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3978|回复: 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姚莹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5 18:52: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1156824942 于 2012-11-5 19:21 编辑
7 g5 C! ^  k4 i+ d6 v+ m4 X' X2 Y/ _" K
姚莹,字石甫,号明叔,晚年又号晚和,别署幸翁。清中叶时安徽省桐
- p6 j4 }+ }! [1 {( v城县人。
6 J( U( p+ d' f/ p% w桐城姚家的先祖居在麻溪,后世迁居县城,仍称麻溪姚家,自明朝时便& k6 ]* i( [  ^" B2 z& Y! f: a
已是著名的文化世家和仕宦望族。清朝以来,姚家以政绩、儒学、文艺、义
" ^1 ~2 s: d- I6 A, @. b, a) X行等而闻名者有很多人。就近亲说,官至刑部尚书的名臣姚文然,是姚莹的) Q* |3 V) t: ^- r. H  [
七世祖;以“经学”名世、官至翰林院编修的姚范,是姚莹的曾祖;以学术  ^7 M) u* e) M5 T; K
文章称师表、被目为“桐城文派”主将的姚鼐,是姚莹的叔祖。
7 \5 D" @. U: B) s1 ?! {  H1785 年11 月8 日,姚莹诞生于桐城县内北后街的这样一个名门世家之
9 K+ ?& G% D$ r$ o- u' ]; ~中,兄弟排行居三。先世的声名显赫,虽然对他的生活道路和人生追求,留. k7 T* l' C& H) `& [
下深刻的影响,但到他出世时,家境已趋没落。他祖父姚斟元,秀才出身,
  ^" {: a' R5 q: x1 Q并未发达,终生在外教书或当幕僚(就是今天所说的秘书)。他父亲姚骙,
, b  l3 |( a! o2 b; `! |' a虽自幼读书,却连秀才也未考上,只好继续教书为业。
- a5 S9 p$ u7 {5 H0 a$ m+ Y姚莹家自祖父辈分居,所承祖产本来有限,祖父两代又无什么作为,家# o; J; r) \& V) K2 R5 v
境自然一天不如一天。姚莹生时,家中尚有仆妇四人供差役;到他七岁时,; ]: r$ u2 t# y4 |5 ]  V
便不得不将旧宅售出,租房居住,父辈再行分居;到他九岁时,连最后保留
1 E5 |. N4 ?& C3 W7 J' L的一名女仆也只好裁减,家务都由他母亲操作;他十岁时,正赶上夏天发大
8 A! `) p$ F' N. P; N" O; \1 U' X水,屋内水深三尺,他母亲拖带孩子借浮板于水才幸免于不死,断炊之苦,
* |% W2 @4 @2 U) l6 ]/ Z更不在话下。9 e7 ]" {4 {2 J' h1 z& E
所幸他母亲张氏也出身桐城名门,为清初大学士名臣张英的曾孙女,虽& i3 L+ {  V( i
也家道衰落,但自幼知书明理,志当贤妻良母,特别注重教育后辈成人,家
% e) H, S% i9 |境再艰难,也要培养孩子读书向上,即令为此而典衣卖物也在所不惜。姚莹3 F8 E( l8 ~9 l5 Z
自六岁开始从师读书以后,张氏不顾日间劳累,每晚必亲自检查他兄弟的课
" t3 }' d8 B$ V  I& @5 L3 h5 O2 h业,见有所长进则喜,若有所赖惰,必加体罚,即使老师原谅他们,她也都
! O1 A7 @, L1 x1 v丝毫不放过。有时,姚莹兄弟没有机会读书时,张氏便亲任教师,不让孩子3 Z1 o3 U0 G5 k; D- L
学业荒废。姚莹兄弟的《周礼》、《诗经》二书,便得自母亲的口授。等孩3 x$ a/ m  H( t- Q) j/ X
子开始学作文时,张氏又亲抄范文数十篇、唐诗百首为课本,督促学习。当' H4 X( v) `) O
姚莹苦读至深夜,伏案而睡觉时,张氏怜爱不已,常常故意借冬夜脚冷唤醒3 t! @7 f1 F) k  Z" Z# S$ L, V
孩子,姚莹惊醒忙上床为母“捂脚”,“抱母足而眠”。真是母督子严,子
1 m0 u  G% ~( \: f( s, q# K爱母慈。  P& i0 H5 [& O( G7 _
俗话说:“家贫出孝子。”先世的光荣,家境的衰落,生活的困苦和贤
# [" n2 {* c5 T2 U7 b+ E母的督教,深刻激励着幼小的姚莹,使他暗下决心:刻苦读书,发扬先德,5 S+ j7 L, g8 f: b
重振家声,报效国家与社会,不负贤母的殷切期望。早年的生活坎坷,也使9 [* l/ D5 }0 f5 W1 D2 l3 ^8 D
他对中下层社会的实际,具有深切的认识和体会,养成了他后来为官时关心
) |6 W0 B% z$ ^) Y" M" A& Z/ E& s民间疾苦的宗旨与作风。同时也造就了他刚正不阿、实心实意办事、不向困
( \4 ~8 S/ ^  N: E* M难低头的性格与志向。4 S, S8 n: m- s% J$ ~' G4 A! D+ t
21 岁那年,姚莹赴安庆参加府学考试(当时桐城县属安庆府)。因为盘( [' N! H! }: ]
费有限,只好借住在亲戚家。这位亲戚势力眼,对待姚莹十分不好。姚莹不" d5 j& t8 ]1 X
堪羞辱,一气之下,便拔脚回家,待另作经济准备,再参加下期考试。科举
$ W; ^6 I6 O- e2 o$ P" n时代,应试是读书人的关键时刻。姚莹竟宁可放弃,而不受窝囊气。从这里
: H4 M; \4 R- M: p/ U( j不难看到他个性的一个侧面。
1 U* T8 J- W! k% u4 v他回家后,正逢叔祖姚鼐在家,见他提前回来,十分奇怪,便问他何故1 P+ S2 n- [; ?* \0 @9 x
如此。姚莹只好实说。叔祖闻言,既赞许这个侄孙的志气,又不忍他失去这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该用户从未签到

2#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18:54:13 | 只看该作者
次考试的机会,便拿出银两资助姚莹赶去应试。结果,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L' [* h9 A6 O# e- C7 E
补为府学附生,在科举道路上超过他父亲,成了秀才。回家后娶妻方氏,也
$ `1 v! _9 B) S/ W是桐城名门之后。隔年,也就是1807 年秋,姚莹又去南京应“丁卯科”江南6 c7 F5 l' K/ w
乡试,考中第十八名,成为举人。在科举道路上超过了他祖父。时年23 岁。: ~" x# U, k$ D: m
次年春天,又到北京参加“戊辰科”会试,考中第三十二名,成为贡士。继0 B# J3 o7 {: c) V. s: R; W/ o/ Q: H% s
经殿试,考中三甲第十名,成为进士。在科举道路上,追上了他叔祖和曾祖。
+ s- _& i. G# U' o* D" Q2 e喜报到家,知者无不称赞姚家继起有人,贤母心血没有白费。依当时制
+ `0 [4 P( L) u1 L* S$ ?4 Z度,考取三甲的进士,即可等待有官位时授官。由于官位有限,一时难于轮
/ F; t" |& w! e, t6 L上,久留北京,又开销甚大,非家境所允许,姚莹只好于当年秋请假回家省
, A4 L8 X. P& R亲,及早结束了有生以来的首次北游。
# M, t4 B2 j! a无论是去南京参加乡试,还是去北京参加会试,都使姚莹开阔了心胸与% ?  d( z7 ~( n5 K4 H! U
视野,并因同年(同科考中者称同年)、师生(主考官为考中者的座师,分
  P8 X. R. y# X( Y# G# m8 [5 K% H科试官为考中者的房师,考中者则为座师、房师的门生)、同乡(同省者为( R, @6 N  l5 A
大同乡,同府、同县者为小同乡)、世谊(上辈有交往,后辈继之,为世谊)
, A0 w; k: ?* U0 N9 ~, ?等关系,结识了许多新交,有的成为姚莹的终生知友,有的是令他终身不忘
2 e4 B$ I, {+ ~的知遇。在这些交往中,姚莹的器识与才能,无不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使他
. `/ }0 @& H5 L  i! q! T的知名度大为提高,官场与知识界由此知道桐城姚家有个后起之秀姚莹。  I7 @0 c* D% ~+ ?' w6 B+ X8 E
考中进士,在当时固然是很风光的事,但那只不过是取得了任官的资格。4 K" v/ e$ f- v0 h$ W, a$ [8 O
在姚莹看来,距离实现他的抱负与理想甚远,并没有什么值得风光之处。他* t1 z( Y8 u' j
的理想和抱负是什么呢?姚莹后来在《复李观察书》中,自称:“自束发读
7 A$ [7 Q5 P& Y书,则有志慕古,以为人生天地间,当图尺寸之益于斯人斯世,乃为此生不
# j# h5 i6 |$ Z7 W+ S虚。”这便是先儒极力倡导和知者推重姚莹的所谓“志在经世”,即以治理% f$ Y$ r' y" H0 v7 ?1 T# S; ]
世事,利国济民为职志。+ j  {# K4 ^) K
当时的风气是:一些人只为求作官而读书,因而对于官定的经义和“八
& m& b& _. y7 A6 p股文”程式,用尽功夫,认为除此而外,再无学问,作官便是人生的终极价0 t% {  d% k* e& z5 {8 Z' Z. J
值;另一些人虽不为官定经义和“八股文”程式所限,但受了清初“文字狱”. K0 C" M# w& s
的影响而脱离现实,不问时事,一意考究古书、古物、古事、古义、竭其专6 j5 K8 Y. x6 L) K+ r
深,号为“朴学”。姚莹正逢“八股”泛滥、“朴学”盛行,读书人奉为时
5 j5 n% a- V  S& y7 C髦的时代。当此之际,而“志在经世”,便是难得的“越俗”。由此出发,
% i5 h: w8 ]5 j$ c虽因科举考试而不能不留心于官定经义和“八股文”程式,但他却不为所囿,
, _3 ^, b( n0 C* t) L$ d) {更博览群书,求其大义,着眼于有用,不斤斤于细琐,凡涉及治国安民的知2 X3 S& @  |; n6 v# b! n
识与学问,无不悉心讲求,反之,则不费精力去钻牛角尖。秉承家学,掌握9 f5 d: D+ N- W9 O+ q
要领;关心时局,不为空谈。从而在人生道路上迈出了正确和坚实的第一步。% ~& A5 R. b  s6 T
二、研讨“海上事”和“海外事”) S! K8 M5 `' {' Y. j- A
1809 年春,山东巡抚百龄升任两广总督,闻新科进士姚莹之名,遂趁途
' |4 n. j- p$ ]3 @3 E" u- F径桐城之便,邀请姚为幕僚,随他同去赴任。
6 u& r, g% m+ A5 `百龄,字菊溪,姓张氏,正黄旗汉军人。进士出身,以干练和有魄力而6 R# b7 `$ i! q9 s- t& t9 {( W  y
得仁宗皇帝的信任。数年前即已官至总督,后因事被革职。继而,再次被重, m& N! L  |4 r. k9 B9 R
用,历升至两广总督。4 r5 m, F+ Q1 a5 o# a4 S5 K# k
就姚莹来说,去广东既可开阔眼界,熟悉世务,又可顺便看望正在广州( p: S# l& R$ a9 _  i
任教的父亲,更何况聘金对家庭生活也有很大改善,因而乐得应邀,欣然而$ u5 |7 {- A6 F
去。当年秋天,姚莹随百龄抵达两广总督的任所广州。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18:54:59 | 只看该作者
当时的广州,不仅是广东、广西两省的军事、政治、经济中心和广东省9 D5 ?/ F/ s, E2 k) q! v
省会,而且是在传统对外贸易口岸基础上,由清政府特定的唯一与海外诸国
- K' b' e: t. ]* G* g5 @6 j交往的商业通道。处于上升时期的西方帝国主义国家,更把广州视为到中国. i( C- A% c( o" P3 y
这个封建大国谋取经济政治利益的登陆点。于是,在南国重镇广州,便有了! i  S7 F. ]4 D$ d6 K
在中国其它城市看不到的两种现象:一是由中国人经营的专门从事垄断性外3 }' J$ w$ g1 O. x/ j5 h
贸中介业务的洋行及其联合组织“公行”;一是供外国商人落脚储货的所谓
6 n2 s3 c5 n* I0 f+ L“夷馆”或“商馆”。
1 [" G, d1 c6 p4 u洋行早在明朝时便有,“公行”则为后起。行商除负责确定货物的价格
+ g# I  W! L4 D4 E' l  M外,并负责代中国政府向外商征税,外商也乐于委托其代办这类手续。而政) j: D( Y1 t  V+ T/ Z# O
府对外商的管理,一般也都通过行商来进行。“夷馆”,则由行商依政府规0 h1 T# W, E: H% S3 n- K' ?
定租与外商使用。政府本来对外商设有严格的规定,但因日久天长,不免流
4 ~" G6 O8 s6 D于形式,而时松时紧。这当中,外商的不法行为和政府官员的腐败,也是重0 e( G8 X3 j; \" i0 y3 O, n
要原因。# A1 h) K5 f  r$ a3 \
由于广州的特殊口岸地位,便使两广总督多了一层敏感的任务,即管理
. K  Q5 T: h8 P和保证外贸事宜,并通过此渠道进行与外国的交涉。这些,当时统称“夷务”。9 E) l4 p- [% [5 G$ t  H
“夷”,是当时对外国的蔑称,反映了中国传统自认为是天朝、上国和中央- L% c" X) }/ N. r- h; E" O
大国的心理。仅从这个不妥的名称,便不难看出当时对世界形势的了解是多
. L9 e% P5 k: L. D& ?4 M么贫乏!, d7 W. o# C$ l: {3 y
对外贸易的发达,已令姚莹亲见广州的格外繁盛,而由于英国从事的鸦; N5 j& s" U! a1 d, \$ |1 v
片走私贸易日盛,致使清政府的严禁形同虚设,鸦片的毒害在广州反映得最' `2 E% `- }+ W8 B; ^
为明显和突出,更使姚莹深为留意。这还不算,百龄面临的海盗问题,也迫
, b2 u% S; _; x- h使身为幕僚的姚莹不得不多加关注。
! Y1 k- s, T! P% E5 L7 \' o所谓海盗,泛指当时活动于海上,并对抗政府缉察的武装集团。其性质# D5 ~6 O! U  {
与成分比较复杂,有的是职业走私团伙,有的专以劫掠为生,有的是不甘清  v9 T) S9 c. x- x: A
政府统治压迫的反抗者,有的是为外国谋经济利益的滋扰者。但其利用洋面3 M& Q  Y/ }3 f, i# H2 b
广阔,清朝水师力量薄弱,特别是因为军政腐败而大举发展。这些海盗不仅# v# `* l. z) @* v% @
扰乱正常的对外贸易,威胁海道安全,而且不时登陆劫掠,无不成为治安之' y( u+ t6 {) e3 M
大患。前此,清政府曾大力对海盗活动最为猖撅的浙江、福建沿海用兵,使5 G/ s- r6 e$ m4 A( S5 Z3 E
两省所受威胁大为缓解,但广东的情况反而更加严重。这既是由于海盗活动
( Z1 h* S+ z) q" g方向的转移,也证明广东文武官员的处置不力。% e4 O. U% d; g  \; _. w9 j2 d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仁宗皇帝才特调百龄出镇广东。百龄也不负皇帝厚
/ b3 X" n  x5 D( ^8 {8 K望,到任便针对海盗问题,一面振刷军政,惩贪去懦,整顿军队,筹饷练水
% v( p) A' W( w3 l8 P( r4 z9 D师,加强海上军事力量;一面裁撤沿海商船,连运盐也都改为陆路,从而对
* R3 b0 ^+ ?6 W$ c! z沿海实行戒严,以断绝海盗从陆上获得水米接济和到陆上销脏。经过将近一4 V) c0 O9 A. H6 P6 ~
年的“日事招讨”,除分别击溃数小股集团,使仅余两大股海盗集团的处境
# o+ j/ y4 @  ]( s4 C* n# N) Y日益受到危胁外,又通过分化瓦解、利诱,招降了势力最大、辖众二万余人% z% T" V% Z9 w( O' `
有炮船四十余只的张保集团,并利用张保,平定了乌石二集团,宣告广东沿
$ D' w, z" G6 u5 I. N, n海平静。闹了十来年的海盗,终于被肃清了。' ]9 j2 A0 }& n& Y: [! x+ t
百龄因而获重赏,幕僚们竞相赋诗著文,为他颂功志贺。独姚莹没有参$ `+ }7 `8 W  K! [3 N
加。在他看来,“降人数万,一时散归田里,彼非有所畏而散,盖有所贪也。
& v0 ~% B6 o; z; U' L7 q- S其狠心故智,何尝一日忘耶?外洋暂靖,而内河匪类益众。夫匪类者非他,
8 X" T/ r; w/ t5 [即前日之洋盗也。昔之患在外者,近悉近内。”所谓大功告成,不过是表面4 G+ U. F; I/ r4 A5 ]0 ?4 r4 M) u5 _
现象。潜伏的危机甚重,又有何值得庆贺?这种后来在《上座师赵分巡书》' \3 N( O8 Y; j% K! ~
中透露的看法,既说明姚莹的头脑清醒,也反映了他的不随流俗。事实也证

该用户从未签到

4#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18:55:46 | 只看该作者
明了他的所见不差。
, \; w6 E1 B6 E; n0 I6 f) i今虽不明姚莹曾否将他的这种看法直告百龄,但从他劝百龄“功成身' t& n) V, N7 ^
退”,可知他还是透露出来。他对百龄说:“张保当年不只一次扰害沿海七
) F# y# N. ?9 D7 \/ f郡地方,仇怨甚多。今既收抚,加以官爵,久后难免再生技节。假若有人寻( h  Y+ s6 p3 F% U$ x9 B' k
仇,张保被杀,处置起来,便会两难,坐视不问,则张保余众数万必会生事;* i" W9 p* t+ X
惩治杀手,必被认为包庇降盗,为地方人士所不服。莫若携张保离开广东,
! b9 I) d8 L2 Y" m7 ~免致他日被动。”一席话,令百龄于惊愕之余,采纳其议,上书告病。奉旨( D0 d; a, U3 u# L& h8 U
允准,召其还朝。百龄遂携带张保离去。
# [: P8 D/ A" B- I8 z* N从个人利益来说,此举对姚莹绝无任何好处。独持异论,必为百龄所不
& H$ k' r4 }/ c4 a) }+ Y- I: A0 E喜;劝百龄去任,更丢了优越的幕僚差使。但姚莹仍然走了这步棋,充分显
( r% |7 u* n+ j1 g$ ~" ?1 b示了他的以大局为重。倘非具有“经世”的宗旨和自觉,断然不会这样做。& d5 S: C- m& e. d2 l/ _6 r
而他的别具见解,则是他对海盗问题及其对策,进行了认真的研究,获得深
2 i  ?% Z9 L" I1 U. L刻了解的结果。* o( I% T7 Z0 D+ R% j
此后,姚莹先后在从化、香山(今中山县)等地担任官员的家庭教师,
- M+ K$ m1 z- S/ E. S0 s: h# }( m1 y- \以教授其子弟为生。他也利用这个时候,游历了广东的一些地方。闲暇时他
: g8 J, z) I; p- r# l' j9 C便继续读书,研讨世务。但此时的研读,已不尽同于既往,那便是增加了一( L3 e7 m: v3 W! i, j
项新课题:他所说的“海上事”“海外事”。具体说,就是“夷务”和与其
* ~0 k& b6 D* k3 F" ~* t& K相关的海盗等问题,就是对来自海上的诸外国实情的了解及其对策。他后来
& a5 C" \3 g% d; j9 {+ E6 R在《康輶纪行自叙》中说:“外蕃异域之事,学者罕习,心窃疑之。虽历代
: V1 G$ ~3 Z4 I3 n# k& P( j外夷,史皆有志,而今昔不同,要当随时咨访,以求抚驭之宜,非徒广见闻3 R/ l" ^$ N# l
而已。⋯⋯莹自嘉庆中,每闻外夷桀骜,深忧愤,颇留心兹事”。所谓“以
! Q$ Y7 _: L) ?6 g9 f' C求抚叙之宜,非徒广见闻而已”,正反映了他一贯的“经世”宗旨;所谓“外. x  A1 x! u# Z# b  N* O
夷桀骜”,当然包括了他在广州亲经实见的外商趾高气扬,抗拒与抵制中国& I5 C. ?/ L% _7 q, }' R
政府的管理与规章;他的“深忧愤”,说明他敏感地认识到对外关系处理不$ e: {' [+ W0 X9 N% Y7 j7 d
善,必有损国威,影响世运。
; @/ y, @. L3 O深怀忧愤地研讨“海上事”“海外事”,是这次广东之行的重大收获。
* h) B9 ?) q4 {  ~" f从此以后,姚莹为此进行了不懈的追求与努力,使他成为当时所说的“开眼
/ }, D" I' {9 ?- x3 a  o看世界”(林则徐语)的一批杰出知识分子中的一员,而且决定了他后来在1 v$ w+ f. c$ a; q' J' x# `
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的坚定立场。正是由于广东之行,才使他的“经世”抱
; j0 P) d0 D: ]负得到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以关切与研讨“海上事”“海外事”,来回应
/ c; p2 e: ?6 @/ [2 V: |当时中国面临的外国侵略的挑战。作为姚莹生平事业的一大关键,此次游粤,( W! p, q# m8 [& l/ S/ u9 o
真可说是不虚之行。
, ^# @) B7 ?& I, w从25 岁抵粤,到30 岁离开广东的这五年多时间里,姚莹虽大增新知,- y* O7 }; X3 C6 J# ]
但从他这一时期写给师友的书信中,不时可见他怀才不遇、“困顿风尘”、( I- l. I% B4 h. p: W! U" E% m
“三十未立”的悲怆心情。1814 年11 月,他三十岁生日时写的《甲戌十月
/ p1 W) `. h7 \# M. T9 l七日,余年三十,奴子早起进鸡酒为膳,有感》诗,对此表露无遗。诗云:
+ O& w) |8 T. _. R& \2 J“忽惊三十岁华新,转愧人间壮大身;束发何曾志温饱,人生惟是备艰辛。
6 X' Q! [$ T) J" C愁看僮仆陈杯酒,泣向天涯拜二亲;风雨六年违定省,可怜伤别更伤贫!”5 C* y& @- m- o8 D& k2 C# @" s+ n
大概正是由于“三十未立”,才使他决计结束在岭南的生活,北归选官,去) O! k. E4 `# `3 f
正式干一番事业。; R; L7 [8 V9 t; l
三、闽吏第一
+ U. o. q9 u1 ~4 h. C" h/ R1815 年初,姚莹从广东回到久违的故乡,与家人团聚。转年春,一度去

该用户从未签到

5#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18:56:42 | 只看该作者
杭州访友,路过南京时,拜谒了正在那里任教的叔祖姚鼐。秋天,便起程去
8 c5 q* z! i  V, \$ Z2 b北京参加吏部的铨选。
! i2 Z3 ^1 }8 r1 n7 `到1816 年春,铨选有了结果。姚莹被授任福建平和县知县。依例办理手
0 O* P- b3 x8 H续后,告别京中师友,赶赴福建报到。夏末到达福建省会福州,秋初到平和
  ~5 x" I5 \( q6 p! _! ^任职。他的“经世”理想与抱负,第一次有了直接实践的机会,时年32 岁。; c* `: M: _" X$ `" k, L
平和,地处闽东南,时为漳州府所属县。今仍有平和县,属漳州市,但
! W( A& B. ]0 z县治已迁移,不在旧地。关于这个与广东邻界的山区县,姚莹曾在《复汪尚
* O6 g. J' ~& c9 t: M书》中分析其民情说:“其地溪岭深阻⋯⋯无三里、五里之平远⋯⋯民皆依, U- U- j, |3 V+ _
山阻水,家自为堡,人自为兵,聚族分疆,世相仇夺,故强凌弱,众暴寡”;
3 n" S/ ]. {5 D好斗、健讼,相沿成风。对此,姚莹认为应“因其俗宜”,以恩、威、信相: M$ i" P& n# D. {; a( E
结合而治之。姑息,并不是恩,而是软弱无力,不负责任;暴虐,并不是威,4 E/ p. @4 `* B4 I( ]. q  V; R
只会失去民心,激化矛盾;贪诈,无从取信于民,必然难有作为,说话全无
9 p' \- R7 A( ~4 [力量。过去的官员或姑息,或暴虐,或贪诈,因而失败。他坚信凭恩、威、
5 k  b: k5 S3 J# ~9 d信三字,不难成功。
2 E( _5 m- O7 z于是,他以满腔热忱和全部精力,投入工作。天将亮,便升堂理事;事* @  W: k$ y$ E( @0 p' W0 i8 Q- V
无巨细,都亲行决定;民间投诉,迅即审理决不耽搁,而且当众进行,令民! h( f7 A+ w* o% T9 \* E
共见,以示劝惩;访闻盗贼,即便是半夜得讯,也亲率员役,前往督捕,而: u" t. k+ H! i! l* Z
且外出决不扰民,食用皆自备;每月朔望,亲至四乡,择适中之地进行劝谕,
, x6 l& d7 V+ i/ h8 U# m  ]召集缙绅民庶来听,至者予赏;诛锄强暴,雷厉风行,决不含糊。这些,都
9 T7 E3 ~! G- q  t令百姓耳目一新,叹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从心眼里敬佩和服从这位廉、( C* N; l* J0 q4 X. `* |3 D
正、清、明的姚知县。
% O8 h( i' j& i$ D0 e4 m挑词架讼者被严惩,捏词诬陷者被当堂揭穿,谁还敢自投罗网来告歪状?" u7 W$ J$ m0 w
鼓动斗殴者被追究,借以讹诈者遭严办,有冤者知县自然为之作主,无理者
8 n6 C! f( C$ v# b6 V0 I) H% T骗不过知县,必遭申斥或令赔偿对方损失。确如知县宣谕的斗殴有百害而无8 M4 n4 }( ?. B5 S" K  h3 U) x
一利,有理的变成无理,无理的错上加罪,谁还愿意小题大作、自讨苦吃地: s/ Q  M! m4 C, Q& {4 \& M5 J
斗殴?于是,不到几个月的时间,平和的风气便有了明显的改观。正当姚莹8 `% ~% |/ N/ ?5 ]5 W+ ~* q) b( C
依既定设想,准备陆续开展倡文教、劝农耕,俗将平和治理出个样子的时候,9 J7 k' q: Z1 {( M4 L& C
上司却于次年冬决定调他为漳州府的首县龙溪县知县。尽管姚莹本人不愿
/ \! h/ j  m4 W' F3 N8 _" ~+ z意,平和士民百计挽留,皆无效果,只好遵命,到首县任官。
: i7 X8 I4 T# x; U& c# ~1 a: l. P首县,一向由所属最得力的官员出任知县。姚莹被调的原因,就是由于& V# Q! o: x8 A% Z: h2 K; A! C+ ~
他在平和的政绩甚著,官声颇佳。依例,首县皆与府治同城,但因漳州地位
1 o" Z0 N- Q. h! P/ X( @$ Q十分重要,故漳州镇总兵、省里所派的分巡汀(州)、漳(州)、龙(岩直0 r1 d! W8 v# f6 B2 N
隶州)海防兵备道,均驻漳州。因此,漳州一城中而聚集总兵、道台、知府、( Y- J5 i9 z( @0 a+ x" z3 A- X
知县四个衙门。今漳州市仍有龙溪县,但已不辖市区。8 @0 l8 f. R% {  `
别看漳州府城中衙门众多,但直接理民的龙溪知县却很不好当。姚莹在
: I/ _: _9 p3 y《谢周漳州书》中,述当时龙溪难治的症结说:“其民习于强悍,恃众藐法," |# t$ m. q  x
久为通省最。东万松关,南九龙岭,劫掠不已,行者戒途;北溪一路七十余
& l8 @; v8 ?8 W7 }1 a里,截河私征者十数处;城内文武、兵役通夜巡访,如临大敌;至于各乡,: I" K- [# b+ p+ O% }1 ?
大小一千有八社,积怨深仇,蔓延滋斗,视杀人如草芥,以虏刼为故常,一& `! n8 I" ?+ v+ l# {% s6 M
日之中,或十余命,一岁之内,伏尸盈千,剖腹刳肠,莫形凶惨,四郊近地,
. j6 H3 [; o- R4 |皆为战场,⋯⋯官至,视兵役众则逃,少则抗。官但见民之梗顽,民亦视官
! s) K0 `* K1 T为儿戏,上下隔绝,胥役缘以为奸。”/ w2 S; a& J8 t' M+ u, A
针对这种实际,姚莹认定不能以常规来治理。刚到任,便出其不意地亲7 Q) ~# d+ j' i' n& h
率员役,夜入强社,逮捕著名积恶者数人,审明其劫掠、械斗、杀人之事甚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18:57:52 | 只看该作者
多,便悬榜城门,公布其罪状,分别于其为害之各当地,召万人环观而杀之。1 C8 w3 ^) i' }8 A& c( T! c5 l4 d
立即正法,可免“迁延岁月,株累无穷”;正法于当地,召众环观,影响远
& n; B% B: v& |( ^/ m# Q  X4 h0 e大于“正法省中”的“不足以警当地”。一番“下马威”立竿见影,“四境
- {, l6 b3 v4 v  \6 O6 |7 Y凶徒,闻风股溧”,发挥了法律的威慑作用。: C8 X2 P  D: p
接着,于各地张贴《召乡民入城告示》宣布:“各衙门兵役暂停拘捕,2 A' ~3 l4 b9 t5 s) O* k
听尔等各乡社士民入城来见”,“凡有旧仇夙怨者,各该社之家长务须约束
( n, W5 g* W6 w: J小侄,静侯本县选派之公正绅耆到社为尔等排释调处,无许再行滋事。仍一
5 E: p% l* H# z6 T! `! t面率带子弟入城来见,本县亲加访问,所有委曲无不可以面陈⋯⋯务使尔等/ b- s7 _2 c- a1 C+ h
无不达之隐,无不通之情”。以便彻底解决上下隔绝,官莫察民之情,民“视* c  a. z! B: {0 ]+ D  e
兵役如仇仇,望城市如陷井,经年不敢一入,于是讼师奸更得以任意舞文”) s' n  P: S; @& _% |
害民之积弊。对入城面陈者均接之以礼,许以自新,派其素所信重之绅耆相
0 `/ S$ j2 v8 i" }偕往察十数年仇怨相寻之故,巨细皆予辨白,知县又亲至各社见其头领,晓
5 m0 m3 B: \" P6 B) u% V/ |之以理,约之以法,“使侵地夺社者,各还旧业;焚庐毁屋者,偿价修葺;5 p! q7 m7 q# l0 @
死者之家,寡妇孤儿,命各社族人醵钱养卹;其杀人者,令家长自捕送,不
6 O3 C- S  m& m5 c( i) s! D  B使兵役妄拘;不听死者家妄诉连逮。”5 M% u, p& ~& G7 R- b' y
通过这一系列细致工作和亲加抚辑,“一时弃刃修和者,七百余社”,
, \) _/ D$ P3 \" Z6 A  I$ S% Y0 C“十余年著名械斗之区,听命息斗”。然后,“择其强有力者使为家长,给
3 V- Q! q* d8 a8 S4 o: G与信记官牒,约束族众,复择壮丁,大社百人,小社五十人,籍其名与年貌. A$ L; J* U! s; c. T  p9 N( a7 t
为乡勇,以逐捕盗贼,无事则交各家长董率业农。此皆横悍桀骜之徒,平时
; x/ M: f, \! B/ e恃众无名,滋为不法,及名已入籍,有不逞,就各家长缚送县,无所逃匿,
2 |, R4 `; h: F/ P自是帖然。凡捕盗贼及强梁恶民,皆处以重法”。于是,械斗与盗贼之积患,* I6 e1 j0 w3 O1 t/ z
初步得到解决,龙溪的治安大为好转。% {/ L6 W, n1 y6 `, S& T" v( S
经如此雷厉风行地大加整顿之后,姚莹又大力课农劝学,推行教化,倡8 N5 G% R' ~9 b6 z
导礼义,龙溪百姓因而大悦。姚莹的魄力、识见与干练,大为漳州知府所推
. f# b3 l. {4 F% U8 n; `$ x. t重,不时向姚征求施政方面的意见,相处极为融洽,结成深厚的友谊。当时& y; z' J* i5 c$ Z) `
的闽浙总督董教增,亲见龙溪局面迅速改观,也高度评价姚莹的治绩,推他
6 P( d& A7 d. l' I/ }3 L  S. ^为“闽吏第一”,多次接见姚莹,就大政征询意见,凡有赴漳州任官者,都1 @4 z% J0 m; a( i& c* Y
指示他们:“究应如何为官施政,可去问龙溪姚令!”5 M" v. c9 R6 J. Y. O. o, j* U
姚莹的成功,正如他所说的是当时文武上下,“合力同心,彼此信任,# l% _2 ~0 W0 v; Q# C! i. f
毫不间言”的结果。当然也是他“治事自朝入夜,常不解衣而卧”,倾注全" ]: K; ~8 z  y! I
部精力,实心任事,“心神况瘁,气血为之虚耗”的结果。“闽吏第一”,+ |( d- l! d: s2 F' l' t* I9 R
是用他“头发已白”换来的。两年后省里决定调姚莹为台湾县知县,漳州士. d. N& {& n' d* r
民不肯放他走,纷纷要求留下姚知县。最后,省里略作妥协,答应留待转年# M- X. d- E. w  `
春再赴新任,聊慰民望,但台湾还是得去,因为那里更需要这样有本事的官
# j. T; V( D' i( G9 X4 W9 N: C3 j$ I员。' n( z8 T; J" z9 W4 t$ l
四、初官台湾/ V8 J( ]8 R1 X- N5 D: C
当时,台湾尚未建省,只是福建省所属的一个府。台湾府的治所,即今( Y; ~5 f1 P9 c' i
台南市,与后来的台湾军政中心在台北,情形不同。当时,台北尚未设府;
8 e; z: Z0 ]' U; A/ x% T8 @9 e今台北市,当时仅为一个镇。台湾府辖台湾、凤山(今高雄市)、彰化(今8 @0 z9 J" |% ^# a; x! m
名同)、嘉义(今名同)四县。首县台湾县与府治同城。由于府境辽阔,故
4 Q2 s/ @9 f8 {! P% r8 D* q另于重要之地,分设澎湖(今澎湖县)、淡水(今新竹县)、鹿港(今属彰
% h8 q* m) l  c, d化县境)、噶玛兰(今宜兰县)、海防(原驻鹿耳门,在今台南市境,后移

该用户从未签到

7#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18:58:40 | 只看该作者
驻府城五厅。厅,为清代行政建置序列的一种特殊形式,有直隶厅与散厅之. E2 I- r! M; g0 {
别。台湾五厅,即属散厅,虽说与县平行,但其官长的品级却比知县(文正2 G2 R$ J5 r- f% G: Y4 [
七品)为高。其中,海防同知兼“南路理番”衔,“鹿港同知兼”“北路理
) I* e6 i% f; o! Y  r番”衔。一府、四县、五厅便构成了当时台湾的行政网络。- z: `" j% Y/ d8 j5 e: Y
台湾虽为府,但文从四品的台湾知府,却非台湾的最高文官。这是因为
: w6 e! A7 z! I& f: v4 f4 D另有文正四品的分巡台湾兵备道,代表省来监察和协调台湾的军政事务,驻0 r  ]+ M8 K  N! C
台湾府城。内地虽也设道,但多监数府。因为台湾孤悬海上的特殊战略地位,+ h) B; R- b% Z# n& Z& Z
又定例分巡台湾兵备道均加按察使(文正三品)衔。内地之道,虽亦有此情6 L. M( K; u. N( E
况,但属个别。这还不算,更规定分巡台湾兵备道可以通过邮驿,直接向皇6 o  M+ ]2 U; h2 `7 }( m
帝专折奏事,不必转由省代奏。这种绝无仅有的特殊待遇,旨在避免贻误事
; b% \4 {5 k7 T- H6 w2 }8 }7 x机。因而,台湾的最高文官首长是道,而非府。
3 n) `. I9 V) U( q/ E4 |自清初平定郑氏势力,将台湾纳入清朝版图以来,在军事方面更对台湾
- T, R8 V" J  o0 q  Y3 e2 ~( k特别加以倾斜,派重兵镇戍。设台湾镇挂印总兵官(武正二品)领之。内地- q0 @  f$ W9 |( [' {8 [# Z5 s1 a) F
总兵官的防区较小,而且很少兼统水师、陆营,更无台湾这么多兵。为了崇
; p3 W8 Z1 g/ I重事权,故特于其官衔冠以内地所无的“挂印”二字,隐示其含有“钦差”
# A0 L7 b+ f% k+ y" g+ Y的性质。台镇所辖,除直属的镇标三营外,还有:台湾水师协(三营)、澎) M5 [' W- u3 M5 k1 h- |" q2 m
湖水师协(二营)、北路协(二营)、台湾城守营、南路营、艋舺营、南路
, K, K+ i1 J4 q- A/ l下淡水营、沪尾水师营、噶玛兰营。合计为水陆十三营,分兵布防。弃兵则
& L: a8 a2 |* L6 c# R' @由福建陆上各地抽调,三年一换。$ I# `7 U* Z5 v; S
由于姚莹的生平事业,与台湾密不可分,故有必要就当时台湾的文、武+ v$ N3 o' E; |3 Z$ S# A
建置,简要说明如上。
" ^- P5 X. b3 q1819 年春,35 岁的姚莹渡海履新,出任台湾县知县,旋加海防同知衔。$ [0 q5 d1 v+ Z6 f2 w+ l
任官台湾,掀开姚莹生平事业的新章,也是他成为当时著名“台湾通”的起
8 @1 `& P4 T; S$ e# d  [- r点。* v, p# Y, h3 B, F' d  \. Z
当时台湾的情势,可用时人所说的“叛服不常,时存危象”来概括。由/ \- m- R6 d/ u! B9 k5 f: [
于潜在的反清意识,加之治理政策的不当和官员的暴虐恶行,故自台湾为清& v- i+ ]% q/ q1 s  @
朝所有后,屡屡发生抗清起义,严重时几乎动摇清朝在台湾的统治。尽管一! s) G) {- \. U5 r3 x5 ?9 A
次次起义都被镇压下去,但从多者三十年、少者十余年便又爆发起义,便足
' x( k3 N  L* M+ \6 J( L见危机的深重和矛盾的错综复杂。
( p/ P! _) F, z3 `当时,纳入政府直接施政管理的只是沿海地区,主要是西部沿海地区。2 _( ^% X. l+ q+ y- C1 k
岛上纵亘南北的山区和东部沿海的大部,尚未开发,或为无人区,或为当地# k0 P1 u( T9 m- ^& g3 w
兄弟民族(时称为“番”)居住区,即所谓番地。番有生、熟。浅山或重要
) E0 z# m& A) }% u2 o之地,为政府号令所及之处,多由其首领(时称“头人”)代政府管理,接
+ b% H, t8 G* F( A受官员的指导,称“熟番”;居于深山,为政府号令所不及,自已独立不受( X6 u2 @4 r" F( H. a" j
政府管辖,则称“生番”。政府只是控制其不出山,互不影响而已。实则,
2 B6 ?; _4 E4 L, a) n# h' f6 f民族关系时见紧张。
+ o/ F5 b, e+ P9 g- v0 H( {; w沿海居民,则以原籍福建漳州、泉州,广东嘉应州、潮州的迁民为主体。
: f- _0 A0 @3 r$ L' o/ X! K' f4 Q虽迁来有早晚,但以原籍为纽带的而连系在一起,但地域的界限很突出。而% J$ b5 Q4 }3 Q% p# [: x
各该原籍又都是民风强悍,习于械斗的地区。受此影响,往往因个人纠纷演
9 N2 C+ ~  p# ?" ]) _- V变为地域来源不同者间的群体磨擦。
' x  v9 E' a  [! O; K4 W尽管台湾驻军多达一万四千余众,可称内地罕有的重镇,但防区辽阔,
5 S$ u9 h6 c6 k3 j$ p: x, c' z* r6 z  X海岸线长,分散开来,依然不足,平时巡缉尚多漏洞,一旦发生变故,只好: o) e) D( P6 o
仰仗由内陆派兵越海。这尚在其次,更重要的是由于弁兵皆由福建陆上各地5 ]& m) S+ d) N/ x
抽调,尤以漳州等地兵员为多,地域意识和部队间的关系,最易发生摩擦,

该用户从未签到

8#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18:59:31 | 只看该作者
有时甚至酿成大规模的械斗。至于骄横不法、违犯军规、甚至不服管束,更
4 P+ L; v+ Q; a0 G6 h; Q$ b是常事。  x# \# U" R1 u) b
因而,除了统治与反统治、压迫与反压迫的根本矛盾外,从形式上便表
0 |7 {( m1 _7 m3 I# I, J现为姚莹在《答李信斋论台湾治事书》中所说的:“民与民不相能也,兵与
% g6 V: O% H8 z* T: ^5 l* J兵不相能也,民与兵不相能也,番与兵、与民不相能也。”加之“沿海僻静" Q8 m9 s( n+ p  j
港汊分歧,多可径渡,不独商贾负贩之徒往来不时,居处靡定,其内地游手、
5 T" Y8 S3 O7 d7 m无赖及重罪逋逃者,溷迹杂沓而来,有业者十无一二,地力人工不足以养,& l4 o* K. N/ r/ P/ R
群相聚为盗,为奸恶”,这种难于控制的游民,尤为治安之大患。凡此种种,
) e+ i, a/ T4 }; u故姚莹认为当时台湾的情势是:“人心浮动,风淫易生,变乱之萌,不知何
5 L6 s6 a) b/ q4 D5 b$ ^时”。总之,是矛盾重重,一触即发的形势。, ?7 |$ l, e- w9 @$ c
相对于全境的不稳定,台湾县因为开发历史最久,商贸繁盛,户多殷实,5 D6 M' C1 D, @7 ~# q
且镇、道、府、县等衙门林立,并有重兵弹压,形势相对来说较好,但全境; w! @* k/ {- i5 P
存在的隐患这里也难以平静,尤需治理得人。否则,更会招惹麻烦,动摇根$ ?) v5 c! U8 W" m4 F
本。5 w$ @( N4 i/ r" e7 }
姚莹到任以后,仍如在漳州般地谨遵“清、勤、慎”的官戒,以“恩、
' T- s5 [  F8 e' K威、信”为施政方针,很快便搏得士民的拥护与爱戴。仅从两事,便可知其
4 S/ b6 G2 E; T( }: h1 f# d在台湾知县任上的一斑。
  S' T+ n& B6 L: q$ x* L一次,姚莹乘轿出巡,正逢一帮兵卒聚在市上赌搏。县役令其依例回避,
1 _/ i5 V5 ~5 Z, p! T* }3 X: m3 v3 q众兵非但不服,其中一个竟还诬称该役抢钱,与之揪扭起来,一时秩序大乱。
+ G" B& j+ W/ V: R9 F姚莹即命停轿,将该兵带至轿前讯问。众兵先不知轿中为何官,未放在眼里,
% E: H$ }0 _9 o7 o8 F- a( X0 E闻是以厉害闻名的姚知县,早已四散。后见有同伙被逮去,担心被供出姓名,4 f$ u7 t( O$ X- @, ~  ]
便约集数十人,手持武器,前来抢求。+ ^- z& q) t, l) D9 |* _% l' q2 T
悍兵持械行凶的事,从前就有,并不新鲜。见此形势,随役都捏了一把
* c+ ]% e2 j, {+ e$ w( l汗。姚莹却十分镇定地下轿,亲执锁练,拉着该兵迎上前去。来众见势,反
0 F, E* j/ K+ k8 @! g倒迟疑下来。姚莹当面晓谕众兵说:“你们公开赌搏,已经违犯军规,现又
1 s- K" N/ e9 H* ^) ]" P* e$ O持械前来,难道不知伤害官长要处死?你们豁出去了,难道就不怕连累家中7 F& c1 a3 H- H1 a4 F
老小?我本来不想追究你们冲撞官长仪仗,不行回避的过错,只想把他交给
& e* b  `( g4 o' b总兵大人,教育他别再赌搏。你们竟敢前来行凶!也不打听打听姚知县从来0 y. L2 H6 f3 c1 {  k) T
不怕死。不怕死的,只管上来,看看谁豁得出去。”6 J& P$ C+ n0 X% v
众兵闻言,大吃一惊,方知头脑发昏,惹出大祸。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N2 l8 d1 T2 o8 e" J
都没精打采地放下武器讨饶。姚莹却一概不理,手牵该兵,径直从众兵中穿
0 j$ D$ T( N2 g; x9 H: [0 |过,直奔总督衙门。众兵先是让路,继而相随,求情不止。结果,总兵据情
+ [, ?' e: B9 s* y况把为首者加以严处,重申禁赌之令。从此,悍兵见姚知县轿到,赶忙回避,9 ~8 `4 Q9 X% j* X. \5 D$ S6 N
无人敢生事端。老百姓也由此知道:姚知县不但不爱财,而且不怕死!
! t* i5 U# \: R. g台湾当时的迷信鬼神,较内地尤甚。有病痛,不问医服药,却认为是得
. Z, V1 w7 a8 P2 G罪了鬼神,一味磕头烧香,尤其敬畏五妖神。姚莹早就打算扭转这种陋习。: Z2 X3 M; s0 ^9 r/ U, S/ c2 V
县民许某,小贩为生,年未三十,邻里无不称其老实,忽染重病,据说是得
" v: _4 ^8 Q. H7 O4 J. i8 [罪了五妖神,因而得祸。他家烧香求恕不止,许某之病却日甚一日,临死对
+ l; I- z2 J/ p: N( a1 v1 g/ l# v兄说:“神恕祭祀未周,我死之后恐将降祸全家。”既死,家中大惧,不惜
. l8 R( X$ q$ [, O7 r; O! x) M$ ?破家举债而塑该神像,大举祭祀,以求免灾。姚莹闻讯,即命衙役将塑神像
/ v3 h: D( `( |1 y锁系到堂,传集许家及百姓前来观其审判。至时,姚莹当众列举其罪,指斥:
. q3 D: v4 E. K: ?. K“今尔敢虐吾良民,肆为妖妄,岂可纵容!”下令当众杖碎投火,以绝妖邪。
4 f; X- t2 \0 b2 z$ x; a并宣布:“傥尔有灵,三日内降祸吾身,使吾得闻诸上帝(到上帝那里去起
. J% y$ P6 j5 k& ?2 |- q" S3 s诉你)!”县民起先还对此举将信将疑,后见姚知县一切如常,才大为信服。

该用户从未签到

9#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19:00:18 | 只看该作者
姚知县审判五妖神,成为一时的新闻。
8 w9 }3 M7 t  h6 `/ \! X; o! |( o1821 年春,姚莹调任噶玛兰厅,摄(暂代)该厅通判,主持该厅政务。
8 w* U. z6 y' o5 r* m. `9 ~( O该厅地处府境东北,始设于1811 年,新建不久,一切尚属草创时期。不但境  ]$ W$ O, P# K: i5 I3 @( \! e
民最穷苦,而且治安状况也最差。因而,姚莹到任后下大力量完善制度和缉- U$ w6 i$ v- U3 H2 q, i& _5 Q! @
盗。曾因捕获著名海盗林牛等十余人,经镇、道奏功,奉旨送部引见,即到
# H% s$ O" C3 u/ l* l) F吏部报到,接受皇帝的召见,意味着将予提升。( ~! P( U* l6 ^$ Q
就在圣旨未到时,姚莹却出人意外的因在龙溪县的所谓审案错误被追究
/ K* b- d3 n; K# Z/ ]6 [责任,撤职查办。简单说是:龙溪县民郑源与族人某有矛盾,率亲众杀某而
2 r' A4 w' Q" y1 g/ b4 L, ]掠其财物。郑源被获服罪,姚莹以仇杀定案。未及解省复审,便调任台湾。
9 J0 N  H: c4 s' ?1 {8 T; F后来,此案拖延两年,才由经手者重新定郑源为强盗。姚莹因而获审查不实9 v- W, f/ x% e: k4 q9 O" A" a
之罪。其实,这只不过是早就忌妒姚莹者,趁督、抚等上官换人而落井下石,+ \( }; J: v" f
作了手脚。
* J+ e& ^$ s/ L* _$ |- ]姚莹初官台湾不到三年,便以这飞来的横祸而告终。台湾县及噶玛兰厅: N$ I" Z8 D! B* W, s# z, x; Z/ p
士民闻姚莹罢官,竞相奔走道、府为他呼冤乞留。及知事已定局,均大失望。
% m% H$ v! }8 \姚莹自出任平和时,便将家人接至任上,后随来台湾。突然罢官,生活顿感
% R1 h+ x6 ]& r% E% _( m2 ?3 h" l, Y困难。幸靠当地百姓时赠柴米接济,才勉强过活。拖延至转年秋,才因当地. E) N' ]' ?- k1 D& `
官民集资代为还清官债,得以举家启程回省。船尚未开,其父突发重病,死9 ~! R& r$ a  B" }" H" C
于船上,只好扶棺内渡。
2 b3 a# z4 w/ E( u, ~4 N6 N& w五、蹉跎与复起
. u; ^& Z1 C/ `0 `7 ^$ S罢官的挫折,并未影响姚莹的壮志。他在当时写的《与刘明东书》中说:
9 }4 C; h4 x% K4 B“造物者能厄人之遇,不能厄人之心。古人君子虽极颠连困苦,而秉志坚定,
7 x4 T" [2 J3 D5 J9 I6 d百折不回。仆于古人,何能为役?然穷困愈甚,乃见理愈明,觉确然有据,
2 |( U0 W  x- J% x0 Z8 u2 I故倔强自好之气,亦愈不为人屈。盖此心不为穷达所系久矣,造物其如人9 S6 D: d# W, a; [+ Y
何?”更何况是在“平素不合之上官,方耽耽欲投石于井”的情况下,“幸" y2 T6 m* B3 l. j  m
得洁身而行,不为缪辱”,说明自己的清廉,使他们实在抓不住什么把柄,
6 A# Q5 e4 B& S+ g只好在公务方面作文章。事既不实,又有何愧疚?而罢官后百姓的热情接济、) G9 o* A3 J$ A1 A# E
代偿夙债,临行时“又送者相随数十里,至于舟中甚众,”更是最大的欣慰。/ j/ v; a; f4 ]; }% p
“政声人去后”。这才是最令人感动的。: O  T2 N8 J( S& N7 X- e- ^
然而,老父的突然去世,却打乱了内渡后遵旨入京引见的计划,只好暂# I1 b8 h/ h& J
居福州,为父“守制”(停官服丧)。按理,应回乡安葬亡者之后“守制”,
4 V! T; U+ \" |% E6 O2 ]但扶柩归里,耗费甚大,一时无从筹措,只好从简。在封建时代,父丧不能
2 L" d6 ?. ~1 C8 R' e安葬,是做儿子者最大的不安。“守制”三年,举家生活又将如何料理?这6 S! j1 O- m; d: z8 n5 y' U5 u
些都不能不令姚莹倍感焦虑。
: v; p1 }6 i4 a# i& e天无绝人之路。这年(1823 年)秋,姚莹的乡试座师赵慎畛由广西巡抚; ]& a* d$ S% w8 |0 {
升任闽浙总督。赵对姚莹这个门生一向颇为欣赏鼓励。他任官广东时,姚莹0 b& S1 @; {" u- f4 K8 \
正好游粤,有过接触。后虽分手,仍保持联系。赵至福建做官,眼见门生处3 o. O+ ?1 x/ k# U2 j/ _% h
于困窘,即慷概解囊,资助其归葬,并挽留姚莹在闽。姚莹难违恩师盛意,3 b1 u1 q( |, T0 k- b$ X, w. M7 x' Z
便由兄扶柩还乡,自己与家属留闽,但监于忌恨者仍在窥伺,深恐因而影响2 g. H% _$ ^2 D7 H6 j3 Y' i
恩师。恰巧漳州方知府调任台湾知府,方素知姚莹的才干,特邀他为幕僚,
8 R3 @+ T3 P  W; G% M, @4 R1 E随其赴任。姚在得到赵的谅解后,便于当年冬再去台湾。台湾士民闻姚复至,
8 Y9 Y3 A# W4 b# E“争以鼓吹来迎”。2 x0 @1 r( j6 G" q5 j/ T
倘说前此任官台湾,是姚莹成为“台湾通”的开始,那么,这次以知府

该用户从未签到

10#
 楼主| 发表于 2012-11-5 19:01:11 | 只看该作者
幕友身份入台,便使姚莹对台湾的研究更为升华而成熟。这是因为:当初集
, H0 ]3 b5 F7 k1 J! G8 I3 M9 D中考虑到的多是面临的县、厅具体政务,现在不仅是知府的幕僚,且不时因
8 x3 A" L" B" O4 K8 b; a6 q赵慎畛的咨访而充当总督事实上的顾问,因而更多着眼于台岛全局,更多集4 Y- A+ g) I7 A3 w# ]
中于体制和政策,因感赵、方的知遇而知无不言,以往所建议而未被采纳者,4 N2 w4 d, y+ n; A, q0 R+ M. k  A
均和盘托出,得为采纳,付诸实施。/ R  |' ^4 ]  J, T5 W
后来,姚莹就他前番在台任官和此番去台充幕期间的调查、见闻施设与
! `) N' v; k5 L" Q论议,汇编为《东槎纪略》五卷。他说:这本书“述海外岩疆所以安危之要
# `7 J) Y; n9 Z* H, E及近时贤执政之所兴革、论建”,“事皆纪实,言归切要”。吴德旋为该书
$ }2 R, S( }9 l# \4 ?作序,称姚莹“夙留意经世之学,不为詹詹小言”,“后之从事台湾者,必: L8 C$ E( S; p: k6 l! u
取其言以为鉴”。作为一部有价值的关于台湾事务的专书,它既是姚莹的“经& }& S" j! j" k6 I: }) ?( {
世”成果,也奠定了姚莹的“台湾通”的地位。5 F8 _0 F+ b8 y5 X" z! X
1825 年,姚莹“守制”期终,向方知府告辞内渡,经故乡而入都引见。+ L5 R( J  D4 ^( |" q. T
1826 年初,得引见,奉旨:“以获盗功,改为降二级调用。”又依时例,捐" q4 C  z6 M: ~; ]4 o9 x
复原官,归部铨选。因次年春末便可当选,故索性在京等待。期间,与魏源、4 B* S. `- q4 o8 g
龚自珍、张际亮、汤鹏等过从甚密,切磋世务,探讨学问,彼此间赠答诗文5 j% g; b) L1 i4 e& J# [$ O
甚多,结成深厚的友谊。不幸的是1827 年初,母亲张氏在福州病故。姚莹闻
( [" C+ @& V) V" q讯,忙告丧假,赶回福州。
+ I0 ?( }0 ]4 t本来马上便可选得官职,重入仕途,再展抱负。然而突来的不幸,使他: D+ f7 J# @! \- F1 y
又开始了三年的“守制”。经济的困难,尤如当年父丧之时。念及慈母的抚# O9 Z6 s; u5 W6 u/ Y2 M5 T  @" `
育教养和近年的随之奔波流离,痛心疾首的心情比当年丧父时还重。这时,! U: }9 N2 G/ z* `4 {# X
恩师赵慎畛已调任云贵总督。方传遂已升福建汀漳龙道,闻姚莹之窘,又延& p9 C# b8 S2 Z; b8 c. O0 O
请他去漳州入幕,以为生计。次年秋,他便将家眷打发还乡,以节约开支。
& B! r1 {( f" z* b/ V- o这一时期的姚莹,除继续为贫困所笼罩外,更因岁月磋跎而焦急。他在
" M+ R( j( |2 v: y7 u, O《与李永州书》中透露当时的心境说:“仆幼贫贱,备极艰苦,甫欲见伸即; C% c+ Y7 I: H, w8 d6 {0 c
重遭困踬”,连遭罢官、丧父、丧母的打击,虽“坎坷而不知悔”,仍“期! D8 l  E) B. J/ Y+ V- j
有所振厉”,但“人生无多岁月耳”,及此壮盛之年,不得有所施为,“更
. b* k: m9 u/ p/ m历数年,境遇之穷益甚,精力尚堪用乎!”
( m& b- S+ [' [' `0 i+ ~! O+ ~% E1830 年春,“守丧”期终,姚莹经浙返里,谋北上入都补官。此前,其, g2 e- H; R% l# r4 ^
恩师赵慎畛已病故于云贵总督任上,归葬原籍湖南武陵(今常德市)。姚莹
6 O- C. [! e! f2 Z* l+ J$ q感念恩德,专程前往湖南拜祭于墓下。1831 年春,姚莹由桐城抵京,等候补。
3 M) R6 L/ ]2 ~  @  B5 W因这年夏天江南大水,善后工作急需人员,两江总督陶澍等奏请朝廷派知县
# J; X' q- u- }) ]6 [% j9 b* a" O! X六人。姚莹经“引见”后,奉旨前往江苏,于9 月到南京报到。若非江苏奏
, {$ b$ g% ]  O6 ]& Y6 o* P请缺人,姚莹既未必能这么快就补上缺,而且补上官也只能在福建。
! x3 o( @* F8 j$ c姚莹自37 岁因事罢官,中间又经过了十年的时间,再次任官,时已47. L- T8 G( _$ X7 u6 d
岁。报到后,先是被派跟随总督巡查河工、漕运,然后被任为临时代理武进& L3 s5 p1 s  d: }$ v
知县。
4 J6 x- ?6 Z/ T/ E. T& o武进与阳湖二县,当时同为常州府的首县。二县衙门与知府衙门同城,8 Q& I9 v1 Y( a
二县分辖府城之城、郊。即今江苏省常州市。由于当地为经济发达、人口繁
3 {/ q$ @! ]; g盛之区,又处交通要道,事务较多,故设两首县。2 I- E" {/ s1 C( E3 p4 y+ i
1832 年春,姚莹赴任武进。县境孟渎三河为农田灌溉之所资,因于淤塞
: l( t0 e$ N! q, `: _6 \不畅而奏准兴工疏浚。去年冬即已开工,未成便因大雨雪而报废。姚莹上任3 \& ~4 I- {& O& {% [+ v4 P! Y  C
前,上司便令他抓好此项工程。开春后,即督办此事,经实地勘察之后,姚
1 o% u6 v; W+ \+ }# Z2 r莹坚持延缓到秋后兴工,理由是:“水利之兴原以利农。今当春中,使民废: F8 G( j! l6 K- D
耕而工作,非便。”他考虑的是不利于春耕。而且,此时兴工,因于河道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11-23 21:41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