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宗亲,注册并登录姚网后才可以发帖,才可以结交更多姚氏宗亲。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3 b) b3 F3 p. G1 Z5 e
: k+ i4 M8 `2 s/ O% ~* i夫子庙平江府路路口,夫子庙大市场二期工程门前,有一处围得严严实实的围挡,里面藏着一处新建的民国风的建筑。旁边的老街坊告诉记者,这里复建的正是前几年被拆除的民国教育家姚文采的旧居。
4 }0 Z; L9 {" G; a
9 c/ ~) S- C2 f' o) M/ o- \ 屋顶是民国建筑传统的红瓦尖顶,老虎窗和立式烟囱,还有带西式立柱的门廊……夫子庙大市场二期工程南侧,一圈高高的蓝色围挡,围得严严实实,记者只有爬上高楼,才能看到围挡内复建的“民国风”建筑的神秘面容。
# w* V. U- k9 w" D4 b! h4 k9 @
而对老城南的居民来说,这栋建筑会让他们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涌上心头,更感到一种悲伤。对面小卖铺的老板回忆,附近的老街坊习惯称其为“姚公馆”。当时公馆院子里还有一个小花园,两棵大树中立着一座精致的假山。
/ c7 ]: C8 \, {# t' T2 s2 `
然而2007年,就在南京市重要近现代建筑保护专家委员会向市政府报批的268处“重要近现代建筑及近现代建筑风貌区名录”即将公示的前一天晚上,这处姚文采旧居因为不是文物保护单位,竟然被施工单位强行拆除。
3 l6 v5 |& V) u, g4 i
南京市城市规划编研中心总工程师刘正平说,对被偷偷拆掉的姚文采旧居,近现代建筑保护专家委员会要求在南边的、长乐路路边进行复建。“土地已经出让,原地复建没有可能了。所以我们要求必须异址复建,就是为了警示这样的事情不再发生。”
3 ^. w! n7 E3 t8 p
知情人士透露,原姚文采旧居建于上世纪20年代,建筑格局较为完整,当年老城南大面积拆除历史风貌片区的风波曾惊动了时任国务院领导,因此作为一座承载历史记忆的民国建筑,政府决定姚文采旧居要“易地重建”。
* {, A5 j% \% D' ~
姚文采其人 3 p) q5 ?+ x$ k; M |/ C
一生百折不挠地“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的陶行知是中国教育史上了不起的人物,但很多人不知道姚文采曾与陶行知齐名并称“陶姚”。
' q N' |% t3 S# p5 }- r姚文采(1893-1958),原名蕴丰,安徽歙县人。他从小与陶行知一块儿长大,一同进“崇一学堂”,一起读“金陵大学”,以后又在事业上合作共事20余年。姚文采曾回忆说:“我和行知是同乡、同学、同事、同志,相交最深,相知最切,合作最好的朋友。”
* z1 k) h& q9 n. d. N0 C0 D$ E- r1 |" ?
姚文采曾应陶行知邀请出任东南大学生物系教授。“五四”后安徽一大批思想活跃的中学生被无理逐出校门,陶、姚两人于1932年在南京创办安徽公学(现为南京六中),分别任正副校长。正是因为拥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南京安徽公学成为当时设备齐全、校风端正、纪律严明、成绩优良、颇负盛名的私立中学。他们还特邀梁任公、张伯苓、孟宪承等名师为公学编写教材并讲学,学校办得生机勃勃,培养了抗日将领戴安澜等大量人才。
+ J$ S/ t& y: W B) c
1927年陶行知创办晓庄师范时,姚文采协助筹划建校并任生物指导员,以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方法教学。抗战时期他将安徽公学迁至安徽屯溪,免遭日寇践踏。 ) D9 N1 B9 E5 l& k
|