今内江市、自贡市、宜宾市、泸州市所属各市县,兼及今眉山地区的部分县。在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的移民大潮中,客家人最先进入四川定居的地区是川东和川南地区。
& `5 S9 E9 P, r0 u( l2 |9 k% H7 b( |* G  j" }5 E, a+ C
(1)隆昌、荣昌、永川片区。这是原川南地区客家人口最为集中和迄今仍保留有客方言岛的为数不多的片区之一,同时也是入川客家的重要集散地。例如,现存谱牒表明:成都东山客家中的洛带镇巫氏、黄土镇刘氏和余氏、石板滩镇的张氏、三圣乡的李氏、合兴镇的骆氏等,都分别在此短暂居住过,尔后才陆续进入东山客方言区定居的。8 e' V9 U) Y+ e5 P, U4 z$ k: P% o

5 j! F1 q; B& j! C: D# T据民国二十五年版的《隆昌县志》载,当时全县的汉族姓氏计有l87个,而名列前五位的大姓分别为郭、张、黄、李、蓝。但延至1985年时,全县的汉族姓氏己增至437个,这些新增之姓氏大多是后来迁人隆昌的。在这些姓氏中,有多少姓氏为客家人?至今难以作出准确的回答。综合现已披露之资料(特别是族谱),迄今已知的隆昌客家姓氏有:曾、钟、张、黄、李、刘、蓝、周、邹、王、叶、何、魏、陈、林、梁、郭、郑、谢、戴、余、徐、巫、邓、程、罗、骆、颜、杨、薛等,而大姓则有曾、钟、周、黄、张、李、蓝、谢、薛,内中尤以曾、钟二姓为甚。
: _: e8 i/ Z9 d+ c& ~
! [+ b; q5 j- I& s5 ], f, y以钟氏为例,仅付家桥一地即有上千人。谱牒表明,该支钟氏的入川始祖为汝崇公,原居广东,雍正八年(1730)时,公携三子取道贵州入川,初落业于隆昌乐只乡罗家坡龙门口,后除第二子涌列公移徙四川自流井外,其余二大房后裔皆定居于本县的付家桥、圣灯、龙市、徐家、响石、百荆冲、天宫堂、鹰嘴石等地,繁衍至今已历十二三代。另一支钟氏则定居于卢家滩,入川始祖为庆先公,历经艰难创业,至三世祖文誉公时已置有田业三千余亩。
' G% E' I: {/ c  m0 Z
3 Y  S; G+ \/ x& V1 ~除钟氏外,见于谱牒记载的大姓望族还有:由广东长乐入川的曾文高,后置业于雷家冲,并拥有契田千余亩;雍正元年(1723)时,由广东潮州府迁于隆昌周兴场宋家坝落业的吴子康,至三世祖兰道公时,已置田万顷成为当地有名之巨户;又据仰山庙民国《谢氏族谱》载,其人川始祖洪旺公乃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落业于隆昌滴水岩,白手起家,备受艰辛,然至第四代时,计有老业800石、新业l000余亩、辟田60顷,同样成了当地有名大户。
) Y& S! \, g5 {5 h1 i; e4 r. z# O! u+ e) O) d$ f
此外,见于谱牒记载的落业于隆昌的其他客家姓氏还有:康熙五十年(1711),从江西龙泉县(今遂川县,下同)迁人的梁子升;康熙五十七年(1718),从广东迁入的李建业;同年,从江西龙泉县(今遂川县)迁入的梁日升,从广东长乐迁入的蓝乔锦、蓝美锦,从福建永定县灌洋乡迁入的林宗汉;康熙六十年(1721),从江西长宁县迁入的谢明康、谢梦林,从广东兴宁迁入的彭达梦;康熙六十一年(1722),从江西龙南县迁入的徐大亮和从广东长乐迁入的黄志久;雍正元年(1723),从广东长乐县迁人的陈润吉;雍正二年(1724),从广东长乐县牯牛窝迁入的戴祖绅之妻刘氏;雍正四年(1726),从广东兴宁县迁入的林文桂、余汝彰、薛胜先;乾隆七年(1742),从广东兴宁县迁入的曾仁里、戴惠麟;乾隆十四年(1749),从广东兴宁迁入的魏明彩;以及康熙、乾隆时,从广东海阳县迁入的曾贵亮和从长乐县迁入的周氏各宗支等。
3 \% K7 _, y2 |' Z8 H* ~
* O( f& @- a; {- i荣昌位于重庆市西部,并为其所辖,东傍永川市,西贴隆昌县,地处丘陵,历史上一直以农业为主,同时也是原川东南地区又一重要的客家聚居集散之地。有关当地客家姓氏、迁入时间、分布及现存状况,黄石声等在《荣昌的客家移民》一文中称:客家人进入当地的最早时间为康熙三十九年(1700),系由广东梅州进入荣昌的安富场。继后历经康熙、雍正至乾隆,境内各乡镇均有客家散居,并在盘龙镇形成了一个今重庆市所属各市县中最大的客方言岛。据悉,该镇现有78000多人,内有30000多人系客家。上述客家主要聚居在古墙、莲花寺、三合、兴隆、长岭、石田、大建、白鹤寺8个村。从姓氏看,石田村有周、李、颜、黄,大建村有李、张、黄、马、叶,白鹤寺为李、张二姓。此外,见于文载的荣昌客家姓氏还有:林、何、邓、刘、巫、罗、杨、卢、马、古等。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2 21:34:31 | 只看该作者
(2)地处沱江中下游的内江、资中、简阳等市县。流经四川腹地的沱江流域是连接川西、川南地区的天然纽带,同时也可称得上是入川客家的母亲河,因为在其从西向东流经的金堂、简阳、资阳、资中、内江、富顺、泸州七市县中均有客家分布,且其中的内江、资中、资阳、简阳四市县还是客家的重点杂居地。与此同时,沱江还是入川客家由川南、川东向川西移徙的重要走廊。例如隆昌《谢氏族谱》即载,其入川始祖明贤公,从江西长宁人川后,先是定居隆昌。继后,诸子闻言成都平原比叙州府隆昌县好,为谋求发展,又从隆邑经沱江上溯至川西,或佣工、或佃耕,最后落业于双流县窑子坝(今太平镇)。足证。+ L. k* S2 j' @

9 C) k; }0 B, o4 u, a2 ?关于境内客家的分布、姓氏和客方言的现存情况,崔荣昌教授早年曾做过调查并指出:内江的客家主要集中在境内郭北区的永东乡、永西乡和太华乡,且后者至今还存在着一个客方言岛。综合各有关资料,已知的客家姓氏有:康熙十年(1671),从福建汀州迁入的曾一达;康熙二十七年(1688),从福建上杭迁入的廖氏;康熙三十一年(1692),从广东长乐迁入的余氏;康熙四十九年(1710),从广东乳源迁入的李氏;康熙六十年(1721),从福建长汀迁入的刘氏;雍正二年(1724),从广东兴宁迁入的廖氏;雍正三年,从广东龙川迁入的杨氏;雍正五年(1727),从广东永安迁入的陈绣尧;雍正六年(1728),从广东长乐迁入的汤氏;雍正十二年(1734),从广东长乐迁入的胡氏;雍正十三年(1735),从福建武平迁入的林氏;雍正时,从广东龙川和福建武平迁入的钟氏;乾隆十八年(1753),从福建武平迁入的邱氏;乾隆十九年(1754),从福建汀州迁入的钟氏等。另据在成都东山调查时得见,有的客家来自内江,如万兴乡钟氏,原籍广东长乐,康熙五十五年(1716)迁入内江,五年后方迁至万兴居住至今。又大面镇的钟氏,也是自内江东乡场杨柳桥迁入。5 o2 Z2 ?# n  g5 u9 M, {5 |" U6 H. @
# X; N+ L1 R$ o3 k" {& I
资中县位于内江市西北沱江之滨的成渝铁路和高速公路线上,西与资阳市相交.是四川境内有名的农业大县,今隶内江市所辖。有关清初以来境内的居民构成,民国《资中县志》卷八《风土志》称:本境分五省人:一本省(按:指明代遗民),二楚省,三粤省,四闽省,五赣省。闽、赣、粤籍大多都清代迁来,并主要居住在球溪、铁佛二区,另在罗泉镇也有一定分布,且有的至今还讲客家话。
) ]7 N- a5 N( P4 Q9 O7 ^' d4 e( a
) N( p* d4 V# `1997年出版的《资中县志·人口志》乃收录了包括客家在内的230多个姓氏。而有关境内客家姓氏的较为详细的情况,在王纲的《四川清代史》中有如下精辟的论述:客民多大姓,粤人以林、钟二氏为盛,朱、陈、黄、潘次之;闽人以廖、张、李三姓为盛,彭、吴次之;赣省以袁、李二姓为甚,孙、罗次之。与此同时,见于谱牒记载的客家姓氏还有:乾隆时,从广东龙川县下塔迁入资中球溪镇的巫道麟和从广东长乐县油田约迁入的巫俊堂;康熙五十五年(1716),从广东龙川迁入的崔氏;以及雍正、乾隆时,从广东迁入的周氏(主系仁德公后裔)等。
% `, y" {8 O3 w
  s; O; J* D, h) j& \1 O简阳市地处龙泉山脉西侧的沱江中上游,北与川中丘陵区相连,东邻资阳市,是四川境内人口超百万的农业大县。尽管客家主要聚居的原县属之龙泉驿区和洛带区,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先后划归成都市所辖,然境内的客家迄今仍为数不少,并主要分布在贾家区、三岔区所属之乡镇,另在养马、石桥、三星、禾丰等区也有少量分布,但确切人数不详。境内已知的客家姓氏有:钟、张、刘、陈、李、王、周、巫、黄、王、谢、魏、朱、付等。4 b. D3 F5 u0 V8 j; L, B, |0 N/ X4 h$ }
+ P( e9 y. A. o* q/ G; E( c
威远、仁寿、自贡、富顺四县市,是川南客家的又一杂居区,例如在清末戊戌变法中遇难的被称为戊戌六君子之一的刘光第(1861~1898)即系富顺客家人;而自诩为厚黑教主的李宗吾(1879~1943)也是自贡客家人。" o& T! h1 ~; E' A2 Q. \
+ J+ E3 |9 N: k
除以上片区外,客家人在今宜宾市所属各市县中也有一定数量分布。以地处最南端的筠连县为例,调查显示该县客家人的主要聚居乡镇和村落有:筠连镇星星村、莲花村、前丰村、堡合村,巡司镇红星村,腾达镇吴家场和沐爱场等。已知姓氏有:郑、朱、廖、温,余为钟、曾、李、刘、范、陈等,总人数约8000人。内中,郑氏原系广东长乐县人,康熙年问兄弟七人人川迁入当地,繁衍至今已有3000多人。廖氏来自广东和平县,乾隆十三年(1748)迁入,现有900人。黄氏原籍江西龙南县,乾隆五十八年(1793)迁入。朱氏原籍福建武平县中赤村,乾隆二十四年(1759)迁入,现有2500余人。温氏原籍广东长乐人,乾隆六年(1741)迁入,现有400余人。钟氏乾隆二十五年(1760),从广东长乐县迁入。曾氏仍系广东长乐人,乾隆七年迁入。李氏福建上杭县人,迁入时间不详。范氏原籍江南丰城,乾隆末迁入。刘氏原籍江西金溪县人,清初迁入。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2 21:35:35 | 只看该作者
3.川 北地区客家姓氏
# C+ I3 p& m. D; Q; V5 t  y+ g$ X( r
川北地区是入川客家的又一重要集散地,其地乃包括了今南充、广安、绵阳等地市所属各市县。该一片区的客家人基本上是沿长江入川后再自川东迁入的,尔后大多就地落籍,余再折西复迁至成都周边或川西南的西昌等地。仪陇、三台两县则是川北地区的代表。
8 z1 A3 t, X$ \( g! l8 |6 \/ q% ^. J/ ^, R: z4 o3 C
仪陇县地处川东北的嘉陵江畔,北与巴中、阆中相交,西南与南充市相对并隶之。这里是川北有名的客住县,素有川北客家第一县之美称,同时这里还是尊敬的朱德元帅和共产主义战士张思德的故乡。
* a! [9 ], z0 \) N$ W
9 v0 K  Q; R# }- O; ^据当地人士的初步统计,境内现有客家约30万人,他们都来白广东韶州的乳源、乐昌一带,相互之间均为亲戚。客家人自进入仪陇后,历经三百年之繁衍,如今乃广泛分布于铁山、柳垭、三河、龙桥、日兴、双庆、凤仪、马路、福临、五福、双盘、铜鼓、化马、三蛟、九龙、大寅、文昌、永乐、磨盘等二十九个乡镇。主要聚居乡镇则有马鞍、乐兴、丁字桥、周河、石佛、杨棚、芭蕉、大丰、碧泉。在这些聚居区中,客家人乡音未改,民俗犹存,故此成为川北地区现存的最大的一个客方言岛。
/ {, }; G, L# z# C) Y# a" |, s  H: P( b( n; U7 S
迄今的调查表明,已知的仪陇客家姓氏约有20多个,他们是朱、饶、陈、张、许、潘、丁、吕、林、郑、罗、杨、邓、彭、梁、王、萧、莫、余、缪。其中,陈、张、许、林、郑、罗、杨、邓、彭、王为万人以上大姓,潘、丁、钟、梁、莫等,约在500010000人之间。( p6 \$ J+ L: V( q5 W

* l& [3 U0 u& u在这些姓氏中,有名的大姓当数朱、丁二姓。6 I9 [; _6 Q$ k3 R0 t+ O7 y3 v
3 N: {3 U2 ^3 ?. J: x
朱氏为仪陇首姓,人数众多,宗支复杂,影响巨大,且涌现出了像朱德元帅这样的一代伟人(详见本书《朱德元帅传》)。据清同治七年(1868)续修的《朱氏宗谱》载,朱德元帅的祖籍为广东乳源县龙溪人氏,先祖世耀公于康熙四十五年(1706)上川,初落业于广安州龙台寺,生子五:承先、开先、澜先、满先、文先,后卒于当地,由祖妣林氏携幼子文先公复徙仪陇大屋基。至乾隆三十一年(1766),又徙本县马鞍桥佃许姓田耕种,最后才定居于马鞍场大湾。由此生息繁衍至今已历十余代,而朱德元帅即系世耀公的第八代传人。而世耀公的其余四子,则分别散居于仪陇周边的广安、蓬安、营山、渠县等地,成为当地客家中的一支。
' L  b# r2 ~# @2 F8 H3 b" f+ Q' ?8 g% J
丁氏原系福建上杭县朱市街人氏,后迁广东乳源县扶洞乡落业。康熙时,由第九代祖妣刘氏率四子人川,初居合川 县康家洞(今属重庆市)。雍正二年(1724)复迁仪陇马鞍轿顶山坎下,白手起家,艰苦创业,由此致富。至清末时,已拥有田产2500多亩、山林7000余亩,常年佃户500余家,每年收租1300多担、收佃钱l 000多吊,另还开有酿酒、制糖作坊、布庄和钱庄,堪称仪陇客家之首富。. v6 M2 ^5 p7 ^7 r2 I  P0 I

+ f" `' _" |  r! z9 p$ v三台县位于绵阳市南部的涪江之畔,西与中江、东与盐亭县相连,现隶绵阳市。现有资料和谱牒表明,客家人进入当地的时间,始于康熙末,止于乾隆时,方式有直徙和辗转迁徙两种。自那以来,历经十余代人的繁衍,至今当不少于20余万。他们散布于县之全境,并主要集中在潼川镇(县治治地)、芦溪镇、西平镇、景福镇、安居镇、刘营镇、新生镇、古井镇、乐安镇、金石镇等。境内已知的客家姓氏有:李、张、陈、吴、谌、艾、邱、谢、蔡、萧、钟、曾、刘、王、林、蓝、赖、杨、唐、涂、朱、罗、范等,内中尤以前五位姓氏人数最多。究其来源和迁入三台的时间,赖氏祖籍广东长乐,雍正十二年(1734)徙居三台三道河和石板河。蓝氏祖籍广东平远,雍正时上川进入中江,复迁三台古井坝。谢氏祖籍广东平远,乾隆四年直徙三台星日乡(今西平镇)。萧氏仍系平远人,乾隆六年(1741)迁入。林氏祖籍广东长乐,康熙末徙居江西龙泉县(今遂川县),入川后先居资中金紫山,乾隆十三年(1748)复徙三台金池寺落业。陈氏祖籍福建漳平,乾隆十七年(1752)上川,先后落业于南充、遂宁两地,直至乾隆三十一年(1766)方迁三台柳林坝定居,成为县境有名大姓。另一支曾氏,则于乾隆时从广东河源迁至三台的葫芦溪。张氏广东平远人,人川后先居中江,后转徙于三台、射洪两邑间。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2 21:36:26 | 只看该作者
4.川西南地区客家姓氏: ~/ K2 }( L5 R+ i9 O0 ~- k: r. }
; B6 N& \( ?' d& v
西昌市地处富庶的安宁河畔,秦汉前为古邛都国地,今为凉山彝族自治州州府所在。调查表明,客家人乃主要聚居在安宁河谷的西昌黄联关镇的鹿所、石坝、新镇、东坪、大德五村和中坝乡的大树、大中、麻地等村,两地隔河相对,南北长约10余公里,东西宽约5公里,现有客家近万人(未包括配偶),他们中的多数至今仍讲客家话,由此被学界称之为西昌客方言岛。除此,在方言岛北面的西溪、经久,南面的黄水塘、阿七,西面的佑君等乡镇也有零星分布,只是后者现已基本不讲客家话了,仅在对父母等的称谓中有的至今还保留着客方言之特定称谓。在这个客方言岛中,已知的客家姓氏有:刘、黄、张、赖、谢、林、蒋、李、周、袁、巫、骆、杨、蓝、邹、叶、邓、钟、曾、罗、余、欧、王、吴、赵、陈、葛等,内中人数较多的姓氏有刘、黄、赖、蒋、张、周、骆、袁、邹、林。在方言岛以外的客家中,除上述诸姓外,另还有谌、史等姓。% P- n  Z4 a( O& s0 B6 j
/ l7 c7 L. L- M5 C% |
西昌客家现存的谱牒和碑刻表明,他们几乎都来自广东,内中尤以龙川县迁入者居多,如黄、刘、谢、骆等,这是值得研究的。次为长乐县,如东坪村二组的张氏、石坝村二组的蒋氏和六组的周氏、林氏等。更有意思的是,家住石坝村六组的林世祥老人,为告诫子孙勿忘其根,乃特地在神榜上写明,他家系自广东省嘉应州长乐县西林坝竹子市泥华嘴林家堡起祖,入川始祖为林相友。此外,还有来自兴宁等县者。在移徙方式上,部分系从广东原籍直徙至西昌,如黄、林、谢、骆、蒋、刘等姓。其余则分别从四川内地及周边地区迁入,如石坝村二组的张氏系自三台县迁入,大德村二组的钟氏则自成都市龙泉驿区迁入,大中村的赖氏乃自邻近的德昌县迁入。在迁入时间上,客家人进入西昌的时间似乎较内地为晚,如据笔者调查迄今有据可考的最早进入当地定居者乃在乾隆二十八年(1763),他们是家住新镇村和大中村的黄晋成和黄燕成所属后裔;晚则可至道光时。
9 d- J/ |8 R  I' _0 m4 p( e) |4 b. ~5 X
(二)四川客家姓氏的基本特点! X6 L& v" K- R: C9 c7 ?

9 J  V( X8 X. U$ n3 i- i1.姓氏较为单一,大姓在人数上占有绝对优势,且复姓甚少
+ m: {" i3 N+ w. W/ N1 {  K5 Z8 D& a0 J, t) m) i9 c1 G
据有关专家统计,我国汉族的常见姓氏发展至今已有3000多个,与之相比,今之四川客家的姓氏尚不足150个,即还不到二十分之一,若再以常见姓氏而论就更微不足道了,也就是说一般都未超过50个,其姓氏之单一由此见一斑。其次是大姓在人数上占有绝对优势,以成都东山客方言区为例:迄今的统计表明,名列前十位的姓氏依次为张、刘、李、黄、曾、陈、钟、王、周、吴,合计人口约30万,即约占东山客家总人口的50%。次则再从个案来看,前己言及成华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和新都区是东山客方言区的腹心所在,为说明问题,我们不妨从以上四区中各择一客家主要聚居乡镇作比较。根据l999年底的统计:当时成华区龙潭乡的农村总人口为40637人,而乡内前十大客家姓氏的人口(不含配偶,下同)为28730人,也就是说其比例占70.7%;龙泉驿区洛带镇的农村总人口为18106人,而前十大客家姓氏的人口为9836人,比例为54.32%;青白江区福洪乡的农村总人口为27125人,而前十大客家姓氏的人口为15168人,比例为55.91%;新都区石板滩镇的农村总人口为27780人,而前十大客家姓氏的人口为20979人,比例达75.55%,这和前述的成都东山客家前十位姓氏的人口之比基本接近。以此推之,四川客家前二十位大姓的人口之比,当不会低于全川客家总人口的50%,也就是说估计当在100万~l50万人之间,基于各地大姓人多势众同姓相扶、相护,其地位亦即由此奠定。继之,四川客家姓氏的另一显著特点是缺少复姓。
2 R3 H& N6 \3 l; r/ F3 A/ b* _" R5 y7 s/ h
2.支系复杂,大分散、小聚居,并由此产生出若干与其姓氏有关的聚族而居的小地名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2 21:37:12 | 只看该作者
以下试以周、史、姚三姓为例以资说明:周氏是四川客家中的大姓,已知情况表明,四川客家周氏均系宋末时入粤始祖仁德公之后裔。从谱牒记载看,周氏家族的最早入川可追溯至明万历时,然绝大部分族人则是在康、雍、乾三代从广东等地迁川的,迄今已知的入川 宗支即有二十八派三百余支。其分布范围,北起巴中、南充,南至自贡、宜宾、泸州,西至成都平原诸市县,东抵壁山、重庆、达州,仅正式见于民国十九年《周氏宗谱》所载宗支所居之市县即有近30个,其分布之广由此足见。而其余大姓散布于全川之情形也就更可想而知了。
/ s3 W) ]" S8 ?- Y/ h/ C. k) g
2 w8 N' C9 O: f& ]  v( O& F; v史氏是四川客家中的小姓,据新都区谱牒研究所收藏的《史氏浩公族谱》载:清康熙末以来,史氏各宗支先后从广东、江西迁蜀,并相继落业于成都、华阳、简州、新都、温江、双流、新津、荣昌、犍为、西昌、遂宁、资中、内江等市县,成为小姓散布全川之代表。: r9 ~* ?! }7 e* c/ l$ m
6 J! L# s/ j4 F" K: u% Q% N$ ~
在聚族而居方面,姚氏是其中的代表。据广东《平远县志》载:大柘姚姓,自景清之后,传至汉臣、钧臣。汉臣有两子,名为心功、心乐。年幼时,已知悉四川地大物博,人口稀疏,萌发相机入蜀的意愿。长成后......获悉乡邻往四川 探亲的消息,两人约同钧臣的两个儿子,并组合外姓青年朋友数人,启程同行......达威远鸭子滩。此后姚氏后裔便在威远及邻近各县生息繁衍,成为当地有名的大姓。据统计,至民国三十六年(1947)时,仅威远境内的姚氏子孙就有4000余户,人口逾二万,真可算得上是聚族而居之典范。至于以村或组为单位的由各宗族或房族形成的小聚居,也就更为习见了。这种小聚居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在各地相继出现了一批以其姓氏命名的小地名,诸如:张家湾、李家坝、刘家冲、黄家粱、林家铺、曾家碾、赖家店、吴家老屋等,凡此举不胜举。
. n$ V8 m- @. K; h! P* ?; S* |
6 P4 x9 B6 V& c" x造成这种大分散、小聚居的主要原因,乃是客家人的大批人川较湖广人为迟,由于此前的好地和好的居处多已被先期到达的移民所插占,于是后来的移民就只有佃耕或佣工为生见缝插针以站稳脚跟,如此一来也就难以形成较大范围的聚族而居的现象。其次,客家人的人川并非是有组织的大规模移民,而多是单家独户或邀约少数同乡结伴而行陆续上川。在此情况下加之客家人历来迁徙频繁,不少人从初次人川到最后定居,其间要经过多次迁徙。凡此种种,便是造成四川客家同一姓氏或同一始祖后裔入川 后大分散、小聚居的重要原因所在。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2 21:38:15 | 只看该作者
二、四川客家宗族
  l( z7 W8 X. h) A
# @$ b# v  {; m  }9 r, C+ R: U7 ~四川 客家宗族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具有起步迟和发展快的基本特点。由于客家人大规模人川较湖广人为迟,且多以只身或单家独户为单位进行,因此,所有家庭和家族均从头开始另起炉灶。加之客家人人川之初,颠沛流离,居无定所,食不果腹,为谋生计,难以组成有效之家族。直至最后定居,安居乐业,再从单个家庭发展成为一大宗族,其间的繁衍过程,一般都要经历二三代人即五十年以上,方能达此目的。如此一来,使得四川客家宗族的产生,最早至乾隆中后期,迟则乃至嘉庆道光时才得以普遍形成。其主要标志是,各地客家大姓豪族崛起,会馆、宗祠普遍出现,续修谱牒蔚然成风,凡此无不与宗族的发展有关。
( r* V/ z( \! P+ t  O7 j; r' w1 A8 `6 g  S0 w8 S; q8 H6 l5 ~
(一)四川客家宗族的构成$ F& I8 k) c  j- r1 M  H& }

$ k6 {; a4 F8 C2 d. [在传统社会中,四川 客家宗族是由宗族、房族和家庭构成,三者缺一不可。以下分别作些介绍:$ @' P8 l: G* [5 A$ L6 A7 ?
8 F3 @- T6 n/ t# o0 X
1.宗族
' z' e+ c/ k4 u, l3 K& Q
8 Y1 ?+ \& K9 h3 ?: E* k5 k是家族中最高一级宗支和宗法组织,其下多由数个或数十个大小不等的房族及若干血缘家庭构成。他们或聚族而居于某一特定区域或村落,或散居于四川各地,仅每年祭祖时才能定期相聚。
9 o- O( h8 c" X) x5 @: a5 F. ]5 a4 r7 t4 _1 Y% S7 r" ^
在传统社会中,所有宗族无论大小、贫富,皆设有管理层,以负责管理和处理与宗族有关的各项事务。为首者被称为族长,而族长往往是族内德高望重之长辈,他们或直接掌管族内大事,或只享有尊位而把具体事务交由办事公道和年富力强的当家管事去处理,但本人仍对族内之大事,诸如族产的分配,主管人员的任用和其余事项的处置等,具有无可争辩的监管、仲裁、否决权。族长以下的主要负责人称谓甚多,互不统一,或日族正、董事、总首,或日经理、监理、副理。其下还分设有财务总管、文书、学务管事、祠畏、堰长等,他们乃分别管理宗族的财务往来账目、文书档案公文起草、族学、宗祠祭祀和堰渠维修以及水资源的分配等。总之,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每年定期接受检查并在轮换时做到账目、银钱、财物三清,否则将会受到严厉惩罚或加倍赔偿。以上主管人员,多为三年一换,但有的深得族人信任之族长,也可连任甚至终身不换。上述人员的报酬均无定制,或量事酌给,或以年薪固定付给,待年终结算时从族产收入中统一扣出。如,成华区龙潭乡的范氏家族过去乃设有书记一名,其常年薪水,乃议给钱十二千文,即系一例。* c' R% B3 G  f6 y7 P7 R
5 ~3 b2 [# B# A" B# n% K+ l3 o
有关宗族高管人员的构成、分工、任职条件、监管和报酬等,四川威远县观音滩的崔氏家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较好范例。据民国二年续修的《崔氏族谱》载:该家族的管理层乃由族董一名、族长一名、族正一名、总首四名,侦缉一名构成,他们的分工、任期和任职条件为总首只管钱谷,收支账目,承办春秋二祭等。一年一更,上保下接,公选殷实,轮流充当。如下首亏欠无偿,该上首垫赔一半。族董、族长、族正总理合族公事,并理合族报告事宜,三年一举,必选才势双全、秉公执正、不徇情者。举之侦缉,招集原被两造攻提刑通信等事,三年一举,必选英年有胆不惮劳怨者。举之以上当事人员,均无薪水,夫马口案,有事谅给。1 s# y0 _. f1 D% P- h9 H: ]
. h) b1 P& F# U6 P% W, `$ H! m
2.房族4 H, F$ e  _# V( Y1 a, Q
, a5 M4 v4 G, Q$ H- _
房族是横介于宗族和家庭之间的家族分支组织,它直接由宗族产生并凌驾于各家庭之上,其地位和作用有时往往在宗族之上。究其原因,乃是它与各血缘家庭之间的关系更为直接、亲近和紧密,特别是五代以内的小房族其关系更尤为如此。故在同一宗族中,他们通常把己房称为本房,把他房称为隔房,以用来区别血缘关系之亲疏。不仅如此,在宗族内部的活动中,除每年一度的重大祭祀和例行集会外,其余祠祭、聚会和扫墓等,都基本以房族为单位进行,这样既有利管理,同时也更容易联络和促进本房族人之感情。由此可见,房族在宗族和家庭之间发挥着重要的承上启下之作用,且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血亲链环,非如此宗族的统治将难以长期维持。9 k8 ~' |/ R8 X- p* o4 t) [

' k: l  ~# N9 d& Z调查表明,四川客家房族的产生乃有大小、早晚之分。相对说来,大的房族形成时间较早,即一般从入川的笫一代或第二代始分,也有从第三代、第四代始分者,后者多为第二代系单传或别的原因所致。以成都东山张氏中的最大宗支大梁、大柱、大用公支为例,其人川之初双亲便先后病逝于贵州和永川,仅遗下兄弟三人,后即以此分成三大房,散布于东山各乡镇,繁衍至今各有后裔数千人。另如,主居于以石板滩镇为中心的东山廖氏大家族,便以人川的第二、三代始分(详后)为大小房族,每逢宗族祭祀集会,便以小房族为单位召集族人,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以上系就大房族而言。至于这里所讲的小房族,一般系指迄今五代以内形成者,实则这是过去五世同堂大家庭的翻版。毋庸置疑,这样的小房族其血缘关系也就更近更加紧密,活动也就便于组织,特别是近十多年来在民间悄然兴起的每年扫墓祭祖活动中,大多都以这种小房族为单位进行,这样做既便于组织召集,同时也更便于相互交流和凑份子。6 w4 M) I% n+ U( g; p/ \& P5 F7 F. t
0 C8 g% ?: Q$ K$ f/ N) p2 j
和宗族一样,无论大小房族,在过去一般都推选有房长和执年管事等,以处理本房的各项事务。其余分管人员,则视需要而定,或固定或临时指派,所给报酬也各不相同。以成都东山客家白氏为例,据光绪《白氏族谱》载:当时白氏家族的各房均设有执年房长,每年正月二十日报换,并付值年薪俸钱二十千文,烟、茶、酒、饭、轿费、点心费并包在内,不得在公项内滥用分文,由此可见一斑。5 {) b: H2 h+ I2 B3 r

) E+ l  I" j, n2 X" X1 j3.家庭
1 j4 j: z6 j3 ]1 c& r. H4 w% H$ U
家庭是构成宗族和房族的基本单位与细胞。过去四川客家在家庭的组成上,一直奉行着这样一种双重标准:一方面他们极力推崇五世同堂的大家庭,并以此作为楷模和多子多福的一种象征;但另一方面为鼓励子孙自立自强和避免因弟兄过多而引发种种家庭矛盾和由此产生之弊端,按照客家旧俗男子一旦成婚和生儿育女,家长就要分给其一部分财产令其分蘖,以组成在大家庭庇护之下的小家庭,这就是民间俗谓的树大分权,人大分家。当然这种分家和这种小家所拥有的自主权是极其有限的,有时甚至是象征性的,因为无论是家内和家外的一切大事还是大家长或长辈说了算,如此形成大家庭管小家庭和大、小家庭长期共存的特殊现象。一直要等到父母完全丧失持家能力或亡故后才能最后分家析产当家作主。届时,先从大家庭共有的田产中提留出部分用以赡养老人和供燕尝等之需,其余按弟兄的多寡均分,长子也不得多分,只有在这时他们才能取得对所分家产的完全支配权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独立家庭。* ^8 F' d  h2 F3 C$ F7 e

" i- l8 {  K& r: M; ~/ E$ t4 h在四川客家的家庭生活中,过去由于受传统习惯的影响各家庭之间均实行的是家长制,家庭中的一切大事,诸如儿女婚姻、修房建屋、田产处置、对外交涉甚至购置大型器具等,一概由家长定夺。而这些家长一般都是指家庭中辈分较高和最有权威之男性,若本人年事较高和身体较差,难以履行其职时,可另委托一办事能力较强者代行其职,后者多被称为二当家,此一现象在人口较多的数世同堂的大家庭中乃屡见不鲜。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虽难以与男子相提并论,但对家庭之贡献却丝毫不逊于男人,有时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如小至针线锅灶,大至养儿育女,农田力活和经商谋生等,都离不开她们。总之在家庭生活中她们既是贤妻又是良母,还要饱受族权、夫权和封建礼教的种种压迫与欺凌,而有的乃就此成为了其中的牺牲品。尽管如此仍不为之屈服,任劳任怨,辛勤持家,充分显示了客家妇女与生俱来之崇高美德,如朱德元帅的母亲--钟老夫人便是其中之杰出代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11-23 21:3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