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

姚氏宗亲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中华姚网扫黑除恶倡议书
姚网网训,与家人共勉姚网建设捐助,宗亲合力助姚网姚网建站宗旨及姚网使命
文明姚网“九不发”中华姚氏十大人文精神姚家修谱,找姚网第五届姚商会于平公故里成功召开
查看: 4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他山之石)鸣条与苍梧山考略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8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8]三品御史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2-16 17:09: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姚家修谱找姚网

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虞舜文化研究之六
鸣条与苍梧山考略
一、鸣条与苍梧山的起源
提起舜帝陵,必然要谈到鸣条与苍梧山。鸣条与苍梧山,究竟起源于何时何处,本文想就此问题谈一下自己考证的结果。
关于舜帝陟后葬于何处,历史上权威记载有两处:一种是《孟子》,《竹书纪年》的“卒于鸣条”;另一种则是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中的“南巡狩,崩苍梧,葬九疑”的记载。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对虞舜文化研究的深入,舜陵在河东鸣条的说法,逐渐得到大多学者,专家和广大舜文化爱好者的认可。而葬在湖南永州的说法,证据则显得苍白,被大多数人所否认。虽然舜陟后葬于河东鸣条之苍梧之野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但笔者觉得,这其中还有一些缺憾。谈出来,以便和大家交流。
本人查看了湖南出版的《虞舜大典》、《山西通志》、《蒲州府志》、清《虞乡县志》、《永济县志》、《安邑县志》,还有山西古籍出版社 的《鸣条舜陵古碑录》,又参阅了《山海经》,以及贵州出版的傅乐成著的《中国通史》,从中仿佛看到了鸣条与苍梧山来源的影子。
二、鸣条一词的来源主要有四种起源说
地震起源说。据《山西地震史》、《河东源流史》记载,发生于舜帝时代(约公元前2200年)的一次八级以上地震,震中在蒲阪(虞乡一带)另据《山西通志》和《虞乡县志》记载的金六部主事麻秉彝写的《积仁候昭佑庙记》:“宋元符元年,吴闫村南山鸣如雷,经月不息,村民大恐,…山鸣遂止。”文内还有“东接王官,林峦花竹,数里不断。”地震发生,山崩地裂,鸣声大震,鸣声传播通畅。也就是声气通达,这就是鸣条。这两次地震均发生在虞乡境内,并有吴闫、王官地名的记载。
凤凰鸣叫说。舜帝建都蒲阪,而蒲阪因在虞地,又称虞阪,又称虞都,还称虞乡,可见当年舜帝建都之地在今虞乡境内。清代虞乡县令顾月化在虞乡县《文庙崇圣祠重修碑记》中有:“尧禅让于舜而治之中条之国舆华亭,以显中条华阳之域也,虞之国都竖于阪,今虞邑城南之坡也。”既然舜帝建都在今虞邑城南之坡,那么当年“箫韶九成,凤凰来仪”发生之地就应该在今虞乡境内。现在在吴闫村南(南窑村)仍能看到史籍上记载的凤翅山。虞乡境内中条山口大柏峪境还有凤凰坡,凤凰岭,凤凰塬的地方。过去的路村,也有凤凰之首的传说(今运城中心医院门口塑有凤首雕塑)凤凰听到优美的乐曲,振翅鸣叫,经久不息,传播久远。这是另一种鸣条现象。
瀑布、溪水、溅流起源说。王官是山西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尤以二瀑布闻名。高数丈的瀑布飞湍下流与池底的水相碰撞,水花四溅,发出的声音在山谷传播、回荡。还有溪水奔腾下泻发出的声音也在山谷传播、回荡,更不要说大雨之后,万壑奔流,急流下泻的鸣声,更为震耳欲聋。这种自然现象就是鸣条。
“鸣如鸣玉”起源说。《山海经》的中山经中记载有:薄山山系中的青要山有一山神,名叫武罗,耳朵上穿挂着金银环,碰撞发出的声音像玉石作响“鸣如鸣玉”。这一支脉山叫鸣玉山,山中有一泉,叫“鸣玉泉”,至今王官山门东仍有一巨石上刻“鸣玉泉”。这是鸣条的又一来源。
不论是地震产生的鸣条,凤凰鸣叫产生的鸣条,瀑布、溪水产生的鸣条,还是金银环产生的鸣条,这些鸣条的发生地都在虞乡王官附近。由此在王官一带就产生许多带“鸣”字的东西,如鸣条宫,一鸣窗,一鸣亭,鸣玉泉,司空图还将他的文集叫《一鸣集》。进而又引伸出鸣条冈等。
三、苍梧山来源
《山海经》中的《大荒南经》有:“赤水之东,有苍梧之野,舜与叔均之所葬也。”《中山经》释文中有青要山上有苍玉,梧桐等记载。可见古代王官青要山似有苍梧山的说法。
《虞乡县志》山川卷,“瀑布泉……,崖上苍苔匝生,岁久成石玲珑,似羊脾状能升涧水上至绝崖,复如大雨注下。”;明河东太守吕柟在他的《游王官谷记》中有“苍崖观双人石”;宋代虞乡县令俞充的《濯缨亭》有“檐头碧梧枝”诗句,以及苍谷的记载。这些记载都暗示着古时王官谷的天柱峰曾有苍梧山的称谓。
清代安邑学士国子监张京俊在他的《舜陵后辩》里有:“今蒲州东南八十里有苍陵谷,去妫汭水不远。……以《竹书》断之,古必有苍梧之名。”苍梧本意就是天柱,苍梧山就是有天柱峰的山。
四、鸣条之苍梧山在王官的证据
通过以上对鸣条与苍梧山的考证,笔者认为鸣条之苍梧山就是今王官谷内的天柱峰所在的支脉山。至于湖南的苍梧山则是舜的后裔迁徙后将山名带过去的。
《孟子》云“卒于鸣条”,《舜记》有“四十九年居于鸣条,五十年陟”,
诸史册记载有舜葬于“鸣条之苍梧之野”。大家都知,舜帝暮年禅让于禹,封禹为王。禹在王官建有王城,又称禹王城。这从《左传》文公三年,秦伯伐晋,济河焚舟取王官,和《虞乡县志》“王官城”的记载可看出,当年禹就是在今王官的鸣条处建有离宫,鸣条宫,供养舜帝,舜帝陟后,即葬于此处,即鸣条之苍梧之野。
据湖北出版的傅乐成主编的《中国通史》介绍和“汤代夏作战经过图”注释,“夏桀仓促率师西出拒敌,败于安邑之西鸣条”,可知,鸣条在今虞乡王官一带,这个鸣条是在中条山口往南而不是在中条山北几十里的地方。(见汤代夏作战经过图)
据《虞乡县志》清虞乡县令余克长《改建虞乡县署记》记载:“结千朵芙蓉之长,鸣条峰依闲百里锦绣之毡”,这个记载不但证实鸣条在虞乡境内,还证明鸣条所在地方有山峰。另外,古寺村(今清华)南所建的汤王庙以及庙会日是成汤登基之日的记载,佐证了鸣条在虞乡王官的事实。
综上所述,鸣条之苍梧之野就是指的今虞乡王官天柱峰附近。
五、安邑曲马村舜帝陵出现的历史原因
湖南永州舜帝陵是根据司马迁《史记》记载所建;安邑曲马村舜帝陵是依据孟子和《竹书纪年》的“鸣条”所建。历史上一直有争论,直到清代安邑学士张京俊的舜陵前后辩的出现,“卒于鸣条”的证据越来越充分。然而张京俊的《舜陵后辩》却有“然则安邑舜陵果是乎”?
且有“今蒲州东南八十里有苍陵谷,去妫汭水不远。王肃曰:“妫汭,虞地名,则苍陵谷亦古虞地也。今中条山,以《竹书》断之,古必有苍梧之名”。可见,清代张京俊对安邑曲马村的舜帝陵已有怀疑,而肯定舜帝陵在蒲州东南八十里的苍陵谷。而此两陵相距不足百里,是什么原因,可能张京俊未能找到根据,只能把当时的这种现象告诉世人,留待后人来考证。
本人近来从《安邑县志》上看到:在南北朝的北周时期,在此设有安邑郡,管辖夏县、安邑,虞乡县。后析虞乡县建解县,又在县治西四十里另建虞乡县。夏县、安邑、解县归虞州管辖,而虞乡县则由蒲州管辖。《虞乡县志》建置卷有:“大业九年徙虞乡于今解州治,属河东郡。唐武德元年,改为解县属虞州,于解西五十里别置虞乡,即今县治。虞与解始分为二,正观十七年,废虞州省解县入虞乡,虞解复合为一”。从这两县的县志上可明显看出,历只上虞乡县曾属安邑管辖过。所以,史册上有舜陵在“安邑之西”以及“舜都蒲阪,安邑之虞乡”之说。苍陵谷交通不便,且是兵家争夺之地。北周以后,为了祭祀方便,就在中条山下,安邑曲马村另建舜帝陵。就如关羽生在常平,关帝庙建在解州一样。这样舜帝陵仍然在安邑境内,不过是由苍陵谷移到山下曲马村而已。
关于舜帝陵在虞乡王官西陵上的论述,笔者在201210月写有《舜陵王官》的文章。望大家到此考证确认。
                                        邓解放
                                    20131122
赤 水 小 考
《山海经》的《大荒南经》有:“赤水之东,有苍梧之野,舜与叔均之所葬也。”赤水在何处?
《虞乡县志》祥异卷有:“汉永初六年(公元113)池水变赤如血”的记载。河流卷有“芦子泉在抢峰西北麓,今寺僧居民引以溉田。芦子泉旧传武后以术士言虞乡有王气,遂断县南龟背冈,至见芦根而止,血出化为泉”。
根据以上记载,笔者与虞乡祁先生于去年十一月份多次到虞乡城南拜访勘察,并找见了芦子泉的原址,只见芦花随风摇曳,仿佛在欢迎我们的到来。还从西源头张先生等人口中了解到,解放后,曾在此处挖出当年武则天让术士断王气的石板。芦子泉是黄河之水从中条山下渗流过来。渗至西源头北与虞乡城南交界处,从地下冒出,在此形成了一池水。此水由此往东经果树场拐北过申、刘二营入鸭子池。汉代就有“变赤如血”的记载,唐代仍有“血出化为泉”的描述。可见《山海经》上的赤水,就应该是《虞乡县志》上的芦子泉。既然赤水在虞乡境内,那么“赤水之东”的苍梧之野肯定离此不远,也应在虞乡境内。(苍梧山的考证将在另一文中作论述)
                                    
                                             邓解放
                                          20131119
5 I5 V: ?! \5 q6 i  G7 D% B$ v$ F
; W3 v5 m& M+ ^, B" O
! B+ F( u' F3 _" u6 c0 g/ n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中华姚网,全球姚姓“根”之网。欢迎您宗亲!

手机版|Archiver|姚网--姚氏宗亲网上寻根与交流平台 ( 粤ICP备10011825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877号

GMT+8, 2024-11-24 03:48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