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梅州有国军将领400余人,有90多位少将以上的将领参加了历次大会战,营团级军官及将士更多,比例为全国地级市之冠。 梅 县(全县共有将军142人,上将5人,中将27人,少将110人。)
9 H) d9 @: i" z+ ] q* e) ]& u5 g6 ] B梅江区(全区共有将军23人,上将1人,中将9人,少将13人。)
0 F& O7 Y& Z) y# X* c: @6 l兴宁市(全市共有将军92人,中将22人,少将70人。)
0 s3 }6 A- y$ e7 C0 e平远县(全县共有将军33人,上将1人,中将5人,少将27人。)/ L1 e$ q" b% i2 {7 p; B
蕉岭县(全县共有将军29人,上将1人,中将9人,少将19人。). q! C0 p5 N8 i% `5 k
大埔县(全县共有将军81人,上将1人,中将16人,少将64人。)
' f; Y% K! d% q: G丰顺县(全县共有将军10人,中将1人,少将9人。)
3 q) l' y; \5 B ~: }& C ^五华县(全县共有将军62人,上将1人,中将9人,少将52人。)
. e7 b& E5 K( s' p6 X8 s, a2 C* q6 V4 j! H! Q2 g
部分抗日名将: 黄梅兴 黄梅兴(1896—1937)字敬中,广东平远县东石镇坳上村人。黄埔一期,是中国抗日战场第一个阵亡的高级将领。 1931年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 1932年1月28日,爆发了 “一.二八” 淞沪抗战,黄梅兴率领部队配合十九路军与日军作战,勇猛异常,重创日军,被称为“黄老虎”。 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黄梅兴率领国民党八十八师二六四旅三个团的将士奋起抗击。他身先士卒,亲临前线指挥战斗。官兵同仇敌忾,浴血奋战。于14日下午6时,进攻爱国女校日军堡垒时,黄梅兴在八字桥附近被日军迫击炮弹击中殉国,时年40岁,成为淞沪战役中第一个为国捐躯的国民党将领,为中华民族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时年41岁。 夫人亲写挽联:“马革裹尸还,是男儿得意收场;可怜母殁半年,瞑目尚多身后事。鹃声啼血尽,痛夫子抬魂不返;最苦孤生匝月,伤心犹剩未亡人”。 姚子靑 姚子青(1908-1937),字若振,号中琪,广东平远县人,抗日忠烈。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姚子青奉命率全营六百壮士驻守江苏宝山吴淞江口炮台,孤军与众敌血战两昼夜。至9月7日,孤立无援的姚营官兵只余20多人,在东门与敌短兵相接,展开白刃巷战,姚子青身上多处受伤,最后腹部中弹,壮烈殉国。宝山保卫战,震动中外,为纪念抗日先烈姚子青,上海宝山县曾改名为“子青县”,汉口市姚子青生前居住过的生成里7号改名为“姚子青路”,南京市铸一尊姚子青像。国民政府追赠他为陆军少将。毛泽东在延安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13周年和追悼抗日阵亡将士的大会上,称赞黄梅兴、姚子青等将军是“全国人民的崇高伟大的模范”。 谢晋元 谢晋元(1905年4月26日-1941年4月24日),字中民,汉族,广东蕉岭人。 1937年“八一三”抗战爆发后,10月26日奉命带领第19集团军72军八十八师第二六二旅第五二四团第一营四百多人,留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以掩护主力部队后撤,并壮大国际视听。坚守了四昼夜之后,撤退至苏州河南岸的公共租界区,是为八百壮士。 之后,英国公共租界迫于日军的威胁,而拦截令谢晋元的部队缴械,并限制其行动于营区中,上海市民称其为孤军营,一时成为上海沦陷区的抗日精神象征。1941年4月24日,被刺牺牲,1941年5月8日,中华民国政府通令嘉奖,追赠谢晋元为陆军步兵科少将。 赵一肩 赵一肩(1898-1946)原名良勋,广东梅县人。 1932年1月28日0时30分,日军陆战队突向上海闸北地区进攻。正在防守的十九路军将士奋起抗御,打响了淞沪抗战。为十九路军亲笔撰写发表《告全国民众书》,号召国人“拯民族国家于危亡,申公理正义于世界”。上海三百万市民亦发表拥护十九路军作战到底的宣言。该部在国内外同胞之精神及物质援助下,激战三十二天,迫得日军三易其帅,共击毙日军一万余名,其中海陆军官数百人,写下了中国自甲午战争以来抗敌御侮光辉的一页。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出任第四路军参谋长。广州失守后,第四路军改编为第12集团军,1939年春他出任12集团军63军第186师师长,在广东清远一带屡歼日军。1940年春,他挥师转战粤北,配合友军,袭击驻扎新丰之日军,取得粤北战役大捷。 黄镇球 黄镇球(1898年5月28日—1979年7月5日)号剑灵,广东梅县人。 国民革命军一级上将。曾参加讨袁战争,1919年自保定军校第6期步兵科毕业,之后参加过讨伐陈炯明之役和北伐,任26师师长。北伐成功后辞职赴德留学防空,回国后1934年任防空学校校长。1946年任国防部后方勤务总司令和联勤总司令等职,1947年后历任广东行辕副主任、广东绥靖公署副主任、广东保安司令 。 黄琪翔 黄琪翔(1898~1970) ,字御行,广东梅县(今属梅州)人。 1937年7月抗战爆发后,即往上海战场任第八集团军副司令,参加指挥八一三淞沪会战。1938年,出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历任集团军总司令、战区副司令长官等要职,指挥过多次大小战役,重创日寇,屡建功勋。黄琪翔和夫人郭秀仪因在抗战中的功绩,双双荣获抗日战争胜利勋章。黄琪翔并获授青天白日勋章和美国最高奖章总统自由勋章。黄琪翔第一个以现役军人的身份,公开声明:“从此退役,绝不参加内战。” 罗卓英 罗卓英(1896-1961),字尤青,别号慈威,又作慈卫,国民党陆军上将。1896年3月19日生于广东省大埔县白侯乡渔洋坪村。 抗日战争时期,率部先后参加了上海抗战、南京保卫战、南昌会战、长沙会战、平满纳会战等重大战役,历任第十六军团长、第十五集团军总司令、南京卫戍副司令长官、第九战区前敌总司令、第九战区副司令长官、第十九集团军总司令、太平洋战区中国远征军第一路司令长官、国民党最高军事委员会军令部次长、青年军总监、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国民大会代表。 吴奇伟 吴奇伟(1891-1953)字晴云,别号梧生,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1890年生于广东梅州大埔县湖寮镇密坑村贫苦家庭。 1937年“八.一三”上海抗战爆发,他奉命率第四军抵上海嘉定、罗店一带前线,在大场与日军激战三昼夜,歼敌数千,战果显著。其部队因此获得“铁军”称号。1938年7月下旬,九江告急他奉命率第九集团军驰援。指挥部队由沙河向东伸展,主动反攻,经四昼夜苦斗,遏住日军攻势,致日军伤亡2万余,使志浔线(南昌至九江)各军得以坚持抗战5个月之久。此战役轰动全国,被誉为台儿庄会战后的最大胜利。1938年秋,广州沦陷,从南浔线调回广东,任第四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九集团军总司令,曾任万家岭战役前敌总指挥。后又改任副司令长官兼粤、闽、赣三省边区总司令和三省边区绥靖主任,驻广东兴宁县,负责指挥潮汕前线的对日抗战及三省边区绥靖任务。1939年秋调往第六战区(湖北)任副司令长官兼长江上游江防司令,驻鄂西秭归县三斗坪。陈诚弃守宜昌后,他指挥所部在湘北的安乡、澧县经鄂西一带屡挫日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